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工商服务 > 全面二孩公共服务

全面二孩公共服务

发布时间:2021-08-11 00:21:24

『壹』 二孩生育政策全面放开什么时候开始

你好,暂时没有听到确切的时间表。估摸着,下个五年计划中吧

『贰』 全面二孩政策的政策法规

根据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的决策部署,需要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及其配套法规,依法组织实施。
当下中国现行的人口计生领域最重要的法律法规是《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其第十八条规定:国家稳定现行生育政策,鼓励公民晚婚晚育,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一个子女;符合法律、法规规定条件的,可以要求安排生育第二个子女。
这一规定也作为社会抚养费征收的法律依据。《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第四十一条规定:不符合本法第十八条规定生育子女的公民,应当缴纳社会抚养费。
2014年,国家卫计委对《社会抚养费征收管理办法》做了一些修改。2013年11月,修订后的《社会抚养费征收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通过国务院法制办在网上向全国公开征求意见。据了解,该《办法》修订后将上升为国务院条例。

『叁』 “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将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子女赡养老人,这句话错在哪里

此句中缺少宾语,应修改为:“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将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子女赡养老人的负担。

全面二孩政策即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在中国围绕何时全面放开二孩,舆论和有关部门之间也多有互动。舆论普遍认为,全面放开二孩是大势所趋,民众的生育意愿期望得到满足,但生育政策的调整事关全局和长远,必须权衡利弊,审慎决策。

2015年12月2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了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修正案,全面二孩于2016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山东被称为“最敢生”省份。2017年12月,两孩入选2017年民生热词榜。

(3)全面二孩公共服务扩展阅读

为确保“全面二孩”政策的有效实施,与之相关的配套政策或许应该成为各级政府下一步行动的焦点刚刚结束的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全面二孩”政策,瞬间点燃舆情,“你还生不生”,一时竟成为见面问候语。

伴随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突飞猛进,尤其是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升,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人口形势正在发生着巨变。最为突出的体现就是:群众生育意愿普遍下降,男女性别比失衡,现代计划生育观念生成,以及低生育率的长期稳定。基于此,十八届三中全会启动“单独二孩”政策,迈出了我国人口政策调整的积极一步。此次“全面二孩”政策的提出,则是应对人口形势变化进一步的战略举措。

我们在四川、河南、辽宁等地的实地调研中发现,与都市生育观念“深刻变革”相一致的是,广大农村地区的生育观念也正在静悄悄地转变。一方面,诸如“生男生女一样好”“女儿也是传后人”“多子未必多福”等观念日渐流行于乡野;

另一方面,不少农村家庭,即使符合生育二孩政策,也自愿放弃生育,个别地方甚至还出现了“生两个儿子哭一场”的现象。总的来看,当前大部分群众在生育行为上早已开始“自我计划”,并普遍正在经历从“要我计划”到“我要计划”的生育观念与文化转型。

因此,为确保“全面二孩”政策的有效实施,与之相关的配套政策或许应该成为各级政府下一步行动的焦点。当务之急,是加快制定落实“全面二孩”政策的时间表。

目前,“全面二孩”政策路线图已定,这对以往不符合生育条件的家庭而言是最大利好。接下来,各地应紧紧围绕“全面二孩”政策的落实落地落细制定好时间表,积极关注高龄妇女的诉求,做好有意愿生育妇女的政策宣传、心理辅导和技术咨询等工作,让那些有生育意愿的高龄妇女顺利地把二孩生下来,尽可能地为更多符合条件的家庭尝到“全面二孩”政策的甜头创造条件。

其次,应该积极完善计划生育家庭的帮扶政策。一方面,加大工作力度,立足失独家庭的物质与心理需求,对失独家庭给予更多关爱,切实解决失独家庭的后顾之忧。另一方面,继续坚持和完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对曾经积极响应计划生育政策的独生子女父母,兑现相关待遇,在就业、就医、养老和救济救助等方面给予独生子女家庭以优待。

最后,应该努力搞好生育二孩的公共服务供给。及时启动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修改、宣传和解释工作,有效化解“全面二孩”政策的法律困境与难题。

全面总结“单独二孩”政策实施过程中的好做法与好经验,着力解决符合条件的家庭想生不敢生以及犹豫要不要生等问题。积极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大力引入社会力量,着力加强生殖健康、妇幼保健、妇女就业、生育保险、托儿托管等方面的公共服务供给,切实让符合条件的家庭想生、敢生、能生,确保“全面二孩”生得下、生得好、养得起。

