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工商服务 > 曲谱马鞍山

曲谱马鞍山

发布时间:2021-08-30 21:12:22

① 求找个好人就嫁了吧歌词

《找个好人就嫁了吧》发行于2007年,歌手刘思伟填词、演唱,孙旭升谱曲。歌词如下:


找个好人就嫁了吧

我知道你我走到今天,却不能白头到永久

我知道我们彼此相爱,却注定要分手无缘

我知道太多的付出让你为爱而憔悴

我知道你的离去,让你无奈掉下眼泪

找个好人就嫁了吧,虽然不是我心里话

纵然情到深处谁都放不下,无奈说出这伤心的话

找个好人就嫁了吧,就让时间去淡忘它

无论走到海角天涯让我来为你祝福吧

啊 我的红颜知己,啊 我疼爱的她

啊我的红颜知己,啊一生难舍的她

找个好人就嫁了吧

该歌多次登上各大娱乐音乐网站的榜首位置,很多人的手机响起,传出的都是这句"找个好人就嫁了吧"。刘思伟用他硬汉的声音演绎了这首歌,打动了无数颗心。整首歌几乎只用了简单的弦音贯穿始终,开始的口琴和吉他的简单弹奏,显得歌者的声音更加清澈和干净。回旋的声音,简单的旋律,入耳不绝,听过一遍,久久徘徊。这是《找个好人就嫁了吧》这首歌的魅力所在,也是它深深打动听者的原因所在。

拓展内容:

《找个好人就嫁了吧》收录在刘思伟2011年3月9日发行的专辑《找个好人就嫁了吧》中。由大圣先之唱片公司发行。

刘思伟先生(马鞍山当涂籍)是国内知名的音乐人和歌手,毕业于安徽省黄梅戏艺术学校戏曲表演专业,具有全国影响力和知名度,曾以一曲《找个好人就嫁了吧》火遍大江南北。成名作歌曲《找个好人就嫁了吧》《老婆和老妈》《新天仙配》等,温情可亲、脍炙人口,深受歌迷听众喜爱,通过电视、唱片、网络及演唱会、KTV广为流传。

