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安徽省马鞍山市,雨山区水稻田被洪水冲毁该找哪个部门
有以下几种办法:如果是发包方对稻田附近的水塘布置不合理,导致一下雨就淹没稻田,可以和发包方沟通解决;2.如果你对稻田保险了,你可以向保险公司提出理赔。像这种洪水冲毁稻田大概率是天灾。供参考!
『贰』 马鞍山雨山区水稻种植农户被洪水冲毁该找哪个部门
历朝历来代,农业遭受自然自灾害是少有获救的。新中国成立以来,尽管这种状况有所改善,但杯水车薪,农民的利益无法从根本上得到保障。善于经营的保险公司看到了商机,推出了预防农作物自然灾害险。农村农民在播种时只要购买此保险,农作物生长中途如遭遇自然灾害,保险公司按照受损的百分比予以赔偿。解决了农民后顾之忧。
山洪暴发冲毁了你的几亩水稻,间接受损几十亩,确属自然灾害。如果你投有保险的话,保险公司会给你一定的赔偿。如果没有投保的话,现在找哪个部门都没有用。
『叁』 马鞍山采石一中首任校长叫什么
1945年春天,南京中央大学附属中学教师曹冉功与家居采石镇的内弟鲁亚鹤经过一番精心筹划,用日寇遗留下来的木材,在翠螺山南麓杨公祠的地基上盖了十四间麦秸草房,并借用彭公祠、李公祠、杨公祠三公祠的房舍,创立了安徽省当涂县私立采石中学(简称采石中学)。学校成立董事会,鲁亚鹤任董事长兼校长,下设校务主任和教务主任负责处理行政和教学的日常事务。教师有十来人,主要聘请南京教育界有一定名望并具有较高教学水平的教师任教,使用中央大学实验中学教材。该年9月4日学校开学,从初一到高三,为完全中学,共7个班,有学生180多人。设有公民、国文、小代数、范氏大代数、三S平面几何、立体几何、解析几何、三角、物理、化学、植物、动物、生理卫生、英语、历史、地理、美术、体育等课程。
日寇投降,抗战胜利。1945年12月,国民政府派邓吴明以皖南行署专员身份对采石中学进行接管。设在芜湖县的湖南同乡会认为日寇投降后,复兴工作应以教育为第一要义,并于1946年元月召开理鉴联席会议,决定继续在采石三公祠创办一所中学,以一千多亩祠田和其他收入为办学基金;会上选聘了校董,成立了校董会,以邓吴明为董事长,李培云任副董事长,鲁亚鹤等为董事;推举李君素女士为校长。由李校长建议经会议讨论通过,校名定为“安徽省当涂县私立刚直中学”。意为“培养学生有刚毅正直的品德,热爱祖国有作为的新青年”。学校以“刚毅正直”为校训;邓吴明作词,江某某作曲写了刚直中学校歌,其词如下:扬子江上,采石矶头,屹立着刚直中学,这里滋生亲爱精诚,且做且学。
学校设教务处、训育处、总务处,管理日常教学、思想、生活工作。学生成立学生会。1948年是刚直中学全盛时期,从初一到高三共8个班,有300多学生,学生来源除本县外,还有相当部分来自湖南、芜湖、南京、上海等地。
学校篮球队“鹰队”经常赴南京、芜湖、合肥比赛,甚至和当时的国家队也赛过球,球技名震宁芜,久盛不衰。
刚直中学时期,中共地下党员冯介然、赵寅明在校活动。当时南京《大刚报》记者陆平经常来校逗留,躲避国民党特务的跟踪。
1948年12月至1949年10月,谌汉初、马维玲、谢锦畴先后任校长、代理校长,主持学校工作。
解放前夕,国民党政府为了阻止解放军渡江南下,沿江布防,在采石太白楼、观音阁、广济寺等处驻军,严重干扰了学校的教学。1948年底,学校迁往南京中山东路逸仙桥附近一栋楼房内继续办学。采石解放后,学校于1949年4月从南京迁回原址。
1949年10月至1950年3月,彭建文任校长。
解放后,校长柯育甫和周介仁同志认为“刚直”两字是前清官僚彭玉麟的谥号,不宜用于校名,因学校傍依长江,提议改名为“大江中学”,并于 1951年元月学校易名为“皖南当涂县私立大江中学”。撤销董事会和训育处。柯育甫为校长,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为推进办学的民主化,增设校务委员会,由学校各方面代表组成,大事由校务委员会讨论决定。1949年10月,解放后的第一届学生会成立;11月学校成立了团支部,王传舜为支部书记;成立首届工会。大江中学时期学生骤减,初高中6个班,学生人数最少时仅有80多人,最多时也只有140多人。1951年9月,高中停办,仅有3个初中班。这段时期,学校确立保卫祖国和建设祖国为学生的学习目的,以为工农兵服务的观点教育学生,以拥护工人阶级领导为思想教育的主要内容,并根据人民政府的指示,把时政教育作为学校政治思想工作的重要内容,各班成立读报小组,每天下午半小时读报,定期进行时事测验。
