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管理系统怎么登陆不上了
这个请具体询一下榆树市卫生局主管公卫的负责部门,他们能给出明确的回答。是不是过节期间,服务器关闭了啊?
㈡ 为推进系统治理,需要促进什么,鼓励社会组织积极参与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
发挥三社协同作用 切实转变社治理式 十八届三全着眼于维护广民根本利益、限度增加谐素、增强社发展力提创新社治理体制新观点、新部署、新要求民政部门作政府履行社治理、公共服务职能重要部门转变社治理式需充发挥调社组织、社区社工作(简称三社)协同作用断探索社领域制度创新、社治理创新切实增强社发展力 、构建现代社组织体制提高政府管理科化水平 十八届三全提要进步激发社组织力确处理政府社关系加快实施政社推进社组织明确权责、依自治、发挥作用社组织改革发展指明新向 目前河北省各级社组织已发展15011社组织业员17万员超660万初步形门类比较齐全、覆盖比较广泛(涉及全省89厅、局)社组织体系 围绕加快推进现代社组织体制建设新目标河北省民政部门进步加改革创新力度登记管理制度实施四类社组织直接登记工作放审批权限减少审批备案事项实行社区服务性社组织备案制积极探索业推进政社改进双重负责管理体制优化发展环境完善财税扶持政策建立公共财政支持奖励机制;逐步政府应行使由社组织承担工作服务适式转移给社组织;通政府购买式支持社组织提供产品服务社服务保障社组织民主参与权益加强监督管理建立政府监管、社监督社组织自律相结合监管体系;引导社组织健全章程核独立自主、权责明确、运转协调、制衡效治理结构;加强社组织执监管队伍建设加联合执监察力度加强诚信建设、行业自律评估 二、推进网格化管理、社化服务发挥城乡社区自治功能 十八届三全指要展形式基层民主协商推进基层协商制度化建立健全居民、村民监督机制促进群众城乡社区治理、基层公共事务公益事业依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全面推进城乡社区建设提供新发展思路 近河北省城乡社区建设稳步发展打造四创社区建设经验并全推广社区治理式断创新 面社区建设存行政化趋明显现象河北进步厘清职责加强社区自治能力建设推政府管理与基层群众自治间效衔接与良性互管理体制实现权、赋能、归位进步推进网格化管理形社区党组织领导社区居委主导社区公共服务机构、社区社组织、业主组织、驻区单位社区居民元参与、共同治理工作格局进步推进社化服务做河北省城镇社区综合信息服务系统调研、设计工作探索推建立社区信息化网络平台形政府基本公共服务、居民志愿互助服务、社偿评价服务相衔接服务体系实现社区服务管理网通、键通 三、推专业社工作发展增强社发展力 十八届三全提要发挥政府主导作用鼓励支持社各面参与实现政府治理社自我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增强社发展力些重要论述改进社治理式推专业社工作发展提新要求 据河北省积极探索社组织、社区、社工三社联机制推社工作专业才队伍服务平台建设向纵深发展载体力培育发展与本经济社发展相适应布局合理、覆盖广泛社组织体系政策制定台政府购买社工作服务实施意见配套政策些由社承担工作交由具备条件社公益性组织承担措施继续抓边远贫困区、民族区革命区才支持计划关社工作专业才专项计划实施;推进社工作参与社区建设通完善城乡社区自治机制促进基层社区管理;断加社工作岗位发力度合理规范社工作岗位设置、待遇标准、考核机制权益保护机制渠道广泛吸纳社工作才;指导鼓励各加社工作服务机构培育力度加快发展民办社工作服务机构加强社工作专业才继续教育
㈢ 成都市城乡房屋租赁公共服务管理信息系统怎么进不去了
网址变为 zw.cdzj.cheng.gov.cn
按照国务院加强政府网站域名管理的要求,我局房产网上政务版大厅及相关外网应用权将统一启用后缀为cdzj.cheng.gov.cn的新域名地址,原cdfgj.gov.cn后缀域名地址将停用。请通过住建局官网“住房类政务服务”版块点击“在线办事”进行访问,
域名地址 zw.cdzj.cheng.gov.cn,由此带来的不便敬请谅解
㈣ 科技管理信息系统公共服务平台功能有哪些
国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统公共服务平台运行于互联网,承载各类面向专业机构、评估机构、评审专家、科研人员、社会公众的管理服务模块,主要包括项目管理、信息公开公示、项目申报以及有关资源服务模块。
㈤ 怎样建设社区便民服务平台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筑科学的城市管理体系,对于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构建城市安全管理体系,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现代城市的发展与管理重点是安全管理,所以,推进城市安全管理、维护社会稳定、环境整治等方面的改革创新,构建城市安全管理体系,营造安定和谐的社会环境是现代城市管理的第一要务。对此,应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建立城市安全管理体系。要推进和探索城市安全管理体系建设,确定体系建设的责任、目标和分工。落实安全管理责任倒查制度,充分发挥城区安全管理信息、队伍和监督网络的作用,健全完善防范突发安全事件、重大自然灾害和社会风险的预警应对机制,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大企业安全生产监察执法力度,强化对重点领域的监管安全管理。提高各种自然灾害预测预报和防灾减灾能力。深化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加强对重大传染性疾病的预警监测和应急防控能力,推进食品安全工程建设。完善治安行政管理长效机制,依法严厉打击各种刑事犯罪活动,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2.建立有效的应急管理机制。要落实《处置群体性事件实施办法》,健全群体性事件预警、复杂矛盾化解和妥善处理机制,建立健全公共安全突发性事件工作机制和应急救援、社会动员机制。加强城区应急指挥中心的队伍建设和工作机制建设,提高预防和处置群体性事件和公共安全突发性事件的能力。落实定期排查、归口调处、领导包案、个案督办等制度,畅通诉求渠道,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的利益问题。认真贯彻《信访条例》,落实信访工作责任制。完善人民调解、治安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相衔接的工作制度,教育和引导群众用合法形式表达诉求,努力把各种社会矛盾消除在萌芽状态。
