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苏氏宗族的族谱一览
海内外现藏苏氏族谱一览表
族谱,包括家谱、家乘、宗谱、世谱、支谱等各种谱集,这些独特中国古文化记载了一姓家族的渊源、繁衍、发展、世系及主要人物和重大活动等内容,蕴藏着丰富而有价值的史料,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地理、社会学、民族学、人才学、人口学、遗传学等诸多领域。 龙塘苏氏族谱,苏昭熙、苏新汇编,民国15年。
醴陵苏氏三修族谱,民国时期。
湘潭苏氏七修族谱,苏玉忠等编,民国17年。
苏氏重修族谱,清代。
醴北苏氏续修族谱,畏分齿录。
醴陵苏氏续修族谱,苏运荃辑,光绪26年。
醴北苏氏房谱,同治年。
湘阴苏氏族谱,民国时期。
苏氏族谱,宣统二年。
苏氏族谱,咸丰年。
岩阳苏氏族谱,苏殿文等编,乾隆40年。
太平苏氏族谱,苏晋褫编,民国12年。
太石眉山苏氏族谱,太石两邑十排公修,乾隆28年。
毗陵苏氏宗谱,苏瑞楠等编,光绪23年。 苏氏重修族谱,苏齐威等编,民国4年。
新安苏氏族谱,明苏大编,清乾隆元年,苏钰重修。
澄江苏氏族谱,苏宗振编,光绪26年。 鄢陵苏氏族谱,苏诚等编,道光9年。
太康苏氏族谱,苏培成、苏还朴编,道光9年。
许昌苏氏族谱,苏杰编,道光9年。
许昌苏氏族谱,苏文生、苏春芳编,光绪18年。
太康苏氏族谱,苏绍献等编,光绪23年。
山西社科院家谱资料研究中心:
石太苏氏族谱,两邑十排公修,光绪25年。
澄江苏氏族谱,苏宗振编,光绪26年。
简阳苏氏族谱,苏梓材编,民国36年。
邵阳苏张氏族谱,苏周安、苏周燕编,道光年。
新安苏氏家谱,苏钰编,乾隆元年。
同安苏氏族谱,苏功成编,道光6年。
武昌苏氏族谱,苏善夫编,民国11年。 内江族谱,雍正12年初修,1982年12代孙手抄。
苏氏十修宗谱,苏堂汉序,民国25年重刊。
石太苏氏族谱,两邑十排公修,光绪25年。 内江苏氏族谱,苏从忠编,光绪3年。
简阳苏氏族谱,苏文生编,光绪31年。 广东苏氏族谱,苏廷鉴、苏体严编,光绪25年。
广东苏氏族谱,苏天祥编,民国18年。
番禺苏氏族谱,苏玉书编,道光24年。
南海苏氏族谱,苏廷鉴编,光绪25年。 武功书院世谱,苏镜南等编,光绪26年。
苏氏族谱附武功书院世谱,苏开祥等编,民国18年。
苏氏族谱,苏廷鉴编,光绪25年。 新安苏氏族谱,苏钰乾隆元年重修,光绪26年。
澄江苏氏族谱,苏宗振编,光绪26年。
石太苏氏族谱,两邑十排公修,光绪25年。
邵阳苏张氏族谱,苏周安、苏周燕编,道光年。 浏阳苏氏武功五修族谱,苏崇浩编,民国27年。
湖南苏氏次修族谱,同治3年。 新安苏氏族谱,苏钰乾隆元年重修,光绪26年。
澄江苏氏族谱,苏宗振编,光绪21年。 苏氏族谱,聚星堂本,民国37年。
吉林大学图书馆:琴川苏氏支谱,苏錞编,清乾隆年。
上海历史文献所:毗陵苏氏族谱,苏瑞楠编,光绪23年。
宁波档案馆:鄞竹庄苏氏族谱,俞廷兰、胡德芳编,民国8年。
宁波天一阁:同上
象山文管会:昌国苏氏宗谱,苏宗锷编,民国23年。
浙江图书馆:慈溪苏氏族谱,苏时鉴编,光绪7年。
东莞博物馆:广东苏氏族谱,苏廷鉴编,光绪25年。 德化县档案馆:龙井苏氏族谱,苏应龙、苏友仁编,民国27年。
武汉图书馆:武昌苏氏宗谱,苏善夫编,民国11年。
