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工商服务 > 公共服务考题

公共服务考题

发布时间:2021-08-10 23:03:20

① 从事劳动和社会保障等基层公共服务工作考试题目

你好,你是在什么地方的啊?我最近也要去考这个,笔试考过了,主要是考公务员里的综合基础知识,但是不知道面试考什么内容,希望一起探讨!!

② 山西省2014年第二批政府购买基层公共服务岗位考试试题答案

真题目前没有,只有答案,可供参考
2014年第二批政府购买真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B.13
【答案】B。
【解析】该题首先要明确主观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主观唯心主义认为,人的(感觉、心理、意志等)主观因素是世界的本原,决定世界的存在和发展,①③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②是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不是主观唯心主义观点;④是辩证法的观点。故本题答案为B。
2、A.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我们要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答案】A。
【解析】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否起作用,跟健康的生态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故题目中强调了联系的普遍性的观点,故A正确。BCD不是材料强调的重点。故本题答案为A。
3、C.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4、B.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5、B.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
6、B.三大改造的完成
7、D.统一战线
8、D.《反对本本主义》
9、D.234
10. C.全面协调可持续

11.A.提高公民素质,有序政治参与
12、C.公民要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原则
13.A.全国人大常委会讨论和制定法律法规,行使立法权
14.:B.充分发挥了居民委员会在社区管理中的作用
15.A.我国现阶段的生产力发展水平
16.A.劳动力成本将上升,促使经济结构调整
17.D.我国致力于城乡经济发展一体化发展
18.C.有利于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19.D.市场调节对资源配置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20.B.使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的参与市场竞争
21.B.参与经济全球化应该有规则意识和利用规则的本领
22.D.我国对极少数敌人的专政是对人民民主的保障
23.A.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24.A.民族区域自治的基本政治制度
25.D.“两制”是“一国”的前提
26.A.城市转型与发展
27.B.依法治国
28.A.第一
29.C.文艺
30.A.埃博拉
31.C.正义
32.D.法律
33.A.森林
34.C.法律是由全国人大委员长公布
35.B.程序正当
36.A.甲
37.B.抽象行政行为
38.B.罚款1万元
39.D.行政许可
40.C.60日
41.B.马某不服某县工商局注销其企业营业执照的决定
42.A.不可以。因该行为是行政指导行为
43.A.甲的行为是无权代理
44. D.担保物权
45.A.甲
【解析】被林荫道上掉下来的树木枯枝砸伤属于意外事件,甲作为一个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可以对意外事件负责。故本题答案为A。
46.B.防治艾滋病机构有权要求甲支付50万
【答案】B
【解析】我国法律规定,一般赠与合同,在交付赠与物之前,赠与人有权撤销赠与合同,但赠与人可撤销的赠与必须不是具有救灾、扶贫等具有社会公益、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故本题答案为B
47. B.甲的赠与行为合法有效
【答案】B
【解析】我国法律规定,夫妻双方婚前财产属于个人财产。在甲与乙的婚姻中,小轿车属于甲的婚前个人财产,所以甲对其个人财产有处分权。故本题答案为B
48. C.营业厅有权把错充话费再扣划到甲账户
【答案】C
【解析】不当得利指没有合法根据,或事后丧失了合法根据而被确认为是因致他人遭受损失而获得的利益,应负返还的义务。如售货时多收货款,拾得遗失物据为己有等。本题中,乙没有合法依据而占有了200元,构成不当得利,应当返还。如果乙拒绝返还,甲既可以与乙协商解决也可以通过诉讼程序解决。营业厅对甲打错钱的行为没有过错,不需负责。故本题答案为C
49. B.甲有权要求获得除医药费之外的报酬
【答案】B
【解析】无因管理,是没有法定或者约定义务,为避免造成损失(损失既包括自己也包括他人,或者仅为他人),主动管理他人事务或为他人提供服务的法律事实。本题中,甲将李大爷送到医院垫付医药费的行为成立无因管理。作为被管理人的李大爷有责任偿还甲因为无因管理而支付的必要费用——医药费。故本题答案为B
50.
B.乙
【答案】B
【解析】知识产权法规定,职务作品,除应归法人或者其他人享有的除外,其著作权归职务作品的作者享有;职务作品是指公民为完成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工作任务所创作的作品,应归法人和其他组织享有的著作权是指:“1、主要利用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物质技术条件创作,并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承担责任的工程设计图、产品设计图、地图、计算机软件等;2、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合同约定著作权由法人或其他组织享有的;本题中,甲为乙高校的职工,其职务就是负责编写教材。因此属于职务作品。故本题答案为B
51.
C.故意杀人罪既遂
【答案】C
【解析】本题中,甲在主观上具有故意杀人的犯罪故意,客观上由于其杀人的行为,导致受害人在挣扎的过程中死亡。故甲构成了故意杀人的既遂。故本题答案为C
52.
B.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
【答案】B
【解析】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违反国家保密法的规定,故意泄露国家秘密,情节严重的行为。据刑法的规定,只有故意泄露国家秘密情节严重的,才构成犯罪。
