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工商服务 > 镇综合公共服务平台情况

镇综合公共服务平台情况

发布时间:2021-08-20 13:59:41

公共服务平台有哪些

目前有很多公共服务平台,譬如:PT37等。其中PT37是主要是帮助中小型企业建站,实行自主建站,商品贸易等功能,帮助一个中小型企业实行转型,让中小型企业更快的走上电子商务这条路。

⑵ 镇乡街道事业综合服务中心是干啥的

政府为公众提供服务是按照市、区、街道、居委会的层次开展,街道综合版服务中心是一个街权道层面管理的面向街道范围居民提供服务的实体办事大厅,你要到街道办理的事项就可以到街道综合服务大厅。

负责政府委托的社区服务项目招投标的相关工作; 开展便民利民、文化娱乐等服务;提供政务信息、便民服务信息等咨询服务;开展社区居民的自助互助服务;推进社区建设的窗口等职能服务让大家感受到社区的关爱。

社区的工作人员透过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提供不同类别的服务(例如家庭服务 社区工作者协助解决因人际关系和环境困厄而产生的个人及家庭问题,藉以保护 及强化家庭关系。

(2)镇综合公共服务平台情况扩展阅读:

新民镇便民服务中心自成立以来,为群众办实事,极大方便群众,深受群众好评。一是在中心建设上突出“合”字,以联合集中办公方便群众。

将与群众联系密切的工商、国土等10个部门集中到服务中心开放式办公,精简手续程序,公示办事流程,全方位为群众提供服务,真正成为老百姓的“便民超市”;二是在服务项目上突出“快”字,以高效作风服务群众。

⑶ 乡镇公共服务中心做什么

公共服务中心承来担13项工作自职能

▲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相关服务工作

▲五保户的供养服务工作

▲农村医疗救助服务工作

▲低收入家庭认定和临时救助服务工作

▲住房、取暖、教育、就业等专项救助服务工作

▲各类重点优抚对象补助、优待资金的发放,医疗待遇和解决住房困难等服务工作

▲救济救灾中的事务性工作

▲指导孤残儿童监护、生活无着人员的救助、居家养老服务等社会福利工作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相关服务工作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统计、培训、转移及涉农法律法规宣传、农业生产保险宣传普及工作

▲就业服务工作

▲劳动保障宣传咨询等服务工作

▲农村养老保险经办工作

⑷ 如何推进社区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建设

三、推进社区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建设的重点任务

(一)建设社区公共服务信息系统。各地应结合实际,以街道(乡镇)为基本单元,应用功能集成、界面规范、部署集中的社区公共服务信息系统,确有需要的可依管理幅度和服务半径向所辖社区延伸。社区公共服务信息系统应兼具政务事项办理和基础信息采集功能,实行“前台一口受理、后台分工协同”的运行模式。统一设立电子政务办理界面,通过与人口、法人单位等国家基础信息资源库的信息共享,建立以公民身份号码、组织机构代码等基础信息为索引的社区公共服务信息管理机制,实现居民身份证办事“一证通”。按照不同业务的具体需要优化电子政务流程,建立政府主动公开信息、政务办理痕迹信息和公共管理状态信息的实时共享机制,实现社区公共服务的跨部门业务协同。积极开发网上咨询办理、服务热线呼叫、现场自助查询等系统功能,为居民群众提供网络、电话和窗口服务关联组合的一体化社区公共服务,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二)整合社区公共服务信息资源。各地应依托社区公共服务信息系统,加快统筹社区公共服务网络和信息资源,原则上凡涉及社区居民的公共服务事项,均要逐步纳入社区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集中办理。加快社区信息系统集约化建设,推动部署在不同层级、不同部门、分散孤立、用途单一的各类社区信息系统向社区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迁移或集成,最大限度精简基层业务应用系统、服务终端和管理台帐。在保证数据交换共享安全性的前提下,促进社区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与现有部门业务应用系统实现互联互通。推动政府职能部门向基层转移职能,规范社区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的信息共享范围、共享方式和共享标准,逐步丰富社区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的基本公共服务项目和服务信息,不断扩大社区政务事项的跨区域通办范围。

(三)完善社区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规划布局。各地要充分发挥市(地、州、盟)层级电子政务公共平台作用,集中建设社区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和综合信息库,为街道(乡镇)及社区开展服务提供便捷渠道和技术支持。支持依托街道(乡镇)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社区公共服务“一站式”服务机构,统一提供社区基本公共服务的咨询、办理和反馈服务。“一站式”服务机构的设施建设或改造应合理布局、科学分区、完善功能,方便居民群众办事。根据需要可以依托社区级综合服务设施,为社区居民提供委托代办服务,增强社区公共服务的便捷性。

