㈠ 中国教育的发展历程
中国教育学百年发展历程
中国教育学科的百年发展大致分为两大时期;两大时期又可根据教育学科发展呈现出的基本状态和主要特征分为六个阶段。其中出现过三次历史性中断和三次大的转向。
第一阶段从1901年到1919年 (或1915年)。他从翻译、介绍日本学者编写的教育学始,到国人自己编著教育学呈第一次高潮止。这是直接向日本“引进”以介绍赫尔巴特教育理论为主的发展阶段,是近代教育学在中国的初建阶段,也是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研究与教育学科建设中断的开始。
第二阶段从1919年到1949年。这是中国教育学界由向日本学习转为向欧美学习的阶段,也是中国教育学界开始形成教育学研究的专门队伍和代表人物,同时出现结合中国教育实际与问题展开独立研究的阶段。这一阶段总体上可称为积聚和建设的阶段。可视为是引进方向的第一次整体转向。
第三阶段从1949年到1957年 (或1956年)。这是教育学界批判杜威、批判解放前国内“资产阶级教育思潮”的时期,也是全面引进苏联教育学科领域教科书的时期。发生了“引进”方向的第二次整体转向,由学西方转向学苏联。
第四阶段从1957年到1966年。本阶段以1958年的“教育革命”为重要事件,出现了教育学作为党的教育方针、政策解释和毛泽东有关教育语录的诠释的独特意识形态化的现象。第一次出现的所谓“教育学中国社会主义化”的努力。可称为教育学科由外学转为向内树的第三次大转向。
第五阶段从1966年到1976年。“文化大革命”使教育学领域遭受毁灭性破坏,是十分严重的第三次中断时期。
第六阶段从1977年至2000年。总体而言,这一阶段学科建设不断加强,学术观点趋向多元,学术视野日渐拓展,国际交流日益加强,且形成了教育学科的当代体系。中国教育学科建设因“元研究”的出现而开始进入“自为时期”。这是中国教育学科建设从恢复到繁荣并开始走向独立化的时期
㈡ 中国教育的发展历程是什么
可以从建国后的四个不同发展阶段掌握人民教育事业的发展历程:
①建国初期政府对旧教育进行彻底改造。
②全面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两种教育制度推行,教育事业有了新的发展。
③“文革”时期,教育遭受巨大摧残。
④粉碎“四人帮”以后,人民教育事业进入蓬勃发展的新时期。自1977年10月恢复“高考”,中国教育从此恢复了正常秩序;1978年改革开放,中国教育从此走进了改革发展的新时代。经过30年的艰辛探索,中国教育事业经历了治理整顿、改革开放、发展创新三个大的阶段,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但也必须看到我国教育存在发展中问题与挑战。
㈢ 教育的历史发展
一、教育的起源
(一)教育的神话起源说——非科学性
教育的目的是体现神或天的意志,使人皈依于神或顺从于天。
(二)教育的生物起源说——第一个正式的教育起源说
以达尔文生物进化论为指导。
法国社会学家利托尔诺:人类社会的教育是对动物界教育的继承、改善和发展。
英国教育家沛西·能:教育的产生完全来自动物的本能,是种族发展的本能需要。
根本性错误在于没有把握人类教育的目的性和社会性,从而没能区分出人类教育行为与动物类养育行为之间的差别,仅从外在行为的角度而没有从内在目的的角度来论述教育的起源问题,从而把教育的起源问题生物学化。
(三)教育的心理起源说——与生物起源说的同质性
美国教育家孟禄:原始教育形式和方法主要是日常生活中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无意识”模仿不是获得性的而是遗传性的,是先天的而不是后天的,是本能的而不是文化的和社会的。
人类的类本能VS动物的类本能。
(四)教育的劳动起源说——我国和苏联
或称为,教育的社会起源说。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指导。
主要内容:
生产劳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教育起源于生产劳动过程中经验的传递;
生产劳动过程中口耳相传和简单模仿是最原始和最基本的教育形式;
