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工商服务 > 工商局群众路线非公西柏坡

工商局群众路线非公西柏坡

发布时间:2021-08-23 06:13:53

Ⅰ 党中央当初为什么撤离延安搬到了西柏坡,其历史背景是什么

党中央撤离延安搬到西柏坡的原因有:

1、1947年3月,国民党军队大兵压境并占领延安,是促使中共中央、解放军总部战略转移的直接原因。

2、1946年10月,国民党军占领张家口后,晋察冀党政军领导机关从张家口退出再次回到阜平、平山,是中共中央向西柏坡转移的一个重要原因。

3、1947年3月,中共中央从延安撤出后不久,在陕北枣林沟召开会议,决定中共中央由陕北向华北转移,会后刘少奇、朱德、董必武等人率领中央工作委员会,东渡黄河先期到达西柏坡,并在西柏坡召开了中国共产党全国土地会议,颁布了《土地法大纲》,为中共中央的到达奠定了基础。

4、平山县天然优越的战略位置、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和良好的政治环境是中共中央由延安向西柏坡转移的内因条件。平山及周围县皆为解放区,都已进行了土地改革,广大农民积极报名参军,这一带群众基础好。

平山县地处山西台地与平原的过渡地带,文化历史悠久。我国少数民族白狄建立的中山国被魏国灭后,曾经复国迁都于平山(今平山三汲乡)。平山东临获鹿,东北为阜平,南接井陉,北靠灵寿,西北、西南分别与山西五台、盂县接壤,地处要冲,战略位置重要。

从地理条件上说,平山及周围县大多群山纵横,层峦叠嶂,易守难攻。明朝末年,崇祯皇帝曾在平山修建避难行宫。从自然条件上说,境内有滹沱河等河流,水利条件较好,河谷土地肥沃,平山被聂荣臻誉为“晋察冀边区的乌克兰”。乌克兰为原苏联的粮仓,可见平山之富庶。

5、靠近平山的阜平是革命老根据地,抗日战争时期,中共中央北方局、晋察冀边区政府、晋察冀军区司令部均设在阜平城南庄,但阜平不如平山富庶。平山靠近阜平,也是中共中央由延安转移到西柏坡的一个原因。

历史背景是:

1947年5月,我军先后取得正太、清风店、石家庄等战役的胜利,解放了石家庄,使晋察冀、晋冀鲁豫两大解放区连成一片,为中共中央的到来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Ⅱ 哪个会议呢都坚决的制定和执行革命的土地纲领

在73年前的今天,1947年7月17日(农历1947年5月17日),中共中央召开全国土地会议。

中共中央召开全国土地会议

这位分得了土地的老贫农,心中乐开了花。

1947年7月17日-9月13日,中共中央工委在西柏坡村召开党的全国土地会议,刘少奇主持会议并作了报告和总结。会议总结了1946年5月4日中共中央《关于土地问题的指示》发布以来土地改革的情况,会议通过了《中国土地法大纲》,土地法大纲规定没收地主土地、按人口平均分配土地,是在全国消灭封建剥削制度的纲领。

《中国土地法大纲》共16条。其主要内容: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乡村中一切地主的土地及公地,由乡村农会接收,乡村中其他一切土地,按乡村全部人口,不分男女老幼。统一平均分配,抽肥补瘦;在平分土地时应注意中农的意见,并允许中农保证有比一般贫农所得土地的平均水平略高的土地量;为保证土改的彻底进行和纯洁党的队伍,提高党的战斗力,会议还决定结合土改普遍整顿党的组织。在党内开展以三查(查阶级、查思想、查作风)三整(整顿组织、整顿思想、整顿作风)为内容的整党运动。会议没有形成纲要性总结,“左”倾错误也进一步得到发展。8月26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以下简称《土地管理法》)的决定,决定自2020年1月1日起施行。此次修改,进一步明确了加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以及引导城乡统筹发展的政策导向,同时明确了在土地管理中,加强对农民合理土地权益的保护,体现出对农民土地权利的尊重和保护。

新土地管理法2019

那么新修订的《土地管理法》有哪些特点,它又会给开发商带来什么呢?《土地管理法》于1986年6月25日经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1987年1月1日实施。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土地管理法》与时俱进,经过了三次修改,而尤以本次改动最大,共改动四十多处。

