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2015年真题)关于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基本内容的说法,错误的是
【答案】:C
考查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药品供应体系的基本内容。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四大体系是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药品供应保障体系。考试更细节化,要求掌握每一个内容的定位,尤其重点考查了对医改最新进展公立医院改革的认识,注意我国的医疗服务体系是坚持非营利性医疗机构为主体、营利性医疗机构为补充,公立医院为主导、非公立医疗机构共同发展的办医原则,C属于缩小了范围,所以错。
❷ 公共卫生知识试题精选4份
公共卫生知识试题(精选4份)公共卫生知识试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
1。在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门诊候诊区、观察区、健教室等场所或宣传活动 场所播放的音像资料,每个机构每年不少于( )种。
A、12 B、5 C、9 D、6
2。长期在农村居住没有参加新农合的人是否能享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
A、是 B、否
3。每个机构每年最少更换( )次健康宣传栏的资料。
A、8 B、4 C、 6
4。以下辖区高血压患者计算公式哪个正确( )
A、辖区总人口*15% B、辖区总人口*86。78%*18。8% C、辖区总人口*18。8% D、辖区总人口*85%*18。8%
5。以下辖区常住15-49岁妇女人数计算公式哪个正确( )
A、辖区总人口*20% B、辖区总人口*25% C、辖区总人口* 30 D、辖区总人口*35%
6。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供给指导本机构2015年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方案( )通知)等文件资料包括( )。
A、1出台正式文件2实施方案包括了13项服务3明确医院、卫生室、及各项目人员分工 B、1出台正式文件2实施方案包括了11项服务3明确医院、卫生室、及各项目人员分工 C、1实施方案包括了12项服务2明确医院各项目人员分工D、1实施方案包括了13项服务2明确医院各项目人员分工
7。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供给指导本机构2015年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考核方案( )通知)等文件资料包括( )
A、1出台绩效考核方案2有考核指标体系B、1出台正式绩效考核方案2有考核指标体系3明确本单位考核结果应用 C、1出台正式绩效考核方案2明确本单位考核结果应用 D、1出台绩效考核方案2有考核指标体系3明确本单位考核结果应用
8。以下辖区内冠心病患者计算公式哪个正确( )。
A、辖区总人口*1。8% B、辖区总人口*2。4% C、辖区总人口*2。6% D、辖区总人口*1。9%
9。脑卒中患者管理率为( )
A、30% B、40% C、35% D、25%
10。 每年发放不少于( )种健康教育印刷材料( )其中( )种有中医药资料),
A、12、2 B、12、6 C、13、4 D、12、4
11。健康教育印刷资料检查时应供给( )
A、1发放记录2照片3 12种印刷材料 B、1乡村医生领取记录2照片3 14种材料
C、1发放记录、乡村医生领取记录2照片3、14种印刷资料 D、1发放记录、乡村医生领取记录2照片3、12种印刷资料
二、填空题
1。每个机构每年供给不少于______种健康教育音像材料( )其中____种有中医药资料),应留存___________。
2。组织管理文件类文件标题用____号____字体,正文用__________字体,页边距设置上下左右为____号。
3。绩效考核类文件基层医疗机构需供给1、_________2、________3、________4、_________5、__________。
4。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制定专兼职管理机构和人员设置、职责的有关文件、工作记录或资料包括:1、__________ 2、_________( )包括1、_________2、_________3、_________)。
