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工商服务 > 世界各国公共服务投入比例

世界各国公共服务投入比例

发布时间:2021-08-28 04:01:14

Ⅰ 世界各国的农业、工业及服务业比例分析

参考:http://bbs.city.tianya.cn/tianyacity/Content/333/1/22590.shtml

Ⅱ 美国与其它国家相比一般公共服务支出低原因

美国更加崇尚自由而不是公平
举个例子
奥巴马的医疗改革计划

其实就是建立全专民医保
这个竟然会属遭到强烈反对
在中国是不可想象的
中国人对全民医保都不满,想要全民免费医疗
可美国竟然反对医保,这是为什么呢?

我们看看美国的反对派是怎么说的
反对派的议员说,原来挺好的,大家凭本事赚钱,赚得多享受的多。现在搞全民医保,我们就可能要把自己赚的钱分给那些懒鬼。他们好吃懒做,不务正业,囤积了一身的脂肪和疾病,却要我们这些勤劳的人给他们买单,凭什么!

Ⅲ 想问下世界上一些国家的科技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例

从政府的科技投入来看,美国联邦政府1971年投入的科技经费为152亿美元,2000年达到了696亿美元,增长幅度达3.6倍。美国政府的科技投入主要来自联邦政府,州政府只占很小一部分,2000年仅占3%。日本政府1971年投入的科技经费为4473.9亿日元,2000年达到了35407.6亿日元,增长幅度达7倍,其中人文和社会科学的科技经费所占比例很少而且呈逐年下降的趋势,1971年为783.6亿日元,占政府科技投入的17.52%,2000年为4449.6亿日元,占政府科技投入的12.57%。德国政府1971年投入的科技经费为41亿欧元,2000年达到了159亿欧元,增长幅度达2.9倍。法国政府1971年投入的科技经费为106亿法国法郎,2000年达到了765亿法国法郎,增长幅度达6.2倍。英国政府1972年投入的科技经费为6.7亿英镑,2000年达到了50.7亿英镑,增长幅度达6.6倍。加拿大政府对科技极为重视,向科学研究投入了大量资金。1999年为58.4亿加元,2000年则为63.8加元。韩国在90年代虽然遭遇金融危机打击,但政府和公共部门的科技经费不仅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了,它在1990年投入的科技经费为6740亿韩元,2000年达到了34518亿韩元,在短短的十年间就增加了4倍多。2002年韩国政府的科技预算更增加到49500亿韩元。

衡量各国科技投入的另一个指标,是科技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鉴于世界各国大小不同,经济总量千差万别,用科技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这一指标衡量科技经费投入水平,更能反映各国在科技投入方面的实力和努力程度。2000年,美国联邦政府投入的科技经费占其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为0.73%;日本为0.69%;德国为0.79%;法国为0.83%;英国为0.54%,韩国为0.67%。这与七八十年代相比有了一些变化,1971年美国为1.37%;日本为0.54%;德国为1.07%;法国为1.17%;1972年英国为1.04%,韩国1986年的这一数据为0.39%。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美国、德国、法国、英国政府投入的科技经费占GDP的比例总趋势是下降的,日本略微上升。

2002年美国研发经费达2922亿美元,占GDP的2.82%。

欧盟在《关于使研发经费占GNP3%的行动计划》中,明确要求各成员国到2010年将研发投入增至占GDP的3%,目前欧盟主要国家的研发经费占GDP的比例均在2%以上。

2001年日本研发经费为1279亿美元,占GDP的3.09%。

2001年韩国研发经费总支出为125亿美元,占GDP的2.96%。

印度通过科技投入倍增计划,确定到2007年研发经费占GDP的比例达到2%,巴西确定到2010年达到2%。

2、政府科技投入大幅度增长,政府科技投入占GDP的1%成为主要发达国家的投入目标

2003年美国联邦政府科技投入创历史最高记录达1120.47亿美元,比2002年增加88.97亿美元,增幅达8.6%,占政府总预算的5.2%,相当于2003财政年度GDP的1%。

