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工商服务 > 马鞍山孝

马鞍山孝

发布时间:2021-08-11 18:52:27

马鞍山春节习俗

1、送春

新春头几天或立春之日,当涂乡村人家都会迎来“送春”者。这是回一种以说唱为主的表演形式答,俗称唱“见样歌”。送春人一般系家传亲授、曲调独特,以一人单独成行居多。

送春时,送春者手持二胡、快板或小锣等民族乐器,一边说唱一边伴奏。说唱内容开头主要是以辞旧迎新,新春吉祥等唱词作铺垫,后面的内容则灵活多变,见到老人唱长寿,见到孩童唱聪慧。



2、净年

为了过一个干干净净的新年,到了大年三十,每户人家都要把院落打扫干净;把门上的旧联、墙上的旧画拆下换新;将要吃的菜该煮的煮、该洗的洗干净、该装盘的装盘;傍晚将水缸盛满,并煮上满满的一锅年饭(带第二天吃)。

❷ 马鞍山过年有什么习俗

1、送春:新春头几天或立春之日,当涂乡村人家都会迎来“送春”者。这是一种以说唱为主的表演形式,俗称唱“见样歌”。送春人一般系家传亲授、曲调独特,以一人单独成行居多。送春时,送春者手持二胡、快板或小锣等民族乐器,一边说唱一边伴奏。说唱内容开头主要是以辞旧迎新,新春吉祥等唱词作铺垫,后面的内容则灵活多变,见到老人唱长寿,见到孩童唱聪慧;见到堂前双喜唱百年好合,见到黄、绿(孝)春联唱孝子、思亲;见到新屋唱华堂,见到牲畜唱兴旺……总之是随机应变,依情依景,见什么唱什么。唱得家主满意一般都会赏喜钱。现在不太多见,但每年还能见到。因为被一些讨饭者所利用,群众之反感。代表人物有:张饭郎
2、净年:为了过一个干干净净的新年,到了大年三十,每户人家都要把院落打扫干净;把门上的旧联、墙上的旧画拆下换新;将要吃的菜该煮的煮、该洗的洗干净、该装盘的装盘;傍晚将水缸盛满,并煮上满满的一锅年饭(带第二天吃)。第二天,即大年初一,不用淘米、不用洗菜,不动刀和剪、地上不洒一点水;一天不动笤帚扫地,以免乌烟瘴气,对客人不敬。总之,要保证大年初一整洁一新。
3、拜年:如今拜年的方式有贺卡拜年、电话拜年、手机拜年等多种方式,而传统的当涂人拜年只有走动拜年一种,且大有讲究。拜年的礼包“轻、重”一般人不太计较,但背包内一般要带一对(条)糕,背来背去以示“高(糕)来高(糕)去”、年年登高之意,回头还要放回点礼品或其他糖点、花生等物,以示收获而归。拜年最讲究的则是拜年的先后顺序。一般是先宗族,次舅父,再师父、后岳丈,尔后是姨表亲等;于是,许多人就形成了年初一拜同宗长辈、年初二拜舅父、年初三依此类推的拜年习惯。拜年见面的具体形式:大人以作辑问好为主,孩童则要叩头跪拜。一般做长辈的被请到堂前端坐,面前地上摆放着稻草编织的蒲团,俗称“拜席”。孩童向长辈们问安后,边在“拜席”上向端坐者叩头跪拜,边祝愿长辈健康长寿。周围人一般拿孩童逗乐,做长辈的则要给孩童压岁钱。这便是真正的“拜年”了。现在“拜席”基本没有了。现在主要以茶碟(小吃点心,博望地区的香菜[一种腌制咸菜]比较出名)、瓜子、花生、糙米(芝麻花生)糖招待,喝茶聊天。
4、欢团茶:这是新春招待人的第一杯茶,说是茶其实并无茶叶,而是由“欢团”、“咬头”和糖组成的一杯糖茶。“欢团”是以糙米、糖稀为原料,用杯(小碗)制的一种球状食品,以取“欢欢喜喜”、“团团圆圆”之意;“咬头”是指枣子、花生仁、桂圆等耐咬的干果食品。“欢团茶”用开水一泡,糙米自然散开浮上水面,“咬头”则沉入杯底,喝起来既不觉烫,还又香又甜。“欢团茶”喝上一半,主人一般会来加点开水,俗称“添财”。“添财”时,主人还会说吉利话,祝饮茶者一年里“发财”、“升官”、“学习进步”等。饮茶者一般喝到杯底才能将“咬头”吃掉,以示一年到头、从头到尾都丰衣足食。

❸ 马鞍山什么地方好玩

马鞍山推荐哪里好玩?

