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马克思主义三大理论来源及代表人物
理论来源:德国的古典哲学,英国的政治经济学和欧洲空想社会主义
资本主义社会实践的发展,使得各种社会现象的物质根源越来越清晰地显露了出来,使得用社会存在去说明社会意识成为可能。
无产阶级的斗争实践呼唤着马克思主义哲学,这种斗争实践也迫切需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
自然科学的发展和成果,冲破了形而上学世界观,为唯物辩证地考察自然提供了前提。
代表人物:
德国古典哲学:康德、黑格尔的辩证唯物主义、费尔巴哈的唯心主义、费希特、谢林。
古典政治经济学:威廉·配第、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布阿吉尔贝尔、西斯蒙第。
空想社会主义:圣西门、傅立叶、罗伯特·欧文
(1)马克思公共服务理论发展史扩展阅读:
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包含两个组成部分,即为现代唯物主义和现代科学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包含两部分内容,科学社会主义革命理论(即政权理论部分),科学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
科学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包含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内容,科学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结构设计;第二部分内容,科学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运行原理设计。
在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潮内,有两种不同的趋向:
①按照黑格尔主义、弗洛伊德主义、存在主义的精神解释和发挥马克思主义,被称作黑格尔主义马克思主义、弗洛伊德主义马克思主义和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
②按照新实证主义、结构主义的精神解释和发挥马克思主义,被称作新实证主义马克思主义和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
西方马克思主义认为,马克思主义逐渐不适应历史运动,并对非马克思主义获得的成就加以排斥,因而经常处在不理解工人阶级和其他阶级的变化发展的经验的危险之中。为了防止和克服这种危险,西方马克思主义断然反对教条主义,主张由每一代来重新发现、重新创造马克思主义。
在“重新发现”和“重新创造”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不同趋向和流派,都强调马克思主义的某个方面,而指责、否定其另一个方面;都把马克思和恩格斯、列宁对立起来,并按照自己的需要批评恩格斯和列宁阐述的某些原理。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不同趋向和流派,在分析研究发达资本主义社会出现的新情况和新现象的基础上,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痼疾和问题,探索了西方革命的途径,并且批评了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弊端和缺陷。
但是,由于它们脱离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因而没有能够为现代西方社会指出一条摆脱资本主义、走向社会主义的道路。
马克思主义是一套关于阶级斗争的学说,争取人类解放的学说。要实现人类解放,就要消灭私有制,而这以无产阶级革命为手段,正如毛泽东所说,“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十月革命乃至后来的中国革命都是马克思主义革命理论的实践。
就革命道路方面马克思主义者存在分歧,但就主张革命道路而言,国际的托洛茨基派别是继承马克思的革命学说且以无产阶级为基础的。
总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品质所决定的。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深入学习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将之应用于中国的具体的环境,使之成为伟大中华民族的一部分而和这个民族血肉相联,是历史赋予我们的重要使命。
马克思主义最大的存在意义就是告诉我们,观察任何一件事情一定要从实践开始,实事求是,不怕一切思想束缚,哪怕是曾经认为是正确的,后来被证明是行不通或不合时宜的,都要改正,只要我们的目标不变,采取何种形式都不重要。
马克思主义是一种思考问题的方法,不是一种对社会的预测或规范,在学习马克思主义时不应当先入为主的认为马克思主义是某种社会制度的代言人。马克思主义观察世界的方法是一流的,用好了它,则无往而不胜。
B. 公共财政理论的发展演变