5。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按要求组织开展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日常督导供给工作记录包括:1、_________2、________3、________。
6。 定期举办健康知识讲座,引导居民学习、掌握健康知识及必要的健康技能,促进辖区内居民的身心健康。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月至少举办____次,每年至少____次( )减盐防控高血压资料不少于___次,中医资料不少于___次);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站每两个月至少举办____次,每年至少___次( )减盐防控高血压资料不少于___次,中医资料不少于___次)
7。低盐膳食健康指导家庭覆盖率_______合格。
公共卫生知识考试试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4分,共44分)
1、D 2、A 3、C
11、D 4、D 5、A 6、A 7、B 8、B 9、A 10、D
二、填空:(每空2分,共56分)
1、6 2 播放记录 2、2号 黑体 3号仿宋 25
3、考核方案 考核记录 考核通报 整改记录 结果应用
4、人员分工 工作记录 会议资料 培训资料 督导资料
5、督导方案 督导记录 督导通报
6、1 12 2 4 1 6 1 1
7、80%
公共卫生知识试题(二):
1。病毒的最基本结构为
A。衣壳 B。核心 C。包膜 D。核衣壳 E。 刺突
2。病毒感染细胞的关键物质是
A。核衣壳 B。核酸 C。包膜
D。衣壳 E。刺突
3。下列描述病毒的基本性状中,错误的是
A。专性细胞内寄生
B。只包含一种核酸
C。形态微小,可经过滤器
D。为非细胞结构
E。可在宿主细胞外复制病毒成分
4。裸露病毒体的结构是
A。核酸+包膜 B。核心+衣壳+包膜 C。核衣壳+刺突 D。核心+衣壳
E。核酸+蛋白质
5。下列与病毒蛋白质作用无关的是
A。保护作用 B。吸附作用
C。脂溶剂可破坏其敏感性
D。病毒包膜的主要成分 E。免疫原性
6。以“出芽”方式从宿主细胞中释放的病毒是
A。溶解细胞病毒
B。病毒编码的蛋白抗原可整合在宿主的细胞膜上
C。病毒基本结构中有含宿主的脂类物质D。可构成多核巨细胞的病毒
E。有包膜病毒
7。病毒增殖、遗传与变异的物质基础是
A。衣壳蛋白 B。质粒的核酸
C。病毒核酸 D。结构基因
E。脂多糖
8。病毒复制周期中隐蔽期是指下列哪个阶段
A。吸附 B。穿入 C。脱壳
D。生物合成 E。装配与释放
9。确定某病毒是否有包膜可用下列哪种方法
A。超速离心 B。细胞病变
C。对脂溶剂的敏感性
D。对温度的抗性
E。对石炭酸的敏感性
10。病毒的复制方式是
A。自我复制 B。原体、始体
C。孢子、菌丝 D。二分裂
E。有丝分裂
11。在脂溶剂中,____对病毒包膜的破坏作用最大,所以能够用来鉴别有包膜和无包膜病毒。
A。乙醚 B。乙醇 C。丙酮
D。氯仿 E。去氧胆酸盐
12。病毒与其它微生物最重要的区别是
A。体积微小,以纳米为计量单位
B。不能在无生命培养基上生长
C。对干扰素及中草药敏感
D。无细胞结构,仅一种核酸
E。严格细胞内寄生
13。就结构与组成来说,病毒是一类
A。体积最小的微生物
B。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C。真核细胞型微生物
D。非细胞型微生物
E。严格活细胞内寄生微生物
14。缺陷病毒本质上是指
A。包膜刺突缺损 B。衣壳缺损
C。基因组缺损 D。复制周期不全
E。病毒酶缺损
15。仅包含蛋白质成分,不包含核酸的微生物是
A。类病毒 B。拟病毒 C。朊粒
D。缺陷病毒 E。小DNA病毒
16。关于顿挫感染,下列叙述哪项正确
A。因宿主细胞内有相应抑制物
B。因宿主细胞DNA有关基因激活
C。因宿主细胞缺乏有关酶
D。因感染病毒有核酸缺失
E。因感染病毒有抗原性转变
17。病毒体最确切的描述是
A。结构完整的成熟的病毒颗粒
B。裸露病毒与包膜病毒
C。病毒核心与衣壳组成的裸露病毒
D。具有完整的DNA或RNA的病毒颗粒
E。能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的病毒颗粒
18。下列结构哪一种是病毒体?
A。核衣壳 B。衣壳 C。壳粒
D。包膜 E。刺突
19。裸露病毒的结构是
A。核酸+衣壳+包膜 B。核酸+包膜
C。核酸+衣壳 D。核衣壳+包膜
E。衣壳+包膜
20。保存病毒的最佳温度是
A。-70℃ B。-20℃ C。4℃ D。室温 E。37℃
21。理化因素对病毒的影响除哪项外都是错误的?
