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工商服务 > 工商局五乱治理工作方案

工商局五乱治理工作方案

发布时间:2021-08-06 01:55:49

1. 如何治理五乱

抓“城乡清洁工程”不能做表面文章,搞突击应付检查;各部门要端正认识,加强领导,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改进工作方法;杜绝职责不分、推诿扯皮、监管不到位的现象;要科学合理规划,合理安排,长效管理;要狠抓面上的综合治理和点上的常规管理;各职能部门要调整力量,通力合作,落实责任,力求责任到人、责任到街。

2. 五乱是哪五乱

南宁五乱
12月15日下午,南宁市开展实施“城乡清洁工程”,全面治理“五乱”百万市民大行动,启动仪式在民生广场举行。广西壮族自治区领导郭声琨、马飚、袁凤兰、章崇任与各界代表数千人参加启动仪式。

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常务副主席郭声琨强调,在广西范围内大力实施“城乡清洁工程”,彻底改变我区城乡环境卫生面貌,是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重大决策,是推进我区工业化城镇化的重要内容,对于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优化发展环境,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都具有重要意义。在全区深入持久地开展“城乡清洁工程”,全面治理“五乱”,必须持之以恒,长期坚持下去。要从法律、法规、制度上探索建立长效机制,使之走上制度化、法制化、规范化、经常化的轨道。要实行严格的问责制,对实施“城乡清洁工程”,治理“五乱”工作不重视、不努力、不作为的单位和各级领导要追究责任,问题严重的要下岗换人。要加强执法力度,对“五乱”进行严管重罚,努力营造干净、整洁、有序的市容环境,塑造“洁、齐、美”的区域性国际城市新形象。

下午3时30分,自治区和南宁市的领导来到民生路步行街开展宣传活动,向市民发放宣传资料,然后分别深入社区以及城乡结合部调研。

各城区组织了数十万人在各自辖区内整治“五乱”。工商系统、公安系统到江北大道、人民路交易场一带发放治理“五乱”宣传册子,劝导市民自觉遵守交规,规范停车;环卫系统从民生广场西面入口清理江北大道杂物;城管从民生广场东面至百货大楼、万达商业广场等片区开展巡查、劝导活动;团市委组织志愿者到民族大道与朝阳交叉路口、朝阳广场等处分发宣传册子。

据了解,当天南宁市6区6县有百万市民参加了这次大行动,共发放50万份实施“城乡清洁工程”、全面治理“五乱”宣传册。

1.垃圾乱丢
2.摊点乱摆
3.工地乱象
4.广告乱贴
5.车辆乱停

3. 五乱是什么

五乱指的是乱摆设摊点、乱停放车辆、乱扔弃垃圾、乱张贴广告、乱搭建工地等五项严重破坏市容市貌,侵犯市民利益的乱象。

治理五乱的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国务院《无照经营查处取缔办法》、《广西壮族自治区商品交易市场管理条例》、《南宁市户外广告设置管理条例》、国家建设部《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规定》、国家建设部《城市建筑垃圾管理规定》。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印刷品广告管理办法》、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户外广告登记管理规定》、《南宁市相对集中行政处罚实施办法》、《南宁市禁止乱张贴乱涂写刻画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规章规定。

(3)工商局五乱治理工作方案扩展阅读:

治理垃圾乱扔等行为的办法:

1、随地吐痰、便溺的,处以50元以上200元以下罚款。

2、随地乱扔口香糖、瓜果皮核、烟头、纸屑、食品包装等废弃物的,处以10元以上50元以下罚款。

3、从建筑物或者车体内向外掷物、泼水的,处以50元以上200元以下罚款。

4、对不履行市容卫生“门前三包”责任或者未达到目标的责任单位,处以50元以上200元以下罚款。

5、随意倾倒、抛撒或者堆放建筑垃圾的,对单位处5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对个人处200元以下罚款。

4.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关于印发《2010年流通环节食品安全整顿工作方案》的通知的具体要求