间谍罪,是指参加间谍组织或者接受间谍组织及其代理人的任务,或者为敌人指示轰击目标的行为;本题中甲作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故意泄露国家秘密造成严重后果,构成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故本题答案为B
53.
D.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答案】D
【解析】自首是指犯罪后自动投案,向公安、司法机关或其他有关机关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行为。我国刑法规定,自首的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本题中,甲向公安机关自动投案成立自首。故本题答案为D
54.
B.立功
【答案】B
【解析】立功,是指犯罪分子揭发他人的犯罪行为,查证属实的,或者提供重要线索,从而得以侦破其他案件的行为,或者协助司法机关抓获其他嫌疑人的。本题中胡某向公安机关提供刘某抢劫的犯罪事实,符合立功的成立要件。故本题答案为B
55.
B.甲构成交通肇事罪
【答案】B
【解析】交通肇事罪,是指违反交通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故意杀人,是指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根据刑法第133条的规定,犯交通肇事罪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7年以上有期徒刑(判到15年的占少数)。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将被害人带离事故现场后隐藏或者遗弃,致使被害人无法得到救助而死亡或者严重残疾的,应当分别依照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二款的规定,以故意杀人罪或者故意伤害罪定罪处罚。由此可知,本题中在一造成一死一伤的后果时已经构成交通肇事罪。而交通肇事后逃逸、因逃逸致人死亡并不会改变甲乙构成交通肇事罪,只是在量刑处罚上有所差别。故本题答案为B
56.
C.盗窃罪
【答案】C
【解析】信用卡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违反信用卡管理法规,利用信用卡进行诈骗活动,骗取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利用信用卡,一般是指使用伪造的、作废的信用卡或者冒用他人的信用卡、恶意透支的方法进行诈骗活动。另外法律规定,盗窃信用卡并使用的构成盗窃罪。故本题选C
57.
A.诬告陷害罪
【答案】A
【解析】A项诬告陷害罪,是指捏造犯罪事实,向国家机关或者有关单位作虚假告发,意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情节严重的行为。B项侮辱罪,是指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贬低、损害他人的人格尊严,情节严重的行为。C项诽谤罪,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以损害他人人格、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D项报复陷害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假公济私,对控告人、申诉人、批评人、举报人实行报复陷害的行为。通过比较几个选项可知,诬告陷害罪意图使对方收到刑事追究,报复陷害的主体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故本题答案为A
58.
C.徇私枉法罪
【答案】C
【解析】A项滥用职权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故意逾越职权或者不履行职责,产生重大损失的行为。B项玩忽职守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不履行或不正确地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追受重大损失的行为。C项徇私枉法罪,是指司法工作人员徇私枉法、徇情枉法,对明知是无罪的人而使他受追诉,对明知是有罪的人而故意包庇不使他受追诉或者在刑事审判活动中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作枉法裁判的行为。D项报复陷害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假公济私,对控告人、申诉人、批评人、举报人实行报复陷害的行为。在徇私枉法罪中的司法工作人员包括法院、检察院、公安机关工作人员故答案应选C。
59.B.犯罪嫌疑人
【答案】B
【解析】A项罪犯,亦称犯人,是指因犯罪而服刑役的人。B项嫌疑犯指三审裁定前叫嫌疑犯通常都押到看守所、嫌犯、疑犯,是指对因涉嫌犯罪而受到刑事追诉的人,在检察机关正式向法院对其提起公诉以前的称谓。C项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在刑事案件诉讼中,被公诉机关指控涉嫌犯罪的当事人称作“被告人”。D中的被起诉人为检察院向法院提起公诉后对犯罪嫌疑人的称呼。本题中案件还在起诉阶段,检察院还未提起公诉,所以应当叫王某为犯罪嫌疑人。故本题答案为B
60. B.中级人民法院
【答案】B
【解析】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有可能被判处无期徒刑或死刑的第一审案件由中级人民法院管辖。故本题答案为B
61.B.处分
【答案】B
【解析】【解析】辩论原则是指在人民法院主持下,当事人有权就案件事实和争议问题,各自陈述自己的主张和根据,互相进行反驳和答辩,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处分原则,指民事诉讼当事人有权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处分自己的民事权利和诉讼权利。处分即自由支配,对于权利可行使,也可以放弃。平等原则而是指民事诉讼当事人有平等的诉讼权利。 具体包括1.双方当事人的诉讼地位完全平等。 2.双方当事人有平等地行使诉讼权利的手段,同时,人民法院平等地保障双方当事人行使诉讼权利。3.对当事人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 。公开原则是指公开审判原则是指法院对民事案件的审理过程和判决结果向群众、向社会公开的制度。是指依照法律的规定,除不予公开和可以不公开审理的案件外,一律依法公开审理,同时,不论是否公开审理的案件,宣判时均一律公开进行。 故答案为B
62.C.电子数据