A。大多数病毒耐冷不耐热
B。56℃30分钟能杀死所有病毒
C。电离辐射和非电离辐射不能杀灭病毒
D。脂溶剂能破坏一切病毒
E。所有病毒均不耐酸
22。确定有包膜病毒与无包膜病毒的依据为
A。超速离心沉淀速度不一样
B。是否出现了细胞病变
C。对温度的抵抗力不一样
D。对脂溶剂是否敏感
E。对石炭酸是否敏感
23。病毒灭活是指在理化因素作用下使病毒失去
A。抗原性 B。感染性 C。血凝特性 D。细胞融合特性 E。诱生IFN的特性
参考答案
1。 D 2。 B 3。 E 4。 D 5。C 6。E 7。 C 8。 D 9。C 10。A
11。A 12D 13。 D14 C 15 C 16 C 17 A 18 A 19 C 20 A
21 A 22 D 23B
公共卫生知识试题(三):
1。小周将五万元现金以定期储蓄的形式存入银行,并获取必须的利息收入。其中,小周所获得的利息属于( )。
A。按劳分配所得的收益
B。个体劳动经营所得的收入
C。按生产要素分配所得的收入
D。知识创新的奖励收入
2。我国气候复杂多样,其主要构成原因是( )。
①地域辽阔,跨众多的温度地带和干湿地区
②河流众多
③地形复杂多样,地势高低悬殊
④各类土地资源齐全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3。( )是经过硒鼓中的碳粉来印刷字符图形的。
A。激光打印机
B。针式打印机
C。喷墨打印机
D。热敏打印机
4。我国采取的是哪种国家结构形式?( )
A。复合制
B。单一制
C。复合制与单一制相结合
D。分散制
5。下列关于延安整风运动的表述,不准确的是( )。
A。在思想上清算了“左”的和“右”的错误
B。实行“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
C。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全党的指导思想
D。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思想基础
6。为规范收入分配,防止两极分化,可采取的措施不包括( )。
A。取缔非法收入
B。增加低收入者收入
C。调节过高收入
D。实行平均分配
1。【答案】C。
解析:按劳分配是指,在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的社会扣除以后,按照各人供给给社会的劳动的数量和质量分配个人消费品。按生产要素分配包括如下资料:( )1)按劳动要素分配:在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中获得的工资;( )2)按资本要素分配:私营企业主经营后的税后利润、利息收入、债券、股票分红;( )3)按技术要素分配:科技工作者供给技术取得的收入;( )4)按管理要素分配:凭借管理才能在生产经营中的贡献取得的收入;( )5)按土地要素分配:指土地使用权的转让,土地( )房屋)租赁等凭土地取得的收入。故题目中小周的5万元利息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中的资本要素分配,故本题答案选C。
2。【答案】D。
解析:影响气候的因素主要是温度和降水,我国地域辽阔,各地温度湿度不一样,所以气候复杂;另外,个别地区因为地形原因也会构成特殊气候,比如青藏高原和高山地区的山地气候。故本题答案选D。
3。【答案】A。
解析:打印机是办公设备的基础,主要分为针式打印机、喷墨式打印机、激光打印机、热敏式打印机。不一样的打印机工作原理和打印功能是不一样的:针式打印机经过打印机和纸张的物理接触来打印字符图形;而喷墨打印机是经过喷射墨粉来印刷字符图形的;而激光打印机是经过硒鼓中的碳粉来印刷字符图形的;热敏打印机有选择地在热敏纸的确定位置上加热,由此就产生了相应的图形。故本题答案为A。
4。【答案】B。
解析:国家结构形式是指一个国家的整体与其组成部分之间,中央和地方之间的相互关系。国家结构形式一般分为单一制和复合制两种。单一制国家是由若干普通行政单位或自治单位组成的单一主权的国家;复合制国家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成员单位( )如邦、州、共和国等)联合组成的联盟国家或国家联盟。我国是由若干普通行政单位或自治单位组成的单一主权的国家,国家结构形式是单一制。故本题答案选B。
5。【答案】C。
解析:延安整风运动在思想上清算了“左”的和“右”的错误;实行“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思想基础。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是1945年的中共七大,C项表述错误。故本题选C。
6。【答案】D。
解析:规范收入分配秩序,要保护合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ABC贴合规范收入分配的手段,平均分配是错误的说法。故本题答案选D。
公共卫生知识试题(四):
1。公民的义务具有可选择性。( )
A。正确
B。错误
2。下列国家不属于南美洲的是( )。
A。西班牙
B。阿根廷
C。智利
D。巴西
3。在我国现阶段,个人消费的分配必须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这是由于( )。
A。生产资料公有制居于主体地位
B。社会化大生产占据主导地位
C。按劳分配贴合一般人的道德标准
