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国庆节日记500字爬马鞍山
今天,阳光普照、晴空万里,爸爸开着车带着我、妈妈、姥姥、姥爷去爬马鞍山,到了那里,一眼看见马鞍山的主峰直插云霄。
下面我介绍一下马鞍山:马鞍山位于淄川区淄河镇,主峰海拔618米,总面积25平方公里,是集历史文化、革命传统教育和自然风光于一体的名胜风景区。马鞍山山峰奇险,形若马鞍。峰顶险峻峭立,巍然壮观,山下淄河奔流,似玉带绕身。
一进了大门,里面有成千上万个台阶,因为是向上爬的,爬的很慢,我和爸爸体力最好,就跑到了最前面,大约过了一个多小时,我和爸爸看到了第一个景点——革命烈士博物馆,里面的图画讲述了马鞍山的抗日故事,1942年的11月9日,几千名日军扫荡沂蒙山区返回时包围了马鞍山,向马鞍山发起攻击。当时,守山的八路军伤病员及家属只有30余人。在一位八路军副团长王凤麟的指挥下,山上的伤病员、家属、小孩、老人都行动起来,用手榴弹、石头和仅有的几支枪阻挡敌人,战斗到傍晚,击退了日军多次进攻,敌人伤亡惨重。第二天,附近的敌人前来增援,加强了力量。在激烈的战斗中,山上大部分人英勇牺牲了。见形势危急,王凤麟决定把做军衣剩下的布撕成条拧成绳,重病号和老少家属趁夜幕降临时,拽着绳子从山上滑下转移。由于布绳长度不够,滑下去的很多人都牺牲了,只有少数侥幸逃生。王凤麟也英勇战死。在这场两天一夜的激战中,守山的27名同志壮烈牺牲。敌人以付出100多条性命的代价夺得了一座空山,敌师团参谋长也在战斗中一命呜呼。这一战斗,在淄川的抗战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
终于爬到了马鞍山主峰的最高处,有一个玉皇顶,进去你的正前方是玉皇大帝,两边是:二郎神、托塔李天王、太白金星和太上老君,我挨个拜了拜,又到了比最高峰稍低一点的山峰,它的最高处又有三个神仙,她们是:泰山奶奶、送子娘娘、眼光奶奶,下来了两个主峰,到了平坦的地面,我看见了齐长城,古代雄伟的齐长城,经历了风风雨雨,现在只剩下一点墙了
回到家,马鞍山的风景我忘不了,马鞍山的抗日故事我更加忘不了,我爱你美丽的马鞍山,我爱你雄伟的马鞍山,我爱你充满抗日故事的马鞍山!
② 莲文化!
《爱莲说》
(宋)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内,世人盛爱牡丹;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原文据清仪封张伯行正谊堂木刻《周濂溪先生全集》卷之八)
③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
2003年10月通过的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公约》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应涵盖五个方面的项目:1.口头传说和表述,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2.表演艺术;3.社会风俗、礼仪、节庆;4.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5.传统的手工艺技能。《公约》并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中的非物质性的涵义,是与满足人们物质生活基本需求的物质生产相对而言的,是指以满足人们的精神生活需求为目的的精神生产这层涵义上的非物质性。所谓非物质性,并不是与物质绝缘,而是指其偏重于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精神领域的创造活动及其结晶。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标识的外部图形为圆形,象征着循环,永不消失;内部图形为方形,与外圆对应,天圆地方,表达非物质文化遗产存在空间有极大的广阔性;图形中心造型为古陶最早出现的纹样之一鱼纹,鱼纹隐含一“文”字,“文”指非物质文化遗产,而鱼生于水,寓意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源远流长,世代相传;图形中心,抽象的双手上下共护“文”字,意取团结、和谐、细心呵护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守护精神家园 。 