63. B.公平交易权

64. B.3500

65.D.300%

66. D.班超——《汉书》

67. A.令正

68. A.为官清正廉洁

69. B.杜甫

70. A.《桃花扇》

71.B.柳永

73.
A.孟子

74. C.白居易

75. B.聚乙烯等塑料垃圾

76.A.惯性的作用

77.D.物联网技术的重要基础和核心不是互联网

78.C.哈格里夫斯

79. A.阿里巴巴
【答案】A。
【解析】阿里巴巴2014年9月19日美国纽交所上市,故答案应选A。
80.
D.中国
【答案】D。
【解析】2013年1月17日,在全国铁路工作会议上,铁道部党组书记、部长盛光祖表示,到2012年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9.8万公里,居世界第二位;高铁运营里程达9356公里,居世界第一位。故本题答案为D。
81. B.TD--LTE
【答案】B。
【解析】CDMA属于移动2.5代移动通信技术,GSM属于2G,WIFI属于高频无线电信号。故答案为B。
82. C.四
【答案】C。
【解析】2014年9月24日,印度“曼加里安”号火星车成功进入火星轨道,成为全球第4个成功进行火星探测的国家或组织。前面三个是美国,俄罗斯和欧洲航天局,故答案为C。
83.D.电能是一次能源
【答案】D。
【解析】一次能源包括煤炭、石油及其产品;天然气等燃烧释放的热能;水由于落差产生的动能;核裂变释放的原子能;风的动能、太阳能、地热能、潮汐能等。电能不是一次能源,电能是由一次能源转化而得的二次能源,故答案为D。
84.
C.1990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答案】C。
【解析】2001年12月11日我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成为其第143个成员,故答案为C。
85. B.阿基米德--万有引力
【答案】B。
【解析】万有引力是牛顿发明的,故答案为B。
86.
D.热水瓶灌满水保温效果最好
【答案】D。

87.
C.顾恺之
【答案】C。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原《洛神赋图》卷,东晋著名画家顾恺之绘制。
88.A.英国伦敦
【答案】A。
【解析】白金汉宫是英国的王宫,最早称白金汉屋,是英国国家庆典和王室欢迎礼举行场地之一,也是一处重要的旅游景点。故本题答案为B。
89.A.鄱阳湖 青海湖
【答案】A。
90. A. 东北平原 华北平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
【答案】A。
【解析】我国的三大平原是: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北平原,面积达35万平方公里,是中国最大的平原。华北平原,面积达30万平方公里,是中国第二大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面积约20多万平方公里,是三大平原中面积最小的。故本题答案为A。
91. B. 铁盘子

92. C. 病虫害减少
【答案】C。
【解析】病害虫较少是因为植物可能使用了杀菌剂或杀虫剂等化学物质、也可能改变作物品种等其他方式,与温室效应无关。“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是:①化石燃料的燃烧排放大量二氧化碳 ②森林被砍伐,绿色植被被破坏,可导致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气候反常。故本题答案为C。
93. A. 碘

94.C. 36伏

95. C. 于成龙

96. A. 山西省
【答案】A。
【解析】2014年07月14日,山西发现一处旧石器时代至汉代古人类文化遗址。故本题答案为A。
97. C. 山西气候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98. A. 青海 宁夏 山西

99. A. 大西铁路

100.
B. 县县
【答案】B。

二、多项选择题
101、
A.矛盾的特殊性要求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B.要坚持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102、
A.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有助于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
C.人民政协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基本实现形式

103、
A.改革户籍制度,为人民自由迁徙创造公平的制度环境
C.改革社会管理体制,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

104、
A、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B、出版社
C、集会、游行、示威权

105、
A、工作内容
B、休息休假
C、社会保险
D、劳动报酬

106、
A、乡、镇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三年
B、全国人大选举产生国家主席、国务院总理

