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公共服务蓝皮书的介绍
公共服抄务蓝皮书属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的皮书系列,2011年7月17日社科文献出版社联合马研院、华图教育集团·红领政信公开发布第一本公共服务蓝皮书《中国城市基本公共服务力评价(2011)》。2012年12月20日,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华图政信公共管理研究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在北京举办“2012年《公共服务蓝皮书》发布暨城市基本公共服务力评价理论研讨会”。蓝皮书指出,我国38个主要城市的基本公共服务满意度评价排名,前三位的是:拉萨、厦门、上海。
2. 公共服务蓝皮书的2012年发布
基本公共服务满意度排名 拉萨、厦门、上海居前三位
蓝皮书指出,根据对2012年问卷调查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我国38个主要城市基本公共服务满意度评价排名前十的分别是:拉萨、厦门、上海、大连、宁波、南京、青岛、沈阳、杭州、天津。
其中,公共交通满意度排名前十的城市分别是:拉萨、上海、厦门、南京、珠海、青岛、宁波、大连、深圳、重庆。
公共安全满意度排名前十的城市分别是:拉萨、厦门、上海、宁波、杭州、南京、大连、长春、沈阳、重庆。
住房保障满意度排名前十的城市分别是:厦门、上海、宁波、杭州、大连、沈阳、北京、青岛、长春、天津。
基础教育满意度排名前十的城市分别是:厦门、拉萨、大连、沈阳、上海、宁波、杭州、福州、西宁、兰州。
社会保障和就业满意度排名前十的城市分别是:拉萨、厦门、南京、上海、沈阳、大连、青岛、宁波、天津、北京。
医疗卫生满意度排名前十的城市分别是:拉萨、上海、大连、宁波、南京、天津、青岛、沈阳、珠海、石家庄。
城市环境满意度排名前十的城市分别是:拉萨、厦门、珠海、青岛、大连、杭州、南宁、上海、宁波、昆明。
文化体育满意度排名前十的城市分别是:南京、拉萨、青岛、上海、大连、沈阳、成都、呼和浩特、天津、宁波。
公职服务满意度排名前十的城市分别是:上海、宁波、大连、青岛、天津、南京、拉萨、福州、沈阳、杭州。
GDP对公共服务满意度杠杆指数排名
拉萨、厦门、海口居前三位
蓝皮书指出,GDP与满意度之间不存在直接的关系,高GDP并不意味着高公共服务满意度。为了揭示经济建设对社会建设和公共服务产生的撬动作用,提出了GDP对公共服务满意度杠杆指数(以下简称“GDP对满意度杠杆指数”)的概念。通过对GDP和公共服务满意度之间的定量分析,着力研究如何通过科学有效地投入,夯实基本公共服务,在有限GDP的前提下,实现有限GDP的杠杆作用,用少量的GDP获得更高的社会满意度和幸福指数。通过把38个城市的基本公共服务满意度情况和其2011年的GDP进行关联性分析,GDP对公共服务满意度的杠杆指数排名前十的分别是:拉萨、厦门、海口、珠海、大连、宁波、西宁、南京、沈阳、银川。
蓝皮书认为,GDP与公共服务满意度的杠杆指数体现了经济发展与公共服务满意度之间的内在关联性,反映了GDP对于公共服务满意度的杠杆作用。其值越高,表明在一定的GDP水平下,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越高。GDP对满意度杠杆指数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经济发展水平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指数越高,表明二者的协调性越好。调查显示,有的城市GDP很高,但满意度不高,相反有的城市GDP不高,但满意度很高。对于后者来说,其中的原因要么是GDP在公共服务中的投入不够,要么投入的效率不高。因此,要不断提升GDP对公共服务满意度的杠杆指数,使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有效破除“伊斯特林悖论”(更多的财富并没有带来更大的幸福)。提升GDP对满意度杠杆指数的关键是增加公共服务方面财政投入的规模、质量和效率,把“投入导向”和“结果导向”相结合。
公共服务满意度上升指数排名
上海、天津、拉萨居前三位
蓝皮书指出,2012年全国38个主要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得分及排名相对于2011年大多数都有变化,在满意度得分方面,普遍较去年有所提高,只有少数个别城市略有下降。在排名方面,有些城市在这两个调查期内,排名变化较大,2011排名靠前,但在2012年的调查中,排名却有大幅下降,有些城市则相反,表现出了良好的发展态势。为了更好地呈现和评估不同城市在基本公共服务满意度方面的提升情况和进步程度,书中提出“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上升指数”(以下简称“城市上升指数”)概念。如果某个城市的公共服务满意度上升指数越高,表明这个城市在公共服务满意度方面取得的进步越大,提升的越快。反之,则进步较慢,甚至有退步。公共服务满意度上升指数排名前十的分别是:上海、天津、拉萨、南京、厦门、沈阳、福州、太原、大连、武汉。
专家认为,一个城市的市民对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满意度不是一成不变的,受政府重视程度、投入规模、服务质量和效率的影响,在不同时间点,城市基本公共服务满意度的评估结果会发生比较大的变动。如果一个城市持之以恒地高度重视公共服务建设,不断增加公共服务投入,不断提升公共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那么这个城市的公共服务满意度就会不断上升。相反,如果一个城市只是基于制造政绩的角度,投机性地增加公共服务投入,而不是持续重视和不断投入,那么即使这个城市曾经创造过满意度的辉煌,也只是暂时的。