D。按劳分配贴合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4。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 )。
A。速度至关重要
B。以人为本
C。要实现经济社会更好更快的发展
D。全面 协调 可持续
5。公文写作的规范性强,主要体此刻( )。
A。实事求是
B。讲究格式
C。注意政策
D。熟悉业务
6。法的本质( )。
A。掌握政权的统治阶级意志体现
B。全体人民意志的体现
C。统治阶级中少数人的意志体现
D。统治阶级中全部成员的意志相加
参考答案与解析
1。【答案】B。解析:公民的义务指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应当履行的对国家、社会和他人的某种职责。故本题确定错误。
2。【答案】A。解析:西班牙是欧洲国家。故本题答案选A。
3。【答案】A。解析: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种所有制形式决定了我国的分配制度必须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故本题答案选A。
4。【答案】C。解析: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故本题答案选C。
5。【答案】B。解析:公文规范性的具体体此刻语言表达、思想资料和行文格式三个方面。故本题答案选B。
6。【答案】A。解析:马克思主义法学认为,法律是以统治阶级的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的,法是从统治阶级的立场出发根据统治阶级的利益标准和价值观念等意志形式来调整社会关系的。所以,法的本质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故本题答案选A。
❸ 公共卫生服务考试题,谁高手,帮我做一下答案,题目在下面的第一个回答里
呼伦贝尔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考试题
一、选择题
(每题2分,共40分):在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最佳答案。
1.按照全国统一标准,2011年建立城乡常住居民健康档案,下列情况中是 [ ]
A.规范化健康档案建档率农村牧区达到30%以上,城市达到50%以上;
B.孕产妇、0~36个月儿童规范化建档率达到85%以上;
C.城市社区老年人群,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人群规范化建档率达到85%以上;
D.以上都是;
2.以下正确的说法是 [ ]
A.规范化健康档案建档率=建立规范的健康档案的人数/辖区内常住居民数×100%;
B. 65岁及以上老年居民健康管理率=接受健康管理的人数/年内辖区65岁及以上常住居民数×100%;
C. 65岁及以上老年居民健康体检表完整率=填写完整的健康体检表数/抽样的健康体检表数×100%;
D.以上都是;
3.以下正确的说法是[ ]
A.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率=年内已管理高血压患者人数/年内辖区内高血压患病总人数×100%;
B.高血压患者规范管理率=每年完成4次随访管理的高血压患者人数/年内应随访管理高血压患者人数×100%;
C.35岁以上首诊患者测血压率=35岁以上首诊患者测血压人数/35岁以上首诊患者总人数×100%;
D.高血压患者健康体检率=高血压患者健康体检人数/高血压患者管理人数×100%;
E.管理人群血压控制率=最近一次随访血压达标人数/已管理的高血压人数×100%,血压控制标准:确诊的高血压患者最近一次随访血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
F.以上都是;
4.以下正确的说法是[ ]
A. 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率=年内已管理2型糖尿病患者人数/年内辖区内2型糖尿病患病总人数×100%;
B.2型糖尿病患者规范管理率=每年完成4次随访管理的2型糖尿病患者人数/年内应随访管理的2型糖尿病患者人数×100%;
C.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体检率=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体检人数/2型糖尿病患者管理人数×100%;
D.已管理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率=最近一次随访空腹血糖达标人数/已管理的2型糖尿病患者人数×100%,血糖控制标准:最近一次随访空腹血糖值<7.0mmol/L;
E.以上都是;
5.高血压诊断标准正确的是: [ ]
A.高血压是指在未服抗高血压药物的情况下,经过至少3次不同日血压测量,均达到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
B.非同日3次,一般是指间隔2周测量1次,不是指今日,明日,后日的非同日;
C.患者既往有高血压史,目前正在服用抗高血压药,血压虽低于140/90 mm Hg,也应诊断为高血压;