107、
A.小马所在学校是其法定监护人
C.小马无权获得别人的无偿捐赠
D.小马所有民事行为均须法定代理人同意

108、
A、王实甫---《西厢记》
B、马致远---《汉宫秋》
C、果戈里---《死魂灵》
D、莫里哀--《悭吝人》

109、
A、新材料的研制和应用是21世纪科技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
B、新材料技术被称为“发明之母”和“产业粮食”
C、具有比传统材料更为优异的性能
D、按材料性能分,有结构材料和功能材料

110、
A、金字塔---埃及
B、种姓制度--印度
D、指南针---中国

③ 公共基础知识考什么

从近几年的公共基础科目考试命题的特点来看,公基考题越来越灵活,考查方式也日趋多样化。如何“以不变应万变”、快速掌握指定考点、有效提高应试成绩是每个考生颇为关注的问题,这里涉及到复习备考的方法和技巧问题。 精于阅读,把厚书变为薄书。“读薄”的目标是将百万计的文字读成十万计的文字,把零散的知识点读成网状知识图,对每个部分、每个章节的知识点做到了然于胸,准确定位。“读薄”的方法是“一纲五点”——“一纲”即严格按照考试大纲进行梳理;“五点”是指紧抓常见考点、高频考点、新增考点、易错考点和热门考点。 善于思考,把他有变为已有。在“读薄”的基础上需要进一步思考,融会贯通,把“他有”真正变为“已有”,真正达到“读懂”的目的。公共基础知识不仅仅考查考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更重要的是考查考生运用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广大考生要勤于思考,深入领会,通过复习备考,进一步掌握作为一个公务员应具有的必备知识。 勤于练习,把理论变为考分。对于考生而言,掌握相关知识十分重要,但获得考试高分更为关键。因此,复习备考的最高境界就是把书“读透”,把理论转化为高分。把书“读透”最管用的方法是潜心研究历年真题,洞察命题规律,然后有针对性的进行强化练习,这样才能将重要考点牢牢掌握,有效提高考试分数。 本公基笔记就是立足上述指导思想,秉持“奉献实用精品、搭建成功阶梯”的专业精神,为广大考生倾心打造的精品力作。该书适用公务员招录考试、事业单位招考、军转干考试、大学生村官考录以及其他各类选拔考试的公共基础知识科目的复习备考。 公共基础知识科目考试概论 关于公共基础知识的复习备考,重点要从以下三方面把握。 一、公基考什么? 关于公基科目的考察要求:主要测试应试人员对公共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履行公务员义务的必备能力和素质。 具体考试内容: 1、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辩证唯物论、唯物辩证法、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历史唯物主义。 2、毛泽东思想概论:毛泽东思想形成与发展、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 4、当代中国的政府与政治:中国的国体与政体、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公共行政、公共政策、公共服务。 5、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价值取向、道德修养、行为规范。

④ 公共基础知识是考什么题型

为判断题、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不定项选择题等题型。

法律知识:法学基础理论、宪法、刑法、民法、商法、经济法、行政法及行政诉讼法等(报考全省法院、检察院系统法律专业职位的加试内容,包括上述范围及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知识)。

语文基础知识和公文写作:汉字、词汇、语法、修辞、文学常识,党政机关公文基本知识、常用公文写作、常用事务文书写作、公文处理。

指导思想

公共基础知识属于综合性考试,考试大纲要求的内容涵盖了政治、经济、法律、管理、科技、历史、公文等诸多方面,范围广泛,内容庞杂,考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把所有的内容都详细看一遍是很不现实的,“眉毛胡子一把抓”的做法也是很不科学的。从近几年的公共基础科目考试命题的特点来看,公基考题越来越灵活,考查方式也日趋多样化。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公共基础知识

阅读全文

与公共服务考题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马鞍山海信濮塘 浏览:376
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报告制度 浏览:747
现在电影版权谁最多 浏览:566
邵阳工商局电话号码 浏览:553
马鞍山德伟 浏览:231
创造丰盛传销2016 浏览:787
公共卫生服务年度工作报告 浏览:921
石狮城管投诉电话 浏览:538
武汉环保局投诉电话 浏览:87
伊成果个人资料 浏览:25
软件著作权可以赚钱吗 浏览:481
作业谁发明的名字 浏览:633
狮山工商局电话是多少 浏览:542
厦门工商局咨询电话 浏览:374
农民大爷发明秸秆炉 浏览:210
碘伏开口有效期 浏览:455
马鞍山二中卢大亮 浏览:583
建筑证书培训 浏览:62
马鞍山潘荣 浏览:523
2019年公需课知识产权考试答案 浏览: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