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宁波制造业人才净流入率为何居全国首位
地方政府的扶持力度比较强,而且政策比较优惠。
这些年只要一提到打工,我们很快会想到4个城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但是这4个城市现在的人才量基本上已经处于饱和状态,所以他们不需要去考虑如何引入人才,因为人才在毕业之后,会第一时间到这4个城市去进行自己的第1波求职。
而且相比一线城市的紧张气氛,在宁波这样城市里面工作,不仅可以获得高工资,而且还不用活得那么压抑,不需要每天疲于应付去处理各种各样的人脉关系,只要把自己手头上的工作做好,就可以享受生活的乐趣,这对于很多年轻人来说还是比较重要的。
『贰』 宁波地区经济的特点
宁波地区经济特点主要是大力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
宁波借助“互联网+” 制造向智造转型,宁波成为全国首个“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新经济新动能是推动宁波经济的重要抓手。然而宁波的传统制造业曾面临低水平竞争、产能过剩困境,在激烈的“价格战”中突围,向高附加值的领域纵深前行,成为摆在很多企业面前的选题。
在借助电子商务成新经济“代表作”,园区计划打造成与上海前滩、深圳前海齐头并进的“前洋”高地,未来五年,园区计划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0亿以上,招引、集聚企业2000家以上,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2000亿元以上,经济总量翻两番。
(2)宁波市制造业发展分析报告宁波市工商局扩展阅读:
在宁波市工商联在提案中提出了产品供需错位、新旧产业失衡、发展动能不强、发展信心不足、发展环境欠佳等五方面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构建高质量供给新体系、培育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打造高质量发展新环境三大建议。
针对打造高质量供给新体系的建议,宁波已加快实施标准化战略,积极培育品牌,已有222家企业、318个产品入选“品字标浙江制造”品牌重点培育梯队,数量居全省前茅。
针对培育高质量发展新动能的建议,目前正通过“四个加快”开展工作,即加快培育创新型企业群体、加快布局科技创新重大平台、加快使用重大技术装备创新、加快创新人才队伍建设。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宁波大力发展“新经济” 培育“新动能”
人民网-宁波推动实体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时代
『叁』 宁波的发展前景怎么样
宁波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根据“推进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总要求,今后五年,宁波市将深入实施城乡联动、产业联动、港桥海联动、内外联动、生产生活生态联动和经济社会发展联动的“六大联动”发展战略,加快“平安宁波”、文化大市和法治宁波建设,着力提升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水平、提升产业综合竞争力、提升港口大桥带动功能、提升城市国际化程度、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升人民群众生活品质,努力把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建设全面推向新阶段。
今后五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经济保持又好又快发展,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和降低消耗的基础上,到2011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000亿元,年均增长11%以上,人均生产总值超过86000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1000亿元,市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超过30000元和13000元,基本建成国际一流的深水枢纽港、全国重要对外贸易口岸和华东地区先进制造业基地、现代物流中心,进一步确立长三角南翼经济中心的战略地位;社会和谐进步,城乡居民家庭财产普遍增加,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备,生态环境良好,社会安定有序,建成最佳人居环境城市;文化繁荣发展,全民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城乡文明程度进一步提升,全社会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力争蝉联全国文明城市;民主法治不断完善,人民群众的权益得到尊重和保障,全市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基本纳入法治化、规范化轨道。
『肆』 宁波市中小企业存在的问题
宁波市中小企业发展和自主创新的现状
宁波市中小企业基本情况