(四)加强社区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运行管理。各地要建立健全社区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运行管理机制,明确管理主体和责任,原则上实行平台独立运行、业务归口指导的管理模式。制定完善信息采集制度,加强社区信息资源规划,明确社区信息采集标准,将社区场所、人员、事件等信息纳入采集范围,按照一数一源、集中采集、共享校核、及时更新的原则,实现“数据一次采集,资源多方共享”。整合街道、社区层面管理服务力量,加强社区公共服务队伍建设,实行统一考核、调配和管理,实现同工同酬。强化服务队伍教育培训,提高业务素质和服务能力,能够较好地胜任“综合服务”的要求,推动服务队伍的专业化和职业化。建立健全首问负责、限时办结、绩效考核和群众监督机制,积极引入服务对象满意度评价和第三方评估,切实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在社区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基础上,进一步拓展服务领域和功能,优先发展针对老年人、未成年人、残疾人、困难群体的系统应用,创新开发针对艾滋病人、精神病人、吸毒人员等特殊人群的特色服务。广泛吸纳社区社会组织、社区服务企业信息资源,促进社区公共服务、便民利民服务、志愿互助服务的有机融合和系统集成。完善社区服务信息推送机制,主动及时地为社区居民提供各类公共服务信息和生活服务信息。加强多种网络接入手段间的结合和转换,大力发展各类信息服务载体和信息服务终端,为社区居民提供“一网式”、“一线式”的综合服务。

四、推进社区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建设的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在各级党委政府重视支持下,建立健全社区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建设协调机制,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形成整体合力。各级民政部门要会同发展改革、公安、工业和信息化、财政等部门做好社区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建设的统筹规划、资源整合、设施布局和运行管理等工作,各级工业和信息化部门要指导协调利用各级电子政务公共平台开展社区公共服务应用的顶层设计、平台构建、技术保障和评测评估等工作。

(二)完善筹资机制。建立社区信息化建设多元化筹资机制,加快实施《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年)》。各地应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实际情况,整合政府各部门信息化建设资金项目,逐步提高社区信息装备条件和社区服务信息化水平,采取财政补助等方式解决社区公共服务信息平台建设经费。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社区信息化建设,发挥通信运营商、信息服务商和软硬件供应商在技术、人才、资金和信息基础设施等方面的优势,降低社区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建设和维护成本,支持科研机构和企业研发适合社区需求的信息系统及终端产品。

(三)健全制度标准。加快制定全国社区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建设标准,规范社区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设施建设、技术支撑、运行管理和监督考核,切实提高社区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建设的质量。研究制定全国社区公共服务标准体系,规范社区公共服务项目、服务流程、服务方式、服务质量和服务评价,切实提高服务社区居民的能力和水平。建立健全社区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居民满意度评价体系,推动社区信息化建设健康快速发展。及时清理不利于社区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建设的规章制度,逐步实现社区公共服务的电子化办理。

(四)强化信息安全。增强社区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网络、综合信息库和各部门业务信息系统的安全防护能力建设,充分利用依法设立的电子认证服务机构,实现面向电子政务内外网与各级各类业务应用的身份认证、访问授权和责任认定等安全管理,为跨部门、跨区域的业务协同提供安全保障。制定实施与系统应用紧密结合、技术上自主可控的信息安全和保密解决方案,加大安全可靠软硬件产品应用力度,配备相关技术力量,定期组织开展信息安全风险评估,确保社区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信息安全。加大对违章违法泄密行为的责任追究和惩罚力度,保护国家和公民的信息安全。

(五)坚持试点推进。健全社区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长效运行机制,以社区居民最关心和最急需的公共服务为抓手,依托信息惠民国家示范省市建设开展社区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建设试点工作,着力推进体制机制革新和制度标准创新。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加大推广力度,逐步扩大社区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建设地域覆盖和项目覆盖,将社区居民全员纳入社区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服务范围。全国社区管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单位要率先开展社区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建设工作。

⑸ 镇政府综合服务站是干什么的,具体承担政府哪些公共职能

综合只是个概念,什么都可以往里面装的,内容可以包罗万象,一般是根据所在地居民的需要,主要是承担政府公共服务的职能,也可以是宣传、推广!

