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信息安全技术公共及商用服务信息系统个人信息保护指南是国家标准吗那为什么没有GB/Z国家标准编号呢
标准编号:GB/Z 28828-2012
标准名称:信息安全技术 公共及商用服务信息系统个人信息保护指南
发布日期:2012-11-05
实施日期:2013-02-01
② 请描述你所知道的信息安全技术
常用的信息安全技术,通常分为三大类8种技术(摘自视频):
1)预防保护类。主要包括身份认证、访问管理、加密、防恶意代码、入侵防御和加固等。
2)检测跟踪类。对网络客体的访问行为需要进行监控、检测和审计跟踪,防止在访问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安全事故的各种举措。
3)响应恢复类。网络或数据一旦发生重大安全故障,需要采取应急预案呵有效措施,确保在最短的时间内对其事件进行应急响应和备份恢复,尽快将其损失和影响降至最低。
如,银行等企事业机构基本主要都使用这些通用的信息安全技术。
③ 信息安全技术公共及商用服务信息系统个人信息保护指南的简介
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安全协调司副司长欧阳武在21日举行的个人信息保护国家标准宣讲会上说,这项标准是由全国信息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组织,中国软件评测中心牵头,联合多家单位制定。该标准是我国首个关于个人信息保护的国家标准,于去年11月发布。
这项标准明确要求,处理个人信息应有特定、明确和合理的目的,并在个人信息主体知情的情况下获得个人信息主体的同意,在达成个人信息使用目的之后删除个人信息。
其中,标准最显著的特点是将个人信息分为个人一般信息和个人敏感信息,并提出默许同意和明示同意的概念。对于个人一般信息的处理可以建立在默许同意的基础上,只要个人信息主体没有明确表示反对,便可收集和利用。对于个人敏感信息,则需要建立在明示同意的基础上,在收集和利用之前,必须首先获得个人信息主体明确的授权。
这项标准还提出了处理个人信息时应当遵循的八项基本原则,即目的明确、最少够用、公开告知、个人同意、质量保证、安全保障、诚信履行和责任明确。
中国软件评测中心副主任朱璇说,标准的出台意味着我国个人信息保护工作正式进入“有标可依”阶段。中国软件评测中心还将牵头组建个人信息保护推进联盟,建立企业自律模式,弥补我国个人信息保护相关组织机构的缺失。
信息安全技术 公共及商用服务信息系统个人信息保护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