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马鞍山的由来
马鞍山是传说楚汉战争时,楚霸王项羽在垓下全军覆没,败退至安徽和县乌江专,自觉无颜见江属东父老,便请渔人将心爱的坐骑乌骓马渡至对岸后,自刎而亡。 乌骓马思念主人,长嘶不已,翻滚自戕,马鞍落地化为一山,马鞍山因此而得名,马鞍山的市名因此山而来。
『贰』 马鞍山号导弹护卫舰的导弹系统
在舰体中部布置了多联装的舰舰导弹,但其空间却不是很大,据称是完全不同的两种发射架。从发射架分析,一种应是已服役的国产新型C803舰舰导弹使用的发射架;而另外一种很特别,其宽度要明显大于旁边用于安装C803舰舰导弹的发射架,而又不同于新建的052C型驱逐舰上装备的新型舰舰导弹发射架,这说明其所使用的是一种完全不同以往的新型号导弹。笔者认为可能有以下两种可能:1.一种未知的新型超音速舰舰导弹;2.新型反潜导弹。
对于前者,笔者认为可能性不是很大。因为作为一种满载排水量不到4000吨的中型护卫舰有必要同时装两种不同型号的舰舰导弹吗?即使装备了又对作战能起多大作用?显然这是非常不符合常理的。而C803舰舰导弹在整体性能上已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完全可以应付目前及未来各种水面舰艇的威胁,可出色地完成中程反舰的重任。
对于后者,笔者认为可能性是最大的,结合054型舰的设计定位就是一种反潜型舰来看,这种猜测就更加具有可信性。 054型舰所装备的舰空导弹也是一个令人感兴趣的地方。目前有多种不同的推测,大体上有以下几种:1.倾斜发射型国产八联装HH-7近程舰空导弹;2.垂直发射型HH-7近程舰空导弹;3.垂直发射型中程舰空导弹。
从外媒报到看,在舰桥前部的01平台上装备的舰空导弹是第一种在二代舰上大量使用的倾斜发射八联装HH-7导弹,其后方设有再装填弹库,内部估计有16到24枚再装填导弹。导弹采用雷达、红外、光学复合引导,全程指令制导,抗干扰能力强,8枚导弹可进行4次攻击。由于它的性能大家已十分熟知了,这里就不过多浪费笔墨了,只着重对后两者的装备情况作一详细分析。
据传在054型舰上将安装垂直发射型HH-7近程舰空导弹,这可能并非是捕风捉影。早在数年前,当一艘舷号为970的试验舰出现在人们面前时,这个问题的答案就已经有了。在其舰首装有两种不同的垂直发射装置,一种为圆形,一种为长方形。前者是一种六联装垂直发射装置,可发射中远程舰空导弹;而后者外界对其的了解就十分有限,笔者将其与一旁的圆形发射装置进行了比较,其宽度要小于后者的直径,而长度明显要比其直径长,大小与美国的MK-41型基本一致,发射方式采用热发射的可能性较大,但也不排除采用冷发射的可能。笔者分析其发射单元为8单元,从其大小看,应是用来发射中近程舰空导弹的,具体是哪一种型号还不太清楚,笔者认为像HH-7、LY-60及俄SA-N-17或是某种型号的新型弹都是有可能的,但采用SA-N-17的可能性较大,因为购入的“现代”级驱逐舰上装的就是SA-N-17导弹,主要用于舰队的中程防空。考虑到后勤保障的便利以及SA-N-17的性能已完全胜任中程舰队防空的重任,所以,如果能用这种垂直发射装置发射SA-N-17导弹,即可在造价较低的054型舰上大量装备,用于舰队的中程防空,并可使我水面舰艇形成近程由HH-7导弹、中程由SA-N-17导弹、远程由国产远程导弹所构成的三层防空体系。
