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工商服务 > 如何给老百姓宣传公共卫生服务

如何给老百姓宣传公共卫生服务

发布时间:2021-08-12 01:36:00

❶ 怎么看待公共卫生服务对群众受益

受惠三大人群
据了解,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主要包括11项内容,即: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健康教育、预防接种、0~6岁儿童健康管理、孕产妇健康管理、65岁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高血压和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健康管理、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卫生监督协管和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在各项服务规范中,分别对服务对象、内容、流程、要求、考核指标及服务记录表等作出了明确规定。
据万泉主任介绍,全县所有居民和患有相应疾病的患者均可免费享受相应服务,而这11项服务内容大体上可分为三类,分别是针对全民的服务项目、针对重点人群的服务项目、针对重点疾病防控的服务项目。
针对全民的服务项目
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主要为辖区所有居民逐步建立统一、规范的居民健康档案,并及时更新档案内容,逐步实施计算机信息化管理,发放居民健康信息卡(我县目前未发放)。所有居民通过到“公共卫生服务机构”就诊时或“公共卫生服务机构”通过入户调查、疾病筛查、健康体检等多种方式,为居民建立健康档案。
不仅如此,在逐步实施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化后,居民可用健康档案信息卡随时查询自己的健康档案。在医院就诊时,医生也可随时调取健康档案,了解既往病史,以对症治疗。
健康教育。全县居民可通过“公共卫生服务机构”发放的宣传资料、播放的音像资料、宣传专栏、健康咨询和讲座等活动,了解和知晓大众化的健康知识,比如健康素养基本知识和技能、优生优育、健康生活方式养成等。目的是引导居民学习、掌握健康知识及必要的健康技能,促进辖区内居民养成健康的学习、生活习惯,确保身心健康。
针对重点人群的服务项目
预防接种。全县“公共卫生服务机构”免费为0~6岁儿童建立接种卡,发放儿童预防接种证,通过预约、通知单、电话等多种方式通知适龄儿童监护人,告知疫苗接种种类、时间、地点和要求。所有0~6岁儿童,包括流动儿童均应到当地“公共卫生服务机构”免费接种乙肝疫苗、卡介苗、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白破疫苗、麻疹疫苗、甲肝疫苗、流脑疫苗、乙脑疫苗、麻腮风疫苗等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国家和当地政府根据疾病控制需要,可在重点地区,重点人群针对性开展出血热、钩体病、炭疽疫苗应急接种或乙肝、麻疹、脊灰等疫苗强化免疫、群体性接种和应急接种工作。
0~6岁儿童健康管理。全县“公共卫生服务机构”将为0~6岁儿童建立《0~6岁儿童保健手册》,分别在新生儿出院1周内、新生儿满月、3、6、8、12、18、24、30、36月龄、4岁、5岁、6岁时为儿童免费提供健康管理服务,医务人员重点了解儿童的生长发育情况、进行体格检查、血常规检测等,针对性开展健康指导。
孕产妇健康管理。全县“公共卫生服务机构”免费为孕产妇建立《孕产妇保健手册》,分别于孕12周前、孕16~20周、孕21~24周、孕28~36周、孕37~40周免费开展至少5次孕期保健服务,于分娩后3~7天和42天免费开展2次产后访视。孕期健康管理主要包括常规体检化验、孕妇和胎儿生长发育评估、高危重点筛查、产前健康指导。产后访视包括健康体检、产后疾病预防和健康指导、产妇身体恢复评估和新生儿生长发育评估和指导等。
老年人健康管理。全县“公共卫生服务机构”每年免费为65岁以上老人开展1次健康管理服务,包括生活方式和健康状况评估、体格检查、辅助检查和健康指导。对管理中诊断为高血压和糖尿病的老人转入慢性病管理。
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主要包括高血压和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
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公共卫生服务机构”在≥35岁居民每年第一次就诊时,免费为其测量血压。凡按高血压诊断标准被诊断为高血压患者的,“公共卫生服务机构”免费为其建立高血压患者健康档案,每年免费为其提供4次面对面健康随访和1次健康体检。健康随访时测量血压并评估是否存在危急情况,是否需要转往上级医院处理,了解患者服药情况和生活方式,判定血压控制效果,进行服药指导和分类干预。健康体检主要是常规体格检查。
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公共卫生服务机构”对被诊断为2型糖尿病的患者,免费建立糖尿病患者健康档案,每年免费提供4次面对面随访,包括4次空腹血糖检测,1次健康体检。面对面随访时必须测量空腹血糖和血压,评估是否存在危急情况,是否需要转往上级医院处理,检查足背动脉搏动情况,了解患者服药情况和生活方式,判定血糖控制效果,进行服药指导和分类干预。健康体检主要是常规体格检查。
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公共卫生服务机构”对辖区内诊断明确、在家居住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免费为其建立患者信息档案,每年至少随访4次,体检1次。每次随访应进行危险性评估,检查患者精神状况,开展服药指导和分类干预。健康体检应在患者病情许可和家属同意后进行,可在专业机构指导下开展,包括一般体格检查、血压、体重、血常规(含白细胞分类)、转氨酶、血糖、心电图。
中医药健康管理。该项服务为2013年新增加内容,主要是免费为65岁以上老人及0~36月龄儿童建立中医药服务健康档案,提供中医药保健指导。
针对重点疾病防控的服务项目
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公共卫生服务机构”要及时发现、登记和报告辖区内发现的传染病、疑似病例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参与现场疫点处理;开展传染病防治知识和咨询服务;配合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对非住院结核病人、艾滋病病人进行治疗管理。
卫生监督协管服务。“公共卫生服务机构”及时发现报告食物中毒等事件并协助调查,开展职业卫生咨询指导、饮用水卫生安全巡查、学校卫生服务和非法行医及非法采供信息报告。
通过近五年的努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在我县取得一定实效,全县覆盖率更是达到了100%,群众受益率达90%。乙类传染病发病率控制在300~10万之间,且无重大传染病疫情和食物中毒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不仅如此,全县婴儿死亡率降至7.05‰,出生缺陷率降至4.18‰,孕产妇死亡率降至24.34/10万。高血压、糖尿病管理人数分别达22456人、5030人。
“迄今为止,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推进使我县居民整体健康状况得到有效管理,提高了全县居民的健康指数。”县卫生局局长傅咏说,根据近5年统计数据分析显示,我县的传染病发病率、孕产妇及婴儿死亡率都在持续下降,老年人及慢性病管理也已经趋于规范化,到今年初,全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覆盖率达到了100%,群众受益率达90%。乙类传染病发病率控制在300~10万之间,且无重大传染病疫情和食物中毒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不仅如此,全县婴儿死亡率降至7.05‰,出生缺陷率降至4.18‰,孕产妇死亡率降至24.34/10万。高血压、糖尿病管理人数分别达22456人、5030人。
十一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深化,离不开基层医护人员的努力,受益的都是老百姓,政府每年加大投入,通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方式,提高群众的健康防线。