② 伯牙是谁

伯牙是春秋战国时期晋国的上大夫,春秋时著名的琴师,擅弹古琴(是琴不是筝),技艺高超,既是弹琴能手,又是作曲家,被人尊为“琴仙”。
人物生平
伯牙鼓琴图
伯牙,春秋战国时期晋国的上大夫,原籍是楚国郢都(今湖北荆州)。经考证,伯牙原本就姓伯,说他“姓俞名瑞,字伯牙”是明末小说家冯梦龙在小说中的杜撰,而在此之前的《史书》与《荀子》、《琴操》、《列子》等书中均为“伯牙”。东汉高诱注曰:“伯姓,牙名,或作雅”,现代的《辞源》也注曰:“伯姓牙名”。伯牙是当时著名的琴师,善弹七弦琴,技艺高超。既是弹琴能手,又是作曲家,被人尊为“琴仙”。《荀子•劝学篇》中曾讲“伯牙鼓琴而六马仰斜”,可见他弹琴技术之高超。《吕氏春秋·本味篇》记有伯牙鼓琴遇知音,钟子期领会琴曲志在高山、流水的故事。《琴操》记载:伯牙学琴三年不成,他的老师成连把他带到东海蓬莱山去听海水澎湃、群鸟悲鸣之音,于是他有感而作《水仙操》。现在的琴曲《高山》《流水》和《水仙操》都是传说中伯牙的作品。后人以伯牙摔琴谢知音的故事为题材还创作了琴歌《伯牙吊子期》。历代文献关于伯牙的记载颇多,最早见于荀况的《劝学》篇:“昔者瓠巴鼓瑟,而沉鱼出听;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用夸张的手法极言其音乐演奏的生动美妙。在《吕氏春秋》和《列子》中,记载有伯牙与钟子期的故事,一直为后世所传诵。据《吕氏春秋.本味篇》记载: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泰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泰山”。少时而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鼓琴,洋洋乎若流水”钟子期死,伯牙摔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而《列子•汤问》的记载为: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操》、《乐府解题》记载有伯牙学琴的故事:著名琴家成连先生是伯牙的老师,伯牙跟成连学了三年琴却没有太大的长进。成连说自已只能教弹琴技艺,而其师万子春善移情,便带伯牙去东海找万子春请教移情之法。可伯牙到了东海,并未见到方子春,只看见汹涌的波涛,杳深的山林和悲啼的群鸟,伯牙心中豁然一亮,感慨地说:“先生移我情矣!”于是创作了《水仙操》。
编辑本段相关事件
伯牙抚琴“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流传千古,“知音”一词因此传诵。 俞伯牙遇见钟子期
据载有一年,伯牙奉晋王之命出使楚国。八月十五那天,他乘船来到了汉阳江口。遇风浪,停泊在一座小山下。晚上,风浪渐渐平息了下来,云开月出,景色十分迷人。望着空中的一轮明月,伯牙琴兴大发,拿出随身带来的琴,专心致志地弹了起来。他弹了一曲又一曲,正当他完全沉醉在优美的琴声之中的时候,猛然看到一个人在岸边一动不动地站着。伯牙吃了一惊,手下用力,“啪”的一声,琴弦被拨断了一根。伯牙正在猜测岸边的人为何而来,就听到那个人大声地对他说:“先生,您不要疑心,我是个打柴的,回家晚了,走到这里听到您在弹琴,觉得琴声绝妙,不由得站在这里听了起来。” 伯牙借着月光仔细一看,那个人身旁放着一担干柴,果然是个打柴的人。伯牙心想:一个打柴的樵夫,怎么会听懂我的琴呢?于是他就问:“你既然懂得琴声,那就请你说说看,我弹的是一首什么曲子?” 听了伯牙的问话,那打柴的人笑着回答:“先生,您刚才弹的是孔子赞叹弟子颜回的曲谱,只可惜,您弹到第四句的时候,琴弦断了。” 打柴人的回答一点不错,伯牙不禁大喜,忙邀请他上船来细谈。