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工商服务 > 税务公共服务事项

税务公共服务事项

发布时间:2021-09-02 12:39:07

❶ 浅谈如何做好纳税服务工作

行政管理是管理活动的一种,是行政机关履行国家赋予的职权,行使社会管理职能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社会之所以存在管理,就是为了保障整个社会发展的有序性。初期的管理更多的体现为政府为保障自身利益,以强制手段来约束被管理者的行为,使之在管理者的意图内从事自身的社会活动。称之为管理型政府。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社会成员素质的提高,服务型政府逐步走到了历史前台。但不管是管理型还是服务型,对于管理的需要都是不可或缺的。只是前一种政府擅用强制力,不考虑被管理的需求;后一种政府善用强制力,关注被管理者的社会意愿。
当下,正是政府职能转型时期。行政管理本身就是为了社会大众提供更好的服务。它提供的是社会公共服务,目的就是为了让社会成员更好更便捷地履行其自身所担负的社会职责。管理即是服务,两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过度的强调服务而弱视管理或是只重管理而忽视服务都是不可取的。
加强税务管理与做好纳税服务两者本是一体。加强管理是为了让纳税人自觉履行纳税义务。如何让纳税人有效地实现宪法义务,税务机关作为监督者采取了一系列对内对外的调试措施。这些调试措施是管理活动,但以纳税服务形式表现出来。做好管理就是做好服务。人民税务为人民就是对如可开展纳税服务工作的高度概括,做好纳税服务工作就是要将日常管理工作做到更加细化、更加贴近民生,体现人文关怀。二、克服权本位思想的影响,客观地履行自身工作职责
行使权力空间无处不在,权力对人充满了诱惑。要正确的看待手中的权力,正确的运用党和国家赋予的权力,可以造福一方,否则将是为害一方。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克服权本位思想的影响。作为公务人员,在运用权力时,不妨看一看、想一想那些朴实而又厚道的百姓眼中,流露出的充满渴望、无助甚至是哀求的目光时,你是否还能视而不见、高高在上;听一听百姓因不能享受本应当享受的国家政策而发出的叹息声时,你是否还能做到趾高气扬,得意满满。为人民服务,其实很容易,甚至有时静下心来,仔细思量,做好服务真得不需要多做什么,只需能够按照自身工作职责,客观如实地做好本职工作就好。能够做到依法依程序履行职责,不要有意设置人为障碍,让每位纳税人均能顺利的办理所办事务,就是对纳税人最好的服务。公务人员应当从权力迷惑的纷繁现象中清醒过来,不断重塑换位思维。做好纳税服务,应从工作的一点一滴开始,从身边的小事开始。做好纳税服务,就在我们身边。三、建立健全监督反馈制度,保证信息流通渠道的畅通无阻
建立健全监督反馈制度的目的,就是为了在纳税人自身利益得不到保障时,作为服务者能够及时纠正自身行为,以促使纳税人的正当利益得以实现。纳税人在正当利益受损时,唯一的办法只有通过申诉己见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诉求。对于纳税人的诉求,如果行政机关出于维护内部人员的利益而不加理会时,纳税人的利益是不能得到保障的。健全监督反馈制度就是在出现此类情况时,及时对纳税人的诉求作出反应,使问者有回声。使纳税人敢于监督行政机关人员的行为。四、积极深入开展行政机关文化建设
行政机关文化确切的说应当是行政文化,是行政实践活动基础上所形成的,直接反映行政活动与行政关系的各种心理现象、道德现象和精神活动状态,其核心为行政价值取向,是社会成员在心理反应上的积累和沉淀,行政文化的形成需要长期而缓慢的过程。积极建立地税机关这一微观环境中行政文化,对于展现地税机关良好精神面貌、充分发挥机关人员较高素质优势,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行政机关文化建设,引导行政人员的思想行为和价值取向,营造敢作敢为、勇于担当的工作氛围,让机关人员切身体会到有组织的归属感、增强身为地税人的自豪感。
做好纳税服务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为了做好此项工作,需要我们每一位工作人员的切身努力,需要我们每一位工作人员都能积极主动地从身边小事做起,逐步规范行政行为。