看来,是时候分享一下棒棒的私藏了

有一种在“绿海”中穿行而过的清凉,叫大渔滩湿地。它位于陶厂镇十联圩境内,面积2000多亩,湿地的荷花海足足有2000余亩,在这个七月份荷花竞相开放。你也可以尝试泛舟荷花海,与野鸭戏水。

❹ 马鞍山有哪些景点

马鞍山市有规模旅游景区点20多处,其中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版家AAAA级旅游景区权1处,AAA级旅游景区2处,AA级旅游景区1处,风景区(点)、度假村、休闲中心8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5处,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2处,农家乐旅游示范点22处(其中国家级1处,省级4处,市级17处,知名的有采石矶,朱然墓/三国文化公园,青山李白墓,濮塘风景区,雨山湖风景区,小九华山,另有:极富马鞍山城市特色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工业旅游谢公祠,护河园艺村农家乐旅游示范区,甑山禅林,金柱塔,黄山塔,澄心寺,昭明太子阁遗址,石门石刻,江东第一桥—叶家桥,宋孝武帝刘骏避暑行宫--凌歊台遗址,桓公井,邓家山商周遗址,五担岗遗址遗址等。 此外,马鞍山市新十佳景点分别是: “五彩斑斓——采石风景区” “诗魂归处——青山李白墓园” “诗城明珠——雨山湖公园” “将军遗梦——朱然墓园” “青山竹海——濮塘风景区” “流光溢彩——节庆广场” “梦里禅语——小九华风景区” “古塔临风——黄山塔” “放飞心灵——盆山度假村”“登高佳处——佳山公园”

❺ 马鞍山有哪些风景区

1、濮塘自然风景区

位于马鞍山市东郊,面积约20平方公里,景区内层峦叠嶂、沟壑纵横、林木绢绣,飞泉叮咚,环境幽雅,野趣盎然,为休闲度假的胜地。

竹海、古树、清泉、钟鼓并称濮塘“四绝”,这里竹海苍茫,一碧万顷,山风徐来,竹影婆娑,竹叶沙沙,如鸣天籁,徜徉其间,宠辱皆忘,心旷神怡,古银杏历经千载沧桑,仍虬枝铁干,浓荫如盖,钟鼓地踏地而闻钟鼓声,奇异而谲怪。

景区有大小山峰49座,峡谷53条,水库8座,塘坝290口;山中有森林18000亩,竹林5000亩,茶园350亩,各种植物300余种。

2、采石矶风景名胜区

采石矶,又名牛渚矶,位于马鞍山市西南的翠螺山麓。采石矶绝壁临江,水湍石奇,风景瑰丽,与岳阳城陵矶、南京燕子矶并称为“长江三矶”,而采石矶以独特的自然景观与深厚的文化内涵独领风骚,被誉为三矶之首。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级旅游区。

3、鸡笼山半月湖风景区

鸡笼山,旧名亭山,一作历山,又名凤台山。位于和县西北25公里的群山之中。海拔240米。1978年后,县人民政府拨款重修,将山麓至山顶道路,用石条重铺,并加钢管栏杆。

凤林禅寺,亦修葺一新,内塑佛像七尊。现存有民国13年(1924)《凤林禅寺碑记》碑刻一块,每年接待来山香客游人甚多。已被批准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国家一级森林公园。

4、大青山李白文化旅游区

大青山李白文化旅游区位于县城东南2.5公里处,与南部新城接壤,北距南京80公里,南邻芜湖18公里,处于南京一小时都市圈内,宁芜高速、宁安城际铁路穿境而过,宁芜高速太白出入口可直达景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大青山李白文化旅游区属国家风景名胜区采石风景名胜区青山片区,境内有全国文明村、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安徽省首批宜居村庄——桃花村,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李白墓园,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安徽省乡村旅游示范村——桃花村、万山村、詹村。[23]