Ⅳ 国家公共财政支出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为何如此高

国家公共财政支出是政府为市场提供公共服务所安排的支出。公共支出可以确保国家职能的履行,政府经济作用的发挥,在市场经济社会中,可以支持市场经济的形成和壮大。
一般公共服务支出主要用于保障机关事业单位正常运转,支持各机关单位履行职能,保障各机关部门的项目支出需要,以及支持地方落实自主择业军转干部退役金等。
国家公共财政支出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高的原因:一般公共服务支出所包含范围广,在公共财政支出占比大, 国家公共财政支出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高。一般公共服务支出指政府提供基本公共管理与服务的支出,包括人大事务、政 协事务、政府办公厅(室)及相关机构事务、发展与改革事务、统计信息事务、 财政事务、税收事务、审计事务、海关事务、人力资源事务、纪检监察事务、人 口与计划生育事务、商贸事务、知识产权事务、工商行政管理事务、国土资源事 务、海洋管理事务、测绘事务、地震事务、气象事务、民族事务、宗教事务、港澳台侨事务、档案事务、共产党事务、民主党派事务及工商联事务、群众团体事务、彩票事务等。 外交:指政府外交事务支出,包括外交行政管理、驻外机构、对外援助、国际组织、对外合作与交流、边界勘界联检等方面的支出。

措施:
1、对一般公共服务支出的指标绝对规模及其占财政支出的规模比重严格规定并具有法律效力,由国家立法机关和国家审计部门对其实行严格的审计监督和立法监督。
2、一般公共服务部门本身必须对行政管理费的供应范围,完善行政经费定额和考核办法,坚持支出程序, 加强检查监督,使其步入法制化、规范化轨道。

Ⅳ 一般来说,发达国家社会保障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在10—20%还是20—30%

低的

Ⅵ 教育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最高的国家是哪个国家。

以色列历届政府教育投入居世界前列 据报告统计,2005年世界各国公共教育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GNP)的百分比按地区划分,北美和西欧最高,平均达到5.7%,其次为拉美和加勒比海及撒哈拉以南非洲为 5.0%,中东欧4.9%,东亚和太平洋 4.7%,阿拉伯国家4.5%,南亚和西亚 3.6%,中亚3.2%。
世界各国按收入水平划分,公共教育支出占GNP的比例分别为高收入国家5.5%,中上收入国家 5.6%,中下收入国家4.7%,低收入国家3.9%。
教育投入的另一个指标是教育支出占全部政府支出的份额,是测量政府对教育承诺的一个更为直接的指标。据报告统计,2005年教育占全部政府支出的比例,撒哈拉以南非洲为17.5%,(以色列)阿拉伯国家 25.7%,中亚18%,东亚/太平洋国家 15%,南亚和西亚国家14.6%,拉美和加勒比国家13.4%,北美和西欧国家12.7%,中欧和东欧国家12.8%。

