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马鞍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艺术系怎么样
马鞍山师专艺术系是一支专业过硬、素质优良、充满活力又彰显个性的和谐团队。目前全日制在校生1369名,专职教师58人。其中35岁以下教师占全系教师比例为76%,有副教授2人,讲师6人,硕士研究生18人,双硕士1人,省、校级专业带头人各1人,“双师型”教师7人。同时,还聘请了一批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较高理论水平的校外专家来系兼职。
艺术系不仅拥有一支充满朝气、才华横溢、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硬件设施也较齐全。现拥有美术楼和音乐楼各一幢,总建筑面积近1万平米。并拥有内设500座的音乐厅1个、数码钢琴教室1个、舞蹈教室4个、琴房114个、多媒体教室5个、机房多个、画室5个、陶艺室2个、展厅2个、服装工艺教室2个、服装打板立裁室2个、服装工作室1个和西洋、民族乐器数件。
艺术系开设了8个专业,成立了5个教研室。专业分为师范类和非师范类,其中师范类有美术教育、音乐教育 2个专业,非师范类包括动漫设计与制作、服装设计、装潢艺术设计、视觉传达、音乐表演、艺术设计6个专业。
艺术系在专业发展上实行“打造精品专业、发展重点专业、培育特色专业、优化热门专业”的原则。在8个专业中,师范类音教、美教、舞蹈三个专业和非师范类音表专业作为马鞍山师专升格前老师范的主设课程一同见证了学校的成长和辉煌,现为艺术系的精品专业。其中音乐专业主修课程为乐理、和声、视唱练耳、中外音乐史、音乐欣赏、歌曲写法、钢琴与伴奏、声乐、合唱指挥、民乐等;音表专业在音教主设课程基础上增设了舞蹈及创编、器乐演奏等课程;美术专业主修课程为素描、水粉(水彩)画 、中国画 、油画、设计与工艺、中外美术简史及作品欣赏、书法等;舞蹈方向主修课程为舞蹈基本功训练、中国古典舞身韵、中国民族民间舞、现代舞、少儿舞蹈及创编、剧目排练、中西舞蹈简史、舞蹈鉴赏等。
音乐、舞蹈两教研室提倡科研促教,积极参加各级比赛和各类文艺演出活动。在05年全国第一届大学生文艺展演中,音表专业选送的表演唱《打麦歌》获专业组一等奖;在07年安徽省高校音乐专业基本功大赛中,艺术系获团体第一名。在第六届中国舞蹈荷花奖校园舞蹈比赛、全国第二届大学生艺术节和安徽省大学生艺术节中,艺术系分获国家级优秀组织奖、国家级十佳表演奖、省级优秀创作奖,并有作品《春蚕》、《待到山花烂漫时》分获省大艺节二等奖和一等奖。此外,还成功申报省、校级课题多项,公开发表相关科研论文多篇,用实际行动扭转了“音乐、舞蹈专业只会唱歌跳舞,不会钻研理论”的偏见,启动了促进专业长足高效发展机制。
美术教研室是系部师资队伍在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等方面表现最成熟的团队。该教研室充分发挥团队力量,在教科研上做出积极探索,现已出版高校美教教材《速写指南》、《小学美术课程与教学论》;申报了校级教研课题《从写生到创作的研究》、《小学美术课程与教学研究》并于2007年结题;有多篇论文获得公开发表;多位教师作品参加各种类型的画展。其中殷实老师作为当代擅长水彩和工笔重彩的书画名家,其作品多次参加全国美展并被日本、新加坡、英国等国家和国内图书馆收藏。该专业还每学期定时为学生举办一次精品书画展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营造了浓郁的专业学习氛围。
艺术系师范类教育一贯秉承精英教学的传统,努力打造精品专业,采用“一见二实三顶岗”的教育实习模式,确保教育质量,力求向全国中小学及幼儿园培养优秀的音乐、舞蹈及美术教师,同时也为高等学校的专升本输送合格人才。学校还鼓励学生多方位就业,学生可向中等职业学校、群艺馆、文艺团体及企事业单位、省市县广播电台等单位求职。近几年来这四个专业的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5%以上,赢得了家长和社会的好评!
