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鳜鱼为什么叫mandarin fish
鳜(Siniperca spp)属鲈形目,鮨科,鳜亚科,鳜属。俗称:鳜花鱼、季花鱼、桂花鱼、桂鱼、鯚鱼。英文名:Chinese perch 。
体较高而侧扁,背部隆起。口大,下颌明显长于上颌。上下颌、犁骨、口盖骨上都有大小不等的小齿,前鳃盖骨后缘呈锯齿状,下缘有4个大棘;后鳃盖骨后缘有2个大棘。头部具鳞,鳞细小;侧线沿背弧向上弯曲。背鳍分二部分,彼此连接,前部为硬刺,后部为软鳍条。体黄绿色,腹部灰白色,体侧具有不规则的暗棕色斑点及斑块;自吻端穿过眼眶至背鳍前下方有一条狭长的黑色带纹。
鳜一般栖息于静水或缓流的水体中,尤以水草茂盛的湖泊中数量最多。冬季不大活动,常在深水处越冬,一般不完全停止摄食。春季天气转暖时,则游到沿岸浅水区觅食;此时的雌雄鱼白天都有侧卧在湖底下陷处的卧穴习性,夜间在水草丛中活动、觅食。主要以其它鱼类为食,1-2月摄食较差,6-7月最为旺盛,生殖期采食强度稍下降。鳜鱼通常长至2冬龄,在东北须至3冬龄才达性成熟,亲鱼于5-7月集群于夜间在平缓的流水环境中产卵。6-7月为产卵盛期,怀卵量为3-20万粒。
常见鳜鱼有2种,外形极为相似,区别在于:翘嘴鳜(S.chuatsi ,英文名:Mandarinfish , Aukua)的鳃耙为7,眼较小,头长为眼径的5.3-8.1倍,上颌骨伸达眼后缘之后的下方,侧线鳞为110-142,颊下部有鳞,幽门垂为198-440个。而大眼鳜(S.kneri ,英文名:Bigeye mandarinfish)的鳃耙为6,眼较大,头长为眼径的4.7-5.1倍,上颌骨仅伸达眼后缘之前的下方,侧线鳞为85-98,颊部不被鳞,幽门垂为74-98个。翘嘴鳜生长速度快,个体大,常见为2-2.5公斤,最大个体重可达50公斤;大眼鳜生长缓慢,个体较小,最大个体能长至重2公斤。
鳜鱼广泛分布于中国东部平原的江河湖泊。天然产量相当高。肉洁白、细嫩而鲜美,无小刺,富含蛋白质。每百克可食部分含蛋白质15.5-19.3克,脂肪0.4-3.5克,热量78-109千卡,钙79-206毫克,磷107-143毫克,铁0.7-5.6毫克,硫胺素0.01毫克,核黄素0.10毫克,尼克酸1.9毫克。鳜鱼自古就被列为名贵鱼类之一。1972年出土的马王堆汉墓内的随葬品中,就有鳜鱼!鳜鱼的幽门垂多而成簇,俗称桂花鱼,其味清香扑鼻,鲜脆可口,可谓“席上有鳜鱼,熊掌也可舍”。
❷ 安徽为什么鳜鱼多
并不是安徽鳜鱼多,而是由于多少年来耳濡目染,先入为主形成的印象!因为安徽的臭鳜鱼太出名了!