1951年9月,大江中学的高中各班并入当涂中学,学校易名为皖南区当涂县私立大江初级中学。由地方主管学校行政部门任命周介仁同志为校长。1952年有4个初中班,150名学生。地区团组织派徐瑞麟任学校专职团干。由于私立学校经费十分拮据,教学质量下降,多次报告要求改为公办。1953年11月,经安徽省人民政府芜湖专区专员公署发文通知学校改为公办,学校易名为安徽省当涂县第二初级中学。从此,学校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学校改为公办后,属芜湖专区专员公署教育行政部门管辖。顾非任校长。1954年成立团总支,徐瑞麟同志任第一任团总支书记,协助党支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学校有了初步发展,相继盖了六栋平房,增加了教室,改善了办公和住宿条件;建立了物理、化学实验室和动植物标本室。1955年有学生480多人,7个班,教职员工38人。
这其间,学校以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美、劳几个方面都得到发展作为学校教育方针。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基本科学知识,掌握一定生产技能,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新一代。学校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教育、祖国前途教育和加强自觉纪律教育;教导处、共青团、少先队、班级通过班会、周会、报告会、故事会、座谈会等形式对“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重理轻文”、“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读初中就是为了上高中进大学”等思想展开批判。1953年下半年,根据全国中学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对学生加强爱祖国、爱劳动教育,校长和上级团组织向学生作了“热爱祖国、热爱劳动”的报告,组织学生学习方志敏烈士的《可爱的中国》、吴运铎《把一切献给党》等文章,学习了毛主席的儿子上劳动大学,徐建春、吕根泽中学毕业后回乡务农等事迹。利用课余时间,开垦荒地种向日葵,进行公益劳动,给植物园、花圃浇水、除草,修理课桌板凳,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
1954年上半年,学校组织师生学习过渡时期总路线,学习宪法,组织师生参加抗议美帝国主义武装干涉台湾的活动。该年夏,长江发生罕见的洪水,给学校带来严重困难。下半年,学校开展抗洪救灾教育和遵守《学生守则》教育。全校师生员工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战胜了灾荒,克服了困难,坚持了教学。