但到目前为止,一直没有看到其装舰的消息。而在054型舰上安装倾斜发射的国产HH-7近程舰空导弹并不是不可接受的。该级舰作为一种以反潜为主要任务的护卫舰,无需为其装备性能虽好,但价格更高的垂直发射装置,以最大程度降低单舰的采购费用。或许在054型的后续防空型舰上才会应用垂直发射装置。笔者分析,在054型导弹护卫舰上没有装备垂直发射系统的另一个原因也许是更主要的,就是这种垂直发射装置或其使用的导弹的研制工作还没有完全结束,离装舰还有一段距离,因此在其前几艘上先上倾斜发射HH-7,待全系统研制工作结束后,在以后的批生产舰上再大量装备。毕竟在054型舰上使用倾斜的HH-7多少会对其优异的隐身性有一定的影响,而采用垂直发射装置既可提高单舰载弹量又可提高其防空能力,想必我们会在054型后续舰上看到其身影。 054型导弹护卫舰作为我国第一艘专用反潜舰,其装备的反潜装备也是目前国产艇艇中最齐全的,主要包括反潜火箭发射器、反潜导弹、反潜鱼雷、反潜直升机及相关探潜设备。
在舰首主炮前方装备有2座86式六联装反潜火箭发射装置,应与“江卫”级上装备的是同一个型号,虽然这种武器在西方舰艇上早以消失,但在实战中反潜火箭应有其发挥作用的地方,像打击浅水海域的水下目标、对深海潜航状态的潜艇目标进行警告性打击及拦截、甚至可用于拦截反舰鱼雷等。由于其使用简单、价格低廉,所以可大量使用。
在舰体中后部救生艇下方的活动盖板内,左右各装有一座三联装反潜鱼雷发射管,用于发射国产鱼-7型反潜鱼雷,这是我国在90年代以后建造的新型或改型驱逐舰上的标准近距反潜武器,而在护卫舰上出现还是第一次,主要用于10千米以内的反潜任务。
舰尾有一座直升机机库,从机库的高度分析,舰上搭载的反潜直升机应该是俄制卡-28反潜直升机,机库内可存放一架。卡-28可以说是目前世界上性能最好的舰载反潜直升机之一,具有很强的中远程反潜能力,可为054型舰提供较大的外围反潜纵深。此外,卡-28还可进行超视距引导、远程预警、侦察、补给运输等任务,这对像054型导弹护卫舰这样的专用反潜舰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054型导弹护卫舰上最令人关注的就要数装在舰体中部的反潜导弹了,上文已就装备这种导弹的可能性作了初步分析。10年前,即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国内外就已传出了我国研制成功第一种“长缨”-1型反潜导弹的消息,当时香港出版的《军事家》杂志上还刊登出了样弹的照片,其外形与美国的“阿斯洛克”反潜导弹基本相同,弹头部是一枚344毫米的反潜鱼雷,后部为火箭发动机,最大飞行速度可达1.5马赫,最大射程为20千米,可攻击潜深600米以内的潜艇目标。随后,有众多报道称其已开始装备使用,并且不仅可用自己的发射箱发射,还可用C-801舰舰导弹的发射/储运箱进行发射,是我国第一种实现舰载导弹共用发射箱发射的导弹。然而,时隔10年后的今天,我们并没有确切的消息证实其是否已装备使用。但联想到054型舰是一型专用反潜型护卫舰,因此不由自主首先想到了它。上文提到,舰体中部另一发射架的宽度几乎是C-803导弹发射架的2倍,如按美国“阿斯洛克”导弹的外形尺寸来作为参考(估计两者的尺寸相差不会很大),其发射箱的外形尺寸要明显小于C-803导弹的发射箱,在这个发射架上放8枚导弹应该是可以容纳下的(4枚一组,并排放2组)。这将会在很大程度上提高054型导弹护卫舰的中程反潜能力,并使其构成的反潜体系更加完整。
『叁』 中国是不是有艘军舰叫马鞍山号
有 !隶属于东海舰队 525马鞍山舰
有525马鞍山号护卫舰 ,属于中国海军新型导弹护卫舰054型!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海军的装备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高速发展阶段,随着世界军事形势的不断发展变化,海军在新世纪中的重要作用日益显现出来,而海军建设的快慢将会对我军能否应对日后所面临的各种威胁并发挥作用起到关键的影响,也是直接影响到能否有效维护领土完整及国家安全的重要因素。在刚刚过去的2003年,国内外媒体先后报道了052B和052C两型导弹驱逐舰和054型导弹护卫舰,这是我国近几年装备建设的伟大成就。有关新型驱逐舰的各种报道现在已非常多了,但对054型导弹护卫舰的报道却很少。笔者根据外媒报道,对054型导弹护卫舰作一分析介绍。