那打柴人看到伯牙弹的琴,便说:“这是瑶琴!相传是伏羲氏造的。”接着他又把这瑶琴的来历说了出来。听了打柴人的这番讲述,伯牙心中不由得暗暗佩服。接着伯牙又为打柴人弹了几曲,请他辨识其中之意。当他弹奏的琴声雄壮高亢的时候,打柴人说:“这琴声,表达了高山的雄伟气势。”当琴声变得清新流畅时,打柴人说:“这后弹的琴声,表达的是无尽的流水。” 伯牙听了不禁惊喜万分,自己用琴声表达的心意,过去没人能听得懂,而眼前的这个樵夫,竟然听得明明白白。没想到,在这野岭之下,竟遇到自己久久寻觅不到的知音,于是他问明打柴人名叫钟子期,和他喝起酒来。俩人越谈越投机,相见恨晚,结拜为兄弟。约定来年的中秋再到这里相会。 俞伯牙与钟子期
和钟子期洒泪而别后第二年中秋,伯牙如约来到了汉阳江口,可是他等啊等啊,怎么也不见钟子期来赴约,于是他便弹起琴来召唤这位知音,可是又过了好久,还是不见人来。第二天,伯牙向一位老人打听钟子期的下落,老人告诉他,钟子期已不幸染病去世了。临终前,他留下遗言,要把坟墓修在江边,到八月十五相会时,好听伯牙的琴声。 听了老人的话,伯牙万分悲痛,他来到钟子期的坟前,凄楚地弹起了古曲《高山流水》。弹罢,他挑断了琴弦,长叹了一声,把心爱的瑶琴在青石上摔了个粉碎。他悲伤地说:我唯一的知音已不在人世了,这琴还弹给谁听呢?” 两位“知音”的友谊感动了后人,人们在他们相遇的地方,筑起了一座古琴台。直至今天,人们还常用“知音”来形容朋友之间的情谊。 两人千古传诵的诗篇:摔碎瑶琴凤尾寒,子期不在对谁弹!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
编辑本段相关记载
战国·郑·列御寇《列子问》: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泰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洋洋乎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钟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译文:伯牙弹琴的时候,钟子期在一旁欣赏。伯牙弹奏时意在高山,钟子期说:“弹得太好了!琴声就像巍峨的高山。”伯牙意在流水,钟子期赞叹道:弹得真好!琴声就像不息的江水。”不论伯牙(弹奏时)想什么,钟子期总是能准确地说出他的心意。钟子期死后,伯牙觉得再也找不到比钟子期更了解他的知音了,于是把琴摔碎,终生不再弹琴。
编辑本段遗址
俞伯牙抚琴遇知音遗址现存争议的有两处:一处是武汉市汉阳区月湖湖畔的伯牙琴台(又称古琴台),一处是石首市调关镇境内的调弦口。汉阳古琴台始建于清嘉庆年间,抗日战争时期毁于炮火,解放后又重修。调关古调弦亭建于宋朝,由于年久失修毁于民国,后一直未予修复。通过对文化典籍及现有遗迹进行考证,认为调关一说远胜于汉阳古琴台一说,其理由如下: 楚人俞伯牙擅乐
一曰有史可查。据史家考证,“调弦”最早有文字记载的是出自古“调弦河”一名。西晋太康元年(公元280年),驻襄阳镇南大将军杜预为漕运而下令在此开河,因河口位于相传俞伯牙当年调弦抚琴遇知音之地,始名调弦河。此名至今已有1700多年之久。清朝乾隆丙辰年编《石首县志》云:俞伯牙从楚都东下,停舟鼓琴于此,弦渐而调之,因以得名。此处为荆江穴口之一,故又称调弦口。咸丰乙卯年(公元1855年),官府在此设巡检司,置水路关卡,故又名调关。明朝著名文人张璧(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王启茂、张汉、张维、李永忠、李宗瀚及清朝文人墨客卫嘉、王承禹、汪一元等均先后以《调弦亭》为题赋诗作词,其作品一直流传至今。其中尤以王承禹《调弦亭》一诗广为传诵,现今刻于调弦口雕像石座上。王承禹咏叹:“昔年高山流水意,此日清风朗玉亭。