应该说,由于社会关注度高,涉及的利益方多,法律修改协调难度大,《土地管理法》的历次修改都经历了较长时间的研究和讨论,修改《土地管理法》一般都要有《宪法修正案》作为基础,这也大大拉长了修改的周期。但本次修改面临的难题以及延续的时间仍然超过了业内的预期,自《土地管理法修正案(草案)》2012年12月24日首次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到2019年8月26日表决通过,历时6年半,这在另一个角度也体现了全国人大常委会以及相关各方对《土地管理法修正案》的重视和审慎的态度。

本次修改主要凸显了以下三个方面的特点(以下分析基于《土地管理法修正案》):

一、强调土地的节约集约利用,加强土地管理

土地管理的原则方面,在新修订的《土地管理法》第十八条(以下简称新第某条)中明确要求,落实国土空间开发保护要求,严格土地用途管理;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在督查方面,新第六条规定:“国务院授权的机构对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以及国务院确定的城市人民政府土地利用和土地管理情况进行督察。”说明以后的土地督察权是以国务院授权为主的方式,土地督察人员可能有自然资源部的人员,也可能有其他部门的人员,从而避免自然资源内部自己审批自己监督的行为

Ⅲ 西柏坡精神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西柏坡精神的基本内涵是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开拓进取精神。依靠群众和团结统一的民主精神,戒骄戒躁的谦虚精神,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西柏坡精神博大精深,内涵丰富。毛泽东同志提出的“两个务必”,即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是这一精神的主题。

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同志提出了著名的两个务必。两个务必的提出,既是毛泽东同志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后对全党的告诫,又是由党所领导的革命即将在全国取得胜利、党即将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的历史课题所决定的。

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形成的“两个务必”,不仅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也是对党的思想作风建设的基本要求,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精神,更是对执政党建设规律的深刻揭示,从而成为西柏坡精神最为重要的内涵。

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的革命战争中特别是在全国解放战争时期的战略决战中所表现出来的革命精神。当革命胜利即将到来时,毛泽东同志强调要将革命进行到底,这种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精神,不仅表现在革命战争中,而且表现在党的工作的各个方面。

在西柏坡毛泽东同志号召全党要学会一切不懂的东西,并激励全党克服困难,为建设自己的美好国家而付出艰辛与努力。也就是要用事实回击国内外敌对势力所谓的共产党只会打仗、不会搞建设的预言。这种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精神,是我们党不断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的重要法宝。

依靠群众、团结统一的精神。坚持依靠群众,坚持团结统一,是长期以来党的群众路线与民主作风在西柏坡时期的继续与发展。西柏坡时期,是党与人民群众联系最紧密的时期之一,党在西柏坡开展了土地改革运动,解放了广大贫苦农民。

(3)工商局群众路线非公西柏坡扩展阅读;

西柏坡时期,党所面临的革命形势是即将最后夺取全国政权以建立新中国,党的工作重心将由农村向城市转移,党的主要任务是由革命战争向和平建设转变,党所面临的全新课题是由革命党和局部执政向掌握全国政权的执政党转变。

正是在这样一个特殊而又重要的历史转折时期,我们党形成了西柏坡精神,西柏坡是我党领导中国革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是我党从革命党到执政党、从农村到城市、从武装斗争到和平建设的重大转折点,深刻认识西柏坡精神的主要内涵,对于不断推进党的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Ⅳ 毛泽东提出的“两个务必”详细是什么

毛泽东提出的“两个务必”是指:一、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二、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两个务必”是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的。1949年3月5日至13日,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在河北省西柏坡召开。毛泽东在会上作报告,提出党的工作重心应逐步由乡村转到城市,规定了夺取全国胜利的各项方针和胜利后中共在各方面的基本政策。

毛泽东同志在七届二中全会报告中指出的:我们很快就要在全国胜利了,夺取这个胜利,已经是不要很久的时间和不要花费很大的气力了;巩固这个胜利,则是需要很久的时间和要花费很大的气力的事情。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这一点现在就必须向党内讲明白,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4)工商局群众路线非公西柏坡扩展阅读

“两个务必”实质:告诫党员、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在长期执政环境里:不要把夺取政权看成 革命的终点,它仅仅是无产阶级革命、建设的开始;人民群众是关系我党生命的最大优势;和平 建设环境,党员、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要自觉地坚持艰苦奋斗的良好作风;是否坚持“两个务必”, 不仅关系到新生政权能否巩固,更关系到党的最终目标能否实现的大问题。