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 中 央 北 京 天 津 河 北 山 西 内蒙古 辽 宁 吉 林 黑龙江 上 海 江 苏 浙 江 安 徽 福 建 江 西 山 东 河 南 湖 北 湖 南 广 东 广 西 海 南 重 庆 四 川 贵 州 云 南 西 藏 陕 西 甘 肃 青 海 宁 夏 新 疆 香 港 澳 门 台 湾 类 别: 民间文学 民间音乐 民间舞蹈 传统戏剧 曲 艺 杂技与竞技 民间美术 传统手工技艺 传统医药 民 俗 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的中国项目 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简称非物质文化遗产)又称无形遗产,是相对于有形遗产,即可传承的物质遗产而言的概念。是指各民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等)和文化空间。 中国文房四宝将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 昆 曲 发源于江苏昆山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的昆曲被称为“百戏之祖,百戏之师”,许多地方剧种,像晋剧、蒲剧、上党戏、湘剧、川剧、赣剧、桂剧、邕剧、越剧和广东粤剧、闽剧、婺剧、滇剧等等,都受到过昆剧艺术多方面的哺育和滋养。2001年5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宣布第一批“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单,中国的昆曲艺术入选,中国成为首次获此殊荣的19个国家之一。>> 中国古琴艺术 中国古琴是世界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主要由弦与木质共鸣器发音,至今已有3000多年历史。古琴艺术在中国音乐史、美学史、社会文化史、思想史等方面具有广泛影响,是中国古代精神文化在音乐方面的主要代表之一。2003年11月,中国古琴艺术入选第二批“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 “中国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是流传于新疆各维吾尔族聚居区的各种木卡姆的总称,是集歌、舞、乐于一体的大型综合艺术形式。木卡姆音乐现象分布在中亚、南亚、西亚、北非19个国家和地区,新疆处于这些国家和地区的最东端,得益于横贯欧亚的古代陆上交通大动脉——“丝绸之路”,维吾尔木卡姆作为东、西方乐舞文化交流的结晶,记录和印证了不同人群乐舞文化之间相互传播、交融的历史。2005年11月,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入选第三批“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蒙古族长调民歌 在蒙古族形成时期,长调民歌就已存在。蒙古族长调民歌与草原、与蒙古民族游牧生活方式息息相关,承载着蒙古民族的历史,是蒙古民族生产生活和精神性格的标志性展示。蒙古族长调民歌也是一种跨境分布的文化。中国的内蒙古自治区和蒙古国是蒙古族长调民歌最主要的文化分布区。2005年11月,蒙古族长调民歌入选第三批“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④ 谁给我一篇关于莲文化的说明文
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莲文化的魅力
一、活动目标
1.了解一些关于莲的科学知识;
2.阅读、背诵有关莲的诗文,培养学生对有关莲的文学作品的初步理解、欣赏能力;
3.培养学生围绕共同话题进行讨论,有针对性地发表意见的口语交际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
二、教师的准备
1.准备一份活动记录表,活动表上要能体现学生参加活动的项目、内容、方式以及有关活动成果、结果等,以此作为评价的重要依据;
2.可把全班学生划分若干个活动小组,以便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对教科书上提供的几个活动主题进行各有侧重的研究;
3.提前布置,让学生围绕研究主题查阅有关资料。
三、活动指导
本次综合性学习有四项内容,每项活动都有各自的任务和目的。
关于“对莲的科学探究”。教科书中设置了5个小问题,学生可根据条件分组开展活动。然后在活动基础上,写一篇说明性的文字,这段文字用科学知识来解释“莲”的特性,而不是用文学的视角来写一段感悟或哲理性的文章,当然,说明语言也要力求生动形象、简洁准确。下面以藕断丝连的科学解释作一下示范。
谈到荷,自然就要提到藕。荷属睡莲科,是多年生草本植物,种植在浅水塘中。其茎生于淤泥中,变态为根状茎,即是藕,也称莲藕。藕横长在泥中,靠基茎节上的须状根吸取养分。由于藕肉质肥厚,脆嫩微甜,含有大量的淀粉,营养丰富,所以自古以来就是人们喜爱的食品。
当我们折断藕时,可以观察到无数条长长的白色藕丝在断藕之间连系着。为什么会有这种藕断丝连的现象呢?