长期以来,中小企业在宁波市经济发展中占有绝对优势。改革开放前,全市几乎没有大型企业,中小企业一统天下,包罗了全部工业经济。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北仑港大规模开发建设,先后兴建了一批港口及电力、石化等临港工业大型企业。即便如此,中小企业在宁波市国民经济发展中仍占有绝对优势,而且表现出旺盛的生命力。截止2004年底,除去16家规模以上大型工业企业外,宁波市共有94029家中小型工业企业,占全市工业企业总数的99.99%。
宁波市中小企业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主要呈现出以下九个特点:
一是经济总量大。宁波市中小企业已经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2004年实现工业总产值4640亿元,工业增加值958.4亿元,分别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87.4%和88.2%,工业增加值率达到20.7%,对整个经济的贡献率已经达到58.5%。其中规模以上中小企业8247家,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的99.8%,实现工业总产值3147.7亿元,销售产值3078.7亿元,分别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82.5%和82.2%;工业增加值644.7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83.4%;总资产2968.1亿元,其中流动资产1614.8亿元,固定资产1109.4亿元,分别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89%、89.7%和87.9%;实现利税330.8亿元,其中利润总额189.8亿元,分别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79.3%和78.6%。在宁波市所属的县(市)区经济中,其经济总量主要也是依赖中小企业,如江东区、海曙区和象山县的工业全部是中小企业。
二是企业规模小。2004年全市规模以上中小企业,平均每家产值3815.8万元,资产3599万元,资本金825.3万元,就业人数148人,分别是大型企业的0.9%、1.6%、2.7%、3.4%。
三是行业分布广。在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的40个工业大类中,我市中小企业均已涉及,其中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就涉及34个行业。据经济普查资料显示,2004年我市规模以下工业企业的行业分布中,通用设备制造业、塑料制品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纺织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金属制品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等7个行业分布最广,数量最多,占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单位总数的64.4%,其中,通用设备制造业所占比重最大,为17.7%,其次是塑料制品业为11.9%,第三是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为10.0%。
四是地域分布不平衡性。从规模以上中小工业企业总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的比重来看,奉化市和镇海区中小企业比重明显低于其它县(市)区,仅为51.5%和35.9%,其它县市区中小企业比重由高到低依次为海曙区(100%)、江东区(100%)、象山县(100%)、余姚市(97.8%)、慈溪市(97.1%)、宁海县(96.4%)、北仑区(92.6%)、鄞州区(91.3%)、江北区(89.7%)。
五是块状经济特征明显。我市中小工业企业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当地的资源和传统加工优势,形成了特色明显的区域经济。如余姚的塑料、慈溪的打火机、宁海的文具和模具制造业、象山爵溪的针织衫裤等多个“一镇一品”、“一村一品”专业生产群体,全市工业总产值超亿元的块状经济就有100多个。根据浙江省经贸委对全省2003—2005年块状经济的发展现状调查,2005年宁波市以5395亿元块状经济总量、占全省29.3%的业绩居11个市第一。
六是外向型经济发展快速。2004年,规模以上中小企业完成出口交货值972.6亿元,比上年增长42.3%,占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出口交货值的92.4%,比重比上年提高4.5个百分点。中小企业已成为吸引外资的主要载体,并且有的中小企业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在境外投资,形成新的增长点。
七是对国家税收贡献大。宁波市中小企业在为自己创造财富的同时,也为国家作出了很大贡献。2004年,全市规模以上中小工业企业实现税收总额141.1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税收总额的80.1%,有力地支持了国家和宁波市经济建设。
八是吸纳就业人数多。发展迅猛的中小企业已成为宁波市解决劳动力就业的主渠道。到2004年,宁波市中小工业企业从业人员257.3万人,占全市工业企业职工人数的97.4%,其中规模以下工业企业职工人数达到135.4万人,占全市工业企业职工人数的51.2%,很多失业人员和下岗人员的再就业主要由中小企业解决。
九是盈利能力呈下降趋势。2004年,宁波市规模以上中小企业单体平均实现利润230万元,利税401万元,分别比上年下降27.2%和25.2%;亏损企业1026家,亏损面由2003年的8%扩大到12.4%,亏损企业平均亏损额由2003年的13万元增加到22.3万元。