有客雅能传古调,不知曾得子期听。”(原载清康熙十一年《石首县志》)而汉阳古琴台却几乎没有这样久远且具有重大影响的诗句。所建古琴台也比调弦河得名晚700多年之久。这就可以看出,早在1700多年前,古人就已确认调弦口是俞伯牙当年抚琴遇知音之地,此说比汉阳古琴台还要早数百年,人们有什么理由再否认俞伯牙“调弦口抚琴遇知音”一说呢? 二曰有迹可寻。调关一带除有“调弦口”一名外,还有《今古奇观》中《俞伯牙摔琴谢知音》一文中所提到的马鞍山、摔琴台、伯牙口(山谷)等地名。相传俞伯牙当年抚琴遇知音钟子期之后的第二年,又在望月之夜再回故地寻访钟子期,遗憾的是却发现故人未能前来履约。第二天,俞伯牙在一山谷中巧遇钟子期之父钟老伯,才得知钟子期已经仙逝的噩耗。于是俞伯牙悲痛万分,继而在一巨石上悲愤地摔碎了瑶琴,再哭拜于地悼念故人。俞伯牙长叹道:“摔碎瑶琴凤尾寒,子期不在对谁弹!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后来人们便把俞伯牙当年走过的山口命名为“伯牙口”(调关镇今有伯牙口村),把摔碎瑶琴的巨石称为“摔琴台”,而钟子期的坟冢之地“马鞍山”也一直流传了下来。记者在实地看到,“伯牙口”位于湘鄂交界处的群山之中,山谷中的“摔琴台”耸立在半山腰。“摔琴台”一面连接山坡,其余三面是悬崖,面积如一张八仙桌大小,台上可坐4人。据此推测,俞伯牙当年悲愤至极在此摔琴是完全有可能的。而汉阳“古琴台”现仅存一个地名,俞伯牙当年寻访钟子期的山口究竟在何处却根本没有佐证,且人们还说“古琴台”是俞伯牙当年鼓琴之地,然实则俞伯牙当年鼓琴的地方是在水上船舱内(樵夫钟子期在岸上),这不是明显自相矛盾吗?按民间说法,世上压根儿就只有“摔琴台”而没有“古(鼓)琴台”。然汉阳说论者却搬出“古琴台”,这不是自找没趣吗? 三曰有物可证。1998年10月,桃花山镇(马鞍山地区)出土了一件震惊世人的历史文物——博钟,这件稀世之物何以沦落至此,引起了人们的种种猜测。有人认为,此钟或许就是钟氏家族的遗物。其理由如下:桃花山一带是古楚国之地,且离郢都(荆州纪南城)不远。楚国是著名的音乐舞蹈之邦,尚钟之风,于楚为烈。楚国的王公贵族,大都以随葬钟乐器皿来炫耀自己的身世,这从传世和出土的楚钟数量之多且质量之优即可得到证明。春秋晚期,楚王有“九龙之钟”,博钟就在其列。据《淮南子·秦族训》记载,公元前506年,吴师入郢都,“烧高府之粟,破九龙之钟。”另外,楚人尚钟,还有一个十分有趣的现象,即让司乐之官都以“钟”为姓氏。古文献所记载以钟为姓氏的著名楚人共有三位,即钟仪、钟建、钟子期。钟子期此人是否乐尹,史书并无明确记载,但从历史传说来看,他或许是一位隐居田园的乐尹(一般的平民百姓是听不懂俞伯牙琴声的)。而今距桃花山仅数公里之遥的调关古镇,相传说是音乐名家俞伯牙调弦遇知音钟子期之地,“高山流水遇知音”的传说在这一带民间广为流传,代代不息,难道这是一种历史的巧合吗?既使人们现在不能推断博钟就是钟子期的遗物,但人们至少可以说调关一带在古代确有钟氏家族在此居住过,那名贵的博钟就是他们的祖传之宝。而汉阳“古琴台”地区呢,还只停留在传说中的故事上而已。 四曰有口皆碑。俞伯牙调弦口遇知音的传说在当地已经流传很久,迄今无论你遇到哪一位调关人,他们都会津津乐道地向人们讲述这个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故事。调关镇老人李必汉说:既然相传俞伯牙当年“自楚都东下”不久即因避风雨而泊舟山崖之下,那么这个地点只有调弦口一带最为合适(汉阳距荆州远矣,不可能短时间抵达)。况且调关在江南,而汉阳却在江北,从水流和穴口地点看,泊舟南岸比泊舟北岸更容易且更能抗风雨,因此汉阳说是站不住脚的。李必汉老人还对调关镇政府竖立雕像一事十分拥护,他希望镇政府以此为起点打好旅游牌,促进本地经济快速发展。

