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山东大学占地面积多少平米
山东大学总占地面积约5333333平方米。
解析:官网信息显示,山大总占地面积8000余亩。一亩等于合666.67平方米,约667平方米,由此推算山东大学占地面积应该为总面积约为53360000平方米。
据2018年8月山大官网信息显示,山大总占地面积8000余亩(含青岛校区约3000亩), 形成了一校三地(济南、威海、青岛)八个校园(济南中心校区、洪家楼校区、趵突泉校区、千佛山校区、软件园校区、兴隆山校区及威海校区、青岛校区)的办学格局。
山东大学(Shandong University),简称山大(SDU),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位列“211工程”、“985工程”、“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是一所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
山东大学是中国目前学科门类最齐全的大学之一,在综合性大学中具有代表性。本科生和研究生层次教育涉及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2大学科门类。
历史沿革
山东大学是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起源性大学。其主体是1901年创办的山东大学堂,是继京师大学堂之后中国创办的第二所国立大学,也是中国第一所按章程办学的大学;其医学学科起源于1864年,开启近代中国高等医学教育之先河。
从诞生起,学校先后历经了山东大学堂、国立青岛大学、国立山东大学、山东大学以及由原山东大学、山东医科大学、山东工业大学三校合并组建的新山东大学等几个历史发展时期。
1997年,进入国家“211工程”建设序列。
2000年6月,教育部批准山东大学设立研究生院。7月,由原山东大学、原山东医科大学、原山东工业大学合并组建新的山东大学。
2001年,被确定为国家“985”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
2011年11月22日,学校决定将山东大学威海分校更名为山东大学(威海)。
2012年3月17日,山东大学青岛校区建设奠基典礼举行。
2016年9月16日,山东大学青岛校区迎来了首批新生报到。该校区从2016年新生开始,试点运行书院制,全体本科生分属“一多书院”“从文书院”。
2017年9月,山东大学入选国家“双一流”(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2018年10月18日,经学校研究,山东大学青岛校区更名为山东大学(青岛)。
Ⅱ 安徽省当涂第一中学的百年历程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太平府知府汪麟昌奉令将翠螺书院改建成太平府学堂,校址设在当涂县农机厂附近,任命张维、鲁崇云、刘镇相继为校长。
宣统二年(1910年),太平府中学堂首届毕业生38人,且全部进得贡生。
宣统三年(1911年)太平府中学堂奉令改文实两科(实:指实业)。
民国元年(1912年)继续开办。
民国三年(1913年)因经费困难停办。
民国九年(1920年)太平府中学堂易名为省立第八师范。
民国十二年(1923年)省立第八师范经省教育厅批准改为省立第十初级中学。1928年校址迁至当涂城关八六医院大门右侧,易名为当涂县立初级中学。
1932年,增设女子部一班。
1937年日寇入侵,当涂伦陷,学校文书档案、校舍全部被焚。
1943年春,张四朗、唐师铭等官绅倡议恢复当涂县中,并招收初一三个班学生112人,校址择定在城东南文昌宫、吕祖祠(即老校址)。
1944年6月25日新校舍落成,并刻碑纪念。
1946年在原有五个初中班外,增设简易师范两个班。
1949年4月24日当涂解放,学校于解放后的第三天即复课。
1950年,师生积极投入至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运动中,除开展政治活外,师生捐款三十三万二千四百元;同年,招收高中班。1951年,采石私立大江中学并入该校。
1952年,陈法周同志调任党支部书记、副校长,高启沃同志任校长。
1953年当涂中学首届高中毕业生18人顺利完成学业,其中15人升入大学,3人参加工作。
1954年学校遭受水灾,当涂县初师三年级及和县中学、南陵中学高三并入该校举行第一次校庆活动。