上海南汇县苏建侯:黑桥苏氏族谱,苏局仙编,民国26年。
上海浦东新区苏振胡:同上
江苏无锡苏宜诜:叶溪苏氏世系图,1948年。
浙江遂昌苏财:遂昌苏氏宗谱。
河南许昌苏桥苏水池:苏氏家乘,苏瀛滨序,民国20年。
河南许昌苏桥苏成立:同上
江苏常州苏慎:文海堂苏氏谱,光绪丁酉年。
江苏常州苏慎:聚星堂苏氏宗谱,民国戊子年。
江苏常州苏慎:聚星堂苏氏宗谱(江阴支谱),民国丁亥年。
江苏常州苏慎:毗陵胡庄苏氏宗谱,民国20年。
江苏无锡苏茂伦:聚星堂苏氏族谱,民国戊子年。
江苏无锡苏金玉:同上
江苏无锡苏龙翔:同上
江苏江阴苏锦生:聚星堂苏氏族谱,江阴支谱,民国戊子年。
江苏江阴苏锦生:苏氏族谱,似光绪年。
江苏江阴苏仁岐:苏氏族谱,孟庄公澄江后裔,民国甲申年。
江苏无锡陈学初:苏氏族谱,孟庄公澄江后裔,宣统辛亥年。
安徽黄山苏硕红:苏氏族谱,苏锡贷等修,光绪25年。
广东台山苏又新:苏安吉祖家谱,苏长辅编,民国22年。
广东高要苏财:长利苏氏家谱(作求堂),民国10年石印。
广东广州苏子强(祖籍南海古灶乡):
武功书院世谱,嘉庆戊寅木版本。
苏氏族谱(附武功舆地图)5—10卷已佚,木版本。
南海古灶乡,倡修谱,嘉庆25年蓉峰手录本。
苏汝卿(策)由南雄南逃来历批呈表,手录本。
南海古灶苏敦叙堂谱,民国26年,手录本。
广西藤县苏德堂:
古藤苏氏族谱录(眉山后裔),民国13年。
苏氏族谱(同安苏益后裔)。
山东荣城市东苏家村:苏氏族谱(世系)。
山东济南苏武勇:日照安东卫苏氏家卷十二卷,民国19年,石印。
安徽萧县苏肇平:萧县眉山堂苏氏宗谱,清、民国两种版本。
河南荥阳苏对:荥阳苏氏族谱,四册,民国15年,石印。
吉林长春苏忠民:山东崂山萧旺疃,苏氏族谱,民国17年印。
陕西武功苏振武:苏武以下世系,手录。
上海苏泰祥:龙塘苏氏族谱,苏昭熙、苏亲汇编,民国15年。
美国家谱学会收藏有:
苏氏族谱·(山西忻县),苏懋章等编,民国22年。
新安苏氏族谱,明苏大编,乾隆元年重刊。
新安苏氏重修族谱,苏丙如编,乾隆元年。
新安苏氏重修族谱,苏天祥等编,民国18年。
苏氏初修宗谱(江西鄱阳),苏兆熊编,道光8年。
鄢陵苏氏家乘,苏渥霖等编,民国4年。
苏氏大族谱,台湾李应惠主编,1974年。
苏氏族谱附武功书院世谱,苏天祥编,民国18年。
苏氏族谱附武功书院世谱,苏廷鉴编,光绪26年。
苏周连氏族谱,台湾刘炎主编,1965年。
苏氏族谱(河北交河)同治元年。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收藏有:
武功书院世谱,苏天祥、苏应霖重修,民国18年。
新安苏氏族谱,苏钰编,乾隆元年。
新安苏氏重修族谱,乾隆元年。
苏氏族谱,苏文通、苏懋章编,民国22年。
美国哈佛大学图书馆收藏有:
武功书院世谱,苏廷鉴、苏体严编,光绪26年。
苏氏族谱,苏廷鉴编,光绪15年。
苏氏族谱,苏廷鉴编,光绪25年。
美国cong:苏氏族谱,苏元箴等编,同治元年。
日本东大文化:武功书院世谱苏氏族谱,苏廷鉴、苏体严,光绪26年。
日本东洋文库:鄢陵苏氏家乘,苏渥霖等编,民国3年。
日本国会图书:同上
台湾现有苏氏族谱目录(部分):
苏氏大族谱,台湾苏茂钦名誉主编,1975年印本。
苏氏族谱:台湾苏光辉编,1980年写本。
湖子苏氏家谱,苏德海编,光绪戊戌年(1898)写本。