『伍』 中国制造业的发展现状
近几年,国家在振兴装备制造业,发展高端制造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等方面密集出台了诸多政策和配套措施,《中国制造2025》明确规划了中国制造业未来10的工业之路是一条智能化、自动化之路;在国民经济“十三五”发展规划中也清晰规划了重点发展的领域,智能制造装备产业作为高端制造业的一个重点领域,其发展得到了国家和地方层面的大力支持。
由于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我国投融资对于智能制造方面也非常关注,近年来我国智能制造投融资市场一片火热。
近年来,随着我国科技的飞速发展,我国已逐步由“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迈进。5G时代的到来更加推进了我国科技企业的迅速崛起,同时也加快推动了我国“中国智造”的发展进程。在2020年新冠疫情期间,面对居民出行受阻、企业复工困难、医疗人员缺乏的情况,许多智能制造企业依靠着自身多年的技术积累以及制造优势,研发出送餐机器人、智能医用服务机器人、自动测温机器人等,使得人们疫情下的生活能够正常运转。
目前我国已经具备发展智能制造的条件与技术,包括已经取得了一大批相关技术的研究成果,例如机器人技术、智能信息处理技术、感知技术等等,同时以新型传感器、智能控制系统、工业机器人、自动化成套生产线为主的我国智能制造装备产业体系也初步形成。
国家高度关注 出台多项政策支持工业智能化
由于工业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有着重要地位,因此我国对于工业制造也非常重视。截至2019年底,我国基本跨越“工业2.0”(电气化),开始进入工业互联化阶段,我国开始建设工厂物联网、服务网、数据网、工厂间互联网,工业装备逐渐实现集成。同时我国近年来也发布多项政策推动我国工业智能化的发展,特别是我国颁布的《中国制造2025》,为我国“工业4.0”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 更多数据及分析请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智能制造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陆』 2021年的宁波经济有下行压力吗
2021年宁波经济面临下行压力。2021年上半年,宁波市GDP增长13.1%,增速比一季度回落6.4个百分点,但两年来平均增速6.0%,两年来平均增速比一季度高出0.6个百分点。全市经济运行总体呈现平稳增长态势,取得了来之不易的成果。从2021年上半年经济增长的驱动因素来看,第二产业仍然是产业的主动力。上半年,第二产业增长16.7%,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6.6%。特别是科技业在推动经济增长方面发挥了突出作用。2021年上半年,全国各行业增加值增长17.4%,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贡献7.0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贡献53.6%。服务业增长平稳,上半年上涨10.7%,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42.6%。
从发展预期看,宁波市PMI连续13个月保持增长,市场主体信心不断增强。根据对工业企业的调查,89.2%的企业在第二季度接到的订单高于或处于正常水平。上述工业出口企业中,有7%的企业接到高于或处于正常水平的出口订单。从内生动力来看,制造业投资增速自2020年第二季度转为正以来一直保持快速增长。2021年上半年,经济增速同比增长39.8%,两年平均增速为21.7%。经济内生动力逐步增强。此外,宏观政策继续支持实体经济,帮助企业摆脱困境,为市场注入活力。随着数字改革、建设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宁波片区、加强港航服务能力等各项措施的逐步效果,预计2021年下半年全市经济将继续稳步增长。
『柒』 中国的制造业未来将有怎样的发展趋势
随着市场及政策导向对企业生产效率的更高诉求,传统制造业的智能化转型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核心要素之一,未来,智能设备、工业大数据将与传统制造业深度融合,大幅改善传统制造业生产模式,释放生产力。
《规划》提出推进智能制造的总体路径是:立足制造本质,紧扣智能特征,以工艺、装备为核心,以数据为基础,依托制造单元、车间、工厂、供应链等载体,构建虚实融合、知识驱动、动态优化、安全高效、绿色低碳的智能制造系统,推动制造业实现数字化转型、网络化协同、智能化变革。
构建相关数据信息模型,突破生产过程数据集成和跨平台、跨领域业务互联,跨企业信息交互和协同优化以及智能制造系统规划设计、仿真优化4类系统集成技术。开展场景、车间、工厂、供应链等多层级智能化设计、网络协同制造、大规模个性化定制、共享制造、智能运维服务等新模式。
加强自主供给,大力发展智能制造装备,引导软件、装备、用户展开生产制造、经营管理、控制执行等工业软件。Hightopo面向典型场景和细分行业为中小企业提供轻量化、易维护、低成本解决方案。强大的可视化引擎技术打造集智能化、绿色化的数字型智能制造业可视化管理模式。为想要数字化转型的企业,如智能车间、智能装配工厂、工程机械设备厂、汽车制造业、物流仓管管理等行业提供转型新思路。
通过对接数据接口实现三维场景里重点设备业务数据可视化,在页面中展示重点关注设备状态,利用不同颜色的设备数值、图标代表不同的设备状态。向轻型制造业加强渗透,数字孪生基于实体数字建模、物联网、大数据、 人工智能等技术,通过构建物理空间与数字空间之间的闭环数据交换通道,实现数字空 间和工业设备的虚实客观映射,在数字空间 对物理设备的实时状态进行呈现,未来数字孪生将向轻型制造业加强渗透。
