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工商服务 > 营子区工商局李东阳

营子区工商局李东阳

发布时间:2021-08-14 09:08:28

A. 李东阳卒于何时

李东阳(1447~1516) 明代诗人书法家。字宾之,号西涯,祖籍湖广茶陵(今属湖南),本人长期生活在北京。幼习书法, 4岁能写径尺大字,代宗曾召试,喜而抱至膝上,赐果钞。英宗天顺八年(1464)进士,授编修。后任侍讲学士、东宫讲官。孝宗时任太常少卿,上书议时政得失,多有匡正,擢升礼部右待郎,入内阁专典诰□,阁中疏草多出其手。弘治八年(1495),直文渊阁参预机务,累迁太子少保、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为朝廷重臣。武宗立,太监刘瑾专权,老臣、忠直官员放逐殆尽,屡遭迫害,独李东阳依附周旋,委蛇避祸,颇为当世气节之士所不满和非议,但他未曾助纣为虐,反"潜移默夺,保全善类,天下阴受其庇"(《明史·李东阳传》),遭刘瑾迫害的官员,东阳皆委曲匡持,或明或暗地尽力保护和营救。后刘瑾诛,李东阳上书责己"因循隐忍,所损亦多,理宜黜罢",帝慰留之。赠太师。死后谥文正。 明永乐、成化间,文坛流行"台阁体",内容贫弱冗赘,形式典雅工丽,文运极衰。至弘治中期,前七子起,"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复古文学运动取代了"台阁体"。李东阳上承台阁体,下启前后七子,在成化、弘治年间,以朝廷大臣地位主持诗坛,奖励后进,颇具声望及影响,形成了以他为首的"茶陵诗派"。其散文追求典雅流丽,主张师法先秦古文,未脱台阁体风;其诗则力主宗法杜甫,强调法度音调,又写拟古乐府诗百首,已开前后七子创作趋向之先河,对前后七子有明显影响。 李东阳的诗作以拟古乐府较著名,咏怀史实、抒己感慨,或指斥暴君虐政,或同情人民疾苦。如《筑城怨》,极写秦始皇时事:"筑城苦,筑城苦,城上丁夫死城下,长号一声天为怒,长城忽崩复为土。"又如《三字狱》,指斥秦桧以"莫须有"三字害岳飞:"三字狱,天不服,服不服,杀武穆。□臣败国不畏天,区区物论真无权!"它如《易水行》、《淮阴叹》、《明妃怨》、《五丈原》、《马嵬曲》、《金字牌》等,笔涉秦始皇、荆轲、韩信、王昭君、诸葛亮、杨贵妃、岳飞等众多古人古事,所论皆较中肯深刻而正气凛然。乐府诗外,多为应酬题赠之作,无可取。其余五七言诗尚有佳作,如《春至》,忧国悯民,深叹"东邻不衣褐,西舍无炊烟。农家望春麦,麦种不在田。流离遍郊野,骨肉不成怜",致使自己"对食不能餐"。又如《寄彭民望》、《风雨叹》等,感时伤世,道己深情。他的诗亦长于写景抒情,能于平淡词语中出清新意境。如《北原牧唱》:"北原草青牛正肥,牧儿唱歌牛载归。儿家在原牛在坂,歌声渐低人更远。山苍茫,水清浅。"又如《夜窗听雨》写夜雨静谧与听雨遐想,读来如身临其境。李东阳散文包括赋、序、记、论、传、杂著、题跋、状疏等,其中以记、传、杂著较佳。如《游西山记》、《听雨亭记》、《记女医》等,或写建筑,历历在目;或写雨景,描绘入微;或写不学无术、骗取钱财之"女医",剖析至深。其文流畅典雅,说理有力,师先秦古文之意可见。又有《怀麓堂诗话》一卷,论诗多附合严羽,较偏重音调、用字、结构而较少涉及内容,对剽窃模拟之作,极以为非。 李东阳为官50年,史称其"坐拥图书消暇日",故著作颇多。曾于孝宗时奉旨任总裁官,撰《明会典》180卷,史料丰富。又著《新旧唐书杂论》 1卷,摘唐史事迹,辨其是非,前人评其多为影射或借以自明心迹之处。清康熙时茶陵州学正廖方达集李东阳诗文,成《怀麓堂集》,今存,刊为100卷,计诗30卷、文60卷、杂著10卷。集前有李东阳"自序",是李为拟古乐府所作,廖方达移此为全集序。