3.强化城市管理和环境建设功能。努力推进城市管理的法制化、规范化、数字化建设,完善城市管理指挥和监督体系,明晰部门管理职责和范围,理顺城市管理执法体制,创新城市管理模式,由街道办事处履行属地管理权利并承担行政执法的属地管理责任。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步伐,逐步完善市政配套设施,加大对重点地段的环境整治和城市管理力度,继续保持查处违法建筑和违法用地工作的高压态势。深入开展环保宣传教育活动,不断加强环境监督管理能力,完善环境综合治理机制。
二、构建公共服务管理体系,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共同发展
构建公共服务管理体系,创新公共服务体制,强化政府公共服务功能,提供优质公共服务产品,在城市发展和管理中十分重要。
1.构建全面的政府公共服务管理体系。以创新公共服务体制和提升政府公共服务功能作为构建公共服务体系的核心内容,根据公共服务的规模和范围,有效地配置政府资源,进一步划分区、街、社区的公共服务职责,建立起相互衔接、合理分工、规范高效的社会管理三级框架。切实推进电子政务建设和政务公开,建立顺畅高效的政府服务运行机制。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公共财政投入力度,扩大公共服务供给,提供最优质的公共服务产品。在某些公共服务领域探索引入企业化经营和管理模式,充分运用企业配置资源的方法,激发政府服务的动力和创造力,提高政府服务的效率和效益。
2.建立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深化文化管理体制、文化执法体制和文化系统人事制度改革,推动文化事业持续全面发展。继续完善公共文化设施体系,重点搞好图书馆新馆和社区图书馆建设,发挥公共文化场馆作用。大力培育群众文化活动主体,进一步完善三级群众文化网络,构筑文化人才高地。
3.推进教育和体育事业发展。以改革和创新学校管理制度、构建校本研修制度和推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为主线,努力形成法人制度健全、办学行为规范、组织管理科学的学校自我发展机制。进一步创新办学体制,建立有效的教育资助体系,扶持和规范民办教育的发展,多渠道解决好外来人口子女的义务教育入学问题。积极探索群众体育社会化、商业化模式,带动全区体育产业发展。
4.提升卫生和健康服务水平。构建社区卫生服务体系,拓展社区卫生服务内容。以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和技术水平为重点,大力加强专科业务建设和卫生基本设施建设,提供多层次、多途径、全方位的医疗卫生保健服务,切实解决看病难问题。加强医疗质量监管、执法监督管理、行业协调管理,建立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卫生监督执法、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慢性病防治、健康教育等体系,促进辖区卫生事业稳步发展,加强基层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网络建设,积极创建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区。
5.建立劳动和社会保障服务体系。积极开发公益性就业岗位,妥善安置帮扶辖区困难失业人员就业。引导和帮助辖区户籍应届大学毕业生和失业人员自主创业,并在优惠政策和资金保障等方面给予倾斜。建立企业劳动守法诚信管理体系。积极推进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等各项社会保险制度改革,完善社保管理服务体系。做好低保工作,开展扶贫帮困活动,建立新型的社会救助和社会保障体系。
三、构建社区服务体系,建设平安和谐社区
1.构建社区服务体系。以创新社区服务体制、拓展社区服务领域和完善社区服务网络为核心内容,全力构建社区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社区工作机制,抓好基层政权的组织建设,调整社区规模,创新社区工作站的运作模式,充分发挥其基层基础工作的作用。理顺社区党组织、工作站、服务中心、居委会、业委会等各服务主体在社区服务中的关系,形成社区公共服务、互助服务和自助服务协调共存的社区服务格局。
2.完善社区管理服务体制。建立完善政府行政事务和社区服务事务分离的社区管理体制,坚持管理下沉、权力下沉和财力下沉的工作方针,深化社区居委会和社区工作站的改革,明确界定两者的工作职责、内容和关系。深化“居站分离”、“职能分开”改革,规范社区工作站的管理,强化社区工作站的政务服务职能。规范街道对社区居委会的管理方式,实现从行政管理向协调指导服务方向转变。强化社区自治功能,健全社区居委会的民主选举、民主议事等制度。开展平安和谐社区创建活动,提高社区建设整体水平。
