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工商服务 > 公共服务交通体系规划

公共服务交通体系规划

发布时间:2021-08-17 04:17:17

⑴ 我国的政府公共服务体系主要应包括哪四项基本内容

一、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居于整个模型的核心,它是基本生存性基本公共服务、公共环境性基本公共服务、公共安全性基本公共服务和自身发展性基本公共服务的集合,B、C、D、E与A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形成一个系统。

二、基本生存性基本公共服务处于模型的最下方,是整个模型的基础性模块。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认为人首先要满足食物、水和住房等生理需求,然后才转向较高层次的需求。从基本公共服务领域看,B独立生成A的子系统。

三、公共环境性基本公共服务位于模块的左方,是A的重要组成部分。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二者构成对立统一的整体。

四、公共安全性基本公共服务,居于模块的右边。公共安全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必要条件。任何一个社会的存在和发展,都需要公共安全,没有良好的公共安全保障体系与措施,整个社会将处于无序状态。

(1)公共服务交通体系规划扩展阅读

构建全民均等享有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之一,是促进社会公平公正、维护社会和谐安定、确保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的重大举措。

政府转型是构建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制度基础。政府转型的基本趋势是公共服务职能不断发展并成为重要职能。公共服务职能的强化将大大推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构建。

首先,政府职能转型的核心是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对于服务型政府来说,全面履行政府职能,必须在抓好经济调节和市场监管的同时,更加注重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

这就要求政府必须成为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主体,在教育、医疗、社会保障、就业和住房保障等领域建立惠及全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⑵ 连云港轨道交通的连云港城市公共交通规划