各级工商机关要在巩固去年整顿成果的基础上,继续集中执法力量,突出工作重点,强化专项执法检查,加大监管执法力度,着力解决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突出问题,圆满完成国务院部署的2010年整顿工作安排和为期两年的食品安全整顿工作涉及流通环节食品安全整顿的各项任务。
(一)认真开展规范食品经营主体资格专项执法检查。各级工商机关要严格执行《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和总局《关于食品流通许可证印制发放和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的规定,认真开展规范食品经营主体资格专项执法检查。按照“谁登记、谁规范、谁负责”的原则,分别由各级食品流通许可、注册登记机构依法实施;按照“谁监管、谁清理、谁负责”的原则,由各省区市工商局统一部署和督查,由县级工商局组织,基层工商所采取逐户排查等办法依法实施,对发现存在食品主体准入方面的问题及时依法处理。在当地政府的统一领导和协调下,按照相关部门的职责分工和工商机关各职能机构的职责分工,依法查处和取缔无证无照经营食品违法行为。
(二)认真开展对重点食品和重点区域、重点场所食品经营以及季节性、节日性食品市场的专项执法检查。各地要把开展重点食品专项执法检查作为整顿工作的重要任务,着力解决本地区食品市场存在的突出问题。一是认真开展对重点食品的专项执法检查。以消费者申诉举报多和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食品品种为重点,突出抓好奶制品、肉制品、米面制品、禽蛋制品、儿童食品、老年食品、膨化食品、豆制品、糕点、月饼、调味品、食用油、酒类、腌制食品、冷冻食品等品种的专项执法检查,严厉打击销售过期霉变食品、“三无”食品等违法行为,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二是认真开展重点区域、重点场所食品经营的专项执法检查。以城乡结合部、社区、车站、码头、旅游景区为重点,依法抓好小食品店、小摊点、小市场的专项执法检查,坚决依法取缔无照商贩。严厉打击销售地沟油等假冒伪劣食品违法行为。以商场、超市等食品经营企业和批发市场、集贸市场及食品店为重点,突出抓好市场开办者和经营者的自查自纠和自律工作,由基层工商所按辖区逐户排查,认真监督食品经营者落实对食品安全的法定责任和义务,切实做到不进、不存、不销假冒伪劣食品和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三是认真开展季节性、节日性食品市场专项执法检查。以“五一”、中秋、“十一”、元旦、春节等为重点,突出抓好节日性、季节性重点食品品种及重点区域、场所的检查,针对节日和季节食品市场的消费特点,加大监管执法力度,重点整治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过度包装、搭售商品、虚假宣传及欺诈消费者等问题,切实保障节日性、季节性食品市场消费安全。同时,按照各地和总局服务2010年上海世博会及2010年广州亚运会的总体部署,加强上海世博会和广州亚运会期间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完善食品安全预警防范和应急处置机制,切实维护世博会和广州亚运会期间流通环节食品市场秩序。
(三)认真开展打击流通环节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执法检查。按照全国食品安全整顿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公布的非食用物质和添加剂的品种名单,对重点食品、重点区域和重点食品经营者,认真开展集中执法检查行动,依法规范食品添加剂经营者主体资格,狠抓大要案件查办工作,配合有关部门查处和打击违法销售食品添加剂以及流通环节食品经营者在食品中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的行为。
(四)认真开展奶制品市场专项执法检查。深入贯彻《乳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条例》和《奶业整顿和振兴规划纲要》以及总局的实施意见,依法履行《条例》、《纲要》赋予工商机关的职责,严格监督奶制品销售者落实进货查验和进销货台账制度。强化对奶制品市场的专项执法检查,集中时间和执法力量对城乡市场奶制品经营者开展拉网式逐户清查,对辖区内经营者销售的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奶制品,要依法监督或责令其全部停止销售、下架退市,不留死角。对下架退市的奶制品,在当地政府的领导和协调下,配合相关部门,分工协作,落实监管责任,该由生产企业召回的及时召回,该销毁的坚决依法销毁,严防再次流入市场。对进口的奶制品,重点检查食品合格证、中文标签和中文说明书及相关手续。
(五)认真开展农村食品市场专项执法检查。要结合农村食品市场特点,突出农民消费者日常食品消费的必需品种,加大对农村城镇、集镇、乡村举办的食品交易会、庙会等经营食品的监管力度,严格规范农村食品经营秩序。加大对农村和乡镇各类食品批发市场、集贸市场和食杂店的监管和整治力度,规范连锁配送和送货下乡经营食品行为,依法打击销售假冒、仿冒知名品牌食品的违法行为,切实保障农村食品市场消费安全。认真落实总局《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示范店规范指导意见》,按照“两重点、三严格、四统一、五规范”的建设要求,加快推进农村食品安全示范店建设进程,充分发挥示范店的示范引导作用。
(六)认真开展对食品经营者履行法定责任义务的专项执法检查。按照《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和总局《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的要求,严格依法监督食品经营者履行法定责任和义务。严格监督商场、超市等食品经营企业和食品店,在巩固索证索票、进货台账“两项制度”成果的基础上,切实履行进货查验和查验记录义务,严格落实企业内部食品质量管理责任,规范食品质量市场准入行为,切实把好食品进货关。鼓励和引导食品经营企业建立健全以食品进货把关、质量管理和退市等为主要内容的电子化台账及信息化网络管理体系。加强对食品经营者内部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的检查,督促经营者针对食品保质期的不同时间段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引导其采取消费提示和食品有效期管理警示等防范措施,切实对消费者负责。监督食品经营者建立健全食品质量管理、食品退市、应急处置、消费纠纷解决、从业人员健康管理等制度,切实落实食品安全管理责任。