3.拓宽社区公共服务领域。更新社区服务观念,探索社区服务社会化、市场化、规范化的方式方法,健全社区服务网络,鼓励公益性民间组织进入社区服务领域。重点发挥社区服务站等服务场所的功能,为社区居民提供多样性的便民利民服务。积极开展面向特殊居民群体的社区服务,整合各类服务热线、呼叫热线,建立辖区全覆盖的社区信息化服务平台,提高服务的时效性。加强社区志愿者队伍建设,广泛开展睦邻友善、守望相助的社区义务服务活动。
4.完善社区的基本建设。积极推进辖区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寻求社会各界多方参与、合力共建、共居、共管的新方法,探索社区基础设施建设政府主导、市场化管理的新途径。继续加大工作力度,帮助辖区社区配齐办公用房,配备比较完善的社区服务和活动场所。加大社区环境建设投入,大力整治社区环境,建设绿色社区。
5.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做好新任或当选社区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工作,不断提高社区工作者的能力和素质,继续推进社区工作者队伍的职业化和专业化。逐步提高和改善社区工作者的待遇。继续整合协管员队伍,加强业务培训,建立管理体制,有效利用社会管理服务的力量。加强统筹协调,使社区工作站和社区居委会成为共同建设平安和谐社区的合力。
㈥ 大学生公共创新创业信息服务平台相关系统
设备管理系统
设备管理可对系统中包含的实训设备提供管理功能。包括设备的增加,修改,查询与检索。统计列表等等。
设备管理同时可提供在线实验设备的无缝接入,通过设备类型与软件模块的一一对应,可通过软件模块的动态添加,实
现设备的动态注入,管理员可设置设备的使用访问权限。
用户管理系统
用户管理实现对平台的使用用户进行帐号信息,角色,以及权限的管理。
帐号信息管理包括对帐号信息的查询、添加、修改、删除和密码重置等功能,角色管理中管理员可以动态添加用户角色
,并在权限的管理中规定该角色可以使用平台中的哪些功能,对用户的操作级别进行管控。
创新创业管理
创业创新管理可对就业指导中心的现有资源如场地,设备,人员等进行管理,同时可接受用户对就业指导中心的场地等
资源使用进行申请,审批,注册等功能。
场地管理:对学校或指导中心的活动场地进行查看和管理,包括场地的增加,修改,查询与检索。统计列表等等。
设备中心:设备管理可对系统中包含的实训设备提供查看和管理功能。包括设备的增加,修改,查询与检索。统计列表
等等。
人员管理:人员管理实现对平台的创业人员进行帐号信息,角色,以及权限的查询和管理。
申请功能:对创新实验和创业项目有需求的学生可统一对所需的场地、设备、人员进行申请。
审批功能:对已经申请的场地、设备、人员进行审批。统计列表等等。
注册功能:有创业创新需求的学生和需要发布研发项目、了解创新想法和人才的企业可以进行注册。
㈦ 社区网格化管理服务系统基本功能模块吗
1. 政务服务模块
各行政机关及社会公共机构可将自身业务系统的受理内环节设立容在社区服务窗口,由社区面向居民负责事务的受理和收件,
具体的行政审批和许可的决定仍由原机关作出,社区负责该决定的告知,从而实现在不打破原有管理体制的前提下,切实为群众办理各类事项提供方便。在此基础上,通过公共信息平台和基础数据库中业务以及数据的重组与整合,为居民提供更多、更便捷的服务。
2. 公共服务模块
平台整合各业务部门及社会公共机构的服务窗口。 随着政府职能下沉和服务进程加快,社区在公共服务中的地位将会逐步显现。
3. 商业服务模块
社会资源服务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借助智慧社区的开放平台,通过建立信用的淘汰机制,为居民提供便民利民服务,也为商家提供各类基础数据与服务,金鹏信息智慧社区软件。
㈧ 成都市统筹城乡劳动保障四维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信息管理系统怎么能打的开,需要那些运行环境
目前开信息系统正在升级完善之中,有待一点时间可以按公告进入信息查询系统
㈨ 如何建立完整的教育管理信息系统
序言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并把“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纳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之中,将信息化提高到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教育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战略重点,是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支撑和创新动力,对于促进教育公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构建国家终身学习体系和实现教育现代化具有重大意义。
教育管理信息化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所确定的教育信息化建设核心任务之一,对支持教育宏观决策、加强教育监管、提高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管理水平、全面提升教育公共服务能力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2012年召开的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和《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当前几项重点工作的通知》对教育管理信息化提出了明确的建设目标和要求。全面加快推进教育管理信息化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和艰巨繁重的任务。
