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安徽有哪些有名的小吃
1、合肥四大名点
三河米饺是安徽省合肥市肥西县传统小吃。
三河米饺以籼米粉制成饺皮,用五花肉等及调料制成馅,成饺后油炸而成。色泽金黄,外皮微酥脆、馅味鲜美。
徽,简称“皖”,省会合肥,位于中国大陆东部,属于华东地区,介于东经114°54′-119°37′,北纬29°41′-34°38′之间,公元1667年因江南省东西分置而建省。安徽得名于“安庆府”与“徽州府”之首字。
安徽是中国史前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拥有淮河文化、庐州文化、皖江文化、徽文化四大文化圈。 安徽与江苏、上海、浙江共同构成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已成为国际6大世界级城市群之一。2014年,获得中国最幸福的省份荣誉,被列入中国首个新型城镇化试点省份。2015年,安徽省正式迈入中等偏上收入的快速发展阶段。
❷ 传说马鞍山大公圩差点成南京城
多少年来,大公圩地区一直流传着与明朝都城有关的各种传说。如:“大公圩有几道陡门,南京城就有多少道城门”、如“大公圩建都选址样土中渗草木灰"、如“刘伯温数山头选都址”,如“塘泥溅龙身、血洗邰朱村"、如“端午节门头插菖蒲和艾草避邪的风俗"等等,要想知道这些说法的详实情况,还得从朱元璋渡江至当涂说起。
公元1355年,朱元璋渡江至当涂,在当涂名士陶安的建议下力取集庆路(金陵)。公元1356年,朱元璋攻下集庆路,改称应天府。再经过12年的艰苦奋战,他终于打垮长江中下游的陈友谅、张士诚等割据势力,于公元1368年正月称帝,为洪武元年,国号大明,以应天府为南京。直至洪武二年九月,他才召集群臣商议都城之事。朱元璋最想在其老家临濠定都,当时刘伯温已经看出朱元璋是坐定江山以后必杀功臣的过河拆桥之人,他不想让朱家王朝长久兴盛,极力劝说朱元璋放弃定都凤阳的计划,改南京为京师,作为都城。
南京虽是六朝古都,但都是没有超过60年的短命王朝,因为南京是一个燕子窝形状,成不了大器,朝代不会长久。朱元璋从定都南京的第一天起,心里就不踏实,更有一个心病困扰着他。明皇城大内为填燕雀湖而成,地势下沉,朱元璋认为这破坏了风水,对子孙后代不利,觉得南京非大明的万年帝都。所以,他一直想着迁都。迁都往何处?有谋臣献策:南京以南200里处的大公圩,西靠青山为龙居,正北有南朝第一帝刘裕重挫卢循的圣地护驾墩,四周更有八十八座山峰环绕,正合皇上生日重八,不但是龙兴之地,而且会长久兴盛,可建都城。
洪武三年三月(公元1370),朱元璋派刘伯温前去大公圩考察地形,刘伯温领命后,登上大公圩北面的最高山峰,细数大公圩四周林立的山峰,却故意不数自己脚下的山峰,数来数去,只有八十七座山峰。刘伯温回南京向朱元璋汇复命说大公圩四周只有八十七座山头,与皇上生日不合,非龙兴之地。想不到朱元璋退而求其次,执意要在大公圩修建都城。刘伯温又使一计,说大公圩周围环水,若建都城需粘性土质方可。四月,朱元璋又派大臣前往大公圩考察,取些土样带回。刘伯温则提前派人到大公圩悄悄放出风声,说大公圩若建都城,所有乡民将失去土地并无法生存。当地乡民恐失去土地,冒死在样土之中添加了草木灰。刘伯温以大公圩土质过于松软无法修建城墙为由,再次反对在大公圩修建都城。