生产劳动的变革是推动人类教育变革最深厚的动力。
㈣ 教育的发展历程是什么
我认为未来教育市场发展的发展方是向是线上线下的结合。近两年,互联网的红利在慢慢褪去,所有互联网企业和公司都在抓最后一波红利“下沉市场”,瞄准了五环外的市场和小镇经济。近几年线下的教育机构发展迅猛,很多线下机构都在积极寻求在线转型。
“线下机构主要是以门店为主,很容易给学生和家长建立信任感,在三四线城市的家长和学生对于纯粹的在线学习的认知还是比较弱的。”但当线上线下结合之后,线下机构寻求线上转型会比较有优势了。瞄准这个庞大的市场需求,他们可以为线下的机构提供转型的机会和条件,也是在不断推广产品的好时机的
㈤ 简述社会公共教育机构——幼儿园的发展历程
欧文于1816年创办的幼儿学校,最初出现的幼儿教育机构多由一些慈善家、工业家举办,实质上不过的慈善性质的社会福利机构而已,那时的幼儿园叫“性格形成新学园”。 世界上最有影响的幼儿园是由德国的教育家福禄培尔创办的。1837年,福禄培尔在德国勃兰登堡大胆招收了一批儿童,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教育学龄前儿童的...组织。在这个组织中,福禄培尔既不对孩子们进行单调的操练,更不体罚。孩子们经常被带到大自然中去,有时他们一起在花园或室内劳动。他注重培养孩子们的动手劳作技能和集体活动的能力。在多年的试验后,福禄培尔提出,这样的学园应该叫“幼儿园”,从此幼儿园的名称就被传播开来了。 中国最早的幼儿园思想出现在维新运动领导人康有为的《大同书》中。后来清政府颁布了带有资产阶级性质的中国第一个系统学制。学制规定了对2~6岁儿童进行教育的蒙养院,最早出现的是武昌模范小学蒙养院(1903年)。除了政府办的外,外国传教士和中国私人创办的幼儿园也出现了。到了1910年,中国幼儿园的学生已达152万多人。
㈥ 简述学前教育发展历程
80年代以来,世界发达国家学前教育目标有一个明显的变化,那就是由"智育中心"向注重整体发展方向转变。
60年代,美、日、苏等国在冷战和“知识爆炸”等因素的压力下,都以高、新、难等原则进行中小学课程改革,教学内容逐级下放。
尤其是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关于儿童早期智力发展的观点,受到许多国家的重视,加强早期智力开发成为美、苏、日、德等国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这种情形下,人们倾向于把早期教育误解为早期智力开发,导致"智育中心",忽视学前儿童社会性和情感的发展。
随着冷战时代的结束和人文主义教育观的复归,80年代以来,各国教育工作者都呼吁要纠偏。
由于家长们望子成龙心切,社会也要求高层次的人才,成人仍对幼小的孩子寄予过高的期望。
在儿童很小的时候,人们就对他们进行某一学科或某一方面如计算、阅读、体操、芭蕾、钢琴、健美、武术等方面的教育。
这种单一的技能技巧训练有着明显的片面性,并且在教学过程中无视儿童的兴趣,强制行事,过于正规和严格,给幼儿个性的发展带来不良影响。
因此,各国教育专家认为,尊重。研究和了解幼儿的特点,提供适合他们发展的教育,仍然是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他们主张让儿童通过自然经验、社会交往和游戏等方式自发地、自主地去学习。
各国学前教育事业在战后虽然有较大发展,但一般说来,正规的学前教育机构如幼儿园和保育学校等仍难以满足社会上的各种不同需要。许多国家学前教育机构的办学形式日益多样化和灵活化。
发展特点:
1、幼儿教育从县城向农村延伸,入园(学前班)幼儿成倍增长,从单一的县幼儿园发展到各乡镇中心学校的学前班。
2、幼儿教育逐步走向正规化、规范化、科学化。
1981年10月,国家教育部颁布《幼儿园教育纲要》,11月初提出:幼儿园的教育任务是通过游戏、体育活动、课堂教学、劳动、娱乐活动和日常生活等7种教育手段来完成的。
3、重视和加强硬件建设,不断改善办学条件。
为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在县财力紧缺的情况下,采用政府投入为主,同时向企业、社会各界、干部家长多方筹资,逐步改善办园条件。
