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聚焦《“十三五”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八大亮点
为人民服务,加油!
病有所医:推进健康中国建设
【规划亮点】继续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国家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开展重大疾病和突发急性传染病联防联控,提高对传染病、慢性病、精神障碍、地方病、职业病和出生缺陷等的监测、预防和控制能力。推动形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实施全面两孩政策,改革完善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实施生育登记服务。加强出生人口性别比综合治理。
【解读】国家卫生计生委基层卫生司负责人: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是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一项制度安排,是政府“花钱买防病”,即以财政投入解决我国面临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提高居民健康水平。
困有所帮:“兜底”困难群体
【规划亮点】推进城乡低保统筹发展,健全低保对象认定办法,建立低保标准动态调整机制,确保农村低保标准逐步达到国家扶贫标准。全面建立针对经济困难高龄、失能老年人的补贴制度。进一步完善孤儿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做好困境儿童保障工作,统筹推进未成年人社会保护试点和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全面推进精神障碍患者社区康复服务。
【解读】民政部规划财务司负责人:各级民政部门要在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社会事务等领域推动基本社会服务发展,努力织密织牢民生兜底保障安全网。
住有所居:扩大公租房保障范围
【规划亮点】转变公租房保障方式,实行实物保障与租赁补贴并举,推进公租房货币化。在城镇稳定就业的外来务工人员、新就业大学生和青年医生、青年教师等专业技术人员,符合当地城镇居民公租房准入条件的,应纳入公租房保障范围。依法收回的闲置土地、具备净地出让条件的储备土地和农用地转用计划指标,应优先保证保障性住房用地需求。土地出让收益用于保障性安居工程的比例不低于10%。
【解读】住房城乡建设部负责人:公租房在有效改善当地城镇低收入、中等偏下收入家庭住房条件的同时,要督促各地将新就业无房职工和在城镇稳定就业的外来务工人员纳入保障范围。
文体有获: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提档升级”
【规划亮点】在乡镇(街道)和村(社区)统筹建设集宣传文化、党员教育、科学普及、普法教育、体育健身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采用地面无线、直播卫星和有线网络等方式,推动数字广播电视基本实现全覆盖、户户通。扶持实体书店发展,加快推进实体书店或各类图书代销代购网点覆盖全国所有乡镇。支持足球场地设施、中小型全民健身中心等公共体育服务设施建设,推动公共体育场馆向社会免费或低收费开放。
【解读】文化部公共文化司负责人:当前,我国处于社会转型加速期,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差距导致了城乡公共文化服务的落差。实现城市和农村文化全方位的互联互通,是城乡一体化对公共文化服务的必然要求。
残有所助:加快建立残疾人基本福利制度
【规划亮点】全面落实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对获得最低生活保障后仍有困难的重度残疾人采取必要措施给予生活保障。积极推进为家庭经济困难的残疾儿童、青少年提供包括义务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在内的12年免费教育。实施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贫困残疾人辅助器具适配等重点康复项目,建设康复大学。加强国家通用手语、通用盲文的规范与推广。加快推进公共场所和设施的无障碍改造。
【解读】中国残联研究室负责人:目前我国仍有相当数量的农村贫困残疾人、近200万城镇残疾人生活还十分困难,城乡残疾人家庭人均收入与社会平均水平差距仍然较大,要以残疾人两项补贴为核心加快建立残疾人基本福利制度。
Ⅱ 如何提升公务员公共服务意识和能力
一、强化宗旨意识,培育公共服务精神
要充分明确当今政府转型的方向即是建立公共服务型政府,以民为本,为人民服务,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选择。因此,作为公共服务职能的执行者,我们公务员必须以平实而深邃的群众观,站在推进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职责的高度,培育公共精神,其内涵有:民主精神、法治精神、公正精神、服务精神、责任精神等,内化于心、外化于形,进一步塑造好公务员的行政人格,推动公共管理水平的提高。
二、加强能力建设,创造公共服务产品
提升公共服务能力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公共服务市场化、社会化对我公务员的公共服务监管提出的更高要求。为此,我们必须具备相应的学习能力与战略思维能力,能够持续有效地获取公共服务领域所需的现代社会综合治理知识与技能,变革思考方式,应对当今利益社会、流动社会、网状社会特点,加强对公共管理领域需求的研究与探索;依法行政能力,能够学法用法,依法办事、准确执法,增强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联系群众的能力,学会做群众工作,与群众交朋友,有效回应公众反映;自我规范能力,能够接受监督积极做出调整,不断端正公共服务的价值理念、权力观念等,如履薄冰,兢兢业业,管住风险,阔步前进。