⑹ 街道办事处和街道综合便民服务中心有什么区别都是几级单位

主要是性质和职能不同。街道办事处属于政府机关,街道综合便民服务中心不是政府机关,只是一个方便市民办事的平台和窗口。

街道办事处,简称街道办、街办等,是市辖区人民政府和不设区的市人民政府的派出机关。其辖区为街道,与乡和镇同属乡级行政区。受市辖区人民政府或不设区的市人民政府领导,行使市辖区或不设区的市人民政府赋予的职权。

街道综合便民服务中心则是街道办事处为了方便市民办事,而设立的一个综合性服务窗口。实行一个窗口接件,一个窗口办理,一个窗口服务,在规定时间内办结的“一站式办公”综合性服务模式。

街道综合便民服务中心隶属当地街道办事处管理,街道综合便民服务中心不单设管理机构,管理工作一般由街道办事处党政办公室承担,在业务上接受区政务服务中心和各主管部门指导。

也就是说,街道综合便民服务中心只是街道办事处为了方便辖区居民办事,而设立的一个综合便民办公场所,没有行政职能和行政级别。

(6)镇综合公共服务平台情况扩展阅读

1、街道办事处是市辖区人民政府或不设区的市人民政府的派出机关,受市辖区人民政府或不设区的市人民政府领导,行使市辖区或不设区的市人民政府赋予的职权。基本职能是:

(一)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市、区关于街道工作方面的指示,制订具体的管理办法并组织实施。

(二)指导、搞好辖区内居委会的工作,支持、帮助居民委员会加强思想、组织、制度建设,向上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及时反映居民的意见、建议和要求。

(三)抓好社区文化建设,开展文明街道、文明单位,文明小区建设活动,组织居民开展经常性的文化、娱乐、体育活动。

(四)负责街道的人民调解、治安保卫工作,加强对违法青少年的帮教转化,保护老人、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

(五)协助有关部门做好辖区拥军优属、优抚安置、社会救济、殡葬改革、残疾人就业等工作;积极开展便民利民的社区服务和社区教育工作。

(六)会同有关部门做好辖区内常住和流动人口的管理及计划生育工作,完成区下达的各项计划生育指标任务。

(七)协助武装部门做好辖区民兵训练和公民服兵役工作。

(八)负责在辖区开展普法教育工作,做好民事调解,开展法律咨询、服务等工作,维护居民的合法权益,搞好辖区内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

(九)负责本辖区的城市管理工作,发动群众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绿化、美化、净化城市环境,协助有关部门做好环境卫生、环境保护工作。

(十)负责本辖区的综合执法工作,维护辖区的良好秩序。

(十一)负责研究辖区经济发展的规划,协助有关部门抓好安全生产工作。

(十二)配合有关部门做好辖区内的三防、抢险救灾、安全生产检查、居民迁移等工作。

(十三)承办区委、区政府交办的其他工作。

2、街道综合便民服务中心是各街道设立的集中办理行政服务事项和便民服务事项的窗口式办公场所。

主要职责:

负责制定各项规章制度、管理办法并组织实施;负责公共服务、证件办理、信息咨询和委托受理的各类申请等便民服务;

负责协调、监督各进驻单位一窗式受理、一站式办理、一条龙服务;负责窗口和窗口工作人员的管理考核;负责对窗口工作人员违规违纪行为的投诉事项进行处理;

负责对社区(村居)便民服务站管理指导;对需报上级部门办理的审批事项,提供咨询代办全程服务。

街道办将所属站所办理的行政服务事项和办理人员向便民服务中心归并,在便民服务中心窗口统一受理和办理。便民服务中心设主任一名,由党政办公室主任兼任,配备一名专职副主任,负责中心的全面工作,工作人员在镇街现有工作人员中调配。

阅读全文

与镇综合公共服务平台情况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长沙市知识产权局张力 浏览:369
荣玉证书 浏览:382
凌文马鞍山 浏览:34
石柱镇工商局 浏览:854
钢铁发明国 浏览:118
创造与魔法怎么卖人民币 浏览:101
知识产权专题答案 浏览:760
高发明巫溪 浏览:755
卫生室公共卫生服务考核标准 浏览:493
亚洲给水排水有版权吗 浏览:397
湖北省医疗纠纷预防与处理办法 浏览:230
星光创造营后勤在哪 浏览:581
北京办理知识产权 浏览:177
交通银行信用卡有效期是几年 浏览:913
公司协议股权转让 浏览:531
啥叫担保物权 浏览:60
马鞍山到徐州的火车 浏览:703
羊年限定金克丝多少钱 浏览:573
公共基本卫生服务结核项目试题 浏览:896
宝鸡市工商局电话号码 浏览: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