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工商服务 > 马鞍山刘全

马鞍山刘全

发布时间:2021-08-26 00:39:24

⑴ 李白是哪里人

关于李白的籍贯一直存在很大的争议,甚至有人指出他其实是吉尔吉斯斯坦人,后来才跟随父亲移民到中国的四川江油,听到这种说法,小编笑了。

古人的籍贯确实是个很复杂的问题,有的论祖籍,有的论出生地,有的论实际居住地。其实,这种情况有点像我们现代人,迁徙是常态。

首先,看李白的祖籍。李白一直对外宣称自己是陇西成纪人,也就是现在的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那李白是甘肃人?

其次,看李白的出生地。郭沫若曾经过考证,认为李白出生于碎叶城,位于现在的吉尔吉斯斯坦境内。按照现在的习惯,一个人的出生地是判断籍贯的重要标准。

所以,就有很多人说李白不是中国人。这种说法纯粹是无稽之谈!我们要注意一点,当时的碎叶城也是属于唐朝,哪里有什么吉尔吉斯斯坦呀。

再说了,李白一生说的话,写的诗全都是用汉语的,他可曾使用过所谓的吉尔吉斯语?如果李白泉下有知,听到有人说他是吉尔吉斯斯坦人,估计他老人家晚上要找你来聊聊。

最后,看李白的居住地。五岁时,李白随父亲搬到四川江油,然后在那里学习、长大,一直生活到二十四岁开始漫游天下,走遍祖国大江南北。

如此一来,很多人就认为李白是四川人。可是,李白只在四川生活了二十年左右啊。我们再看看他以后的行踪。

离开四川后,李白曾到过重庆、江苏、河南。二十七岁时,他来到湖北安陆,并在那里结婚,既然结婚,肯定要买房子的,也就是说他在湖北安家了。说他是湖北人也有道理咯。

然而,李白实在喜欢到处跑,在湖北呆了三年后,他又跑到长安,也就是陕西。正是在陕西,李白开始大红大紫,走上人生的巅峰。

在陕西住了两年后,李白又开始到处漫游了,足迹遍及河南、山东。安史之乱后,为了避难,又曾到过浙江、江苏、江西、湖北、贵州、四川,最后死于安徽的当涂。

看到这里,小编也有点乱。好吧,我们来梳理下李白的几个关键点。

首先,他可能出生于吉尔吉斯斯坦,在四川长大,在湖北结婚,在陕西成名,至于说去过的地方就不用说了,最后死在安徽。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肯定的说,李白首先是个中国人,这一点无需质疑。至于籍贯嘛,既然难有公论,那就让他属于全体中国人好了。

马鞍山李白塑像简介

1、采石矶
采石矶景名胜区是以采石矶为主体,以长江为纽带,以诗人李白活动贯穿其中的风景名胜区,是安徽省首批省级风景名胜区,因山水风光,绝壁矶石而名闻天下,列为长江三矶之首,年接待游人量约30万人次,最高峰可达8000人次/日。采石矶濒江连市,距南京约40公里,是江南旅游网的西翼,距芜湖约40公里,是皖南旅游线的北端。它地处长江下游的黄金水道,和京沪大动脉的205国道、沪宁高速铁路、沪宁高速公路、宁芜铁路比连。通过长江水道可与长江流域各省市沟通;通过公路,铁路系统可从陆地上和全国各地沟通;通过禄口机场可从空中和世界各地沟通。本项目实施后,采石风景名胜区将会成为一处以唐代伟大浪漫主义诗人李白为灵魂,以逗翠螺出大江地临江绝壁景观和锁溪河风光带为主要载体,包括翠螺山、荷包山、小九华山和采石镇、小黄洲在内的融名胜观光、人文教育、休闲娱乐、旅游购物等功能于一体的著名风景名胜区和二日游旅游目的地。
门票·开放时间:

门票:80元/人。
导游费用:120元/批次。 索道服务:采石矶索道位于翠螺山中,自翠螺轩饭店至山顶三台阁,单程20元/位,双程40元/位
游船服务:
游船码头在三元洞下,可乘长江游船观赏采石矶,游船票价:20元/人次
8:30 —17:30
交通概况:
马鞍山市距上海340公里,距南京50公里,距芜湖40公里,经宁马高速、马芜高速、长江客运港口与周边城市相接,交通便捷。
采石风景区距马鞍山市5公里,4路公交旅游专线车往返市火车站与风景区,26路公交车往返旅游汽车站与风景区。

2、青山李白墓园
青山李白墓园简介:

位于市区东南20公里处的青山脚下。青山,亦名青林山,山势峥嵘,峰峦遥接,岩壑灵秀,蜿蜓起伏,林木葱郁,泉水潺潺。史载南齐诗人、 宣城太守谢跳酷爱其胜,谓之逗山水都地,曾筑室山南。唐李白逗一生低首谢宣城地,生前既爱青山风景,又慕谢公品格,曾有逗宅近青山同谢眺地的夙愿,一心想与谢眺结为异代芳邻。
李白逝世后,原葬龙山东南麓。唐元和十二年(817),宣歙池观察使范传正根据李白生前逗志在青山地的遗愿,会同当涂县令诸葛纵将李白墓迁至青山西南,即今太白乡谷家村口。墓座北朝南,枕山面水,南距公路约300米。沿公路旁石板小道, 过小石桥,入李白墓陵园。园内左侧有逗青莲池地,柳依依,绿水泱泱,拱形逗化鹤桥地横跨池上,连着逗十咏亭地。李白晚年在当涂写过十首歌咏当涂山川风物的诗,谓之《姑孰十咏》,后人曾在姑溪畔建亭以志,后毁于逗文化大革命地之中。
今征建的逗十咏亭地,飞檐翘角,古朴典雅,亭中央石碑上镌刻着李白《姑孰十咏》。十咏亭左侧为太白祠。前后两进,素白粉墙,灰黑瓦顶。祠内青砖铺地,飞檐耸脊,雕梁画栋,宽敞明亮。正庭门楣上悬林散之手书逗太白祠地横匾。厅内迎面耸立一尊高2.47米、重约3吨的汉白玉李白塑像。塑像侧身而立,左手按剑,右手后双眸含慧,胡须飘拂,气度非凡。塑造背景是巨幅墨绿色微版画,以李白在当涂游踪为写意,版画上方为书法家舒同所题逗李白高踪地匾额。厅堂下中上方悬有书法家司徒手书逗诗无敌地三字匾。两侧壁上镶嵌着6块石碑:一块雕刻李白全身画像,栩栩如生;一块刻有李白《临路歌》;另三块重刻唐代李华、刘全白、裴敬撰写的碑文,最为珍贵的一块为幸存的宋碑。该碑是宋淳二年(1242),兼权太平州事、节制军马孟点根据唐范传正所撰之碑文逗重书刻石,立于墓左地的,碑高五尺七寸,宽二尺九寸,共30行,第行63字,正书,字径六份,额题逗大唐翰林李公新墓碑地九字。此碑距今已有740多年历史,为李白墓祠现存较早的历史文物。
太白祠后为李白墓地。墓呈圆形,墓顶芳草萋萋,艾菊尢盛。墓前嵌立一石碑,上刻逗唐名贤李太白之墓地。墓旁新植翠竹、冬青,青翠欲滴。
门票·开放时间:
开放时间:8:00—17:30。
门票:30元。电话:0555-6683504。
交通概况:
地址:当涂县太白镇。交通:乘坐马鞍山到大陇、黄池的中巴可达。