三、保持耐压脱敏,应对转型管理挑战
我们基层职能部门常年处在行政一线,必将面临来自多方面的压力,如工作压力、责任压力、舆论压力、规则压力等,因此要学会心理调试,及时消除由压力而可能带来的种种不良心理,耐压脱敏,迎难而上,乘势而为,以反观自我、涵养修身,追求心与物、身与心的和谐,积极应对挑战。
Ⅲ 如何加快转变政府职能 建设服务型政府 论述题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描绘了全面深化改革新蓝图,对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提出了新要求。贵州经济社会发展与发达省市发展上的差距,最主要的还是改革开放上的差距。越是经济社会欠发达地区,越需要加强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把中央要求落实到位
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是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核心,是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的关键。近年来,贵州贯彻中央决策部署,扎实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各项工作。
减少政府对市场不必要的管制,把政府不该管、管不了也管不好的交给市场,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关键环节。近年来,我们集中开展行政审批事项清理工作,取消、下放和调整了大量审批项目,省级行政许可事项减少69.5%,非行政许可减少91.7%,尽可能减少对微观事务的干预;对保留的行政审批事项,压缩受理时限,规范审批程序,优化审批流程,施行“超时默认”、“缺席默认”等制度,有效治理了行政乱作为、不作为、慢作为的现象。
不断提高行政效能、办事效率,是建设现代政府的必然要求。我们着眼制度建设这个根本,下发《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提高行政效能的若干规定》,拟定转变机关作风“四要十不准”,并通过各种渠道向社会公开,把这些制度作为一种承诺、一种行为规范,作为老百姓和基层政府监督我们的依据。着眼提高办事效率,在全省所有市县、所有国家级开发区都建立了政务服务中心,行政审批事项一律纳入中心办理,最大限度方便企业和群众。着眼激发基层活力,以扩权强县为切入点,积极推进省直管县体制改革,扩大县级政府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增强了基层政府工作灵活性。
地方政府抓职能转变,必须重点抓好“接、放、管”,该接的要接好,该放的要放开放到位,该管的要管好管到位。像贵州这样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的省份,特别需要创新公共服务提供方式,切实把“保基本、补短板、兜底线”的政府职能发挥好。各级政府克服财力薄弱实际困难,在公共教育、医疗卫生、保障房建设、低收入保障、养老保险等领域,较好完成国家制定的目标任务,多数保障措施基本实现“全覆盖”。发挥财政资金撬动作用,开展“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创建活动,改善农村生活条件,促进公共产品、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积极推行政府向市场和社会组织购买服务,公益性岗位、公益性项目数量逐年增加,方式日趋多样,服务质量逐年提高。
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落实好中央转变政府职能各项决策部署,重点是要构建具有地方特点的政府职能体系和治理结构。近年来,贵州秉持“发展为要、民生为本、企业为基、环境为重”的治理理念,在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上不断探索、积累经验。
培育主体、搞活市场。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是市场主体。我们制定出台“3个15万元”政策,培育个体工商户和促进小微型企业发展。政策实施两年来,全省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数增加46.2%,注册资本总量扩张93%。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帮助国有企业提高经营效率,推动国有企业转型升级,组建西南能矿、旅游投资、交通建设、水利投资、产业投资等大型国有投资公司,通过市场化方式参与市场竞争。
服务企业、增加效益。地方政府要关心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急企业之所急,想企业之所想,千方百计增加企业经营效益。近年来,我们大幅取消涉企收费项目,降低保留项目的收费标准;开展“服务企业效能大提升”专项行动,定期组织厅局长、专家学者到企业登门解难题,主动提供服务。我们还在土地政策、人才引进、电力直供、银企对接等方面出台相关政策措施,给予企业实实在在的支持和优惠,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
