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工商变更登记是否影响股权转让协议之效力
对于股权转让协议,法律并无必须登记才生效的规定,故协议应自成立时内即生效。股东名册登记和工商登容记均作为对抗要件,未变更股东名册之前,受让人所拥有的股权不得对抗公司;未变更工商登记之前,受让人所拥有股权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无论是股东名册还是工商登记,均不具有设权效力,而只具有证权效力和对抗效力。
❷ 公司法中“未经登记或者变更登记的,不得对抗第三人。 ”这句话怎么理解。
1、从逻辑上讲,一审判决既然可以认定你的股东身份,即认可了你的股内东权益,就应当支持容你查阅相关文件的诉请。(当然假如你在一审中没有提出该诉请,上诉也是徒劳的。)。虽然公司没有变更登记,不能对抗第三人,你和公司之间是双方当事人之间的问题,不存在法律上的利益第三方提出独立诉请。所以你的上诉是可行的。
2、凭借一审生效判决,你当然可以办理申请变更登记手续,但是正如你所言,时间上可能存在风险,如果你的上诉期因此错过,得不偿失。而即便上诉请求得不到支持,你完全可以在二审后再申请变更登记。根据我国民诉的审查原则,你几乎不需要担心一审对你有利的判决被驳回,因为 二审的原则是: 只审查异议部分。
所以你的做法是可行的。
❸ 股权转让是否以工商登记为生效要件
您好,股权转让协议来的自认定应以股东意思自治为原则,只要协议不违反法律上禁止转让的规定,就具有法律效力。工商登记并不是股权转让协议的生效要件,未经登记并不能认定股权转让协议无效,只是不能产生对抗善意第三人的效力。
❹ 股权转让和工商登记,股东名册发生冲突时,以那个为准
这个涉及股东身份的认定,以哪个证据作为确权的依据,股权转让协议、股东名册、出资证专明、工商登记属?首先需要弄清楚何为股东,按照公司法及其司法解释的规定,股东身份的取得可以通过依法受让股权或者履行出资义务而取得,因此,是否具备股东身份,关键性的证据是看是否依法受让了股权或者依法对公司履行了出资,这是根本。工商登记备案以及股东名册记载均是在依法受让或者出资之后随后产生的登记行为,这些登记行为本身不具有创设股东资格的效力,只具有对外宣示、公示的效果。因此,根本上讲应以股权转让作为确认股东身份的关键性证据,再综合考虑工商登记等因素而定。当然,如果没有工商登记是无法对抗善意第三人的。
❺ 登记对抗主义有哪些法律条文
《物权法》中登记对抗主义的条文:
第二十四条船舶、航空器和机动车等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未经登记,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
第一百二十九条土地承包经营权人将土地承包经营权互换、转让,当事人要求登记的,应当向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申请土地承包经营权变更登记;未经登记,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
第一百五十八条地役权自地役权合同生效时设立。当事人要求登记的,可以向登记机构申请地役权登记;未经登记,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
第一百八十八条以本法第一百八十条第一款第四项、第六项规定的财产或者第五项规定的正在建造的船舶、航空器抵押的,抵押权自抵押合同生效时设立;未经登记,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
第一百八十九条企业、个体工商户、农业生产经营者以本法第一百八十一条规定的动产抵押的,应当向抵押人住所地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登记。抵押权自抵押合同生效时设立;未经登记,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
依照本法第一百八十一条规定抵押的,不得对抗正常经营活动中已支付合理价款并取得抵押财产的买受人。
-----------------
第九条不动产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经依法登记,发生效力;未经登记,不发生效力,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依法属于国家所有的自然资源,所有权可以不登记。
❻ 工商登记常见的几个认识误区,这些你都知道吗
误区一:公司名字随便起
公司名称审核需要很长的时间,一些创业者为了新潮或避免重复,会使用很多的奇葩组合,造成名称登记不通过。建议大家选择两个字排列组合,看起来很简单普通,或者选择比较生僻的汉字作为名称,通过的概率会高一些。
误区二:注册资本随性填
虽然注册公司无需验资了,股东在注册公司时可以不缴纳注册资本,但有些人为了显示公司实力,就觉得把注册资本填的越高越好。注册资本过大且未到位,是股东对创立公司未尽的出资义务;不利于引进新的股东、且股权转让税负高,后期承担的责任也会更大。
误区三:必须找商用房注册
设立公司需要有住所,一般要求一址一照。但为了鼓励投资,上海早在2015年就出台了《上海市企业住所登记管理办法》,旨在合理释放各类场地资源,降低创业成本,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放宽了企业住所登记的门槛。也就是说如果您没有实际注册地址也可注册公司了,壹隆可为您提供多个区经济园区地址为您注册公司。
误区四:不花钱也能注册公司
虽然现在实行了注册资本认缴制,不用实际出资,但“认缴制”也是有一定额度的,想要“零元”肯定是不能注册公司的。而且注册资本也只是设立公司的前提条件之一。除此之外,公司想要维持基本的运营。还需要基本的场地员工,各项开支等,不花一分钱就能注册公司是绝对不可能的。
误区五:经营范围只填日常业务
在填经营范围时,建议填最广泛的经营范围,其中一些业务可能你并没有涉及,但其实只要公司没有从事特许经营、限制经营的业务,一般不因此影响公司业务的合法性及正常经营,也不影响公司对外开具发票和依法缴税。另外,只要经营需要,企业在经营存续期内也可以对经营范围随时申请变更登记。
误区六:拿到执照就万事大吉
公司注册以后,才是一切的开始。维护好公司并非一张营业执照这么简单,要进行维护,需要记账报税,按时做年报,否则会被列入企业黑名单。
❼ 股东之间的约定与工商登记不一致时,以哪个为准
股东之间关于股比调整或股比变动的约定,具有股权转让合同的性质,专其可以在内部生效并约束订属约当事人股东;而股权登记效力属于对抗效力,主要保护外部善意第三人,其不必然与股权的实际权属或实际股比完全一致。因此,股东之间协议确定的股比与股权登记中记载的股比存在不一致的,在处理公司与股东之间或股东与股东之间的内部纠纷时,应当以股东之间的约定为准。如你有任何法律方面的需求,可以通过#律赢惠#寻求律师帮助。
❽ 未变更工商登记的股权能否对抗强制执行
1、公司章程的生效时间
公司设立时,制定的初始章程应报经工商部门登记后才能生效。
公司存续期间经法定程序修改的章程,自股东达成修改章程的合意后即发生法律效力,工商登记并非章程的生效要件。
2、股东资格的确认
股东身份的确认,应根据当事人的出资情况以及股东身份是否以一定的形式为公众所认知等因素进行综合判断。需要考量的因素主要包括:1)股东是否有出资合意,2)是否有出资行为,3)公司记帐处理,是否计入“实收资本”。核心是“出资合意+出资行为”。
工商登记不是确认股东资格的法定要件。
公司章程的修改,涉及公司股东的变更,公司应依法向工商机关办理变更登记,公司未办理变更登记,应承担由此产生的民事及行政责任,但根据《公司法》(2005年10月27日修订)第三十三条的规定,公司股东变更未办理变更登记的,变更事项并非无效,而仅是不具有对抗第三人的法律效力。
所有说,未办理变更登记的股权不能对抗强制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