3、雨山湖
雨山湖简介:
雨山湖位于马鞍山市中心地带,通过雨山河与长江沟通,水域面积1087亩,1959年开辟为城市公园,与临近的佳山和雨山共同构成了马鞍山城市景观中山水相依的特色。
雨山湖娟秀妩媚,周围有9座山峰远近错落,环湖而立,素有逗九峰环一湖地之美称。其因湖而开辟的公园,则景色秀美、风光旖旎。环湖皆路,环湖皆树,环湖皆楼,其中湖北路程和红旗桥的临湖一带,是游人观赏湖光山色的园外之园;湖西路有依湖而建的具有明清建筑风格的富园贸易市场和近2万平方米的绿色游园;湖南路则是柳岸花堤,有近万平方米的旅游区,天水一色,是人们休闲憩息的佳处。
近年来陆续开发的南湖、北湖街边公园将雨山湖水系疏浚扩大,既提高了城市抗涝能力又增添了城市环境中的自然气息,成为人们假日休憩的绝好场所。
雨山湖及南湖、北湖公园景观的主要特点是绿草如茵,装点着各种乔木和灌木,形态各异的小桥、回廊和亭阁引导游人时而凌波赏荷,时而隔岸观景。
大湖中一个人工堆筑的小岛成为大雁、鸥鹭和鸳鸯等候鸟每年必来居留的宿营地。
整个马鞍山市的中心区依雨山湖而建,四条繁华的城市街道环湖修筑,沿路栽种的香樟、银杏、迎春花和悬铃木不仅给雨山湖增色,而且成为整个城市的绿肺。一年四季,这里秋冬有皑皑白雪覆压香樟红叶;初春有迎春怒放恰似黄金铺地;夏天里银杏那亮绿的叶子总是带给人们欢快的好心情,而悬铃木则伸展开树冠在骄阳下留出一片绿荫。
门票·开放时间:

交通概况:
地址:雨山区湖南路中段29号。
交通:火车站乘10路公交车可环湖游览。市内乘2、3、6、13、14、28、127路公交车即到公园处。
开放时间:6:30—22:00。

⑶ 马鞍山有哪些好玩的啊求旅游攻略

1、采石矶
采石矶景名胜区是以采石矶为主体,以长江为纽带,以诗人李白活动贯穿其中的风景名胜区,是安徽省首批省级风景名胜区,因山水风光,绝壁矶石而名闻天下,列为长江三矶之首,年接待游人量约30万人次,最高峰可达8000人次/日。采石矶濒江连市,距南京约40公里,是江南旅游网的西翼,距芜湖约40公里,是皖南旅游线的北端。它地处长江下游的黄金水道,和京沪大动脉的205国道、沪宁高速铁路、沪宁高速公路、宁芜铁路比连。通过长江水道可与长江流域各省市沟通;通过公路,铁路系统可从陆地上和全国各地沟通;通过禄口机场可从空中和世界各地沟通。本项目实施后,采石风景名胜区将会成为一处以唐代伟大浪漫主义诗人李白为灵魂,以“翠螺出大江”临江绝壁景观和锁溪河风光带为主要载体,包括翠螺山、荷包山、小九华山和采石镇、小黄洲在内的融名胜观光、人文教育、休闲娱乐、旅游购物等功能于一体的著名风景名胜区和二日游旅游目的地。
门票·开放时间:

门票:80元/人。
导游费用:120元/批次。 索道服务:采石矶索道位于翠螺山中,自翠螺轩饭店至山顶三台阁,单程20元/位,双程40元/位
游船服务:
游船码头在三元洞下,可乘长江游船观赏采石矶,游船票价:20元/人次
8:30 —17:30
交通概况:
马鞍山市距上海340公里,距南京50公里,距芜湖40公里,经宁马高速、马芜高速、长江客运港口与周边城市相接,交通便捷。
采石风景区距马鞍山市5公里,4路公交旅游专线车往返市火车站与风景区,26路公交车往返旅游汽车站与风景区。

2、青山李白墓园
青山李白墓园简介:

位于市区东南20公里处的青山脚下。青山,亦名青林山,山势峥嵘,峰峦遥接,岩壑灵秀,蜿蜓起伏,林木葱郁,泉水潺潺。史载南齐诗人、 宣城太守谢跳酷爱其胜,谓之“山水都”,曾筑室山南。唐李白“一生低首谢宣城”,生前既爱青山风景,又慕谢公品格,曾有“宅近青山同谢眺”的夙愿,一心想与谢眺结为异代芳邻。
李白逝世后,原葬龙山东南麓。唐元和十二年(817),宣歙池观察使范传正根据李白生前“志在青山”的遗愿,会同当涂县令诸葛纵将李白墓迁至青山西南,即今太白乡谷家村口。墓座北朝南,枕山面水,南距公路约300米。沿公路旁石板小道, 过小石桥,入李白墓陵园。园内左侧有“青莲池”,柳依依,绿水泱泱,拱形“化鹤桥”横跨池上,连着“十咏亭”。李白晚年在当涂写过十首歌咏当涂山川风物的诗,谓之《姑孰十咏》,后人曾在姑溪畔建亭以志,后毁于“文化大革命”之中。
今征建的“十咏亭”,飞檐翘角,古朴典雅,亭中央石碑上镌刻着李白《姑孰十咏》。十咏亭左侧为太白祠。前后两进,素白粉墙,灰黑瓦顶。祠内青砖铺地,飞檐耸脊,雕梁画栋,宽敞明亮。正庭门楣上悬林散之手书“太白祠”横匾。厅内迎面耸立一尊高2.47米、重约3吨的汉白玉李白塑像。塑像侧身而立,左手按剑,右手后双眸含慧,胡须飘拂,气度非凡。塑造背景是巨幅墨绿色微版画,以李白在当涂游踪为写意,版画上方为书法家舒同所题“李白高踪”匾额。厅堂下中上方悬有书法家司徒手书“诗无敌”三字匾。两侧壁上镶嵌着6块石碑:一块雕刻李白全身画像,栩栩如生;一块刻有李白《临路歌》;另三块重刻唐代李华、刘全白、裴敬撰写的碑文,最为珍贵的一块为幸存的宋碑。该碑是宋淳二年(1242),兼权太平州事、节制军马孟点根据唐范传正所撰之碑文“重书刻石,立于墓左”的,碑高五尺七寸,宽二尺九寸,共30行,第行63字,正书,字径六份,额题“大唐翰林李公新墓碑”九字。此碑距今已有740多年历史,为李白墓祠现存较早的历史文物。
太白祠后为李白墓地。墓呈圆形,墓顶芳草萋萋,艾菊尢盛。墓前嵌立一石碑,上刻“唐名贤李太白之墓”。墓旁新植翠竹、冬青,青翠欲滴。
门票·开放时间:
开放时间:8:00—17:30。
门票:30元。电话:0555-6683504。
交通概况:
地址:当涂县太白镇。交通:乘坐马鞍山到大陇、黄池的中巴可达。

3、雨山湖
雨山湖简介:
雨山湖位于马鞍山市中心地带,通过雨山河与长江沟通,水域面积1087亩,1959年开辟为城市公园,与临近的佳山和雨山共同构成了马鞍山城市景观中山水相依的特色。
雨山湖娟秀妩媚,周围有9座山峰远近错落,环湖而立,素有“九峰环一湖”之美称。其因湖而开辟的公园,则景色秀美、风光旖旎。环湖皆路,环湖皆树,环湖皆楼,其中湖北路程和红旗桥的临湖一带,是游人观赏湖光山色的园外之园;湖西路有依湖而建的具有明清建筑风格的富园贸易市场和近2万平方米的绿色游园;湖南路则是柳岸花堤,有近万平方米的旅游区,天水一色,是人们休闲憩息的佳处。
近年来陆续开发的南湖、北湖街边公园将雨山湖水系疏浚扩大,既提高了城市抗涝能力又增添了城市环境中的自然气息,成为人们假日休憩的绝好场所。
雨山湖及南湖、北湖公园景观的主要特点是绿草如茵,装点着各种乔木和灌木,形态各异的小桥、回廊和亭阁引导游人时而凌波赏荷,时而隔岸观景。
大湖中一个人工堆筑的小岛成为大雁、鸥鹭和鸳鸯等候鸟每年必来居留的宿营地。
整个马鞍山市的中心区依雨山湖而建,四条繁华的城市街道环湖修筑,沿路栽种的香樟、银杏、迎春花和悬铃木不仅给雨山湖增色,而且成为整个城市的绿肺。一年四季,这里秋冬有皑皑白雪覆压香樟红叶;初春有迎春怒放恰似黄金铺地;夏天里银杏那亮绿的叶子总是带给人们欢快的好心情,而悬铃木则伸展开树冠在骄阳下留出一片绿荫。
门票·开放时间:
免费。
交通概况:
地址:雨山区湖南路中段29号。
交通:火车站乘10路公交车可环湖游览。市内乘2、3、6、13、14、28、127路公交车即到公园处。
开放时间:6:30—22:00。

⑷ 李白的生平事迹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李白是唐朝著名诗人,也是中国最著名的诗人之一,是我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称。李白和杜甫合称“李杜”。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隋末其先人流寓碎叶(今吉尔吉斯斯坦北部托克马克附近)。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青莲乡,二十五岁起 “辞亲远游”,仗剑出蜀。天宝初供奉翰林,因遭权贵谗毁,仅一年余即离开长安。安史之乱中,曾为永王璘幕僚,因璘败系浔阳狱,远谪夜郎,中途遇赦东还。晚年投奔其族叔当涂令李阳冰,后卒于当涂,葬龙山。唐元和十二年(817),宣歙池观察使范传正根据李白生前“志在青山”的遗愿,将其墓迁至青山。有《李太白文集》三十卷行世。