艺术系非师范类的5个专业(音乐表演除外)共分成两个教研室。综合艺术设计教研室包括服装设计、装潢设计、动漫设计与制作、视觉传达四个专业;艺术设计教研室主攻艺术设计专业。
服装设计专业是艺术系重点发展专业。本专业通过学习中外服装史、设计素描、时装画技法、服装材料学、服装工艺制作、手工印刷和编织工艺、服装生产经营管理、时装摄影与服装广告设计等相关理论和基本技能技法,主要培养从事于服装配件设计、服装产品开发、服装生产经营管理和制作、服装表演组织以及服装理论研究等方面工作、适应现代服装行业需要的人才。该专业在开拓实习实训基地方面已取得一定成绩,先后与马鞍山怡人时装有限公司、马鞍山大同服装有限公司、马鞍山东齐服装有限公司、马鞍山祥瑞制衣刺绣有限公司、马鞍山甲辰服装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进行专业探讨和实习合作。近期又与中国服装行业前15强的浙江宁波洛兹服装集团达成了校企合作办学协议,并在校内设立了洛兹服装工作室。在教科研方面,针对目前服装行业各方面良好发展的状况,该专业开展了09服装分方向扩大招生的可行性研究,通过市场调研,拟定09年服装设计专业高招分成工艺制版和经营管理两个方向招生。同时,该专业正在积极申报国家劳动部颁发的“服装设计师”职业证书的鉴定资格。各方面的有利条件促成了该专业的就业率在上一届取得100%的骄人成绩!
动漫专业是艺术系新设专业。本专业通过三年的学习和训练,逐步让学生系统掌握相关理论知识和设计技能,并会使用相关软件进行熟练操作,使其成为具有现代设计观念的实用型操作人才。主修课程有设计素描、设计色彩、电脑设计(Photoshop)、动画运动规律、网页动画设计(Flash)、动画与广告创意、动画技术设计、卡通漫画设计、3DMAX、MAYA、卡通产品设计、PREMIERE、数码影像与视频合成、动画影视后期制作等。学生毕业后可面向新闻出版、广告、影视娱乐、职业学校等行业从事动漫设计与教学工作。虽然该专业的发展时间不长,但在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探索上已领先一步,目前已与江阴尚视锐思公司、马鞍山雨山区视聆通软件公司、马鞍山红色势力公司正式达成实习及就业协议。只要学生在毕业前取得相关资格认证,实习公司可考虑安排学生就业。这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学生将来的就业问题。艺术系将加强本专业的师资队伍、硬件设施建设,力争将该专业培育成具有自己特色的专业。
装潢设计、视传专业又分别名为室内空间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其中装潢专业主要培养学生熟练掌握计算机操作、木材加工材料工艺及家具设计等技能。视传专业除了要求学生掌握上述技能之外还要求掌握一定的景观建筑设计技能。毕业生在就业时主从事环境艺术设计、室内软装潢设计、室内家具设计等工作,也可在职业学校或研究机构从事专业教学与新材料、新工艺的科研开发工作。
艺术设计专业是一门体现着文学、艺术学、民俗文化学、心理学、计算机科学等诸多学科交叉的学科。本专业强调学生对艺术设计基本理论知识掌握的同时,更要突出对学生设计创新思维的引发、实际操控能力的训练,力求培养出能在艺术设计教育、研究、生产和管理领域内从事专门设计、研究、教学、管理等工作的优秀人才。毕业生在就业时可面向职业学校、广告设计公司、建筑公司等行业,从事理论研究、项目管理和设计等工作。通过长时间的实践摸索,该教研室已在上海、杭州、南京等地建立固定实习点,保证了学生实践学习的质量,锻炼了实际动手能力,为将来的就业奠定良好基础。另外,自05年开始,本专业与合工大等高校合作开办“二学历”本科教育。这种“学生进企业、项目进课堂”的教学模式和“专升本”的学历提升不仅强化了学生的市场就业力,也为该专业高达97·1%的就业率提供了可靠保障。
上述三专业在国内都属新兴热门专业,艺术系将在各专业已成熟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实行优化发展。
❷ 马鞍山师范2010舞蹈方向军训么
全校新生都要参加军训的。如果有特殊情况不能个参加的话,可以申请。军训期间也可以请假的。
❸ 马鞍山师范怎么样
还可以的。学校比较大,住宿环境在专科学校中也是可以的
❹ 马鞍山师范学院怎么样
马鞍山师范蛮好的……在安徽师范专科里还是不错的……如果想当老师是个不错的选择
❺ 马鞍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怎么样乱么
在安徽这块应该还算是不错的,至于乱的话看你怎么理解了,还好啊!里面管理不是多么的严,但是还不错啊
❻ 马鞍山师范现在还能报名上中专么
现在马鞍山师范招的中专好像只有音乐,舞蹈什么的专业了
❼ 马鞍山那里有学跳舞
一般广告很多的啊,每天都有跳同样的舞蹈估计很少,我推荐你去马鞍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看看那里有老师教的 而且他们也懂得比较多 也可以问问他们哪里有
❽ 马鞍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校花是谁
重要吗? 有个叫 陈碧卉的 ,很漂亮。嘎嘎!
