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工商服务 > 宁波郑军辉公共服务服务型政府的核心

宁波郑军辉公共服务服务型政府的核心

发布时间:2022-07-18 16:48:58

⑴ 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要求

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要求:
1.健全政府职能体系,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推行电子政务,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
2.加快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规范行政行为,加强行政执法部门建设,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减少政府对微观经济运行的干预。
3.规范垂直管理部门和地方政府的关系。
4.加大机构整合力度,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部门体制,健全部门间协调配合机制,。
5.精简和规范各类议事协调机构及其办事机构,减少行政层次,降低行政成本,着力解决机构重叠、职能交叉、政出多门问题。
6.统筹党委、政府和人大、政协机构设置,减少领导职数,严格控制编制。
7.加快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

⑵ 服务型政府就是以什么为主要职能

服务型政府抄的主要职能是:袭宏观调控、市场监督、社会管理、公共服务。
服务型政府主要是针对中国传统计划经济条件下,政府大包大揽和以计划指令、行政管制为主要手段的管制型政府模式而提出的一种新型的现代政府治理模式。
服务型政府要求政府职能是有限的,政府要还权于社会、还权于市场,政府主要是做市场和个人不能做、不愿做或做不好的事情,即主要是提供维护性的公共服务和社会性的公共服务。维护性的公共服务主要包括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保护财产权利和公民权利、保卫国家安全和社会安全,这是服务型政府的基石;社会性的公共服务主要是指完善的社会福利体系和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包括教育、医疗、卫生、环境保护、公共事业和社会保障等,社会性公共服务是服务型政府的主要体现。

⑶ 服务型政府是什么

一、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含义

所谓公共服务型政府,即满足社会公共需求,提供充足优质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的现代政府。现代服务型政府职能的公共性和有限性,决定了政府职能的核心内容是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公共服务型政府模式,就是由政府来创建一种公共服务的供给体系,由政府或社会来有效(及时和足量)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扩大的公共服务需求。公共服务型政府模式下的公共物品供给主体并非仅限于政府组织,它需要最大限度地吸纳各类社会团体或私人企业参与到公共物品的供给中来。

(一)服务型政府的内涵
从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开始,西方国家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政府改革。在这场新兴的政府改革过程中,新的服务型政府理念浮出水面。概括地讲,这种新的理念主要有以下特征:解决本国的财政问题是西方各国政府改革的主要原因;政府部门开始引进市场理念和私营部门的管理技能;实现政府在公共服务方面由公共服务的提供者变为公共服务的“监督人”;精简政府机构,将自己的职能定位于“掌舵”而非“划桨”。

(二)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决定因素
在当今社会,一国政府要成为公共服务型政府,是由四个方面的基本关系决定的。(1)在普遍的公民主权基础上的民主与宪政,将决定国家权力的公共性质和政府为公民服务的地位。(2)市场经济本质上是公民的经济而不是政府的经济,在政府与市场经济的关系上,市场经济是主体,政府是为市场经济服务的。(3)社会是公民们的社会而不是政府的社会,在政府与社会的关系中,政府是为公民社会服务的。(4)以政府为依托的直接公共服务满足的是公民的直接需求,而间接公共服务即经济调控、市场监管和社会管理则是满足市场经济和公民社会发展的需要。

(三)政府公共服务的范围
政府公共服务的目标就是提供满足公众消费和受益的公共产品,公共产品又分为物质产品和非物质形态的服务产品。物质产品,人们看得见,摸的着,包括公用设施、公共建筑、如道路、桥梁、车站、码头等;非物质形态的服务产品是政府机构及所属的行政事业单位为公众提供的各种行政事业服务,包括办理各种证件,各种咨询以及政府提供的教育、文化、体育、医疗、卫生、保险、社会福利和其他服务事业。