刘伯温在建都、迁都的事情上,每次都与朱元璋意见不一致,朱元璋心中己有不快,但又不便说出。朱元璋决定亲自到大公圩进行考察,看大公圩到底是否适宜修建都城。
五月初三,朱元璋自带五十内廷亲兵从南京乘官船出发,初四至大公圩护驾墩码头。朱元璋命众人在船上待命,自己仅带一位将士着便装从护驾墩码头上岸微服私访。朱元璋漫步在繁华古镇的石板路上,眼里看到的简直就是一幅江南的清明上河图,心情非常愉快。主仆二人出了东关口,过了护驾墩桥,放眼东望,河水波光粼粼,杨柳夹岸青青。朱元璋边走边欣赏护驾墩的水乡风光,不知不觉已经东出古镇两里开外。经过一个村庄,村庄前面的河面更加开阔,有四五乡民立木船之上在河中打捞塘泥。朱元璋手摇折扇沿河堤而行,兴致渐浓,他正准备与船上捞泥的乡民打招呼,不料从船上扔来一坨塘泥,溅得岸上主仆二人满身是泥。朱元璋的兴致立马荡然无存,因是微服私访不能暴露身份,只得悻悻而归。回来路过村口一户门前,户里一对老人看到主仆二人全身是泥,满头是汗,就邀二人坐在门前柳树下休息,并赠每人一碗茶解渴。老人又让二人脱下外套帮其浣洗,时值晌午,日头正烈,不一刻衣服就凉干了。喝茶休息时,看见老人门前堆放了一些从田埂和水边收割的柴草,朱元璋告诉两位老人,自己是做生意的,见多识广,说门前柴草中的菖蒲和艾草有避邪的作用,端午节前插在门头上可避邪保平安,并反复叮嘱老人,明天就是端午节了,今天晚上一定要在门头上插好。朱元璋走后,老人就在自家门头上插上了菖蒲和艾草,隔壁的一户人家也学着老人在门头上插了菖蒲和艾草。当天夜里,五十个蒙面人悄悄潜进村庄,挨家挨户进行屠杀。第二天早上,只有门头上插了菖蒲和艾草的两户人家开了门,且全家人口平安。这两户一家姓邰,一家姓朱,这次劫难之后,这个村就改名为“邰朱村",并一直沿用至今。此所谓“先有护驾墩,后有邰朱村。"端午节门头插菖蒲和艾草避邪保平安的习俗也从此在大公圩和江南地区传开和保留至今。
再说朱元璋来大公圩的目的是考察地形是否适合建都城,哪知节外生枝,考察不成反遭当地人大不敬,甚是恼怒。他回到南京后,从此不再提迁都大公圩之事。殊不知这仍是刘伯温使的计。五月初三那天,刘伯温在朱元璋乘船去大公圩的同时,就派人快马加鞭从陆上于当天赶到大公圩散布消息,说皇上又派人明天到大公圩私访考察地形,并说要想不在大公圩建都城,乡民们必须对私访者捉弄一番,私访者必定向皇上汇报大公圩的坏话,只有这样,大公圩才不会被定为都城。所以才会出现“塘泥溅龙身,血洗邰朱村”的悲剧。
洪武四年(公元1371),因迁都分歧和其他原因,朱元璋罢去刘伯温所有官职,赐告老还乡。此后20年间,朱元璋仍有迁都之意。后来,御史胡子祺又推荐以西安为都,认为“举天下莫关中若也”。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391),朱元璋特派太子朱标去三秦视察,考察长安是否适合作为都城。然而,朱标到了长安发现时过境迁,关中地区已非汉唐时代之关中,长安过于偏西,远离富庶的经济中心,漕运艰难,长安只有战略优势,却无经济优势。朱元璋只好打消了定都长安的计划。