❾ 马鞍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院系设置
教师教育系
教师教育系(基础部)内设学前教育、语文教育、数学教育、英语教育、计算机教育、音乐教育、美术教育、科学教育、初等教育、体育教育、音乐表演等11个专业。秦东方同志任教师教育系(基础部)主任,潘可国同志任党总支书记,胡风明同志、吴德琴同志任教师教育系(基础部)副主任。
旅游与外语系
马鞍山师专旅游与外语系由旅游管理专业群和应用外语专业群构成。旅外系师资力量雄厚,治学严谨,主要培养面向旅游相关行业,能将语言技能和专业能力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开设旅游管理、酒店管理、旅行社经营管理、景区开发与管理、涉外旅游、商务英语、旅游英语、应用英语和应用日语9个专业,在校生近1500名 。
软件与食品工程系
软件与食品工程系成立于2012年1月,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与体制,与区域社会及行业企业合作育人。现开设软件技术(Java开发方向、.net 开发方向、移动开发方向)、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影视后期方向、游戏开发方向)、计算机网络技术、食品加工技术、食品营养与检测、食品机械与管理等6个高职专业。现有23个教学班,在籍学生782人。经教育部批准,2012年新开设游戏软件、食品工艺与检测专业。
软件与食品工程系重视师资队伍建设,现有专任教师41人,校内兼课教师4人,聘请行业、企业一线兼职教师14人。专任教师中“双师素质”教师34人,副高以上职称9人,具有硕士学位22人,硕士在读14人,省市高职高专专业带头人5人。
2010年,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技术专业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获批建设。中央和地方财政共投资300.2万元,新建Java实训室、.NET实训室、Linux应用实训室、移动开发实训室、游戏网页实训室、敏捷开发实训室、数码影像创意室、综合布线实训室、软件实训工厂、系统集成模拟实训工厂等10个实训室,升级改造思科网络实训室、硬件维护实训室2个实训室。
2011年,食品加工技术专业获批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能力项目。中央财政投资200万元用于专业建设,将新建和改造焙烤实训室、软饮料实训室、啤酒实训室、仿真实训室、微生物实验室、无菌室、电工电子实验室、营养膳食实验室、食品分析室、生物实验室、焙烤实验室、生物化学实验室、SOD实验室、基础化学实验室、化学实验室等15个实验实训室。
面向市场,软件与食品工程系各专业积极探索“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与Cisco、Adobe、IBM、中软国际、清华紫光、东华软件、狂龙数码、掌控科技、晟峰软件、蒙牛乳业、雨润食品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合作,建有校外实习实训基地61个。2011届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9.31%。
艺术系是安徽省及马鞍山地区重要的艺术人才培养基地,也是我校最有特色的系部之一,是一支专业过硬、责任心强、教学经验丰富、充满活力与朝气的团队。目前高职类开设音乐表演、艺术设计、服装设计、装潢设计、动漫设计、视觉传达等六个专业,师范类开设美术教育和音乐教育两个专业,并细分出一个舞蹈方向,在校生近1700人。
我系师资力量雄厚、治学严谨。现有教师63名,其中副教授2人,讲师11人,省级学科带头人2名,具有“双师素质”教师28名,硕士学位和硕士(在读)教师近30人,双硕士1人,国内访问学者2人。同时还聘请了一批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较高理论水平的校外专家。
艺术设计系
艺术系办学条件优越,不仅拥有一支充满朝气、才华横溢、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硬件设施配备也很齐全,目前拥有美术楼和音乐楼各一幢,总建筑面积近一万平方米。下设1个500座的音乐厅、1个数码钢琴教室、4个练功房、114间琴房、多媒体教室和机房20多间、5个画室、2个陶艺室、2个展厅、2个服装工艺教室、2个服装打板立裁室、1个服装工作室、拷贝教室5间。
