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马鞍山茶叶批发市场,哪家的茶叶好质量怎么样
其实.我介意你,可以去乡下那些小农户家找,质量好,价格也不贵..(农民都比较朴素)..温州瓯海茶山那带就有 要茶叶找我就对了,绝对给你最便宜
㈡ 历史上姓蔡的名人有哪些
1、蔡襄(1012年-1067年),字君谟,号莆阳居士,谥号忠惠,北宋福建路兴化军仙游县(今福建省仙游县)人。中国北宋时期的政治家、书法家和茶学专家。著有《茶录》、《荔枝谱》等书。
蔡襄为官刚直敢谏,景祐三年五月,天章阁侍制、权知开封府范仲淹以事忤宰臣吕夷简遭贬,镇南军节度掌书记,馆阁校勘欧阳修、大理寺评事余靖、太子中允,馆阁校勘尹洙皆因论仲淹事而贬黜,蔡襄为此作《四贤一不肖诗》声援范、欧阳等人。
2、蔡伦(63年-121年),字敬仲,东汉桂阳郡耒阳(今湖南省耒阳市)人。他改进了东汉时的造纸技术,扩大了造纸原料的来源,把树皮、破布、麻头和鱼网这些废弃物品都充分利用起来,降低了纸的成本,尤其是用树皮做原浆纸的先声,为造纸业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途径。
蔡伦于汉明帝永平末年入宫,汉章帝建初年间,担任小黄门。汉和帝即位之后,升任中常侍,参与国家机密大事的谋划。
3、蔡京(1047年2月14日-1126年8月11日),字元长。北宋兴化仙游(今属福建)人。北宋时期书法家、政治家,先后四次任宰相,掌权共达十七年之久。蔡京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贪官之一,穷奢无度,祸国殃民,导致北宋王朝的衰败。
宋钦宗即位后,蔡京被贬岭南(今广东),罢为崇信、庆远军节度副使(阶官,从八品),途中饿死于潭州(今湖南长沙)城南五里东明寺,遂草殡于观音殿。
4、蔡元培(1868年1月11日-1940年3月5日),字仲申,又字鹤卿、民友、孑民,号寉庼,小名宜哥,小字意可,乳名阿培,并曾化名蔡振、周子馀,浙江绍兴山阴县(今浙江绍兴)人,原籍浙江诸暨,近代革命家、教育家、政治家,也是中国近代民族学研究的先驱。
蔡元培为人宽厚、恻隐为怀,对中国社会及陋俗有透彻观察;两度游学欧洲、亲炙文艺复兴人文主义精神及法国大革命后的思潮。
5、蔡琰,字文姬,又字昭姬。生卒年不详。东汉陈留郡圉县(今河南开封杞县)人,东汉大文学家蔡邕的女儿。
初嫁于卫仲道,丈夫死去而回到自己家里,后值因匈奴入侵,蔡琰被匈奴左贤王掳走,嫁给匈奴人,并生育了两个孩子。十二年后,曹操统一北方,用重金将蔡琰赎回,并将其嫁给董祀。
蔡琰同时擅长文学、音乐、书法。《隋书·经籍志》著录有《蔡文姬集》一卷,但已经失传。现在能看到的蔡文姬作品只有《悲愤诗》二首和《胡笳十八拍》。
㈢ 家风家训作文
《我的家风家训》
很多名人都有家风家训,我们家不是名人家庭,如果要说也有什么家风家训,那一定是爸爸经常挂在嘴边的那句话:百孝顺为先。