❷ 提升税务机关公共服务效率途径的探讨

一是开题说明目前公共服务的现状;
二是特别是指出公共服务存在的问题;
三是改善服务效率的基本意义和原则;
四是提升公共服务的基本措施或途径。

❸ 如何加强纳税服务工作

(一)转变纳税服务观念,重新定位纳税服务的价值观
新征管法及其实施细则已明确规定了保护纳税人合法权益,纳税服务有了法律依据,在税收工作中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纳税服务也由传统的道德范畴上升到法定义务,成为法定行政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要求征纳双方都要全面领会其内涵,重新定位纳税服务的价值。作为征税主体的税务机关要切实履行新征管法规定的税务机关对纳税人的义务,树立现代税收服务观,应 “视纳税人为顾客”,认真分析纳税人的需求,在依法治税的前提下,以让纳税人满意为目标,确保纳税人合理的需求和期望得到满足,积极拓展对纳税人服务的范围和空间,不断完善纳税服务工作,同时也要积极引导纳税人不断增强维权意识,形成共同创造优质服务的良好氛围。
(二)改变纳税服务的形式,深化纳税服务内涵
应从以前的重形式轻实质误区中走出来,
1、由形象服务向实效服务转变。税务机关应针对纳税人对税收专业性知识与技能、程序、权益的需要,提供实实在在的纳税服务。
2、由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转变。税务机关除了接待好上门来的纳税人外,应主动出去,有针对性地解决好纳税人存在的问题。
3、由一刀切服务向分类服务转变。纳税人素质有高有低,涉税业务也有繁有简,在具体的工作中应区别对待,有针对性地做好服务工作。
继续深化服务内涵,提高纳税服务的档次。纳税人最希望得到的是税收的公平、效率的实现。我国税收法制不断的完善,人情税、关系税行为大大减少,再加上现代化、信息化的征管手段的应用,偷漏税行为也越来越少,一个公平的税收环境已基本建立。但是在许多征管环节仍然存在弱项,一些纳税人利用这种手段进行偷漏税的行为仍无法杜绝,这就人为导致了纳税人之间的税负不公,背离了税收的基本原则,对那些老老实实履行义务的纳税人来说很不公平。因此应该加强征管,加大对偷漏税行为的打击力度。
(三)加强税务干部的队伍建设,提高税务人员素质
要满足日益现代化的税收管理和纳税服务工作的需要,实现由传统服务到现代纳税服务的“质”的飞跃,关键在于有一支政治坚定、业务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的高素质的税务干部队伍。因此,要不遗余力地提高税务人员的素质,加强税收职业道德教育,强化业务培训。另外还应引入竞争机制,增强忧患意识,推行执法责任制和过错追究制,切实加强对税收执法权的监督,公布出台几条纳税人特别期待、特别管用的“廉政禁令”,对税务人员的不作为、滥作为行为,加大惩戒力度。
(四)服务手段信息化
通过加快税务信息化建设,构建纳税服务信息化平台,降低税收成本,为纳税人提供优质服务。在信息化建设方面:
1、完善纳税服务的公共服务平台,以12366服务热线、电子税务网络为载体,运用网上电子申报系统、网上税务局信息管理等系统,为纳税人提供全方位、功能强大的多元化、个性化、开放式的纳税服务。
2、完善税收管理平台,推广运用纳税申报电子信息采集系统、发票管理系统、一般纳税人认定管理系统、增值税纳税评估管理、计算机稽核、协查等管理系统,实现税务管理信息系统的一体化,提高工作效率,节约纳税人纳税成本。
3、完善信息交换平台,推进税库银企的一体化建设,拓宽申报缴税渠道,实现部门间信息共享,提高管理和服务效率。
(五)完善纳税服务机制,实现高效服务
1.加强纳税服务的制度建设
2.完善纳税服务的考核评价机制

❹ 什么是依申请类政务服务事项

依申请类政务服务事项是依申请行政行为的具体化,依申请行政行为是指行政主体只有在行政相对人申请的条件下方能作出,没有相对人的申请,行政主体便不能主动作出行政行为。依申请行政行为是指行政主体依据相对一方当事人的申请而实施的行政行为,以相对一方当事人的申请为前提条件。

依申请类政务服务事项包括行政许可、行政确认、行政奖励、行政裁决、行政给付、其他权力(申请类)和公共服务(办理类)等7大类。

(4)税务公共服务事项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财政部关于非营利组织免税资格认定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财税〔2014〕13号)第二条:经省市级(含省级)以上登记管理机关批准设立或登记的非营利组织,凡符合规定条件的,应向其所在地省级税务主管机关提出免税资格申请,并提供本通知规定的相关材料。

经市(地)级或县级登记管理机关批准设立或登记的非营利组织,凡符合规定条件的,分别向其所在地市(地)级或县级税务主管机关提出免税资格申请,并提供本通知规定的相关资料。财政、税务部门按照上述管理权限,对非营利组织享受免税的资格联合进行审核确认。并定期予以公布。

❺ 行政中心税务窗口服务的属于什么工作性质

属于政府公共服务

❻ 税务局的纳税服务是做什么的

税务局复的纳税服务包制括:

1、进行税法宣传、提供纳税咨询辅导;

2、为申报纳税和涉税事项办理提供便利条件;