这就要观察一下藕的结构了。原来植物要生长,运输水和养料的组织,叫导管和管胞。这些组织在植物体内四通八达,在叶、茎、花、果等器官中宛如血管在动物体内一样畅通无阻。
植物的导管内壁在一定的部位会特别增厚,成各种纹理,有的呈环状,有的呈梯形,有的呈网形。而藕的导管壁增厚部却连续成螺旋状的,特称螺旋形导管。在折断藕时,导管内壁增厚的螺旋部脱离,成为螺旋状的细丝,直径仅为3~5微米。这些细丝很像被拉长后的弹簧,在弹性限度内不会被拉断,一般可拉长至10厘米左右。
藕丝不仅存在于藕内,在荷梗、莲蓬中都有,不过更纤细罢了。如果你采来一根荷梗,尽可能把它折成一段一段的,提起来就像一长串连接着的小绿“灯笼”,连接这些小绿“灯笼”的,便是这种细丝。这种细丝看上去是一根,如放在显微镜下观察,会发现其实是由3~8根更细的丝组成,宛如一条棉纱是由无数棉纤维组成一样。
细密缠绵的藕丝,很早就引起了古人的注意。唐朝孟郊的《去妇》诗中就有“妾心藕中丝,虽断犹连牵”之句。后来,人们就用“藕断丝连”的成语来比喻关系虽断,情丝犹连。
在“对莲的科学探究”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态度:实事求是,严谨负责;让科学和事实说话,而不想当然或主观臆断。
关于“大家都来赏荷花”。这项活动根据学校现有条件而有选择地开展,也可以进行适当的变通,如可以运用电子声像技术来展现荷花仪态万方、绚丽多彩的美,也可让学生用自己的画笔来表现他们心中的荷花……
关于“莲文化探胜”。课本设置了3个讨论题。
讨论第1个问题要注重学生的文学积累。要对这一问题展开讨论,正如课本中所提示的那样,“在讨论前最好多读一些描写莲的诗文”。一般来说,在文学作品中,莲被赋予清纯、高洁、脱俗、正直、娴静、深情等品质。当然,在讨论中,应联系具体作品来谈,而且在讨论中应该对文学作品中莲的形象有所描述,这样做既可以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又可以让听者(同学)具体感知莲的“美好品质”,有利于展开讨论,还可以与同学们一起再次进行审美观照,获得审美享受。
讨论第2个问题要注重培养学生联系的、辩证的思维方法。“出淤泥而不染”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是一对相对的概念,对此持有不同的看法,常常能表现出人们对事物或人生的不同的认识向度。两者都有道理,可让学生展开讨论。
讨论第3个问题主要涉及到对佛教的了解。下面一种说法权作参考。
据考证,荷花的老家在印度等热带地区,印度人还将它作为自己的国花。由于印度是佛教的发源地,所以荷花在印度与佛教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无论画佛、塑佛,佛座必定是莲花台座。为什么佛要坐在荷花上呢?据佛典介绍,主要是因为佛法庄严神妙,而莲花软而净,大而香,所以“莲花台,严净香妙可坐”。
佛经中还有一则“莲花夫人”的美妙故事。有一只鹿生了一个美丽的女子,仙人将她抚养成人。她走过的地方,会有莲花长出来。这便是“步步莲花”一词的由来,人们现在用它来比喻经历的辉煌。
关于“编一首《采莲曲》”。这对于有的地方学生来说可能难度较大,因为大多数学生没有这方面的观察和体验。可以选做,亦可以对此进行变通处理,如改换成其他形式的写作练习等。
关于口语交际和写作。莲与文学艺术、文化生活关系密切,可以通过吟诵、欣赏、评说、解说等活动来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可以通过写随笔、杂感等写作活动来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总之,在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活动中锻炼和提高学生口语交际、写作能力。
