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目前我国乡镇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服务中心面临的主要问题有哪些有哪些具体的问题解决方案
乡镇人社中心面临的问题主要有:1.缺少专门的服务场所。一般都是乡镇政府安排1-2间房屋或租专借办公。2,公用经费严属重不足。每年预算安排2-3万左右。3.人员结构极不合理,素质不高。每个乡镇正式编制1-2人,都是从其他单位划转的,要么年纪大的,要么是能力差的,其余人员是以钱养事或公益岗位拼凑起来的,待遇低,工作积极性不高。4,人少事多。按要求每6000服务对象确定一名工作人员,不合理,假设每个对象每年的服务次数涉及就业、养老、医疗、维权等项平均4次,就是24000次,每天每个工作人员要到达100次数,就是不搞其他工作也无法承受。解决的方案有,但要领导重视,人社部201022文件,国家发改委2010762,2011761文件,都比较重视乡镇人社中心建设,再好的政策,领导不重视,没用!
㈡ 如何加强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建设
一要有强烈的“责任”意识。要牢固树立“抓党建是本职、不抓党建是失职,抓不好党建是不称职”的责任意识,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的职责,把党建工作作为主业,聚精会神抓党建,用心用功抓党建。
作为社区基层党组织书记还要有大局意识,要站在维护党和政府利益的高度,站在人民群众利益的高度,要树立“为居民办好事,让居民好办事”的思想,增强责任意识,敢于负责;增强开拓意识,锐意进取。树立在突破中创新,在进取中创新的意识,要善于结合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联系实际,创造性地统领社区党建工作和社区各项工作。
二要牢固树立“主角”意识。社区党组织书记不仅是社区党建工作第一责任人,更是社区工作的统领人、带头人。因此,社区党组织书记要有党建工作的“主角”意识,社区工作的主动意识,要用全部精力带头抓党建,不仅要抓部署,而且要抓检查、抓落实,真正做到思想到位、措施到位、工作到位、落实到位。
三是要有学习和创新意识。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和发展新要求,要实现服务发展,就要把思想统一到科学发展上来,就必须确立学习主题、突出学习重点,自觉加强知识再造培养,提高用理论指导具体工作的能力,静下心来向书本学、向同事学、相好的工作方法学,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理论修养,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研究和规划工作的能力,提高服务社区发展和服务居民群众的能力,增强社区发展的使命感和紧迫感。
四是要主动强化责任意识。作为基层党组织书记,必须要坚持深入基层,勤于调查研究,善于出谋划策。把贯彻上级党组织精神与本社区的实际结合起来,在工作中研究和探索新形势下党建工作新方法新路子,敢于打破常规开展工作,不断提升基层党建工作水平。同时要主动增强发展创新意识,要学会用“扬弃”的观念来消除影响工作的因素,更要增强危机意识,全面了解当前社区发展和居民群众的要求,准确把握面临的形式和任务,增强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五是要有自我批评的意识。要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要求,对照自身在思想问题上、服务意识上、工作能力上、执行能力上存在的问题自查自纠;要主动与班子成员交心谈心,注重征询和吸收别人的意见和建议,杜绝盲目性和主观性。在思想上要更加严于律己,对工作多用心、多用脑,做好各项工作计划,使其有时、有序、有步骤地完成。树立强烈的时间观、效率观、质量观,谋划在先,工作在前,促进自身能力的不断提高。
六是要有主动增强能力意识。作为基层党组织书记,要始终坚持以政治思想为重点,要以提高素质、增强能力为目标,扩大社区党组织工作覆盖面,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要以党的建设带动各类基层组织的建设。
㈢ 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工作存在哪些困难
有些人会不讲道理
㈣ 乡镇公共服务中心做什么
公共服务中心承来担13项工作自职能
▲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相关服务工作
▲五保户的供养服务工作
▲农村医疗救助服务工作
▲低收入家庭认定和临时救助服务工作
▲住房、取暖、教育、就业等专项救助服务工作
▲各类重点优抚对象补助、优待资金的发放,医疗待遇和解决住房困难等服务工作
▲救济救灾中的事务性工作
▲指导孤残儿童监护、生活无着人员的救助、居家养老服务等社会福利工作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相关服务工作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统计、培训、转移及涉农法律法规宣传、农业生产保险宣传普及工作
▲就业服务工作
▲劳动保障宣传咨询等服务工作
▲农村养老保险经办工作
㈤ 新形势下如何加强乡镇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
社会主义或资本主义,
因为无论是在社会主义还是资本主义制度下,
它都会/存在着纯粹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机构.
㈥ 关于对乡镇机构改革的思考和建议
对于乡镇机构改革的思考和建议主要是从乡镇机构的行政体制、职能配置、机构设置、运行机制以及人员编制配备等所做的调整和变革。
乡镇机构改革是农村综合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于乡镇机构改革的建议包括:
1、加快转变乡镇政府职能。
转变乡镇经济发展方式,提高乡镇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能力,切实解决乡镇权力与责任不对等等问题。积极为乡镇转变职能创造条件。
2、严格控制乡镇机构编制。
进一步优化乡镇党政机构和事业站所设置,坚决守住机构编制和实有人员“只减不增”这条底线。
3、改革乡镇事业站所管理体制。
继续推进分类改革,建立健全新型农业服务体系。
4、创新乡镇行政运行机制。
严格依法行政,加快推进政务公开,转变服务方式,发挥基层组织的作用。
(6)对乡镇公共服务中心的建议扩展阅读:
乡镇机构改革的注意事项:
1、乡镇机构改革要走规范化路子。
要坚持党的领导,主要是坚持政治、思想和组织领导的原则,充分发挥乡镇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注重发挥村民委员会作为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的作用。
2、乡镇机构改革要走走社会化路子。
对于扶贫帮弱、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乡村建设工程等需要政府出面组织指导协调,需要借助社会团体和民众力量共同承担的工作,应该弱化政府角色职能,彰显社会角色职能。
3、乡镇机构改革要走走市场化路子。
要加快政企、政事分开步伐,进一步将技术性和服务性的事务交给市场,以减轻乡镇政府负担。要积极培育和发展社会中介组织与政府主管部门的脱钩工作。同时,要依法加强对中介组织的监管,规范其行为。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乡镇机构改革
㈦ 对乡镇服务能力提升有哪些意见和建议
乡镇既是我国行政架构中的最基层一级,也是党在基层的执政根基所在、发展动力所在、稳定源泉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