美术教育和音乐教育作为艺术系的两个主打师范类专业,长期卓有成效地推行着“一见二实三顶岗”的教学模式,在为社会培养了大批具有较强教学能力的中小学艺术类教师的同时,也为高校输送了部分优秀艺术学子。近年来,音教、美教两专业提倡科研促教,实践助学,积极鼓励和组织师生参加国家、省、市开展的各种专业比赛活动、积极参与筹划和承办校内外各种文艺汇演、书画汇展活动。在参加各类艺术实践活动之余,潜心钻研教研,发表学术论文多篇,创作出许多优秀舞蹈作品并在国家、省、市大赛中获奖。其中音教专业学生在2007年安徽省高校音乐专业基本功大赛中获团体赛第一名、在2008年的全国大学生第一届艺术展演比赛中获声乐专业组一等奖的好成绩。舞蹈专业曾代表学校参加第六届中国舞蹈荷花奖校园舞蹈比赛、全国第二届大学生艺术节和安徽省大学生艺术节分别获得了优秀组织奖、十佳表演奖、优秀创作奖,并有作品《春蚕》、《待到山花烂漫时》分别获得省大艺节二等奖和一等奖。美教专业教师在国家级、省级各种刊物公开发表专业论文数十篇,参加各种类型书法画展并获奖作品达30余幅。
我系高职类教育实行理论学习与实践训练并重的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并面向社会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教学活动,与企业建立了广泛的联系与合作,为社会输送了一批具有一定理论修养的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其中艺术设计类专业教师,不仅具有较强的艺术实践经验,同时在专业教学过程中也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还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竞赛,曾在安徽省“绿满淮畔”公益广告、安徽省邮政贺卡创意、全国大学生服装设计、动漫设计与制作、园林园艺类等大赛中多次获奖。从2007年开始招生,现为2010届毕业生,截至目前就业率已达98﹪以上。2010年高职类艺术设计专业首次实行按大类招生,大类设3个专业:艺术设计、视觉传达艺术设计和装潢艺术设计。它是相对于以前完全按专业招生的一种新型招生方式。
经济与社会管理系
马鞍山师专经济与社会管理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于2012年2月正式成立。系(部)以“促进校企文化耦合、推进系部转型发展、兼顾社会经济效益、打造多赢办学格局”为基本发展思路,积极探索“校企耦合、项目引领”人才培养模式,以“发挥后发优势,打造品牌系(部)、特色系(部)”为总体发展目标。
系(部)现有主任室、党总支、分工会(妇委会)、团总支4个党政群团管理系统。行政管理方面内设办公室、项目服务办公室、职业技能服务中心、综合素质拓展服务中心4个管理服务机构,以及5个教研室即市场营销、文秘、新闻、政史、就业指导教研室。现有教职工共47人(含校内兼课教师),其中教授(正高级)1人,副教授(副高级)8人,讲师(中级)15人,博士在读教师3人,硕士学位教29人,专业带头教师4人。同时还聘请了校外一批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较高理论水平的兼课教师。目前,系(部)有中央财政支持建设的特色专业和省示范人才培养示范实训基地各1个。建有稳定的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20多个。
系(部)以“团结、奋进、务实、创新”为系训,以“打造特色品牌专业、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大力倡导基于校企文化耦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全面推进基于校企文化耦合的内部管理制度创新,着力开展基于校企文化耦合的特色系部文化建设,积极建设创新创业教育平台和专业基本功“微训”平台。目前开设6个专业(专业方向),即新闻采编与制作(媒体广告方向)、网络新闻与编辑、文秘(商务方向、物业方向)、市场营销、物流管理;各专业人才培养工作成效突出,近三年来毕业生就业率均超过95%,学生的考级考证通过率超过60%.目前,系在校生数近700人。
“十二五”期间,系(部)着眼于地方经济社会和学校改革发展的全局,持续实施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校企文化耦合”工程建设,大力度加强应用型师资队伍建设和实训教学基本建设,不断提高系(部)耦合的校企文化影响力和人才培养质量,努力打造特色鲜明、规模适度、质量突出的系(部),到2015年,系(部)设招生专业(专业方向)10—12个,办学规模超过10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