4、突出重点,办好示范。
㈦ 100教育的发展历程
2014年2月,100教育独立品牌正式发布,100.com官方网站上线 。
2014年4月,推出免费强化班,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20140406期《对话》节目,专题采访100教育负责人刘豫军。
2014年8月,在第二届中国民办教育节上,100教育发布K12(基础教育)战略。
2015年1月,100教育巨资并购环球网校和逢考必过。
2015年3月,100教育发布“心”型品牌商标,以提升学习效果为己任,公布“轻松上课,高效学习”的教学理念。
2015年6月,100教育发布“云私塾”个性化教学系统,实现学生高效学习。
2015年10月,100教育发布研发两年多的在线教学产品,推出初高中“一对一辅导专家”。
㈧ 教育的历史发展分为那几个时期各个时期的教育有什么特点
一、时期:古代教育、近代教育、现代教育。
1、古代教育
中国教育开始于中国古典著作,而不是宗教组织。早期中国任用受教育的官员管理帝国,用来选拔官员的科举考试制度建立于隋朝,唐朝的唐太宗完善科举制度。
2、近代教育
近代教育是教育历史分期的一个阶段。与古代教育和现代教育相对。欧美的近代教育是指从 17 世纪英国革命至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以前的教育。中国的近代教育是指从 1840 年鸦片战争到 1919 年五四运动以前的教育。
3、现代教育
现代教育是伴随着现代社会的形成而出现的人类历史上一种崭新的教育形式,也是人类社会和教育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它是迄今为止教肓发展的最高阶段 ,也是人类教育发展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阶段 。
中国的现代教育起始于十九世纪下半叶。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开始,一批具有早期维新思想的知识分子便在粤著书立说,主张效法西方的先进技术和制度,提倡通过改良和变法,实现国家富强,并促成了学习西方知识的风气。
二、教育特点:
1、古代教育特点:
教育是在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中进行的;教育没有阶级性;教育内容简单,教育方法单一。
2、近代教育特点:
以大机器生产为背景,科学技术教育成为教育的主要内容;普及义务教育受到重视;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产生和传播。
3、现代学校教育的特点: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教育面向全体社会成员;教育的科学化程度和教育水平日益提高。
(8)公共教育服务发展历程扩展阅读:
教育的功能:
教育功能,即指教育活动的功效和职能,就是“教育干什么”的问题。教育的功能大致可分为:个体发展功能与社会发展功能。教育的个体发展功能故可分为教育的个体社会化功能与个体个性化功能两方面。社会活动的领域主要包括经济、政治和文化等方面,因而教育的社会发展功能又可分为教育的经济功能、政治功能和文化功能。
教育的主要功能是:
(1)教育的最首要功能是促进个体发展,包括个体的社会化和个性化;
(2)教育的最基础功能是影响社会人才体系的变化以及经济发展。现代社会重教育的经济功能主要包括:为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提供良好的背景;提高受教育者的潜在劳动能力;形成适应现代经济生活的观念态度和行为方式;
(3)教育的社会功能是为国家的发展培养人才,服务于国家的政治、经济发展。
(4)教育的最深远功能是影响文化发展,教育不仅要传递文化,还要满足文化本身延续和更新的要求。
㈨ 什么是公共教育
公共教育是指政府供给或政府和私人部门联合供给的教育单位,是准公共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