求采纳

B. 中国有多少叫李东阳

人人网上姓名为 李东阳 的用户共有3027人,其中 女生9.22%,男生90.78%

C. 李东阳是傻子么

应该不是,不然你怎么可能那么喜欢他呢,顶多是装傻

D. 李东阳的生平有哪些介绍

李东阳(1447—1516),字宾之,号西涯,谥文正,湖广茶陵人,生长于北京。天顺七年(1463)进士,官至吏部尚书、华盖殿大学士。著有《怀麓堂集》一百卷。他不仅是明代著名政治家,还是著史文学家,开创了“茶陵诗派”。有赋10余篇。

E. 李东阳《过黄河》的译文

过黄河
李东阳
清口驿① 前初放船,长淮东下水如弦。
劲催双橹渡河急,一夜狂风到海边。[1]
【作者介绍】李东阳(1447 一1516 年),字宾之、号西湮,茶陵(今湖南茶陵县)人。天顺甲申(1464年)进士,吏部尚书。有《怀麓堂集》。
【注释】① 清口驿:清河县治东2 里,滨河之浒,洪武年创建,永乐八年修。后因淮水改道,弘治八年迁县治西马神庙兴工重建,弘治九年落成。明时有马350 匹。

F. 李东阳与李梦阳有何关系

李东阳与李梦阳都是明朝人,李梦阳比李东阳小26岁。尽管他们名字只差一字,但是两人并没有亲属、同乡关系。两人在文学上都有一定成就,但文学主张不同。
李东阳生于明朝正统十二年六月九日,卒于正德十一年七月二十日(1447年7月21日-1516年8月17日),祖籍湖广长沙府茶陵,因家族世代为行伍出身,入京师戍守,属金吾左卫籍。
李东阳八岁时以神童入顺天府学,天顺六年中举,天顺八年举二甲进士第一,授庶吉士,官编修,累迁侍讲学士,充东宫讲官,弘治八年以礼部右侍郎、侍读学士入直文渊阁,预机务。立朝五十年,柄国十八载,清节不渝。官至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少师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华盖殿大学士。死后赠太师,谥文正。
李东阳主持文坛数十年之久,其诗文典雅工丽,为茶陵诗派的核心人物。又工篆书、隶书。著有《怀麓堂稿》、《怀麓堂诗话》、《燕对录》等。后有清人辑编《怀麓堂集》和《怀麓堂全集》等。文学方面,李东阳主要有三点主张:一、主张学古,反对模仿。二、言由心生,诗文真情。三、知言养气,文主于气。
李梦阳(1473年1月5日-1530年1月28日),祖籍河南扶沟,出生于庆阳府安化县(今甘肃省庆城县),后又还归故里,故《登科录》直书李梦阳为河南扶沟人。 他善工书法,精于古文词。是明代中期文学家,复古派前七子的领袖人物。提倡"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强调复古。李梦阳所倡导的文坛"复古"运动盛行了一个世纪,后为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三兄弟为代表的"公安派"所替代。

李梦阳才思敏捷,以诗文要恢复秦唐的风格而自命不凡,卓著闻名。明孝宗弘治时代,宰相李东阳以"馆阁体"领导全国文坛,天下文人都学习和崇尚李东阳的文风,只有李梦阳一人讥笑这种文体的萎弱。他提倡写文章要以秦汉文章为范本,写诗要以盛唐诗体为榜样,即"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如不按此风格作文吟诗,就不是好的文章和诗歌;他与何景明、徐桢卿、边贡、康海、王九思、王廷相号称七才子,为了与以后文坛中出现的七才子相区别,称为"前七子",他为魁首。李梦阳还说:"真诗在民间。"他要求诗歌创作深入民间,联系实际,汲取营养。这个文学观点对包括诗歌在内的文学创作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李梦阳所倡导的文坛"复古"运动盛行了一个世纪,后为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三兄弟为代表的"公安派"所替代。