四、活动建议
1.活动前向学生介绍、推荐几本有关莲文化的书籍、文章资料等,可与图书馆取得联系,最好请图书馆管理员开出有关图书目录,以便学生前往检索和查阅。
2.有条件的地方,可以访谈有关行家或民俗文化研究人员,进一步了解莲在我们民族传统文化中所具有的内涵。
五、活动评价
1.本次活动的内容主要涉及到资料搜集、阅读理解、讨论和写作,因而评价也就是针对这几个方面来进行。但要注意的是,不能仅仅停留在对答案或学习结果的评价,而要注重评价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行为表现。
2.通过评价来引导学生加强学习研讨和交流,也就是说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研讨和交流的积极态度与行为应成为一个重要的评价指标。要鼓励学生主动拿出自己的学习资料和学习成果与同学共享,要鼓励学生多进行小组合作式学习。
3.通过评价来督促学生积极开发与利用课外学习资源。本次学习活动需要开发利用课外学习资源,学生有无开发利用课外学习资源的意识和能力,是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重要构成。所以,要通过评价来引导并加强学生的课外语文的学习,引导学生留心并积极利用课外语文资源,让学生在生活中、在社会实践中学语文。
4.除了指导学生进行相互评价和自我评价外,教师还要对本次活动进行较为全面的评价。要注意的是这种评价不只是做成绩鉴定和甄别,更为重要的是要倡导良好有效的学习方法和习惯。
六、参考资料
1.荷名一览
①以其外形特征命名。
荷花:李时珍《本草纲目》解释说:“莲茎上负荷叶,叶上负荷花,故名。”芙蓉:亦称“夫蓉”。《尔雅》解释道:“芙蓉之含敷蒲也。”《说文解字》云:“未发为菡萏,已发为芙蓉。”李时珍也说,芙蓉就是“敷布容艳之意”,难怪汉代文学家司马相如把他的妻子卓文君比作是出水的芙蓉。
②以其生长习性命名。
水芝、水花、水芸、水旦、水目、泽芝:由于荷花是多年生宿根水生植物,故古人将其归为水草类,取名多以“水”字起头。三国文学家曹植在他的《芙蓉赋》中把荷花比喻为水中的灵芝。
③以荷花圣洁高雅的气质命名。
君子花、凌波仙子、水宫仙子、玉环等。据《北梦琐言》记载:唐代元和年间(806—820年)苏昌远居吴中(今苏州),邂逅一位素衣粉脸女郎,赠给他一枚玉环。不久,他发现自己庭院的水池中有荷花盛开,花蕊中也有一枚同样的玉环,但“折之乃绝”,后人由此又称荷花为玉环。
2.藕之别名
玉节:藕为荷花地下茎,色白如玉,有节,故名。
玉玲珑:藕白嫩如腕,故名。
玉臂龙:相传唐末名人崔远家别墅在长安城南,中有一楔池,从池中挖掘出一特大巨藕,形长如龙,故名玉臂龙,又称楔宝。
3.莲子别名
玉蛹:莲子色白如玉,形似虫蛹。古代无名氏《莲子》诗云:“不是荷花窠里蜜,方成玉蛹未成蜂。”故莲子又有白玉蛹的雅称。
湖目:因藕生湖中而莲子似目,故名。皮日休《夏景冲澹诗》:“天台尽得千回春,湖目芳来白渡游。”苏轼在《忆江南寄纯如》诗中也提到:“湖目也堪供眼,木奴自足为生。”
4.以莲命名的风景名胜和古迹
①山岳
黄山莲花峰:在安徽省黄山市境内,因峰形酷似荷花而名。
庐山莲花峰:在江西九江市南。
华山莲花峰:位于陕西省华阴市,为华山的中峰。
衡山莲花峰:为湖南衡山之峰,层峦叠嶂,形似荷花,故名。
武夷山莲花峰:位于福建崇安境内,上有莲花洞。
莲花峰:在广西曲江之南。
莲荷山:在福建连城东。
②江河湖塘
莲花海:新疆乌苏境内一湖旧名。夏天,湖中盛开白莲似海,故名。
莲花湖:据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记载:唐城西北隅有一湖泊,俗谓之唐池,莲荷被水,为当时胜景。
紫莲塘:《德兴县志》载:马鞍山下有紫莲塘,因开紫莲而名。
