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系统没有接口,可以做到数据批量填到公卫里,可以实现吗
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深入与公卫信息化推进,基层医疗机构参与区域基本公共卫生平台建设过程中,对于居民健康数据上报到公卫平台提出来要求。
湖北省在全省建成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平台,逐步完善居民健康档案,积极推进让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由“死档”变成“活档”,方便开展后续服务和居民健康管理。
虽然,省内基层医疗机构信息化已逐渐推进,各种医疗系统也部署实施,但因为基本公共卫生平台与基层医院HIS、体检等医疗系统分属不同软件厂商,不同软件之间数据互不连通,而居民在基层医院进行体检后,数据在基层医院医疗软件中,所有的健康数据需要上传到公卫平台。而公卫平台是区域统一采购,通过开放接口实现数据自动上传的实现难度大。
原本以为在没有做接口的情况下,只能采取简单粗暴的人工复制粘贴完成数据填报,但目前已经被证实,通过应用博为软件机器人,实现了健康数据自动填报至基本公共卫生平台,并已经积极试点实施。
通过了解,目前落地博为小帮软件机器人解决方案,需要按照规定格式整理好的Excel文件中体检数据,启动软件机器人即可实现数据的自动填报。如果需要上报的健康体检数据存在HIS或体检系统,软件机器人也能将其自动采集出来,同步在上传到公卫平台。
不开放接口实现健康体检数据自动上传到公卫平台,即使从事医疗信息化多年的人,也会有一肚子的疑问。
那么,博为小帮软件机器人是如何做到健康体检数据自动填报公卫平台的呢?
博为小帮软件机器人,能根据预先设定的程序,通过模拟人类员工的操作模式,自动执行规则明确的重复性电脑操作任务,实现核心业务流程的自动化,实现人在电脑上操作行为,如复制、粘贴、数据录入、网页导航、打开、关闭等,并且可以按照一定的规则持续不断的重复操作。
与传统接口通过数据库调用数据不同是,博为小帮软件机器人属于AI人工智能范畴,是通过设计流程来规定软件机器人模拟人的动作执行任务,从界面采集数据,登陆账号就能在软件系统中进行采集、填写软件数据的操作。正因为如此,这种解决方案实用性更强,不以软件厂商和软件类型为区分,适用的软件范围也更为广泛,HIS、LIS、PACS、EMR、体检系统、公卫系统等均适用,在医疗行业的信息化建设中,无疑也为大家提供了新思路。
另外,实施应用博为小帮软件机器人,无需改变以往的信息化系统,具有极强的灵活性,当上报流程发生变化时,可以通过高易用性的流程自动化配置平台,对软件机器人工作流程进行调整,实现快速部署。同时,还可以集成OCR等其他技术,这些都是传统解决方案所无法比拟的。
其中,基层医疗机构或第三方公司将数据上报到公共卫生服务平台的难题逐渐浮出水面。例如,医疗机构自己的医疗数据在自有的HIS系统或其他医疗系统中,而公共卫生服务平台作为独立的系统,数据难以实现直接导出与导入。
通常,公卫平台都是由一些大型的软件厂商承建,所以普遍情况是只有少部分医疗机构可以跟公卫平台进行接口对接。更多的是如果因为价格谈不拢,或者基层医疗机构甚至没有专门的IT人员跟进此事等原因,不得不搁置接口事宜。
所以,只能通过人工手动上报为主,即将数据手动从HIS、体检等系统逐个“复制”,然后“粘贴”填到公共卫生服务商平台。但是因为要上报的数据量和种类多,录入人员的工作负担很重,也难免会有数据错误的情况出现。
目前,有一些基层医疗机构或第三方厂商,在使用小帮软件机器人这样的新解决方案。
这种方式最大的特点是,在无需开发接口的情况下,用软件机器人来实现数据的自动采集和上报,就像在电脑里面有一个软件助手,自动模拟人工的手动流程来处理数据上报,连接不同软件系统的数据,实现数据自动化的上传。
而使用软件机器人,也仅仅只要有一台合适的电脑,能登陆打开相应的软件系统,就能下载安装一个软件机器人,使用门槛几乎是没有的。
当然,软件机器人的应用也不仅仅局限于公卫数据上报,甚至不限于医疗行业,而是适用于各行业的数据上报类,与其在手工逐条复制粘贴上报中苦苦挣扎,不如尝试软件机器人的解决方案。
❷ 我干了七年赤脚医生没有本有我村那时的工资账不知国因我本村有村子的历史注册了证明我干了七年家有什么代
赤脚医生
(农村非正式医疗人员)
编辑
赤脚医生,是上世纪60~70年代“文化大革命”中期开始出现的名词,指一般未经正式医疗训练、仍持农业户口、一些情况下“半农半医”的农村医疗人员。
当时来源主要有三部分:一是医学世家;二是高中毕业且略懂医术病理;三是一些是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赤脚医生为解救中国一些农村地区缺医少药的燃眉之急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中文名
赤脚医生
属 性
农村医疗人员
最早人物
王桂珍
社会评价
穷人服务的天使
目录
1 最早人物
2 《赤脚医生》邮票
▪ 两位“赤脚医生”的出现
▪ 由“赤脚医生”成名的王桂珍
▪ “中国农村合作医疗之父”覃祥官
3 显著特点
4 国家政策
5 社会评价
6 相关报道
7 走进历史
8 21世纪对离岗赤脚医生补助:
9 影视作品
▪ 电影《红雨》
▪ 电影《春苗》
历史背景
1968年9月,当时中国最具有政治影响力的《红旗》杂志发表了一篇题为《从“赤脚医生”的成长看医学教育革命的方向》的文章,1968年9月14日,《人民日报》刊载。随后《文汇报》等各大报刊纷纷转载。“赤脚医生”的名称走向了全国。“赤脚医生”是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产物,是农村社员对“半农半医”卫生员的亲切称呼。合作医疗是随着新中国成立后农业互助合作化运动的兴起而逐步发展起来的。
到1977年底,全国有85%的生产大队实行了合作医疗,赤脚医生数量一度达到150多万名。1985年1月25日,《人民日报》发表《不再使用“赤脚医生”名称,巩固发展乡村医生队伍》一文,到此“赤脚医生”逐渐消失。根据2004年1月1日起实行的《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条例》,乡村医生经过相应的注册及培训考试后,以正式的名义执照开业。赤脚医生的历史自此结束了。