1955年建行政楼,教学楼、师生宿舍,和县高三高二又并入该校举行第二次校庆。
1958年学校改为芜湖专区工业学校,普通班并到当涂初中(当涂初中改为当涂中学)。
1959年芜专工校改为芜专化校,机械两班并到芜湖电校,冶金二班采矿一班并到马鞍山钢校。
1961年芜专化校改为芜专水校。
1962年学校恢复为当涂中学,原芜专水校仍存在。
1963年水校迁至芜湖,该校成为单一的普通完中。
1964年安徽省少年乒乓球赛在该校举行。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
1969年创办校办工厂。
1976年兴建教学北楼(两层)。
1977年兴建教师宿舍楼。
1978年兴建教学主楼。
1979年当涂中学改为当涂一中,邢诚同志任党支部书记。
1980年教学主楼落成,教育厅明克城厅长来校视察。
1981年该校高中恢复三年制。
1982年沿江和省江南片化学会议在该校举行。
1983年7月1日,当涂县由宣城行署划归马鞍山市;同年,学生宿舍楼落成使用。
1984年三年制高三学生毕业,7月18日学校校级领导班子体改结束,仲伟连同志任校长兼党支部书记。
1985年3月13日省教育厅朱仇美厅长来校视察工作。
1986年学校被命名为马鞍山市首届卫生文明单位、市文明单位。
1987年教师职称评定工作结束,教师业务档案进入规范化程序,同年,科学馆建成使用。
1988年学校建立岗位责任制,同年5月15日国家教委副主任王明达来校视察。
1989年县政府拨款8万元,并征地3.6亩,学校建成具有400米跑道及开展多项运动的大操场。
1990年学校首次进行教师任职资格年度考核工作。
1991年12月,副省长杜宣瑾同志陪同老校友天津市副市长钱齐璈同志来校视察,并看望老教师。
1992年该校获得市高中组田径运动会第一名。
1993年张明同志调当涂一中任党支部书记兼校长。同年,在县政府主持下,经一中、酒厂、养殖场三方协商,墩塘使用权正式交由一中管理。
1994年7月教学大楼(现为2号楼)竣工。
1995年经县教委评估验收,确定为县重点中学,同年五县一中联谊会正式启动。
1996年12月学校举行盛大校园文化节,新大门开通。
1997年教工住房实行房改,正式结束了福利分房。
1998年当涂一中高考突破历史记录,曹杰同学以614分获省文科状元,县政府颁发嘉奖令。
1999年元月承良惠同志调当涂一中任校长兼党支部书记;同年高考创历史最好水平,赵扬同学获省理科第一名,县政府再次颁发嘉奖令,被省教育厅命名为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
2000年经马鞍山市教委评估验收,学校正式确定为“马鞍山市示范高中”;综合楼工程启动。
2001年高考达线再创历史纪录,县政府第三次颁发嘉奖令;投资400万,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综合楼投入使用。
2002年学校启动申报省示范高中工程,同年4月被评为第五届省级文明单位、省级绿色学校;同年,征酒厂12亩214万元,为初中部剥离作准备;教师住宅楼(5号楼)完工。
2003年经省示范高中专家评估组验收,正式批准为省级示范高中;同年,学生公寓及食堂一期工程完工,校园网建成;初中部正式剥离,合办民办姑孰初中诞生。
2004年高考再创佳绩,县政府第四次颁发嘉奖令;学生公寓二期工程、学生浴室及配套工程全部完工,被评为第六届省级文明单位;党支部升格为总支。
2005年高考创历史辉煌,县政府第五次颁布发嘉奖令;投资500万,其中国债100万,面积6000平方米的实验楼交付使用,百年校庆进入筹备阶段;同年,被市政府命名为先进单位。
2006年迎来建校一百周年,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有限公司高级顾问、我国著名热力涡轮机和热能工程专家徐大懋院士,我国著名作家、文艺理论家吴泰昌,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驻安徽总代表林富生等该校共计57届3000多名校友也从全国各地赶来庆祝母校建校一百周年。
2013年迁至新址。
Ⅲ 马鞍山市培正学校初中怎么样
我很不幸的告诉你
培正很那啥。。
如果让我在培正和十三中两个学校做选择的内话。
我肯定会选十三中、
还有容,孩子,你要是想拥有一个完美的初中,,就别来成功和二中实验。。。
话说我们二中实验比较惨无人道的说,
体育课隔一天有一节,很可怕的。。
而且要是临近考试两个星期 ,你所有复课都别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