瑞莲池:据《化州志》载:化州官府后有瑞莲池,嘉靖己酉(1525年)池中有三枝开并蒂莲。戊子(1528年)有七枝开并蒂莲,故取名瑞莲池。
金莲池:据《偃师县志》载,西南40里,有池广丈余,深五尺,唐代终南山王主禅师寻其友张神童至此,有金莲七朵生于池内,故取名金莲池。
荷花淀:据《保定县志》载,县西有荷花,夏日盛开,香闻十里,游赏其间,凉风四面,爽气怡人。
芙蓉池:据《湖州府志》载,府城东白苹州上有池,池内多生千叶莲花,故取名芙蓉池。
莲花池:据《重庆府志》载,“江津县东二里有莲花池,广约三十里,池中莲花,红白相杂,生动可爱。”又《元江府志》载:“青龙山下有一大池塘,周围三百余丈,每逢暑夏,池中青、白红荷盛开,故名。”
③亭桥建筑
藕花居:位于杭州净慈寺北。据《西湖志·园亭》载,明洪武僧广衍建,为南屏八景之一。
玉莲堂:据《西湖志·古迹》载,在钱塘门外,景定三年(1262年)安抚魏克愚于此。
瑞莲亭:据《顺庆府志》载,莲州府署南石佛寺左,有一亭,亭边有池常生并蒂莲瑞莲,绚烂多彩,异香数里不散,故名瑞莲亭。还有君子亭、莲巢亭、荷桥、莲庄、莲城堂。此外,古人常把大臣的官邸称作莲花池。
5.以荷花为“市花”的城市
山东济南市:20世纪80年代,荷花被誉为济南市“市花”后,大明湖更是焕发了生机:垂柳披拂,荷花掩映,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山东济宁市:济宁市荷花栽培约有二千年的历史。现今济宁市的荷花新品种已达六十余种。
河南许昌市:20世纪80年代荷花被誉为许昌市“市花”,更促进了荷花文化的繁荣发展。
湖北孝感市:自古以来孝感城野荷遍地,尤以城西莲花湖为最盛。今日孝感市区便是莲花池之一隅。湖边有“荷花墩”,城内有荷花池,“泮沼荷香”已成为孝感八景之一。
湖北洪湖市:以洪湖闻名的湖北洪湖市,水域面积758平方公里,荷花到处盛开,使之成为荷花的海洋。1987年,洪湖撤县立市,1991年市人大通过决定以荷花为“市花”。
广东肇庆市:种植荷花近千年的广东肇庆市,以沥湖七星湖的荷花最为著名。荷花已成为肇庆人
⑤ 中国文化遗产对联
1、妙手生白玉 ,沃土出黄金
(九华山)
3、万山拜其下 ,孤云卧此中
(黄山文殊院)
5、飞骑桥头论胜负 ,教弩台上评忠奸
(合肥民教寺)
7、庙内无僧风扫地 ,寺中少灯月照明
(凤阳龙兴寺)
9、高阁逼云霄举头红日近
远山收入画回首白云低
(黄山玉屏楼)
11、千古诗才莲莱文章建安骨
一身傲骨青莲居士谪仙人
(马鞍山采石矶太白楼)
13、一水绕荒祠此地真无关节到
停车肃遗像几人得立姓名尊
(合肥包公祠)
2、忠贤将相 ,道德名家
(合肥包公祠)
4、去帆疑峡走 ,卷浪骇江飞
(马鞍山采石矶大风亭)
6、曹公教弩台尚在 ,吴主飞骑桥难寻
(合肥民教寺)
8、来到半山坐一坐 ,再行五里天上天
(九华山钓鱼台)
10、翁去八百年醉乡犹在
山行六七里亭影不孤
(滁县琅琊山醉翁亭)
12、把酒问青天放眼已无高力士
登舟望秋月旷怀犹忆谢将军
(马鞍山采石矶太白楼)
14、教弩耸高台不为炎刘消劫运
听松来远客谁从古佛识真如
(合肥民教寺)
1、成都杜甫草堂
(1)、草堂留后世 ;诗圣著千秋。
(2)、异代不同时,问如此江山,龙腾虎跃几诗容;
先生亦流寓,有长留天地,月白风清一草堂。
2、武汉黄鹤楼
栏杆外滚滚波涛,任千古英雄,挽不住大江东去;
窗户间堂堂日月,尽四时凭眺,几曾见黄鹤西来。
3、黄州赤壁
铜琶铁板,大江东去;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4、九江琵琶亭
灯影幢幢,凄绝暗风吹雨夜;
荻花瑟瑟,魂消明月绕船时。
5、镇江北固山多景楼
登楼便欲凌云去;
临水应知得月先。
6、桃花源、陶渊明祠
(1)、说甚神仙,看千年石洞开时,城郭人民还是耕田凿井;
阅成古今,听半夜金鸡叫醒,兴亡秦汉都归流水桃花。
(2)、门前学种先生柳;岭上长留处士坟。
7、广州黄花岗