根据当时的报道,中国有102万乡村医生,其中近70%的人
员为初、高中毕业,近10%的人员为小学毕业。 赤脚医生是中国卫生史上的一个特殊产物,即乡村中没有纳入国家编制的非正式医生。他们掌握有一些卫生知识,可以治疗常见病,能为产妇接生,主要任务是降低婴儿死亡率和根除传染疾病。赤脚医生通常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医学世家,二是高、初中毕业生中略懂医术病理者,其中有一些是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挑选出来后,到县一级的卫生学校接受短期培训,结业后即成为赤脚医生,但没固定薪金,许多人要赤着脚,荷锄扶犁耕地种田,赤脚医生名称由此而来。
最早人物
编辑
原上海市川沙县江镇公社“赤脚医生”王桂珍与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农村合作医疗创始人覃祥官,可以说他们是中国最早的“赤脚医生”。两位风云人物的人生轨迹有着相似之处。
2008年9月2日,在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卫生局一栋普通宿舍楼里,人称合作医疗“活档案”的退休干部倪兵万拿出自己收集、珍藏多年的历史资料,向笔者介绍了中国最早的两位“赤脚医生”。
《赤脚医生》邮票
编辑
1974年6月26日我国发行《赤脚医生》邮票一套[1]
《赤脚医生》邮票
两位“赤脚医生”的出现
倪兵万当时虽已74岁,但神清气爽,面色红润。从1958年至1994
倪兵万收藏的部分农村合作医疗历史资料
年退休,他一直都在长阳县卫生局工作,并历任医政股股长、县农村合作医疗办公室副主任等职,是中国农村合作医疗发展变迁的历史见证人,中央电视台、香港凤凰卫视等媒体都曾多次采访过他。
“中国最早的‘赤脚医生’应该是长阳的覃祥官和上海的王桂珍”,倪兵万开宗明义地说。接着,他拿出3种权威资料作为佐证。
一是1968年12月20日,由长阳县革命委员会、长阳县人民武装部编印的《深受贫下中农欢迎的合作医疗制度》一书,该书第六十五页中这样写道:“1961年,覃祥官开始跟着老医生徐谋书学医……”。
二是1975年12月,由湖北人民出版社组织编写出版的《“六·二六”光辉照乐园》一书,该书第一章第二节中这样写道:“1961年,在三大队党支部的支持下,快30岁而又只读过3年小学的覃祥官,怀着为贫下中农去占领医疗阵地的雄心,开始学医……”
三是2006年4月,中央电视台5集系列电视专题片《赤脚医生》的解说词也多次这样描述:“1964年,覃祥官在湖北省长阳县乐园公社成为赤脚医生……”
“1965年,王桂珍在上海川沙县江镇公社成为赤脚医生……”
由“赤脚医生”成名的王桂珍
1968年第三期《红旗》杂志上, 曾刊载了一篇关于上海市川沙
王桂珍
县江镇公社培养赤脚医生的调查报告,介绍了王桂珍等人全心全意为农民服务的先进事迹。
1968年9月14日,《人民日报》全文转载此文,也就是在这篇调查报告中,第一次把农村半医半农的卫生员正式称为“赤脚医生”。从此,“赤脚医生”就成为半农半医乡村医生的特定称谓。
当时,毛泽东主席看到这篇文章后,在文章的眉头上批示:“赤脚医生就是好”。这个批示经报刊公开发表之后,当年的中国大地上立即掀起了一股学习赤脚医生、学习王桂珍的热潮。还有人不顾路途遥远,自带干粮,千里迢迢从各地赶到江镇公社观摩学习,安静的江镇一下子热闹起来,王桂珍也被这种热潮渐渐推向了荣誉的巅峰。
1969年9月,从未离开过上海的王桂珍奉命来到北京,参加
赤脚医生
中华人民共和国20岁生日庆典活动。1974年,王桂珍代表中国上百万赤脚医生参加了第二十七届世界卫生组织大会。这次会议之后,王桂珍的名气和影响越来越大。后来,拍摄的一部反映“赤脚医生”的电影,即以她为原型。
1978年,王桂珍到川沙县一家企业当了厂医。1987年落实政策,她通过医师考试进入镇卫生院工作。1999年退休之后,她与丈夫一起创办了浦东振兴印刷厂。由于夫妇二人都是非常实在的善良人,所以在当地人缘关系极好,为人处世更是有口皆碑,令人敬重。
“中国农村合作医疗之父”覃祥官
而覃祥官的人生轨迹也与王桂珍有许多相似之处。
1966年8月10日,由他领创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农村合作医疗试点——“乐园公社杜家村大队卫生室”静悄悄地挂牌。
1968年12月5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发表了反映乐园公社创办合作医疗的调查报告——《深受贫下中农欢迎的合作医疗制度》。文中特别提到,杜家村大队卫生室赤脚医生覃祥官是一位“忠心耿耿为人民”的“白求恩式的好医生”。一夜之间,覃祥官就成了全国家喻户晓的新闻人物。
随后,覃祥官多次出国访问作报告,介绍中国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4次受到毛泽东主席接见,并当选为第四、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
1993年,60岁的覃祥官经原湖北省宜昌地委组织部同意,由长阳县委按副县级领导干部为他办了退休手续。如今,覃祥官和老伴在乐园乡下过着恬静、安详的田园生活。
新华社记者曾于1993年撰文在《半月谈》“内部版”上介绍覃祥官的历史功绩,并首次称他为“中国农村合作医疗之父”。
2003年之后,随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全国的再度兴起,人们又想起了其创始人覃祥官。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见证”,凤凰卫视“凤凰大视野”、湖北卫视“往事”、辽宁卫视“背景”等电视栏目记者都曾在笔者的陪同下,亲赴乐园专访过这位土家族传奇老人。
显著特点
编辑
解放初至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期,乡村大多都有赤脚医生。
赤脚医生
那个时代,国家贫穷,医科专家奇缺,一时培养不出那么多有医学方面专业的医生,只有培训一批略懂医术的赤脚医生来应急所需。贫穷落后的年代,生病人也尤多,更需要赤脚医生的治病。因而,那个年代,在乡村里,赤脚医生就应运而生了。