(七)加大食品广告监管执法力度。依法严厉查处含有虚假、夸大内容的食品广告,特别是保健食品广告。严厉查处涉及宣传疾病预防、治疗功能的违法食品广告;坚决制止和查处有关部门或者机构、协会违法推荐食品的广告。对广告宣传的产品功能和成分与标签、说明书不一致的,要责令停止发布,并依法查处。对于被确认为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要立即停止发布该食品的广告。
(八)加强食品安全监管执法协作配合工作。进一步加强与卫生、农业、质检、食品药品、工业和信息化、商务、公安等有关职能部门的协作与配合,在按照国务院《2010年食品安全整顿工作安排》做好流通环节食品安全整顿工作的同时,在当地党委政府统一领导和协调下,依据职能,依法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开展其他整顿工作。一是依法配合商务、农业等部门加强畜禽屠宰整顿,严厉打击销售病死病害畜禽肉和注水肉等行为,严防病死、注水、未经检疫检验或检疫检验不合格肉品进入流通环节。二是依法配合有关部门开展包括食用农产品在内的农产品和农药市场的监管。三是依法配合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整治普通食品声称具有特定保健功能和保健食品夸大宣传功能的行为。四是依法参与组织开展食品安全标准的宣传贯彻与食品安全标准实施等工作。五是依法配合工业和信息化部门建立食品企业诚信不良记录收集、管理、通报制度和行业退出机制,加强食品生产企业和经营者质量信用建设和信用分类监管。 要在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顿工作的同时,强化食品市场日常规范监管,加大食品市场巡查力度,严格食品市场主体准入管理,严格食品质量监管,严格食品经营行为的规范,依法查办食品大(要)案件,进一步创新监管机制和手段,积极构建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保障体系。
(一)严格市场主体准入管理,依法规范证照核发行为。要严格按照法定条件、程序和有关规定核发《食品流通许可证》;坚持先证后照,对未获得相关许可文件的,登记注册机关不得核发营业执照。要严格执行总局《关于对食品经营主体予以特别标注的通知》的规定,对食品经营主体进行特别标注。建立许可证发放机关与登记注册机关的信息沟通机制,依托工商系统信息化网络体系,实现食品流通许可机构与登记注册机构信息共享,依法规范食品经营主体资格。
(二)严格食品质量监管,依法规范食品质量抽样检验行为。要严格落实《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及总局有关规定和制度,依法开展流通环节食品抽样检验工作,认真执行当地政府年度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计划中确定的流通环节食品抽样检验的安排,严格食品质量抽样检验工作程序和纪律,严格抽样检验信息和发布的规范管理及审核程序,认真落实总局《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和《食品抽样检验工作制度》。同时,要充分发挥食品抽样检验结果的作用,加强综合分析,按照有关规定和程序进行消费提示和警示,及时将有关情况通报相关职能部门和行业组织,促进食品安全的源头治理和行业自律。要监督食品经营者严格落实《食品安全法》的规定,对发现经营的食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立即停止经营,履行通知相关生产者和消费者、记录停止经营和通知情况的责任和义务,配合生产者落实食品召回制度,对没有及时召回的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坚决依法彻底销毁,并作好销毁记录存档备查。同时,配合相关部门加强对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退市后的跟踪监管,严防再次流入市场。
(三)严格食品市场巡查,依法规范食品市场监督检查行为。要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和食品市场巡查监管制度的要求,强化市场巡查,将监管重心下移,严格落实基层工商所食品安全日常巡查和属地监管责任制。基层工商所要突出巡查检查重点,通过增加巡查频次、强化巡查措施、完善巡查机制、创新巡查手段,有针对性地开展市场巡查,切实提高巡查效能,着力解决重点市场、重点区域和重点食品经营者的突出问题,建立健全制度规范、责任明晰、执法严格、反应迅速、措施有力的巡查机制。要如实记录巡查中发现、制止和查处食品经营者违法行为的情况,并将巡查记录纳入经营者食品安全监管档案和信用分类管理体系,激励守信者,查处违法者。要将食品市场巡查与经济户口管理、食品质量监管、食品市场分类监管等结合起来,加强对食品经营者食品安全违法行为记录与信用体系建设,完善监管档案,并加强对监管数据的统计和综合分析,切实提高日常巡查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四)严格落实监管制度和创新监管手段,依法规范行政执法行为。要突出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关键环节、重点部位,结合专项执法检查和日常监管的实际情况,在建立健全监管制度和构建长效监管机制上下功夫,特别要抓好各项监管制度的实施和落实,切实用制度规范行政执法行为。要认真落实总局制定下发的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八项制度,并在实践中不断细化、完善和创新,切实提高食品安全监管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法治化水平。同时,要认真落实总局《关于积极推进流通环节商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信息化网络建设工作的意见》,强化网络信息技术在流通环节食品市场主体许可、登记注册、食品质量监管、市场巡查和执法办案等方面的综合应用。要加快建立流通环节食品经营主体、食品市场质量监管、食品抽样检验、食品安全监管和案件查办数据库,并与工商机关其他执法监管信息互联互通,实现数据信息共享。