❸ 晚上可以钓到鳜鱼吗,如果可以,那和白天钓鳜鱼的方法一样吗
1)点动诱鱼法
这种钓法比较简单,可用普通钓鲫鱼的钓竿,换上一个比鲫鱼 钩稍大一些的中型钩;钓线也要换上负荷较大些的如直径0.3~ 0.35毫米的玻璃胶丝线;若用小鱼作饵,钓钩应从鱼侧的腹下钩 至脊背处,不要让钩尖露出,若用小育蛙为饵,钩子要从肛门钩入, 直钩至嘴尖上颚,也不要露出钩尖,再用别的线扎住青蛙的双腿。
垂钓前不必打窝子,垂钓者只要拿着钓竿移至那些可能有鳜 鱼隐裁的水下频频点动,以招引鳜鱼出来凶猛地吞钩。点动的动 作不宜太快,左右移动和上下点动的距离,不要超过30~50厘米, 要尽可能使活饵点动的速度像活物在缓缓游动。若间隔很长时间 还不见有鱼出来摄食,就应换个水域去再作点动。
值得注意的是下钩点动的地点,应选在有过水涵洞水泥管的 出水和人水处,这是鳜鱼最喜欢的藏身之处,正是钓鳜鱼的理想 钓点。
鳜鱼吞钩和别的鱼不同,它不捧也不拖,只是一味贪婪地在原 地似乎很专心地吞食饵物。当出现钓竿稍微有拉动的动静时,不 可急于拉竿,此鱼在咬住钓慎吞入口时要经过2 ~3次吞食的过 程,所以要比较耐心地等待,一般要过几秒钟才能把鳜鱼可靠地提 上岸来。
(2)多竿插地钓法
多竿插地钓法一般都在夜间进行,是一种用10根以上的钓 竿、同样多的钓线和钓钩全都装上钓饵,投人鳜鱼较多的水域,任 鱼在夜间吞钩,第二天早上再去收鱼的钓鱼方法。
钓法是:将20 ~ 50根钓竿上的钓钩全都装上钓饵,在天还未 黑之前,将钓饵放人靠河岸不远的水中,任其沉没或漂流,每两支 竿之间的距离约为3 -5米,下钩、插竿的钓点要选在鳜鱼比较集 中的涵洞边、桥头和多树根、多水荜、有石洞的河边,以及水底石块 成堆、洼洞较多的水域。
垂钓者只要沿河岸一路将20-50根竿子插入土中固定好,就 可回家休息,第二天黎明时前来收鱼就行。插竿的数量并无规定, 多于50根或少于20根都可以,可根据水域中的鳜鱼多不多及垂 钓者的体力情况而增减。
(3)鼓式篾篓钓法
篾篓的式样和规格已在“钓具”中介绍。垂钓开始时,将 青蚯蚓或小鱼等用细线扣扎在篾篓内部的系绳上,两头幔口内 侧也各挂一只钓饵,其它几只钓饵都挂在篓的中间,以便外面 的鱼容易看见。鳜鱼的习性中有一点是喜欢钻洞,看见篓内有 它爱吃的食物,就会从幔口钻人。此篓设置的妙处,就是能进 不能出,鱼能很容易地钻进去,却钻不出来,只等垂钓者去提 篓收鱼。
篾篓的数量可由垂钓者自行酌定,一般可设10-20只,布放 时,将放好饵的篾篓每隔5 ~ 10米安放一只,让其自行沉人水底,收篓时只要见浮漂收篓就行。
(4)其他钓法
除上述三种钓法外,一位钓鳜鱼数十年的行家总结出一套最 适宜的钓具和做法,可能会对钓鳜鱼者有所助益:
①钓鳜鱼的钓钩,采用的是无锡生产的大号丸形钩。此钩的 长度为3厘米,钩尖与钩柄的空档为1. 8厘米,这样的钩可以钓 0.25 千克的鳜鱼。钓钩的钢丝直径不宜趄过1毫米,因为粗 钢丝制的钩,装钩时容易把活饵穿死,尤其穿小白鱼鼻孔时易穿 裂。而钓鳜鱼最好的钓饵就是小白鱼,若将活饵穿死,就不能在水 中继续活动,起不到强烈的诱鱼作用。
②脑线要柔软。脑线很容易被垂钓者忽略,它的长度为25 厘米,粗细应视所钓鳜鱼的大小而定,不宜过相,应该用柔软的胶 丝线,以便装好钩的活饵能在水中活动自如。
③集中下竿。多竿钓是钓鳜鱼的好做法。在钓饵装上钩、钓 点选好之后,如果用的是10支钓竿,下钩时应将10支钓竿下在一 起(各竿距离10~20厘米)。其好处是:很多活饵聚在一起,目标 大,吸引力强,容易引起鱼的注意,而且还能起到撒窝子的作用。
④这位行家认为在他的经验中最重要的是:钓鳜鱼最有效的 钓具是使用竿底钩,其效果比用手竿、海竿都好得多。
(5)泥鳅巧钓法