李白的诗歌今存990多首。有大量的政治抒情诗,充分表现了诗人非凡的抱负,奔放的激情,豪侠的气概,也集中代表了盛唐诗歌昂阳奋发的典型音调。李白有强烈的自我意识,多次以大鹏自比,「大鹏一日同风起,博摇直上九万里」《上李邕》。但李白在长安三年失意而归,使他激昂的政治热情,再受到现实的冲撞时,便转化为怀才不遇的悲愤狂歌,从胸中喷涌而出:「大道如青天, 我独不得出, 羞逐长安社中儿, 赤鸡白狗赌梨栗,弹剑作歌奏苦声,曳裾王门不称情」。李白还以痛快淋漓的饮酒诗,来排遣怀才不遇的忧愁。《将进酒》:「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与这种豪放奔涌,无所掩抑的感情气势相适应,李白的诗歌在艺术手法方面的显着特点是:想象神奇,变化无端,结构纵横跳跃,句式长短错落,形成了雄奇飘逸的风格。《梦游天姥吟留别》: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脚着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千岩万壑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列缺霹雳,邱峦崩摧,洞天石扇,訇然中开。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而当大梦初醒来,幻境消失,又引出了对人生世事的感慨:「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这种想落天外的特点,大大发展了庄子寓言,屈原初次的浪漫精神和表现手法,也融汇了道教的神仙意象,具有令人惊叹不已的艺术魅力,赢得了一代「诗仙」的赞誉。

⑸ 马鞍山市顺宇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简介:马鞍山市顺宇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08月01日,主要经营范围为软件开版发等。权
法定代表人:刘顺全
成立时间:2014-08-01
注册资本:200万人民币
工商注册号:340500000173979
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
公司地址:马鞍山市花山区信息路48号2栋102-201室

