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知识与技能的介绍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知识与技能》是2012年: 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回作者是吴争答鸣, 夏立平 , 包国祥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知识与技能》紧扣《规范》,以城乡社区一线岗位的基层卫生工作人员为主要对象,以普及和提高公共卫生基本知识和社区适宜技术为重点,以提高公共卫生服务能力为核心,贴近真实工作任务,每个单元包括目标与任务、培训内容、适宜技术、参考资料和典型案例。
Ⅱ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内容包括哪十三项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有13项内容,即:
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
健康教专育。
预防接属种。
0~6岁儿童健康管理。
孕产妇健康管理。
老年人健康管理。
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
2型糖尿病者健康管理。
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
结核病患者健康管理。
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服务。
中医药健康管理。
卫生监督协管服务。
Ⅲ 如何写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亮点材料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通俗地说,就是不管你生活在东部还是西部,居住在农村还是城市,都能享受到政府提供的同样水平的基本公共服务。近年来我国全面实现免费义务教育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全覆盖等,都是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体现。“十二五”时期,我国将逐步完善符合国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深度解读
“十二五”时期基本公共服务范围
1.公共教育:包括九年义务教育免费等。
2.就业服务:包括就业信息、就业咨询、职业介绍等。
3.社会保障: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与合作医疗等。
4.医疗卫生:包括预防接种、传染病防治等。
5.人口计生:包括避孕药具、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等。
6.住房保障:包括提供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等。
7.公共文化:包括基层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免费开放等。
8.基础设施:包括行政村通公路和客运班车,城市建成区公共交通全覆盖等。
9.环境保护:包括污水、垃圾无害化处理和环境监测等。
加大财政投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资金保障是关键。应进一步调整和优化公共财政支出结构,逐步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支出所占比重,保证支出增长幅度高于财政经常性支出增长幅度。2011年教育、社保方面的投入增长幅度都高于16%,远高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8%的预期目标,这将为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供财力保障。
Ⅳ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医卫结合资料有哪些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医卫结合资料有:
为保证基本医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落到实处,保障辖区居民疾病诊治、未病先防的就诊需求和健康权益,中心卫生院积极探索“医卫结合”服务新模式,将同属基层医院工作范畴的基本医疗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有机结合,以临床医师(住院护理配合)为主、公卫医师为辅,相互结合相互补充。
一是在日常诊疗服务活动中,根据工作项目进行科与科相结合;即:儿保与计免工作相结合;公卫医师与精神疾病康复指导站相结合;妇保与妇产科相结合;健康扶贫工作办公室与健康教育、集中随访相结合;随访办与辖区居民满意度、知晓率相结合。临床医师为前来就诊的首诊患者服务,负责落实患者的检查、诊断、治疗和转诊等各项工作;并做好门诊日志登记及填写接诊记录表,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和公卫知识宣教等;同时登录本地公共卫生系统,首先查询服务对象个人电子健康档案,并根据查询结果,对服务对象进行分类处置。保障辖区常见病、多发病、慢病患者的健康资料信息的及时性、完整性和准确性,形成信息化(大数据化)管理。
二是每日由公共卫生科收集资料并更新其电子档案,使每一位患者健康信息,达到准确无误。公卫服务工作人员根据人群基础信息的分类(妇幼老、高血压、糖尿病、重型精神病及普通人群),健全并完善辖区服务人群基础信息数据库。对于重点人群主动提供相应的公共卫生服务,并领导其服务团队对其进行追踪和管理。对未建立健康档案的,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要求,首先采集个人基本信息、健康信息并建立健康档案,再进行一般体格检查,将相关体检结果录入到居民健康档案
。
三是做好基本医疗服务人员的业务知识培训,让其在日常工作中熟练掌握人群分类信息采集和更新工作。通过医疗服务人员适时对民众就诊信息的更新,可极大地降低公卫服务人员“上门”服务的工作量,及医院“上门”服务所带来的成本支出。
四是分季度对基本医疗服务过程中采集的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对于季度内未到医院体检、就诊的患者,由公共卫生科组织团队实施上门服务,对“遗漏”人群健康信息进行更新。
五是成立常态化健康体检站。以公卫医师为主导,由村卫生室医生组织辖区居民来院接受健康体检,让辖区居民不论什么时间,都能进行健康体检并及时录入电脑,同时达到健康档案的更新;对于集中进行健康体检遗漏的目标人群,由公卫医师、村级卫生室人员通知,到卫生院健康体检站补充体检,增加健康体检率;保证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内涵和质量。
六是加强对医卫结合工作的领导,完善“医卫结合”管理制度和考评细则,细化“医卫”分工,明确各自职责。同时健全考核体系,实施工作任务的量化分解,让服务“双量”(数量、质量)与“医卫”人员绩效挂钩,避免“大锅饭”现象产生的同时,充分调动“医卫”人员的积极性。
工作开展过程中,结合既往经验,认真学习,积极创新,大胆实验;梳理工作开展后的困难以及存在的问题,制定和完善工作顺利开展的机制,总结经验,扬长避短,逐渐改变既往医疗和公卫两条腿走路的观念。在基本医疗中穿插公共卫生服务,通过基本公共卫生下村服务宣传卫生院特色诊疗业务,为医院吸引患者前来就诊。逐步推行和全面落实医、卫、护、患一体化工作机制,并为下一步形成“医养结合”的工作形式,探索出可行之路并奠定坚实基础。
Ⅳ 求:基本公共卫生健康教育宣传内容(九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之一)
你好,宣传内容主要是《中国公民健康素养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合理膳食、适当运动、心理咨询、戒烟限酒等健康生活方式;慢性疾病的防治知识;妇女儿童保健知识;疾病预防控制知识和突发公共卫生处置常识;宣传方式主要是在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开设宣传栏,组织居民上健康教育课,开展健康咨询等活动。
(每月进行一次健康知识讲座和健康咨询活动,在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固定的宣传窗中一年内更新6次宣传卫生科普知识内容,每季度播放一次由全县统一制作的卫生宣传影音资料。)
Ⅵ 如何加强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宣传
发放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宣传手册。
制作宣传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