■舰型及动力装置
据外媒报道,与中国以前建造的护卫舰相比,054型导弹护卫舰可谓有了脱胎换骨的变化。舰体光滑整洁,呈流行的长艏楼甲板、方尾舰型,舰体后有一座与舰体连为一体的直升机机库,舰首倾斜很大,上面还加有防浪板,可减轻前甲板被海浪淹湿。舰体外飘明显,横向剖面为深V型,长宽比较小,估计只有8.5左右。虽然这种舰型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舰艇航行时的阻力,对航速有一定的影响,但同时可减轻舰体的横摇和纵摇,增强舰体的稳定性和耐波性,适合在中远海及高海况条件下舰行及作战。在提高舰艇适航性的同时,054型舰的吨位也有所增加,其满载排水量可能会达到3400吨以上,笔者认为3500~3700吨较为可能,这已达到了我第一代051型导弹驱逐舰的吨位了。因此,054可装载更多的燃油及弹药,自持力和续航力有了很大提高,符合当今世界护卫舰向大吨位发展的总趋势。054型舰的另一明显特点是在设计上考虑到提高其隐身性能。整个船体具有很大的外张度,上层建筑低矮,尺寸较小,且所有的外壁尽量避免采用垂直面,而是带有很明显的内倾,主桅、后桅及烟囱大多采用双面体或多面体,各转角处也作成圆弧状,舰上的救生艇及反潜鱼雷发射器也都被布置在舰体内部,外部用金属屏蔽帘遮盖,烟囱内也采用了成熟的红外抑制装置,减轻红外特征。所有这一切都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其自身的雷达反射面积及红外特征。因此,说054型舰是目前我国建造的最成功的第一种隐身型护卫舰并不为过,对其它舰艇的设计也有着很好的借鉴作用。
关于054型舰的动力装置,笔者认为应是全柴动力,并非是广为流传的柴—燃联合动力,这主要是从舰上的烟囱布置情况得出的。我国护卫舰一直使用的全都是柴油机动力,目前装舰的各型柴油机已达到了很高的可靠性,在性能上与世界先进机型的差距也不是很大。在“江卫”Ⅱ型舰上装备的MTU 1201163-TB92型高速柴油机是目前已知最先进的,总体性能十分出色。“江卫”Ⅱ型在使用2台该型机的情况下,可达到25节的最高航速(总输出功率为14200马力,“江卫”Ⅱ满载排水量2250吨)。由此,我们可以对054型的最高航速作一推测:首先,考虑到054型舰吨位的增加及舰型设计对航速的影响,并参考世界一些吨位及舰型相似的其它护卫舰,笔者认为054型舰的最高航速不会超过28节,很有可能只有26到27节的水平。法国“拉斐特”级护卫舰在舰型及吨位上与054型舰都基本相当,使用的是4台柴油机,输出总功率为23288马力,其最高航速也只达到25节。所以,如果没有新型更大功率的舰用柴油机研制成功的话,054型舰上最有可能装的就是4台“江卫”Ⅱ型舰上使用的MTU 1201163-TB92型高速柴油机,其总输出功率可达到28400马力,从其舰体的宽度分析完全能容纳下2台一组的布置。作为一型以反潜为主的护卫舰,其动力装置也采取了降噪措施,以降低其自身噪声辐射水平,这也是我国以往护卫舰动力系统所没有的。虽然最高航速并不很大,但对于现代护卫舰来说也完全够用。对作战影响最大的还是其续航力的提高,这对054型舰来说更为重要。再者,柴油机采购费用及使用维护费用都要小于燃气轮机,因此,054型舰使用柴油机无论在费用上还是技术风险及维护保养上都是非常符合其设计初衷的。
■舰载武器
作为一种新型舰,054型舰的武器系统也是十分令人关注的,其舰载武器系统主要取决于其所但负的作战任务,从目前的资料分析,054型舰应是一型以反潜战为主的多用途护卫舰。
从目前情况看,054型导弹护卫舰主要由火炮系统、导弹系统和反潜系统组成。