⑹ 唐朝的李白是怎麽死的

李白的死有两种说法,一说在安徽马鞍山采石醉酒跳江而死,一说是病死在安徽当涂附近
一、采石遗迹
(一)牛渚矶
又名采石矶,在当涂县城西北17公里的采石镇西翠螺山西南部(今马鞍山市雨山区境内)。高约50米,峭壁临江,山石嶙峋,与岳阳城陵矶、南京燕子矶合称长江三矶。早在1500多年前,南朝萧梁诗人王僧儒在《至牛渚忆魏少英》诗中,就赞誉牛渚矶如“悬石”、“危岛”,矶上“枫林暖如画”,水边“江岸净如扫”。
(二)联璧台
原名舍身崖,又名捉月台,位于采石矶头燃犀亭右前方临江处,为一嵌于峭壁上巨石,翘首凌空,突兀江干,险峻异常。上镌刻“联壁台”3字,字径1尺2寸,题字下方刻有明嘉靖三十一年自称天台狂客蔡景尧、关中东州纪元凯的诗句:“峨嵋峭孤绝,游子往不歇。又见谪仙人,空江自明月”。
(三)望夫山
望夫山又称小九华山,位于采石镇西北1公里滨江处,海拔157米,周围7.5公里,山形似枣状。又称枣子矶。
(四)白壁山
又名石壁山,位于当涂县城西北23公里左右滨江处(今马鞍山市雨山区境内),北邻马鞍山,南连小九华山。山有三峰,中峰最高,海拔165.8米,呈白色似龟状,俗名龟山。南峰峭峻如壁,巍峨壮观,北峰下有一洞,洞内怪石如佛形,故名千佛洞。唐天宝六年(747)秋,李白乘舟自金陵溯江而上,过慈姥山,至白壁山赏月吟诗,写下《自金陵溯流过白壁山玩月,达天门,寄句容王主簿》一诗。诗中以清新、形象的语言,细致而生动地描绘了白壁山一带的月夜秋景。
(五)慈姥山
原名鼓吹山,又名慈母山,位于马鞍山——和县汽车轮渡北约1.5公里,濒临长江。山高59.4米,从江中望去,山形颇似头枕江流,身卧江畔的大猫,俗称猫子山。《括地志》曰:慈姥山积石临江,岸壁峻绝,山上出竹堪为箫管,屑乐府,名为鼓吹山。慈姥山所产的慈姥竹,体圆节疏,是专供宫廷作箫管之用的贡品。干百年来,慈姥竹曾为许多文人名士所景慕吟颂。梁吴均、宋沈括、明周忱等,都有题咏慈姥竹的诗作。唐天宝十三年(754),李白游当涂时作《姑孰十咏》,中有《慈姥竹》一诗,把慈姥竹箫管之乐比作“龙吟”、“凤曲”,为后人交口传诵,慈姥竹今已绝生。
(六)太白楼
又名谪仙楼、青莲祠,位于当涂县城西北古镇采石(今马鞍山市雨山区属地)西南1公里处,背倚翠螺山,面临长江,浓荫簇拥,是一座金碧辉煌、宏伟壮观的古建筑。
(七)李白衣冠冢
位于翠螺山南麓。冢基用青石垒砌,基高2米,直径5米,周长约40米,形体为圆笼屉状,四周有石栏圈围,松柏簇拥,芳草菲菲,环境幽静。冢前立一汉白玉大理石碑,上镌隶书“唐诗人李白衣冠冢”,系书法家林散之手书。
(八)横江馆
原在采石镇下江口,即今锁溪河旁横江街一带,与古历阳横江浦(今和县县城东南13公里处)隔江相望,是古代官府传递文书时更换马匹与休息、住宿之所。唐天宝年间,李白欲在此渡江前往历阳,被风涛阻隔,诗人遂写下著名的《横江词六首》。其中一诗云“横江馆前津吏迎”即指此横江馆。宋元以后,横江馆几易其名。明为皇华驿,清改为采石驿,后地毁不存。1978年,采石公园在三元洞上方半坡处(玉皇殿遗址)重建横江馆。新馆坐东面西,砖木结构,古雅大方。“横江馆”三字匾额悬挂大门上方,馆前地势开阔平坦,为青石铺砌,馆周围绿树交映,环境敞朗幽静。
横江馆因李白诗而名声大振,历代文人途经采石,无不到馆一游。唐杜牧、宋柯芝、明王世贞、张弼等均有《横江馆》诗作。
二 龙山青山遗迹
(一)龙山
坐落在当涂城南青山河畔,距县城6公里。主峰海拔107米,周围5公里。山势头北尾南,怪石蜿蜒,形如卧龙仰首,故名。昔日山上林木参天,庙宇遍布,“丹枫红叶,遍满岩谷”之“龙山秋色”,素为姑孰八景之一。
相传“孟嘉落帽”的故事就发生于此。山上的历史古迹较多,传有东晋时吏部郎毕卓和元末翰林学士、工部侍郎侯祚等墓葬。李白曾几次登临龙山,有《九日龙山饮》、《九月十日即事》诗二首。后病死于龙山故宅,初葬龙山东麓,后迁葬青山。唐刘全白的《唐故翰林学士李君碣记》墓碑曾立于龙山太白墓前,今无存。相传当年李白的两孙女,就嫁在龙山西侧的荆山附近的农家。故此,历代的墨客骚人纷至沓来,对龙山的优美景色大加颂赞。
(二)青山 谢公宅 谢公池
青山位于当涂县城东南7.5公里处,主峰海拔372米,东西宽约6公里,南北长约7.5公里,周围36.7公里。山势险峻,四季常青,又名青林山。南齐谢脁任宣城太守时,曾筑室于山南。唐天宝十二年(753),敕改谢公山,后人又称谢家山、谢家青山。东晋大司马桓温墓在山北麓,故又曾称桓墓山。李白墓前后范围还称李家山。青山北临姑溪河,东带丹阳湖,西滨青山河,南望平野极目。山中藏有铁矿、磷矿、泥煤,并产多种林木、药材,现为国营青山林场的生产基地。如今山上修复了云雾寺、观音殿、谢公祠、石隐庵、百灵庙等寺庙。青山古为屯兵之所,郭祥正“重冈复岭控官道,北望金陵真国门”诗句,点出了青山的战略地位。青山,古迹甚多,山阳有唐代大诗人李白墓、太白祠以及谢公祠、谢公池遗址、宋代书法家米芾所书“第一山”碑,还有白云寺、巢云亭、五贤楼(五贤即谢脁、李白、郭祥正、王居岩、王逢,楼已不存);山阴除桓温墓外,还有明代琉璃瓦窑址;东麓有晋墓群;东南山脚下,是新石器时代的郑家遗址。南齐谢脁任宣城太守时,酷爱青山,曾双旌五马来遨游吟咏,称誉青山为“山水都”,并筑室于山南,即谢公宅。人们为了纪念谢脁,将其宅改建为谢公祠。后虽毁于兵燹,至今遗址犹存。谢公宅占地十多亩,环宅皆流泉奇石、摩崖石刻。宅后峦岫参差,苍松林立。山顶有座小亭,名谢氏山亭(今已废)。宅前一小池,石垒四壁,约一亩多面积,传说为谢脁所凿,人称谢公池,又叫谢公井。池水滃然,水味甘冷,终年不竭,曾有姑孰八景——“元晖古井”之美称。
“一生低首谢宣城”的李白,对青山怀有特殊感情,生前多次登临青山,揽胜抒怀,寻访谢脁遗迹,凭吊谢公故宅,留下《谢公宅》、《游谢氏山亭》等诗篇,死后埋骨青山,与谢跳结为异代芳邻。
(三)李白墓 太白祠
坐落在当涂县城东南15公里青山西麓谷家村旁,现属太白镇太白行政村。唐宝应元年(762),李白来当涂投靠县令李阳冰,后病故,初葬龙山。元和十二年(817)正月,宣歙池观察使范传正据李白生前“志在青山”遗愿,会同当涂县令诸葛纵迁坟于此。李白墓自唐迄清,12次修葺。墓前原有祠,民国27年(1938)毁于日军炮火中,墓亦坍塌。1979年,人民政府拨款重修李白墓和复原太白祠。随之征地50亩,扩建李白墓园。李白墓园坐北朝南,枕山面水,南距当涂至大公圩的公路300米。沿公路边石板小道,过小石桥入李白墓园,左侧有“青莲池”,垂柳依依,绿水澄澄,拱形“化鹤”桥横跨池上,连着“十咏亭”。李白留连当涂时写了十首歌咏当涂山川风物的诗,谓之《姑孰十咏》,后人曾于当涂姑溪河畔建亭以志。原亭已毁,今重建的“十咏亭”,飞檐翘角,古朴典雅。亭中央石碑上镌刻着李白的《姑孰十咏》诗,为安徽国画家画竹高手黄叶村手书。十咏亭侧有一冬青树道通太白祠。今存太白祠为1979年后重建。全祠被高出人头的黑瓦粉墙所环卫,建筑格局与清代宗族祠堂相近,前后两进,素白粉墙,黑灰瓦顶,青砖匍地,耸脊飞檐,画栋彩梁,宽敞明亮。太白祠正庭门楣上悬著名书法家林散之先生写的“太白祠”横匾。厅内迎面耸立着一尊汉白玉李白塑像,高2.47米,重约3吨。塑像侧身而立,左手按剑,右手后垂,双眸含慧,胡须飘逸,再现了诗人气度非凡的形象。塑像背景是幅巨型墨绿色徽派版画屏风,屏风的格局以李白在当涂游踪为写意,版画上方由著名书法家舒同亲笔题书“李白高踪”的匾额。著名书法家司徒越书写的“诗无敌”的匾额高挂厅堂正中顶上方。两旁抱柱上悬刻书法家赵朴初手书楹联“扬波喷云雷,笔落摇五岳;举杯邀明月,垂辉映千古”。祠内两侧墙壁上镶嵌着六块石碑:一块刻着李白的全身画像,栩栩如生;一块刻的是李白《临路歌》;另外三块是重刻唐代李华、刘全白、裴敬撰写的碑文;还有一块是幸存的宋碑。这块宋碑是淳佑二年(1242),兼权太平州(治当涂)事、节制军马孟点“更葺其祠宇,得碑(指范传正碑)之文于其集中,仿重书刻石,立之墓左”的。此碑高5.6尺,宽2.9尺。唐范传正撰文,宋孟点重书刻跋,共30行,每行63字,正书,字径6分。碑额“大唐翰林李公新墓碑”9字,分3行篆书,字径2.1寸。碑身保存完好,字迹清晰,只有碑的上端在“文化大革命”中损碎了一角。此碑距今已有740多年历史,为李白墓前现存的较早文物,对今人研究李白有可贵的价植。