七十二健儿,酣战春云湛碧血;
四百兆国子,愁看秋雨湿黄花。
8、杨州梅花岭
葬衣冠有淮南抔土,冰心铁骨伴取岭上梅花;
殉社稷在江北孤城,剩山残水留得风中劲草。
9、滁州醉翁亭
翁去八百年,醉乡犹在;
山行六七里,亭影不孤。
10、扬州二十四桥
胜地据淮南,看云影当空,与水平分秋一色;
扁舟过桥下,闻箫声何吹,有人吹到月三更。
11、湖南洞庭湖岳阳楼
(1)、湘灵瑟,吕仙杯,坐揽云涛人宛在;
子美诗,希文笔,题笔雪壁我重来。
(2)、后乐,先忧,范希文庶几知道;
昔闻,今上,杜少陵始可言诗。
(3)、一楼何厅,杜少陵五言绝唱,范希文两字关情,滕子京百废俱兴,吕纯阳三过必醉,诗耶,儒耶,吏耶,仙耶?前不见古人,使我怆然涕下; 诸君试看,洞庭湖南极潇湘,扬子江北通巫峡,巴陵山西来爽气,岳州城东道崖疆,渚者,流者,峙者,镇者,此中有真意,问谁领会得来。
12、信陵君祠
有史公作传如生,爱客若君,真实读者慷慨悲歌不已;
其门馆风流未谢,于今思夕,问君谁能拔抑磊落之才。
13、长沙屈原贾谊二公祠
亲不负楚,疏不负梁,爱国忠君真气节;
骚可为经,策可为史,经睦行地大文章。
14、陕西苏武庙
三千里持节孤臣,雪窖冰天,半世归来羸属国;
十九年托身异域,韦鞴毳幕,几人到此悔封侯。
15、成都武侯祠
心悬八封图,初对策,再出师,共仰神明传将略;
目击三分鼎,东连吴,北拒魏,常怀谨慎励臣躬。
16、江西南昌滕王阁
兴废总关情,看落霞孤骛,秋水长天,幸此地湖山无恙;
古今才一瞬,问江上才子,阁中帝子,比当年风景如何。
17、白居易祠、墓
(1)、唐代论诗人,李杜以还,惟有几篇新乐府; 苏州怀刺史,湖山之曲,尚留三亩旧祠堂。
(2)、枫叶四弦秋,根触天涯迁谪恨; 浔阳千尺水,勾留江山别离情。
(3)、心中怀念农桑苦;耳里如闻饥冻声。
18、稼轩祠
烟柳斜阳,归去东南余半壁;
云山故国,望中西北是长安
⑥ 马鞍山有哪些风景区
1、濮塘自然风景区
位于马鞍山市东郊,面积约20平方公里,景区内层峦叠嶂、沟壑纵横、林木绢绣,飞泉叮咚,环境幽雅,野趣盎然,为休闲度假的胜地。
竹海、古树、清泉、钟鼓并称濮塘“四绝”,这里竹海苍茫,一碧万顷,山风徐来,竹影婆娑,竹叶沙沙,如鸣天籁,徜徉其间,宠辱皆忘,心旷神怡,古银杏历经千载沧桑,仍虬枝铁干,浓荫如盖,钟鼓地踏地而闻钟鼓声,奇异而谲怪。
景区有大小山峰49座,峡谷53条,水库8座,塘坝290口;山中有森林18000亩,竹林5000亩,茶园350亩,各种植物300余种。
2、采石矶风景名胜区
采石矶,又名牛渚矶,位于马鞍山市西南的翠螺山麓。采石矶绝壁临江,水湍石奇,风景瑰丽,与岳阳城陵矶、南京燕子矶并称为“长江三矶”,而采石矶以独特的自然景观与深厚的文化内涵独领风骚,被誉为三矶之首。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级旅游区。
3、鸡笼山半月湖风景区
鸡笼山,旧名亭山,一作历山,又名凤台山。位于和县西北25公里的群山之中。海拔240米。1978年后,县人民政府拨款重修,将山麓至山顶道路,用石条重铺,并加钢管栏杆。
凤林禅寺,亦修葺一新,内塑佛像七尊。现存有民国13年(1924)《凤林禅寺碑记》碑刻一块,每年接待来山香客游人甚多。已被批准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国家一级森林公园。
4、大青山李白文化旅游区
大青山李白文化旅游区位于县城东南2.5公里处,与南部新城接壤,北距南京80公里,南邻芜湖18公里,处于南京一小时都市圈内,宁芜高速、宁安城际铁路穿境而过,宁芜高速太白出入口可直达景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大青山李白文化旅游区属国家风景名胜区采石风景名胜区青山片区,境内有全国文明村、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安徽省首批宜居村庄——桃花村,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李白墓园,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安徽省乡村旅游示范村——桃花村、万山村、詹村。[23]