苏氏祖谱,苏琨祥编,写本。
清溪湖山恒产张苍苏氏谱,苏软栏编,光绪21年写本。
汐止苏氏族谱,苏字郎序,康熙31年写本。
清溪衡阳苏氏宗谱,苏忠国补填,嘉庆13年修1973年补写。
苏文祯家族谱:写本。
苏氏族谱,苏金璋编,1954年写本。
苏氏族谱,苏定松记,1973年写本。
族谱,1963年写本,始祖苏九三郎。
苏家族谱,苏耀灵编,1948年写本。
清溪珍田苏氏族谱,康熙31年写本。
苏氏家谱,苏远智编,写本。
苏氏家谱,苏明燕编,1982年刊本。
苏应元家族谱暨内外子孙名录,苏友荒编,1977年刊本。
苏氏族谱,苏鼎昌编,1972年写本。
苏氏族谱(广东大埔),写本。
苏氏族谱,苏高编,写本。
历代开基始祖,写本,始祖苏九三郎。
武功周霞楼家谱,写本。
『贰』 我想查苏氏家谱
“路阳堂”、“蓝田堂”、“白玉堂”苏姓的主要堂号“芦山堂“。
“忠孝堂”。不同的堂号的字辈排行不同、“嵋山堂”等堂号、“武功堂”、“洛阳堂”、“扶风堂”,一般是家族中的长者给排序
『叁』 苏氏家谱 长字辈下面是什么
湖南靖州苏氏字辈:“应再正昌才茂光元万仁君同秀世明宗大义乾坤武功为藩祖泽余庆笃生哲贤广昭帝德永锡周官汉封节显唐选尤宣麟阁焕美凤昭增欢侯伯爵列少保禄颁平林重任南阳久安笔珍许国文着眉山清高志远刚直履端善行积福□奇术登纯孝可表道学相传谟谋克绍统绪长延天佑启后炳耀千年”。
湖南益阳苏氏字辈:“固能福文盛志彦祖崇永安成国正天心顺光昌启后英圣道昭隆运贤良显大名其祥开世业有子绍宗勋选士惟升秀傅家益尚清万邦同照曜端拱庆承平”。
湖南醴陵苏氏字辈:“金克渊志祖廷国可眉正仁开景运新怀忠本孝尚清纯敬承先泽家光永树德扬名振汉滨”。
湖南湘潭苏氏字辈:“□珔仁开景运新怀忠本孝尚清纯敬承先泽家光永树德扬名振汉滨”。
湖南靖州苏氏字辈:“云益应再政昌才茂光元万仁均同秀”。
福建漳州苏氏字辈:“文佛郎言五十干启国崇潜惟恒允用奕世振家风孝友承宗志诗书迪俊英伯仲和叔季科甲永联登”。
福建南安苏氏字辈:“仕广齐孔君于卿尔伯夫灵汝启子昭一廷则可兴(世永诸荣绪源茂显台升)天生我才必有用人立世上学圣贤诗书礼乐继万年”。
福建安溪苏氏字辈:“五宗老子孙质朴古人风耕凿安时论衣冠与世同在家常早起爱国愿年丰语及尹际诗书满腹中”。
福建同安苏氏字辈:“平存世子德君国有道庆象贤允克盛守法宜永宁文章灿奕冀勋猷振盈廷嘉谋昭伦绪踵懿耀景声”。
广东潮州苏氏字辈:“伯仲衍昭穆云祗茂祖宗文章华国运诗书传家风亲长心承顺忠贞性俊聪纲常能敬笃亦世永昌隆”。
广东潮汕苏氏字辈:“伯仲衍昭穆廷良希道时景正孟崇闻天俊有光从以秉绍朝庆云礽茂祖宗文章华国运诗礼传家风忠贞性睿聪纲常能笃敬亲长心诚顺奕世永昌隆”。
广东阳春苏氏字辈:“高贤昭章经”。
广东海丰苏氏字辈:“启世明伦理孝友立纲常敬恭在桑梓礼义是吾乡忠信以为本积善有馀庆兴育传纪广邦族自荣光”。
广东揭阳苏氏字辈:“文章华国运忆世永昌隆”。
四川资阳苏氏字辈:“永远于宗世大荣龙登金光玉绍先德贤才必振兴”。
四川蓬溪苏氏字辈:“万仁君寿秀尚元泰定德中朝向启智昌财茂光颜”。
四川邻水苏氏字辈:“昌才茂光延万仁再知维新进文明振起宗传均颢达永承世泽定增荣”。
四川三台、江西吉安苏氏字辈:“仁再知昌才茂光延万培元涵泰运植品选端方纪述昭宏烈纯文焕国章天锡赝藩翰荣隆辅弼良庆熙崇俊彦履洁富怀邦(复怀芳)伦常扬道义福禄寿永康”。
四川资阳苏氏字辈:“永远於终世大荣龙登金光裕绍先德贤才必振兴”。