各地要加快推进基层工商所信息化网络体系建设和应用,充分运用无线网络执法平台、移动查询终端等现代科技手段,开展市场巡查和日常监管,有效开展网上预警防范和应急处置工作。要认真落实食品安全预警防范和应急处置各项工作,完善机制,严格责任制度,切实做到超前防范,及时有效应对和处置。 (一)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各地要在地方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按照《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赋予的职能,切实履行法定职责,以保障流通环节食品安全为重点,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一把手亲自抓,主管领导具体抓,各内设机构按照职能分工负责,密切协作,切实抓好组织实施和落实工作。要落实各项市场监管制度,有效防范市场监管的系统性风险和区域性风险。各地要层层制定具体的整顿工作实施方案,明确目标任务和工作责任,精心组织和认真实施。
(二)进一步加强法制建设和队伍建设。各级工商机关要加大食品安全法制建设力度,严格监管执法、市场巡查和案件查办程序,严格规范行政执法行为,确保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有效,经得起司法监督,切实完善食品安全监管法制体系。各地要按照建设学习型机关和基层的要求,采取学习、培训、岗位练兵、实践锻炼等方式,加大基层执法人员政治理论、业务知识、法规政策、管理技能的学习和培训力度,努力建设一支政治上、业务上、作风上过硬的干部队伍,为保障流通环节食品安全提供人才和素质保障。
(三)进一步健全责任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各级工商机关要在当地党委政府领导下,严格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责任,调整充实执法力量,改善监管执法条件。要按照《食品安全法》的要求,进一步建立健全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对流通环节食品安全属地监管领导责任制、职能机构指导监督检查责任制和食品安全基层监管岗位责任制及其责任追究制。总局食品流通监督管理司负责流通环节食品安全整顿的综合协调工作。各地工商机关要明确一个内设机构牵头负责流通环节食品安全整顿的综合协调工作,并明确各内设机构的职能分工。企业登记注册、外资企业登记注册和个体私营经济监管机构要加强对食品生产经营主体的登记管理,严格特别标注管理,查处违反登记管理法律法规的行为,依法取缔无照经营;消费者权益保护机构要及时受理和依法分流、处理消费者的咨询和申诉举报,依法加强食品添加剂的质量监管,切实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食品流通监管机构要依法加强流通环节食品质量监管,依法查处流通环节食品安全违法案件;市场监管机构要加强对批发市场、农贸市场、集贸市场食品安全的管理,依法查处农产品批发市场和销售企业的违法行为,依法配合有关部门加强农药市场管理,加强食品交易市场信用分类监管,规范食品市场秩序;竞争执法、直销监管、商标管理、广告监管等机构要依法分别加大对食品市场不正当竞争、传销、商标侵权、虚假广告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纪检监察机构要对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执法工作中发生的食品安全监管责任问题,依据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严肃追究相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
(四)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信息管理和新闻宣传工作。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工商局要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统筹和规范食品安全整顿信息发布工作的要求,在当地政府统一领导和协调下,加强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信息的管理,建立健全食品安全日常监督管理信息公布制度。要依法依职责依程序公布食品安全日常监督管理信息,做到准确、及时、客观。对涉及其他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职责的,要依据有关规定联合公布。要严格宣传纪律,适时宣传流通环节食品安全整顿工作进展、成效和典型事例,引导新闻媒体客观准确报道,为食品安全整顿工作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
(五)进一步加强协作配合和检查落实工作。要加强工商机关内设机构之间以及与各有关部门的协作配合,及时通报有关情况,建立健全协调协作机制,切实形成监管合力。各级地方工商机关要在当地政府统一领导和协调下,积极配合有关部门依法履行食品安全监管职责,参与相关工作,开展联合执法检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工商局要层层加强对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指导、督查和考核,采取重点督查、专项督查、交叉检查、明查暗访等多种方式,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确保组织领导、工作任务、工作措施、工作责任、人员力量和经费保障等落实到位。各级领导干部要深入基层,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和监管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加强指导,确保各项监管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总局将适时组织开展流通环节食品安全整顿工作检查督查工作。
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工商局于12月10日前将开展流通环节食品安全整顿工作情况书面报告国家工商总局。
附件:流通环节食品安全整顿工作情况统计表(略)