智能制造的核心是在海量工业数据的基础上,通过对数据的深度集成和分析,运用数据可视化实现智能化的决策,并通过柔性生产、动态调控、网联协同等新型制造模式,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捌』 宁波市质量技术监督局鄞州分局的内设机构或下属单位情况
办公室(法制科)
协调局机关日常管理工作;制订和组织实施质量技术监督事业发展和科技发展的规划、计划;监管固有资产和行政事业性收费;负责财务、审计、统计、基建、科研、技改等工作;负责文秘、宣传、信息、档案、保密、信访和行政后勤等日常事务工作;按照干部管理权限,负责管理本局干部;做好人事、劳动工资、教育培训、专业技术职务评聘、职业资格和离退休人员管理服务工作;负责局机关和直属事业单位的党群、纪检、监察等工作;组织实施行政执法监督检查;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组织指导法制宣传;组织协调应诉工作。 科室负责人:赵春晖
质量科
组织实施质量振兴政策措施;研究制订提高本区质量水平的发展战略和发展规划;研究分析质量形势,发布质量信息;组织实施质量奖励制度;组织协调重大质量事故的调查处理;管理检验机构;开展产品认证和质量体系认证,监督质量认证、认证咨询行为。 科室负责人:陈方飞
标准计量科
组织实施标准化和计量法律、法规;编制标准化和计量工作计划,组织实施标准化、计量工作的政策措施;监督标准的贯彻执行;推行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组织制订农业标准规范;负责企业执行标准的备案管理;组织做好有关组织机构代码、物品编码工作;组织本地区量值传递,依法管理计量器具;规范计量行为,组织实施强制计量检定;组织建立区级计量标准,执行计量检定规程和计量技术规范;负责辖区内校准、检验机构的监督管理工作;对质量认证、认证咨询行为进行监督;指导标准化协会和计量测试学会工作。 科室负责人:俞永程
监督稽查科
组织贯彻执行有关质量技术监督的法律、法规;制订本区重点产品质量监督检查和管理的政策、措施、办法并组织实施;对质量问题突出的产品或区域开展质量整治;负责查处生产领域产品质量违法行为,配合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查处流通领域商品假冒伪劣等违法行为;管理产品质量鉴定、仲裁检验和质量申诉、举报工作。 科室负责人:童鹏程
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科
调查辖区食品及相关产品生产企业基本情况,建立企业档案;对辖区内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实施分片式定责制的监管,对辖区生产加工企业开展巡查、定期检验、QS年审等工作,对无证生产等违法行为执法查处;开展辖区内食品生产质量整治工作;协助培训企业从业人员的食品质量安全卫生知识;开展QS市场准入工作,为辖区食品生产加工企业提供技术咨询服务,帮助有条件企业获得市场准入资格。 科室负责人:陈春阳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科
管理锅炉、压力容器、电梯、防爆电器、压力管道和电梯、起重机、厂内机动车辆、游艺机及游乐设施、客运索道等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负责对锅炉、压力容器、气瓶、压力管道的设计、制造、安装、使用、检验、修理、改造等环节的监督检查;对有关事故进行调查处理和统计分析。 科室负责人:陈志良
稽查大队(打假办)
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开展行政执法工作;打击生产和销售假冒伪劣产品行为;对重点产品的质量和市场商品质量实施监督检查;查处上级部门交办的和有关部门移送的案件,查取社会举报投诉案件;处理辖区内发生的一般案件;做好案件统计工作,不定期地向社会公布有关检查结果;做好封存(没收)财物的管理保管工作;承办上级业务部门及局交办的其他事项。承担区打假办的日常工作。 科室负责人:金根兴
集士港工作站(稽查中队)
集仕港工作站(中队)负责高桥、集仕港、横街、古林片的质量技术监督工作。主要职责: (1)全面开展辖区产品质量状况普查,建立工作档案,分类分级登记造册,并实施动态管理。按照上级部署,开展专项调查活动,并及时汇总上报有关信息。 (2)按照上级部门巡查方案等规定的频次、内容和工作要求,开展质量、计量、标准化、食品、特种设备安全日常巡查活动。 (3)积极宣传质量技术监督法律、法规,宣贯相关产品标准和技术规范。 (4)负责辖区内生产加工领域内打假治劣工作,对于监管对象一般违法行为,要立即予以查处;对于监管对象严重违法行为、特种设备安全隐患等,应立即上报区局相关业务科室进行查处,紧急情况下,可先予以调查或采取行政强制措施。 (5)负责辖区内定检计划的实施。负责定检工作中的调查、检查和抽样、信息汇总上报等任务。负责产品质量不合格企业的后处理工作。 (6)及时报告辖区内较大的、较严重的、规模性、区域性的质量安全隐患或苗头,并按照统一部署,协调有关机构进行集中整治。 (7)主动及时周到地为企业提供现场指导和跟踪服务。帮助企业培训相关检测、检定人员;指导企业建立健全质量、计量、标准化、食品、特种设备管理制度,完善质量保证、计量、标准化工作体系;帮助有条件的企业及时申报相关认证、许可证、名牌等相关工作;积极开展技术咨询服务活动,积极推荐区局技术机构,对于在本辖区内开展的各项检定工作予以支持和协助;把监管寓于服务中,对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遇到质量技术监督相关困难和问题,要及时主动予以帮助,为企业生产保驾护航。 (8)受理辖区内的争议申诉,并认真处理。受理辖区内违法案件的举报,并及时报告上级相关科室、或按照相关业务科室要求立即采取紧急处置措施。 (9)负责上级和相关业务科室交办的其他工作。 (10)加强与辖区乡镇(街道)党委、政府和工业园区、投资创业中心管委会沟通,经常汇报、通报有关工作情况,当好参谋,服务当地经济发展。 (11)加强与当地横向单位的联系,搞好联络、协调工作。 地址:鄞州区集士港镇商贸路14号