完善宏观管理、加强行业指导。在落实好中央宏观调控措施、减少对微观事务干预的同时,贵州结合自身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加强中观层面经济管理职能。我们对具有优势的煤电铝、煤电磷等资源加工产业,烟酒茶等特色优势产业,以及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逐行业地完善发展规划,细化落实支持政策,切实加强项目管理。从工业园区、城市综合体、重点旅游景区、农业示范园区、重点小城镇5个领域分别选取100个典型进行集中打造,各级政府通过规划引领、政策引导、资金扶持、督促落实,保证“5个100工程”得以顺利推进。更加重视发挥行业协会在产业指导、行业自律、市场开拓、企业维权等方面的作用,形成通过行业协会引导企业协同发展的整体合力。
打造服务型政府
贵州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会通过的《贵州省人民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方案》,提出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目标任务,这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省政府职能转变的基本遵循和根本导向。
提高行政效能,大力推进“三减”。最大限度减少政府对微观事务的管理,市场机制能有效调节的经济活动,一律取消行政审批。一是“减政”。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深化政府机构改革,确保改革机构数量有所减少。探索建立各部门行政审批事项目录清单制度,并向社会公开,清单之外一律不得设置行政审批事项。二是“减负”。全面清理各类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项目,不合理不合法的一律取消。实行严格的目录和收费许可证管理制度,不在目录范围内和没有收费许可证的一律不收。三是“减支”。坚决落实好国务院“约法三章”、财政供养人员和三公消费只减不增要求,推进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工作。
创新政府管理,打造“三个平台”。改进政府治理模式和工作方式,着力打造“三个平台”。一是打造政务服务平台。完善各级政务服务中心软硬件建设,用两年时间基本实现市、县两级行政审批和服务事项进入政务服务中心办理;设有政务服务中心(办事大厅)的省政府工作部门的所有行政审批事项,一律纳入中心办理,并充分授权,提供一站式服务。二是打造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制定完善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制度,将工程项目建设、土地使用权和矿权出让、国有产权交易、政府采购全部纳入中心交易。三是打造电子政务平台。省级行政审批部门设立网上办事大厅,能网上审批的一律上网审批,力促“两个大厅”功能有机融合。
规范权力运行,开展“三项治理”。着力整治“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现象,强化效能问责,对搞“四风”,以及损害政府形象和基层、群众、企业合法权益等行为,坚决进行问责。着力整治“吃拿卡要”现象,完善依法行政各项制度,梳理政府部门的行政职权,公布权责清单,规范行政裁量权,明确责任主体和权力运行流程,严格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履行职责。着力整治优惠政策不兑现问题,认真梳理并落实各级政府承诺的优惠政策措施,完善行政问责制度和绩效管理制度,对无故不兑现、不落实的严格追责。
(作者:中共贵州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
Ⅳ 如何做好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开始进行,经济关系和经济体制都有了变化。经济的发展和我国市场经济的建立,对我国的政府机构的要求越来越高,政府机构的改革目标要与市场经济的要求和我国经济的发展水平相适应。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市场要求我国的政府机构改革能做到政企分开,转变政府职能,把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权力切实交到企业手里,同时政府部门的办事效率也要提高,整合各办事部门,实行权责统一的大部门机制,这样可以更好地体现政府为人民服务的职能。
在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四中全会以来,深化改革进入深水阶段。这次政府机构改革主要解决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在体制上进行了深层次的改革,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注重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实现政府由管理型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型,更加体现政府的服务和整体协调机制,建立法制政府。
政府机构改革工作政治性强、政策性强,广大干部职工特别是领导干部要从大局出发,严格执行政治纪律、组织人事纪律、机构编制纪律和财经纪律,对违纪违规的,要严肃处理。一要严格执行各项规定,绝不能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对本部门有利的就执行,对本部门不利的就不执行,决不允许任何人在政令执行上打折扣。二要原领导班子要从大局出发,善始善终地做好各项工作。严禁借机构改革之机突击进人、突击提拔和超职数配备中层干部。要严肃保密纪律,做好公文、资料和印章管理及移交工作。新组建部门的领导班子,要迅速到位,抓紧做好工作衔接,尽早挂牌运转。三要严格执行机构编制政策规定,尽快组织拟订“三定”规定草案,征求领导意见后,在规定时间内上报“三定”草案。“三定”规定批复后,要切实按“三定”规定做好职能划转、工作交接以及设置内设机构、配备中层干部、优化人员岗位等工作,做到各种对接要快,人员融入要快,职责明确要快。四要严肃财经纪律。加强国有资产的管理,严禁以任何名义突击花钱、私分财物、转移资产。