在西方,国家与市场的关系是经济学的一个十分古老但又永新的话题,但从一开始财政手段就一直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虽说公共财政就是市场经济下的财政,但并不是说从市场经济出现的那一天产生,它就与市场经济严格对位的,市场经济本身有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有了商品的交换就有了市场,但是具体哪一天算是进入了市场经济,并非有一个明确的界限。同样财政是何时进入了公共财政这个形态,也不明确。从欧洲的经验看,所谓公共财政就是资产阶级革命之后,由以公共权力为基础,以法律为依托的财政取代了原来的王室财政之后所产生的一种理财形态,它是在“形态”这个层次上,作为王室财政的对立物而产生的。它在具体理财运作上形成了一系列规范,其中包含一些基本的原则:
(1)公共财政要依托于宪法和法制。宪法和法制包含了公民的自由、平等、财产权等内容,同时也规定公共财政和理财部门即财政部门是独立的,是不受其他部门管辖的,是公众的理财机构,它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行使其职责。公民须向国家纳税,并且大家所遵循的原则是一致的,同时公民对财政有监督权,这样就从经济上规定了公民的平等身份;
(2)税收机关无权制定税法,而只能由体现国民意愿的议会这一立法机构来决定;
(3)税收所得的收入和支出要绝对分开,收税的人不能决定钱如何使用;
(4)公民有纳税义务,同时也享受纳税人的权力。
根据这几点原则,可理解为,公共财政实际上所体现的是一种资产阶级民主制度、依法治国框架下的理财,而法制化的社会,规范的公共选择制度的形成则是公共财政赖以存在的基本依托,这种法制化社会与资产阶级革命及其后市场经济的发展有密切的联系。这一点对于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来说,有许多东西值得借鉴。 20世纪70年代西方出现了“滞胀”局面。以米尔顿·弗里德曼为代表的一批经济学家借此发动了一场对凯恩斯主义的“反革命”,其中主要有货币主义、供给学派和理性预期学派。但这些反对者们并未建立起一套足以与凯恩斯主义相抗衡的财政学说,区别只是,他们力图在这个框架内恢复古典学派的传统。他们首先责难国家对经济活动的大规模干预,认为正是国家干预窒息了市场经济的活力,造成了70年代的“滞胀”局面。“财政最重要”的政策主张也受到攻击,代之以“货币最重要”的政策结论。当人们围绕着凯恩斯理论无休止争议时,以詹姆斯·麦吉尔·布坎南和戈登·图洛克为首的一批经济学家在财政学的一个重要领域中取得了重大的理论进展。他们将财政作为公共部门经济,并从市场失灵理论角度,集中研究社会公共需要及满足这一需要的产品——公共物品问题,分析了决定公共物品l的生产及分配的过程,以及生产公共物品的机器——国家的组织和机构。他们认为,自由市场制度是建立在交换的等价原则之上的,只有那些具有排斥性质的可交换的财产权力的私人产品才能进行市场交易。而公共产品不具有这些性质,所以公共产品的交换行为难以产生,消费者与供给者之间的联系由此中断,虽然存在市场需求,但却没有市场供给,这时政府应予以介入,提供这种产品,弥补市场的这个局限性。同时由于公共产品具有两个内在特性,又决定政府介入之后公共支出具有不断膨胀的趋势。
第一个内在特性是,公共产品需求的收入弹性大于1。恩格尔定律告诉我们,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收入中用于食品等“生理需要”的开支比例越来越小,而用于非生活必需品等“精神需要”的开支比例将越来越大。当个人收入越过一定水平时,越是非必需品就变得越来越重要,人们就需要越来越多的政府服务,这时,医疗保健、文体设施、交通运输、社会保险、公共安全等优效型公共产品就开始日益“侵蚀”和“挤占”消费结构中的私人产品的相对份额。公共产品的社会需求的不断提高,成了推动公共支出不断膨胀的原始动力。
第二个内在特性是,公共资本存量与私人资本存量之间有一种密切的内在函数关系。战后以来,西方国家对公共基础投资的每一次胀或缩无不刺激着或影响着私人投资趋势的波动,从而对宏观经济的总量运行发生着巨大作用。据美国经济学教授阿斯乔的研究表明,在美国1950-1988年近40年的公共投资曲线中,前20年(1950-1970年)是呈上升趋势的,后十几年是下降的。阿斯乔指出,像公路、街道、机场、排水和供水等基础设施的国家投资,是与私人投资相互补充的,不注意国家基础设施的数量和质量,将严重阻碍整个经济的运行。阿斯乔的研究成果表明,美国战后以来前20年经济增长之所以能够达到10%以上,是因为国家扩大了对基础设施的投资,后20年经济增长率之所以持续下降,其主要原因在于公共设施的投资净额几乎处于停滞状态。这对于我国深化财政支出改革具有借鉴作用。
从实证分析的角度讲,一百多年前德国的阿道夫·瓦格纳就曾预言:“进入工业化以后,经济中的公共部门在数量上和比例上仍将具有一种内在的扩大趋势,公共支出将不断膨胀。”美国著名财政学专家理查德·马斯格雷夫运用实证分析的方法,对英、美、德等三国的公共支出结构的变化作了考察,其结果总的来说,西方公共部门发展的趋势与瓦格纳的预测也是相吻合的:公共支出占GNP的比率,英国从1890年的8.9%上升到1955年的36.6%;美国从7.1%上升到1962年的44.1% 。