火炮系统。054型导弹护卫舰在舰的武器系统首装有一门新型100毫米自动舰炮,与我国新建的新型导弹驱逐舰上使用的是同一型号,从而也说明这种新型炮已成为我国第三代驱护舰的标准装备。外观采用了隐形设计,棱角分明,可有效减小舰炮的雷达反射截面,与054型舰优异的隐身设计舰体形成完美的结合。该炮与法国克勒索-卢瓦尔公司生产的紧凑型100毫米舰炮非常相似,但在总体性能上要高于它,与以前广泛使用的79A式双管舰炮相比,在可靠性、自动化程度及弹道性能上有了很大的提高。在使用弹种上,除常规弹种外,很可能可以使用制导炮弹,以提高火炮的命中精度。射速很有可能达到90发/分的水平,其最大仰角达到85度,必要时可进行对空射击,威力及射程上均比原双管有了很大的提高,完全可以满足作战的需要。不过,受到口径的限制,其对地的打击威力有所不足,但这可以通过提高命中精度及射速来进行弥补。
除新100毫米舰炮外,054型导弹护卫舰后部还装有4座AK-630M型近防炮,每侧各装2座,主要用于近距反导防空作战。在054型舰以前的二代舰上大量使用的是76A式双37毫米舰炮,但其反导能力较有限,对多批次导弹的拦截概率不高,不能为舰艇提供可靠的防护能力。而AK-630M则是一种6管30毫米速射舰炮,是俄罗斯大量装备使用的一种近程反导防空炮,由于采用了多管设计,最大射速有了极大的提高,可达到4500发/分,火力密集度比76A提高3~5倍。每座AK-630M重量只有1吨,且其弹库的最大备弹量达到2000发,可对多批次目标进行持续攻击,不仅可对空中目标进行攻击,还可以打击水面舰艇,可一炮多用。该炮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可靠性高、反应速度快的特点,非常适合吨位较小的舰艇安装。054型舰每侧装有2座,每座可在1分钟内拦截5个目标,每侧可同时拦截10个目标,全舰可在1分钟内拦截20个低空目标。也许有人对054型舰上为什么不装性能更好的国产730系统而感到不解?其实,这里的原因很简单,笔者分析主要是由于受价格因素所制。据有关资料显示,一套730系统的采购费用在4000~5000万人民币,而一套AK-630M系统(包括4座AK-630M火炮及相关火力控制系统)只有不到2500万人民币。这种价格差对于054型这种定位于低价格、并要进行大批量建造的护卫舰来说是不可接受的。如采用730系统,在花费同等费用的情况下只能装一座,虽730系统的整体近程反导能力要明显高于AK-630M(相对于单座AK-630M),特别是弹道性能及精度更是AK-630M所不及的,但与多座AK-630M相比,这种优势就很不明显了,特别是同时对付多目标的能力上,单座730系统与多座AK-630M就存在较大的差距了。054型舰每侧装2座AK-630M的火力密集度可达近10000发/分,这样高的火力密集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可弥补其弹道性能及命中精度不高的不足。令笔者感兴趣的是,用于控制这4座AK-630M舰炮的火控雷达并不是俄原来的MR-123型雷达(西方称其为“低音帐篷”),而是国产的TR-47C型火控雷达。该雷达是二代舰上的标准装备,对0.1平方米空中目标的探测距离为8千米,具有火力分配功能,并有光电探测器(电视、红外、激光)作为辅助探测手段,具有较强的抗电子干扰能力。以前该雷达主要用来对国产76A双37毫米舰炮进行控制,如今却用来对AK-630M进行控制,这也许说明我们已解决了两者之间的互联互通及与其它探测系统、作战指挥系统的兼容性问题。更主要的是,TR-47C型火控雷达的探测精度、控制能力及抗干扰能力均要比MR-123型雷达高,这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AK-630M弹道精度不高的弱点,充分发挥AK-630M射速高、火力密集的优势。笔者还有另一种推测,就是这套系统完全是我国自产的。