太白祠后面是李白墓地。李白墓由170块青石垒起一米多高的墓圈,周长20多米。墓上芳草萋萋,艾菊尤盛。墓前嵌立一块石碑,上刻“唐名贤李太白之墓”,碑高1.42米,宽o.64米,楷书,字径14.5厘米,碑边有简单的花纹,没有记年,系清代所刻。墓旁新植翠竹、冬青,青翠欲滴,四季常青。墓之西北200米处,新建“青莲书院”一座两进,前进朱栋飞檐,大屋顶式建筑,檐下三面设“吴王靠”。后进古宅式建筑,轩高宽敞。两室陈列着启功、邓力群、李一氓、常任侠,李准等当代诸多名家纪念李白的诗书画数十帧,供游览者观赏。李白墓现为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当涂县最著名的旅游胜地。

三 横山遗迹

(一) 横山石门
横山,又称横望山,因四望皆横而得名,位于县城东30公里处,主峰太阳拱海拔459米。山势威严,峰峦叠起,苍翠亘天,林壑幽美,横列若屏障,方圆40公里,东北与江苏省的江宁、溧水两县交界,南与石臼湖、丹阳湖相连。横山历史上曾作衡山,春秋楚子重伐吴克鸠兹,至于衡山,即此。
南梁时,“山中宰相”陶弘景曾在此隐居炼丹,并凿龙泉井,井水清澈甘冽,大旱不涸。构有读书堂,后为寺院,即澄心寺。殿宇堂皇,树木参差。历代高官名士先后到此游憩,观景吟咏。山中“龙井寒泉”、“丛林夜月”、“石门古洞”、“绝壁垂松”为横山四景。然而,几经沧桑,古柏、寺院、碑刻文物,多已废圮。唯龙泉井、月牙池、石狮、石桌、石凳遗址遗物残存。横山西南麓有一石门,为安徽省72处古迹之一。内一古洞,传为陶弘景炼丹处。唐人摩崖题刻楷书“石门”二字,至今尚存。字径直1.2米,横2.1米,为市、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石门摩刻的上侧极高处石壁上有明代刻的“壁立万仞”四字,今仍可辨识。李白生前酷爱石门山水,多次到此,或揽胜,或隐居,或访友,每有题咏。有《赠丹阳横山周处士惟长》、《下途归石门旧居》等诗篇。
(二)灵墟山
位于当涂县城东15公里,山麓平缓,竹木扶疏,高133米,北靠龙泉山,西邻围屏山。相传古时辽东人丁令威来此修真炼丹,化鹤仙去,故称灵墟山。山上遗有丹井、丹洞诸迹;又有修真观、望湖亭等建筑。山顶平坦,修真观前有炼墩,上置坛,如今均不存。李白膜拜仙道,蛰居当涂时,写有《灵墟山》一诗,为《姑孰十咏》中一咏。

四 城关城郊遗迹

(一)化城寺清风亭
坐落在当涂县城西北隅(今县人民医院院址)。三国吴大帝赤乌年间,康里国僧选场3处建佛场,一在秣棱长干,一在海盐金粟,一为姑孰化城,姑孰化城基址最广。南朝宋孝武帝刘骏南巡时,驻足于此,扩建28院。化城寺高阁伟楼,飞檐雕栋,雄丽壮观。有钟鼓楼,放生池、观音阁、地藏殿等诸多胜景。唐天宝年间,僧升朝造舍利塔,主坛戒。宋代景德年间,化城寺改为万寿寺。建炎中,金兵攻陷姑孰城,化城寺毁于兵燹。清风亭,系化城寺僧升朝建于寺西莲湖上,故又名升公清风亭。北宋熙宁年间,化城寺僧道新重修,又名新公清风亭。南宋建炎中,与化城寺同时毁于兵燹。明代正统初年,工部右侍郎周忱巡抚江南,驻节姑孰,欲择胜地重建清风亭。由于年深日久,湖已成陆,傍城西北隅尽为沟垄之地而未果。正统五年(1440),周忱委托采石广济寺僧人修惠建亭于采石矶上,揭以“清风”之额。清咸丰年间毁于兵燹。近年来在采石李白纪念馆内重建。
李白于天宝年间数次游化城寺、清风亭,写有《陪族叔当涂宰游化城寺升公清风亭》诗和《化城寺大钟铭》文。
(二)黄 山
位于当涂县城北2.5公里,海拨54米,山如初月形,相传浮丘公曾牧鸡于此,又名浮丘山。唐时长江水流直达山下,故又名黄江山。山上林木葱茏,名胜古迹甚多。东麓原有东岳庙、广福寺等。东岳庙栋宇雄伟,有殿堂、经楼、厨库、僧舍共172间。广福寺原为寿圣院,南宋绍兴二十五年(1155)诏书改额。原有房舍二十多间,清康熙十五年(1676)重修佛殿,增建了观音阁、孔雀殿、地藏殿、天王殿、山门等。寺后万松掩映,松林深处有深云馆、怀古亭、誓清堂等古迹。誓清堂为宋嘉定九年(1216)营建,取祖逖“中流击楫,誓清中原”之意而名之。淳佑六年(1246)复修誓清堂,以米芾所书“极目亭”三字易之,故又称之为“极目亭”。上述这些古建筑都荡然无存,唯有黄山塔和凌歊台遗址至今犹存。李白游当涂,曾乘舟泊黄山脚下,写有《夜泊黄山闻殷十四吴吟》等诗。
(三)黄山塔凌歊台
黄山塔因建在黄山顶上而得名。塔高26米,为砖石结构。塔身八角形,檐为莲花瓣,五层,每层有4个拱门,塔中空,2米见方,底周17.6米,基厚1.8米,相传为南朝宋武帝刘裕所建,李白登黄山送族弟诗有“长啸倚天梯”之句,可见塔之历史甚久。清代康熙、光绪年间,曾两次修缮。1984年,县人民政府拨款对塔底进行加固维修,现为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四)姑孰溪
姑孰溪又作姑熟溪,即今姑溪河,又名姑浦。东起丹阳湖口小花津与运粮河相接,西至当涂城西金柱关注入长江。全长23.4公里,流域面积约394平方公里。姑孰溪萦绕当涂腹地,为重要水运河道。东可由丹阳湖过银淋堰达太湖流域,南通水阳江、青弋江经宣州、徽州可达浙中。西经青山河、长江可往南京、芜湖等地。
(五)白纻山 桓公井
白纻山位于当涂县城东2.5公里姑溪河北岸,为姑溪河与青山河汇合之处,高123米,山势南高北低,形若卧狮。山中林木葱郁,山水青秀,素为揽胜狩猎之所。山巅旧有苍松七株,姑孰八景谓之“白纻松风”。
(六)天门山
当涂县城西南长江两岸东、西梁山的合称。东梁山又名博望山,海拔81米,在当涂县城西南15公里的江东岸,今属芜湖市。西梁山又名梁山,海拔65米,在和县城东南30公里的江西岸,今属和县。两山夹江对峙如门,故合称天门山。自江中远望,两山色如横黛,宛似蛾眉,又名蛾眉山。两山耸于江畔,若二虎雄踞,又称二虎山。
参考资料:当涂政府网