在乡村里,选拔赤脚医生,一般是从以下二条件来选的。一是从医学世家中挑选,二是从高中毕业生略懂医术病理中挑选。挑选出来后,集中到县卫生学校培训一年半载,结业后回到乡村算是赤脚医生了。乡村里的赤脚医生,因没受过系统的学习,医学,病理等知识是比较低的,大病、重病治不了,复杂的病更不用说了。赤脚医生能解决的问题,通常是一些头痛身热,擦损外伤等小病而已。虽说是小病,但能治理能解决,也大大方便了村民群众。一是他们没空到大医院去看病,二是到大医院看病交通也十分不便,三是到大医院看病费用高。因而,村民群众十分敬重赤脚医生,都认为他们是村里的大知识分子,是救命恩人。
在乡村当赤脚医生很辛苦,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首先,赤脚医生没有固定的薪金,有的只是每月拿大队一些补贴,有的只是以生产队记工分代酬。这微薄的补贴和工分,根本上解决不了他们的生活,因而,他们白天还得赤着脚参加生产队劳动,夜晚还要挑灯自学医学知识。其次,由于贫穷落后,医疗设备十分简陋。除了一个药箱,几片普通的药片,一支针筒,几块纱布,别的就少得可怜。
尽管难苦,但那时的赤脚医生,还是尽职尽责,满腔热情地为人民服务的。不管深夜还是风雨交加的日子,只要有病人叫到,他们就会赴诊,就会认真地为病人看病打针服药。自己治得了的,就一心一意尽力去治。自己治不了的,就建议送医院治,有时还亲自陪着送去。赤脚医生治病收费不高,只收回成本钱,因为赤脚医生都拿了生产队的补贴。有的赤脚医生如果碰上困难户和五保户,就得倒贴成本费了。
乡村的赤脚医生,医术虽不高,但服务态度特别的好。他们常背着一个印有鸡蛋般大的红十字药箱,穿着白褂,挨家串户走访群众。尤其是流感时期或流脑时期,赤脚医生的责任更大更辛苦,他们不但走家串户发药,还得讲解预防知识,通常一天吃不上一顿饭,睡不上一次安稳觉。乡村里的小孩怕打针,赤脚医生便会千方百计哄小孩,或是给他们讲故事,或是为他们唱歌,有时甚至买上一颗糖送给小孩,待小孩的注意力分散时,一针落去,还未等孩子“哇”的一声哭叫,针又拔出来了。这般一来,村里的小孩见了赤脚医生,既爱又怕,大都会缩进母亲的身后,伸出头来,怔怔地盯着赤脚医生身上的红十字药箱——那里面,既有糖果,更有针筒。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赤脚医生的医术虽没有大医院里的医生高明,但有时大医院里的医生治不了的病,赤脚医生反而治得了。赤脚医生治病,在乡民的眼里,确是高。但有时,也失水准。无论怎么说,在那个贫穷落后的年代,赤脚医生为人民群众作出了巨大贡献,功不可没。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教育的发展,乡村都建立了医院,医生都规范化了,赤脚医生,渐渐地被医科大学的毕业生取而代之了。这便是人类文明的又一进步。[2]
国家政策
编辑
“赤脚医生”待遇及养老问题应当解决,有法可依。根据国务院国发【1981】24号文件《国务院批准卫生部关于合理解决赤脚医生补助问题的问题》,对“赤脚医生”明确界定为“他们同民办教师一样,是农村中的知识分子,技术人员,脑力劳动者”。对此建议:凡经考核合格,相当于中专水平的赤脚医生,发给“乡村医生证书”,原则上给予相当于民办教师水平的待遇,并明确赤脚医生补助费的来源,其中一部分是由地方财政解决的。
2014年5月28日,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4年重点工作任务》(以下简称《工作任务》),进一步明确2014年医改的任务目标,落实工作责任。
其中[3-4] 《工作任务》的第二十一条:稳定乡村医生队伍。原则上将40%左右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任务交由村卫生室承担,考核合格后将相应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拨付给村卫生室,不得挤占、截留和挪用。加快将符合条件的村卫生室纳入新农合定点,全面实施一般诊疗费政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同等条件下可优先聘用获得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的乡村医生。研究制订提高偏远、艰苦以及少数民族等特殊地区执业乡村医生待遇的相关政策措施。落实乡村医生养老政策,采取多种方式,妥善解决好老年乡村医生的养老保障和生活困难问题,同步建立乡村医生退出机制。适时组织对乡村医生政策落实情况进行专项督查。充分发挥基层计生工作者在普及健康知识、提高公民健康素养中的积极作用。
社会评价
编辑
更重要的是,赤脚医生是真正为穷人服务的天使。赤脚医生虽然没有
赤脚医生绘画作品
洁白的工作服,常常两脚泥巴,一身粗布衣裳,但却有最真最纯最热的为人民服务之心。而朴素实用的治疗模式,满足了当时农村大多数群众的初级医护需要。反观当今的医疗机构,缺少的正是这种平民意识。病房越来越豪华,收费越来越天文,大而无当的医疗体系使得医患矛盾越来越突出,早已淡出历史的“赤脚医生”又重回人们记忆也就不奇怪了。
“赤脚医生”模式即使在今天也还有其现实意义,洗去“赤脚医生”的历史印记和政治色彩,挖掘其价值内核,借鉴其普适性和组织模式,建立切合农民利益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为“赤脚医生”赋予新的时代内涵,这也与有关政府正致力于构建平价医院的想法不谋而和。
“赤脚医生”在21世纪可以理解为国外的保健医师,他为群众提供的是24小时,即时的不需要排队的贴身医疗服务。普通的伤风、咳嗽、常见的外伤的时候,“赤脚医生”能够几分钟内为你提供医疗服务。和城市的医疗服务相比,等车、排队、缴费、3分钟看病、相比,“赤脚医生”制度值得今天的医改部门认真学习。
相关报道
编辑
广州日报2008年1月16日刊登了《粤7位“赤脚医生”获卫生部表彰》一文后,一下子把很多读者的回忆拉回到了那个“一根银针治百病,一颗红心暖千家”的“赤脚医生时代”。这种怀念甚至跨越了时空距离,延伸到了网络时代,网上开始出现怀念“赤脚医生”的风潮。许多网友都对小时候赤脚医生的救助之恩念念不忘。跟今天发达的医疗水平相比,当年农村的医疗条件可谓简陋之极,那人们为什么要怀念“赤脚医生”?