Ⅳ 公共服务体系的政府转型的内在要求编辑
构建全民均等享有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之一,回是促答进社会公平公正、维护社会和谐安定、确保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的重大举措。政府转型是构建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制度基础。政府转型的基本趋势是公共服务职能不断发展并成为重要职能。公共服务职能的强化将大大推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构建。
首先,政府职能转型的核心是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对于服务型政府来说,全面履行政府职能,必须在抓好经济调节和市场监管的同时,更加注重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这就要求政府必须成为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主体,在教育、医疗、社会保障、就业和住房保障等领域建立惠及全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其次,政府转型的首要任务是解决当前基本公共服务的供需矛盾。我国改革开放30年来,人民群众对基本公共服务需求的增长正在出现逐步加速的趋势。人民群众全面快速增长的基本公共服务需求与基本公共服务总体供给不足、质量低下、供给不均等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这就要求各级政府必须推进公共服务体系改革,加快建设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改革公共服务方式,完善公共服务网络,保障公共服务供给。
Ⅵ 转变政府职能的意义
①政府作为我国的行政机关,在政治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主要行使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的职能。
②政府部门在职能定位、机构设置等方面存在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的地方。
③有利于深入推进行政体制改革,简政放权,转变政府职能;有利于提高政府管理科学化水平,更好地提供公共服务。
(6)公共服务转型扩展阅读
我国改革开放既以政府职能转变为其重要的变革内容, 又以行政体制改革为实现市场经济建设目标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而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轨, 又为政府职能的全面转型提供了重要的社会经济基础。在转型过程中, 要求政府肩负起诸多角色。
政府职能转变的目标, 在于建立和完善宏观调控机制,致力于建立和发展现代民主, 培育市民(公民)社会。要完成这种职能转变和变革, 必须建立法律规范体系和秩序政治规则, 确立真正的法律权威和政府规制的正当性, 达成普遍的政治共识。
《行政许可法》和《实施纲要》的颁布与施行, 为转变政府职能确立了崇高的目标。建设和谐社会、政府职能转变, 一切均应依法推进, 建立和完善相应的法规范或曰“游戏” 规则。
政府职能的转变, 要求以法规范的形式加以明确, 以具体的权力和职责的性质加以确认, 以具体的岗位责任制加以保障, 以市场主体乃至各个领域、各个层次的利益表达和利益实现作为监督制约。参与型行政是增强转变政府职能的可接受性、建设和谐社会的保障。
Ⅶ 转型时期中国公共行政的基本问题是什么,如何解决这些
转型时期中国公共行政的基本问题是什么,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正确答案:转型时期中国公共行政的一个基本问题是如何适应市场经济带来的变化以及如何适应从全球来看一个新的经济社会形态带来的严峻挑战。(1)在整个转型时期中国公共行政的基本问题有①政府定位问题应当确定哪些事是需要政府做的哪些事是不需要政府做的哪些事是禁止政府做的政府的定位问题涉及它扮演的角色以及它的运作方式。随着市场和社会的出现人们形成的一个共识是政府并非在任何情况下都是一种管理和配置社会资源的最佳手段。因此政府在一些职能领域的退出或一些职能的削弱正是市场和社会成长的一个必然结果。②政府官员问题在中国目前这一市场经济不成熟的过渡阶段政府官员依然拥有相当大的行使权力的空间这使得权力与经济之间呈现出一种复杂的关系从而也使得在整个转型期间政府官员的道德伦理逐步上升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官员的腐败问题已经成为吏治的头号问题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③制度建设和创新问题制度建设和创新在组织结构、领导体制、运作程序和非人格管理方面显得尤为重要。组织结构中的法定结构和非法定结构的同时存在问题结构的重叠和臃肿问题结构与功能的不相对应问题结构的僵化问题领导体制中的二元结构问题体制运作的程序问题所有这些都构成了转型时期制度建设和创新的重要问题。④依法行政问题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关键所在。