3、针对纳税人的不同纳税需求提供个性化服务;

4、及时处理纳税人的投诉并及时反馈处理结果等等。

❼ 纳税服务的主要内容

应从以前的重形式轻实质误区中走出来,
一是由形象服务向实效服务转变。税务机关应针对纳税人对税收专业性知识与技能、程序、权益的需要,提供实实在在的纳税服务。
二是由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转变。税务机关除了接待好上门来的纳税人外,应主动出去,有针对性地解决好纳税人存在的问题。
三是由一刀切服务向分类服务转变。纳税人素质有高有低,涉税业务也有繁有简,在具体的工作中应区别对待,有针对性地做好服务工作。
继续深化服务内涵,提高纳税服务的档次。纳税人最希望得到的是税收的公平、效率的实现。我国税收法制不断的完善,人情税、关系税行为大大减少,再加上现代化、信息化的征管手段的应用,偷漏税行为也越来越少,一个公平的税收环境已基本建立。但是在许多征管环节仍然存在弱项,一些纳税人利用这种手段进行偷漏税的行为仍无法杜绝,这就人为导致了纳税人之间的税负不公,背离了税收的基本原则,对那些老老实实履行义务的纳税人来说很不公平。因此应该加强征管,加大对偷漏税行为的打击力度。 通过加快税务信息化建设,构建纳税服务信息化平台,降低税收成本,为纳税人提供优质服务。在信息化建设方面:
一是完善纳税服务的公共服务平台,以12366服务热线、电子税务网络为载体,运用网上电子申报系统、网上税务局信息管理等系统,为纳税人提供全方位、功能强大的多元化、个性化、开放式的纳税服务。
二是完善税收管理平台,推广运用纳税申报电子信息采集系统、发票管理系统、一般纳税人认定管理系统、增值税纳税评估管理、计算机稽核、协查等管理系统,实现税务管理信息系统的一体化,提高工作效率,节约纳税人纳税成本。
三是完善信息交换平台,推进税库银企的一体化建设,拓宽申报缴税渠道,实现部门间信息共享,提高管理和服务效率。 1.加强纳税服务的制度建设
应尽快建立一套完善的服务制度体系,形成一个全国统一的纳税服务的基本准则,使纳税服务工作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同时各地也应在基本准则的基础上结合地方实际制定相应符合地方特色的实施细则。这不仅可以规范纳税服务,同时还有利于考核监督,形成自觉提供优质服务的良好氛围。在规范服务制度体系建设的同时,还应该对现有的征管制度、优惠政策等进行调整。征管方面,该精简的办税环节一定要尽可能的减少,减少纳税人不必要的负担,在优惠政策方面,应在兼顾税负公平的基础上让纳税人充分享受应有的待遇。
2.完善纳税服务的考核评价机制
建立健全科学、规范、公平和可操作性的纳税服务监督、评价机制,从投诉、受理、调查、检查、处理等环节加以规范,对纳税服务工作评定奖励和惩戒,量化考核指标,并将纳税人的评价列入考核指标,让全体干部都要溶入服务意识,把是否对纳税人合法权益造成侵犯作为衡量标准,坚持以纳税人满意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摆正征纳角色的位置,确保纳税服务工作不走过场,不流于形式。严格执行“过错责任追究”制度,形成事前、事中、事后相衔接的监督机制,建立健全纳税服务评议评价机制和服务质量、效果的保障制度,建立为纳税人提供优质的纳税服务的长效机制,将纳税服务工作质量作为考核税收工作的主干线。

❽ 常规性的公共服务有哪些内容

投融资服务、信息网络服务、人力资源服务、企业日常管理服务、物业服务、物流服务、工商税务办理服务、行政服务等。
以上公共服务针对对象主要为企业

阅读全文

与税务公共服务事项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知识产权专题答案 浏览:760
高发明巫溪 浏览:755
卫生室公共卫生服务考核标准 浏览:493
亚洲给水排水有版权吗 浏览:397
湖北省医疗纠纷预防与处理办法 浏览:230
星光创造营后勤在哪 浏览:581
北京办理知识产权 浏览:177
交通银行信用卡有效期是几年 浏览:913
公司协议股权转让 浏览:531
啥叫担保物权 浏览:60
马鞍山到徐州的火车 浏览:703
羊年限定金克丝多少钱 浏览:573
公共基本卫生服务结核项目试题 浏览:896
宝鸡市工商局电话号码 浏览:81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督导工作方案 浏览:454
信息化成果总结 浏览:948
债务纠纷律师费必须提供发票吗 浏览:876
手机我的世界创造模式怎么去天堂 浏览:716
专利代理人个人总结 浏览:312
工商局党建工作述职报告 浏览:6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