『肆』 什么时候开始实施全面两孩政策

根据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的决策部署,需要修订《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及其配套法规,依法组织实施。预计明年一季度前各地将陆续开始实施。
多数省份明年一季度能实施
《建议》摘要: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提高生殖健康、妇幼保健、托幼等公共服务水平。帮扶存在特殊困难的计划生育家庭。注重家庭发展。 当前,我国人口结构呈现明显的高龄少子特征,适龄人口生育意愿明显降低,妇女总和生育率明显低于更替水平。
两孩须依法勿抢生
湖南卫计委曾表示,对于政策过渡期间不符合规定生育第二个孩子的,不作实质性处理。随后,国家卫计委表示,全面“两孩”政策必须依法启动实施。根据十八届五中全会的精神,需要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修订《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修订后的《人口与计划生育法》施行之日,就是全面二孩正式实施之时 。

『伍』 如何评估中国全面二孩政策

二孩政策,是中国实行的一种计划生育政策,规定符合条件的夫妇允版许生育“二胎”。因权为是二孩政策,故第一胎为多孩时,不可生第二胎。
2011年11月,中国各地全面实施双独二孩政策;2013年12月,中国实施单独二孩政策;2015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指出: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实施全面二孩政策。
主流的人口学家们认为,放宽生育政策不会导致人口激增,还能带来促进出生人口性别比正常化,缓和社会矛盾等诸多益处。
中央民族大学理学院副院长、统计学教授徐世英的团队,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直接计算出来的总和生育率结果是1.18,远远低于2.1。这一结果为各方认可。
2015年12月25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公共服务蓝皮书课题组发布2015年《公共服务蓝皮书》。从调查样本分布来看,认为应该实行二孩的人数占到58.23%,超过半数,而选择继续坚持严格一孩的人数仅占到总体比例的9.17%。
据最新全国人口普查统计数据显示,中国现有超过7000万0-3岁婴幼儿人口,婴幼儿人口基数占较大比重。再加上“二胎政策”的深入推行,婴幼儿人口的快速增长

『陆』 什么是全面二孩政策

计生政策在实施过程中主要针对女方,只要女方符合生育条件即可办理生育手续,如果女方生育过两胎及以上,应该不符合全面二孩政策!

『柒』 "十三五"开局之年,如何健全“全面两孩”配套政策

3月11日,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记者会上,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王培安等就卫生计生改革发展的热点问题一一作出回应。

出生人口的增加,也对医疗卫生等服务提出更高要求。王培安介绍,下一步,国家卫计委将会同相关部门,坚持问题导向,总结地方经验,按照工作方案和任务分工,进一步健全完善税收、社会保障、住房、就业等政策,优先配置妇幼保健、托幼、学前和中小学教育等公共服务资源,构建生育友好的社会环境,鼓励群众按政策生育,保持适度生育水平,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捌』 如何贯彻全面二孩政策完善计划生育服务管理

在向上攀登时,他相当的吃惊,因为沿途所看到的禁制极其强大与厉害,若是一般人来此耗时数月也难以建功,可是紫衣少女直接就给破解了。

当登临山峰后,他小心观察,这里有一个寒潭,冒出一股股寒气,冰冷刺骨,里面的水漆黑如墨。

这种寒潭非常适合蛟兽栖居,而在水潭边上还生长着四株灵药,正是黑蛟草,通体乌黑,光泽点点,散发清香。

由此也证明寒潭中必然曾经有强大的蛟兽生存,而且不止一条,不然何以滋生出浓郁的蛟气,孕育出这样四株罕见的灵药。

『玖』 我国进入"全面两孩"时代 基本国策有了哪些新内涵

新形势下计划生育基本国策有了新的内涵。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发生“三个转变”:由控制人口数量为主向调控总量、提升素质和优化结构并举转变;由管理为主向更加注重服务家庭转变;由主要依靠政府力量向政府、社会和公民多元共治转变。

1月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全面两孩政策改革完善计划生育服务管理的决定》公布,明确从2016年开始实施全面两孩政策。这意味着,从今年1月1日起全国各地同步实施该政策,我国正式进入“全面两孩”时代。面对新形势,《决定》同时部署了人口和计划生育改革发展工作。

生育两孩无需审批

根据修改后的《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全面两孩政策自2016年1月1日起在全国各地同步实施。各省(区、市)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和相关规定要作相应修改。

此前国家卫计委已表示,将以生育服务证改革为抓手,改进服务管理,方便群众办事。《决定》明确,对生育两个及两个以内孩子的,不实行审批,由家庭自主安排生育。优化再婚等特殊情形再生育办理流程,推行网上办事、一站式服务和承诺制。

对于大家比较关注的社会抚养费征收问题,《决定》明确依法依规查处政策外多孩生育。中国人口学会会长翟振武认为,这意味着对政策外多孩生育的,仍是依法征收社会抚养费。对政策实施前已征收社会抚养费的,维持原处理决定;对尚未处理或已作出处理决定但尚未征收到位的,依法依规妥善处理。