重庆大足苏氏字辈:“德相伏林宗谷文必才景万桌朝廷贤明际世运兆周应封温邑祖公遗泽长武烈麒麟阁倬登上书堂雄词称秘叔金印佩洛阳计谋千载善后裔嗣荣昌”。
重庆永川苏氏字辈:“国正天兴顺永远定家帮福禄承世代祯祥祁后坤”。
重庆彭水苏氏字辈:“关吉少勤磨开健古道民国方明鸿世必登本昌大永学茂艮田德配忠”。
重庆江津苏氏字辈:“祖武成家本友世钰文兑泽世开荣芳光宗祖德长洞公成景江”。
广西南宁苏氏字辈:“世成永耀其昌”。
广西合浦苏氏字辈:“振国成家远渊源世泽长贻谋其翰苑继述永书馨”。
广西田阳苏氏字辈:“福朝吉广(少)正”。
江苏徐州苏氏字辈:“诗书传家远忠厚延世长”。
江苏宿迁、洋河苏氏字辈:“作则宜良永衍令绪”。
江苏连云港苏氏字辈:“元育昭启伦日长同士循”。
安徽合肥苏氏字辈:“万世绍先德宏开绪永昌士修崇正学道大际元良”。
安徽皖南苏氏字辈:“训典增全哲”。
安徽舒城苏氏字辈:“顺宗永国祥仁义礼智信大友其天堂”。
四川达县苏氏字辈:“春子正如成三良朝自兴光宗能耀祖世代永昌荣”。
四川宜宾苏氏字辈:“国正天心顺官清民治安雪贤忠富贵容华世代宽”。
四川广元苏氏字辈:“子年永崇如道显国恩奉孝传”。
河北唐山苏氏字辈:“昆应九守文鉴仕廷克广宗永继”。
河北廊坊苏氏字辈:“凤福帮振会文”。
河北苏氏一支字辈:“立庆世金文玉”。
山东临沂苏氏字辈:“永兴清秀”。
山东兖州苏氏字辈:“传衍广继繁秉公懋昭言希闻毓宪庆光绍从显先”。
山东邹城苏氏字辈:“德庆世传广胜业代宗永远明”。
湖北武穴苏氏字辈:“唐忠洪本焕(汉)玉锦永堂光”。
湖北房县苏氏字辈:“廷永元宗清道德本令生”。
湖北苏氏一支字辈:“国月门宇光世传祖德昌发祥应永茂显达志远方”。
浙江余姚苏氏字辈:“洪华正昌佐庆炳宗才贤善成垂鸿章绪克笃长”。
浙江泰顺、苍南、玉环、福建福鼎苏氏字辈:
名派:“克天观钦文明世友仲芳孝秉忠苗秀(裔)维(其)永昌荣昭祖令德丕振来日长仁义传世泽礼智崇武功育才树圭璧登科进大同”;
字派:“吾宗承许国素着显文章瓜瓞绵延远衡山纪凤翔派衍普万里后昆继先贤贻谋沐春晖诗书可立言”。
甘肃金州苏氏字辈:“应先新世泽光明正大因文章时道顺友志毕在亭”。
甘肃甘南苏氏字辈:“思生永海”。
辽宁大连苏氏字辈:“尚成景国进廷长益智广明文良恩德家立永安昌维忠方守法积仁保平康”。
辽宁沈阳苏氏字辈:“天下太平国立显仲德安宝百事仁”。
陕西西乡苏氏字辈:“天克世美丙德林赔建桂香枝永盛世久发祥成任新兴科家才华树芝明”。
河南镇平苏氏字辈:“士丈占修志安有清克芳常泰全哲崇宏显襄林扬英惠恒裕立元新明玉良道德宣延熙秉肇锡敬光”。
贵州苏氏一支字辈:“登连子实成”。
天津苏氏一支字辈:“忠启孟明德齐文宝连成庆有余”。
苏氏一支字辈:“文鹤永廷桂良”。
苏氏一支字辈:“昌弈世安康美利庆汉朝”。
『肆』 苏氏家谱字辈,“忠厚传家发,学成惟(维)国模”忠字前面还有哪些辈分
你是哪里的?来源山西洪洞大槐树吗
『伍』 苏氏家谱
苏姓的家谱与其他姓氏一样,体例与内容大致相同。由谱名、题辞、谱序、凡例、世系、族规、行状、文献等组成,有的还有画像、五服图、字辈谱、续后篇等部分。台湾新版的苏氏族谱则分作志、序、传、昭、论、系、说等部分。
谱名:有称家乘、家谱、宗谱、族谱、支谱等,有的冠以地名、堂号、次数。如《苏氏七修族谱》、《醴北苏氏续修族谱》、《苏氏武功五修族谱》等。