Ⅶ 发达国家在财政预算方面有哪些成功的经验值得借鉴

由于农业的基础性地位及其弱质性,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政府财政对农业都给予了大量支持和保护。总结和借鉴发达国家政府财政农业投入的成功经验,对提高中国政府财政“三农”投入效率,以及制定“三农”财政政策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发达国家财政农业投入的一般做法
一般来讲,发达国家财政农业投入的目标主要有两个:一是农业发展,二是农业保护。财政农业发展资金主要用于农业技术开发与农业技术进步、科研和技术推广、基础设施建设、农业扩大再生产和改善农业结构等。财政农业保护主要包括农产品价格支持与保护、农村环境治理与保护、农村救济和农村社会保障等内容。具体讲,发达国家财政农业投入的一般做法可以归纳如下:
(一)财政农业投入方式
1. 农产品价格支持。为了提高农民从事农业的积极性,维护和提高农民收入,发达国家普遍采用价格支持方式实施农业保护。美国从20 世纪20 年代开始实施农产品价格支持政策,主要手段包括平价(保证价格)、融资、政府收购。政府财政主要通过设立商品信贷公司进行价格支持。政府授意商品信贷公司向农场主发放贷款,该贷款以稳定价格为目标,并用农产品作为抵押。当市场价格高于贷款所定价格时,农场主就出售产品偿还贷款,当农产品出现剩余时,生产者可按平价的一定比率(但高于市场的水平)把产品卖给政府①。从1961 年实行《农业基本法》以来,为促进城乡收入平衡、刺激农业生产规模扩大、推动农业现代化,日本大幅度地提高农产品价格,并对农产品实行“支持价格制度”,使农产品价格提高幅度大于工业品上涨幅度②。
2. 农民直接收入补贴。发达国家始终对本国农业发展、农民收入采取高保护政策。由于主要发达国家早期的国内价格支持政策导致了国内农产品生产过剩和国际贸易中农产品价格扭曲,进而产生了一些农产品国际贸易争端,因此,在WTO 农业规则约束下,各国不断改变本国农业支持方式。发达国家财政农业支持政策逐渐由价格支持为主转向对农民直接收入补贴为主,如欧盟在2003 年取消对农产品的价格补贴,采取对农民直接的收入补贴政策。
(二)财政农业投入重点领域
1. 提高政府农业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为了提高财政农业投入资金使用效率,很多发达国家注重提高政府在财政农业投入过程中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欧盟和日本在这方面较为突出,分别提供了组织培训农民、咨询服务、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通讯设施建设以及支持农业技术研究等服务。由于这类服务范围较广,有利于农业基础条件改善,而且不会产生扭曲,因此许多发达国家在财力允许的条件下采取了有利于农业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的措施。
2. 重点支持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根据WTO 规则,各国都不同程度地调整了本国财政农业支持政策。逐步加大对农业和农村可持续发展的支持力度。从1995 年开始,日本较大幅度调整了对农业的财政支持政策,主要是在WTO 规则允许的“绿箱”政策范围内,从过去以补贴生产、流通环节转向支持农业的公共性服务、农业基础设施及支持生产结构调整等方面。欧盟与美国也不断地对国内农业支持政策进行调整,且其调整的方向具有一定的趋同性,即增加直接补贴之外的其他“绿箱”政策的财政支出,尤其是大大加强农业科研和科技推广、食品安全检验、病虫害防治、基础设施建设等公益性服务支出,加强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以及贫困地区发展等方面的支出。
(三)财政农业投入资金管理
财政农业投入是一个国家财政支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预算管理、支出管理和财政监督均被纳入整个国家财政支出管理框架。分析国家的财政支出管理,也就可看出财政农业投入的一些规律和特征。发达国家财政农业投入资金管理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 预算管理。发达国家一般有较为严格的预算管理。以欧盟和德国为例,欧盟及德国政府农业财政预算程序,大致分为预算编制、预算审计、预算执行和预算执行后的检查及绩效考评四个阶段①。
(1)预算编制。欧盟农业预算编制是在《欧盟预算法》、预算条例和有关欧盟政策性文件的基础上,紧紧围绕中长期农业发展规划(七年规划)进行的。其目标主要是:稳定农产品价格,保障农业人口的充分就业,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保证农业的持续发展。