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是教育管理信息化的基础与核心。“十二五”期间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核心任务是国家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我国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尚未建成完整统一的教育基础数据库和核心业务管理信息系统,对教育改革发展的支撑保障作用亟待加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高度重视教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及相关工作,加强统筹规划、理顺工作机制、明确工作职责,确保?amp;ldquo;十二五”期间建成覆盖全国各级各类教育的学生、教师、学校资产及办学条件数据库和核心业务的管理信息系统,为国家教育改革发展和提高教育管理公共服务水平做出重要贡献。
第一章 建设意义与发展现状
(一)建设意义
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是教育信息化重点任务之一,其核心内容是建设国家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建立覆盖全国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的管理信息系统及基础数据库,为加强教育监管、支持教育宏观决策、全面提升教育公共服务能力提供技术和数据支撑,对实现教育管理现代化具有重大意义。
1.建设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是加强教育监管的迫切要求
在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的推动下,我国教育事业快速发展,各项改革举措不断出台,教育经费持续增长,教育监管工作亟待加强。近年来国家为了促进教育公平和提高教育质量,先后启动实施了学生资助、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薄弱学校改造和校舍安全工程等一系列重大项目,因而迫切需要通过建设教育管理信息系统来实现对这些项目实施和经费使用情况的动态监管。
2.建设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是提高教育公共服务能力的有力保障
提高教育公共服务水平是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重要目标之一。基于学生数据库与学生管理信息系统建立终身使用的学生教育卡,能够为学生提供全程的教育服务;通过教育管理服务平台向学生、教师、学校、教育行政部门和社会公众提供信息服务,逐步实现包括学生跨区域转学异动等相关业务的网上办理。为推动教育政务公开打下坚实的基础。
3.建设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是支持教育宏观决策的现实需求
教育改革发展涉及面广、难度大,越来越需要准确全面的数据分析和服务作为教育科学决策的支撑。建立涵盖学生、教师、学校资产及办学条件的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和基础数据库,并以此为基础建立数据分析与科学预测的教育决策服务系统,已成为支持教育改革与宏观决策的现实需求。
4.建设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是推动教育管理现代化的重要手段
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是实现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管理工作现代化的基础。依托涵盖学生、教师、学校资产及办学条件基础数据库,通过教育管理业务流程的再造和优化,建立满足各项教育管理与服务需要的业务信息系统,对提高教育管理的效率、质量和水平具有重要的支撑与引领作用。
(二)发展现状
教育管理信息化受到世界各国政府的普遍关注,特别是欧美发达国家在推进教育管理信息化工作中,非常重视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和基础数据库的建设与应用,在数据管理与服务、数据交换与共享、规范化与标准化等方面作了大量的实践和探索。信息系统建设逐步走向集成应用,数据逐步实现集中管理,应用逐步呈现出服务集成和服务可定制化,并能够支持深度分析与决策服务。
近年来,我国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各级政府不断加大投入,以满足教育管理和服务的需要为核心,建立了一批业务管理、动态监测、教育监管与决策分析等方面的管理信息系统,在教育改革发展和国家重大项目实施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1.我国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现状
(1)基础设施体系初步形成
教育部数据中心初具规模,形成了一定的支撑服务能力;省、地市、县级教育行政部门,所有高等院校、绝大部分中等职业学校和高中,以及义务教育阶段的部分教育机构已基本实现互联网接入,并配备了一定的基础设备。
(2)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体系基本形成
发布《教育管理信息标准》和《学校(教育机构)编码标准》,基本建成全国教育机构数据库。
(3)部分管理信息系统和数据库建成并开始发挥作用