1955年,学校组织师生参加农业合作化活动,组织教职员工学习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这一时期,为提高教学质量,学校组织教师积极改革教学方法,倡导直观教学法,教师人人动手自制教具,共制作教具204件。自然学科教研组自制的动物标本被选送到合肥参加安徽省教育展览。组织教师积极开展持久的听课活动,教师一般每周听1节课,教研组长听2节课,分管教学的领导听3节课。通过听课、看教学笔记、查学生作业和试卷,开学生座谈会等方法对教师的教学活动进行扎实、全面检查。这一阶段,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成绩都有明显提高。1955年毕业生116人,各科平均成绩80分以上的有38人,占32.8%,70分到80到的有52人,占44.8%。1956年初三学生不仅全部毕业而且都考取高中。
1956年6月尤建国任校长。同年10月,马鞍山建市。1957年三月学校易名为马鞍山市第二初级中学。因无第一而“第二”不妥,7月份始定名为安徽省马鞍山市第一中学。
1964年5月16日,郭沫若同志游览采石公园,时任校长吴廉生请其为学校题校名,现有“安徽省马鞍山第一中学”校牌字体即郭沫若手迹。
『肆』 安徽省当涂县入夏来的洪涝灾害情况
提升为防汛Ⅰ级响应 当涂万名干群众志成城战洪涝
据皖江在线消息,面对有记载以来的第二大汛情,当涂县万名干群投入到防汛抗洪第一线。截至7月4日14时,投入排水机械290台套、2.6万千瓦,共储备草袋2.095万条、麻袋 7.25万条、编织袋 41.442 万条 、彩 条 布 6.435万平方米 、土工布9002平方米、铁丝17.57吨、桩木963立方 米 、块 石 24000 吨 、砂石料35000吨。全县从7月3日9时起提升为防汛Ⅱ级响应,7月3日10时起大公圩地区提升为防汛Ⅰ级响应。
6月30日20时至7月4日14时,当涂县城区降雨量387毫米,各乡镇降雨量均超过 330 毫米,其中超过 400 毫米的有太白镇(441毫米)、护河镇(486毫米)、石桥镇(403毫米)、大陇乡(423毫米)。姑溪河当涂站水位11.68米,超警戒水位1.36米;黄池河水位13.16米,超保证水位0.53米;大陇河水位13.02米,超保证水位0.66米;长江大堤(全长24.7公里)水位11.23 米,超警戒水位0.93米。
目前,全县共转移安置人口1362人,没有出现人员伤亡和溃坝险情,居民用水用电正常,卫生防疫工作到位。内涝受灾人口 167108 人,农作物受灾面积 31.15万亩,成灾面积 19.48 万亩,绝收面积11.02万亩,直接经济损失1.31亿元。
据了解,该县大小圩口14个,其中万亩以上圩口9个,堤防总长280.848公里,其中江堤20.0公里。防汛Ⅱ级响应条件为大公圩、南圩、北圩、湖阳圩、一五圩、陈焦圩水位超警戒水位1.6米,下六圩、连千圩、江心圩水位超警戒水位1.0米,万亩以下圩口水位超警戒水位0.8米。全县15支专业应急抢险队、132支群众性抢险队(含打桩队)已集结待命,当防洪工程、设施出现险情时,全力组织抢险。
来源:人民网-安徽频道
当涂县农委强化措施积极应对洪涝灾害
目前,面对严峻的防汛救灾形势,当涂县农委科学应对、狠抓措施落实,迅速开展抗灾救灾和生产自救,切实减轻灾害影响和损失。
实时开展灾情监测。县农委落实领导班子成员包保乡镇(园区)责任制,确定专人定时核实汇总农业受灾情况,及时上报,为县防指和上级农业部门掌握灾情、科学决策提供支撑。同时,根据灾情变化,制订针对性措施,提升抗灾救灾能力。
迅捷开展救灾行动。县农委组织农业专家编印《当涂县灾后农业生产自救技术指导手册》,发放至每个乡镇、村居和各农业经营主体、种养殖户,并在农业信息网等网站上公布,方便群众查阅。针对降雨、汛情、台风等情况,及时编发避险减灾短信30余条,发送20000多人次。
全力保障农资供应。县农委多方与供种、农资生产经销企业联系对接,现已联系落实100万公斤早稻良种以及玉米、豆类等经济作物种子,在全县设立11个救灾种子供应点,保障受灾群众恢复生产需要。组织农业执法人员加强农资市场监管,全面排查不法商贩借机抬价以及销售假冒伪劣农资等行为,坚决防止坑害受灾农户现象发生。
深入开展技术服务。县农委组织种植、水产、畜牧、林果等方面农技人员成立10支生产技术指导组,深入农业受灾一线,指导经营主体和农户加强受灾农作物田间管理和补种改种,最大限度降低灾害损失。指导督促动物防疫和因灾死亡畜禽无害化处理,确保不发生重大或较大动物疫情。