导弹系统。舰舰导弹:在舰体中部布置了多联装的舰舰导弹,但其空间却不是很大,据称是完全不同的两种发射架。从发射架分析,一种应是已服役的国产新型C803舰舰导弹使用的发射架;而另外一种很特别,其宽度要明显大于旁边用于安装C803舰舰导弹的发射架,而又不同于新建的052C型驱逐舰上装备的新型舰舰导弹发射架,这说明其所使用的是一种完全不同以往的新型号导弹。笔者认为可能有以下两种可能:1.一种未知的新型超音速舰舰导弹;2.新型反潜导弹。
『肆』 军舰的来历
军舰发展历经了数千年时期,还在二千多年前,在我国古代春秋战国时代,吴国水军就曾在浩瀚的江湖水面上,摆开战场,与楚军舟师决战。在古罗马时代,罗马帝国的双排桨战舰,在地中海同样显过威风。
早期的军舰发展主要有两种路线,一种是西班牙式,特点是船楼比较高,船艉高,适合进行接舷战,主要用于大宗的货运,代表是西班牙运金船(宝藏船)对于抵抗海盗效果比较好。另一种是英国式,特点是没有船楼结构,船艉很低,火炮比较多,适合进行炮战,因为船艉低所以稳定性好,速度快,适合打劫西班牙的运金船(两者有点像坦克和坦克杀手的关系)后来到了后纳尔逊时代,英国人的战舰证明了他们比较适合进行国家级别的战争。英国人按照他们的想法设计了巡洋舰,意为平时可以在殖民地海域巡视,战争时刻可以快速集结编组为舰队。
设计演变
早期的军舰称为战船,是在桨帆船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所以又称桨帆战船。国外著名的桨帆战船有意大利“加利”型桨帆战船、西班牙“卡里翁” 型风帆战船、北欧的海盗战船、英国的火炮风帆战船。
接着是蒸汽船时代,英国人设计了用铁甲覆盖的战舰,并设计了可以旋转的主炮(这一设计来自帆船时代的臼炮式设计,臼炮并不是大航海时代里那种一艘船装150门的那种,而是一般情况下一艘船只有1到两门臼炮,安装在甲板上,因为是弧线设计,所以直接攻击敌舰甲板威力很大)到了1890s,英国人又设计了君权级战列舰,一种基本具有现代战列舰性质的主力战舰,自此,海军设计进入了大炮巨舰时代。战列舰和铁甲舰的根本区别是封闭的回旋炮塔,和新的发动机,此外并没有什么本质区别
此后,英国人又设计了无畏级战列舰,将战列舰的主炮口径统一,以便取得最好的射击效果,减少了副炮,加厚了装甲,无畏级战舰基本设计思路是自身装甲要能挡住同级舰主炮射击。
无畏级之后,英国人为了巩固其海权又设计了一种理想巡洋舰也就是战列巡洋舰,即拥有战列舰火力和巡洋舰速度的战舰,为此该类战舰牺牲了装甲。事后的战例证明,这种战舰完全不适合大舰队海上决战,于是,各国船坞里的战列巡洋舰纷纷被改装为航母。只有德国人坚持了,结果是沙恩霍斯特级战舰在大西洋的破交作战中大放异彩。
日德兰海战后,战列舰逐渐退出了海上主力舰的舞台,航母成了新的海上宠儿,(当然,也有人不相信航母,希特勒不信,墨索里尼也不信,日本人也造了大和武藏但还是把信浓改成了航母)其代表就是日本的联合舰队——一支在太平洋战争开始前拥有世界上最强大航母战斗群和最精锐海军航空兵的舰队,但是,由于日本人的官僚作风,这支舰队并没有得到最好的指挥官,其结果就是接二连三的败仗。总司令官两度被刺杀(山本和古贺)1945年,日本投降,1947年,世界上第一艘航空母舰下水随后被拆毁(日本的飞鹰号,是世界上第一艘专门设计的航空母舰,其他的航空母舰多是战巡和战列舰改装的)(日本有两个航母之最,一个是飞鹰号,另一个是信浓号,世界上服役时间最短的航母,第一次出海就被打沉)
从古代战舰发展到现在军舰,经历过漫长的年代。由于生产力的发展,技术的进步,使得舰体材料、动力装置、武器装备发生了根本变化。舰体材料从木壳到钢铁装甲;动力从人工划桨和风帆动力发展到蒸汽轮机和核动力;武器装备则从冷兵器到火器,终至核武器。军舰的战斗方式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从最早的撞击、接舷白刃战发展到舰炮、鱼雷攻击,现代则使用导弹进行超视距攻击,军舰之间的战斗已经不再需要面对面的形式了。航空母舰的出现与发展则让海上战斗的形式起了根本性的变化。现代海战已经从水面变成水下、水面、空间的三维立体战争。