(2)预算的审议与通过。欧盟农业预算审议程序是,欧盟理事会将本年度农业财政预算上报欧洲议会,理事会上报的申请由欧洲议会专门委员会进行审议,第一次审议结果将反馈给理事会,由理事会组织进行修改后重新报议会再次审议。确保欧盟成员国之间经济发展平衡是欧洲议会审议通过农业预算的基本原则。预算经欧洲议会审议通过后,将被严格执行。
(3)预算执行。欧盟及德国农业财政预算一经议会审议通过即具有法律效益,各成员国和德国农业财政预算部门必须严格执行。为了更好预算执行工作,欧盟委员会设立了两个基金会用于发放农业补贴。一个是欧洲农业保障基金会,主要负责管理直接补贴、出口退税、仓库补贴和农业生产津贴;另一个是欧洲农村发展基金会,主要负责管理农村机构。
(4)预算的检查和评价。在欧洲和德国,预算的检查主要由独立于行政的审计机构来执行。审计院在农业财政预算执行方面的主要内容是审查执行单位的支出是否按预算执行,是否符合法律,是否经济节约。此外,审计工作只服从宪法和法律,从而保证了审计机构的审计效率和合理性。
2. 财政支出管理。除了有较为严格的预算管理外,发达国家也非常重视财政支出管理。以日本为例,日本政府建立了由国会、审计部门和财政部门分工负责、协调配合的财政支出管理体系。国会的管理主要是预算管理,通过审批预算,控制财政支出规模及其使用方向;审计部门主要审计预算编制和执行的严肃性、科学性,确保财政资金高效、依法使用。此外,日本财政支出管理具有依法管理、全面管理、经常性管理和实行财政公开等特点。
3. 财政监督。由于历史制度传承性不同、各国政权形式不同等多方面的原因,其采取的财政监督类型亦各有不同。国内学者罗剑朝②(2004)将国际上财政监督总结为四种主要类型:立法监督制度、司法监督制度、行政监督制度和日本型的财政监督制度。本文仅以第一种类型即立法型监督制度为例进行说明。立法监督制度主要通过制定财政、财务管理、会计的相关法律,依法管理国家预算机关,审计机关和监督机关向国会负责。一般又分为以下两种情况:一是宪法对财政监督做出明确规定,如英国是在《宪法》中对财政支出最早作出规定的国家。意大利、德国和瑞士的《宪法》对财政收支的一切活动也均有规定,从预算、税收、国库到审计等均在法律范围内进行。二是在宪法规定的基础上,还设有专门对财政监督作出的更为具体的规定,如美国、法国、加拿大等国。
二、中国与发达国家财政农业投入比较
近些年,中国对农业支持和保护力度不断加大,但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尚有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中国财政农业投入总量偏小和农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相比,目前中国财政农业投入总量严重不足,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国农业现代化进程。虽然,中国财政农业支出金额呈增长趋势,但是农业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却呈下降趋势。1952 年至1998 年,中国财政农业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除了个别年份超过10%以外,其余年份均在10%以下徘徊。1998 年至今,国家财政农业投入规模虽有了较大幅度增加,但是财政支农在全部财政支出中的比例仍没有显著提高,一直在8.2%以下徘徊。而发达国家财政农业投入的绝对量和比例都是不断增长的,如美国用于农业方面的财政投入额,从1970 年的64.3 亿美元上升到1982 年的145.5亿美元,占当年联邦预算总支出的2.95%。如果把联邦、州及地方各级政府的农业支出计算在一起,则农业预算在联邦预算中仅次于国防支出。日本农业投入大量来自国家的财政资金。日本财政农业投入从1970 年的1785 亿日元上升到1980 年的8859亿日元,政府的农业投入在农业总投入中所占的比重,1960 年为23.4%,1970 年为49.8%,1975 年为65.7%。不仅总量是不断增长的,而且比重也不断增长,其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远远超过中国。
(二)中国财政农业投入结构不合理
中国财政农业投入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为对农业基本建设和农业科研投入不足。目前,中国大量财政补贴用于弥合购销差价、降低农用生产资料的价格以及贴息贷款等方面。对农业教育、农业技术推广、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以及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和组织结构等方面补贴很少,中国农业科研和推广费用在整个财政支出中的份额不仅很低,而且还不断下降。据有关资料显示,中国目前每年对农业的科研投入为60 亿元,约占农业总产值的0.25%左右,而发达国家平均为2.37%,发展中国家平均为0.7%-1%。中国农业技术推广经费占农业GDP 的比重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现行不合理的补贴结构不利于从根本上解决农业生产力低下、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等问题,不符合WTO 农业规则,不利于农业生产的市场化和国际化。