教育部建成以门户网站为中心、覆盖中央和地方的教育网站群,成为政府信息公开、对外提供在线服务的重要平台,为社会提供丰富的教育政务信息和广泛的教育公共服务。同时,国家建立了中小学校舍管理、义务教育经费监管、高校招生与学籍管理、高等学历查询、学生就业、教育统计等业务信息系统;部分地方和学校建立了学生、教师、学校校务等管理信息系统。在教育经费监管、学生就业、支撑教育管理和遏制学历造假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2.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具有了一定的基础并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还没有形成整体的建设规划。信息系统建设分散,信息孤岛和数据不一致等问题比较突出。教育决策和监管缺乏完整、准确的数据支持,远不能满足教育决策、教育监管和重大改革项目实施的需要。各地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和应用水平差异较大,西部地区总体缺乏信息化技术设备、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滞后、数据采集十分困难。保障机制不健全,地方和学校普遍未建立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应用、运行维护与服务等支撑保障体系,责任单位和人员不明确,缺乏相应的经费投入。
第二章 指导思想与建设目标
(一)指导思想
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和教育信息化十年规划对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总体要求,以服务国家教育改革和发展中心任务为目标,以建立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和基础数据库为核心内容,以建设“两级建设、五级应用”体系为重点,全面建成覆盖全国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的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为提升教育管理、决策、监管和公共服务水平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持和数据支撑。
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其建设、管理、应用、运行维护等各个环节十分复杂。在建设过程中要坚持“统筹规划、统一建设、集中运行、分步推进”的原则。
统筹规划:教育部统筹规划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工作。各省根据国家统一要求,按照“两级建设、五级应用”的模式,结合实际情况,统筹本省教育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工作。
统一建设:教育部统一设计和开发主要的教育管理信息系统(以下简称“国家信息系统”),建设国家教育基础数据库,避免系统建设重复、数据分散和不一致。
集中运行:各省按照国家的统一要求,建设省级数据中心,承载国家信息系统在本省的运行;建立统一的教育管理门户,实现数据集成和应用系统集成,避免信息孤岛和应用孤岛;逐步建立本省运维队伍,负责国家信息系统的运行维护与服务。各地和学校要有专人经过培训负责系统应用。
分步推进:各省按照国家信息系统的实施进度安排,分步推进本地区本单位的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在此基础上,各省可根据实际需求,在国家信息系统的基础上扩展应用,建设其他相关管理信息系统。在工作中要重视系统应用与教育管理的融合。
(二)建设目标
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建设全面覆盖、功能齐全、安全高效的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决策支持系统和教育管理服务平台,形成覆盖全国各级各类教育的教育基础数据库,实现系统的全国联网和数据的交换与共享,提升教育监管与服务水平,促进教育管理现代化、决策科学化、服务网络化,全面保障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十二五”期间的主要任务是建设国家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具体目标如下:
1.建立全国学生、教师、学校资产及办学条件三大类教育基础数据库,为教育监管与决策、教育重大项目规划与实施、教育公共服务提供支撑
建立全国教育基础数据库,全面及时掌握学生、教师、学校资产及办学条件的真实情况,实现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的学生学籍的贯通,从而动态跟踪和服务学生跨区域流动,防止数据造假、虚假注册、重复学籍等问题,为教育监管、教育重大项目规划与实施提供支撑。建设教育决策支持系统,通过数据分析、数据挖掘等方法,为教育科学管理和宏观决策提供服务。建立教育管理服务平台,面向师生和社会提供教育公共信息服务。
2.建立教育管理信息系统,提升教育管理现代化水平
建设覆盖全国学前教育、中小学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学生、教师、学校资产及办学条件的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学生、教师、学校基本业务和日常管理的信息化,推动教育管理现代化。