『玖』 宁波市人民政府关于废止2001年底以前发布的部分政府规章和其他政策措施的决定
宁波市人民政府令
(第96号)
《宁波市人民政府关于废止2001年底以前发布的部分政府规章和其他政策措施的决定》已经2002年3月8日市人民政府第三十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
市长 金德水
二00二年三月十五日
宁波市人民政府关于废止2001年底以前发布的
部分政府规章和其他政策措施的决定
为了适应改革开放和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及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新形势的需要,市人民政府对截至2001年底我市现行政府规章和其他政策措施进行了全面的清理。经过清理,市人民政府决定:下列167件政府规章和其他政策措施,或因主要内容与新的法律、法规或者已经修改的法律、法规,党和国家新的方针政策或者已经调整的方针政策不相适应,或因适用期已过或者调整对象已经消失,予以废止(见附件1)或宣布失效(见附件2)。
## 附件1: 市政府决定废止的文件目录(118件)
序号文号发布日期文件名1市政[1986]12号1986.1.18关于建立副食品储备基金的通知
2
市政[1986]18号
1986.2.22
批转市劳动局、财税局《关于执行省人大常委会颁发的
<宁波市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劳动管理实施办法>的几点
意见》的通知3
市政[1986]28号
1986.3.26
批转市无线电管委会《关于加强对无线电发射设备意
见的报告》的通知4
市政[1986]41号
1986.4.28
转发市房地局《关于执行<宁波市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土
地使用管理实施办法>的规定》的通知5市政[1986]45号1986.5.3关于印发《宁波市技术市场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6
市政[1986]88号
1986.10.4
印发《宁波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推动横向经济联合
的暂行规定》的通知7
市政[1986]99号
1986.10.12
印发《宁波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改革商业体制,搞活
商品流通若干问题的意见》的通知8
市政[1986]104号
1986.10.27
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鼓励外商投资的规定》的若
干意见9市政办[1987]30号1987.5.8关于加强棉纱、坯布管理的若干暂行规定10
市政[1987]44号
1987.7.10
印发《关于实行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的试行办法》的通
知11市政办[1987]51号1987.7.28关于坚决制止紧销商品“卖大户”等问题的通知12
市政办[1987]70号
1987.8.27
转发市工商局《宁波市城乡集市贸易违章行为处理实
施办法(试行)》的通知
13
市政办[1987]76号
1987.9.7
关于转发经贸部[87]外经贸综字第45号、[87]外经贸
综管体字第61号和省经贸厅[87]浙经贸办字第620
号文通知14
市政[1988]6号
1988.1.20
印发《关于进一步发展来料加工装配等业务的规定(试
行)》的通知15市政[1988]10号1988.1.23关于粮食附加税使用问题的通知16
市政发[1988]17号
1988.1.26
批转国家外汇管理局宁波分局关于开放外汇调剂市场
和建立外汇调剂中心请示的通知17市政办[1988]10号1988.1.29转发市经委关于市优质产品评选办法请示的通知18市政[1988]18号1988.2.22关于进一步推动横向经济联合的补充规定19市政发[1988]60号1988.3.15批转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体制改革的意见的通知20市政[1988]33号1988.4.30关于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宁波生产资料交易市场的意见21市政[1988]49号1988.6.10宁波市出口商品留成外汇分配暂行办法22市政([988]59号1988.7.6关于加强棉花产购销管理的通知23
市政办发[1988]33号
1988.10.24
转发市财办、财税局制定的关于建立蔬菜副食品生产
发展等三项基金制度的通知24甬政办发[1989]9号1989.1.16关于加强鳗苗收购管理工作的通知25甬政[1989]1号1989.1.19关于化肥、农药、农膜实行专营有关问题的通知26甬政办[1989]26号1989.4.12关于调整黄酒价格及整顿酿酒行业的协调会议纪要27
甬政办[1989]25号
1989.4.18
转发市计委关于加强我市地方自有外汇计划管理工作
若干意见的通知28
甬政办发[1989]47号
1989.5.5
转发关于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补充
意见的通知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