(三)中国财政农业资金投向不利于现代农业发展
农业经济增长和农村发展离不开政府大力支持和投入。同时,政府农业投入应根据农业发展阶段和程度而有所不同。目前,中国财政对农业基本建设和农业科研投入的资金严重不足,对发展现代农业极为不利。相比而言,发达国家则是逐步按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来确定资金的投向,其补贴机制也相对比较合理而全面。随着现代农业发展,发达国家用于农业方面的财政资金不再只局限于农业生产、开发等领域,而是逐步按照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确定农业投入方向,并把资金投向有关流通部门。发达国家都把农业研究、开发作为投入重点,例如美国和日本等国在农业资源环境养护、培养农业人才、基础设施投入、种植结构调整、乡村建设以及农民的直接收入方面都投入了大量的财政资金、给予很高补助。
(四)中国财政农业投入没能很好地发挥财政资金的调控作用
农业是一个投入产出水平低的物质生产部门,发展农业要求有较多的物质、资投入,仅靠财政资金是不够的,必须充分调动社会资本、金融资本和个人资本合理投向农业。除了直接支农的职能外,财政资金还应具有调动社会资本、私人资本和调控农业资金投向的职能。目前,中国财政农业支持实行分块管理,部门分割严重,有限的资金不能形成合力,而且政府财政支农资金使用监督机制落后,资金使用效果差,在现行体制下,普遍存在支农资金被挤占、挪用的问题,不能有效吸引社会金融资本、个人资本向农业投入,就更谈不上财政资金与金融资本和个人资本结合形成农业投入的合力。在这一点上,西方发达国家的一些经验就值得我们借鉴。比如,日本的“制度金融”的做法就值得借鉴。日本政府通过“制度金融”,不仅起到了调动私人资本投向农业的作用,而且还能够左右投资全局,引导投资方向,为贯彻产业政策,不断促进结构优化升级提供了基本保证。
(五)中国财政农业投入的有效监督不足
有效的财政监督是保障财政资金高效运行的重要条件。中国现行财政农业投入政策缺乏有效监督,在宏观上表现为国家缺乏对财政农业投入到位状况的监督保障,以补贴为例,国家财政对农业的补贴和投入往往有一定比例不能及时到位或根本不能到位,被短期或长期移作它用,补贴资金流失严重。在微观上表现为财政缺乏对农业补贴立项预算、审核和效益跟踪管理,监督不力和补贴资金使用效率低下,极大地影响了补贴政策整体功能发挥。在法国就有一套相对完善的财政监督体系和机构,设有审计法庭、财政总监和财务监督官,他们对中央预算和地方预算进行事前和事后监督,通过监督体系来检查财政收支是否合法。
三、发达国家财政农业投入管理经验借鉴
在长期的财政农业投入实践中,随着社会经济和农业发展,发达国家不断调整财政农业投入政策目标,并不断调整财政农业支持方式保证财政农业投入效率。随着现代农业的不断推进,财政农业投入的项目选择也日益公益化。此外,财政农业投入的引导功能逐步增强,即依靠一定的财政资金,调动较多的金融资本、个人资本和其他社会资本投入到农业发展中,形成农业投入合力。政府通过制定相应政策措施,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经济引擎”的牵头作用,引导和增强其他投入主体对农业投入的积极性。
发达国家财政对农业投入与管理经验,对中国政府财政支农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作用。为了更好地推动中国的财政支农政策,提高财政支农资金使用效率,我们应做好以下工作:一要确保政府财政农业投入总量持续增长,合理配置资源,提高投入效益和资金使用效率。二要加快农业立法工作进程,逐步将财政农业投入法律化,把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由政府行为转变为国家行为。加快制定《农业投资法》和《农业财政投资监督保障法》,并通过投资立法,约束政府财政农业投入行为。三要顺应WTO《农业协议》要求,用足黄箱,同时将“黄箱”支持转为“绿箱”政策范畴的支出。改变和改革低效率的价格支持政策,将更多的财政资源,转为直接补贴等支持措施。同时,将投入重心转变为以间接投入为主,大力推进农业科技开发、推广、教育和服务、加大基础建设投入、加大对环境保护和生态农业的投入。四要转变财政农业投入监督方式,构建“立法监督+ 行政监督”的复合型农业财政投入监管体系,可考虑设立独立于政府部门的农业补贴(拨款)和监督委员会,将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逐渐由政府行为转变为国家行为。