5、褒禅山风景区

褒禅山风景区地处含山县城以北7.5公里,东临和县鸡笼山国家森林公园,西接伍子胥过昭关的昭关山,面积约20平方公里,主峰海拔481米。是国家AAA级风景区、全国少先队辅导员基地、安徽省文物保护单位。

❻ 马鞍山端午节的来历和习俗

马鞍山人的端午习俗

农历五月初五的端午节是一个大众化的传统节日,又称端阳节、午阳节、艾节、夏节等。马鞍山人传统的端午节习俗虽然与其他地方总体一致,但从吃、穿、玩等方面来看,也还有一定的地方民俗特色。

传统节日一般都带有人们良好的祈愿,端午节也不例外。

除纪念屈原外,每年的这一天,马鞍山人大都将艾叶及菖蒲摆放在正堂、香案之上或插于门楣。以艾叶为神器、菖蒲作神剑,祈求驱魔祛鬼、避邪清毒。不少人家还悬挂钟馗像,以镇宅驱邪,祈求平安。遇上有的人家当年有长者仙逝,这一天,晚辈们还得带上粽子等物品上新坟祭祀,以祈愿家人平安。

端午节,在当涂县还有“大送小”的习俗。节前或过节当天,长辈们主动给小孩送来“端午线”、“端午龙”、夏令衣物等礼物,以求晚辈少儿健康成长。

每逢节日,丰盛的美食是必不可少的一项重要内容。当涂人对端午节的“吃”一直颇有讲究。

这一天清晨,当涂人用绿豆糕、蜜饯糕当点心,品茗着早茶。早餐以粽子为主食,午餐则盛行吃“五红”。

“绿豆糕”以绿豆为主料(没有绿豆则以蚕豆代之),颜色黄绿,味道香甜而酥;“蜜饯糕”则以糯米为主料,外撒芝麻,色泽圆润,味道甜而黏。“粽子”千姿百态,味道各异。从形状上分,有“小脚形”、“枕头形”、“菱角形”、“牯牛形”等;从原料上来看,均以糯米为主料,因配料不同而分为枣子粽、赤豆粽、火腿粽、鸡丝粽、白米粽等。

所谓“五红”:一是红心咸鸭蛋,二是黄鳝,三是河虾,四是苋菜,五是雄黄酒。“五红”之中,有荤有素,有吃的有喝的,有腌制的有新鲜的,均为时令佳肴,美味无穷。

端午节这天,当涂人的穿戴也富有一定的节日特征。

这一天,传统的当涂妇女都在手腕上戴着“端午线”,孩童们则将“端午线”系戴在手腕、脚腕上,胸前挂“香袋”,背背“布老虎”,脚穿“老虎鞋”,手握“端午龙”,以示驱邪避疫。“端午线”是用数十根五色丝线环绕而成,带着清香。“香袋”是用五彩丝线穿连的饰物,一般呈“红心”形,内填五谷及香料。“端午龙”及“布老虎”在制作方法上与“香袋”大体相同,只是外形上略带夸张,色彩鲜艳花哨。

据明《山堂肆考》记载,端午佩香袋是明代以后的事。如今,人们从科学角度认为:端午节前后天气开始闷热,梅天将至,佩戴“香袋”则有消除汗臭、霉味,清爽神志之功效。

赛龙舟是端午节传统上最热闹的一项大众化游艺活动。姑孰大地,江东泽国,历史悠远,地介吴楚,襟江带湖,龙舟竞渡,传统亦久。采石、大信于江,姑溪、黄池于河;博望、湖阳尚勇捷,丹阳、新市尚文巧。端午时节,四乡八镇龙舟竞渡,视先后为胜,热闹非凡。届时,水面龙舟彩绘、旌旗招展,两岸标杆悬彩、人头攒动。重炮开鸣,众舟齐发,循爆竹声声飞驰,奔锦壱彩杆而去。击鼓指令节奏,掌舵把握方向,划桨奋力前行,一鼓一浆,整齐有力,如离弦之箭,破浪前冲,以摘得“彩头”为先。岸边人家及水上船家,忽东忽西、忽左忽右,或远或近、或前或后,升起“彩头”,引得龙舟们争先恐后,来回奔腾,奋力争“彩”。岸上人山人海,呐喊助威,好不热闹。