为适应城市化发展要求,促进城市交通与城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充分发挥公共交通对城市发展的引领和带动作用,为向市民提供方便、快捷的公交服务,落实“公交优先”发展战略,根据《国务院关于城市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指导意见》(国发〔2012〕64号)、《交通运输部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城市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指导意见〉的实施意见》(交运发〔2013〕368号)以及省委省政府关于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有关要求,市交通运输局经公开招标由南京市城市与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对市区公共交通规划进行了编制,形成了《连云港市城市公共交通规划》(征求意见稿),现向社会各界征求意见。 1、发展框架
根据连云港城市性质、功能定位和发展目标,公共交通发展战略目标为:构建多模式、一体化、全覆盖、高品质的公共交通系统,打造优质、畅达、绿色和智能公交系统,引导城市空间有序拓展,促进城市功能有机组织,强化区域中心城市交通地位。连云港城市公交发展愿景:“畅行港城、畅享公交”。 2、公共交通体系构建 (1)远期公共交通体系:连云港市区远期建立以轻轨和快速公交(BRT)为骨架,以常规公交为主体,以出租车、定制公交等其他公共交通方式为补充,公共自行车服务广泛、慢行接驳完善的公共交通服务体系。 (2)近中期公共交通体系:在轨道建成前,逐步建立起以快速公交(BRT)为骨架,常规公交为主体,出租车等其他公共交通方式为补充的公共交通服务体系。 1、轨道线网规划 本次规划5条轻轨线路,总长度约172.6公里:
1号线:长约32公里,联系新海老城、龙河广场商业中心、市政府、开发区中心、连云新城;
2号线:长约45公里,联系青口盐场、连云新城、开发区、连云经济开发区、徐圩新区;
3号线:长约46公里,联系新海老城、火车站枢纽、猴嘴高铁站枢纽、火车东站枢纽;
4号线:长约27.5公里,联系连云新城商务核心区、连云新城中心区、青口盐场、赣榆区政府、赣榆商业中心;
5号线:长约22公里,旨在加强滨河新城、南部新城的辐射带动作用,同时沟通火车站枢纽、龙河商业中心、苏欣快客换乘枢纽、南站城乡换乘枢纽、新客运南站。
2、快速公交线网规划 (1)功能定位 公交体系中骨架组成部分;轻轨建成前,以快速公交公交承担主骨架功能;轻轨建成后,作为轨道交通的延伸与补充,覆盖次级客流走廊,弥补轨道服务空白。 (2)规划方案 轨道建成前快速公交总规模324.5km(含12.6km重复段),承担城市公交主骨架功能;城市轨道建成后,部分用于培育客流的快速公交线路弱化为快速公交支线、普通公交干线,轨道建成后快速公交总规模为218km。 1)轨道建成前规划快速公交线路共11条,包括3条客流培育线和两条服务延伸线。
表1 轨道建成前快速公交规划一览表 编号长度 (公里)重复段功能1号线 32.6运能补充2号线34培育客流3号线41.9运能补充4号线40.31.8培育客流5号线34.8运能补充6号线27.3运能补充7号线30.9运能补充8号线20.7服务延伸9号线10.6服务延伸10号线38.410.8培育客流11号线13运能补充合计324.512.62)轨道建成后,三条客流培育线弱化为快速公交支线、公交快线,10号线北段功能调整为服务延伸线,南段弱化为常规公交。
表2 轨道建成后快速公交规划一览表 编号长度(公里)功能1号线32.6运能补充3号线41.9运能补充5号线 34.8运能补充6号线27.3运能补充7号线30.9运能补充8号线20.7服务延伸9号线10.6服务延伸10号线6.2服务延伸11号线13运能补充合计2183、公交车辆发展 2030年部分轨道建成,快速公交及普通公交车辆达到人均16标台标准。 4、公交场站规划 远期公交场站总规模约115公顷,宜高标准控制,按需建设。考虑到城市建设的不确定性,城市规划人口规模控制与城市用地拓展的矛盾,要求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时,进一步核算规划范围内的公交场站需求。 (1)综合车场 规划区规划综合车场(含修理厂、停保场功能)20处,总占地约60公顷。 (2)枢纽站、首末站 规划区设枢纽站、首末站共132处,总占地约55公顷。 (3)场站建设模式 鼓励场站集约开发、综合利用,在中心区、商业发达地区,允许首末站、综合车场用地立体开发,与商业、办公和公交生活设施一体(紧凑型)建设。对公交综合车场,可与停车需求主要在白天的社会停车场共建共用(白天社会停车、夜间公交停车,社会停车收费收入用于弥补公交运营费)。 5、近期公交线网规划 以我市大力发展BRT快速公交为契机,结合城市开发,对我市现有公交网络进行优化。优化基本原则为:逐步完善BRT骨架系统,实现区域间快速联系;优化城市旅游线路,支撑城市旅游业发展,方便居民日常游览;强化枢纽支撑,便捷换乘;服务城市建设,填补公交覆盖空白;梳理既有线路,层次分明,控制线路无效绕行,减少无序竞争。 (1)规划方案:规划近期线路82条,总长度1390公里,其中快速公交(BRT主线)4条,公交快线6条(BRT跨区支线5条、机场线1条),干线33条(包括普通BRT支线7条、普通公交干线26条),支线39条。此外,建议延长公交线路服务时间,保障港城居民晚间出行需求,规划新增夜间线路4条,总长度77.6公里,运营时段为夜间10点至次日6点。 (2)线路建设要求:1)滚动调整,逐步优化:建立线路滚动调整机制,结合城市开发、道路基础设施建设,不断评估、优化调整公交线网。2)填补空白与支撑发展:线路布局首先要覆盖近期有客流需求的城市区域,其次还要着眼培育客流,支撑城市开发。

⑶ 城市规划中 关于公共服务设施图 的表示,具体应该包括哪些设施呢

楼主是个很有复心的人!我说下制我的看法,供楼主参考!
首先要明确自己想要在图上表达什么内容:如果重点表达的是C,这张图名字应该是公共服务设施图;
如果要表达变电站,水厂一类的U,那么这张图应该是叫基础设施规划图;
个人觉得,这是表达内容不同的两张图;
至于T,不管是做U图还是C图,个人觉得做图的时候道路都会不可避免的加上的,所以T在这两张图上都有表示,但是仅限于简单的区域连通状况,详细的T图还是在道路专项图里做。

⑷ 城市交通规划包含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交通规划的构成要素分为:需求要素、供给要素和市场要素3部分。