其实,早在瓦格纳之前,马克思就已经预料到,用于“公共需要” 的那部分“扣除”(指公共产品)将会日益膨胀;他指出,扣除的那部分须划成三份:(1)“和生产没有关系的一般管理费用”;(2)用来满足“共同需要”的部分,“如学校、保健设施等”;(3)为丧失劳动能力的人等等设立的基金。马克思明确预言道,用于满足“共同需要”的那部分,“将会立即显著增加,并将随着新社会的发展而日益增加”。今天看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公共支出的膨胀与公共部门的强大,其原因,马克思早就作了解答。马克思的预言已经得到了实践的印证,并将继续得到未来发展的印证。这也为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公共财政基本框架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 美国著名财政专家理查德·马斯格雷夫在其经典著作《公共财政理论》中把政府的经济作用或财政的职能分为三种:稳定经济(维护充分就业条件下的经济)、收入分配、(资源)再配置。
稳定经济包含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多重含义。充分就业是指可就业人口的就业率达到了由该国当时社会经济状况所能承受的最大比率。物价稳定是指物价上涨幅度维持在不至于影响社会经济正常运行的范围内,而非物价冻结,上涨率为零,即使在经济运行正常时期,物价的轻度上升也是一个必须接受的事实。国际收支平衡指的是一国在国际经济往来中维持经常性项目收支(进出口收支、劳务收支和无偿转移收支)的大体平衡,因为国际收支与国内收支是密切联系的,国际收支不平衡国内收支就不平衡。财政实现稳定经济的机制和手段主要有:(1)经济稳定的目标集中体现为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的大体平衡。财政政策是维系总供求大体平衡的重要手段,当总需求超过总供给时,财政可以实行紧缩政策,减少支出和增加税收或两者并举,一旦出现总需求小于总供给的情况,财政可以实行适度放松政策,增加支出和减少税收或两者同时并举,由此扩大总需求;(2)在财政实践中,还可以通过一种制度性安排,发挥某种“自动”稳定作用,例如累进税制度、失业救济金制度,都明显具有这种作用;(3)通过投资、补贴和税收等多方面安排,加快农业、能源、交通运输等公共基础设施的发展;(4)财政应切实保证非生产性的社会公共需要,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和平安定的环境。
收入分配的目标是实现公平分配,而公平分配包括经济公平和社会公平两层次。经济公平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强调的是要素投入和要素收入相对称,它是在平等竞争的环境下由等价交换来实现的。社会公平是指将收入差距维护在现阶段社会各阶层居民所能接受的合理范围内。平均不等于公平,甚至是社会公平的背离。财政实现收入分配职能的机制和手段主要有:(1)划清市场分配与财政分配的界限和范围,原则上属于市场分配的财政不能越俎代庖,凡是属于财政分配的,财政应尽其职;(2)规范工资制度;(3)加强税收调节;(4)通过转移性支出,如社会保障支出、救济支出、补贴等,使每个社会成员得以维持起码的生活水平和福利水平。
资源配置,广义地理解是指社会总产品的配置,狭义地理解是指生产要素的配置。财政配置资源的机制和手段主要有:(1)根据政府职能确定社会公共需要的基本范围,确定财政收支占GDP的合理比例,从而符合高效的资源配置原则;(2)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如生产性支出与非生产性支出比例,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比例;(3)合理安排政府投资的规模、结构,加大政府对社会总投资的调节力度,提高社会投资整体效率。
C. 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在发展中经历了哪些阶段
马克思主义是否有前后期之分的问题,是一个是否承认马克思主义在其创始人的思想发展中有无重大变化的问题,目前出现了两种观点,其一是认为马克思主义有前后期之分,后期思想否定了前期思想中的基本观点:暴力革命、无产阶级专政、共产主义理论。其二是认为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是前后一贯的,没什么重大的变化可以区分出前期与后期来。前者片面夸大和强调了马克思主义前后思想之间的差异性,后者则片面强调了前后思想之间的一致性,本文认为必须既看到其前后的连续性、一致性,又不能忽视和低估其前后思想之间的重大变化;既要承认马克思主义后期有重大变化,又不能夸大到后期完全否定了前期的基本思想。马克思主义在其发展中经历了三个阶段,下文将陈述这样区分的理由。
一
马克思主义的第一阶段为1845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合写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之前的准备阶段,他们还没有完全摆脱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影响,尚处在人本主义的共产主义思想的阶段,其基本观点是认为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都是人的本质的异化,共产主义就是主张消灭私有制来使资产者和无产者复归于人的本质的一种学说,恩格斯在其1886年为《英国工人阶级状况》所写的序言中所批评的就是这样一种共产主义理论,决非马克思和恩格斯后来创建的以唯物史观为基础的共产主义理论。这一阶段的代表作是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恩格斯的《英国工人阶级状况》。