无可回避的是,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出于人们对医疗现状的无奈和不满。显然,跟过去相比,当下豪华的医疗模式不仅超出了农民或者贫民阶层的支付能力,也超出了普通人群常用病和多发病的治疗需要,形成了新的医疗资源浪费,而这种浪费却又是出于医疗机构的利益需要。过度治疗和重复治疗让患者苦不堪言,而“赤脚医生”最能满足当今贫民患者普遍的悬壶济世梦想。
走进历史
编辑
20世纪80年代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导致合作医疗制度瓦解,1985 年全国实行合作医疗制度的行政村由过去的90%锐减至5%,至1989 年,继续实行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行政村仅占全国的4.8%。“赤脚医生”也因此失去了政治与经济的依托,部分转变为个体开业者。1985 年月,卫生部宣布取消“赤脚医生”的名称,经考核合格者转为乡村医生(village doctor)。这一改变不仅是名称上的,而且也是实质上的。由于乡村医生被置于市场经济的格局中,他们更多地注重疾病治疗,而原来属于“赤脚医生”职责范围的计划免疫、爱国卫生、改水改厕等工作遭到严重削弱,农村基层卫生防疫网络基本瓦解了。
合作医疗制度的瓦解和“赤脚医生”角色的转换,导致农村初级卫生保健陷入困境,农民失去了基本的医疗保障。2003 年,中国政府提出了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规划,颁布了《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条例》,以重建农村初级卫生保健服务体系。然而,新农合制度与乡村医生的医疗服务之间还存在许多不协调,适应新农合的医疗消费层次和水平的服务体系尚待完善。许多乡村医生仍然处于上无拨款,下无补助,靠医疗业务收入发工资,其他均无保障的境况。此外,新农合主要是疾病诊治的费用补贴制度,而对预防保健和公共卫生没有给予关注。
“赤脚医生”是中国在社会经济不发达情况下,主要依靠政治动员来解决农村基本卫生保健问题的一次尝试。尽管这一尝试也曾受到种种批评,但随着农村经济体制转型后农民医疗保健问题的突显,唤起了人们对“赤脚医生”的回忆。我们应当认真地检讨和反思“赤脚医生”制度的兴衰,汲取经验与教训。
21世纪对离岗赤脚医生补助:
编辑
政府一直关心赤脚医生,一九八一年,国务院批转卫生部关于合理解决赤脚医生补助问题的报告的通知(一九八一年二月二十七日)[5] 中提出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给以适当补助。
2013年广东发布《关于做好农村已离岗接生员和赤脚医生活困难补助发放工作的通知》,开始对生活困难的农村离岗赤脚医生和接生员补助[6] 反馈:广东赤脚医生2015年第二次补助发放? [7]
2015年底,山东省卫生计生委、财政厅、人社厅联合印发了《关于解决老年乡村医生生活补助问题的实施意见》,自2015年1月1日起实行。[8] 反馈1:已经领上了,一年按20块钱算[9] 反馈2:山东各地老年乡村医生陆续发补助,从2015年一月起给。[10] 反馈3:山东阳谷一位村医干了49年,每月980元[11] (4楼)
2016年河北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发布《关于印发原“赤脚医生”养老补助办法的通知 》冀卫发〔2016〕14号
开始对离岗赤脚医生和接生员补助[12]
影视作品
编辑
电影《红雨》
1975年根据杨啸同名小说改编,导演:崔嵬;
《红雨》电影海报
编剧:杨啸,崔嵬;主演:曹秀山,温刚,臣国玺,田成仁,邵万林
剧情介绍:
1968年,太行山区青山大队揭起“农业学大寨”的高潮,社员们干劲冲天地在修建水库。小社员红雨看到山区缺医少药,严重影响了社员们的身体健康,也影响了水库工程的进展。看到解放前在药铺当掌柜的孙天福至今还在卖假药,刁难社员,他决心当一个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赤脚医生。这时,孙天福为了把握住全村的医疗大权,也提出要当赤脚医生。大队长一味相信孙天福,而大队党支部书记庆林和以石匠爷为代表的贫下中农,支持红雨当赤脚医生,送红雨进了赤脚医生训
《红雨》电影连环画
练班。红雨听了石匠爷讲述的解放前孩子看不起病惨死去的遭遇后,更坚定了当好赤脚医生的决心。
望采纳
❸ 湖北省十四五规划
法律分析:主要目标:
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全省经济总量跨越6万亿元。经济结构更加优化,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建立,市场枢纽功能进一步增强,初步建成全国重要的科技创新中心、先进制造业中心、商贸物流中心和区域金融中心。
改革开放赢得新优势。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等重要领域、关键环节改革取得重大进展,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水平显著提升,开放型经济突破性发展,跨区域合作深度拓展,内陆开放新高地基本形成。
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诚信守法、向上向善的社会氛围更加浓厚。文化强省、体育强省建设持续深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更加健全,文化和旅游产业成为支柱产业,文化软实力不断增强。
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成效。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不断优化,“三江四屏千湖一平原”生态格局更加稳固,“水袋子”“旱包子”问题有效解决。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取得显著成效,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
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疾控体系改革和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湖北样板”加快建成。
省域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更加健全,社会公平正义进一步彰显。廉洁政府建设不断加强,行政效率和公信力显著提升。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和应急处置能力明显增强,自然灾害防御水平明显提升。
法律依据:《湖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 三、营造良好数字生态
完善促进数字经济发展的政策体系,推动地方数字经济立法。探索数字化标准规范,完善数据产权保护机制。优化新产业、新业态的准入制度,健全触发式监管机制,构建多方协同治理体系,推动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互促互进。以国家和省级高新区、经开区为重点,建设一批数字经济示范园区,完善园区新型基础设施,丰富应用场景,推进数字化创新应用。完善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加强重要信息系统网络安全防护,健全网络安全监测预警、应急处置的工作机制。加强数据知识产权保护,确保个人隐私和大数据安全。提升全民数字技能,实现信息服务全覆盖。
❹ 湖北省卫健委投诉方式
湖北省卫健委投诉电话027-87576368,传真号码:027-87710423,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
卫健委的职责:
组织拟订国民健康政策,拟订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法律法规草案、政策、规划,制定部门规章和标准并组织实施。统筹规划卫生健康资源配置,指导区域卫生健康规划的编制和实施。制定并组织实施推进卫生健康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和公共资源向基层延伸等政策措施。
协调推进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研究提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重大方针、政策、措施的建议。组织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推进管办分离,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制定并组织实施推动卫生健康公共服务提供主体多元化、提供方式多样化的政策措施,提出医疗服务和药品价格政策的建议。
制定并组织落实疾病预防控制规划、国家免疫规划以及严重危害人民健康公共卫生问题的干预措施,制定检疫传染病和监测传染病目录。负责卫生应急工作,组织指导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控制和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医疗卫生救援。
组织制定国家药物政策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开展药品使用监测、临床综合评价和短缺药品预警,提出国家基本药物价格政策的建议,参与制定国家药典。组织开展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评估,依法制定并公布食品安全标准。
❺ 湖北省居住证服务与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和创新人口服务管理,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和便利常住人口全覆盖,保障居住证持有人合法权益,根据国务院《居住证暂行条例》和国家有关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本省行政区域内居住证持有人享受基本公共服务和便利,以及居住证的申领、发放、管理等相关服务和管理活动适用本办法。第三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为居住证持有人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和便利的机制,将为居住证持有人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和便利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建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推进财政转移支付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机制建设,将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和便利所需经费纳入财政预算。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发展改革、财政、教育、公安、民政、司法行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住房城乡建设、文化、体育、卫生计生等有关部门应当根据各自职责,做好居住证持有人的权益保障、服务和管理工作。第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当建立和完善人口信息库,健全居住证持有人信息采集、登记工作体系,加强部门之间、地区之间居住证持有人的信息共享,为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和便利常住人口全覆盖提供信息支持。第六条公安机关负责居住登记和居住证的申领受理、制作、发放、签注等工作。