提出“两个务必”的主要原因是: (一)以完成中国共产党所肩负的伟大历史使命为目的。这个历史使命,简单的讲就是: 推翻旧中国、建立新中国、建设有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最终实现共 产主义。要完成这一历史使命,需要经过若干个艰难曲折的革命过程和阶段。推翻旧中国只是中 国无产阶级革命的第一阶级。

(二)以中国历史上历次农民起义失败的教训为借鉴。从政权演变规律讲,农民起义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农 民起义领袖、领导集团,不懂得政权建设,因此,当他们取得了革命胜利以后,就失去了原来的革命性,失去了外在的威胁,自身又没有制约的措施,失败是不可避免的。

(三)以世界政权演变的普遍规律为根据。

参考来源:网络学术——加强世界观改造是新时期坚持“两个务必”的根本保证

Ⅳ 中国一共进行了几次土地改革,分别是什么时候

五次。分别是:

1、1931年,中共制定了“依靠贫农、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内,保护中小工容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的土地革命路线。

2、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在根据地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

3、1947年,中共制定《中国土地法大纲》。

4、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土地改革法》,实行土地改革,彻底废除了我国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

5、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农村普遍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土改:土地改革通常是指土地所有权由人数相对较少的富有者、大量土地的所有者(如贵族、庄园、农场主,或通称为土地主)向那些耕作者的转让

(5)工商局群众路线非公西柏坡扩展阅读:

土改意义:

1、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的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也被消灭。

2、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

3、解放了农村的生产力,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为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根本好转创造了条件。

4、进一步巩固了工农联盟和人民民主专政。

5、农业生产的发展为工业生产的发展提供了充分的原料和广阔的市场,为国家工业化开辟了道路。

Ⅵ 七届二中全会毛泽东提出两个务必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因为党已经考虑到中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发展到将来的社会主义社会"的问题,但党所确立的是在革命胜利后建设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蓝图。依据这个精神,会议所作出的各项政策规定,为党夺取全国胜利和建设新中国,作了政治上和思想上的准备,具有巨大的指导作用。

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另一项重要工作是确定党在全国胜利后的一系列基本政策。全会指出,中国革命在全国胜利后,我们要迅速恢复和发展生产,对付国外的帝国主义。

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国家转变为社会主义国家。为此,全会规定了党在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的方针政策。

(6)工商局群众路线非公西柏坡扩展阅读:

2013年1月1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组织部部长赵乐际在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镇调研,就开展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听取基层党员干部群众意见。调研期间,赵乐际瞻仰了西柏坡中共中央旧址,参观了纪念馆,重温七届二中全会毛主席提出的“两个务必”的要求。

他指出,要大力弘扬西柏坡精神,切实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进一步密切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赵乐际指出,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继承、坚守、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要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要求,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特别是思想、宗旨、作风、纪律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要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相信群众、发动群众、凝聚群众、依靠群众,团结带领人民群众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促进社会和谐进步,要加强分类指导,针对不同层次、不同行业、不同部门具体情况,提出有针对性的要求。要借鉴历次党内教育活动的成功经验,认真总结运用各地区各部门在联系服务群众方面的好经验好做法,使其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得到完善和发展。

各地区各部门要结合实际,搞好调研、明确任务、做好准备,需要做的事情先做起来,需要改的问题先改过来。要把教育实践活动与正在做的事情结合起来、与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结合起来,协同推进,相互促进。

Ⅶ 庆七一演讲稿

1、
我自豪,我是中国人。她有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广阔疆土,她有优美的自然风光。安徽黄山,奇峰险峻,风景秀丽;桂林山水,山清水秀,闻名中外;杭州西湖,绿树成荫,被誉为“人间天堂”;承德避暑山庄,自然山水互相辉映,园中有园,景中有景,构成了一幅千姿百态的立体画卷。
我自豪,我是中国人。她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明。“四大发明”是中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万里长城,雄伟壮丽;西安兵马俑,气势非凡;莫高窟里的壁画和彩塑栩栩如生,令人叹为观止。
我自豪,我是中国人。中国虽然也有过屈辱的近代史,但是今天的中国人整体素质在提高;今天的中国人生活品质在提高;今天的中国经济文化水平在提高;今天的中国军事地位在提高;今天的中国像一头雄狮,屹立与世界的东方。
作为十三亿中国人中的一员,作为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少年,我更应该把握今天的美好时光,勤奋学习,为祖国更加灿烂的明天,献出自己的一份力!
我骄傲,我自豪,我是中国人!