5、褒禅山风景区
褒禅山风景区地处含山县城以北7.5公里,东临和县鸡笼山国家森林公园,西接伍子胥过昭关的昭关山,面积约20平方公里,主峰海拔481米。是国家AAA级风景区、全国少先队辅导员基地、安徽省文物保护单位。
⑦ 马鞍山端午节的来历和习俗
马鞍山人的端午习俗
农历五月初五的端午节是一个大众化的传统节日,又称端阳节、午阳节、艾节、夏节等。马鞍山人传统的端午节习俗虽然与其他地方总体一致,但从吃、穿、玩等方面来看,也还有一定的地方民俗特色。
传统节日一般都带有人们良好的祈愿,端午节也不例外。
除纪念屈原外,每年的这一天,马鞍山人大都将艾叶及菖蒲摆放在正堂、香案之上或插于门楣。以艾叶为神器、菖蒲作神剑,祈求驱魔祛鬼、避邪清毒。不少人家还悬挂钟馗像,以镇宅驱邪,祈求平安。遇上有的人家当年有长者仙逝,这一天,晚辈们还得带上粽子等物品上新坟祭祀,以祈愿家人平安。
端午节,在当涂县还有“大送小”的习俗。节前或过节当天,长辈们主动给小孩送来“端午线”、“端午龙”、夏令衣物等礼物,以求晚辈少儿健康成长。
每逢节日,丰盛的美食是必不可少的一项重要内容。当涂人对端午节的“吃”一直颇有讲究。
这一天清晨,当涂人用绿豆糕、蜜饯糕当点心,品茗着早茶。早餐以粽子为主食,午餐则盛行吃“五红”。
“绿豆糕”以绿豆为主料(没有绿豆则以蚕豆代之),颜色黄绿,味道香甜而酥;“蜜饯糕”则以糯米为主料,外撒芝麻,色泽圆润,味道甜而黏。“粽子”千姿百态,味道各异。从形状上分,有“小脚形”、“枕头形”、“菱角形”、“牯牛形”等;从原料上来看,均以糯米为主料,因配料不同而分为枣子粽、赤豆粽、火腿粽、鸡丝粽、白米粽等。
所谓“五红”:一是红心咸鸭蛋,二是黄鳝,三是河虾,四是苋菜,五是雄黄酒。“五红”之中,有荤有素,有吃的有喝的,有腌制的有新鲜的,均为时令佳肴,美味无穷。
端午节这天,当涂人的穿戴也富有一定的节日特征。
这一天,传统的当涂妇女都在手腕上戴着“端午线”,孩童们则将“端午线”系戴在手腕、脚腕上,胸前挂“香袋”,背背“布老虎”,脚穿“老虎鞋”,手握“端午龙”,以示驱邪避疫。“端午线”是用数十根五色丝线环绕而成,带着清香。“香袋”是用五彩丝线穿连的饰物,一般呈“红心”形,内填五谷及香料。“端午龙”及“布老虎”在制作方法上与“香袋”大体相同,只是外形上略带夸张,色彩鲜艳花哨。
据明《山堂肆考》记载,端午佩香袋是明代以后的事。如今,人们从科学角度认为:端午节前后天气开始闷热,梅天将至,佩戴“香袋”则有消除汗臭、霉味,清爽神志之功效。
赛龙舟是端午节传统上最热闹的一项大众化游艺活动。姑孰大地,江东泽国,历史悠远,地介吴楚,襟江带湖,龙舟竞渡,传统亦久。采石、大信于江,姑溪、黄池于河;博望、湖阳尚勇捷,丹阳、新市尚文巧。端午时节,四乡八镇龙舟竞渡,视先后为胜,热闹非凡。届时,水面龙舟彩绘、旌旗招展,两岸标杆悬彩、人头攒动。重炮开鸣,众舟齐发,循爆竹声声飞驰,奔锦壱彩杆而去。击鼓指令节奏,掌舵把握方向,划桨奋力前行,一鼓一浆,整齐有力,如离弦之箭,破浪前冲,以摘得“彩头”为先。岸边人家及水上船家,忽东忽西、忽左忽右,或远或近、或前或后,升起“彩头”,引得龙舟们争先恐后,来回奔腾,奋力争“彩”。岸上人山人海,呐喊助威,好不热闹。
紧张过后,大家赛唱船歌,《划龙船》成为当涂民歌优秀曲目,入选安徽百首民歌、上海市、安徽省中学音乐教科书、全国初中义务教育读本。在铿锵有力、富有节奏的锣鼓声、划桨声中,一人高亢领唱,众桨手时而伴唱、时而帮腔、时而吆喝号子,唱腔和韵律富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大公圩等地流传的《龙船调》民歌这样唱道:清水河长又长,两岸人海又人山;老年人拄着龙头杖,姑娘们穿起了花衣裳;要问今天做什么事,端阳佳节赛龙船;青龙黄龙来竞赛,赛得江河翻浪花;赛得小孩子蹦蹦跳,赛得姑娘笑断了肠……