③ 马鞍山山南小学校歌有吗

有校歌《山南之花》,上学日学校会放,校内阶梯教室门口宣传栏里有曲谱和歌词。

④ 传统京剧文字资料

到有500G戏曲资料免费下载的学知网看看,那儿的京剧文字资料很多。比如唱词:
www.downknow.com
传统京剧唱词(丑).txt[0] 3.3KB
传统京剧唱词(对唱).txt[0] 49.9KB
传统京剧唱词(净).txt[0] 23KB
传统京剧唱词(老旦).txt[0] 9.4KB
传统京剧唱词(老生).txt[0] 60.4KB
传统京剧唱词(青衣、花旦).txt[0] 19.5KB
传统京剧唱词(武生、红生).txt[0] 6.7KB
传统京剧唱词(小生).txt[0] 2.8KB
飞虎山(shechuan记词).txt[0] 7.2KB
马连良纪念专集.txt[0] 7.3KB
欧阳中石唱念自娱.txt[0] 2.2KB
言菊朋珍品.txt[0] 11.8KB
俞粟庐亭会.txt[0] .2KB
还有其他京剧资料:

├—张建国
│ 张建国 三家店(将身儿来至在大街口).mp3
│ 张建国 上天台(金钟响御香引王登龙廷)A.mp3
│ 张建国 上天台(金钟响御香引王登龙廷)B.mp3
│ 张建国 乌盆记(未曾开言两泪汪).mp3
│ 张建国 击鼓骂曹(谗臣当道谋汉朝).mp3
│ 张建国 南天门(耳边厢又听得有人哭喊).mp3
│ 张建国 哭灵牌(白甲白盔白旗号).mp3
│ 张建国 奇冤报(老丈不必胆怕惊).mp3
│ 张建国 打棍出箱(我本是一穷儒太烈性).mp3
│ 张建国 打渔杀家(昨夜晚吃酒醉和衣而卧).mp3
│ 张建国 李陵碑(叹杨家秉忠心大宋扶保).mp3
│ 张建国 武家坡(一马离了西凉界).mp3
│ 张建国 武家坡(八月十五月正明).mp3
│ 张建国 法门寺(郿坞县在马上心神不定).mp3
│ 张建国 洪羊洞(自那日朝罢归身染重病).mp3
│ 张建国 珠帘寨(昔日有个三大贤).mp3
│ 张建国 珠帘寨(贤弟抬头来观瞧).mp3
│ 张建国 甘露寺(劝千岁杀字休出口)A.mp3
│ 张建国 甘露寺(劝千岁杀字休出口)B.mp3
│ 张建国 白帝城(一把手拉住子龙手).mp3
│ 张建国 白帝城(叫声三弟细听根苗).mp3
│ 张建国 白帝城(恨不得把吴狗倾国灭尽)A.mp3
│ 张建国 白帝城(恨不得把吴狗倾国灭尽)B.mp3
│ 张建国 白帝城(点点珠泪往下抛).mp3
│ 张建国 白蟒台(在阵前死了大元帅).mp3
│ 张建国 白蟒台(想当年设酒宴松棚会上).mp3
│ 张建国 空城计(我本是卧龙冈散淡的人).mp3
│ 张建国 空城计(我正在城楼观山景).mp3
│ 张建国 范进中举(琼林宴饮罢了恩赐御酒).mp3
│ 张建国 范进中举(耳边厢又听得唤阿牛).mp3
│ 张建国 野猪林(大雪飘).mp3

├—张慧芳
│ 张慧芳 龙凤呈祥(昔日梁鸿配孟光).mp3

├—张文涓
│ 张文涓 二进宫(千岁爷进寒宫休要慌忙).mp3
│ 张文涓 二进宫(吓得臣低头不敢望).mp3
│ 张文涓 失街亭(两国交锋龙虎斗).mp3
│ 张文涓 定军山(在黄罗宝帐领将令).mp3
│ 张文涓 定军山(师爷说话言太差).mp3
│ 张文涓 战太平(叹英雄失势入罗网).mp3
│ 张文涓 捉放曹(一轮明月照窗下).mp3
│ 张文涓 捉放曹(听他言吓得我心惊胆怕).mp3
│ 张文涓 搜孤救孤(迈步儿来在法场中).mp3
│ 张文涓 文昭关(伍员在头上换儒巾).mp3
│ 张文涓 斩马谡(火在心头难消恨).mp3
│ 张文涓 法场换子(见夫人哭出了席棚以外).mp3
│ 张文涓 空城计(恨马谡失街亭令人可恨).mp3
│ 张文涓 空城计(我本是卧龙冈散淡的人) .mp3