2、
“七一”是个特别的日子,全国人民不会忘记,每名中国共产党党员更不会忘记。在这个伟大而光辉的日子到来之际,我们情不自禁地重温党的光辉奋斗历程,重温那段披荆斩棘、艰苦卓绝的峥嵘岁月。
1921年,您从嘉兴南湖走来,在红船上,用镰刀和斧头点燃的圣火指明前进的方向,把民族解放的旗帜高高地举起。无数坚忍不拔的脊梁撑起您的伟岸和风骨,无数英烈的血雨染出您的鲜明和红艳。
1949年,您从井冈山、瑞金、遵义、延安一路走来,一声庄严宣告,犹如万钧雷霆震醒了昏睡百年的旧中国,一个叫“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新中国诞生了,五星红旗飘扬神州大地,中华民族从此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1978年,当安徽凤阳小岗村18位庄稼汉按下鲜红的手印,包产到户犹如一声惊雷,震动了中国。打开国门,经济发展的大潮澎湃,这是总设计师的大手笔。不是有一首歌吗?“我们的未来在希望的田野上,人们在明媚的阳光下生活,生活在人们的劳动中变样,老人们举杯孩子们欢笑,小伙儿弹琴姑娘歌唱……”老百姓用歌声表达了对光明前途的憧憬与希望。
1994年7月,我在红色前举手,举起劳动的右手。我在自豪中阅读镰刀和锤头交叉的沧桑,我是幸运和幸福的,因为,我光荣地成为了一名共产党员。我是红色中的一分子,我站在飘扬的党旗下奉献着,并提升着自己的人生价值。
1997年7月,当五星红旗在收复香港的仪式上冉冉升起,“五星红旗,你是我的骄傲,五星红旗,我为你自豪。”我们感慨万千,红旗飘飘,雪百年国耻就在今朝!
5月12日,汶川发生地震。是您发动一切社会力量展开施救;党和国家领导人冒着危险,亲自赶赴灾区指挥部署救援工作;人民子弟兵在交通完全阻断之际,开山辟路,用血肉之躯拓出生命通道……就在,奥运会在北京成功举办,中国人百年梦圆,一个充满自信的大国屹立在世界东方。“北京欢迎你,有梦想谁都了不起。”那歌声里有几多喜悦、几多自豪,唱出了炎黄子孙的心声。
6月,我走进西柏坡。“滹沱河畔与君晤,指点江山气象殊。南指中原屡传捷,石门北望庆新都。”50年前,陈毅将军正是在这里满怀豪情地吟诗,品味那豪气冲天的诗句。站在西柏坡石刻园的凉亭上举目四顾,东南是南湖一样明镜如洗的柏坡湖,西望巍巍太行,也如井冈山一般雄伟壮丽,北望柏坡岭上骄阳下的西柏坡纪念塔,同样也有延安宝塔一样的紫气灵光。
仰望火红的七月,是您的朝霞点亮眼眸的光,是您的星光照耀暗夜的路,是您的群山飘扬爽朗的笑,是您的江河荡漾欢快的歌。您是雄伟的纪念碑,镌刻几代人不懈的追求;您是壮丽的交响乐,奏响新中国挺进的步伐。“唱支山歌给党听,我把党来比母亲;母亲只生了我的身,党的光辉照我心。”作为您的儿子,我要说:“先辈的光荣,属于先辈;过去的光荣,属于过去。在今天这五彩缤纷、百舸争流的伟大时代,我们每一个党员,都应该唱支赞歌给党听。大山耸立,大道笔直,大鼓擂响,大鹏展翅,大国复兴,谁与争锋?”七月的歌,已经唱了89年,这首歌没有休止符。这是一首在风风雨雨中茁壮成长的歌,是一首信念不灭、激情燃烧的歌,是一首56个民族团结奋进的歌,是一首13亿中国人异口同声高唱的赞歌——“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希望可以帮到你!
请采纳。

Ⅷ 你对旧中国所受的屈辱和新中国取得的成就有了哪些新的了解30个字

没有旧的屈辱,就没有现在的新中国。没有西方文化的渗入,中国现代文明的到来还是一个未知数,中国封建文化太浓厚了,没有洋人打开国门,中华民族这条巨龙可能还在沉睡。要用辩证思维看待旧中国所受到的屈辱