从小爸爸妈妈就教我要有孝心,要尊老爱幼,他们自己也在身体力行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道。我们家是个大家庭,外公外婆和小阿姨一家与我们合住,十多年来一直其乐融融,在小区里传为佳话。爸爸是山东人,不喜欢甜食,但对外婆做的菜从来不挑剔,总是装作很爱吃的样子。妈妈现在还经常讲起外婆给爸爸吃桂圆肉的故事,那是爸爸第一次见丈母娘,外婆按绍兴习俗给爸爸做了一大碗桂圆肉,放了很多糖,爸爸咬着牙吃下,外婆以为爸爸喜欢吃,以后经常给他做,一吃就是两年多,直吃得爸爸哭笑不得。每次家里有重大事项需要讨论,开始大家叽叽喳喳发表意见,实在不能统一,最后大多是听外公外婆的,用爸爸的话说,这就叫百孝顺为先。
外公外婆年纪大了,有时会因为小事争吵起来,爸爸妈妈总是耐心劝说,从不顶撞他们,即使有时外公外婆看上去很没有道理,爸爸妈妈也没有丝毫责怪他们的意思。爸爸总是说,孝顺孝敬,没有顺没有敬,哪来孝?对长辈首先是顺从,要让他们顺心,感觉到被人尊重,只要不是原则性的大问题,尽可以由着他们来。爸爸还常说,孝敬无底线,就是说对大人尽孝道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没有终点,只有起点。
“百孝顺为先”,“孝敬无底线”,我要牢牢记住这几句话,把它作为我们的家风家训,从小做一个孝敬父母,懂得感恩的人。我还要把这几句话告诉其他小朋友,让他们和我一样,大家共同做新时期的优秀少年。
二:好家风好家训
每个好的家庭都要有好的家风…在每个美好幸福的大家庭中,都会因为爸爸妈妈的陪伴而温暖,同时也伴随着家风的和谐气息。
一个好的家风可以让一个孩子很好的成长,而我就生活这样一个很好的家风中。在家中父母难免会因为一些磕磕碰碰而吵架,但他们从不会互相指责、斥骂,更多展现在我面前的是他们理性的一面。平时在家中妈妈也会常常唠叨在学校应该怎么尊重老师同学,更会讲一些退一步海阔天空的道理,时间久了我脑海中也会时不时的出现这几句话,与其说她是生我养我的母亲,不如说她是我人生的第一个导师。
每次饭桌上的话题都是最多的,我总是觉得每天的这个时候都是对一天的总结,当然饭桌上的礼仪是一定要遵循,妈妈常常对我警告的有这几点:1、吃饭不要狼吞虎咽,嘴巴不能发出吧唧吧唧的声音。2、吃饭时严禁边吃饭边大声说话。3、不能翘腿。等等……虽然还有很多条的规矩但是正是因为有这些束缚着我让我更好的成长。而我和妈妈之间也不仅仅只有这些法则。
“该学习的时候学习,该玩的时候玩!”母亲嘴中也总是挂着这句话。是的,该学习的时候学习:我和妈妈做了一个作息表,周一至周五毫无疑问的是学习,一直到周六下午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在加上课外的练习。该玩的时候玩:每个周日妈妈都会带我出去玩,虽然名义上是“玩”,但是每次出去都会遇上一些形形色色的人,这也算是让我“长了见识了”。
常常会听到旁边的人会被这么赞扬“这个孩子真有修养,看上去就很乖的样子。”我想之所以这个孩子会被人这么夸奖是因为她长期处于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中,一个人的修养是一时装不来的。就好比街上的一些小混混他们何尝不是处于一个不好的社会环境中,而且他们大多数家中都不会有一个良好的家风,才会导致他们这样,相反如果他们的家人更多一点关爱他们,家中也没有什么不好的风气,他们也不会迈出小混混的这一步。
所以我们要建构和谐家风,父母在家中要学会树立好榜样同样也要与孩子保持亲密无间的关系,在孩子面前更要学会抑制住自己不好的情感;孩子也要学会设身处地的去理解父母,尽量做最好的自己,展现在父母眼前。