1、需求要素分为移动意识所决定的主体,如个人、团体(家庭、企业、政府等)和移动的对象,如人、物(原材料、货物、废弃物等)。

2、供给要素分为交通工具,如汽车、火车、船舶和飞机等;交通设施,如道路和节点(车站、枢纽和停车场等);运行系统,如信号控制系统、信息管制巾心等;经营系统,如交通服务的组织、管理和运营。

3、市场要素指交通市场的调节系统,即经营主体和市场框架(确定经营主体、收费标准、服务等)的调整。

(4)公共服务交通体系规划扩展阅读:

交通规划是将人和物移动的方式合理组织为目的,以实现城市生活的方便、出行便捷和利于人们游憩为宗旨,包括交通设施的配置和功能上的规划。是以土地规划、区域规划为基础,而进行的适合区域定位发展的交通线路、交通方式和交通工具的三者的合理配置,使其发挥各自的优势。

交通规划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交通规划是建立完善综合运输体系,获得交通运输最佳效益的重要方式和途径;

2、交通规划是缓解道路交通拥堵问题的根本措施;

3、交通规划是充分发挥原本有限的交通基础设施的效益,实现城市交通管理科学化的重要手段。

⑸ 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三五"规划有没有

体育总局正加快建立完善有关政策和标准,优化顶层设计。配合国家发展改回革委研究编答制“十三五”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规划,明确“十三五”基本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的思路、原则、任务和保障措施,建立“十三五”国家基本公共体育服务项目清单和服务标准。

⑹ 某城市同时进行公共交通规划和综合交通规划,这两个规划是否相同

不同城市管理体制不一样,综合交通规划可能是规划建设局负责请人编制,而公交规划可能是交通局或者公交工时请人编制;
深度不一样,综合交通规划包含但不止是公交规划,包括所有交通方式,而公交规划主要是公交专项规划,也更加深入,更具有操作性;
时间先后顺序不一样,综合交通规划可以指导公交规划,公交规划也可以支撑综合交通规划。

⑺ 如何通过公共交通系统规划建设来引导城市空间合理有序地扩展

如何通过公共交通系统规划建设来引导城市空间合理有序地扩展。
答: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城市开发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一种理想模式,通过 利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来引导城市发展不断有序地扩展。
在实施上可以通过城市 轨道交通系统沿着城市规划的路径从中心城区向外辐射, 沿线的土地开发与轨道 交通的建设整合在一起, 使大多数公共建筑和高密度的住宅区集中在轨道交通车 站周围, 这样新城的居民能够方便地利用轨道交通出行,也方便进一步扩展时对 该地区的整合。
同时, 在中心城区, 公交系统与完善的行人和自行车设施相结合, 共同维持并加强中心城区的交通功能。
有以下实施方法来实现城市空间合理有序地扩展:
一、 长期规划引导城市发展: 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需要一个适合自身特点的、 长期的发展规划, 并且要有一系列配套措施去保障这个规划顺利实施。有着合理 长远的城市规划方向才能使得该区域的发展规划能够处于一种稳定的状态, 保证 了其长远期规划最终能够得到落实。
二、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引导城市形态构建: 通过建设城市轨道交通网络来支 撑区域长远期的城市规划体系, 轨道交通系统支撑沿线以及各个站点形成城市发 展的交通走廊, 从中心城区向外放射出去。 充分发挥规模效应, 形成整合的优势, 从而改变整个区域的用地形态和居民出行特征,从而促进区域的可持续发展。以 交通来引导, 也可以实现城市新开发区域与市中心之间通过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相 连接,方便地解决了新区到中心城区的出行便捷。
三、 土地开发与轨道交通系统相配合: 有效地将公共交通系统的开发与土地 利用开发相结合, 公交系统要能够方便有效地服务于沿线地区,而沿线土地开发 的同时也为公共交通创造了足够的客源。为了便捷各区域居民的出行,要求建筑 要全部集中在公交车站附近, 同时应刺激站点周边的商业发展。在新城的用地开 发上重视就业与居住的平衡,并主要环绕轨道交通车站进行。
四、 不同交通方式间的高度整合: 在实施以公共交通来引导城市扩展的模式 时, 不仅要重视大运量公共交通的建设和发展,还要将不同交通方式进行面向公 共交通的有机整合。 各种交通方式都不是孤立,它们都属于整个城市交通系统的 一个部分, 要想有利地保证成功地实施,就要通过对不同交通方式进行整合以此 来提高公共交通的服务水平和竞争力。