蓝皮书指出,地方政府要高度重视城市基本公共服务满意度评价,把评估结果以及基本公共服务满意度上升指数和要素发展指数等指标作为政府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和硬性指标,将“经济性”导向转变为“经济性、社会性、效率性”导向,淡化GDP在政府政绩考核中的比重,从而构建有利于推进社会管理工作并与科学发展观相适应的政绩考核体系。专家特别强调,不能以城市人口规模大、地理区位偏等借口作为基本公共服务满意度不高的托词。调查发现,基本公共服务的满意度与城市人口规模、地理区位无直接对应关系。人口规模较大的城市基本公共服务满意度不一定低,人口规模小的城市基本公共服务满意度不一定高;比较偏僻的西部城市满意度不一定低,比较发达的东部城市满意度也不一定高。通过计算,西部城市满意度平均得分比中部城市高0.59分。
3. 公共服务蓝皮书的2014年发布
发布
2014年12月13日,由中共拉萨市委市政府、中国社科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华图版政信公共管理权研究院和社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举办“城市基本公共服务满意度评价理论研讨会”在拉萨举行。会上,《公共服务蓝皮书——中国城市基本公共服务力评价(2014)》发布。
排名标准
这份蓝皮书通过24717份调查问卷,从交通、环境、就业、医疗等9个方面,对中国38个主要城市的基本公共服务力进行全面评价研究,发布了2014年中国38个主要城市满意度评价情况及各排行榜。
排名
通过调查数据的科学计算,2014年中国38个主要城市基本公共服务满意度评价排名前十的分别是:拉萨、青岛、上海、海口、宁波、太原、成都、厦门、重庆、珠海,其中得分最高的城市为拉萨,分数为66.11。
4. 公共服务蓝皮书的简介
《公共服务蓝皮书》在国情调研的基础上,以地方政府及其公共服务作为研究的突破口,旨在为更好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共服务的理论研究、体制改革和创新探索路径,以有利于建设服务型政府,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为党和政府实现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建言献策。该书构建了以公共交通、公共安全、住房保障、基础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城市环境、文化体育、公职服务水平等为主要内容的政府公共服务能力评估体系,提出了客观评价指标和主观评价指标结合的地方政府基本公共服务力评价指标体系;对全国38个直辖市、省会城市、经济特区和计划单列市的公共服务现状进行系统评估,研究并发布了城市基本公共服务客观评价排行榜、城市基本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榜 。
5. 如何评价公共服务对象的满意程度
当今世界,机遇与挑战并存。为了顺应“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时代浪潮,各国政府纷纷将目光聚焦于不断地改进并完善自身的公共服务职能之上,全身心地致力于打造一个现代意义上的高效、公平、透明、问责、以人为本的新型政府。有鉴于此,笔者为应对“建设服务型政府”这一项划时代的挑战而提出了一条新颖的思路。以“公共服务的服务对象满意度”为本文的视角和切入点,依循着公共领域内所隐藏着的服务价值锁链的指引,同时在满意度所蕴含着的镜面效应之下,笔者全面、深入地探索了经由服务对象对公共服务的满意通向社会公众对政府的信任与信心的路径。 本论文由五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本文的研究目的、意义、方法、框架,以及对论文所涉及的一些相关理论与概念进行了一番梳理与总结,提出并且界定了“公共服务的服务对象满意度”这一本文的核心概念;第二部分中,笔者建构了本文的公共服务的服务对象满意度模型。首先从私人领域内的顾客满意度模型入手,笔者分别地介绍了瑞典、美国、欧洲以及中国的顾客满意度模型框架。再选取其中最著名的美国顾客满意指数(ACSI)为典型,深入地剖析并解读了这一模型。遵循着“先解构后建构”的内在逻辑思路,笔者建立了公共服务的服务对象满意度模型:第三部分主要介绍了国外公共服务满意度的指标内容。在参考了大量西方各国公共服务领域内顾客满意度与市民满意度的调查报告以及相关资料的基础上,笔者归纳出了服务质量、服务态度、服务效率与公共价值这四大类满意度指标;第四部分在分析了各级各类满意度指标的必要性与主要内涵的前提下,笔者设计并建立了本文的公共服务的服务对象满意度指标体系(CQEV)。其中,公共服务的服务对象满意度为唯一的一级指标,态度、质量、效率与公共价值为四个二级指标,此外还包括了八个三级指标以及若干个四级指标;第五部分中,笔者进一步地论述了本文的公共服务的服务对象满意度保障机制,主要涉及了以下四个方面:服务对象满意与公务员满意的互动、服务对象满意与公共组织以及公务员绩效评估相挂钩、公共服务承诺制、“一站式”公共服务。
6. 地方政府公共服务提供与公众满意度方面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分别是什么
cnk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