⑺ 马鞍山介绍资料

马鞍山市位于长江下游南岸,与六朝古都南京毗邻,素有“金陵屏障、建康锁钥”之称。众所周知,万里长江自天门山起折为北上,“碧水东流至此回”,江南变为江东。马鞍山由此得名为“江东第一城”。马鞍山地区西周时属吴国,春秋战国时属越国和楚国;秦统一时,属丹阳。马鞍山悠久的历史积淀了璀璨的文化,历代名人荟萃。1956年马鞍山建市后,经济建设快速发展,社会安定和谐,人民安居乐业,当我们以国家卫生城,全国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等称号为荣的同时,还要自豪地强调:地处“江东第一城”的马鞍山还是一座文化名城!
一、历史悠久
马鞍山地处和县猿人、汤山猿人、繁昌人字洞三处。古人类遗址的中心位置,属长江流域中华文明摇篮的中心地带。通过市内众多的古文化遗址,可以把历史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晚期。37处文物保护单位和1000多件珍贵的出土文物,准确地展示了马鞍山地区悠久的历史。
(一)马鞍山地区早期遗址丰富多彩,文化信息丰富。
烟墩山、七亩塘、高个山、郑家等新石器时期遗址表明,马鞍山地区新石器时代就有了发达的农业文明。烟墩山遗址出土的石器、陶器、瓷器、玉器、青铜器等400多件文物充分证明了马鞍山地区早在5000多年前,宗教地位和政治地位就已十分显赫。五担岗、邓家、船墩、荒庙墩等遗址的出土文物表明,商周时期,马鞍山地区手工业文明已达相当高度,人们开始使用制作精美的青铜器物品,根据五担岗遗址出土的文物类别和遗址布局,可以初步判断这里是早期的中心城池。
(二)马鞍山市的源头可以上溯到三国的姑孰城和东晋的牛渚诚。
公元222年,三国孙权筑城姑孰。347年,东晋镇西将军谢尚筑城牛渚(今采石一带)。虽然,这“城”与现代的“市”内涵有别,但是,其军事地位、政治地位显赫,且有较大的地域规模(牛渚城达10多平方公里),别处无可比拟。由此,我们可以把这两城视作马鞍山城市的源头。
(三)采石矶为群雄逐鹿之地。
马鞍山市与六朝古都南京近在咫尺。采石矶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而成为南京的天然屏障,也同时成为著名的古津渡、古战场,此地曾发生过数十次战争,史册中载有许多剑影刀光、金戈铁马的采石大战故事。
(四)馆藏文物类别齐全。
马鞍山文物管理部门珍藏着丰富多彩、类别齐全的珍贵文物,其中经过鉴定的珍贵文物1028件(套),这些文物绝大部分为我市出土,文化信息准确,文化内涵丰富。其中春秋勾连纹大铙,三国青瓷鸡首罐、青瓷虎子、青瓷羊、 孟府 君墓志砖、季扎挂剑图漆盘等一、二级文物具有独特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科学价值和审美价值。
二、古文化璀璨
中华民族的祖先在马鞍山地区劳动、生息,创造了辉煌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使这一地区以太白墓、朱然墓为代表的墓葬,广济寺为代表的寺庙,太白楼为代表的楼台亭阁等古文化资源俯拾皆是。主要有:
(一)朱然墓轰动全国。
马鞍山地区曾先后出土大量三国、两晋时期的古墓葬,其中1700多年前的三国东吴名将朱然墓尤其引人注目。其墓葬为目前已发掘的300多座三国东吴古墓中墓主身份最高的大型墓葬。其墓的结构与墓中文物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令世人瞩目。尤其是60多件精美的漆器及其绘画作品,填补了汉代至三国时期漆器工艺及美术的空白。其文物在日本展出期间,曾引发“三国热”。此墓的发掘,被列为80年代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
(二)广济寺名冠江南。
位于翠螺山南麓的广济寺,又名资福院,始建于三国时间,后毁于战火。清光绪年间,重新建造山门、大雄宝殿和观音阁,气势壮观,为江南名刹之一,素有安徽佛教“祖庭”之誉。
(三)黄山塔镇守市口。
此塔位于宁芜路东侧的黄山之顶,为当涂进入市区的标志物。此塔由南朝宋武帝刘裕建造。原塔前有凌敲台,后有怀古亭,为武帝避暑离宫,李白有“长啸倚天梯”诗句赞其雄姿。
(四)谢公宅争辉青山。
谢公宅位于当涂青山,为南朝宣城太守谢脁故宅。环宅皆流泉奇石,摩崖石刻。谢脁诗、书、文俱佳,尤擅五言山水诗,有山水诗祖之称,李白对其推崇备至,曾明确表示死后要与谢脁结为“异代芳邻”,留下了文坛千古佳话。
(五)太白墓古朴典雅。
太白墓园位于当涂青山西麓,占地6公顷。李白逝后初葬龙山,后人遂其“与谢脁为邻”之愿迁葬青山。园前立挺拔的牌坊,园内有李白墓、太白祠、青莲池、十咏亭等古迹,其古朴典雅的布局与李白旷达的情怀、浪漫的诗风相得益彰。启功、赵朴初、林散之、舒同、司徒越等书画大师的题额更使墓园增色。宋碑“大唐翰林李公新碑”2000余字,是今人研究李白最重要的资料。