D.根据病因明确与否,高血压可分为继发性高血压和原发性高血压;
E.以上都是;
6.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建议在我国人群中采用WHO(1999)诊断标准:依据临床症状、空腹、任意时间血浆葡萄糖水平或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2小时血糖值来进行判定。下面糖尿病诊断标准正确的是: [ ]
A. 如果存在三多一少(多饮、多食、多尿,体重下降)等糖尿病症状,并且任意时间血浆葡萄糖水平11.1mmol/l可诊断为糖尿病。
B.如果空腹血浆葡萄糖(FPG)水平≥7.0mmol/l,或者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中2小时血糖(PG)水平≥11.1mmol/l也可诊断为糖尿病。
C.以上都是;
7.根据糖尿病的预防分级:避免糖尿病的发病,提倡健康饮食,避免肥胖属于 [ ]
A.一级预防
B.二级预防
C.三级预防
D.四级预防
E.五级预防
8.家庭自测血压一般与诊所血压不同,家庭自测血压135/85mmHg相当于诊所血压: [ ]
A.130/80mmHg B.130/90mmHg C.140/90mmHg D.145/90mmHg E.145/95mmHg
9.对确诊的2型糖尿病或高血压患者,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要提供每年至少多少次的面对面随访: [ ]
A.2次 B.3次 C.4次 D.5次 E.6次
10.关于胰岛素有效期,已开封的瓶装胰岛素,在2-8℃可保存: [ ]
A.30个月
B.60个月
C.90个月
D.120个月
E.3个月
11.高血压患者随访的内容是: [ ]
A.血压动态变化情况 指导患者定期测量血压,鼓励并指导患者测量和记录血压,分析和评价近期血压控制情况。
B.健康行为改变情况 针对患者不健康生活方式和危险因素,开展健康指导干预。
C.药物治疗情况 了解药物使用情况及不良反应,评价药物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
D.督促患者定期进行相关化验检查 根据管理要求督促患者定期进行相关检查,及时发现靶器官损害与并存疾病,及时转诊。
E.以上都是。
12.健康档案中慢性的未解决或无法解决的问题要记录在 [ ]
A.暂时性问题目录 B.主要问题目录 C.慢性问题目录
D.短期问题目录 E.急性问题目录
13.空腹状态指至少多长时间没有进食热量: [ ]
A.6小时 B.8小时 C.10小时 D.12小时 E.14小时
13.高血压的早期发现及途径是[ ]
A.机会性筛查:就医中通过血压测量发现或确诊高的血压患者;
B.重点人群筛查:各级医疗机构首诊测压(35岁及以上)发现的高血压患者,高危人群筛查登记、确诊的高血压患者;
C.健康体检:从业人员健康体检、职工健康检查时检出高血压患者;
D.居民健康建档:在建立居民健康档案中发现的高血压患者,利用家庭访视等机会收集不在社区确诊的患者;
E.以上都是;
14.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满意的标准是[ ]
A.血压正常,无药物副作用和并发症出现;
B.血压正常,有药物副作用;
C.血压正常,出现并新发症或原并发症加重;
D.以上都是;
15.糖尿病患者的发现渠道为 [ ]
A.机会性筛查:通过问诊、检测血糖,在就诊者中发现或诊断糖尿病患者;
B.高危人群筛查:对符合高危人群条件的对象进行血糖筛查;
C.建立健康档案:通过以往建立的人群健康档案,收集糖尿病患者;
D.健康体检:通过从业人员健康体检、职工健康检查检出糖尿病患者;
E.主动检测:通过健康教育,促使居民主动检测血糖,发现糖尿病患者;
F.收集社区确诊患者信息:利用家庭访视等机会,收集不在社区确诊的糖尿病患者;
G.以上都是;
16.男性,68岁,血压150/80mmHg,吸烟,规律运动,体检发现TC:6.9mmol/L。应诊断为:[ ]
A.高血压1级(低危) B.高血压1级(中危)C.高血压1级(高危)
D.高血压1级(很高危)E.高血压2级(中危)
17. II型糖尿病的患者血糖控制满意的是(空腹血糖<7mmol/L)[ ]
A.血糖正常,无药物副作用和并发症出现;
B.血糖正常,有药物副作用;
C.血糖正常,有新的并发症出现或并发症出现异常;
D.以上都是;
18.下列哪项是乙肝大三阳 [ ]
A.HBsAg(+) HbeAb(+) 抗HBc(-)
B.HBsAg(+) HbeAb(-) 抗HBc(+)
C.HBsAg(+)
D.HBsAg(+) HbeAb(+) 抗HBc(+)
E.HBsAg(+) HBeAg(+) 抗HBc(+)
19.在发达国家将多大岁数以上人群定义老年人 [ ]
A.60岁
B.65岁
C.70岁
D.75岁
E.80岁
20.在发达国家将多大岁数以上人群定义老年人 [ ]
A.60岁
B.65岁
C.70岁
D.75岁
E.80岁
二、多选题
(每题2分,共40分):在备选答案中,至少有两项以上是正确的。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健康档案建档率=建档人数/辖区内户籍居民数×100%。
B.健康档案使用率=抽查档案中有动态记录的档案份数/档案总份数×100%。
C.健康档案建档率=建档人数/辖区内常住居民数×100%。
D.健康档案合格率=填写合格档案份数/抽查档案总份数×100%。
