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工商服务 > 公共卫生服务建档率

公共卫生服务建档率

发布时间:2021-08-28 09:51:30

Ⅰ 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如何分配村委卫生室发多少

原则上将40%左右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任务交由村卫生室承担,考核后将相应的服务经费拨付给村卫生室。村卫生室一般诊疗费标准为5元(新农合支付4.5元,个人支付0.5元)。

对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村卫生室,采取省、市、县三级财政定额专项补助。鼓励有条件的县(市、区),提高具有执业(助理)医师资格、作出突出贡献和在边远地区执业的乡村医生补助水平。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是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的重要内容,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工作。

是我国政府针对当前城乡居民存在的主要健康问题,以儿童、孕产妇、老年人、慢性疾病患者为重点人群,面向全体居民免费提供的最基本的公共卫生服务。

开展服务项目所需资金主要由政府承担,城乡居民可直接受益。自2009年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以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在经费和内容方面都有显著提高和增长。

从2009年的公卫卫生服务经费人均补助15元,逐年上涨到2017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经费标准为人均50元。

而今年国家卫生计生委又宣布在2017年的基础上,又加5元,那么2018年的公共卫生服务补助经费是人均55元。

从2009年首次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补助,到现在已有9年,伴随着医改的推进,也伴随着实际担负公卫人的砥砺前行。

国家的公卫政策在体现民生的大战略中,基层医生是冲锋在前的主要生力军。

(1)公共卫生服务建档率扩展阅读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主要由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负责具体实施。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分别接受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业务管理,合理承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任务。其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也可以按照政府部门的部署来提供相应的服务。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所规定的服务内容由国家为城乡居民免费提供,所需经费由政府承担,居民接受服务项目内的服务不需要再缴纳费用。

2011年,各级政府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补助标准为人均25元,全国经费补助总额达到325亿元。人均补助标准比2009年的15元提高了10元,主要用于扩大服务覆盖人群以及增加服务项目和内容。

今后,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经费补助及其项目内容还会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公共卫生服务需要和财政承受能力等适时进行调整。地方政府可结合当地实际,在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基础上,增加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内容和经费补助标准。

2014年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补助标准由30元提高至35元,2016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财政补助已经提高到45元/人;而2017年公卫补助提高后,或将不低于50元/人的标准。

参考资料:公共卫生服务费分配-中国政府网

Ⅱ 什么是公卫体检系统

公卫全民健康体检信息系统


一、背景


坚持新时代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围绕“健康中国”建设,全面实施全民健康体检工作,掌握各类人群健康状况,筛查相关疾病,制定防控措施,推动“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进一步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通过全民健康体检,扩大群众对自身身体状况的了解,普遍接受健康知识教育,做到疾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同时,进一步提升基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完善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全面掌握各类人群健康状况,制定科学的干预策略与应对措施,让城乡居民享受健康惠民带来的红利,实现全市城乡居民健康体检全覆盖,参检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 100%。


通过全民健康体检,扩大广大群众对自身身体状况的了解,普遍接受健康知识教育,做到疾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同时,进一步提升基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完善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全面掌握各类人群健康状况,制定科学的干预策略与应对措施,让城乡居民享受健康惠民带来的红利,实现全市城乡居民健康体检全覆盖,参检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 100%,通过体检新发现的慢病患者管理率100%。


二、功能概述


1、建立全民健康体检管理平台,实现体检标准统一制定、体检套餐统一制定、体检项目收费统一制定等,各体检机构集中规划调度,能实现全民健康体检、门诊自费体检、公卫体检等业务。


2、建立覆盖全区的体检业务信息系统,实现院内体检业务全覆盖,提升体检服务品质及质量控制标准。


3、建立统一的区域性部署系统的交互应用(HISLISPACS心电系统医院集成交互平台),建立标准、规范的数据交互体系以及异常数据预警体系。


4、建立各类服务人群完整的基础信息、体检数据和管理分析等功能模块,进行人群健康状况的专业分析。


5、建立各体检中心统一业务系统,体检数据交互至全民健康体检管理平台,并以此为基础,将数据分发给区域健康信息平台、省市级各种交换平台,建立统一的对外展示途径,可实现自行发布以及第三方应用调阅展示。