❷ 如何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将临床与公卫结合在一起,更好得服务于居民,使广大愿意接受服务

在健康教育上下功夫,做好宣传,办好讲座。把老百姓有病才看医生的意识转变为有病没病都需要医生的指导。

❸ 求:基本公共卫生健康教育宣传内容(九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之一)

你好,宣传内容主要是《中国公民健康素养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合理膳食、适当运动、心理咨询、戒烟限酒等健康生活方式;慢性疾病的防治知识;妇女儿童保健知识;疾病预防控制知识和突发公共卫生处置常识;宣传方式主要是在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开设宣传栏,组织居民上健康教育课,开展健康咨询等活动。
(每月进行一次健康知识讲座和健康咨询活动,在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固定的宣传窗中一年内更新6次宣传卫生科普知识内容,每季度播放一次由全县统一制作的卫生宣传影音资料。)

❹ 如何加强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宣传

  1. 发放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宣传手册。

  2. 制作宣传栏。

❺ 如何开展公共卫生工作

一、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五项重点内容之一,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亿万人民健康,关系到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各地要不断提高对农村地区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重要性的认识,加强领导,精心部署。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按照《意见》的总体要求,制订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明确阶段性目标,实行精细化目标管理。要根据各地不同地理特征、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特点实行分类指导。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牵头部门要统筹安排,做好相关协调工作,确保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在辖区全面、规范地实施。各项指标业务主管部门要按职责分工认真履行职责,保证落实。