题辞:多请在社会上有影响的权贵与名人,以及在本族内有声望的同宗题写。如前述司马光、岳飞,以及苏轼等为苏谱题辞,其中司马光的题辞为:“辕轩肇迹,昆吾启祥;司寇脉衍,平陵功敫;弁州贻泽,凤阁传芳;眉山挺秀,奕世荣昌。”岳飞的题辞为:“眉山苏氏,世传至宝。”苏轼的题辞为:“之帙”。
谱序:谱序有自序与他序两种。自序由修谱人撰写,他序则请社会名流与地方官吏撰写。序言的内容包括有本派系分衍播迁的情况,历次谱书的编撰情况,修谱的原因、目的与经过等。他序中则包括对谱主家族的赞美与希望等美好祝辞。
《苏氏族谱》(四川眉山),宋代苏洵撰,一卷。明刻本,天一阁收藏。清顺治三年(1646年)宛委山堂刻《说郛》本,首都 图书馆、北京师大图书馆、辽宁大连市图书馆、湖南师大图书馆、云南大学图书馆均有收藏。清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安乐居刻《苏老泉全集》本,福建省图书馆藏。清道光十三年(1833年)眉山三苏祠刻《三苏全集·嘉祜集》本,福建省图书馆、重庆市图书馆均有收藏。
民国十四年(1925年)上海扫叶山房石印《三苏全集·嘉祐集》本,福建省图书馆、重庆市图书馆均有收藏。民国十八年(1929年)商务印书馆影印《四部丛刊·嘉祐集》本,福建省图书馆收藏。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中华书局铅印《四部备要·嘉祐集》本,福建省图书馆、华中师范大学图书馆均有收藏。
《苏氏族谱》(四川简阳),苏文生纂修。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刻本,一卷(1册)。四川省图书馆收藏。
《苏氏宗谱》(四川简阳),苏梓材主修。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内江贞利印刷社铅印本,五卷(5册)。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收藏。
《苏氏族谱》(四川内江),苏从忠纂修。清光绪八年(1882年)内江苏氏祠堂刻本,四卷(4册)。南京大学图书馆、四川省图书馆均有收藏。
《苏氏族谱》,清同治元年(1862年)燕喜堂刻本,十卷(12册),藏本在美国。
《苏氏族谱》,苏邦璋编修。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刻本,1册。北京大学图书馆收藏。
《苏氏重修族谱》,苏齐盛等纂修。民国四年(1915年)聚星堂活字本,十二卷(38册)。北京图书馆收藏。
《龙井苏氏族谱》,苏应龙、苏友仁重修。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石印本,十二卷。福建德化县档案馆收藏。
『陆』 安徽省马鞍山市当涂县湖阳乡祖村 祖氏家族来自何方