第二阶段是从1845年的《德意志意识形态》和1848年的《共产党宣言》开始的阶段,即克服了人本主义的共产主义思想,创建了以唯物史观为基础的阶级斗争学说,主张通过暴力革命夺取政权,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建立以生产资料社会化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社会,其代表作就是所谓三大名篇:《共产党宣言》《法兰西内战》《哥达纲领批判》。这是一个马克思主义创建和发展的阶段。
第三阶段是1883年马克思逝世后恩格斯独力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阶段。恩格斯经历和看到了马克思所没有经历和见到的新的实践和新的事实,他必须用它们来检验他和马克思共同创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对过去确立的一些基本观点进行反思,加以补充和修正。恩格斯本来就是一位思想敏锐的独立思想家,他早年写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曾对马克思产生过重大影响,然而恩格斯一直对马克思非常推崇和尊重,总是把他们共同创建的成就归功于马克思,自己甘愿充当“第二提琴手”。马克思逝世后恩格斯再次确立了他独立思想家的地位,恩格斯在他最后十余年的理论和实践活动中充分展示了他的忠诚、谦虚、务实、勇于自我批评的个性和个人魅力,他解决了马克思在世时没有遇到过的理论和实践方面的重大问题,因而是马克思主义发展中不可缺少的、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阶段。
二
第一阶段与第二阶段的区分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者中间是没有多大争议的,唯一要明辨的是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一书的序言中所批判的是哪种共产主义理论的问题。序言中的那段有不同解读的话是这样写的:“几乎用不着指出,本书在哲学、经济和政治方面的总的理论观点,和我现在的观点决不是完全一致的……例如本书,特别是在末尾,很强调这样一个论点:共产主义不是一种单纯的工人阶级的党派性学说,而是一种最终目的在于把连同资本家在内的整个社会从现存关系的狭小范围里解放出来的理论。这在抽象的意义上是正确的,然而在实践中在大多数情况下不仅是无益的,甚至还要更坏。只要有产阶级不但自己不感到有任何解放的需要,而且还全力反对工人阶级的自我解放,工人阶级就应当单独地准备和实现社会革命。……现在也还有不少人,站在不偏不倚的高高在上的立场向工人阶级鼓吹一种凌驾于一切阶级对立和阶级斗争之上的社会主义,这些人如果不是还需要多多学习的新手,就是工人的最凶恶的敌人,披着羊皮的豺狼。”很显然,恩格斯在此批判的是企图通过阶级调和与阶级合作来实现社会革命的那种共产主义观点,这就是《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中的观点,文中说“本书……的总的观点,和我现在的观点决不是完全一致的,”“例如本书,特别是在末尾……”。表明他批判的是《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中的观点,决非三大名篇中的观点。这个观点与“我现在”即1886年时的观点是不完全一致的,1886年的观点是什么样的观点呢?(1)在1887年出版的美国版序言中,与包含了写有上述那段话的附录同时与读者见面时,读者看到了恩格斯的这段话:“最终目的是工人阶级夺取政权以便实现整个社会对一切生产资料——土地、铁路、矿山、机器等等——的直接占有,供全体为了全体利益而共同利用。”(2)在1893年5月11日答法国《费加罗》报记者的谈话中说,“当我们把生产资料转交到整个社会手里时,我们就心满意足了……”。(3)在1889年12月18日给丹麦社会民主工党的革命派格·特里尔的信中说:“无产阶级不通过暴力革命就不可能夺取自己的政治统治,即通往新社会的唯一大门,在这一点上,我们的意见是一致的。”仅此三条已足以充分证明,认为恩格斯在1886年写那段话时已经否定了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否定了共产主义理论是根本站不住脚的。张光明在《炎黄春秋》2011年第11期上写的文章中对上述曲解恩格斯观点的批评是正确的,但他从否定论据上推至否定论点,不承认马克思主义有前后期之分,这是缺乏根据的,论据引错了不等于论点也全错了。张先生忽视和低估了恩格斯晚年的思想转向,这个思想变化对当时及其身后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假如恩格斯晚年只是不断重复马克思在世时他们共同创建的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那就的确没什么理由认为存在着马克思主义发展中的第三阶段,或者说前后期之分是缺乏根据的。事情完全不是这样,恩格斯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所作的补充修正中,提出了许多新论点,其重要性足以构成马克思主义发展中的一个新阶段即第三阶段。
三
恩格斯晚年对他与马克思共同创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四个基本观点上做出了重大的补充和修正。