Ⅷ 中国在R&D上的投入占GDP的多少占世界的比例是多少

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贸发会议)12日公布了2000年全球百名最大经济体实力排行榜。在排名表中,美国、日本和德国位居前三名,中国内地排在第6位,中国台湾排名第16位,中国香港排名第26位。 这份综合排行榜是对2000年全球国家和地区以及大型跨国公司的经济实力所作的排名,其中国家和地区是以国内生产总值为基础,而公司则是以增值价值为基础进行排名的。有29家跨国公司名列其中,比1990年的24家增加了5家,这意味着跨国企业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日益增强。 上榜的29家跨国公司主要是石油和汽车企业,以石油产品为主体的埃克森-美孚公司以630亿美元的经济实力排在第45位,其他如通用、福特、戴姆勒-克莱斯勒和壳牌等著名公司也都榜上有名。贸发会议当天发表新闻公报指出,全球100家最大的跨国企业近些年来的发展速度超过大部分国家或地区经济体。 2006全球综合国力 TOP15 排行: 数据资料截止2005年12月31日 排 名 国 名 经济力 科技力 军事力 资源力 社会发展 政府调控 外交力 年增长率 综合国力 1 美国 3251 1718 2249 547 559 185 131 0.43% 8639 2 日本 2158 1111 806 226 416 169 100 0.26% 4986 3 法国 1588 994 814 201 419 184 119 0.31% 4319 4 英国 1602 856 830 217 400 171 112 0.75% 4188 5 德国 1762 854 623 191 419 184 107 0.48% 4139 6 中国 1321 312 508 483 245 133 116 2.98% 3119 7 俄罗斯 598 504 863 521 332 157 118 2.20% 3092 8 加拿大 836 227 176 532 423 174 99 1.92% 2467 9 意大利 743 252 227 228 397 161 97 1.97% 2106 10 澳大利亚 554 147 130 375 410 148 89 2.56% 1852 11 巴西 551 211 169 382 253 110 85 2.21% 1762 12 西班牙 621 157 114 209 364 124 85 2.08% 1674 13 印度 588 176 170 334 189 104 87 1.79% 1650 14 韩国 531 117 96 177 360 115 87 2.05% 1483 15 墨西哥 444 97 100 299 182 100 90 2.74% 1312 综合国力分析:一、各大国经济力、军事力和外交力基本格局 → 二、主要大国综合国力实测结果 → 三、中国的综合国力 → 四、主要大国综合国力展望 → 附:国力测算的过程简介 (来源:2006年全球政治与安全报告) 综合国力分析: 一、各大国经济力、军事力和外交力基本格局 为了全面了解全球力量格局和中国的综合国力,这里选择了世界主要经济、国土面积和人口大国进行综合国力比较。挑选的主要大国有:美国、英国、德国、法国、加拿大、日本、俄罗斯、印度、中国和韩国。 亚洲新工业化国家韩国国力在十个大国比较中相对较弱,只高于印度。其国力资源排在第七位,其中,信息力较强,其他方面力量都比较弱。韩国在科技投入和产出上总体水平都相对较低,但其高技术产业的出口战全部制造业出口比重达32%,甚至高出美国一个百分点,2004年,劳动生产率水平为人均29092美元,大大高于发展中国家,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水平还是很低。韩国劳动力数量只比加拿大高,受教育水平一般,2001年,平均受教育水平16年(2003年数),文盲率为2%,但其高等教育普及率达41%,排在第三位。在资本资源上,外资引入量只高于印度,其他方面规模都有限。在基本基础设施上,韩国表现一般,但其信息化水平高,千户居民的宽带占有量为233.22户,是排在第二的加拿大的1.59倍,大大高于其他国家水平,韩国的计算机普及率为53.9 %,因特网普及率达到65 %。韩国的自然资源水平较差,国土面积小,人均耕地面积只仅高于日本,能源产量最低,自给率也低,其能源生产占其需要量的比重只有17.8 %。韩国的政府调控力排在第七位,政府公共产品提供能力只高于中国和印度,2003年,韩国公共教育支出占GDP为5%,是所有大国中水平最低的。韩国政府绩效排在第五位,韩国近期的财政政策对保证宏观经济的稳定运行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公共金融服务也较好,在国家支持经济增长的环境和法律保障上,韩国排在中等的水平,而在包含收入分配、社会歧视、男女平等、社会治安、社会凝聚力、公正性等内容的社会系统调查中韩国排名最差。韩国整个国力系统中,国力资源、政府调控力、经济力、军事力和外交力整体上都处于相对较弱的地位。 印度在十个大国中的国力最弱。在印度的国力资源中,除了自然资源排在第五位外,其他方面都处于劣势,整体上是大国中最弱的。印度的科技投入少,2003年,R&D支出水平为37亿美元,只有这里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的2.1%。相对来说印度在知识产出量上还是较高,2001年,印度原创性科学论文数有11076篇,排在大国中第三位。印度高技术产业出口占全部制造业出口的比重只有5%。虽然印度劳动力丰富,但整体上受教育程度低,平均受教育年限只有9年,文盲率高达38.7% (2002年数)。在资本方面,在股市融资水平、储蓄规模和引进外资规模都较少。在信息力上,印度在基本基础设施和信息基础设施上水平都很低,2003年,印度的计算机普及率为1.2%,因特网普及率达到3.47%。印度自然资源一般,全部能源产量排在第四位,占其需要量的比重为81.9 %。