E.健康档案使用率=抽查档案中有动态记录的档案份数/抽查档案总份数×100%。
2.个人健康档案的主观资料包括以下哪项 [ ]
A.主诉 B.现病史 C.实验室检查结果 D.既往史 E.体检发现
3.肥胖的糖尿病患者渐重的目标是: [ ]
A.BMI达到或接近22 B.BMI达到或接近24
C.BMI达到或接近26 D.体重至少减少5%—10%;
E.体重至少减少10%—15%
4.《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5年修订版)中高血压患者的降压目标为: [ ]
A.普通高血压患者血压降至<140/90 mmHg
B.普通高血压患者血压降至<150/90 mmHg
C.糖尿病及肾病患者降至<130/80 mmHg
D.糖尿病及肾病患者降至<120/80 mmHg
E.老年人收缩压降至<150 mmHg,如能耐受,还可进一步降低
5.以下属于家庭生活事件的有: [ ]
A.配偶死亡 B.离婚 C.结婚 D.妻子怀孕 E.孩子降生
6.糖尿病的三级预防是[ ]
A.一级预防的目标是纠正可控制的糖尿病危险因素,降低糖尿病发病率。提高糖尿病的检出率,尽早发现和及时处理糖尿病;
B.糖尿病的二级预防是对已诊断的糖尿病患者预防糖尿病并发症,主要是慢性并发症。防治糖尿病并发症的关键是尽早和尽可能地控制好患者的血糖、血压、纠正血脂紊乱和肥胖,戒烟等导致并发症的危险因素;
C.糖尿病的三级预防就是减少糖尿病的残废率和死亡率,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7.预防接种禁忌症有: [ ]
A.急性传染病;
B.过敏性体质;
C.重症慢性疾患;
D.神经系统疾患和精神病;
E.严重营养不良,尤其是指在1周岁以内的婴儿。
8.艾滋病传播途径有[ ]
A.性接触传播;
B.经血传播;
C.通过空气传播:
D.母婴传播;
E.在一起办公。
9.下列哪类人群属于高血压的高危人群: [ ]
A.>55岁男性 B.高血压患者的直系亲属 C.长期大量饮酒者
D.超重人群 E.体力活动少者
10.出现下列哪种情况,提示可能存在继发性高血压: [ ]
A.发病年龄小于30岁;
B.血压升高伴肢体肌无力或麻痹,常呈周期发作;
C.夜尿增多,尿中泡沫增多或有肾脏病史;
D.阵发性高血压,发作时伴头痛、心悸、皮肤苍白及多汗等;
E.下肢血压明显低于上肢,双侧上肢血压相差20mmHg以上、腹主动脉、股动脉和其他动脉搏动减弱或不能触及。
11.在预防接种实施过程中或接种后发生的下列哪种情况,应作为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报告: [ ]
A.在接种后24小时内发生的:过敏性休克、过敏性皮疹(荨麻疹、大疱型多形红斑)、晕厥、癔症等;
B.接种后5天内发生的:发热(腋温大于等于38.6)、血管性水肿、全身化脓性感染(毒血症、败血症、脓毒血症),接种部位发生的红肿(直径>2.5)、硬结、化脓性感染(局部脓肿、淋巴管炎和淋巴结炎、蜂窝织炎)等;
C.接种后15天内发生的:过敏性皮疹(麻疹、猩红热样皮疹)、过敏性紫癜、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局部过敏反应(Arthus反应),热性惊厥、癫痫、多发性神经炎、脑病、脑炎和脑膜炎,接种部位发生的无菌性脓肿等;
D.接种后3个月内发生的:臂丛神经炎、疫苗相关麻痹型脊髓灰质炎等;
E.接种疫苗后发生肺炎了
❹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试题答案
一、填空题(20分)
1.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服务的对象是辖区内 常住 居民。
2.新版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规定居民健康档案的编码采用 17 位编码,将建档居
民的 身份证号 作为身份识别码。
3.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对0—6岁儿童共需开展 13 次健康管理。
4.孕产妇在孕12周前需由乡镇卫生院建立 孕产妇保健手册 。
5.孕产妇健康管理的时间一般从 孕12周前 至 产后42天 。
6.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包括 16 项免费体格检查和 7 项免费辅助检查项目。
7.对首次发现收缩压≥ 140 mmHg和(或)舒张压≥ 90 mmHg的居民,在去除可
能引起血压升高的因素后预约其复查, 非同日三 次血压高于正常,可初步诊断为高血压。
8.对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每年提供 4 次免费空腹血糖检测,至少进行 4 次面对面随访。
二、判断题(15分)
1.所有居民均可免费享受健康体检中的辅助检查项目。 ( × )
2.发现脊髓灰质炎、非典型肺炎应按要求于2小时内报告,乙丙类传染病于24小时内上报。 ( √ )
3.对应管理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每年至少随访4次,进行危险性评估1次。 ( × )
4.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的对象为辖区内35岁及以上原发性高血压患者。 ( √ )