1.从不断革命论到不断发展论
马克思与恩格斯在与其他政党、团体的竞争中,为了争取更多工人群众的支持,难免会提出一些不切实际的过激主张。在1850年《中央委员会告共产主义者同盟书》中提出,“假若小资产者主张赎买铁路和工厂,工人就应该要求把这些铁路和工厂作为反动派财产干脆由国家加以没收,不予任何补偿。假若民主派主张施行比例税,工人就应该要求施行累进税;假若民主派自己主张施行温和的累进税,工人就应该坚持施行累进税极大而使大资本家必遭覆灭的累进税;假若民主派要求调整国债,工人就应该要求宣布国家破产。这就是说,工人的要求到处都必须针对着民主派的让步和措施来决定。”“他们的战斗口号应该是:‘不断革命’”。这是争夺对工人运动领导权时的一种策略,即总是要提出比对手更激进更有损于资产阶级,更有利于无产阶级的利益的政策、口号来,用以彰显自己比对方更先进更能代表工人阶级的利益。马、恩提倡的就是“向左、向左、再向左!”越激进越好!在符合社会的实际及其发展趋势,符合群众愿望的情况下,这是可以有效地提高共产党的声望,战胜其他党派的,但是假如把它作为一种普遍适用的原则,就很可能背弃实事求是的原则,超出现实的可能性,脱离群众,造成巨大的恶果。马克思在批判哥达纲领时称:“纲领的政治要求除了陈旧的,人所共知的民主主义的废话,如普选权、直接立法权、人民权利、人民军队等等之外,没有任何内容。”他还指责纲领中有关“平等的国民教育”、“科学自由”、“信仰自由”等条目。他承认这些要求在其他国家中已实现了,但德国尚未实现,既然如此,就不应指责它是“民主主义的废话”,放在党纲里就没错。马克思之所以要如此说,就是故意要贬低拉萨尔派,指责他们没超出资产阶级的要求,以此与拉萨尔派争夺对德国社会民主党的思想上的领导权。马克思的这一过激言论影响不好,后来终于在《1891年德国社会民主党纲领草案的批判》中,恩格斯有机会对此作了修正,他写道:“德国落后的政治制度妨碍着它为……人类的斗争。首先它必须为运动争得自由的场所,必须扫清大量的封建主义和专制制度残余,一句话,就是必须完成德国资产阶级政党过去是而且现在仍然是由于过于怯懦而不能完成的工作。因此,它至少在今天应该把其他文明国家里已经由资产阶级亲手实现了的各种要求也写进自己的纲领中。”
不断革命论的实质首先是没有把反对封建专制主义建立民主共和国的斗争放在足够重要的首要位置上,而是急于提出带有社会主义性质的政治、经济要求来,削弱了反封建争民主的斗争;其次是认为一旦民主革命的任务完成,就应马上转入社会主义革命的斗争,中间不应有停顿,忽视了社会主义革命要受到经济条件的制约,这无异是认为那些还存在着大量封建专制主义的国家中的资本主义就已经成熟了,可以用社会主义来取代资本主义了。普遍的情况恰好相反,这样的国家一定是尚处在资本主义发展的早期,还远没有成熟到需要社会主义革命的阶段。恩格斯晚年深刻反思了这一问题,他指出,“历史表明,我们以及所有和我们有同样想法的人,都是不对的。历史清楚地表明,当时欧洲大陆经济发展的状况还远没有成熟到可以铲除资本主义生产的程度:历史用经济革命证明了这一点……这一切都是以资本主义为基础的,可见这个基础在1848年还具有很大的扩展能力。”因此,完成了反封建专制主义建立民主共和国后,资本主义尚有很长一段时期是处在有力地促进生产力发展的上升时期,远未达到“垂死的”阶段,此时最应做的事不是“不断革命”,把社会主义革命提到日程上来,而是应当踏踏实实地为改善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政治经济地位,为促进社会的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进行长期的渐进的工作,以等待最后的“决战”时期的到来。因为“既然它还远不能以一次重大的打击取得胜利,而不得不慢慢地向前推进,在严酷顽强的斗争中夺取一个又一个的阵地……”他明确地说,“我们
D. 论述马克思主义产生和发展的主要历史进程
马克思主义产生与发展
1.资本主义制度促进了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同时又产生了自身无法克服的矛盾,这促使人们全面思考经济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和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等问题,引起了人们对资本主义制度合理性的怀疑,同时又引发并加剧了资本主义制度下两个最基本阶级——工人阶级与资本家阶级之间的阶级矛盾。因此,资本主义固有矛盾的发展,预示着未来社会革命的性质和历史发展的方向,这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的条件和基础。
2.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趋激化,对科学理论的指导提出了强烈的需求,这就成为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