├—张晶
│ 张晶 凤还巢(日前领了严亲命).MP3

├—张曼玲
│ 张曼玲 六月雪(没来由遭刑宪受此大难).mp3
│ 张曼玲 清霜剑(提人头到坟头去祭夫郎).mp3
│ 张曼玲 贺后骂殿(有贺后在金殿一声高骂).mp3
│ 张曼玲 陈三两爬堂(家住山东在临清).mp3

├—张火丁
│ 张火丁 大登殿(讲什么节孝难两双全)A.mp3
│ 张火丁 大登殿(讲什么节孝难两双全)B.mp3
│ 张火丁 春闺梦(一霎时顿觉得身躯寒冷).mp3
│ 张火丁 春闺梦(被纠缠陡想起婚时情景).mp3
│ 张火丁 玉堂春(所卖的银砣三百两).MP3
│ 张火丁 白蛇传(你忍心将我伤).mp3
│ 张火丁 白蛇传(青妹慢举龙泉宝剑).mp3
│ 张火丁 窦娥冤(未开言思往事心中惆怅).mp3
│ 张火丁 窦娥冤(没来由遭刑宪受此大难)A.mp3
│ 张火丁 窦娥冤(没来由遭刑宪受此大难)B.mp3
│ 张火丁 荒山泪(我不怪二公差奉行命令).mp3
│ 张火丁 荒山泪(谯楼上二更鼓声声送听).mp3
│ 张火丁 贺后骂殿(有贺后在金殿一声高骂).mp3
│ 张火丁 锁麟囊(一霎时把前情具已昧尽).mp3
│ 张火丁 锁麟囊(春秋亭外风雨暴).mp3
│ 张火丁 锁麟囊(耳听得悲声惨心中如捣).mp3
│ 张火丁 鸳鸯冢(为痴情闪得我柔肠百转).mp3
│ 张火丁 鸳鸯冢(女儿家婚姻事羞人答答).mp3

├—张萍
│ 《天下》上传《状元媒》自那日与六郎阵前相见(张萍唱).mp3
│ 张萍 春秋配(受逼迫去捡柴泪如雨下).mp3
│ 张萍 春秋配(蒙君子赤诚心再三问话).mp3
│ 张萍 望江亭(只说是杨衙内又来搅乱).mp3
│ 张萍 状元媒(自那日与六郎阵前相见).mp3

├—徐凌云
│ 徐凌云 勘玉钏(小鸾英你与我多亲近).mp3
│ 徐凌云 红楼二尤(意诚求菩提你在暗中感应).mp3
│ 徐凌云 红楼二尤(替人家守门户百无聊赖).mp3

├—徐孟珂
│ 徐孟珂 法门寺(刘公道在大街我珠泪双抛).mp3

├—徐敏初
│ 徐敏初 马鞍山(想去岁中秋节相逢甚巧).mp3
│ 徐敏初 马鞍山(我二人在山前金兰缔好).mp3

├—徐碧云
│ 徐碧云 八大锤(大宋岳飞逞雄壮).mp3
│ 徐碧云 女起解(一可恨爹娘心太狠).mp3
│ 徐碧云 宝莲灯(又听得二娇儿一声请).mp3
│ 徐碧云 虞小翠(这几日艳阳天愁怀无奈).mp3

├—德君如
│ 德珺如 罗成叫关(黑夜里闷坏了罗士信).mp3
│ 德珺如 飞虎山(朝朝暮暮在山岗).mp3

├—恩晓峰
│ 恩晓峰 打棍出箱(听谯楼打罢了初更时分).mp3
│ 恩晓峰 马前泼水(朱买臣提笔泪不干).mp3
│ 恩晓峰 黄金台(听谯楼打四更玉兔东上).mp3