⑻ 《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编制管理办法》的具体内容

《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编制办法》 贯彻实施与综合交通工程安全建设及系统运营优化管理实用手册
第一章城市综合交通系统工程科学
现代化
第一节系统
第二节系统科学
第三节系统工程
第四节交通系统工程
第二章城市综合交遣运输体系
第一节综合交通运输的形成与发展
第二节综合交通运输的主要交通运
输方式
第三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第三章综合交通规划基础
第一节综合交通规划总体思路
第二节 综合交通规划的步骤与方法体系
第四章城市综合变通系统分析
第一节基本概念
第二节系统分析妻素和准则
第三节系统分析妻点和步骤
第四节交通系统分析应用
第五章交通运输需求分析
第一节交通运输需求概述
第二节交通运输需求的分类
第三节交通运输需求弹性
第四节交通运输需求预测
第六章城市综合交遣总体规划实施
第一节城市综合交通网络规划
第二节城市综合交通线路规划
第三节城市综合交通枢纽规划
第七章综合交遣运输网络总体规
划方法方案
第一节综合交通运输网络规划
第二节综合交通运输通道规划
第三节综合交通运输枢纽规划
第四节综合交通运输结构规划
第八章综合交道运输信息系统规划
方法方案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综合交通运输信息系统规划基础
第三节综合交通运输信息系统规划方法
第四节综合交通运输信息系统规划管理
第九章城市综合交通系统评价标准
第一节系统评价概述
第二节评价指标体系
第三节单项评价法
第四节综合评价法
第十章交通系统工程模型建设
第一节模型
第二节模型构建
第三节常用的数学模型
第四节交通系统模型
第十一章综合交通工程安全预测系
统建设
第一节预测科学
第二节定性预测技术
第三节时间序列预测法
第二节多目标优化
第十二章交通系统运营优化
第一节系统优化
第二节多目标优化
第三节模糊优化
第四节灰色优化
第五节遗传算法
第六节蚁群算法
第十二章交通运营网络安全技术管理
第一节图与网络
第二节最小生成树问题
第三节最短路问题
一、最短路问题
二、求两点间最短路的标号法
三、求任意两点最短路的距离矩阵法
四、求解双目标最短路的方法
第四节最大流最小割量
一、网络流
二、最大流最小割量定理
三、交通供需分析的断面法
第五节网络最大流问题
一、最大流的标号法
二、最小费用最大流
三、工程施工运输网络优化方案
四、防洪物资运输优化
第十四章交通排队系统管理
第一节排队系统
第二节生灭过程
第十五章交通系统运营优化
决策管理
第一节系统决策
第三节风险性决策
第四节不确定性决策
第五节决策支持系统
人民交通大学出版社16开精装单卷 定价:326元

阅读全文

与公共服务交通体系规划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马鞍山二中卢大亮 浏览:583
建筑证书培训 浏览:62
马鞍山潘荣 浏览:523
2019年公需课知识产权考试答案 浏览:280
基本卫生公共服务项目实施方案 浏览:62
初中数学校本研修成果 浏览:30
长沙市知识产权局张力 浏览:369
荣玉证书 浏览:382
凌文马鞍山 浏览:34
石柱镇工商局 浏览:854
钢铁发明国 浏览:118
创造与魔法怎么卖人民币 浏览:101
知识产权专题答案 浏览:760
高发明巫溪 浏览:755
卫生室公共卫生服务考核标准 浏览:493
亚洲给水排水有版权吗 浏览:397
湖北省医疗纠纷预防与处理办法 浏览:230
星光创造营后勤在哪 浏览:581
北京办理知识产权 浏览:177
交通银行信用卡有效期是几年 浏览: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