独生子女费是否继续发放?《决定》明确对政策调整前的独生子女家庭和农村计划生育双女家庭,继续实行已有的各项奖励扶助政策,政策调整后自愿生育一个孩子的家庭不再享受奖励扶助和优待政策。

加强产儿科紧缺专业人才培养

最近,广州、上海、南京多个地方大医院儿科急诊或夜间停诊,引发公众对儿科医生缺失的担忧。

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体系是落实全面两孩政策的重要保障。《决定》明确,加快产科和儿科医师、助产士及护士人才培养,合理确定服务价格,在薪酬分配等方面加大政策倾斜力度。专家认为,这意味着有望在有条件的高校探索开设儿科专业,开展大学本科助产相关专业招生培养工作。有助于改善医务人员待遇,增加岗位吸引力。

女性生育两孩,面临着四五年的孕产期,有些人担心找工作受歧视。《决定》明确,支持女性生育后重返工作岗位,鼓励用人单位制定有利于职工平衡工作与家庭关系的措施。

由管理为主转向更加注重服务家庭

在过去的40多年里,计划生育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人口自然增长率从1971年的23.3‰下降到2014年的5.21‰,总和生育率由5.4下降到1.5—1.6;有效缓解了人口对资源环境的压力。如果不实行计划生育,人均耕地、粮食、森林、淡水资源等会比目前低20%以上;创造了有利于经济增长的“人口红利期”;为世界人口发展和减贫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然而,今日的中国人口发展的内在动力和外部条件已经发生了显著变化,新形势下计划生育基本国策有了新的内涵。《决定》明确了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三个转变”,即由控制人口数量为主向调控总量、提升素质和优化结构并举转变,由管理为主向更加注重服务家庭转变,由主要依靠政府力量向政府、社会和公民多元共治转变。

“服务家庭”写入《决定》成为一大亮点。翟振武表示,注重家庭发展,包括了生育支持、幼儿养育、青少年发展、老人赡养、病残照料等在内的家庭发展支持政策。如在计划生育奖励假方面,将制定符合政策生育夫妇延长生育假奖励的相关政策措施,保障其休假期间的合法权益;在家庭养老抚幼方面,实施“新家庭计划”项目和计划生育家庭科学育儿、青少年健康发展和养老照护试点,探索健全家庭健康服务体系,增强社区幼儿照料、托老日间照料和居家养老等服务。流动人口的家庭也将得到支持,将流动人口纳入城镇基本公共卫生和计划生育服务范围,开展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示范试点工作,提高流动人口家庭发展能力。

《决定》明确,到2020年,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制度和家庭发展支持体系较为完善,基本实现人人享有计划生育优质服务,人口总量控制在规划目标之内。

翟振武认为,《决定》指明了新时期全面两孩政策和人口计生工作的方向,尤其是提到管理转向服务,更加注重服务家庭,是人口计生工作的理念大转变。“以前工作重点主要是控制人口数量,现在更加注重人口结构、分布等,注重均衡发展。”此外,人口计生工作更加关注家庭,不只是关注育龄妇女,而是关注她的家庭收入、孩子照料、家庭和谐等多个方面,更加科学合理。

《决定》最后指出,对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主要目标任务未完成、严重弄虚作假、违法行政造成恶劣影响等情形,实行“一票否决”。中央将定期开展督查。

『拾』 实施全面二孩政策

实施全面二孩政策,是继单独二孩政策之后生育政策的进一步调整完善,这是中央基于我国人口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形势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根据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的决策部署,需要修订《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及其配套法规,依法组织实施。2015年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后,全面二孩政策的影响成为社会关注焦点。2015年12月2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了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修正案,全面二孩于2016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

阅读全文

与全面二孩公共服务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马鞍山海信濮塘 浏览:376
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报告制度 浏览:747
现在电影版权谁最多 浏览:566
邵阳工商局电话号码 浏览:553
马鞍山德伟 浏览:231
创造丰盛传销2016 浏览:787
公共卫生服务年度工作报告 浏览:921
石狮城管投诉电话 浏览:538
武汉环保局投诉电话 浏览:87
伊成果个人资料 浏览:25
软件著作权可以赚钱吗 浏览:481
作业谁发明的名字 浏览:633
狮山工商局电话是多少 浏览:542
厦门工商局咨询电话 浏览:374
农民大爷发明秸秆炉 浏览:210
碘伏开口有效期 浏览:455
马鞍山二中卢大亮 浏览:583
建筑证书培训 浏览:62
马鞍山潘荣 浏览:523
2019年公需课知识产权考试答案 浏览: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