印度政府调控力只高于俄罗斯,公共产品提供能力水平很低,2003年,印度的公共健康和公共教育支出占GDP比重分别只有3.2%和6.1%。而在政府绩效上,印度的排名好于日本、法国和俄罗斯,近年来,印度政府采用了积极的财政政策,给宏观经济运行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但政府在公共金融服务的提供能力很差,支持企业创造增加值的制度支持力排在一般的状况,而现有企业的法律环境和社会系统都不利于经济增长。在印度的整个国力系统中,只有在军事上因有了自己的核武器,排名比其他方面稍靠前,而其他方面的力量都较弱。 一、中国综合国力的现状2000年,我国经济增长加快,综合实力增强。GDP89404亿元,比1999年增长8.0%。全年工业企业实现利润4262亿元,比1999年提高86.2%,达到90年代以来最高水平。市场物价止降转稳。劳动就业工作进一步加强。国际收支形势良好,人民币汇率保持稳定,外汇储备继续增加,年末国家外汇储备达到1656亿美元。 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主要得益于资源的部分改善及经济活动能力、对外经济活动能力、社会发展程度和军事能力提高。我国综合国力发展中各要素的作用:从对90年代中国综合国力各要素的贡献看,资源、经济活动能力对我国综合国力的贡献一直占60%以上,在其它要素中,对外经济活动能力的份额有较快提高,而科技能力、社会发展、军事能力、政府调控能力和外交能力的份额变化不大。2000年,中国综合国力各要素的贡献如下:1、资源:由于高等教育快速发展,实行扩大招生政策,我们曾经耽心的万人平均大学生数没有明显提高将逐步得到缓解,有利于提高人力资源的质量。值得特别欣慰的是可耕地和森林面积的增加。这反映了我国政府和人民持续有效的努力。林业呈现较快的发展势头,绿化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和西部开发的主导政策之一。今后应该从增加我国综合国力的角度继续向全社会宣传绿化和保护森林资源的重要意义。总的来看,资源仍然是我国综合国力的重要支撑,其中人力和土地资源的部分指标的质量提高是非常值得高兴的,将为我国综合国力的持续增长注入活力。2、经济活动能力:2000年我国经济活动能力的加强,不仅来自总量的增加,而且日益得益于生产效益的提高,全年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到1992年以来的最高值,这对于我国综合国力增强是一个非常好的趋势。同时也应该看到其中仍然存在着农业生产效率不高,能耗水平居高不下和第三产业比重偏低等薄弱环节。3、对外经济活动能力:是2000年综合国力诸要素中极辉煌的一面,其构成各指标均呈增长态势。统计表明,我国出口额占世界出口总额的4.0%,居世界第8位;进口额占世界进口总额3.2%,居世界第9位。 外汇储备居世界第2位。毫无疑问,对外经济活动能力的增长有力地加强了我国的综合国力。4、科技能力:2000年我国增加了对研究开发的投入,在出口中高新技术产品、机电产品的比重分别增加了50%和36.9%。而且,科技人员数也有回升,表明采取改善科技人员待遇的对应措施已见成效。5、社会发展程度:2000年,我国教育、文化、保健、通讯和城市化都随着综合国力的增强而发展,使社会发展程度成为2000年综合国力增强的重要原因之一。但是,大学、中学和中专等培养的各类专门人员比率仍然偏低,反映了社会发展在这一方面严重的供求不平衡,事实上这正是我国社会经济结构的一大“瓶颈”,从长远看有可能影响我国社会经济和综合国力的进一步发展。6、军事能力: 我国军事人员数进一步减少,而军费和武器出口增加,有一大批性能先进的优良装备部队,我国的军事能力的效率在提高,这无疑增强了综合国力。7、政府调控能力:随着中国经济市场化和中央向地方放权的进程,2000年政府调控能力是下降的。尽管这种下降不利于综合国力的提高,但是我们认为,在一定范围内,它会从社会经济的其它方面得到补偿,有相当的积极意义。8、外交能力:2000年,我国继续发展与发展中国家的友好关系,克服了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关系中的种种障碍,积极参与多边外交和国际组织活动,为我国争取到比较良好的国际环境。我们估计,以上各要素对综合国力的贡献分别为:28%,37%,3%,8%,9%,5%,6%和4%。此外,应该指出,1997年香港回归和金融危机对我国综合国力都有一定影响。1、香港回归使中国综合国力增强香港回归是邓小平国际战略的一大胜利,在中华民族史上的地位极其重要,对提高中国的凝聚力有深远影响。因此它势必增强中国的综合国力。如果中央政府和香港政府能够充分地协调和发展双方的优势,今后香港可以提升中国的综合国力4.80%。2、席卷亚洲的金融危机未对中国综合国力造成重大影响。但是,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国家综合国力增长趋势已经比90年代初期放慢,我们认为,危机对亚洲国家特别是对韩国和印尼的影响相当严重。根据以上的测算,我国的综合国力在世界17个主要国家中排列第9位。在位于我国前列的国家中有:美国、日本、加拿大、俄罗斯、法国、德国、澳大利亚和英国,基本是发达国家。其中美国、日本、法国、德国、澳大利亚、英国综合国力略有下降,缩短了与我国的差距;只有加拿大的增长与我国相近,与它的差距变化不大。俄罗斯由于经济、社会等各方面原因,综合国力下降幅度较大。在位于我国后面的国家主要是发展中国家。其中,巴西、韩国、墨西哥、埃及、意大利的综合国力略有下滑,。印度尼西亚、印度、南非则略有增长。二、21世纪初期中国综合国力预测 我们根据2000年世界17个主要国家的综合国力,将这些国家分为最强、次强和中强三个国家群。到2020年,美国仍然是综合国力最强的国家,没有其它国家可以望其项背。在次强国家群中,日本仍然领头,但是其综合国力也不过为美国的68.16%;中国位居第六,已经超过英国、俄罗斯和澳大利亚