㈣ 巍山城捡得到尸吗
文献名邦——巍山县,文物古迹、风景名胜荟萃,有浓郁的民族风情,古城还保留着较完整的明清建筑风貌,是一颗待开发的高原明珠。中共巍山县委、巍山县人民热忱欢迎各方客商积极参与开发、创办实业,共谋发展。
巍山古城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是云南省四个“文献名邦”之一,是南诏(蒙舍诏)的发祥地,有不少南诏遗迹和历史传说。
西汉时期在此设邪龙县,又名蒙化。是云南省最早设置郡县的地区之一。因县城东有巍宝山得名巍山。现在的巍山古城,始建于元代,明洪武23年(公元1390年)扩建。
唐开元25年(公元737年),南诏第四代王皮逻阁以巍山为基地,在唐王朝的支持下,兼并了洱海地区的五诏和其他小部落,建立南诏国,传王位十三代,历时253年。
明清两代,巍山实行土司制度,彝族左氏任土司,承袭18世。明代称蒙化府,是云南“三大土府”之一,另外两个土府是丽江纳西族木氏土府,元江傣族那氏土府。
悠久的历史,造就了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文物古迹荟萃,风景名胜众多。有巍宝山、巍山古城、玄龙寺、圆觉寺、山龙山于图城、云隐寺、陈异叔石棺、慧明寺、东山蒙化灵泉、鸟道雄关、五印山等等。
巍山古城筑有城墙,东西南北四个城门,城中心建星拱楼,古城形方如印。城内为棋盘式街道格局。有25条街,18条巷,街道纵横交错。
巍山北城楼名拱辰楼,建于明洪武年间。在高大的城墙上,有五间重檐歇顶式的古老建筑。城楼南面挂“魁雄六诏”,北面挂“万里瞻天”横匾。气势雄威。古楼高23.5米,下舌城墙高8.3米。楼架由28棵大柱支撑,由东、西两道小门登级而上。登上楼顶,举目四望,东西南北四条街道向四方延伸,屋舍俨然。整个巍山坝子全收眼底,十分壮观。
巍然屹立的拱辰楼和星拱楼,成为古城的标志性建筑。古城内民居基本保留了明、清风貌的中式结构。有的是“三坊一照壁”,有的是“四合五天井”,古朴典雅。在古城内外,有众多明、清古建筑,如文庙、文华书院、玉皇阁、东岳宫等。一些专家学者考察巍山古城后赞叹不已,认为“巍山古城风貌如此完整,在云南乃至全国均属少见”。
巍宝山是全国14座道教名山之一。为云南省第一批国家级森林公园。森林覆盖率达85.2%。山体像一大青狮,正回头俯瞰古城和瓜江;山下水库和大坝好似其梳妆台,白云浮游的水面宛若其穿衣镜。山势起伏雄伟,苍松翠柏挺拔,曲径通幽,景色迷人。在全国14座道教名山中,巍宝山的道观殿宇最多、最宏伟、建筑风格最具地方民族特色。其中的长寿洞八卦建筑风格、大殿门上的八仙过海镂空浮雕、大殿顶部的八对藻井镂空龙图,在全国道教名山中绝无仅有。巍宝山上依山就势建有22座清代道观,规模宏大,建筑工艺精湛。山上、殿宇中保留着“松下踏歌”壁画等大批有价值的碑文、石刻、壁画、楹联、匾额、雕刻等。
巍宝山古建筑群、巍山古城拱辰楼、南诏龙屿山图城遗址,均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巍宝山是南诏发祥地,是南诏始祖细奴逻耕、牧、发迹之地。山前土主庙(又称“巡山殿”)相传为其家庙。南诏土主庙是国内最早、规模最大的土主庙,是彝族土主崇拜的中心和源流。每年农历正月十五、十六两天,彝族群众均到土主庙杀猪宰羊,祭祀开国先祖细奴逻。据《蒙化县志》记载,蒙舍诏,俗名土主庙,蒙化十三代为郡中十三土主。又据《南诏野史》载:“开元二年,唐授逻皮为特进,封台登郡王……开元二年,立土主庙”。大殿上塑有身着彝服的细奴逻及二侍者的像。每年9月14日,是南诏始祖细奴逻生日,届时新村男子要来巡山殿祭祀。土主庙附近,方圆数十里内道教系统的名胜古迹,星罗棋布。