(六)谪仙楼辉煌壮美。
谪仙楼,太白楼别称。因李白人称“谪仙人”而得名。此楼始建于唐元和年间,与岳阳楼、黄鹤楼、滕王阁合称“长江三楼一阁”,有“风月江天贮一楼”之美誉,为历代文人雅士所钟情。李白祠、清风亭,同风阁等建筑与太白楼相互呼应,构成了别具特色的太白楼古建筑群。
(七)昭明阁遗迹犹存。
昭明,南朝梁武帝萧衍长子萧统谥号。萧统博览群书,编纂现存最早的诗文选集《昭明文选》。昭明阁,系昭明太子读书处,位于慈姥山,原有阁、厅、楼和碑刻,现留残碑一块,上刻有昭明读书的形象。
(八)三元洞临江欲飞。
三元洞原为采石江边悬崖绝壁中的天然石洞,清康熙年间,一僧人依崖造屋,设天、地、水三官神位于内,三元洞由此得名。整修后的三元洞,三面临江,跃跃欲飞。游人入洞后,可直达江底;返登其上,既可极目远眺,也可俯视江流。三元洞的有关传说,折射着中国文化人的道德追求、政治想往和价值取向。
(九)峨眉亭江月尽揽。
峨眉亭与三元洞紧邻,因亭飞檐如峨眉而得名。北宋沈括咏其“双峰秀山两眉弯,翠黛依然鉴影间”。此外,文天祥、赵孟兆页等人均登亭揽胜,留下佳作名篇。现亭内存碑五块,元碑《过采江诗》尤为珍贵,郭沫若称其为不可多得之物。
(十)翠螺山古迹荟萃。
翠螺山一面临江、三面环河,其山上的燃犀亭、醉月斋、赤乌井、怀谢亭等文物古迹随处可见,尤其是与李白有关的李白衣冠冢、捉月台更具文化韵味。更值得一说的是翠螺山的自然景观十分幽美。长江三矶之首的采石矶突兀江流,有“千古一秀”之美称,是如今长江下游唯一的岸蚀景观。历代文人孟浩然、刘禹锡、王安石、陆游、苏轼……均到此漫游。李白曾多次登矶游览,写下《横江词》、《牛渚矶》等不朽诗章。
(十一)明皇窑遥传辉煌。
当涂青山有两座窑场遗址。南窑专制琉璃,北窑专制砖瓦,是明洪武年间为烧制凤阳皇陵而特建的皇家窑场。现此窑已废,但透过窑址随处可见的琉璃瓦碎片及断砖,不难发现其昔日的辉煌。
(十二)古诗文争奇斗艳
马鞍山地区的山水为历代文人雅士推崇备至。著名南齐山水诗人宣城太守谢朓迷恋当涂青山,称其为“山水都”并筑室凿井,作《治宅》《游山》诗作,当为名人为马鞍山地区留下的较早的佳作。李白一生酷爱山水,尤其钟情马鞍山地区,给马鞍山留下了60多首(篇)诗文。其中的《登天门山》、《姑孰十咏》、《横江词六首》、《夜泊牛渚怀古》等成为千古绝唱,广为传诵。李白逝世后,刘禹锡、白居易、贾岛、李绅、杜牧、韦庄、梅尧臣、杜荀鹤等一大批诗人即到马鞍山拜谒李白墓,李白祠和李白衣冠冢,留下了大量的华章佳句。其中刘禹锡的《泊牛渚》、白居易的《李白墓》、杜牧的《牛渚》等诗作淋漓尽致地表达了诗人对李白的仰慕之情。截止清末明初,马鞍山地区已积淀了赞咏李白及其胜迹的诗文1100余首(篇),楹联130多幅,各类碎文、序文、祭文数百篇,涉及文化名人和文臣武将600多人。
(十三)古碑刻丰富多彩。
大量的古碑刻散落在城乡各地。其中太白墓内的李白全身像碑、唐李华《古文翰林学士 李 君墓志》、刘全白《唐古文翰林学士 李 君碣记》和裴敬的《翰林学士李公墓碑》以及范传正撰写的《大唐翰林李公新墓碑》,为考证李白生平创作与思想提供了真实的第一手资料。采石峨眉亭内的宋碑、元碑、明碑,被 郭沫若 先生称之为“不可多得之物”。此外,横山“石门、慈姥山“昭明太子碑”、太白楼内的重修太白楼记碑、梅花碑、虎字碑、然犀亭碑等均有极高的文化价值。马鞍山麓的“江东第一城”虽然为当代人所刻,但其社会价值也绝不可小视。

⑻ 李白……

我这个是复最详制细的:

http://www.chinali.com/

中国李白网,请提问者去看看吧。

阅读全文

与马鞍山刘全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凌文马鞍山 浏览:34
石柱镇工商局 浏览:854
钢铁发明国 浏览:118
创造与魔法怎么卖人民币 浏览:101
知识产权专题答案 浏览:760
高发明巫溪 浏览:755
卫生室公共卫生服务考核标准 浏览:493
亚洲给水排水有版权吗 浏览:397
湖北省医疗纠纷预防与处理办法 浏览:230
星光创造营后勤在哪 浏览:581
北京办理知识产权 浏览:177
交通银行信用卡有效期是几年 浏览:913
公司协议股权转让 浏览:531
啥叫担保物权 浏览:60
马鞍山到徐州的火车 浏览:703
羊年限定金克丝多少钱 浏览:573
公共基本卫生服务结核项目试题 浏览:896
宝鸡市工商局电话号码 浏览:81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督导工作方案 浏览:454
信息化成果总结 浏览:9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