Ⅸ 社区服务的国外经验

当前,我国正以“民生优先”为导向,大力推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确保改革开放成果为全民共享。社区作为城镇中最基层的组织,是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主战场,社区服务的快速发展也应当成为实现“民生优先”的重要抓手。国外发达国家在发展社区服务中的有益经验值得我们借鉴与学习:
——吸引多方参与社区服务供给。在发达国家,社区服务由政府单一主体垄断供给向政府、市场、个人及第三部门多元互动模式演进,对维护社会资源分配公平和社会公正有着积极作用。多元主体的引入,既有利于政府将有限资源用于社会核心公共服务及设施的供给,同时有利于形成社区服务供给的竞争机制,目的在于为居民提供更优质、更充足的社区服务;
——确保政府的有效监管。在北欧国家,社区服务具有高度的制度化特征,政府将对社区服务提供工作规范、进行技术指导甚至要求服务提供者接受专业培训,从而保证社区服务供给到位。在多元服务供给主体的新形势下,政府不再是公共服务及设施的垄断提供者,而是多方利益的协调者,因此要提高监管水平和利益分配的协调能力,形成激励机制,促进多方合作链最优运作 ;
——提高公共财政投入比例。从发达国家在基本公共服务领域的投入来看,挪威用于家庭养老、福利、卫生以及就业等社会发展方面的投入占政府总支出的67%,美国联邦政府在社保、贫困、卫生等方面的投入占政府总支出的60% ,我国在社保、卫生、教育等公共服务方面的投入仍有待提高。尤其是在在社区层面,一些福利性公益性的社区公共服务项目存在较大的资金缺口,加剧了社区基本公共服务需求和供给之间的矛盾。

Ⅹ 求:各国教育投入占GDP比例。

世界各国公共教育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GNP)的百分比按地区划分,北美和西欧最高,平均达到5.7%,其次为拉美和加勒比海及撒哈拉以南非洲为 5.0%,中东欧4.9%,东亚和太平洋 4.7%,阿拉伯国家4.5%,南亚和西亚 3.6%,中亚3.2%。

欧盟国家
丹麦8.28%,瑞典6.97%,芬兰6.31%

发展中国家
巴西4.4%,墨西哥5.3%

阅读全文

与世界各国公共服务投入比例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石柱镇工商局 浏览:854
钢铁发明国 浏览:118
创造与魔法怎么卖人民币 浏览:101
知识产权专题答案 浏览:760
高发明巫溪 浏览:755
卫生室公共卫生服务考核标准 浏览:493
亚洲给水排水有版权吗 浏览:397
湖北省医疗纠纷预防与处理办法 浏览:230
星光创造营后勤在哪 浏览:581
北京办理知识产权 浏览:177
交通银行信用卡有效期是几年 浏览:913
公司协议股权转让 浏览:531
啥叫担保物权 浏览:60
马鞍山到徐州的火车 浏览:703
羊年限定金克丝多少钱 浏览:573
公共基本卫生服务结核项目试题 浏览:896
宝鸡市工商局电话号码 浏览:81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督导工作方案 浏览:454
信息化成果总结 浏览:948
债务纠纷律师费必须提供发票吗 浏览:8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