├—新艳秋
│ 新艳秋 六月雪(未开言思往事心中惆怅).mp3
│ 新艳秋 武家坡(忽听邻居一声唤).mp3
│ 新艳秋 牧羊圈(有贫妇跪席棚泪流满面).mp3
│ 新艳秋 碧玉簪(对菱花暗地里芳心自转).mp3
│ 新艳秋 红拂传(在筵前用手儿分开两剑).mp3
│ 新艳秋 红拂传(见春光三月里百花开遍).mp3
│ 新艳秋 荒山泪(听谯楼二更鼓声声送听).mp3
│ 新艳秋 贺后骂殿(一见姣儿把命丧).mp3
│ 新艳秋 贺后骂殿(有贺后在金殿一声高骂).mp3
│ 新艳秋 锁麟囊(换珠衫依旧富贵荣祥).mp3
│ 新艳秋 霸王遇虞姬(始皇肆虐政).mp3
│ 新艳秋 鸳鸯冢(为痴情闪得我柔肠百转).mp3

├—方荣翔
│ .dircache
│ 方荣翔 刺王僚(列国之中干戈厚)A.mp3
│ 方荣翔 刺王僚(列国之中干戈厚)B.mp3
│ 方荣翔 刺王僚(列国之中干戈厚)C.mp3
│ 方荣翔 刺王僚(御弟说话识良莠).mp3
│ 方荣翔 姚期(小奴才做事儿真胆大)A.mp3
│ 方荣翔 姚期(小奴才做事儿真胆大)B.mp3
│ 方荣翔 姚期(数万儿郎边关镇).mp3
│ 方荣翔 姚期(皇恩浩调老臣龙庭独往)A.mp3
│ 方荣翔 姚期(皇恩浩调老臣龙庭独往)B.mp3
│ 方荣翔 姚期(老臣我年迈如霜降).mp3
│ 方荣翔 姚期(谢过了我主爷赐臣酒饮).mp3
│ 方荣翔 姚期(马杜岑奉王命把草桥来镇)A.mp3
│ 方荣翔 姚期(马杜岑奉王命把草桥来镇)B.mp3
│ 方荣翔 姚期(马杜岑奉王命把草桥来镇)C.mp3
│ 方荣翔 姚期(马皇兄赐某的饯行酒).mp3
│ 方荣翔 审潘洪(上堂来责打我四十大板).mp3
│ 方荣翔 审潘洪(潘仁美跪殿角一言告禀).mp3
│ 方荣翔 将相和(在金殿定官职是非难辨).mp3
│ 方荣翔 将相和(大王虽然有德化).mp3
│ 方荣翔 御果园(提起了当年投太原).mp3
│ 方荣翔 御果园(有劳二位夫人言).mp3
│ 方荣翔 打銮驾(今奉王命出帝京).mp3
│ 方荣翔 打龙袍(忽听万岁宣包拯)A.mp3
│ 方荣翔 打龙袍(忽听万岁宣包拯)B.mp3
│ 方荣翔 打龙袍(日落西山又转东).mp3
│ 方荣翔 探皇陵(听樵楼打罢了出更时候).mp3
│ 方荣翔 探阴山(扶大宋锦华夷赤心肝胆).mp3
│ 方荣翔 牧虎关(忆昔当年保宋君).mp3
│ 方荣翔 牧虎关(贤妹暂坐雅致厅).mp3
│ 方荣翔 牧虎关(高老爷来在牧虎关).mp3
│ 方荣翔 盗御马(乔装改扮下山岗).mp3
│ 方荣翔 盗御马(将酒宴摆至在聚义厅上).mp3
│ 方荣翔 赤桑镇(嫂娘亲她把那真情话讲).mp3
│ 方荣翔 赵氏孤儿(我魏绛闻此言如梦方醒).mp3
│ 方荣翔 铡判官(哭啼啼哀告我).mp3
│ 方荣翔 铡美案(你劝我升堂有什么好).mp3
│ 方荣翔 铡美案(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mp3
│ 方荣翔 铡美案(陈州府放粮归万民欢庆).mp3
│ 方荣翔 铡美案(驸马不必巧言讲).mp3
│ 方荣翔 锁五龙(一口怒气冲天外).mp3
│ 方荣翔 锁五龙(号令一声绑帐外).mp3
│ 方荣翔 锁五龙(这一句话儿呀真爽快).mp3
│ 方荣翔 除三害(一席话说得我羞愧难禁)A.mp3
│ 方荣翔 除三害(一席话说的我羞愧难禁)B.mp3
│ 方荣翔 除三害(堪笑尔等双眼瞎)A.mp3
│ 方荣翔 除三害(堪笑尔等双眼瞎)B.mp3