邢姓,《左传》上所载的:“凡蒋、邢、茅、胙、祭、周公之胤也”,说明得最为清楚,明白指出了他们是3000年前制礼作乐的周公的后代。当然,更是最值得自豪自傲的黄帝子孙。 这个荣耀姓氏的始祖,根据老证,是周公的第4个儿子,由于被封食采于邢而得姓。关于邢氏的这段源流,是详载于《姓纂》一书。该书指出:“周公第四子封于邢,後为卫所灭,子孙以国为氏。” 当年的邢国,爵位为侯,位置就在现在河北省,邢台县的西南。这个国家在周代初年虽然有如昙花一现,国祚并不很长,到了春秋时代就被强邻卫国所并灭。然而,却为後世留下了一个声名响亮的邢姓,堪称永垂不朽。 邢姓的最早发源之地河北邢台县,在历史上可一直是大大有名。这个地方,在秦朝时被置为信都县,不久之后楚霸王又将之改为襄国,并且成为“常山王”张耳的王都。南北朝时,石勒又在这个地方建立他的赵国,一直到宋朝之时,才定名为邢台,以迄于今。因此,邢台县之地一直声名响亮,来自该地的邢姓人,可以说是与有荣焉。 春秋时代的邢国在被卫国并灭之后,周公的这一支子孙纷纷“以国为氏”而姓了邢,有的安土重迁,仍然在家乡过老日子,有的则不甘忍受亡国之耻,陆续出奔到其他各地,开创新的天地,所以,邢氏的先人是很早便从河北播迁到了别的地方的。 当周公的邢姓後裔陆续出现于春秋诸国,并逐渐锋芒崭露时,位于现在山西一带的晋国,又出现了另一支以邢为姓的人,那就是《姓考》一书所记述的:“晋大夫韩宣子之族食采于邢,后以为氏,望出河间”。 春秋时代晋国的韩氏,是一个极为显赫的家族,不但世代都贵为上卿,后後来更进一步与赵、魏两家分割晋国为三,揭开了历史上所谓战国时代序幕。这个显贵的家族,根据历来学者的考证,已知是源自周文王的後裔唐叔虞,则他们的子孙後来由于食采于邢而以地为氏,发展成为邢氏之族的第二支组成分子,就实质而言,实在并没有太大的不同,因为较早出现于河北的第一支邢氏,是源自周文王之子周公,则两支邢氏的得姓尽管在时间和地点上有所不同,而追本溯源实际上根本就是血缘相同的一家人。第二支邢氏的发源之地,就是《史记秦本纪》所记载“秦昭襄王四十一年夏,代取邢丘”的那一个邢丘之地,该地的位置,已知即为今河南省温县东方的平邢故城。这项具体的证据,十足显出了邢氏的源远流长。 另外,少数民族有的改为邢姓。北魏氐族人、清朝满州人、满州八旗性佳氏、黎族拉海氏、蒙古族等民族中均有改汉姓邢的。综上,古老的邢姓来源有三,其中主要的两支是黄帝后裔,其具体情况如下:1.出自制礼作乐的周公姬旦的后裔2.出自春秋时的晋国3.少数民族有的改为邢姓。家世背景古老而光辉的邢氏,在历史上的表现一直十分优异,以汉、唐之际的漫长时间来说,杰出的邢姓名人就满载于历代的史书,三国时有邢贞,太常奉策;北齐有邢峙,国子助教;魏文帝时的邢庸,南北朝时的邢邵,唐乾天年间的邢济,会昌年间的邢群,真是不胜枚举。北宋有邢禺;明朝有邢献之;清朝有邢谢;当代有邢西萍、邢崇智、邢兆棠、邢燕子,解放军将领邢士第,哲学家邢贲思,清华大学博士生导师、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邢新会,等邢姓郡望:河间郡(今河北省河间县,因地处黄河与永定河之间而得名)。邢姓堂号:北彦堂(指三国时邢颙学问道德比别人好)。现有村为邢氏:位居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县薛镇、-位居安徽省马鞍山市当涂县湖阳乡——大邢村,村东临“日出斗金,日落斗银”的石臼湖。——欢迎邢氏炎黄子孙。河南省开封市杏花营镇邢堂村。再加一个地方.浙江金华市金东区曹宅镇五塘头村.河北省邢台市隆尧县周村,有一百多家姓邢的.地地道道的邢台人.有绝对的历史证据.还有安徽省临泉县宋集镇邢庄,河南省鹤壁市浚县屯子乡荆寨村,邢氏100多家。
『柒』 苏姓的族谱有多长!快!急!!!!