紧张过后,大家赛唱船歌,《划龙船》成为当涂民歌优秀曲目,入选安徽百首民歌、上海市、安徽省中学音乐教科书、全国初中义务教育读本。在铿锵有力、富有节奏的锣鼓声、划桨声中,一人高亢领唱,众桨手时而伴唱、时而帮腔、时而吆喝号子,唱腔和韵律富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大公圩等地流传的《龙船调》民歌这样唱道:清水河长又长,两岸人海又人山;老年人拄着龙头杖,姑娘们穿起了花衣裳;要问今天做什么事,端阳佳节赛龙船;青龙黄龙来竞赛,赛得江河翻浪花;赛得小孩子蹦蹦跳,赛得姑娘笑断了肠……

改革开放以来,马鞍山人的端午习俗年年有龙舟赛事,当涂龙舟全省屡屡夺魁,全国大赛也取得过第三、第四的好成绩。近年来,当涂县连年在护城河上举行龙舟大赛。护城河整治,还专门修建了民俗味浓厚的龙舟广场。

❼ 马鞍山地方春节习俗

马鞍山年俗比较杂,这和马鞍山是一座移民城市有很大的关系,较本地过年的气氛主要体现在当涂传统年俗上,尤其当涂农村。以下是当涂年俗的简要介绍。

1、送春

新春头几天或立春之日,当涂乡村人家都会迎来“送春”者。这是一种以说唱为主的表演形式,俗称唱“见样歌”。送春人一般系家传亲授、曲调独特,以一人单独成行居多。送春时,送春者手持二胡、快板或小锣等民族乐器,一边说唱一边伴奏。说唱内容开头主要是以辞旧迎新,新春吉祥等唱词作铺垫,后面的内容则灵活多变,见到老人唱长寿,见到孩童唱聪慧;见到堂前双喜唱百年好合,见到黄、绿(孝)春联唱孝子、思亲;见到新屋唱华堂,见到牲畜唱兴旺……总之是随机应变,依情依景,见什么唱什么。唱得家主满意一般都会赏喜钱。现在不太多见,但每年还能见到。因为被一些讨饭者所利用,群众之反感。代表人物有:张饭郎

2、净年

为了过一个干干净净的新年,到了大年三十,每户人家都要把院落打扫干净;把门上的旧联、墙上的旧画拆下换新;将要吃的菜该煮的煮、该洗的洗干净、该装盘的装盘;傍晚将水缸盛满,并煮上满满的一锅年饭(带第二天吃)。第二天,即大年初一,不用淘米、不用洗菜,不动刀和剪、地上不洒一点水;一天不动笤帚扫地,以免乌烟瘴气,对客人不敬。总之,要保证大年初一整洁一新。

3、拜年

如今拜年的方式有贺卡拜年、电话拜年、手机拜年等多种方式,而传统的当涂人拜年只有走动拜年一种,且大有讲究。拜年的礼包“轻、重”一般人不太计较,但背包内一般要带一对(条)糕,背来背去以示“高(糕)来高(糕)去”、年年登高之意,回头还要放回点礼品或其他糖点、花生等物,以示收获而归。拜年最讲究的则是拜年的先后顺序。一般是先宗族,次舅父,再师父、后岳丈,尔后是姨表亲等;于是,许多人就形成了年初一拜同宗长辈、年初二拜舅父、年初三依此类推的拜年习惯。拜年见面的具体形式:大人以作辑问好为主,孩童则要叩头跪拜。一般做长辈的被请到堂前端坐,面前地上摆放着稻草编织的蒲团,俗称“拜席”。孩童向长辈们问安后,边在“拜席”上向端坐者叩头跪拜,边祝愿长辈健康长寿。周围人一般拿孩童逗乐,做长辈的则要给孩童压岁钱。这便是真正的“拜年”了。现在“拜席”基本没有了。现在主要以茶碟(小吃点心,博望地区的香菜[一种腌制咸菜]比较出名)、瓜子、花生、糙米(芝麻花生)糖招待,喝茶聊天。