公安机关应当按照就近就便的原则,委托社区服务机构办理居住登记和居住证的申领受理等工作。
村(居)民委员会、用人单位、就读学校以及房屋出租人、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应当协助做好居住证的申领受理、发放等工作。第二章公共服务和便利第七条居住证持有人在居住地享有下列基本公共服务:
(一)基本公共就业服务,居住证持有人可以按照有关规定享受就业信息咨询、求职登记、职业介绍、职业指导等服务;
(二)社会保险服务,居住证持有人可以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参加社会保险,享受社会保险待遇;
(三)教育服务,居住证持有人可以为其共同居住生活的子女在居住地申请接受义务教育,由居住地县级教育行政部门统筹安排就读,与居住证持有人共同居住生活的子女,符合国家和省有关规定条件的,可以在居住地报名参加高中阶段学校和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
(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居住证持有人及其共同居住生活的子女享有免费建立健康档案、健康教育、孕产妇和儿童保健、传染病防控、儿童接种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五)计划生育服务,居住证持有人免费享受婚前医学检查、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和计划生育免费技术服务项目及避孕节育等计划生育服务;
(六)住房保障服务,居住证持有人享有在居住地缴存、提取和使用住房公积金,以及按照居住地住房保障有关规定,申请保障性住房的权利;
(七)公共文化体育服务,居住证持有人免费享受公共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美术馆、科技馆,以及公共体育健身等公共文化服务;
(八)法律援助和其他法律服务,居住证持有人可以在居住地申请法律援助、人民调解等公共法律服务事项;
(九)国家和本省规定的其他基本公共服务。第八条居住证持有人在居住地享有下列便利:
(一)办理出入境证件,在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申请办理普通护照、往来香港、澳门、台湾通行证及签注;
(二)换领、补领居民身份证;
(三)办理机动车登记,在县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申请办理机动车和非机动车登记;
(四)申领机动车驾驶证,在县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申领机动车驾驶证;
(五)参加执(职)业资格考试、申请授予执(职)业资格,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申报参加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
(六)办理生育服务登记和其他计划生育证明材料;
(七)国家和本省规定的其他便利。第九条居住证持有人符合居住地人民政府规定的落户条件的,可以根据本人意愿,将常住户口由原户口所在地迁入居住地。具体落户办法由市级人民政府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制定,并向社会公布。第十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当积极创造条件,逐步扩大为居住证持有人提供公共服务和便利的范围,提高服务标准,并定期向社会公布居住证持有人享受公共服务和便利的范围。
❻ 湖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官网
贯彻落实国民健康政策,起草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地方性法规、省政府规章草案和政策、规划,制定地方标准和技术规范并组织实施。统筹规划全省卫生健康资源配置,指导区域卫生健康规划的编制和实施。协调推进健康湖北建设。制定并组织实施推进卫生健康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和公共资源向基层延伸等政策措施。
协调推进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研究提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重大政策、任务、措施的建议。组织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推进管办分离,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制定并组织实施推动卫生健康公共服务提供主体多元化、提供方式多样化的政策措施。提出医疗服务和药品价格政策的建议。
组织实施国家免役规划,制定并组织落实全省疾病预防控制规划、国家免疫规划以及严重危害人民健康公共卫生问题的干预措施,组织开展检疫传染病监测传染病。负责卫生应急工作,组织指导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控制和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医疗卫生救援。
❼ 湖北省独生子女补贴最新政策是什么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医疗卫生领域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方案的通知》规定,计划生育补贴主要包含以下3个项目:
1.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2.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3.计划生育“少生快富”补助。
新的计划生育补贴自2019年1月1日起。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医疗卫生领域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方案的通知》 第三条 计划生育方面。主要包括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计划生育“少生快富”补助3个计划生育扶助保障项目,明确为中央与地方共同财政事权,由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共同承担支出责任。除上述3个项目之外的原计划生育项目,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统筹安排。
中央制定计划生育扶助保障补助国家基础标准,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情况逐步提高。中央财政参照上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支出责任中央分档分担办法安排补助资金。
❽ 租房纠纷如何解决客厅能否出租都有答案
2017年7月17日,住建部批准武汉等12个城市为全国培育和发展住房租赁市场试点城市。近期,武汉市在现有政策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住房租赁试点工作支持力度,出台了一揽子培育和发展住房租赁市场试点工作的扶持政策。比如出台了住房租赁试点50条扶持政策,关于这些政策,很多人还存有一些疑惑,来看看下面的解答。
(一)集体土地能否建设租赁住房?
市房管局:按照国家规定,武汉市正在制订集体建设用地建设租赁住房试点方案,建立集体建设用地建设租赁住房规划、审批、供应、登记、监管等机制,相关政策和工作流程待国家批准。
(二)企业有闲置土地,能否建设租赁住房?
市房管局:在符合城市规划和相关规定的前提下,企业可以利用自有住宅用地,自建或与房地产开发企业合作建设租赁住房。
(三)成套住房的客厅能否出租居住?
市房管局:允许出租人按照国家和地方的住宅设计规范改造住房后出租。单套住房内具备直接采光和自然通风条件功能相对独立的客厅,可以出租居住,但入口、过道应符合住宅设计规范要求和消防安全管理相关规定。
(四)物业服务企业能否从事住房租赁业务?
市房管局:物业服务企业可以设立子公司,开展住房租赁业务。规模超过100套的,可享受武汉市住房租赁试点企业优惠政策。
(五)住房租赁合同是否必须备案?备案后承租人可享受哪些基本公共服务?
市房管局:按照规定,住房租赁合同应该办理备案或信息采集手续。办理备案或信息采集手续后,承租人可按照《武汉市积分入户管理办法(试行)》(武政规〔2017〕23号)有关规定,申请办理落户手续。或者申领居住证后,按照《武汉市居住证服务与管理暂行办法》(市人民政府令第277号)等有关规定享受我市义务教育、基本公共就业服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计划生育服务、法律援助和其他法律服务等国家规定的基本公共服务。其中持有武汉市居住证、就业证明(或经营许可证)的流动人口承租人的随迁子女,可在居住地所在区申请接受义务教育,由区教育局统筹安排入学,与本市户籍子女一样发放《义务教育入学通知书》。
(六)申请人可以提取多少公积金用于支付房租?
市房管局:提取公积金支付商品住房房租的,提取额度根据武汉地区住房租金水平每三年调整一次。其中2015年——2017年已婚职工家庭每年可提取个人账户内住房公积金24000元,未婚职工每年可提取个人账户内住房公积金12000元。
(七)住房租赁企业可享受哪些税收优惠政策?
市房管局:
一是增值税
对一般纳税人出租在实施营改增试点前取得的不动产,允许选择适用简易计税方法,按照5%的征收率计算缴纳增值税;对属于单位和个体工商户的小规模纳税人出租不动产,按照5%的征收率计算缴纳增值税;对小规模纳税人出租不动产(含住房)月收入不超过3万元的,在2017年底之前可按照有关规定免征增值税;对房地产中介机构提供住房租赁经纪代理服务的,一般纳税人适用6%的增值税税率,小规模纳税人按照3%的征收率缴纳增值税。
二是企业所得税
对自2017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年应纳税所得额低于50万元(含50万元)的小型微利企业,其所得减按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照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对自2016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及其他组织捐赠住房,符合税收法律法规规定的,对其公益性捐赠支出在年度利润总额12%以内的部分,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三是房产税
对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及其他组织按照市场价格向个人出租用于居住的住房,减按4%的征收率征收房产税。
(八)金融机构对住房租赁企业有哪些金融支持政策?