三、功能模块


1.信息标准化管理


建立居民个人档案:对居民身份进行唯一标识,并建立个人健康档案,将居民在不同医疗机构卫生产生的健康相关数据进行统一管理;支持单个数据实时注册、批量数据自动注册,也可人工处理



机构设备统一管理:支持对医疗卫生机构、行政区划、仪器设备、医疗卫生人员等的注册管理服务,对这些实体提供唯一的标识,统一管理




危急值管理


体检中发现有重大风险指标时,全体检查科室启动预警机制,引起全院体检医生高度重视。检查科室医生可根据本科检查项目进行危机值设置。当客人到其它科室检查时会进行预警。从而达到危机值的提醒、预警、跟踪、处理、统计等。



丰富的报表功能


具有丰富的各种查询报表,包括面向体检单位的分析报表,面向体检中心的各种工作量报表,面向财务的收费报表



检后业务


短信发送平台:可定向发送短信,如复查通知,体检报告领取通知、节日祝福等自定义短信模版内容

手机/网站查报告:提供网站、APP、微信公众号查询体检报告,在线咨询医生,进行健康管理等



通过健康体检信息系统建设,实现全民健康体检各业务工作的简易化、标准化、模块化和集成化,保障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以更低的成本、更高的灵活性来保证卫生信息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信息系统应符合省级区域信息平台技术规范等。

文字来源 杏林七贤 :网页链接

Ⅲ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一般人群每年体检一次是吗

三类九项:
第一大类是针对全体人群的公共卫生服务任务,分为两个方面:

--为辖区人口建立统一、规范的居民健康档案,并及时更新,逐步实施计算机管理。

--基于健康素养基本知识和技能、优生优育及辖区重点健康问题等内容,向城乡居民提供健康教育宣传信息和咨询服务。

三大项目针对重点人群

第二大类针对重点人群的公共卫生服务,分为三个方面:

--儿童保健。为0-36月婴幼儿建立保健手册,开展新生儿访视及儿童保健系统管理。每年新生儿访视至少2次,儿童保健1岁以内至少4次,1-2岁儿童至少2次。

--孕产妇保健。为孕产妇建立保健手册,开展至少5次孕期保健服务和2次产后访视。

--老人保健。对辖区老年人进行健康指导服务,定期为全省城乡65岁以上老年人进行健康体检。

四大项目针对疾病预防控制

第三大类针对疾病预防控制的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分为四个方面:

--预防接种。为适龄儿童接种乙肝疫苗、卡介苗、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白破疫苗、麻疹疫苗、甲肝疫苗、流脑疫苗、乙脑疫苗、麻腮风疫苗等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在重点地区,对重点人群进行针对性接种,包括出血热疫苗,发现、报告预防接种中的疑似异常反应,并协助调查处理。

--传染病防治。及时发现、登记并报告辖区内发现的传染病病例和疑似病例,参与现场疫点处理;开展传染病防治知识和咨询服务;配合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对非住院结核病人、艾滋病病人进行治疗管理。

--慢性病管理。对高血压、糖尿等慢性病高危人群进行指导,对35岁以上人群实行门诊首诊测血压,对确诊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进行登记管理,定期进行随访。

--重性精神疾病管理。对辖区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进行登记管理,在专业机构指导下对在家居住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进行治疗随访和康复指导。

Ⅳ 九项公共卫生服务是什么

1 健康档案

全市居民建健康档案

市卫生局要求,在自愿的基础上,为辖区常住人口建立统一、规范的居民健康档案。建档以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孕产妇、0~3岁儿童为重点。健康档案信息主要包括居民基本信息、主要健康问题及卫生服务记录。2009年底前,城市居民健康档案规范化建档率达到30%以上,农村居民建档率达到10%以上。

现状:2008年,全市新建居民健康档案212.6万份,管理慢病患者69.4万人。

2 健康教育

基层医院每月办讲座

通过开展公众健康咨询、举办健康教育知识讲座等形式传播健康知识,促进市民养成健康行为。其中健康教育文图资料不少于12种,影音资料不少于6种;每个基层医疗机构每年至少举办6次公众健康咨询活动,每月至少举办1次健康知识讲座。