5. “五乱”治理是什么意思

1.垃圾乱丢
2.摊点乱摆
3.工地乱象
4.广告乱贴
5.车辆乱停

6. 整脏治乱的实施方案

根据《贵州省“整脏治乱”专项行动纲要(2006—2010)》,特制定《2006年全省“整脏治乱”专项行动实施方案》。
一、整治目标
按照“一年重点治理、两年初见成效、三年巩固提高、四年规范管理、五年大见成效”的要求,通过重点治理“五脏”、“五乱”,到2006年底,实现全省主要城市基本整洁有序;交通干线和重要旅游线路沿线的收费站、加油站、生活服务区基本无脏乱现象,公共厕所清洁卫生;主要交通干线和重要旅游线路过境城镇无暴露垃圾;全省50%以上县城的主要街道和进出口处无暴露垃圾。
二、整治内容
“五脏”:公共厕所脏、车站码头脏、饮食摊点脏、集贸市场脏、街巷院落脏。
“五乱”:乱吐乱扔、乱贴乱画、乱排乱倒、乱搭乱建、乱停乱行。
三、整治区域及主要任务
(一)各市(州、地)所在城市及建制市
整治区域:南明区、云岩区、小河区、乌当区、白云区、花溪区、红花岗区、汇川区、钟山区、西秀区、都匀市、凯里市、兴义市、毕节市、铜仁市、清镇市、仁怀市、赤水市、福泉市。
主要任务:
1、搞好社区、街巷院落卫生。划定管理范围,明确职责,切实解决管理空位或缺位的问题。加强对乱吐乱扔、乱贴乱画等行为的监督和处罚。加强清扫保洁,确保无暴露垃圾。
2、清理违章占道经营。搞好集贸市场规划建设。对夜市摊点进行规范管理,确保行道畅通。
3、加强商铺、饮食摊点管理。落实环境卫生责任制,重点对乱排乱倒行为进行治理和处罚。
4、规范车辆、行人秩序。重点对车辆乱停乱行,行人乱穿乱跨等行为进行治理。
5、加强建筑工地管理,实现封闭施工、文明施工、规范施工。
6、加强河道治理,确保污水处理和排放系统畅通。
7、治理城郊结合部环境。划定管理范围,明确职责,切实解决管理空位或缺位的问题。加强对垃圾处理、污水排放设施的建设、维护和管理。加大对乱倒垃圾、乱排污水等行为的监督和处罚力度。
(二)全省高等级公路和国道、省道沿线的收费站、加油站、生活服务区
整治区域:贵新、贵遵、贵黄、贵毕、凯麻等高等级公路,210、320、321、326国道沿线。
主要任务:
1、治理道路进出口、道路连线、进出口处乱停乱放、乱倒垃圾等行为,清除积存垃圾。
2、确保交通干线上各站点进出口地段路面平整。各种悬挂物、广告、标志标牌等规范、醒目、清晰、完整。
3、加油站、生活服务区、收费站环境清洁卫生,厕所有专人负责清扫、冲洗,达到卫生厕所标准,并免费对外开放。
(三)重点县城和城镇
整治区域:修文县、息烽县、习水县、遵义县、桐梓县、湄潭县、凤冈县;荔波县、龙里县、贵定县、独山县;麻江县、施秉县、镇远县、黎平县、雷山县、从江县、榕江县、台江县、三穗县;玉屏县、江口县、印江县、德江县、沿河县、松桃县、金沙县、黔西县、大方县、威宁县、赫章县、织金县;平坝县、镇宁县、六枝特区、水城县、盘县;关岭县、晴隆县、普安县、安龙县、贞丰县、兴仁县等。
主要任务:
1、及时清扫保洁,确保主要街道和公共场所无暴露垃圾。
2、加强对城镇进出口处的治理,确保市容整洁,白天无暴露垃圾。
3、加强环卫基础设施建设,尽快规划建设垃圾处理系统和污水处理系统。
4、确保主要交通干线、重点旅游线路过境城镇道路畅通。原则上逐步规划建设集贸市场。个别暂时不能搬迁马路市场的,要有专人维护交通秩序,及时疏导车辆、行人和摊点。
(四)旅游景区、景点
整治区域:遵义会议会址、黄果树、龙宫、天台山、天龙屯堡、织金洞、红枫湖、天河潭、青岩古镇、黄平旧州古镇、锦屏龙里古镇、息烽集中营旧址、赤水、樟江、乌江旅游区段、氵舞阳河、杉木河、梵净山、威宁草海、百里杜鹃、马岭河、万峰湖、万峰林等。雷公山、韭菜坪及省级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