从此以后,朱元璋彻底断了迁都的念头,但是南京风水问题仍困挠着他。于是他请当时最有名的风水大师廖均卿想办法改化南京的风水,廖均卿经过占卜,告诉朱元璋,若要大明王朝长久兴盛,必须做到两点:一是南京城的城门数和方位要与大公圩的陡门数和方位相同。二是只要大公圩不破,则大明江山不败。
洪武二十五年(公元1392),朱元璋参照大公圩十三座陡门数和方位对南京城的城门进行了重新整修。直到现在,大公圩人人皆知“大公圩有几道陡门,南京城就有多少道城门"的说法。同年,朱元璋征调民夫35.9万人、石匠4900余人,对固城湖东的胥溪河道进行疏浚13.3公里,并在胥溪河上游修建东坝,以石闸启闭,既利通航,又可节制水流。次年,又征调民夫近万人,从石臼湖东北岸开凿胭脂河,贯连秦淮河。从此,水阳江水系之水经固城湖和石臼河后三处分流,东由胥溪河经太湖入东海,东北由胭脂河经秦淮河入长江,西由丹阳湖经姑溪河入长江。朱元璋在改化大明江山风水的过程中,却无意中修建了堪与都江堰媲美的水阳江水系水利工程,使水阳江下游诸圩永绝洪涝之害。大公圩也由此进入历史发展的鼎盛时期。
永乐十九年(公元1421)正月,明成祖朱棣正式迁都北京,南京为陪都。死鬼朱棣迁都北京后,明王朝不再重视水阳江水系治理,胥溪河、胭脂河河床又渐渐被淤塞,导致下江(太湖流域)洪灾时有发生。明太祖朱元璋大浚胥溪河两个甲子后的正德七年(公元1512),早已忘记了祖训的明王朝,以绝苏锡常地区水患为由,将胥溪河上的东坝筑高三丈,至此水阳江水系不复东流,汛期山洪只能全由丹阳湖经大公圩北岸的姑溪河流入长江。每到汛期,固城湖下游石臼湖、丹阳湖、姑溪河水位陡涨,大公圩因此水患不断,圩堤屡遭溃决,经济和文化长久衰退。
东坝的抬高,彻底切断了水阳江至太湖的水系,也切断了明王朝的龙脉。大明王朝气运也随着大公圩的屡次溃破而逐渐衰退。公元1644年,明王朝灭亡,正应了风水大师廖均卿当初的预言:“官圩始破时,大明过半世。”
❸ 为什么很多人把安徽省会误认为是南京
很多人?你调查过?
❹ 江南水乡包括哪些地方
1、碧玉·周庄:周庄是座具有900多年历史的古镇。春秋战国时期,周庄镇内为吴天少子摇的封地称摇城。
2、梦里·西塘: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西塘就是吴越相争的交界处,故有吴根越角之称。西塘在元代就已沿河建屋,依水成市,九条河流在镇内交汇,镇区各部分由众多桥梁连成一体,水陆交通极为方便。
3、水阁·乌镇:乌镇具典型江南水乡特征,完整地保存着原有晚清和民国时期水乡古镇的风貌和格局。陈运和诗《乌镇剪影》赞“一个现代文明影响不大的世界一张古老色彩依然浓重的史页”。
4、拆字·同里:古镇同里位于太湖之畔古运河之东,距苏州城18公里,全镇总面积62.54平方公里,人口3.35万。
5、富甲·南浔:古镇南浔地处杭嘉湖平原腹地,北濒太湖,东与江苏吴江升交界。水陆交通便捷,318国道、长湖申航道横贯东西,距上海、苏州、杭州均在百公里上下,镇区面铝34平方公里。
6、风情·甪直:古镇甪直位于江苏苏州市,是江南六个著名古镇之一,位于苏州城东18公里处,因唐代诗人陆龟蒙号甫里先生隐居于此故名。
7、灵秀·木渎:古镇木渎位于苏州城西,太湖之滨,是江南著名古镇。境内风光秀丽,物产丰饶,又恰在天平、灵岩、狮山、七子等吴中名山环抱之中,故有“聚宝盆”之称。
8、遐迩·朱家角:古镇朱家角素有上海威尼斯、沪郊好莱坞之誉,又名珠街阁,雅称珠溪,俗称“角里”,原名朱家村。