二、规范实施服务项目

各地要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09版)》(以下简称《规范》)的服务内容、服务流程等要求,根据各项目不同特点和本地实际,认真组织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实施,特别是对难点项目要组织力量重点突破。要根据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的功能定位,进一步明确其责任分工,加强机构间协作,切实落实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健康档案是一项基础性工作,要保质保量、按时规范地完成2010年农村居民建立健康档案建档率达到20%的要求。各地要制订健康档案管理的工作制度,完善保障措施,促进健康档案的有效使用和科学管理。有条件的地区要逐步推进电子信息化进程,将健康档案、基本医疗服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新农合即时结报等功能整合,实现资源共享。对于健康教育、预防接种、传染病防治、孕产妇健康管理和儿童健康管理等传统服务项目,要在原来工作的基础上与《规范》要求实行对接。对于高血压、2型糖尿病患者管理和老年人健康管理等新增服务项目,要组织力量重点突破。乡镇卫生院要选派有经验的临床医师参与项目的实施,发挥临床技术支撑作用。对于重性精神疾病管理,各县(市)卫生行政部门要加强与公安、民政、残联等部门以及乡镇政府、村委会的配合,建立工作协调机制,发挥各部门的优势。精神卫生专业机构要加强对乡、村两级卫生机构的指导,共同做好对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的管理工作。

三、落实配套经费,加强经费监管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加强和财政部门的协调,按照《意见》中健全公共卫生经费保障机制的要求,尽快落实项目配套经费,使2010年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达到国家要求的15元的标准。

农村居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应当采取先预拨、后结算的方式(预拨经费原则上不低于70%),将经费先行拨付至卫生机构,保证其有钱做事;其余部分可根据绩效考核结果拨付,体现奖优罚劣原则,并保证全部经费用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

地方卫生行政部门要根据乡、村两级卫生机构承担的服务内容和服务数量确定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在乡、村两级的分配比例(详见附件)。要充分发挥村级卫生机构网底的作用,对其承担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任务落实补助经费。

各地要积极协调财政部门研究制订经费使用管理办法,并加强对基层经费运行情况的监管,不得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用于药品零差率销售补助或变相补助等支出,确保专款专用。

四、加强对农村卫生人员的培训和指导

各地要结合中央补助地方公共卫生专项资金农村卫生人员培训项目,按照《规范》的要求,组织开展好2010年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培训,切实提高乡、村两级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技能。地方各级卫生行政部门也要高度重视,加大培训经费的投入力度。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成立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专家技术指导组,负责农村居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业务指导、技术咨询。针对农村地区缺乏精神卫生专业机构的情况,省级和地(市)级卫生行政部门要统筹协调辖区内精神卫生专业力量,加强精神卫生专业机构对乡、村两级卫生机构重性精神病患者管理工作的技术指导和相关知识的培训。乡镇卫生院可组建由公卫医师、临床医师等组成的服务团队,包村包户,全面做好村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确保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全覆盖。

五、加强舆论宣传引导

各地要加强对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宣传发动工作,为实施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可通过广播、电视、发放宣传材料、张贴标语口号、制作板报墙报等多种形式,使农村居民了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内容,理解项目的意义并积极参与,保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顺利开展。通过宣传教育,增强乡、村两级卫生机构和人员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六、强化监督检查与绩效考核

各地要根据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考核办法,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认真做好项目实施的监督检查和绩效考核工作。县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组织对乡、村两级卫生机构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检查考核,每年进行1-2次,考核内容包括完成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数量、质量以及社会效果等,考核结果作为乡、村两级卫生机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补助发放的依据。县级公共卫生和医疗机构指导乡、村两级卫生机构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情况由县级卫生行政部门一并考核。省级和市(地)级卫生行政部门每年对县级项目实施情况进行重点检查,对项目实施较好的县(市)可给予表彰和奖励。我部将适时组织开展对各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情况的督查

❻ 基层如何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涉及每一位人民群众的健康利益.在基层提高公共卫生意内识宣传很重要容,同时提升基层人民的卫生修养,制定一些措施从干部抓起,把公共卫生服务作为一项基层干部指标来做,联合卫生线条的单位深入社区,部门单位把卫生从根部进行卫生教育.

阅读全文

与如何给老百姓宣传公共卫生服务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马鞍山海信濮塘 浏览:376
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报告制度 浏览:747
现在电影版权谁最多 浏览:566
邵阳工商局电话号码 浏览:553
马鞍山德伟 浏览:231
创造丰盛传销2016 浏览:787
公共卫生服务年度工作报告 浏览:921
石狮城管投诉电话 浏览:538
武汉环保局投诉电话 浏览:87
伊成果个人资料 浏览:25
软件著作权可以赚钱吗 浏览:481
作业谁发明的名字 浏览:633
狮山工商局电话是多少 浏览:542
厦门工商局咨询电话 浏览:374
农民大爷发明秸秆炉 浏览:210
碘伏开口有效期 浏览:455
马鞍山二中卢大亮 浏览:583
建筑证书培训 浏览:62
马鞍山潘荣 浏览:523
2019年公需课知识产权考试答案 浏览: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