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梁容若后代回忆文章
记叙文是指记人、叙事、写景、状物等类的文章。
第一,要交代明白。无论记人记事,还是写景状物,一般都要交代明白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结果,否则文章就不完整。
第二,线索清楚。虽然观察的角度、记述的方式可以不同,但每一篇文章都应当有一条绾联材料、统贯全篇的中心线索,否则文章就会松散。
第三,人称要一致。无论用第一人称“我”记述,还是用第三人称“他”记述,都要通篇一贯,一般不宜随意转换,否则就容易造成混乱。
散文是一种常见的文学体裁。由于它取材广泛,摇曳多姿,艺术表现形式丰富多样,如同五彩斑斓的风景画,让人陶醉,让人喜爱。那么我们怎样来写散文呢写散文要牢牢掌握它的五个特点:
一、时间跨度大
散文不受时间限制,前可以远涉古代,后可跨及未来,又可覆盖今天。如秦牧的散文《土地》从今日的土地一片生机,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晋公子重耳狼狈出逃时手捧泥土感谢土地是上苍的恩赐。再如杨朔散文《荔枝蜜》,从小时候上树掐海棠花被蜜峰蜇了一口,写到现在的参观蜜蜂场。时间跨度很大,但却紧紧围绕作者要表现的主题没有让人感到丝毫的散乱。联想极丰富,文笔挥洒自如,极有感染力。
写散文时可以根据散文的这一特点,扩大时间跨度,多充实一些有关事件,插入多组镜头,来增加散文的内容和色彩,使文章多姿多彩,知识性强。
二、空间转换广
散文既不受时间限制,也不受空间限制,天南海北,空间宇宙,无不可以包容其中。如鲁迅的回忆性散文《藤野先生》,空间跨度从中国到日本,再从东京到仙台,又从仙台回到北京,接着又写走到厦门,空间跨度大,空间转换之多让人目不暇接,但写得层次分明,详略得当。把复杂的人和事放在每个空间里,有的随意点染,有的泼墨描绘,错落有致,色彩斑斓。如果我们在写散文时注意到这个特点,就不大会犯单薄、贫乏的毛病。
三、事件牵涉多
写散文,多数离不开事件,尤其是叙事散 文,事件是散文的“硬件”。许多好的散文有一个中心事件,以及烘托连带的一些与之有关的其它事件。如袁鹰的散文《井冈翠竹》,写井冈山的竹子做过武器杀伤敌人,做过竹筒盛粥,做过红军的扁担挑着中国革命从井冈山走到延安,走到北京。新中国成立后,竹子又被派上了建设社会主义的新用场……事件多得让人应接不暇。
四、表达方式活
散文常用记叙、说明、抒情、议论、描写等表达方式。茅盾名篇《白杨礼赞》,就综合地运用了多种表达方式,如文章开头就记叙和描写了汽车在黄土高原上奔驰看到的黄土高原的外貌,用抒情和议论点明了白杨树的象征意义。这些方式的运用,有力地表达了主题,使文章气势浩大,摄人心魄。我们在写散文时,特别要注意综合地运用多种表达方式,使文章富有波澜。
五、勾连全文巧
散文的取材,可谓“杂乱”有章。既使散思路开阔,包容量大,又使散文紧紧围绕作者的意图而不“越轨”。秦牧说写散文最不能丢的是“思想的红线”。即用一个醒目深刻的思想,把看似散乱的一大堆材料,贯穿成文。
『贰』 夏天梁容若在文章中举了哪些例子来说明夏天给人们种种磨难跟考验
其实他在里面给大家举例了多个种种艰难情况下,那么我们要学会在艰难里面寻找希望
『叁』 梁容若是现代作家吗
是的。
梁容若(1904–1997),河北省行唐县(今改灵寿县)人。中国作家、教育家,梁容若以全校第二名毕业于河北正定县中学。
『肆』 梁容若的生平简介
1936年4月受公费资助与推荐之下,考入日本东京帝国大学文学部大学院,研究中日文学史期间并翻译《日本汉文学史》与《中国文学对日本文学的影响》两书。1938年回国后在北平数所大学任教,并从事语言文学研究。1945年曾短暂在绥远省协助共产党抗日工作。1948年10月中旬到台北筹办《国语日报》,历任常务委员、副编辑至1958年。历任台湾大学、台湾师范大学、东海大学(1958年-1969年)中文系教授。梁容若于东海大学任教末期,曾与新儒家之一的徐复观论战。论战中,徐指出抗战期间,梁居留北京任教,实已为日本吸收,并鼓吹皇民思想,并非地下工作。可备一说。1974年退休后移居美国印第安那州。1981年回大陆,任北京师范大学客座教授。1983年患上眼疾后赴美,1997年在美国逝世。
梁已婚,与傅静如在1935年夏天结婚(傅于1996年辞世),育有一子(梁一成)一女(梁华)。
梁为《注音详解古今文选》编著不少文章,其中《我看大明湖》一文被列入香港中学语文课程。
作为尚秉和的高足之一,对尚秉和先生的学识、文章,其高足梁容若予以如此评价:“先生论史,步趋班、马,而亦瓣香蔚宗。论史法,以为正确、简炼、生动,缺一不可,直书史实,劝惩自见,是非自明”,“先生相与讲论之友朋,如王树楠、吴闿生、高阆仙、张鼎彝等,雅尚略同,皆能有公鉴,无姑息,谠论斧削,以比迹古人,力争上游为准的。先生虚怀采纳,损之又损,用能文省而事赅,扼要而畅达。文章诙奇隽永,引人入胜,吴北江氏谓,殆欲与左史班范相争衡。”
『伍』 梁容若散文主要作品
梁容若(190(今改灵寿县)人。中国作家、教育家,容若以全校第二名毕业于河北正定县中学,1922年入读北平师范大学,1927年至1930年曾参加国民革命军北伐工作,1931年在山东省主编《民众周刊》。
中文名
梁容若
国籍
中国
民族
汉
出生地
河北省行唐县
毕业院校
北平师范大学
生平简介