3.建立健全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支撑体系
重点建成“两级建设、五级应用”体系,主要内容为:
(1)建成部省两级数据中心,满足国家、地方和学校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和运行的要求,实现系统集成、数据集成和统一运行维护,省级数据中心要基于云服务模式支撑全省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系统应用。
(2)建立系统应用体系,在国家、省、地市、县和学校等五级开展管理信息系统应用,明确系统应用责任单位和人员,建立责任制。
(3)完善技术和数据标准规范,建立系统运行维护、技术服务与安全保障体系。
第三章 建设任务
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总体任务是:建立覆盖全国各级各类教育的教育基础数据库及其管理信息系统,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提供教育管理基础数据和管理决策平台,为公众提供公共教育信息和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十二五”期间将重点完成六项建设任务:
(一)教育基础数据库
教育基础数据库是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核心。国家将重点建设覆盖学前教育、中小学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学生、教师、学校资产及办学条件三大类基础数据库。形成从国家到省、地市、县和学校的布局合理、权责清晰、运行顺畅、集层次化与集中式相结合的国家教育基础数据库。各地和学校的基础数据库须以满足国家级(教育部)基础数据库要求为优先。国家级基础数据库物理存储在国家级数据中心,省、地市、县和学校四级基础数据库物理存储在省级数据中心。
学生数据库:主要包括学生基本信息、学籍信息、学习经历信息、学生资助信息和毕业就业信息等。国家对学生进行全国统一编码。
教师数据库:包括教师和职工的基本信息、工作信息、考核信息、学习经历信息、奖惩信息、简历信息等。国家对教师和职工进行全国统一编码。
学校资产及办学条件数据库:包括学校(含学前教育机构,下同)基本信息、校舍信息、经费信息、条件装备信息、教学科研信息等。国家对每一所学校进行统一编码。
(二)教育管理信息系统
教育管理信息系统是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关键。国家将重点建设学生、教师、学校资产及办学条件、教育规划与决策支持、其他业务等五大类共20个管理信息系统,具体建设内容如下。
1.学生管理类信息系统
学生管理类信息系统以学生学籍管理为核心,贯穿学前教育、中小学教育、中等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的全过程,对学生的招生、学籍、学历、资助、奖惩、就业等的统一管理,结合学生教育卡完成学生在全国范围的转学、升级、升学等业务管理工作,全面、及时掌握全国学生流动情况,实现对学生流动的动态监测与跟踪。
(1)学前教育学生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对学前教育幼儿的基本业务管理,建立全国学前教育幼儿基础数据库;掌握学前教育幼儿信息,为国家和地方学前教育管理、决策及重大项目的规划与实施提供数据支撑。
(2)中小学生管理信息系统:对全国中小学生学籍(含转学、升级、升学等)、学生营养餐、校车等进行管理,建立全国中小学生数据库;为教育管理、决策、学生资助和营养改善计划的实施提供数据服务。
(3)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管理信息系统:对中职教育招生、学生学籍(含转学、升级、升学等)、就业、教学和实训等进行管理,建立中等职业教育学生基础数据库;为中等职业教育学生管理和决策服务。
(4)高等教育学生管理信息系统:对高等教育招生、学生学籍、就业、学籍学历信息服务与认证等进行管理,建立高等教育学生数据库;为高等教育学生管理和决策服务。
(5)学生资助管理信息系统:对学前教育、中小学教育、中职教育、高等教育的学生资助业务进行管理,建立以学生学籍为基础的全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数据库和学生资助数据库;实现对学生资助的有效监管。
(6)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数据管理与分析系统:构建一个集数据采集、上报、查询、统计分析、发布功能为一体的学生体质健康信息管理平台。
2.教师管理类信息系统
(7)教师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对学前教育、中小学教育、中职教育、高等教育的教师和职工的基本业务管理,建立相应的基础数据库;满足国家对师资管理的需求,为规划和指导全国教师队伍建设提供数据支撑。
(8)教师专项业务管理信息系统:对与教师有关的一些专项业务(如:免费师范生就业管理、国培计划管理、干部人事人才管理等)进行管理。
3.学校资产及办学条件管理类信息系统
(9)学前教育机构资产及办学条件管理信息系统:对学前教育机构、经费、条件装备、校舍、教学等进行管理,建立学前教育机构、资产及办学条件基础数据库;为学前教育的管理和决策提供服务。
(10)中小学校资产及办学条件管理信息系统:对中小学校的机构、经费、条件装备、校舍、教学等进行管理,建立中小学校、资产及办学条件基础数据库;为教育决策提供依据,提升政府管理水平。
(11)中等职业学校资产及办学条件管理信息系统:对中等职业学校的机构、经费、条件装备、校舍、科研、教学、专业等进行管理,建立中等职业学校、资产及办学条件基础数据库;服务教育管理和决策。