转型时期中国的公共行政如何在运作中摆脱人格化管理仍然是法制建设面临的一个问题。依法行政的前提是司法公正这是依法行政的保障。依法行政集中体现了一个现代国家的基本特征它是中国的公共行政走向现代化的必然要求。⑤观念更新问题市场体制的确立以及世界范围内一种新的经济社会形态的出现要求中国的公共行政有一种新的思维这首先要求进行观念的更新。没有一种新的观念、新的理念指导行动中国的公共行政要取得进展是不可能的。其次要有世界眼光全球的一体化过程要求中国在某些方面必须按国际规则行事。了解世界才能更好地把握中国公共行政的发展趋势。 (2)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①从效率行政典范到民主行政典范依民主行政的观点政府是经人民的共识建立的政府是手段而人民是目的“将人民放在事物的中央”是民主行政的基本出发点;政府是公共利益的代表政府必须超越特殊之利益集团;政府不仅要重视行政资源的有效运用亦应重视公共服务的公平实现社会正义;它强调政府决策的开放性重视社会公民的参与;强调与他人共享权力采取共赢的而非你输我赢的取向;政府扮演成长、创造、转变、整合的角色而非慈祥的父母或训诫式家长的角色;鼓励多元和创新而非无差别的一致和顺从等。②从控制导向的管理到服务导向的管理政府是人民的政府应以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人民满意不满意作为政府施政的目标建立一个服务于人民的政府。服务型政府意味着a.施政目标由机关和专家决定到由民众希望和合法期待来决定;b.以成本一效益为基础的效率考量转变为民众评估的考量;c.由政府以控制为要务转变为以传输服务为要务;d.由对特定“功能”、“权威”、“结构”的服从转变为对“使命”、“顾客”、“成果”的认同;e.从一味强调按章办事到强烈的当事人取向考虑到民众的具体情况;f.从独断专横的领导到民众参与领导。③国家与社会共同治理政府的治理过程绝非政府单方面行使权力的过程更为重要的是政府与整个社会的互动过程国家的建设与发展事实上需要政府和社会力量的共同努力和合作一个国家的政府与社会各种力量之间互动的能力越强越能产生巨大的能量。④建设法治政府法治是这样一种治理状态或秩序在这一治理状态中存在着法的普遍性和有效适用性法律之于政府权力具有优先的、至上的权威即政府应由法律规制并服从法律最终公民的自由权利得到维护、保障并扩大。具体而言法治政府的含义包括a.崇尚秩序并反对无政府状态;b.要求法律具有普遍性;c.要求体现实质正义;d.核心在于政府受法律的约束和控制。
转型时期中国公共行政的一个基本问题是如何适应市场经济带来的变化,以及如何适应从全球来看一个新的经济社会形态带来的严峻挑战。(1)在整个转型时期,中国公共行政的基本问题有①政府定位问题应当确定哪些事是需要政府做的,哪些事是不需要政府做的,哪些事是禁止政府做的,政府的定位问题涉及它扮演的角色以及它的运作方式。随着市场和社会的出现,人们形成的一个共识是,政府并非在任何情况下都是一种管理和配置社会资源的最佳手段。因此,政府在一些职能领域的退出,或一些职能的削弱正是市场和社会成长的一个必然结果。②政府官员问题在中国目前这一市场经济不成熟的过渡阶段,政府官员依然拥有相当大的行使权力的空间,这使得权力与经济之间呈现出一种复杂的关系,从而也使得在整个转型期间政府官员的道德伦理逐步上升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官员的腐败问题已经成为吏治的头号问题,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③制度建设和创新问题制度建设和创新在组织结构、领导体制、运作程序和非人格管理方面显得尤为重要。组织结构中的法定结构和非法定结构的同时存在问题,结构的重叠和臃肿问题,结构与功能的不相对应问题,结构的僵化问题,领导体制中的二元结构问题,体制运作的程序问题,所有这些都构成了转型时期制度建设和创新的重要问题。④依法行政问题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关键所在。转型时期中国的公共行政如何在运作中摆脱人格化管理,仍然是法制建设面临的一个问题。依法行政的前提是司法公正,这是依法行政的保障。依法行政集中体现了一个现代国家的基本特征,它是中国的公共行政走向现代化的必然要求。⑤观念更新问题市场体制的确立以及世界范围内一种新的经济社会形态的出现,要求中国的公共行政有一种新的思维,这首先要求进行观念的更新。没有一种新的观念、新的理念指导行动,中国的公共行政要取得进展是不可能的。其次要有世界眼光,全球的一体化过程要求中国在某些方面必须按国际规则行事。了解世界,才能更好地把握中国公共行政的发展趋势。(2)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①从效率行政典范到民主行政典范依民主行政的观点,政府是经人民的共识建立的,政府是手段,而人民是目的,“将人民放在事物的中央”,是民主行政的基本出发点;政府是公共利益的代表,政府必须超越特殊之利益集团;政府不仅要重视行政资源的有效运用,亦应重视公共服务的公平,实现社会正义;它强调政府决策的开放性,重视社会公民的参与;强调与他人共享权力,采取共赢的,而非你输我赢的取向;政府扮演成长、创造、转变、整合的角色,而非慈祥的父母或训诫式家长的角色;鼓励多元和创新而非无差别的一致和顺从等。②从控制导向的管理到服务导向的管理政府是人民的政府,应以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人民满意不满意作为政府施政的目标,建立一个服务于人民的政府。服务型政府意味着a.施政目标由机关和专家决定到由民众希望和合法期待来决定;b.以成本一效益为基础的效率考量转变为民众评估的考量;c.由政府以控制为要务转变为以传输服务为要务;d.由对特定“功能”、“权威”、“结构”的服从转变为对“使命”、“顾客”、“成果”的认同;e.从一味强调按章办事到强烈的当事人取向,考虑到民众的具体情况;f.从独断专横的领导到民众参与领导。③国家与社会共同治理政府的治理过程绝非政府单方面行使权力的过程,更为重要的是政府与整个社会的互动过程,国家的建设与发展事实上需要政府和社会力量的共同努力和合作,一个国家的政府与社会各种力量之间互动的能力越强,越能产生巨大的能量。④建设法治政府法治是这样一种治理状态或秩序,在这一治理状态中,存在着法的普遍性和有效适用性,法律之于政府权力具有优先的、至上的权威,即政府应由法律规制并服从法律,最终公民的自由权利得到维护、保障并扩大。具体而言,法治政府的含义包括a.崇尚秩序并反对无政府状态;b.要求法律具有普遍性;c.要求体现实质正义;d.核心在于政府受法律的约束和控制。