修谱
北宋时期确实有苏谱的编修,其中有苏轼为本谱题写的“苏氏族谱”;有苏洵为本谱完成的《谱例》、《苏氏族谱序》、《族谱后录上下篇》、《大宗谱法》、《苏氏族谱亭记》等;从收集到的苏洵五世孙苏继芳于绍兴七年(公元1137年)所写的《眉山苏氏重修族谱说》等资料看”仅眉山苏氏的族谱在宋代曾多次编修。
另外,从苏颂三世孙苏砒、五世孙苏汉为苏谱写序的情况分析,在宋代,苏氏家谱的编修已十分普及。到了明代,谱书的编写更加普及,传世的苏谱并不多,仅见有明成化二年(公元1466年)编辑的《新安苏氏族谱》 15卷。
『捌』 苏氏家谱 请问兴字辈下边是什么辈
应该是祖字辈,祖字辈下一辈是业字辈。
『玖』 苏姓家谱的苏姓家谱介绍
北宋时期确实有苏谱的编修,其中有苏轼为本谱题写的“苏氏族谱”;有苏洵为本谱完成的《谱例》、《苏氏族谱序》、《族谱后录上下篇》、《大宗谱法》、《苏氏族谱亭记》等;从收集到的苏洵五世孙苏继芳于绍兴七年(公元1137年)所写的《眉山苏氏重修族谱说》等资料看”仅眉山苏氏的族谱在宋代曾多次编修。
另外,从苏颂三世孙苏砒、五世孙苏汉为苏谱写序的情况分析,在宋代,苏氏家谱的编修已十分普及。到了明代,谱书的编写更加普及,传世的苏谱并不多,仅见有明成化二年(公元1466年)编辑的《新安苏氏族谱》 15卷。 苏姓的家谱与其他姓氏一样,体例与内容大致相同。由谱名、题辞、谱序、凡例、世系、族规、行状、文献等组成,有的还有画像、五服图、字辈谱、续后篇等部分。台湾新版的苏氏族谱则分作志、序、传、昭、论、系、说等部分。
谱名:有称家乘、家谱、宗谱、族谱、支谱等,有的冠以地名、堂号、次数。如《苏氏七修族谱》、《醴北苏氏续修族谱》、《苏氏武功五修族谱》等。
题辞:多请在社会上有影响的权贵与名人,以及在本族内有声望的同宗题写。如前述司马光、岳飞,以及苏轼等为苏谱题辞,其中司马光的题辞为:“辕轩肇迹,昆吾启祥;司寇脉衍,平陵功敫;弁州贻泽,凤阁传芳;眉山挺秀,奕世荣昌。”岳飞的题辞为:“眉山苏氏,世传至宝。”苏轼的题辞为:“之帙”。
谱序:谱序有自序与他序两种。自序由修谱人撰写,他序则请社会名流与地方官吏撰写。序言的内容包括有本派系分衍播迁的情况,历次谱书的编撰情况,修谱的原因、目的与经过等。他序中则包括对谱主家族的赞美与希望等美好祝辞。
『拾』 苏氏族谱(家谱)是什么
苏氏以国名为姓氏.黄帝的后代樊封于昆吾,又称昆吾氏.夏朝期,昆吾氏后裔建苏国.苏国灭后,部分苏姓族人归顺了周朝.周武王时,司寇岔生,受封于苏国,后迁到温,称为苏岔生,春秋时,苏国被狄族所灭,其子孙以原国名为姓.另外,鲜卑族也有复姓也为苏姓的.据史料记载,南北朝进,北魏有鲜卑族拔略氏随魏孝文帝南迁洛阳后,定居与中原,改为汉姓苏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