现状:市卫生局2008年底开通了首条免费心理援助热线,今年陆续在万州、渝中、南川等区增设热线,为市民做心理辅导。

3 儿童保健

3岁以下建保健手册

为0-36个月婴幼儿建立《儿童保健手册》,开展新生儿访视,实施儿童保健系统管理。新生儿访视至少2次,儿童保健1岁以内至少4次,第2年和第3年每年至少2次。儿童保健内容包括体格检查和生长发育监测及评价等。新生儿访视率、儿童保健系统管理率均应达80%以上。

现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提供儿童保健指导,6个月~3岁儿童每年做一次血红蛋白测查。

4 预防接种

全部实现建卡建证

我市适龄儿童将继续享受接种乙肝疫苗、卡介苗、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白破疫苗、麻疹疫苗、甲肝疫苗、流脑疫苗、乙脑疫苗、麻腮风疫苗等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在重点地区,对重点人群进行针对性接种,包括肾综合征出血热疫苗、炭疽疫苗、钩体疫苗。建卡建证率达到100%。

现状:从2009年1月1日起,我市6岁以下适龄儿童都可免费接种甲肝等11类疫苗。

5 妇女保健

孕产妇纳入系统管理

为孕产妇开展至少5次孕期保健服务和2次产后访视,建立《孕产妇保健手册》,实施孕产妇系统管理。重点进行基本体格检查及孕期营养、心理等指导,了解产后恢复情况并对产后常见问题进行指导。合格产前检查率、产后访视率均应达85%以上。

现状:从2008年底开始,所有孕产妇可得到5次产前检查(孕早期1次,孕中期1次,孕晚期3次),2次产后访视服务。

6 老年保健

健康管理率超过50%

各区县还将对辖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进行登记管理,开展健康危险因素调查,每两年进行一次基本体格检查,提供疾病预防、自我保健及伤害预防、自救等健康指导。老年居民健康管理率达50%以上。

现状:2008年,我市为34.67万名70岁以上老年人进行了免费体检。

7 传染病防治

及时发现并登记病例

市卫生局要求各区县及时发现、登记并报告辖区内发现的传染病病例和疑似病例,配合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参与现场疫点处理;开展结核病、艾滋病等传染病防治知识宣传和咨询服务;配合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对非住院结核病人、艾滋病病人进行治疗管理。

现状:从今年初开始,我市已启动传染病管理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8 慢性病管理

登记管理高血压患者

对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高危人群进行指导。对35岁以上人群实行门诊首诊测血压。对确诊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进行登记管理,每季度至少随访1次,每次随访时询问病情、进行体格检查及用药、饮食、运动、心理等健康指导。慢性病患者管理率达30%,控制率达60%以上。

现状:2008年,全市管理慢病患者69.4万人,其中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32.83万人。

9 精神病管理

登记管理重性精神病

对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进行登记管理;在专业机构指导下对在家居住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进行治疗随访和康复指导。每季至少随访1次,每年进行1次综合评估。

现状:近日,我市首个精神病康复托养(农疗)基地正式挂牌。还将建立精神健康的专科医院,提高有各类危害行为的精神疾病患者的治疗比例。

Ⅳ 国家要求社区公共卫生服务 糖尿病管理率是多少

健康管理率大于等于百分之三十五,规范管理率大于等于百分之六十,血糖控制率大于等于百分之五十。

阅读全文

与公共卫生服务建档率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石柱镇工商局 浏览:854
钢铁发明国 浏览:118
创造与魔法怎么卖人民币 浏览:101
知识产权专题答案 浏览:760
高发明巫溪 浏览:755
卫生室公共卫生服务考核标准 浏览:493
亚洲给水排水有版权吗 浏览:397
湖北省医疗纠纷预防与处理办法 浏览:230
星光创造营后勤在哪 浏览:581
北京办理知识产权 浏览:177
交通银行信用卡有效期是几年 浏览:913
公司协议股权转让 浏览:531
啥叫担保物权 浏览:60
马鞍山到徐州的火车 浏览:703
羊年限定金克丝多少钱 浏览:573
公共基本卫生服务结核项目试题 浏览:896
宝鸡市工商局电话号码 浏览:81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督导工作方案 浏览:454
信息化成果总结 浏览:948
债务纠纷律师费必须提供发票吗 浏览:8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