5.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每季度至少更换1次健康教育宣传栏内容。 ( × )
6.首针麻疹疫苗在接种对象满8月龄时,在其上臂外侧三角肌肌肉注射0.5ml。( × )
7.每一次孕期随防服务时需对孕妇进行包括B超检查在内的免费辅助检查项目。 ( × )
8.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危险性评估共分5个等级。 ( × )
9.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的对象为辖区内所有2型糖尿病患者。 ( × )
三、单项选择题(35分)
1.老年人健康管理的服务对象是 ( B )
A.辖区内60岁以上的常住居民 B.辖区内65岁以上的常住居民
C.辖区内55岁以上的常住居民 D.户籍区内60岁以上的常住居民
2.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的免疫程序第一次接种年龄为 (B )
A.6月龄 B.8月龄 C.1周岁 D.2周岁
3.填写传染病疫情报告卡的人员是 ( A)
A.首诊医生 B.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人员
C.病人 D.县级以上卫生机构
4.为防止传染病的传播,医疗废物必须做到 ( A )
A.无害化处理 B.集中存放 C.市场流通 D.有偿处置
5.以下选项不属于重点人群健康管理记录表的.是 ( B )
A.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记录表 B.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卡
C.孕产妇健康管理记录表 D.0~36个月儿童健康管理记录表
6.居民健康档案编码中最后5位编码为 ( D )
A.居民家庭序号编码 B.乡镇(街道)编码
C.村委会或居委会编码 D.居民个人序号编码
7. 2011年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人均补助标准是 ( C )
A.15元 B.20元 C.25元 D.50元
8.以下不属于乙类传染病的是 ( B )
A.艾滋病 B.鼠疫 C.狂犬病 D.麻疹
9.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每年要提供 ( D )
A.至少1次面对面的随访 B.至少2次面对面的随访
C.至少3次面对面的随访 D.至少4次面对面的随访
10.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每年至少开展公共健康咨询活动的次数是 ( C )
A.4 B.6 C.9 D.12
11.下列不属于个人基本信息表填写内容的是 ( A )
A.月收入 B.家族史 C.既往史 D.药物过敏史
12.对老年人健康管理管理服务要求描述错误的是 ( B )
A.加强宣传,告知服务内容,使更多的老年居民愿意接受服务
B.预约55岁及以上居民到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接受健康管理
C.对行动不便、卧床居民可提供预约上门健康检查
D.每次健康检查后及时将相关信息记入健康档案
13.新生儿出生后应接种的疫苗是 ( B )
A.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糖丸 B.卡介苗、乙肝疫苗
C.脊髓灰质炎糖丸、乙肝疫苗 D.肺炎疫苗、脊髓灰质炎糖丸
14.健康档案数据不一致的主要表现为 ( D )
A.数据表示不一致 B.数据名称不一致
C.数据含义不一致 D.以上均是
15.对于原发性高血压紧急转诊者,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应在 ( B )
A.1周内主动随访转诊情况 B.2周内主动随访转诊情况
C.4周内主动随访转诊情况 D.6周内主动随访转诊情况
16.对工作中发现的2型糖尿病高危人群 ( D )
A.建议其每半年至少测量1次空腹血糖
B.建议其每半年至少测量1次餐后2小时血糖
C.建议其每年至少测量1次空腹血糖和1次餐后2小时血糖
D.建议其每年至少测量1次空腹血糖
17.乙型肝炎疫苗全程免疫的时间是 ( A )
A.出生、1、6个月 B.1、2、6个月
C.1、2、5个月 D.2、3、6个月
18.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初次报告时,非必须报告的信息是 ( B )
A.波及人群 B.原因
C.发生地点 D.潜在的威胁和影响
19.以下关于甲乙丙类传染病数量说法正确的是 ( A )
A.甲类2种、乙类26种、丙类11种
B.甲类3种、乙类25种、丙类10种
C.甲类2种、乙类25种、丙类10种
D.甲类3种、乙类26种、丙类11种
20.麻疹疫苗的初种年龄是 ( D )
A.6个月 B.3个月 C.18个月 D.8个月
21.糖尿病典型症状不包括 ( D )
A.多饮 B.多尿 C.多食 D.眩晕
22.母亲是HIV感染患者时应 ( D )
A.提倡人工喂养 B.提倡母乳喂养
C.避免母乳喂养 D.避免人工喂养
23.对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病情稳定描述,错误的是 ( C )