(12)高等教育学校资产及办学条件管理信息系统:对高等教育学校的机构、经费、条件装备、校舍、科研、教学、学科专业等进行管理,建立高等教育学校、资产及办学条件基础数据库;为高等教育的管理和决策提供数据支撑。
4.教育规划与决策支持类信息系统
(13)学校规划与建设地理信息系统:整合社会人口分布、经济社会发展、地质环境和各级各类学校数据;通过地理信息系统,辅助制定学校建设规划,提高科学规划和决策能力。
(14)教育统计信息系统:建立覆盖全国各级各类教育单位的、统一的快速统计数据传输通道和数据质量监控、核查体系。
(15)教育决策支持系统:以数据库为基础,建立智能分析和决策信息发布系统,为教育管理和决策服务。
5.其他业务管理类信息系统
(16)涉外管理信息系统:对来华、出国等外事工作进行管理,建立涉外信息数据库(包括来华、出国留学生,外籍教师等),提高教育外事工作的信息化水平。
(17)语言文字工作管理与服务平台:建设语言文字工作管理与服务平台,促进语言文字工作的信息化。
(18)科技评价与专利服务系统:建设科技评价与专利服务系统,为科技评价和专利服务工作提供信息化支持。
(19)国家教育考试考务管理与安全保障系统:对国家教育考试考务进行管理,并建立相应的安全监控系统。
(20)教育政务系统:建设纪检监察信访信息管理、教育系统廉政风险预警数据库、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等系统。
上述系统中,与高等教育有关的系统采用“三级应用”的模式(即提供国家、省、学校三级系统分别供国家、省、高等学校使用;其中,国家级系统物理部署在国家级数据中心,省级系统和学校级系统物理部署在省级数据中心),其他系统主要采用“五级应用”的模式(提供国家、省、地市、县、学校五级系统分别供国家、省、地市、县、学校使用;其中,国家级系统物理部署在国家级数据中心,省级系统、地市级系统、县级系统和学校级系统物理部署在省级数据中心)。不同级系统之间功能设计上考虑不同的需求重点,越到上级的系统数据管理和数据分析功能越强,对科学管理和宏观决策的支持能力越大;越到地方和学校级的系统业务管理功能越强,对日常管理工作的支撑能力越大。教育部组织开发的系统将要重点考虑数据管理和核心业务管理需求,各地和学校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扩展建设,但必须符合国家和教育部的有关技术规范,满足教育部的基本要求。
各地和学校在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与应用过程中,要优先保证上述系统的部署与应用,积极做好国家信息系统的部署、培训、应用、运行维护和技术服务工作,及时完成数据采集和数据更新。在此基础上,各地和学校可根据自身的需求,进行应用扩展或开发新的管理信息系统。对各地和学校已建的系统,采用逐步过渡的方式,先期教育部将提供公共的数据交换平台,实现国家信息系统与地方、学校系统的数据交换。通过不断建设和完善,逐步统一,最终建成全国统一的核心业务管理信息系统。
(三)教育管理服务平台
教育管理服务平台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教育管理门户:建立统一的教育管理门户,集成各类教育管理信息系统、数据资源和信息资源,面向内部管理用户提供统一的服务入口,用以访问各个管理信息系统,以及处理来自外部门户的业务和服务请求。
教育公共信息服务门户:建立统一的教育公共信息服务门户,以教育基础数据库为基础,面向学生、教师、学校、家长和社会公众提供信息服务。建设以教育部门户网站为代表的教育信息服务网站群,实现教育部与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部属单位、学校、公众之间的信息互动。
教育技术服务平台:统一建设覆盖国家、省、地市、县和学校的教育技术服务平台,构建快速的全国信息沟通渠道和机制。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及时解决相关问题,提供技术支持与服务。
(四)部省两级数据中心
部省两级数据中心是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基础,是构建“两级建设、五级应用”体系的关键。在教育部建立国家级数据中心,部署和运行国家级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在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建设集中统一的省级数据中心,建立教育管理云服务平台,省级数据中心须首先满足国家信息系统建设的需要,部署和运行教育部提供的省、地市、县和学校四级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在此基础上,同时为本省自建的其他各类管理信息系统提供运行环境。
(五)数据交换平台
建设统一的教育管理数据交换系统。通过该系统完成以下功能:建立国家、省、地市、县和学校基础数据库的数据交换体系,实现从学校到县、地市、省和国家的数据交换与共享;完成国家信息系统和地方、学校已建系统的数据交换;实现与财政、发改、公安、社会保障等其他部门系统的数据交换。数据交换平台由教育部统筹开发,在部省两级数据中心部署运行。
(六)支撑保障体系
1.建设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规范体系
推进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规范体系建设,实现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研制和推广应用工作的统筹规划、集中管理。制定和完善教育管理信息系统的数据信息标准、编码标准、功能标准、技术规范、管理规范及教育卡应用规范,建立全国教育机构、学生、教师、专业、设备等统一编码体系,形成符合我国实际、结构完备、内容合理的教育信息化标准规范体系。具体如下:
(1)信息与数据标准规范建设。建立各类教育管理信息数据标准、编码规范,主要包括教育管理基础信息标准与代码等。
(2)教育卡规范建设。完成《教育卡应用规范》国家标准的上报与发布。
(3)技术标准与规范建设。建立教育管理信息系统相关技术标准与规范,主要包括技术框架规范、数据交换规范、信息安全技术规范、电子身份认证与应用服务规范等。
(4)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应用与推广。建立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应用评价测试体系,开展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的宣传与推广。
2.建设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根据国家和教育部有关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的政策规范和技术标准,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统一规划,建设覆盖物理实体、网络、主机、应用、数据和管理等多层次、整体化的教育管理信息化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1)对教育管理信息系统进行安全定级与备案,依据所定安全级别要求进行安全规划与建设,并按照国家相关要求对信息系统进行定期安全等级测评;
(2)明确或设置网络与信息安全职能部门和岗位,加强人员安全意识培训和技能培训,逐步落实技术人员持证上岗;
(3)建立安全预警与监管中心,对本地区本单位信息系统安全运行状况进行监控、预警及管理,实现与上级安全预警与监管中心对接。建立统一的安全运行维护管理平台和应用安全监测平台,实现本地区本单位计算环境、设备、资源、应用系统的统一安全监控、告警、安全事件分析、风险管理、综合日志审计和工单管理,能够与上级平台相对接,实现联动,及时上报信息安全漏洞和事件情况;
(4)建立网络与信息安全工作体系,建立联络员机制,建设安全工作管理平台,按照信息安全等级保护要求实现信息系统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并与上级安全工作管理平台衔接,实现数据上报;
(5)建立教育电子身份认证(CA)与教育电子证书应用服务体系;
(6)建立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容灾备份体系;
(7)建立定期安全检查机制,配合信息安全主管部门做好监督检查工作。
3.建设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应用与运行维护服务体系
教育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和运行是一项长期工作,要特别注重系统的应用和数据更新,建立国家、省、地市、县和学校纵向一体化的系统建设、应用与技术支持服务体系。
(1)依托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业务部门建立系统应用体系,推动系统应用,明确系统应用责任单位和人员,建立起一支从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到学校的系统应用队伍,确保每一级教育行政部门和每一所学校有专门人员进行系统的操作和管理,保障系统的全面应用和数据的及时更新。
(2)依托各级教育信息中心(暂无教育信息中心的,由相应教育信息技术部门承担)建立系统建设、应用、运行维护的技术支持服务体系,满足系统建设与应用需求。建立责任制并将责任落实到人,为教育管理信息化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4.建设教育管理信息化制度保障体系
修订完善教育相关法规制度和工作规程,保障管理信息化建设内容和应用的落实;建立健全与学生、教师、学校资产及办学条件等相关的电子业务和电子档案管理制度,保障系统的运行及全面应用。
㈩ 长治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信息管理系统新网址是什么
截至来2020年3月30日,长治市基本公共自卫生服务信息管理系统网址是山西省长治市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信息平台。
长治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信息平台依据《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三版)》进行开发。公共卫生服务信息平台的服务对象是辖区内常住居民,包括居住半年以上的户籍及非户籍居民。以0~6岁儿童、孕产妇、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和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等人群为重点。
(10)公共服务管理系统扩展阅读
公共卫生服务信息平台的应用:
1、已建档居民到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复诊时,应持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卡(或医疗保健卡),在调取其健康档案后,由接诊医生根据复诊情况,及时更新、补充相应记录内容。
2、入户开展医疗卫生服务时,应事先查阅服务对象的健康档案并携带相应表单,在服务过程中记录、补充相应内容。已建立电子健康档案信息系统的机构应同时更新电子健康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