主要任务:
1、环卫设施齐备,加强清扫保洁,确保无暴露垃圾。
2、公共厕所达到卫生厕所标准,并免费对外开放。
3、经营秩序规范,商品保质保量,食品、饮用水符合卫生标准。
(五)窗口部位
整治区域:贵阳火车站、遵义火车站、安顺火车站、六盘水火车站、都匀火车站、凯里火车站、玉屏火车站;九个市州地所在地客车站;贵阳机场、铜仁机场、安顺机场、兴义机场、黎平机场、荔波机场;乌江、南盘江、都柳江、清水江、赤水河等流域的主要码头。
主要任务:
1、加强对公共厕所清扫保洁,确保清洁卫生。
2、售票和候客大厅整洁有序。
3、清理火车站进出口处的白色垃圾。
4、加强对周边环境和秩序的治理,重点加强对餐饮、旅店等场所管理,确保安全、整洁、有序。
四、实施步骤
分为宣传发动、专项整治、动态监督、专项督查四个步骤。
(一)宣传发动
5月12日,召开全省“整脏治乱”专项行动启动工作电视电话会议,部署五年规划,安排2006年工作。
5月中旬,在省主要媒体公布《贵州省“整脏治乱”专项行动纲要(2006—2010)》和今年的实施方案,公布举报电话和信箱。
5月下旬,省建设厅、省卫生厅、省交通厅、省交警总队、省工商局、省环保局等有关单位分别制定相关工作措施,并在媒体公布。
(二)专项整治
针对“五脏”“五乱”现象,按照上述整治区域和主要任务的要求,分两个时段组织开展专项整治行动。第一时段:从5月中旬至8月底,为迎接“黄果树瀑布节”和“多彩贵州”旅游形象大使选拔活动的举办营造整洁有序的环境;第二时段:9月初至年底,结合“9·20公民道德宣传日”活动的开展,组织各类道德实践活动,为“十·一”黄金周营造良好的环境。
(三)动态监督
从5月中旬开始,在贵州日报、贵州人民广播电台、贵州电视台、金黔在线、贵州都市报开设“整脏治乱访谈”栏目,推出“脏乱曝光台”,定期不定期对各地的脏乱问题和整治情况进行跟踪报道,并公布整改结果。同时开通举报电话,接受群众监督。
(四)专项督查
7月至12月,组织专项督导检查,采取明查暗访、不定期抽查的方式,对发现的问题责成有关地区和部门限期整改。对所确定的重点整治区域,以群众满意率测评为主要方式,分别评出满意率最低的三个城市、县城、风景区、公共厕所、窗口部位,并在省主要媒体上公布。
五、组织领导
成立贵州省“整脏治乱”专项行动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名单略)。
六、工作要求
1、各地要参照省里做法,组建相应的工作机构,建立相应的工作机制,制定详细的工作方案,在5月中旬前作出具体部署,并报省“整脏治乱”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
2、省直各责任单位要认真履行职责,采取定期与不定期、明查与暗访相结合等多种形式进行调研督查,对存在的问题,要责成有关地区和部门及时进行整改。
3、各级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对各责任单位开展活动的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协调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
4、各地各部门开展活动的情况,要以简报形式及时向省“整脏治乱”专项行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反馈。