①这种钓法采用的钓具是硬竿、白色的粗钓线和大号的 圆钩。
②钓点选择在水流缓馒、水清见底的砂石段河床。垂钓前, 先要探测沿岸哪些地方有石洞或岩缝,在适于下竿的各处做好钓 点位置的记号。
③泥鳅要选不大不小、长度为7厘米左右的。太小了拉不动 钓线;太大了则游动迟缓,常在水中装死不动,对鱼的吸引力差。
④钓饵装钩时,左手用一块干布将泥鳅捏住防滑,使其尾部露在外面。右手将鱼钩从正对肛门处的背部皮下钩人(注意不要 伤及其脊骨,否则会将鱼钩死。
⑤饵钩装好后,将其沿石洞方向轻轻放入水中,经鱼钩刺痛 的泥鳅人水后会迅速地游向底层石洞。有时泥揪会停在洞口,垂 钓者可轻轻牵动钓线使其游进石洞少许,若洞内有鳜鱼,见泥鳅游 来便会猛地将泥鳅咬住往洞内拖,此时立即起竿便可得鱼。
⑥要掌握好起竿时机。若动作太慢,泥鳅被鱼拖进洞内深处 甚至拐弯处卡住,就难以将鱼拉出来,所以要认真观察钓线。若发 现钓线突然拉直,就表明鳜鱼已咬住泥鳅,此时应立即拉竿;有时,洞内有浑水冒出,也是鱼巳咬住泥鳅的表现,应立即拉竿,才不会 误失时机。
最后,有件重要的事情要提醒一下:鳜鱼背上的硬刺有毒,在 钓到鳜鱼后从钩上卸鱼时要特别小心,若手被刺着,将会红肿,且 疼痛难忍
❹ 鳜鱼是什么鱼
一般俗称的鳜鱼和桂鱼都是一种鱼,淡水鱼。
❺ 这是什么品种的鳜鱼
从你的图片上看,这个是翘嘴鳜 。
鳜鱼 汉语拼音:guì yú是一种家常的可以食用的鱼类,又名菊花鱼、鳜花鱼、桂花鱼、桂鱼、鳌鱼、脊花鱼、胖鳜、花鲫鱼、母猪壳等。
鳜鱼属凶猛肉食性鱼类,性凶猛,常以其它鱼类为食,幼鱼喜食鱼虾,成鱼以吃鱼类为主,冬季停止摄食。
❻ 鳜鱼适不适合生活在秦岭,淮河一带
鳜鱼,也叫桂鱼、花脊鱼。因其肉质细嫩味道佳,又多为野生,所以受到人们的喜爱。鳜鱼在我国分布广泛,但产量不大,属稀有鱼种。黑龙江、黄河长江等水系的鳜鱼的产量比较多。从20世纪末开始,人们已开始放养鳜鱼。
鳜鱼鱼体表面是片状的黄褐相间的花斑块,嘴巴宽广,鳞细密且小,牙齿尖利,性格凶猛,背部有硬刺状的鳍。
鳜鱼是肉食性鱼种,主要食物来源是水中的小动物。如小虾、泥鳅、鲇鲦鱼、小鲫鱼,尤其喜食泥鳅。
鳜鱼多生活在水质清洁、多活水的水域。常栖息在水中的岩石边、石洞中、有石块的凹凸不平的地方及乱树枝的间隙中。鳜鱼的捕食方法独特,它不是游走觅食,而是“蹲点守候”,它身上的斑点与乱树枝、乱石块、树根须的颜色相似,极有隐蔽性,不易被其他动物和鱼类发现。当它发现有小鱼、小动物在身前游时,便凶猛地窜过去,扑咬猎物,然后回到洞中细嚼慢咽。它可以吞食与自身身长1/2的小鱼、泥鳅。因此,它也被认为是一种害鱼,因为它能吞食水中的其他鱼类,使鱼的数量减少。但是,由于它肉质鲜美,营养丰富,每百克鳜鱼肉中蛋白质近20%,比草鱼、鲤鱼、鲫鱼、鳝鱼的营养价值都高,自古以来就是人们餐桌上的珍品佳肴。鳜鱼的药用价值也很高,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写道:“鳜鱼肉甘平,主治肠内恶血,去腹内小虫,益气力,令人健肥,补虚劳益脾胃,治肠
炎泻血”。
鳜鱼多“定居”,少洄游。在静水中多沉在水底不动,窥视食物。若是流水,也会游到水的中层寻觅食物。春季气温回升时,也会到浅水的草丛中觅食,尤其喜欢侧体产卵在水底的石块之间。
❼ 鳜鱼主要分布地区
鳜鱼广泛分布于中国东部平原的江河湖泊,分别在江苏、上海、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安徽等。特别是江苏的十大淡水湖,更是盛产区,鳜鱼也为江苏名特优鱼品种之一。鳜鱼与黄河鲤鱼、松江四鳃鲈鱼、兴凯湖大白鱼齐名,同被誉为中国“四大淡水名鱼”。
❽ 鳜鱼都是夜行鱼吗
是的,所存鳜鱼都属于夜行鱼!