『伍』 马鞍山舰是不是跟马鞍山有关系 还是
被国家定义为较大城市有地方立法权的城市,在海军中都有一艘以该城市命名的舰艇!其舰长一般选用该舰名字城市的人!!如马鞍山舰。
舰长正常情况下就是马鞍山人。
『陆』 安徽马鞍山的名字来源
马鞍山市历史悠久抄,市袭名来源于历史,相传楚汉战争时,楚霸王项羽被困垓下,四面楚歌,败退至和县乌江,请渔人将心爱的坐骑乌骓马渡至对岸,后自觉无颜见江东父老,自刎而亡。
乌骓马思念主人,翻滚自戕,马鞍落地化为一山,马鞍山由此而得名。
(6)马鞍山舰来历扩展阅读:
鞍山地处中国东北地区、辽东半岛中部,东部、北部与辽阳县为邻,东南部与凤城市、庄河巿毗连,南部与大石桥市接壤,西部与盘山县、辽中县交界;
市中心距辽宁省人民政府所在地沈阳市89千米,东距煤铁之城本溪市96千米,南距大连市308千米,西南距营口鲅鱼圈新港120千米,两距盘锦市103千米。
鞍山市的地势地貌特征是东南高西北低,自东南向西北倾斜。东南属于千山山脉延伸部分的山区,一般海拔400—600米;最高为岫岩的帽盔山,海拔1141米,海城一棵树岭次之;山区主峰海拔931米,面积约为5271.44平方千米,占鞍山市总面积的56.97%。
『柒』 “马鞍山号导弹护卫舰”为什么叫马鞍山号
根据《海军舰艇命名条例》,我国海军舰艇命名总的原则是:区别于国际上其他专国家和地区的舰属艇命名;区别于国内地方船名;条理性强,便于记忆;字音清楚,不易相互混淆;名称响亮,有意义,能够体现祖国的尊严,表现出中国的悠久历史和文化;能够经得起历史的考验,使用长久,在相当长时间内,能够满足装备发展的需要。 具体命名规定简要如下: 巡洋舰以行政省(区)或词组命名, 驱逐舰、护卫舰以大、中城市命名, 核潜艇以“长征”加序号命名, 猎潜艇以“县”命名, 船坞登陆舰、坦克登陆舰均以“山”命名, 步兵登陆舰以“河”命名, 补给舰以湖泊命名。 在人民海军的舰艇方阵中,有两艘战舰是用人名命名的:一艘是远洋航海训练舰“郑和”舰,另一艘是大型国防动员舰“世昌”舰。尽管中国军舰都有自己的舰名,但并不把舰名漆到船舷上,而是根据国际惯例涂上自己的舷号。 525 马鞍山号,054级护卫舰,2003年11月9日在沪东造船厂下水。我国研发和制造的第一代隐身导弹护卫舰。马鞍山号是054级护卫舰首舰。
『捌』 马鞍山为什么叫做马鞍山
相传楚汉战争时,楚霸王项羽被困垓下,四面楚歌,败退至和县乌江,请回渔人将心爱的答坐骑乌骓马渡至对岸,后自觉无颜见江东父老,自刎而亡。乌骓马思念主人,翻滚自戕,马鞍落地化为一山,马鞍山由此而得名。
著名女词人李清照有“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的诗句,表达了对这一段可歌可泣的史事的无限感慨。
(8)马鞍山舰来历扩展阅读:
马鞍山市位于长江下游南岸、安徽省东部,地处北纬31°46′42″~31°17′26″与东经118°21′38″~118°52′44″之间;东临石臼湖与江苏溧水县和高淳县交界;西濒长江与和县相望,南与芜湖市郊、芜湖县、宣城市接壤;
北与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毗连,具有临江近海,紧靠经济发达的长江三角洲的优越地理位置。
马鞍山市最北点在慈湖河入江口,最南点在黄池镇水阳江中心航道线上,最西点为江心洲与和县之间长江主航道中心线,最东点处于石臼湖中心线。全市总面积1686平方公里,南北最大纵距54.4公里,东西最大横距46公里。
『玖』 马鞍山号导弹护卫舰的简介
舷号525的首舰于1999年12月在上海沪东厂开工,2003年9月11日下水,命名为马鞍山号;二号舰则由广州黄浦厂承造,在2003年11月6日下水,命名为温州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