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工商局没有备案的股东,受法律保护吗
没有登抄记的股东内部还是可以分享红袭利,但是不能对抗第三人,对股东权利不利,是违法的。
法律规定:
第三十三条有限责任公司应当置备股东名册,记载下列事项:
(一)股东的姓名或者名称及住所;
(二)股东的出资额;
(三)出资证明书编号。
记载于股东名册的股东,可以依股东名册主张行使股东权利。
公司应当将股东的姓名或者名称及其出资额向公司登记机关登记;
登记事项发生变更的,应当办理变更登记。未经登记或者变更登记的,不得对抗第三人。
Ⅱ 没有办理工商登记的股东变更是否有效
1、股权依抄法转让后,是否在工商袭局进行变更登记,不影响股东转让的法律效力,原股东不再享有股东权,与公司没有法律上的关系。
2、股东与他人签订股权转让协议,并在公司股东名册中进行变更的,股权即发生变动。
原股东不再享有股东权。
股权变更情况是否在工商局办理变更登记,不影响股权转让的法律效力。
但未经登记的,对不知股权变更的第三人没有法律效力。
Ⅲ 不在工商登记上注册的出资人算不算公司股东
不是,但可以依法主张相应的权利,例如:
当事人依法履行出资义务或者依法继受取得股权后,公司未根据公司法的规定签发出资证明书、记载于股东名册并办理公司登记机关登记,当事人请求公司履行上述义务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有限责任公司的实际出资人与名义出资人订立合同,约定由实际出资人出资并享有投资权益,以名义出资人为名义股东,实际出资人与名义股东对该合同效力发生争议的,如无下列情形,人民法院应当认定该合同有效
(一)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
(二)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
(三)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四)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五)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前述规定的实际出资人与名义股东因投资权益的归属发生争议,实际出资人以其实际履行了出资义务为由向名义股东主张权利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名义股东以公司股东名册记载、公司登记机关登记为由否认实际出资人权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实际出资人未经公司其他股东半数以上同意,请求公司变更股东、签发出资证明书、记载于股东名册、记载于公司章程并办理公司登记机关登记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名义股东将登记于其名下的股权转让、质押或者以其他方式处分,实际出资人有权追回;但是,除法律另有规定外,符合下列情形的,受让人取得该股权:
(一)受让人受让该股权时是善意的;
(二)以合理的价格转让;
(三)转让的股权依照法律规定已经登记。
受让人依照前述规定取得股权的,原所有权人有权向无处分权人请求赔偿损失。名义股东处分股权造成实际出资人损失,实际出资人请求名义股东承担赔偿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公司债权人以登记于公司登记机关的股东未履行出资义务为由,请求其对公司债务不能清偿的部分在未出资本息范围内承担补充赔偿责任,股东以其仅为名义股东而非实际出资人为由进行抗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名义股东根据前述规定承担赔偿责任后,向实际出资人追偿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Ⅳ 出资未经工商登记能否取得股东资格
陈某可以取得股东资格
因为法律对股东资格的保护并不是把工商登记作为唯一的、绝对的条件。法律赋予工商登记的效力是“未经登记或者变更登记的,不得对抗第三人”。
个人观点只供参考
Ⅳ 股东没有在工商管理备案怎么退股
不行,股来东退股需要源到税务部门备案的;
备案材料是:新的工商营业执照原件和复印件,股权转让协议原件和复印件,章程修正案,股东会决议。新的股东是公司还是个人,公司的话要提供公司的税务登记证和营业执照复印件,个人的话要提供身份证复印件。
税务登记变更表一式三份,记得所有复印件都要盖公章。
Ⅵ 未经工商登记,是否可以行使股东权利
应该说,只有股东名册才是认定股东资格的首要依据,是否进行工商登记,只影响已经取得的股东资格能否对抗公司、股东之外的第三人。根据公司法第三十三条规定,股权转让应当以股东名册为准,即经载入股东名册后,出资人或受让人才能够成为公司股东,才能够行使股东的各项权利。工商登记只是股东资格的对抗要件,其本身并不影响股东权利的转让。当然,需要注意股东名册作为一个股东资格认定的形式标准,其本身也是可以被推翻的。公司章程、出资证明书、股东权利的实际行使以及对公司的实际出资等事实都可以在股东资格发生争议时作为对股东名册的对抗依据。
不仅工商登记不是认定股东资格的依据,有时候股东名册也不是认定股东资格的依据。取得股东资格的关键是对公司资本的参与。可以说,像出资证明书、公司章程、股东名册、工商登记等都只是证明股东资格的证据,不能取代股东资格本身。公司法第七十四条规定,依照本法转让股权后,公司应当注销原股东的出资证明书,向新股东签发出资证明书,并相应修改公司章程和股东名册中有关股东及其出资额的记载。由这条规定反推即可知道,出资证明书、公司章程、股东名册都不是股权转让的生效要件,而是股权转让后的法律后果。从逻辑上讲,也只能是受让人已经是股东了,然后才能去办理新的出资证明书,变更公司章程和股东名册,以及通过公司去办理工商变更登记。至于股东名册,主要是为了保护公司,公司依照股东名册认识公司的股东,而无需适时确切地查知股权变动情况,因为这不可能也不必要。公司依照股东名册发布会议通知,分派红利,即使与实际情况有出入,公司只要是善意的,即可免责。而工商登记,则纯粹是为了保护与公司、股东进行交易的第三人,因为第三人无从知道公司内部的股权变动,其只能依据工商登记的内容进行判断。
Ⅶ 法律知识:未进行工商变更登记,是否具有股东资格
确实存在公司来在工商局的登记股源东与实际股东存在不一致的情形。在公司内部涉及股东之间的纠纷中,法律并未明确规定未经登记的股东不具备股东资格。如果公司向出资股东签发了出资证明书,同时记载了该股东的姓名、身份证号、出资时间、出资金额等内容,按照法律规定,已符合股东名册的要件;工商登记只具有对第三人公示股东权利的功能,并不具有设立股东权利的作用,股东资格不因未工商登记而被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