Ⅷ 公共领域政治功能的转型体现在哪些方面
工控给力政治功能的转型体现在哪些方面我觉得这种情况的话体现了在我们的经济发达和科技发达这一方面
Ⅸ 如何解决服务转型发展能力不足的问题
1.有人认为,发展不平衡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一个必然结果。你怎么看待这种说法?
发展不平衡问题是各种复杂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对待这一现象要有一个客观的、历史的、辩证的认识。既不能放任各种不平衡发展,对不断拉大的不合理差距熟视无睹,也不能抽肥补瘦,搞平均主义。既不能因不平衡的客观存在产生消极负面情绪,怀疑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也不能过分强调发展不平衡的合理性。
一是要看到发展不平衡的存在是有客观性、合理性、积极性的一面。只要我们引入市场机制、进行市场化改革就必然出现发展不平衡问题,产生区域、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和“外部性”问题,这些是市场机制失效的具体表现,也意味着政府宏观调控的不可或缺。我们要看到,改革开放后期不平衡的产生和存在与改革开放前的不平衡是不可等同的,这是在经济持续30年的快速发展、人均GDP已超过3千美元、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2位的基础上出现的发展不平衡,是发展中的问题,是在各地区、城乡、全体居民实力大增,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基础上的相对不平衡,同改革开放前一穷二白、物资匮乏、资源短缺的不平衡不可同日而语。
从积极的角度看,发展不平衡能够形成竞相发展的局面,导致活力倍增,为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提供动力。回顾改革开放30年的历程,正是当初按照邓小平同志的指示,建立了“四个”特区,打破了计划经济体制造成的僵化局面,整个经济开始有了活力。珠江三角洲的搞活和率先改革开放带动了其他地区的比学赶超,虽然地区差距出现了,但是起到了满盘皆活的效果。没有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不打破平均主义大锅饭,就难以做到人尽其才,调动每个人的积极性。
二是要看到当前的发展不平衡存在着严重的弊病,孕育着严重的后果。区域发展不平衡长期得不到改善,差距过大,会进一步造成生产要素向发达地区集中,发达地区资本过剩、人才过剩、人口过密,出现城市病。而欠发达地区则相反,易产生马太效应,强者恒强,弱者更弱。分化的结果是整个经济体结构功能下降,发展速度下滑。城乡差距过大会加剧城乡矛盾,广大农村居民的消费能力进一步萎缩,对于构建内生型经济增长方式、扩大消费需求不利,也不利于加快城市化进程、消除二元经济结构。在社会保障体系尚不健全的情况下,居民收入差距不合理扩大会使一部分低收入者生存成为问题,直接影响社会稳定。
四、如何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
1.进一步加强对“三农”的政策倾斜。近年来,为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党和政府采取一系列重大举措促进农业农村发展。自2004年以来,中央连续8年下发“一号文件”,建设新农村,取消农业税、免除学杂费,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等,这些强农惠农政策,改善了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有力地促进了我国城乡协调发展。
2.进一步加大中央财政支持,推动重要资源要素向农村配置。加快建立有利于资源要素向农村配置的激励机制,引导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等要素向农村聚集。2010年中央财政对“三农”的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用于“三农”方面的支出安排合计8183.4亿元,比去年增加930.3亿元,增长12.8%;地方各级财政也相应增加了投入。积极发挥农村金融的作用,综合运用财税杠杆和货币政策工具,引导更多信贷资金和社会资金投向农业农村。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工作,动员科技、教育、卫生、文化等各方面人才下乡进村,直接为“三农”服务。
3.加快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着力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发挥好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加大农村教育投入,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农业科技进步。继续采取积极措施,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让有条件的进城农民有序变为市民,逐步融入城市社会。