改革开放以来,马鞍山人的端午习俗年年有龙舟赛事,当涂龙舟全省屡屡夺魁,全国大赛也取得过第三、第四的好成绩。近年来,当涂县连年在护城河上举行龙舟大赛。护城河整治,还专门修建了民俗味浓厚的龙舟广场。
⑧ 马鞍山诗歌节的来历是什么
古时,马鞍山是一片诗意沃土。春秋战国之际,马鞍山地处楚头吴尾。秦回汉时期,马鞍山东西两岸又分答属会稽郡与九江郡。逮及三国,吴魏常在此纷争鏖战。六朝更迭,马鞍山成为扼守建康(今南京)的西南门户,地近京畿,王孙贵族常于此啸吟咏叹,“文的自觉”随之到来。唐宋时期,江北之和州(州治历阳)、江南之太平州(州治当涂)得到进一步开发,交通便捷,人文荟萃,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诗文流韵,灿然生辉。流风余韵,波及元明清。
而今,马鞍山是一座诗歌之城。马鞍山目前有两万多位市民一直在坚持诗歌创作,涌现出了诸如杨健、欧震等一批新生代诗人。据不完全统计,近十年来,马鞍山共出版了近50多部诗集,本报发表了6000多首马鞍山市民创作的诗歌。校园里,古诗文书法比赛、读书征文评比、吟诵比赛、背诵比赛以及诗歌创作评比等系列活动接连不断,吟诗声声声入耳。鉴于马鞍山深厚的文化底蕴、城市对诗歌文化的高度重视、市民对诗歌活动的充分认可和参与热情,2014年,中国诗歌学会授予马鞍山市“中国诗歌之城”称号。
⑨ 什么样的城市是文明城市
文明城市就是要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发展阶段,坚持科学发展观,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就的城市才是文明城市!
文明城市评选标准:
较强的组织领导和健全的工作机制;
思想教育全面细致,道德建设扎实有效;
党政机关廉洁高效,社会风气健康向上;
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事业稳步发展,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基础设施相对完善,生态环境良好;
随着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居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9)马鞍山七中文体节25扩展阅读:
国家文明城市根据《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和《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测评体系》,进行评价和优化,并以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评价为前提,申报全国文明城市的认识。对评价结果分别进行排序,按百分比计算。成绩在85分以下的,不能参加全国文明城市申报。
全国文明城市是中国大陆所有城市品牌中含金量最高、创建难度最大的一个,是反映城市整体文明水平的综合性荣誉称号,是目前国内城市综合类评比中的最高荣誉,也是最具价值的城市品牌。
测评方式:主要采用听取汇报、材料审核、问卷调查、网络调查、实地考察、整体观察六种方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难点是实地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