Ⅸ 抗战结束后,中共的革命根据地为什么从延安转移到西柏坡

从延安转移到西柏坡的原因是:

1、环境好。

西柏坡北依柏坡岭,南临滹沱河,是个马蹄形山坳,即”南向山水视野远,北靠卜岭居安宁”。

而且,据朱德秘书潘开文回忆,”西柏坡村子外边有一片苇地,苇地外与滹沱河之间有一条大路,可通大车,我考虑到只要可通大车,汽车就可以通过,有利于与各根据地联系。而苇地里边与西柏坡村间还有条路,外面人不是本村人是很少走了,这样保密很好做”,也即”目标隐蔽宜保密,利于警戒与防空”。

当年,国民党的情报人员侦察到毛泽东住在西柏坡一带,就从人员往来较多的地方和而同于民房的建筑物中寻找目标。敌机曾轰炸过西柏坡东南30多公里的烟堡村,也轰炸过西柏坡北10多公里的天主教堂。但就是不知道毛泽东在西柏坡的农家小院里。

有人说”毛主席洪福大,炸不着!其实,这既和西柏坡的地理位置有关,也和当地群众对共产党的衷心拥护有关。与此同时,西柏坡村周围村子比较集中,正可以做到”应急进退交通便,相关村落可屯兵”。

2、西柏坡的景致还很幽美。

1951年秋有记者到西柏坡采访,仍然能够看到”村庄的南边是一大片肥沃的田地,大部分种着稻子和苇子;稻田的前边便是日夜奔流的滹沱河。山坡两旁栽着许多柏树,也有一些种着谷子和棒子的耕地。

村庄中间和四围密密地种着各种树木,往往有黄土墙的平顶房子从葱茂的树丛中显露出来。环境是很清静的,只有悦人的鸟声不时顺风送来。”据叶子龙回忆:到西柏坡的第二天,毛泽东散步登上了柏坡岭,坐在一块石头上,用手里的木棍指着山下说道:”西柏坡果然是个好地方,这个总指挥部选得好!”

3、”人杰”,即群众基础好。

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平山籍党员是粟再温,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直到抗战前夕,平山县党员达779名,基层党支部70多个,分布在全县121个村庄。1945年8月全县(包括平山和建屏)党员已有16788名,占总人数的9%,所有村庄都建立了党支部。

截至1946年11月20日,平山(建屏)县,共有党支部608个,党员总数19535个。此外,抗日战争时期,平山还出了威名赫赫的”平山团”、子弟兵的母亲戎冠秀、《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词曲作者曹火星等模范人物。

就西柏坡村而言,1937年冬,西柏坡贫农阎发亮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西柏坡村第一名中共党员。1945年时,全村已有党员25名。

1948年底,有党员40名。抗日战争时期,西柏坡先后有8名青年参军参战,民工支前700多人次,做军鞋500多双,军衣600多套(件),碾4军粮200多万斤,被称为”抗日模范村”。

解放战争时期,平山还有一首非常有名的支前民谣:”最后一把米,用来做军粮,最后一尺布,用来做军装最后的老棉被,盖在担架上,最后的亲骨肉,含泪送战场。”所以,这个地方群众基础非常好。

4、”地灵”,主要是指物产丰富。

1947年中央工委驻居时,西柏坡村85户,325人,686亩耕地,土地肥沃,盛产小麦、水稻、玉米,年产量27万多斤,亩产390余斤。这在当时,就属于高产了,能够提供中央机关几千人的供给。

5、西柏坡村还有房子。村里有300多间房子被日本鬼子烧了,但根基很好,全是石头的,比较容易修复。

(9)工商局群众路线非公西柏坡扩展阅读:

抗战胜利后,形势的发展向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将中国的革命指挥中心东移的问题。当时的新驻地曾首选承德。承德位于冀热辽与东北的中间地区,是连接华北与东北的主要通道,与苏联有着比较便利的交通,又是解放区,有利于作为中央驻地。

1945年10月13日,国民党东北行营主任熊式辉、外交特派员蒋经国和苏军马利诺夫斯基元帅达成协议,苏方允许蒋介石5个军在葫芦岛、营口登陆进入东北,中长路及大城市将为国民党控制。