市房管局:目前,各大银行正在制订相关支持租赁市场发展的金融产品。建设银行湖北省分行已出台5类金融支持产品。
1、住房租赁支持贷款
用于在自持用地、租赁用地、其他商品房用地等国有建设用地以及集体建设用地上新建房屋用于住房租赁业务的融资需求。贷款金额最高可达总投资的80%,贷款期限最长可到25年。
2、住房租赁购买贷款
用于满足借款人购买房屋用于住房租赁的融资需求。贷款金额最高可达总购房款的80%,贷款期限最长可到25年。
3、住房租赁抵押贷款
借款人以自持的租赁住房进行抵押融资,用于住房租赁经营期间改造、装修等资金需求以及借款人统筹安排的其他合法资金需求。贷款期限最长可到25年。
4、住房租赁应收账款质押贷款
借款人不具有租赁住房所有权或因法律法规规定不能提供抵押的,以住房租赁业务应收账款进行质押融资,用于住房租赁经营期间改造、装修等资金需求以及借款人统筹安排的其他合法资金需求。贷款期限最长可到25年。
5、住房租赁经营贷款
是用于支付租金、改造装修租赁住房、家具家电配置等前期投入以及住房租赁业务日常运营维护等经营周转用途的融资。贷款最长期限可达8年。
(九)住房租赁承租个人可以享受哪些金融支持政策?
市房管局:相关金融机构正在制订承租人金融支持政策,建设银行已出台相关支持产品。针对不同住房租金、期限的租赁交易,提供差别化、快速便捷的嵌入式的贷款融资服务。对租约稳定、租金额度较大的承租人提供长期限、大额度的租赁住房贷款;对短租约、小金额的承租人,提供小额授信、支用灵活的租赁住房贷款。
(十)住房租赁纠纷如何解决?
市房管局:既可以通过街道、社区基层调解组织调解,也可以申请仲裁或提起民事诉讼,通过司法途径解决。
(以上回答发布于2017-11-20,当前相关购房政策请以实际为准)
搜狐焦点为您提供全面的新房、二手房、租房、家装信息
❾ 湖北省十四五规划
主要目标:
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全省经济总量跨越6万亿元。经济结构更加优化,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建立,市场枢纽功能进一步增强,初步建成全国重要的科技创新中心、先进制造业中心、商贸物流中心和区域金融中心。
改革开放赢得新优势。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等重要领域、关键环节改革取得重大进展,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水平显著提升,开放型经济突破性发展,跨区域合作深度拓展,内陆开放新高地基本形成。
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诚信守法、向上向善的社会氛围更加浓厚。文化强省、体育强省建设持续深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更加健全,文化和旅游产业成为支柱产业,文化软实力不断增强。
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成效。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不断优化,“三江四屏千湖一平原”生态格局更加稳固,“水袋子”“旱包子”问题有效解决。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取得显著成效,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
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疾控体系改革和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湖北样板”加快建成。
省域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更加健全,社会公平正义进一步彰显。廉洁政府建设不断加强,行政效率和公信力显著提升。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和应急处置能力明显增强,自然灾害防御水平明显提升。
法律依据:
《湖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_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 三、营造良好数字生态
完善促进数字经济发展的政策体系,推动地方数字经济立法。探索数字化标准规范,完善数据产权保护机制。优化新产业、新业态的准入制度,健全触发式监管机制,构建多方协同治理体系,推动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互促互进。以国家和省级高新区、经开区为重点,建设一批数字经济示范园区,完善园区新型基础设施,丰富应用场景,推进数字化创新应用。完善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加强重要信息系统网络安全防护,健全网络安全监测预警、应急处置的工作机制。加强数据知识产权保护,确保个人隐私和大数据安全。提升全民数字技能,实现信息服务全覆盖。
❿ 我国慢性病防控面临的挑战和对策
总结的几点 慢性病防控面临的挑战和对策的几要点用■ 注明了
其他一些的是详细资料 希望能对你用帮助
慢病防控综合机制正在形成
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副局长 孔灵芝
防控形势严峻
今年9月,第66届联合国大会召开预防和控制非传染性疾病高级别会议,这是继2001年联大召开艾滋病防控会议后,联合国历史上第二次就健康问题举行的高级别会议。会议通过的《政治宣言》提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21世纪各国发展面临的严重挑战之一。应对慢性病,各国政府须承担首要责任,社会所有部门都必须作出努力,鼓励拟订多部门政策,创造公平的促进健康的环境,使个人、家庭和社区有能力作出利于健康的选择。
当前,我国慢性病发病形势非常严峻。2010年18岁及以上居民慢性病行为及危险因素监测数据显示,摄入过多的盐、油是非常突出的问题。80.9%的家庭人均每日食盐摄入量超过5克;83.4%的家庭人均每日食用油摄入量超过25克。18岁及以上居民中,仅11.9%的人经常锻炼,体重超重率约30%,肥胖率约10%;高血压患者超过2亿,高胆固醇血症者超过3000万;糖尿病的患病率达到9.7%。癌症发病和死亡都在不断上升,慢性病造成过早死亡的比例占到57.8%。慢性病在所有疾病负担中所占的比重约为70%。
积极寻求新出路
2011年世界经济风险评估报告提出,慢性病不仅可以拖垮国家医疗体系,而且会对国家经济造成制动效应。如何应对我国慢性病防控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有待不断探索。