A.精神症状基本消失 B.自知力基本恢复
C.社会功能处于较差状态 D.无严重药物不良反应
24.甲肝的传播途径主要为 ( A )
A.粪─口传播 B.血液传播 C.母婴传播 D.空气飞沫传播
25.重性精神疾病危险性评估分级1级为 ( A )
A.口头威胁,喊叫,但没有打砸行为
B.打砸行为,局限在家里,针对财物,能被劝说制止
C.明显打砸行为,不分场合,针对财物,不能接受劝说而停止
D.持续的打砸行为,不分场合,针对财物或人,不能接受劝说而停止
26.重性精神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务的服务对象是 ( C )
A.户籍区内诊断明确、在家居住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
B.户籍区内诊断明确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
C.辖区内诊断明确、在家居住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
D.辖区内诊断明确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
27.以下重点人群居民健康档案表单内容需要年度更新的是 ( B )
A.高血压患者随访服务记录表 B.健康体检表
C.孕产妇健康管理记录表 D.0~36个月儿童健康管理记录表
28.丙类传染病不包括 ( D )
A.急性出血性结膜炎 B.流行性腮腺炎 C.风疹 D.梅毒
29.传染病人留观的隔离原则是 ( D )
A.传染病人可多人同室
B.传染病人和非传染病人可同住一室
C.传染病人必须单间隔离
D.疑似患者和临床诊断患者收住在单独房间,确诊病例可同室安置
30.以下选项不属于建立居民健康档案重点人群的是 ( B )
A.0~36个月儿童 B.青年人 C.孕产妇 D.老年人
31.不属于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是 ( D )
A.定期为65岁以上老年人做健康检查
B.定期为3岁以下婴幼儿做生长发育检查
C.定期为孕产妇做产前检查和产后访视
D.免费为精神疾病患者提供治疗服务
32.发现或怀疑有食物中毒、食源性疾病、食品污染等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或可能造成危害的线索和事件,应当及时报告并协助调查的机构是 ( A )
A.卫生监督机构 B.卫生行政部门 C.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D.上级医疗机构
33.以下关于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率描述正确的是 ( A )
A.所有登记的确诊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数/(辖区内15岁以上人口数×患病率)×100%
B.规范管理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数/(辖区总人口数×患病率)×100%
C.所有登记的确诊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数/辖区内15岁以上人口数×100%
D.规范管理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数/辖区总人口数×100%
四、多项选择题(30分)
1.2011年版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较2009年版增加了哪些专项规范 ( BD )
A.电子健康档案管理规范 B.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规范
C.预防接种服务规范 D.卫生监督协管服务规范
2.以下属于非重点人群健康体检常规检查项目的是 ( AD )
A.身高 B.体质指数(BMI) C.眼底 D.皮肤
3.以下哪些是老年人健康体检的免费辅助检查项目 ( ABCD )
A.血常规 B.心电图 C.空腹血糖 D.肝功
4.健康教育的考核指标有哪些 ( ABCD )
A.印刷资料的种类和数量 B.音像资料的种类、次数和时间
C.宣传栏设置和更新情况 D.举办健康教育讨论和咨询活动的次数和参加人数
5.以下属于乙类传染病的有 ( AD )
A.麻疹 B.手足口 C.流感 D.乙肝
6.以下属于一类疫苗的有 ( ABC )
A.卡介苗 B.流脑 C.乙脑 D.肺炎
7.以下属于3-6岁儿童健康检查内容的有 ( BCD )
A.脉率 B.体重 C.视力 D.血红蛋白值
8.以下属于孕产妇健康管理考核指标的有 ( BCD )
A.高危妊娠管理率 B.早孕建册率 C.孕妇健康管理率 D.产后访视率
9.以下不属于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健康体检内容的是 ( BC )
A.血压 B.肾功能 C.尿常规 D.血糖
10.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考核的内容包括 ( ABCD
A.组织管理 B.资金管理 C.项目实施情况 D.社会效益和综合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