❾ 鳜鱼是江鱼吗
鳜鱼 淡水鱼类 , 喜静水、缓流、湖泊等
真鲈科 Percichthyidae 鳜属 Siniperca 鱼类
下图为 鳜鱼 Siniperca chuatsi, 又名桂鱼、鲈桂、鳌花鱼、母猪壳
性凶猛,属肉食性,以其他鱼类为食。一般生活在水草茂盛的静水或缓流中,冬季往往游到深水越冬。
❿ 鳜鱼介绍一下这种鱼
鳜鱼,又名桂鱼、鳜花鱼、鳌鱼、脊花鱼、胖鳜、桂花鱼。是一种家常的可以食用的鱼类。
体高侧扁,口大,两颌,犁骨均具绒毛状齿,上下颌前部的小齿成犬齿状;圆鳞甚细小;体侧有不规则暗棕色斑块。冬季在水深处越冬。春季游向浅水区,性凶猛,幼鱼喜食鱼虾,成鱼以吃鱼类为主,冬季停止摄食。肉质细嫩,味极鲜美。体侧扁,背隆起,头大、口裂略倾斜,上下颔前有小齿,体色棕黄,腹灰白,体侧有许多不规则斑块、斑点。属凶猛肉食性鱼类,常以其它鱼类为食,也食虾类,常栖息于静水或缓水域底层,春季天气转暖后常到沿岸浅水区觅食,觅食多在夜间,雨后常在急流处产卵,喜群集,鳜鱼分布很广,除青藏高原外,分布于全国各主要水系,肉质优良,为名贵品种,也是垂钓的主要对象。
“桃花流水鳜鱼肥”,指的就是在农历三月是鳜鱼鲜美的时刻。鳜鱼生长快,品质优良。肉嫩无小刺,是分布很广的淡水鱼,食欲极强,主要以其他小鱼为食料。垂钓鳜鱼一般选择在有树桩、木排或大乱石堆的区域。期间有小鱼穿游其间,成为钓鳜鱼的天然鱼场。可选用常见的沙里爬,活泥鳅等小活鱼作为鱼饵。垂钓时,可选用鱼钩钩在鱼背处,保持鱼的活性,可以在水中自由活动。鳜鱼捕食凶猛,上钩时浮漂反应剧烈,一般不会脱钩,但要注意它的背鳍,和胸鳍,要是被刺伤是极难受的。
鳜鱼还有成对活动的习性。在一条鳜鱼后面往往还有一条紧随其后。这时可把钓到的鱼有意在水中溜几个回合,观察其后的鱼跟随而来,这时可用长把操网先把跟随的鱼捞上来,甚是有趣。
普通称做"花鲫鱼",即鱼贩和厨人讹称的"桂鱼"。鳜鱼四时皆有,尤以三月最肥。张志和的词:"桃花流水鳜鱼肥",吴雯的诗:"万点桃花半尺鱼",可见古今文人对鳜鱼的赞许。在没刺的鱼类中,鳜鱼是最鲜嫩的。最妙的做法是清蒸。饭馆里平日所做的整鱼,常用鳜鱼,醋溜、红烧、酱汁、五柳都可。零做的如滑溜、瓦块、糟溜、锅塌鱼、葱椒鱼、高丽鱼条、抓炒鱼等,全和黄鱼做法相同,是北京最常用的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