3.马克思主义是在吸收了几千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的一切优秀成果,尤其是在批判地继承、吸收人类19世纪所创造的优秀成果——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合理成分的基础上,在总结资本主义制度发展和工人阶级斗争实践基础上创立和发展起来的。19世纪40-60年代,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实现了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变革,创立了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是在实践中产生的,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这种发展,除了马克思恩格斯根据实践的发展对自己创立的理论不断发展和完善外,其后首先是由列宁等马克思主义者在领导俄国革命中实现的。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诞生后,不仅将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而且还根据中国的具体实际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先后产生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4)马克思公共服务理论发展史扩展阅读:
马克思主义(Marxism)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简称,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覆盖了马克思本人关于未来社会形态——科学社会主义的全部观点和全部学说。
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包含两个组成部分,即为现代唯物主义和现代科学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包含两部分内容,科学社会主义革命理论(即政权理论部分),科学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
科学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包含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内容,科学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结构设计;第二部分内容,科学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运行原理设计。
马克思主义
E.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产生:
1.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是无产阶级的产生与发展。
2.思想基础是德国古典哲学,主要是黑格尔的辩证法以及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3.从19世纪30年代起,先后爆发了法国里昂工人起义、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和英国工人的宪章运动。这三次工人运动标志着无产阶级已成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1.马克思主义是在实践中产生的,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这种发展,除了马克思恩格斯根据实践的发展对自己创立的理论不断充实和完善外,其后首先是由列宁等马克思主义者在领导俄国革命中实现的。
2.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确立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并在长期奋斗中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先后产生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是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革命,它第一次确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不仅为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指明正确的道路,而且为各门科学的发展提供锐利的武器。
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包含两部分内容,科学社会主义革命理论(即政权理论部分),科学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
科学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包含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内容,科学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结构设计;第二部分内容,科学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运行原理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