G. 在明弘治年间的刘健,李东阳,谢迁是什么关系

谢迁和刘健、李东阳一起辅佐皇帝,当时人们评价说:“李公谋略高超,刘公办事果断,谢公谈吐尤健。”三人均被誉为“贤相”~当时,刘健、李东阳、谢迁三人同心辅政,尽职尽责,竭尽所能,知无不言。开始的时候孝宗还不是全部接受,后来由于他们所奏都见成效,于是再有所奏,孝宗无所不纳~

H. 李东阳和张居正谁更厉害

应该说两人各有千秋。
下面对于两人的生平过程作一个阐述,读者可以进行一一比较,从而得出结论。

1、李东阳:(1447年-1516年),字宾之,号西涯,谥文正,明朝长沙府茶陵州人。明代中后期茶陵诗派的核心人物。
(1)李东阳在浓郁的家乡和家庭文化氛围熏陶下,幼年就显现出非凡的才华。李东阳4岁时随父亲在北京时就会写直径一尺的大字,被京城中人视为神童。顺天府官员把李东阳推荐给景帝,李东阳当著景帝写下“龙、凤、龟、麟”等大字,景帝非常高兴,赐给李东阳珍奇水果和金银元宝。之后,并两次召见准予李东阳进顺天府学读书。
(2)李东阳刻苦师法颜真卿,得其精髓而又自成一家,大家赞道李东阳“长沙公大草,中古绝技也!玲珑飞动,不可按抑,而纯雅之色,如精金美玉,毫无怒张蹈厉之癌,盖天资清澈,全不带渣滓以出。”明英宗天顺八年(1464年),李东阳考中进士。
(3)李东阳考中进士之后在仕途上一帆风顺,历任翰林院编修、侍讲、太常寺少卿、礼部右侍郎。明孝宗弘治八年(1495年),李东阳任文渊阁大学士,进入内阁参与机要,称他为贤相。李东阳不仅以书法闻名,更是一位著名的文学家。晚年时因见宦官刘谨把持朝政,明武宗正德皇帝荒淫无度,自己多次上疏进谏又毫无效果,李东阳以年老多病为由,坚决辞去首辅职位回乡养老。他入阁相18年,在朝时间长,地位高,不仅自己才学渊博,又能奖励后学,推荐隽才,因此不少文学之士都围聚在他周围,形成了一个颇有影响的诗人派别。李东阳也就在明中期一度领导文坛。因而《明史》中写道:“弘治时,宰相李东阳主文柄,天下翕然宗之。”