巍宝山是集自然风光、南诏根源文化和道教文化为一体的名山。
圆觉寺林木掩映,风景秀丽,是游览胜地,已有五百多年历史。明代学者杨慎曾寓居于此,在大殿上题了两副对联,一副是:“一水抱孤城,烟霭有无,拄杖僧归苍茫外;群峰朝殿阁,雨晴浓淡,倚栏人在画图中”。一副是:“高阁高悬,低阁低悬,僧在画中看画;远峰远刊,近峰近刊,人来山上观山”。圆觉寺前的参天古柏林中,有双塔耸立,高约15米,有九层,上有宝顶,是方形密檐式砖塔。圆觉寺背山面城,从山门拾级而上,一进三院,步步登高,有四大天王殿、大雄宝殿、后殿。大雄宝殿两侧建有侧殿。整个寺建筑结构严谨,安排得体。这里林深树密,流水潺潺,环境幽静,游人不绝。
巍山县城北约20公里的山龙屿山图城山上,有一面积约三百多平方米的缓坡,传说是南诏国的第一代都城——龙屿山图城。龙屿山山旁,有一名叫“火烧松明楼”的地方,是传说中的南诏王“火烧松明楼”的遗址。蒙舍诏主皮逻阁,逐渐强盛,想吞并五诏,于唐开无26年(公元738年)6月24日,用松树明子建一幢楼,叫“松明楼”,邀请五诏主来祭祖。邆赕诏主皮逻登妻白洁夫人,感到南诏王居心叵测,打一只铁镯戴在丈夫手臂上,正当五诏主在松明楼作乐时,皮逻阁放火烧松明楼,五诏主均被烧死。五诏妻子无法辨认烧焦的尸体。只有白洁夫人认出丈夫手臂上有铁镯。后,白洁夫人起兵抵抗,以身殉情。后人为纪念白洁夫人,每到6月25日,就在各村点起火把,各家扎小火把,村里村外遍地火把。据说,这就是彝族“火把节”的由来。
古城东,有一奇特的石棺,建于清初。据云是明将陈异叔之墓。石棺长13米,宽10米,前高2米,后高3米。石棺前立大理石墓碑,碑前有一长石桌,碑后10米年有石亭一座。石棺两侧各立石方桌一张,距离方桌左右各30米处,各立5米高的石烛一根。这奇特的石棺,为陈异叔晚年所凿,并在石棺上镌诗明志。石棺建成,陈异叔即邀亲友前来观看,于是陈含笑入棺,长眠在此。陈是明末一位武将,明亡避居山中。
巍山的民族风情也独具特色。彝族打歌,舞姿粗犷豪迈,热情奔放。巍山彝族打歌队曾到北京参加会演,还曾到日本献艺。巍山民间的“洞经音乐”,也受到好评。
巍山的扎染具有民族传统工艺特色,曾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扎染艺术之乡——巍山”。巍山扎染出口日本、欧美、东南亚等国。
巍山的蜜饯、果脯,是远近驰名的土特产。名特小吃“粑肉饵丝”,不油不腻,清香可口。游人到此,总要品尝一番。
全县辖4个镇、6个乡:南诏镇、庙街镇、大仓镇、永建镇、巍宝山乡、马鞍山乡、紫金乡、牛街乡、青华乡、五印乡。
县人民驻南诏镇,邮编:。代码:。区号:0872。
㈤ 马鞍山茶叶批发市场,哪家的茶叶好质量怎么样
华飞路太古广场的小丁茶行,他家许多品种的茶叶。而且价格可以优惠哦
㈥ 云南省大理州巍山县马鞍山乡青云江边村的邮编
云南省大理州巍山县马鞍山乡青云江边村的邮编
672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