7. 什么村庄"五乱"治理

您好!“五乱”现象:垃圾乱扔、广告乱贴、车辆乱放、摊位乱摆、工地乱象。治理五乱就是要做到:
1、做到垃圾日产日清,坚持全天保洁,确保街、路、公共场所干净、整洁。
2、临街店铺做到一店一牌,招牌整洁美观、无破损,各种户外广告设置有序,无私设、乱设、破旧等现象,坚决清除违法喷涂和张贴的小广告。
3、临街店铺无出门占道,乱摆放和跨门经营现象。坐商归店,摆摊归市,坚决取缔乱设乱摆、占道经营行为。
4、临街无牵绳挂物,乱搭遮阳雨棚,创建文明工地、标准化工地,坚决治理违法违规建设行为。
5、所有车辆停放在划定的停车位置。并完善交通标识、标线,严肃查处占道停车、阻碍交通行为。
谢谢阅读!

阅读全文

与工商局五乱治理工作方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债务股权转让 浏览:441
食堂转让合同范本 浏览:335
广西华航投资纠纷 浏览:902
萌分期投诉 浏览:832
金软pdf期限破解 浏览:730
马鞍山学化妆 浏览:41
胶州工商局姜志刚 浏览:786
了解到的发明创造的事例 浏览:391
2012年中国知识产权发展状况 浏览:773
合肥徽之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浏览:636
天津企兴知识产权待遇 浏览:31
二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试题 浏览:305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考核标准 浏览:543
公共卫生服务考核评估办法 浏览:677
上海工商局咨询热线 浏览:177
马鞍山二中叶张平 浏览:214
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被告代理词 浏览:603
医院固定资产折旧年限 浏览:702
商标注册网先咨政岳知识产权放心 浏览:658
公众号版权投诉材料 浏览: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