■一、需要顶层设计。 我国至今尚未出台慢性病防控的法律和国家级政策;慢性病预防经费投入匮乏。目前,尽管国家投入了大量科研资金,但慢性病特别是慢性病预防尚未置于优先领域。从2005年到2010年,中央支付地方的癌症防控经费大幅增长,但对传染病和慢性病的投入仍然失衡,其比例大约是1001。在大量医疗费用中,慢性病晚期治疗费用又占绝大多数。以糖尿病为例,统计数据显示,80%以上费用用于对发症的治疗。
另外,像创建健康城市等行动仍是各地的自发行为,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等工作的覆盖范围和影响有限。
■二、需要解决健康管理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相关难题。 比如,居民健康档案很多变成死档,利用率低。对此卫生部要求今年年底建档率达到50%,并特别强调规范化使用;目前在社区开展35岁以上人群的高血压、糖尿病健康管理,截至2011年6月只管理了21%的高血压患者和12%的糖尿病患者,还需要加快推进。
■三、 防控体系需要协调机制。 目前,慢性病的防控力量分散在医疗、疾控、健康教育、妇幼保健等机构,国家癌症中心、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各级防办、各类学会等社团也承担着相应的任务。为了形成合力,应建立卫生部门内的、技术机构之间的协调机制,鼓励各地市、区疾控系统成立慢病科(所),鼓励各地在医疗机构内建立防病中心或示范基地,充分发挥学术团体的作用,使各种防控力量形成合力。
优化选择干预措施
卫生部卫生发展研究中心教授 赵 琨
■卫生资金整体配置效率低
卫生资源稀缺是任何国家都面临的挑战,如何使用好稀缺的卫生资金更是各国亟待解决的问题。卫生部卫生发展研究中心对卫生总费用测算显示, 70%的费用投向了医疗服务。对天津市和甘肃省的慢性病费用测算显示, 超过83%的费用发生在临床治疗上,不到2%的费用投向了公共卫生,这说明只有很少费用投向疾病的预防。慢性病预防和管理的费用过少,与慢性病驱动的疾病负担逐年增长对应,说明资金在整体配置上出现了低效率。
研究发现,慢性病治疗费用主要用在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和肿瘤的治疗上。其中,心脑血管疾病直接医疗费用一直排在最前列,其增长速度远远大于同期GDP的增长速度。
■ 应明确资金分配优先次序
大量的循证医学研究证明,60%的死亡与慢性病有关,而70%的慢性病可以通过预防来控制。世界银行今年7月发表的《构建健康和谐生活》报告提出,如果中国每年心脑血管死亡率再减少1个百分点,考虑到对寿命的固有价值观,每年可获得相当于2010年GDP19%的经济效益,约为8070亿美元;如果心血管疾病死亡率降低3%,则年度经济效益将达到2010年GDP的48%,约为1.86万亿美元。
基于慢性病费用只有2%用于公共卫生,在分配卫生资源时应遵循2个原则,一是临床效果,另一个是成本效果。同时根据疾病发生演变进程,将疾病的防治按4个阶段标示,第一阶段为一级预防,通过健康教育、健康促进规避危险因素;第二阶段为二级预防,通过筛查和健康体检早发现、早治疗;第三阶段为疾病治疗和早期康复;第四阶段为稳定和恢复期康复。每一阶段会有不同的干预措施和治疗方案。哪些措施最具有临床效果和成本效果?哪些干预措施、治疗方案对降低死亡率的贡献最大?在资源和资金有限的情况下,只能进行优先选择。
卫生部卫生发展研究中心与北京天坛医院合作开展的脑卒中单元治疗的成本效果研究显示,卒中单元组较普通病房组神经功能缺损每减少1个分值,少花医疗费509.91元。卒中单元组较普通病房组生活残障等级每减少1级,少花医疗费 720.88元。卒中单元组较普通病房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每多提高5个分值,少花费42.6元。由此来看,在保证预防、治疗和康复质量前提下,选择费用最少的治疗方式,是一种理性选择。
一般而言,确定卫生资金分配优先次序的第一个标准是安全、有效果、疾病负担大、社会有需求;第二个标准是符合社会伦理和公平准则;第三个标准是具有成本效果或成本效益;第四个标准是经济上可行,组织上可行。
就慢性病防控来看,对位于疾病负担前几位的癌症、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压和精神心理疾病,应依据公共资金能力,明确哪些干预防治技术成本效果或成本效益最优。同时,要考虑这些技术是由疾控或妇幼保健机构提供,还是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或医院提供等。
■ 探索糖尿病管理新模式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主任委员 纪立农
过去二三十年,我国糖尿病患病率明显增高。目前,如何管理好糖尿病患者是非常大的问题。
最近,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完成了糖尿病管理现状调查数据整理,该调查不仅覆盖全国不同地区,也覆盖了几乎所有级别的医院,共计103家,调查人数超过2.5万人。调查初步结果显示,糖尿病不是老年病,门诊糖尿病患者中65岁以下者占54%。
该调查发现,我国糖尿病群体不只存在高血糖问题,大部分人同时伴有血脂代谢问题和血压问题。其中,最重要的指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平均水平为2.86%。如果低密度脂蛋白以2.6为基本达标标准,被调查人群达标率仅为40%。从并发症发生情况看,糖尿病病程小于1年,近20%的人发生微血管病变,15%的人发生大血管病变;糖尿病病程大于10年的人中,50%的人有微血管并发症,近30%的人有大血管病变。该调查提示,糖尿病人群不但是一个各种危险因素都没得到很好控制的人群,其并发症发生率也较高,尤其是病程较长患者。这些都对目前的糖尿病管理提出了挑战。
对已发生心血管病事件的患者,使用阿司匹林、他汀类药物进行二级预防,可明显减少再次发生冠心病或发生死亡的风险。但我国患者使用率仅4%。关键措施不达标,不是简单的医学问题,这其中有病人的问题,有医保政策的问题,多个环节都存在问题。
在疾病管理中,一个需要解决的大问题是建立糖尿病患者管理示范医院和科室,这些科室通过转化医学研究,能够把标准治疗落实到门诊和社区病人管理中,从而提高病人依从性,提高标准治疗落实率。制定指南也非常重要,但指南如何落实需要加以研究。通过这些研究,在医疗政策、继续教育策略、行为干预、病人自我管理上,摸索经验,影响政策,影响医生行为,影响医院管理体制,把我国慢性病管理提高到一个更高水平。
■ 糖尿病诊断方法应变革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副院长 宁 光
2010年中国糖尿病专项调查发现,我国糖尿病的发生率与人均GDP的增长状况几乎是吻合的,把城市农村的糖尿病患者加起来大概是9650万人,而糖尿病患者对所患疾病的知晓率为36.1%。同时,还有64%的患者不知道自己患糖尿病,应该怎么去发现他们?
