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如何构建和运营园区公共服务平台
公共服务平台虽为园区提供的公共服务范畴,但其建设模式可以不拘一格。从实践来看,主要存在四种模式,分别为政府自建模式、园区自建模式、企业自建模式和共建共享模式。
政府自建模式
作为政府机构,园区管委会利用财政拨款直接参与公共服务平台的构建,我们将其称为政府自建模式。一些投资规模不大,公共服务性质较强的实体性功能平台,如公共服务中心、技术促进中心、产权交易中心等,比较适合采取政府自建模式。该模式能够很好的保障平台的公益性,同时也有利于保障平台的顺利运营。平台建设完成后,可由政府下属相关机构自主运营,抑或委托专业化的运营公司进行管理。
园区自建模式
园区开发公司负责筹资和建设公共服务平台是为园区自建模式。该模式一般适用于产业集聚度较高的园区,且由于大量同类企业的积聚产生诸多共性的服务需求。园区自建的公共服务平台,专业性一般较强,能够实现集中,并贴近服务企业,从而可以更有针对性的提供服务。
企业自建模式
入园企业自行投资和建设公共服务平台,以及将公共服务平台委托给第三方企业建设和运营,统称为企业自建模式。此模式一般适用于产业集群尚未形成、资金实力不够雄厚的产业园区。采取企业自建模式构建公共服务平台,在公益性上有所缺失,但是在客观上确实能部分发挥公共服务的作用。
共建共享模式
一些投资数额大、技术要求强的公共服务平台,往往需要政府、园区、企业、研究机构等多方参与建设,建设完成后再共同运营,此种模式可称为共建共享模式。它一方面可以多方筹措资金,另一方面也可以实现多方合作,便于整合优质资源,实现平台建设的高效率、低成本、快服务。
㈡ 产业园区信息化服务平台建设有哪些哪家比较好用
产业园区信息化服务平台建设,可以考虑下O+智慧平台,它是由卓越集团全资子公司打造的,致力于为写字楼/园区开发商及物业公司提供一站式智慧平台解决方案(软件、硬件、改造升级、采购、顾问等),通过搭建智慧平台,为中小型写字楼物业、产业园区及地产公司完成转型升级,提高物业服务能力和运营能力,提升企业租户和用户满意度,实现物业方的降本增收。可以从两个角度来理解:1.物业方:通过互联网+业务,物业方在管理中可以通过智能门禁、超级前台、停车缴费、线上物业等功能服务更好的服务办公楼中的企业方,有效的节省物业方人员、管理、运营等成本,还可以通过接入周边商户服务,提升物业方的附加产值,从而达到降本增收,租金溢价等效果;2.企业方:企业方员工可以通过O+智慧平台,实现扫码出入楼宇,在线缴纳停车费,查看商圈活动,一站预订酒店,机票等优惠服务。
㈢ 智慧科技园区一体化管理平台建设方案
一、智慧园区发展态势
智慧园区,是通过信息技术和各类资源的整合,充分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加强各类园区创新、服务和管理能力,为园区铸就一套超强的软实力。智慧园区的实现是多技术融合、多系统融合、多领域融合的综合性应用系统。一个成熟的智慧园区需要具备包括:完全可控制的全面感知能力、各个子系统的互联互通能力、园区数据信息集中共享的整合能力、与内外部系统的协同与优化能力、基于主动学习和智能响应的智慧化运行能力在内的五个主要能力,这五个能力概括智慧园区应用系统从具体到整体、从底层到顶层的主要特征。
三、智慧园区的概览
1、1个数据管理中心
目标:建立数据标准、规范调用机制 、输出分析模型
2、地理位置图+数据分析大屏
发挥利用技术优势,让园区管理更加,智能、有序、高效
3、综合管理平台+物联网平台+服务管理平台
目标:覆盖业务全场景、规范业务全流程、触达客户全渠道
4、公共服务门户+微信公众号+企业服务APP + 园区管理APP
树立企业服务品牌 、增强智慧服务体验 、提升业务处理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