本文来源: 新华网
『伍』 当涂大肉面的来历
当涂相传唐朝李阳冰曾任当涂县令,因发洪水导致瘟疫流行,正值数九隆冬,他看见老百姓饥寒交迫,全身冻伤,病死的人很多。便在当地搭了一个医棚,支起一面大锅,他把猪肉、辣椒和驱寒的药材放在锅里,熬到火候时再把猪肉和药材捞出来切碎,用其锅中水将面煮熟,之后连汤带面赠送给穷人。百姓吃后抵御了寒冷,治好了冻伤。从此后争相效仿,延续千年,时至今日,称之为“大肉面”。
『陆』 姑浦生寒是什么意思
这是姑父母去世时人们常用的挽幛用语,比喻失去了姑母或姑父的温暖照顾。
姑浦,即姑溪河,是当涂境内的重要河流。传说当年大禹巡治洪水,走遍九洲,至三十而未娶。治水途中与涂山氏女娇相遇于台桑(今当涂境内),大禹与女娇在台桑结婚后,在家仅待了四天,就离家又忙着治水去了,其间三顾家门而不入。
几年后大禹治水至台桑,才得以与女娇相聚。台桑之山曰涂山,古丹阳湖被涂山所围挡,洪水无法流入长江,导致古丹阳湖以东洪涝泛滥。大禹决心将涂山凿开,引古丹阳湖水入长江。大禹治水到了家门口,女娇亲自照顾丈夫的饮食起居。那时汛期即将到来,治水正处于关键时刻,为了把奔流肆虐的洪水引入长江,大禹衣宵食旰,吃住都在工地。大禹与女娇约定,在工地上设张鼓,听见鼓声就来送饭,否则勿来。
有一天,化作黑熊的大禹在奋力地开山,凿的山石乱飞,碎石落到鼓上呯呯直响。女娇听到鼓响,就连忙带着食物来到了工地。却看见一头巨大的黑熊,一爪操钎,一爪执斧,在河中浪头跳跃,专注地开凿涂山。原来自己的丈夫竟然是一头面目狰狞的黑熊,女娇大惊失色,慌忙扔下手中的食物,惊恐地奔逃而去。大禹见状,赶紧追了上去,想向妻子解释清楚。他心急如焚,忘了变回人形,边追边喊,可是越是大喊,女娇越不敢停留。就这样,一追一逃间,女娇终于力竭而止化成了一块大石。
大禹见妻子俱化为石,悲痛不已。此时的女娇已经怀有身孕,随即赶来的伯益发现,女娇化作的石头中传来空洞的声音。伯益一直随大禹四处治水,他比大禹和女娇小十多岁,与女娇以姑侄相称。细心的伯益提醒大禹:“姑孰,可索子也。”(姑母孕满,可要儿子。)大禹于是对石头大声喊道:“还我儿子。”说来也怪,石头中间立即裂开一条缝,一个男婴从中而出。大禹给从石缝之中而生的儿子取名“启”,也就是中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的开创者夏启。(资料参考网络网页链接)
『柒』 当涂的水很大吗英语怎么说
flood最常见了,其它的不是书上的就是一般不用的,inundation,deluge通常不用于口语,其它的几乎没有出现
『捌』 朱正廷的家乡是哪里
朱正廷的家乡是安徽省马鞍山市,据说是当涂县人。此次安徽省马鞍山市当涂县因洪水受灾严重,朱正廷第一时间挺身而出,为当涂县太白镇鑫隆村送来物资,受到广泛同乡和网友们的好评和感谢。
朱正廷经常为家乡做贡献:2019年3月15日下午,“振兴乡村阅读之朱正廷书乡扶智计划”马鞍山市示范区8所朱正廷公益图书室捐赠仪式在艺人朱正廷的母校当涂县新桥中心学校举行。
活动中朱正廷的全体珍珠糖联合毕业后公益基金共捐赠了8所图书室,10000册高精准阅读读物及图书室配套设施,为进一步推动和加强乡村青少年阅读习惯形成,实施振兴乡村阅读计划做出了极大贡献;这也是首个振兴乡村阅读计划艺人示范区。
(8)马鞍山当涂洪水最新扩展阅读:
从安徽马鞍山走出来的4位明星
1、焦俊艳,出生于安徽马鞍山,中国内地女演员。2009年,出演电影处女作《肩上蝶》开始受到广泛关注。
2、王皓祯,出生于安徽马鞍山,中国内地男演员。2014年,出演自己的首部作品《美妙的春天》,正式开始进入演艺圈。
3、洪倩,出生于安徽马鞍山,中国内地女演员。2013年,出演自己的处女作《莫陌》,开始正式进入演艺圈。
4、张东朗,出生于安徽马鞍山,中国内地男歌手,音乐代表作《兄弟辛苦了》,广受网友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