同时,我军10万人进入东北后,也遇到许多预想不到的困难,东北形势急剧变化,中共中央认为,在这种情况下,已没有可能在东北创造独立局面并控制大城市,所以决定放弃中共中央迁移承德的决定。

不久之后,中共中央曾有过迁至离南京很近的淮阴的想法。当时的情形让中央认为如果国共关系能够顺利地发展下去,国内和平将拭目以待,内战似乎不会再发生,故开始考虑把中央机关的办公地点从延安搬到南京附近。

然而,国民党反动派在美帝国主义的支持下,无视国内外舆论,公然撕毁停战协定和政协决议,不断进犯解放区,多次派飞机在华中首府淮安上空盘旋、侦察和扫射。同时,极力散布“武力收复苏北”的言论。在这种情况下,中共中央改变了“和平民主阶段已经到来”的估计,取消了南迁淮阴的设想。

中央工委决定留在晋察冀边区。1946年6月,国民党彻底撕毁《停战协定》,向各解放区展开了大规模的全面进攻,第三次国内战争爆发。人民解放军从1946年7月至1947年2月,8个月共歼灭国民党部队71万余人,使蒋介石全面进攻解放区的计划破产。

随即,改为集中优势兵力对陕甘宁和山东两解放区发动重点进攻。面对在数量上和装备上处于优势的国民党军队,中共中央决定主动撤离延安。1947年3月29日至30日,中共中央转战到陕北清涧县枣林沟村举行紧急会议,讨论中央机关的行动问题。

会议经过慎重研究,作出将中共中央一分为三的决定:由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等组成中央前敌委员会,率中央机关和人民解放军总部继续留在陕北,主持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的工作,指挥全国解放战争。

由刘少奇、朱德、董必武等组成中央工作委员会,由刘少奇为书记,率部分中央机关干部前往华北,进行中央委托的工作;由叶剑英、杨尚昆、李维汉、邓颖超等组成中央后方工作委员会,以叶剑英为书记,杨尚昆为后方支队总司令,率领中央和中央军委的大部分工作机构到晋西北临县地区统筹后方工作。

中央工委最终选址西柏坡。中央工委决定留在晋察冀边区后,经过细致的研究与慎重的考虑,决定选择西柏坡为中央工委驻地。

Ⅹ 初中历史 八年级的 国内几次重要会议的比较

1、1921年7月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
主要内容:大会确定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中共一大确定党的中心工作是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大会选举陈独秀为中央局书记。。
历史意义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意义: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2、 1922年7月的中共二大在上海`召开。大会制定了党的最低纲领,纲领规定,在民主革命阶段,党的主要任务是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将中国统一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这是中国共产党首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3、1923年6月,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召开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4、1927年的八七会议。通过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决定在秋收时节发动武装起义。会上毛泽东提出了“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
5、遵义会议:①召开:1935年1月在遵义召开。②内容:集中全力纠正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左”的错误,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取消了博古、李德的军事最高指挥权。③遵义会议意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在极其危急的时刻,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这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
6、中共七大(1945.4):在延安召开,主要内容:总结了抗日战争的丰富经验,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毛泽东当选为中共中央主席;大会确立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写人党章;。意义: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并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指明了战后的奋斗方向。
7、中共八大,1956年在北京召开。主要内容:大会分析了我国形势的新变化,指出在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的情况下,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大会明确指出,当前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
意义: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8、1978 年底,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
内容:这次会议彻底否定了“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会议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历史意义: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阅读全文

与工商局群众路线非公西柏坡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荣玉证书 浏览:382
凌文马鞍山 浏览:34
石柱镇工商局 浏览:854
钢铁发明国 浏览:118
创造与魔法怎么卖人民币 浏览:101
知识产权专题答案 浏览:760
高发明巫溪 浏览:755
卫生室公共卫生服务考核标准 浏览:493
亚洲给水排水有版权吗 浏览:397
湖北省医疗纠纷预防与处理办法 浏览:230
星光创造营后勤在哪 浏览:581
北京办理知识产权 浏览:177
交通银行信用卡有效期是几年 浏览:913
公司协议股权转让 浏览:531
啥叫担保物权 浏览:60
马鞍山到徐州的火车 浏览:703
羊年限定金克丝多少钱 浏览:573
公共基本卫生服务结核项目试题 浏览:896
宝鸡市工商局电话号码 浏览:81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督导工作方案 浏览: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