4.推进城乡配套体制改革。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着力在推进城乡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一体化上取得突破,推动形成城乡良性互动、协调共进的良好局面。
五、如何解决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
1.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完善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体系。针对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党和国家先后实施了西部大开发战略、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中部地区崛起战略。近年来,又出台了一系列区域规划和政策文件。在这些区域发展战略和政策的有力推动下,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发展速度明显加快,中国经济四大板块逐渐成型,区域协调发展取得明显成效。
2.科学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不久前出台,根据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谋划未来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逐步形成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空间开发格局。
3.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支持力度。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以及粮食主产区、矿产资源开发地区、生态保护任务较重地区的财政投入,重点改善欠发达地区的基础设施状况,改善落后地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注重欠发达地区基础教育和人口素质的提高,提高其自主发展能力。加大扶贫开发力度,鼓励发达地区对欠发达地区对口支援,做好定点帮扶、东西协作工作,调动各方面参与扶贫的积极性。
4.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要加快完善以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目的的公共财政体系,加大对中西部地区转移支付力度,增强地方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供给能力。完善公共财政政策,力求公平地分配地方政府转移支付的资金,提高受服务对象的知情权、参与权。集中利用有限的基本公共服务资源,提高基本公共服务的质量。进一步明确政府职责,建立健全考核体系,推动中西部地区政府在提供基本公共服务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城乡“一体化”,全国“一盘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是贯穿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过程的艰巨任务。经过长期艰苦的努力,逐步解决城乡、区域之间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Ⅹ 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构建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是政府转型的内在要求
构建全民均等享有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之一,是促进社会公专平属公正、维护社会和谐安定、确保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的重大举措。政府转型是构建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制度基础。政府转型的基本趋势是公共服务职能不断发展并成为重要职能。公共服务职能的强化将大大推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构建。
首先,政府职能转型的核心是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对于服务型政府来说,全面履行政府职能,必须在抓好经济调节和市场监管的同时,更加注重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这就要求政府必须成为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主体,在教育、医疗、社会保障、就业和住房保障等领域建立惠及全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其次,政府转型的首要任务是解决当前基本公共服务的供需矛盾。我国改革开放30年来,人民群众对基本公共服务需求的增长正在出现逐步加速的趋势。人民群众全面快速增长的基本公共服务需求与基本公共服务总体供给不足、质量低下、供给不均等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这就要求各级政府必须推进公共服务体系改革,加快建设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改革公共服务方式,完善公共服务网络,保障公共服务供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