1936年4月受公费资助与推荐之下,考入日本东京帝国大学文学部大学院,研究中日文学史期间并翻译《日本汉文学史》与《中国文学对日本文学的影响》两书。1938年回国后在北平数所大学任教,并从事语言文学研究。1945年曾短暂在绥远省协助共产党抗日工作。1948年10月中旬到台北筹办《国语日报》,历任常务委员、副编辑至1958年。历任台湾大学、台湾师范大学、东海大学(1958年-1969年)中文系教授。梁容若于东海大学任教末期,曾与新儒家之一的徐复观论战。论战中,徐指出抗战期间,梁居留北京任教,实已为日本吸收,并鼓吹皇民思想,并非地下工作。可备一说。1974年退休后移居美国印第安那州。1981年回大陆,任北京师范大学客座教授。1983年患上眼疾后赴美,1997年在美国逝世。
梁已婚,与傅静如在1935年夏天结婚(傅于1996年辞世),育有一子(梁一成)一女(梁华)。
梁为《注音详解古今文选》编著不少文章
『陆』 关于梁容若的名言
昨天是苞蕾,今天是鲜花,明天就变成了小果实。
这句话让我觉得成长起来是非常快的,时间也是非常快的
『柒』 梁容若的夏天里的成长出自哪本书
《夏天里的成长》选自部编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这一课是一篇说理性小散文,作者用简洁朴素、清新优美的语言描绘在夏天里万物都在生长的自然现象。
课文的中心句是第一句,即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全文都是围绕这句话来写的。所以可以用这句话来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课文的最后一句话是作者的写作目的,揭示了全文的主题。
(7)马鞍山梁容扩展阅读:
教学效果
1、教学中,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语文教学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自主学习氛围。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进一步感知作者具体描写了哪些事物在夏天里成长。
2、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作用,把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当作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并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去。
3、较好地处理了基本素养与创新能力的关系。在教学中,注重了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了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了扎实的语文基础。在教学中,遵循了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适当选择教学策略,促进了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捌』 夏天(梁容若)
不是 为了突出夏天是长大的时期 你怎么这样笨呀
这么简单都不知道!!!!!!!!!!!!!!!!╮(╯▽╰)╭真够愚蠢的
『玖』 梁容逍名字测试结果
梁容逍
得分93
三才配置:【木木火】
吉凶分析:【吉】
命格简批:【成功顺调,无障碍而向上发展,基础境遇也得安泰,终生享受幸福繁荣长寿的吉配搭。】
成功顺调,无障碍而向上发展,基础境遇也得安泰,终生享受幸福繁荣长寿的吉配。(吉)
1、总论:成功运和基础运配置良好,做事有计划性且有进取心,容易发展成功。交际应酬要多节制,减少生活上不必要的浪费。并注意受亲友拖累损财之情事。
2、性格:为人聪明机智,做事有计划,待人诚恳,做事坦白,心情好坏都可由表情看出来,交友甚广,为别人多劳,且有浪费金钱的倾向,外表乐观,内心多劳。
3、意志:意志坚定,注重实际与工作,耐性亦佳,能克苦耐劳,创立属于自己的事业。
4、事业:有进取心,对家庭责任感重,一生辛勤奋发,很容易功成名就。
5、家庭:圆满之象,子女贤孝。
6、婚姻:男娶贤慧之妻,但容易因应酬较多,夫妻经常意见冲突。女嫁有家庭责任感之夫,感情和睦。
7、子女:子女身体健康又活泼,稍嫌顽皮,成年后都很有成就。
8、社交:与平辈朋友交往金钱上容易浪费或损失,若与晚辈或部下则较能够得到帮助与支持。
9、精神:常为亲友之事,带来精神困扰,其他大致能得到相当安慰。
10、财运:财运佳,物质丰富,兴隆通达。
11、健康:身心健康,唯肾部较虚弱及肝胆机能所起的精神疲劳。
12、老运:晚景呈祥,生活安定,子女贤孝。
对基础运的影响:
吉祥安泰(但天格为9或10时,则天格地格相克而为凶兆。)
对成功运的影响:
同为木,相辅相成,成功顺利,能平安实现自己的目的。(吉)
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性格稳健,善忍耐,温良亲切,礼貌周到,慷慨好施。易患皮肤病,中风中邪、感冒等。三才良善者,可望平安。(吉)
对性格的影响:
性情多好静,富于理智。温厚中带有华丽气质具有不屈不挠的精神。表面看来似非大活动家,其内部蕴含着相当实力,必取得相当的成功。其人生虽属渐进型,但终能为人首领。还可获得家庭的幸福,但其人含有嫉妒心,大都好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