4、欢团茶

这是新春招待人的第一杯茶,说是茶其实并无茶叶,而是由“欢团”、“咬头”和糖组成的一杯糖茶。“欢团”是以糙米、糖稀为原料,用杯(小碗)制的一种球状食品,以取“欢欢喜喜”、“团团圆圆”之意;“咬头”是指枣子、花生仁、桂圆等耐咬的干果食品。“欢团茶”用开水一泡,糙米自然散开浮上水面,“咬头”则沉入杯底,喝起来既不觉烫,还又香又甜。“欢团茶”喝上一半,主人一般会来加点开水,俗称“添财”。“添财”时,主人还会说吉利话,祝饮茶者一年里“发财”、“升官”、“学习进步”等。饮茶者一般喝到杯底才能将“咬头”吃掉,以示一年到头、从头到尾都丰衣足食。

❽ 重庆渝中马鞍山,到底有多彪悍

一历史就像一本煌煌诗篇,摊开来,有光芒直射人心;合上它,则当在阅读停顿处夹叶书签…

面重庆人民大礼堂,自右边的小公路上行数百米,便来到一个岔路口。早些年,有几棵很大的枣树长于此处,顾名思义,这里就被称为枣子岚垭。

如今枣树不知去向,唯名留存。

在枣子岚垭的垭口左侧,几栋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居民楼中间,有座不高的小山包。

顺山势有一堵青砖围墙逶迤朝上,墙顶饰以黛瓦,略觉古朴宁静之风。沿着脚下青石台阶蜿蜒而上,便如逐字逐句叩问一本陌生的闲书,一丝若有若无的神秘引诱着人去翻阅;一探究竟的愿望虽非强烈,但不增不减,终究存在。

我国著名的出版家邹韬奋将三联书店搬到了马鞍山附近,更是替此地凭添了文化及进步的氛围。

但马鞍山,在以后很长的岁月里陷入了沉寂,直到今天。

2016年,马鞍山成为重庆市28个传统风貌区和渝中区10个传统风貌区的重点项目之一。按照“城市人文会客厅”的标准进行了修缮升级。

“保护文物,延续文脉,传承文化”不是一句空谈。展现在我眼里的马鞍山,拥有着不一样的文化气质。当然,如果说时尚,也不算误会。

我很惊讶人们对这里的设计与建设,那么完美的把过去与现在结合到了一起。生动地把历史嵌入在今天的构筑手段之中,最关键的是,在视觉与心灵的苛刻互动中,求得了一种舒适的平衡。

这是重庆的记忆,是山城的文化渊源,也是重庆人的精神原乡。更是渝中母城的精神气度所在和人文渝中的兼容并蓄。

我流连在这冷清而韵味悠长的凝重深幽的地方,从那些新砌的青砖上阅读出旧日时光。

慢慢走着,那些曾经窗前站立着各位大师的小楼,皆已修缮完毕。一路黛瓦青砖,朱红大门,天井连着院落,狭长巷道贯穿其中,条石台阶、青瓦红墙的老建筑点缀其间。光影透过参天的黄桷树投射在青石板上,壮硕的树根窜出泥土攀上石墙,仿佛紧紧抓住了那些流淌的光阴…

我走着,像在翻阅一本厚重的大书。而如有黄果树叶飘落,便捡拾它做这趟人文之旅的书签罢;就像这个地方,如历史的书签,方便我回忆时随时通过它展开怀念.

阅读全文

与马鞍山孝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马鞍山海信濮塘 浏览:376
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报告制度 浏览:747
现在电影版权谁最多 浏览:566
邵阳工商局电话号码 浏览:553
马鞍山德伟 浏览:231
创造丰盛传销2016 浏览:787
公共卫生服务年度工作报告 浏览:921
石狮城管投诉电话 浏览:538
武汉环保局投诉电话 浏览:87
伊成果个人资料 浏览:25
软件著作权可以赚钱吗 浏览:481
作业谁发明的名字 浏览:633
狮山工商局电话是多少 浏览:542
厦门工商局咨询电话 浏览:374
农民大爷发明秸秆炉 浏览:210
碘伏开口有效期 浏览:455
马鞍山二中卢大亮 浏览:583
建筑证书培训 浏览:62
马鞍山潘荣 浏览:523
2019年公需课知识产权考试答案 浏览: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