9、塔寺·光福:古镇光福在苏州城西约28公里的太湖之滨,是吴中区境内历史悠久的古镇。原名野步市,志里,别名邓尉。
10、腊味·安昌:古镇安昌是绍兴有名的四大古镇之一,是浙江省第一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镇。位于绍兴市柯桥区境内西北端,与杭州的萧山相接,南靠柯桥城区,北邻杭甬高速公路。
(4)马鞍山江南人家扩展阅读:
江南,字面意义为长江之南面,在人文地理概念中特指长江中下游以南。从古至今“江南”一直是个不断变化、富有伸缩性的地域概念。在不同历史时期,江南的文学意象不尽相同。江南最早出现在先秦两汉时期。在东周时期是以吴国、越国等诸侯国为背景所指的长江中下游地区。江南曾经被中原称为吴越,后来随着中原汉人大量南迁,江南成为一个美丽富庶的地区,江南以才子佳人以及富饶著称。
江南水乡一般是指长江三角洲中长江以南的那一部分,其主体部分是以太湖为中心的太湖平原,这里是我国著名的江南水乡群落地区,最具水乡的特色。但从广义上讲,江南水乡包括长江中下游平原中全部的水网地带上的居民乡村。
江南水乡的民居以苏州、绍兴最具代表性。江南地区因为温暖的环境,充沛的降水,江河湖泊星罗棋布,历来是中国最富足的鱼米之乡,形成了不同于北方的“江南十大水乡”风韵,体现在生活,文化,建筑,物产等各个方面。这一地带河湖交错,水网纵横,小桥流水、古镇小城、如诗如画;古典园林、曲径回廊、魅力无穷;吴侬细语、江南丝竹、别有韵味,总是把北方的人们的思绪牵到风景如画的江南。
❺ 安徽有什么有名的物产
安徽有名的物产有合肥四大名点、巢湖银鱼、合肥龙虾、白莲坡贡米、黄山毛峰、宣州板栗、铜陵白姜等。
1、合肥四大名点。合肥生产的麻饼、烘糕、寸金、白切统称为合肥四大名点,历史悠久,风味独特,是合肥四大传统特产,历来被人们用作待客和馈赠的礼品。
❻ 安徽马鞍山人怎么样
总体还好,比较热心,在省内江南区域有“马呆子”美誉
❼ 南京市明明是江苏的省会,为什么被安徽人调侃为“徽京”
这和当时南京的历史有关,而且南京地理位置与安徽离得最近所以由此称呼。
❽ 江南地区包括哪些地方
众所周知,中国国土面积辽阔,分为大大小小的城市和地区,比如今天趣闻君要跟大家分享的江南地区。从目前广义的看待江南地区,是中国地理区域的一个概念,顾名思义就是处于长江以南的地区,从城市划分包含了上海、浙江北部、苏南、皖南以及赣北等长江以南的城市。
皖南(宁国,徽州黄山歙县))以及赣北(上饶、婺源)
婺源是中国最美乡村之一,徽派建筑加上秀丽的自然风光,丰厚的民俗文化更是彰显江南之风采。
其实江南在明朝时期还曾是直属于应天府南京的南直隶,后来在清朝时为江南省,无论是南直隶、还是江南省,该地区在当时都是全国最富裕的地区之一,人才辈出,还有着“天下英才,半数尽出江南”一说。虽然如今江南地区包含了众多省份和城市,但历史底蕴以及经济发展,还是相当不错的一个地区。
❾ 国务院将巢湖市居巢区及庐江县并入合肥市,将含山县及和县北方6镇并入马鞍山市。真的吗
我来说一下啊,应该把含山县林头镇划分到合肥市区和巢湖市区。
❿ 大家来说说,真正的“江南”指的是哪儿
太湖流域,苏南浙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