2、张居正:(1525年-1582年),字叔大,号太岳,中国湖广江陵(今属湖北)人,又称张江陵。明代政治家、改革家。
(1)张居正生于世宗嘉靖四年(1525年),自幼聪颖。十二岁投考生员,荆州知府李士翱很赏识他。居正十六岁中举人,又颇受湖广巡抚顾璘赏识,说他是“国器”。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张居正中进士,由庶吉士至翰林院编修。
(2)世宗后期,居正升任右中允,与时任国子监祭酒的高拱关系良好。而居正亦是当时少数能与两大重臣严嵩与徐阶都能保持良好来往的官员之一。张居正与朝廷中宦官和权臣都有密切的关系,这对他后来的仕途与施政都有着很大的影响,但也埋下“祸发身后”的悲剧。
(3)穆宗隆庆元年(1567年)居正任吏部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上《陈六事疏》,声明自己关于改革时政的意见。经历了激烈的内阁斗争后,最终与高拱并为宰辅,为吏部尚书、建极殿大学士。和高拱一起巧妙利用俺答汗孙子来降一事,与鞑靼和解互市,结束了双方多年的战事,是为俺答封贡。在南方,准许广州举办一年两次“交易会”。
(4)神宗万历初年,居正与宦官冯保合谋逐高拱,代为首辅。当时神宗年幼,张居正得到当时摄政的神宗生母李太后的完全信任,一切军政大事均由他主持裁决,前后当国十年,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收到一定成效。
(5)万历五年(1577年)张居正父亲去世。按官制应守孝三年,张居正在明神宗的支持下提出夺情,一时间遭到多方面的剧烈攻击。张居正对领头官员进行杖刑,强力压制反对意见。最终事态平息,但张也处于与大多数官员为敌的境地。
万历七年(1579年)明神宗因夜与宦官张鲸游玩时行为不检,遭到李太后训斥,张居正为万历皇帝写了罪己诏,由此埋下日后的祸根。一次明神宗在读《论语》时,误将“色勃如也”之“勃”字读作“背”音,张居正厉声纠正:“当作勃字!”声音太大,吓得明神宗惊惶失措,在朝的大臣无不大惊。沈德符在《万历野获编》中说:“(张居正辅政)宫府一体,百辟从风,相权之重,本朝罕俪,部臣拱手受成,比于威君严父,又有加焉。”晚年张居正的权势之大,连皇帝都有所忌惮,其父病逝,他奉旨归葬,坐着32人抬的豪华大轿,内附有清洗排泄等设备,吃饭时菜肴过百品,“居正犹以为无下箸处。”[3]。通县知县张伦拍足张老太太马屁,老太太对张居正说:“一路烦热,到了通州一憩,才有如游清凉国 。”张居正提拔张伦为户部员外郎。对于晚年的生活有人指责其骄奢、专权,两个儿子分别中状元、榜眼,为世人非议。有人猜测其晚年纵欲过度,戚继光送他两名波斯美女阿古丽和布丽雅,又喜服食春药海狗肾(缊肭脐)[来源请求],“宦青登莱者求之而不可得,真者价值六十金”,以致头部发热,冬天不戴貂皮帽。万历十年(1582年)卒(一说死于鼠蹊部烂疮,“死时皮体燥裂,如炙鱼然”),赠上柱国,谥文忠。

I. 如何评价李东阳

李东阳虽然在孝宗朝地位很高,但比起他,孝宗还是更信任刘健,也许是因为刘健严肃古板的脾气对孝宗的胃口吧。
反而是在武宗一朝,朱厚照很给李东阳面子,非常信任他,李东阳几次被骂的想致仕他都没同意,我猜他就比较喜欢李东阳这种活泼的性格

J. 李东阳为何出那么大气力,苦心经营孔府花园呢

原来,李东阳有个女儿,是孔子第六十二代嫡孙、衍圣公孔闻韶的一品夫人。这位长沙生人的大家闺秀,李东阳视若掌上明珠,不但模样长得很美,而且对游山玩水,观月赏花也极感兴趣。

有一天,李女闻得未来的夫婿是当时的孔府小圣人,便告之自己的父亲说,虽然府邸、人品都称心,倘若花园不如意,也不能嫁。

李东阳当场言定,要为爱女修一花园,不出孔府,就能饱赏江南秀丽景色。于是一座集南北风光特色于一园的孔府花园,在他的督修下,大功告成,为此李东阳曾4次作诗刻碑,记此盛举。

阅读全文

与营子区工商局李东阳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软件著作权可以赚钱吗 浏览:481
作业谁发明的名字 浏览:633
狮山工商局电话是多少 浏览:542
厦门工商局咨询电话 浏览:374
农民大爷发明秸秆炉 浏览:210
碘伏开口有效期 浏览:455
马鞍山二中卢大亮 浏览:583
建筑证书培训 浏览:62
马鞍山潘荣 浏览:523
2019年公需课知识产权考试答案 浏览:280
基本卫生公共服务项目实施方案 浏览:62
初中数学校本研修成果 浏览:30
长沙市知识产权局张力 浏览:369
荣玉证书 浏览:382
凌文马鞍山 浏览:34
石柱镇工商局 浏览:854
钢铁发明国 浏览:118
创造与魔法怎么卖人民币 浏览:101
知识产权专题答案 浏览:760
高发明巫溪 浏览:7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