目前,我国糖尿病的诊断率或是知晓率远远低于高血压,这最主要是诊断方法的问题。空腹服葡萄糖75克,再做一次两小时后的血糖,这一诊断方法太烦琐,很多患者因此流失。而查空腹血糖,只能发现不到1/3的患者。能否用其他方法检测?用糖化血红蛋白来测定应该是可以的。如果用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指标测定诊断,大概诊断的符合率是87.6%。也就是说,只要早上抽1次血,就能发现90%的糖尿病患者。从这个道理上来讲,不需要再做餐后两小时血糖。基于这个研究,能不能先大规模开展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检测,把糖尿病患者筛选出来,再进一步做确诊检测?如此,糖尿病的发现率可以提高1倍。
慢病患者门诊费用将报销更多
人社部社保研究所医保研究室副主任 董朝晖
■门诊大病支付制度普遍建立
与2009年相比,2010年我国医保定点医疗机构增加了8000多家,定点药店增加了5000多家。其中,定点医疗机构增加主要为一级以下基层医疗机构,这有利于慢性病的前端防治。
目前,大多数地方已建立门诊大病支付制度,由统筹基金支付。调查显示,目前有85%以上的地区都实施了门诊大病(慢病)政策,但各地的目录差异很大。据人社部社会保障研究所2008年对175个统筹地区进行调查,最小的门诊大病目录只有1个病种,而最大的目录则有43个病种。值得注意的是,门诊大病报销都针对慢性病并发症,大多数经费用在治疗并发症上,而不是用于慢性病早期防治。
■预付制促使医院主动干预
当前医保中有关慢性病付费政策存在的问题是,按项目付费情况下医保为每个治疗项目买单,无论是医保还是医疗机构,都只考虑眼前的治疗效果和治疗成本。此管理方法不适于慢性病防治。而在“板块式的统账结合”模式下,由个人账户支付的是普通门诊费用,这种基金结构下慢性病患者容易出现账户入不敷出,个人账户根本不足以支付慢性病就诊费用。并且,医保对慢性病普通门诊缺乏管理,导致慢性病治疗的依从性大打折扣。
去年下半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提出两项医保改革重要措施,一个是探索门诊统筹,一个是付费方式改革。
从长远来看,从个人账户发展到门诊统筹,将使更多医保基金用于门诊医疗,并促使医疗机构重视门诊医疗。统筹基金将对早期慢性病进行支付,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将获得更多门诊费用的报销。而从按项目付费发展到预付制,对门诊慢性病实行按人头付费,将会促使医疗机构主动关注慢性病早期干预,避免大笔费用支出。
此外,实行预付制,通过增强医疗机构的独立决策权,促使其主动提供成本—效果较好的慢性病防治服务。
公平高效的慢性病保障和防治体系应该具有两个基本要素:一是通过法定医疗保障制度建立一个公平的保障体系,二是通过竞争性的基层医疗体系形成一个高效的防治体系。预付制则是联系这两个要素的重要机制。
■引导患者加强自我管理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病中心教授 董建群
上个世纪50年代~70年代,我国医疗和公共卫生体系截然分开,医生只做诊疗,公共卫生医师只做预防,预防与治疗相脱节,慢性病危险因素管理没人做,病人对疾病缺乏自我管理。近年来,国际上大力倡导转变这一状况,目前我国也在着手进行体制建设,完善疾病防治及管理,建设慢性病防治综合网络。
所谓患者自我管理,就是以患者为主体,在卫生专业人员协助下,由患者自己承担起主要的预防和治疗性保健任务,通过掌握慢性病防控必要技能和手段,提升高危人群及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延长健康寿命。
自我管理最主要的因素是激发患者自身潜能,而不只是给他们信息。从2007年开始,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病中心在这方面进行探索,并于今年5月起开始探索糖尿病综合管理新模式,运用先进的国内外糖尿病防控管理理念,在5年内对全国500名中青年骨干医生、近万名基层医生开展糖尿病防治知识培训,使临床医生具备公共卫生理念;选择部分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开展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活动,建立患者互助小组,使糖尿病患者及高危人群掌握自我管理的知识和技能,自助互助,共同收获健康。
在建立慢性病防治网络的基础上,还要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适宜技术。按照卫生部要求,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病中心正在逐渐推广慢性病管理适宜技术,把包括自我管理在内的低成本、高效益、安全可靠、适合推广的技术纳入全国慢性病防控示范区创建中。
■在疾病早期给予最适当的治疗
百时美施贵宝(中国)/中美上海施贵宝总裁 彭振科
对于糖尿病患者和制药企业来说,这都是一个振奋人心的时代,因为大家已关注到慢性病,特别是糖尿病的预防和治疗。
中国目前有9000多万糖尿病患者,但绝大多数患者的病情没有得到很好的控制。有专家介绍,中国在上个世纪90年代只有0.97%的人患糖尿病,但现在这个数字接近10%。糖尿病在迅速蔓延,我们必须遏制蔓延的速度。百时美施贵宝会为此将不断推出创新药品,也希望积极参与到中国糖尿病的预防和管理中。
慢性病的防控关键在于预防。有资料显示,投资1元钱在预防中,未来在治疗中就能节约6元钱。预防的任务不仅是在生病前,还包括在疾病早期就给予最适当的治疗。这种治疗应该是效果好,不良反应少。百时美施贵宝不久前推出的2型糖尿病治疗药物安立泽不仅可以降低血糖,安全性高,而且1天只需服1次,方便患者服用。2014年我们预计还将推出2种糖尿病治疗药物。此外,我们还会继续支持医生和患者的培训,让医生了解和掌握如何更好地管理糖尿病患者,教育患者一定要按医生的要求服药。
慢性病的预防是一种社会责任。作为制药企业,我们致力于为患者提供具有创新性的药物。疾病预防是一个团队性的工作,我们希望能与疾控机构、临床专家和媒体共同合作,现在就行动起来,与慢性病做斗争。
观点集锦
山西省卫生厅疾控处处长阴彦祥:截至今年9月底,山西省已对39.7万糖尿病病人、145万高血压患者进行了规范管理。一是防治结合,在管理患者过程中为群众服务;二是在医疗保障上向慢性病倾斜,对新农合慢性病患者给予一定补助;三是注重在农村和基层传播实用的疾病防治知识。
浙江省杭州市卫生局副局长杨建华:对于慢性病防控有两点建议。第一,在慢性病示范区创建中,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并在国家层面设立创建载体。第二,慢性病防控重点在社区,使社区成为慢性病防控的重要阵地。
重庆市疾控中心慢病所所长丁贤彬:农村是慢性病防治的主战场,加强村医网点建设很重要,应激励村医做公共卫生服务;消除慢性病防控空白地带。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以后,基层对高血压患者、糖尿病患者进行随访管理,但这种管理很多仅是测血压、测血糖,不能真正干预危险因素。
江西省南昌市卫生局副局长陈天鹏:慢性病的形成是一个漫长过程。健康教育要从小孩抓起,要从妈妈抓起。要让妈妈了解并能言传身教,这样的作用会很大。此外,慢性病防控倡导多部门参与,也应让媒体积极参与。
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教授邹大进:慢性病控制离不开生活方式改变和药物治疗。政府应进一步加大健康生活方式倡导力度;应鼓励药物大包装,以减少病人跑医院的次数和事件。
安徽省卫生厅新闻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冯立中:糖尿病防控有三个环节:对正常人群健康教育;对早期糖耐量有问题或血糖指标不正常者作干预;对并发症患者积极救治。糖尿病防控策略
应注重第二个环节展开预防干预。
湖北省疾控中心慢病所副所长张庆军:国家正在推行基本公共卫生均等化服务,10项中有5项与慢性病密切相关。省级相关的疾控处、妇社处、农卫处应联合开展统一的行动,这需要从卫生行政层面成立一个办公室,设在专业机构,由专业机构提供技术方案、考核指标等,对基层整体划拨经费,对工作统一督导考核。
北京市疾控中心慢病所所长董忠:要在整个城市建设中纳入健康的元素。从2008年开始,北京有了健康北京人全民健康促进十年行动规划;今年8月,又颁布了《健康北京“十二五”发展建设规划》,确定了更深层次的健康促进行动以及与健康、民生问题休戚相关的35项主要指标为核心任务目标。这35项指标中有一半以上与慢性病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