⑤ “高山流水”比喻知音或乐曲高妙。这个成语是根据哪个故事流传而来的

“高山流水”这个成语是由伯牙绝弦这个历史典故故事流传而来。“高山流水”典故最早见于战国列子《列子·汤问》。

历史典故:

伯牙擅长弹琴,钟子期善于倾听。伯牙弹琴的时候,心里想到高山。钟子期说:“你弹得太好了!我的眼前仿佛出现了巍峨的高山!”

心里想着流水,钟子期说:“好啊!我好像看见了奔腾的江河!”伯牙所思的,钟子期都能准确地道出他的心意。钟子期死后,伯牙觉得再也找不到知音了,于是他把心爱的琴摔碎,终身不再弹琴。

(5)曲谱马鞍山扩展阅读:

成语解析:

【解释】: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乐曲高妙。

【出自】: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八十六回:“孔圣人尚学琴于师襄,一操便知其为文王。高山流水,得遇知音。 ”

【语法】:联合式;作宾语;比喻乐曲高妙

【近义词】知音难觅、流水高山

⑥ 钟子期的个人简介

钟子期(前413年—前354年),钟氏,名徽,字子期,春秋战国时代楚国汉阳(今湖北省武汉市蔡甸区集贤村)人。相传钟子期是一个戴斗笠、披蓑衣、背扁担、拿板斧的樵夫。

历史上记载伯牙探亲回国时,在汉江边鼓琴,钟子期正巧遇见,感叹说:“巍巍乎若高山,洋洋乎若江河。”因兴趣相投,两人就成了至交。钟子期死后,伯牙认为世上已无知音,终生不再鼓琴。


(6)曲谱马鞍山扩展阅读

钟子期系春秋楚国人士,其墓就位于不远的马鞍村。经修葺,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汉阳知县华某并立碑,“文化大革命”中被毁。1980年修复。墓为圆形,封土高1.5米,底径8米,环以石垣。碑高1.5米,宽0.7米,上刻“楚隐贤钟子期之墓”。

1987年在墓前修建知音亭,钢筋混凝土结构,方形,四柱,歇山式顶,底周除正面外皆置栏杆。墓与亭坐北朝南,背山面湖。山上青松葱茏,山下芳草碧翠,湖面绿波粼粼,湖畔流水潺潺,凤鸣水声,宛若琴音。

阅读全文

与曲谱马鞍山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创造与魔法怎么卖人民币 浏览:101
知识产权专题答案 浏览:760
高发明巫溪 浏览:755
卫生室公共卫生服务考核标准 浏览:493
亚洲给水排水有版权吗 浏览:397
湖北省医疗纠纷预防与处理办法 浏览:230
星光创造营后勤在哪 浏览:581
北京办理知识产权 浏览:177
交通银行信用卡有效期是几年 浏览:913
公司协议股权转让 浏览:531
啥叫担保物权 浏览:60
马鞍山到徐州的火车 浏览:703
羊年限定金克丝多少钱 浏览:573
公共基本卫生服务结核项目试题 浏览:896
宝鸡市工商局电话号码 浏览:81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督导工作方案 浏览:454
信息化成果总结 浏览:948
债务纠纷律师费必须提供发票吗 浏览:876
手机我的世界创造模式怎么去天堂 浏览:716
专利代理人个人总结 浏览: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