中国公共服务型政府模式的构建

新公共管理改革的核心,是将市场竞争机制和企业管理方法引入到公共服务的提供中来,用于改造传统的政府公共服务模式。主要做法是: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利用市场主体和市场力量来执行和运营某些公共服务项目,并利用市场竞争压力,降低服务成本,提高服务质量,以实现公共服务的“准市场化”;同时将不必由政府承担的职能转移给各种社会组织,通过提供资助补贴、减免税收等优惠方式,引导非营利性组织提供某些公共服务项目。根据政府服务职能的定位,构建公共服务型的政府模式必须做到如下四点。
1.以顾客或市场为服务导向,这是公共服务提供从政府本位、官本位向社会本位、民本位转变的一个基本选择。其主要途径有:(1)扩大政府决策的公众参与。政府提供什么公共服务、怎样提供,应当事先听取公众的意见,以公众意愿作为第一价值取向,并建立有关了解民意、公共参与决策的渠道、规则和程序;(2)政府公共服务应当以社会的评价为主,以服务对象的评价为主,加大公众影响的比重。
2.公共服务职能的市场化。公共服务职能市场化的范围包括以下方面:在公共工程建设领域,凡是属于经营性或竞争性的项目,必须建立公正规范的竞争机制,通过公共招标、内部竞争和合同外包等市场竞争机制,改变公营部门就一定比民营部门强或者民营部门就一定比公营部门强的固有认识。除了义务教育、基础科研、社会保障、公共安全等必须由政府提供的最基本公共服务外,在教育、卫生、体育等公共服务领域,也应当营造竞争环境,利用竞争机制产生的压力来促使服务提供者不断改进服务质量。

3.公共服务职能社会化。公共服务职能的社会化是以顾客为中心的管理模式(顾客导向),即公共服务的提供不再由政府独自承担,政府不再是管理公共事务的惟一机构,许多非政府机构可加入到公共服务的产品提供队伍中来,从而使政府可以部分甚至完全地从日常事务中解脱出来,专心于政策的制定和执行,通过对社会力量的组织、利用和管理,实现公共管理和服务的社会化。
4.公共服务行政管理“法治化”。要认真贯彻行政许可法,加强行政执法监督,把事前监督和事后监督有机结合起来,从行政系统内部监督、新闻舆论监督和人民群众监督三个方面着手,强化对权力行使环节的全程监督,及时纠正、制止违法和不当的行政行为,把依法行政落实到实处。同时,坚持不懈地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切实增强政府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依法行政的自觉性和依法决策、依法处理经济社会事务的水平,确保在行政执行中严格依法办事。

⑷ 如何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

改变传统行政观念 树立现代政府理念 所谓现代政府理念即公共服务型政府理念。现代政府理念是在20世纪80年代新公共管理运动蔚然成风的背景下首先由西方国家提出的,此后又得到多次修正。这一理念主张管理就是服务,政府的存在是为了满足社会的需求,政府应尽可能地为社会提供满意的公共产品。 要确立现代政府理念,关键要克服传统行政管理观念的束缚和影响。 一、划清传统行政观念和现代政府理念的界限 传统的行政管理观念与现代政府理念是两种根本不同的思想理论体系。其本质区别主要表现在: 1、出发点不同。在传统的行政管理观念支配下的管制型政府是为了实现统制而行使权力。它主张官本位,权力本位。而现代政府理念支配下的服务型政府则是从公民需要出发,主张人本位,社会本位,以为公民谋福祉为宗旨。 2、政府工作的实现过程不同。在传统行政管理观念支配下的管制型政府的管理是一种居高临下的“恩赐”过程,是一种自上而下的统治;而在现代政府理念支配下的服务型政府的管理则是公民与服务者互动的过程,双方可以交流信息,相互协商,达成一致。 3、工作对象的选择权利不同。在传统的行政管理观念支配下的管制型政府面前,被服务者也是被统治对象。因此,一切服务都不排斥强制性(包括出于好心的服务);而在现代政府理念支配下的服务型政府的管理模式下,服务的成立条件则是被服务者的自愿与要求。因此,杜绝非法不合理强制是对服务型政府的基本要求。 4、对政府职能定位不同。传统的行政管理观念认为,政府的核心职责是发展经济,要建立管制型政府以便管理经济和社会。现代政府理念则认为,政府的核心职能是公共服务,即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包括加强城乡公共设施建设,发展社会就业、社会保障服务和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公共事业,以及发布公共信息等。 5、对政府工作检测的标准不同。传统理念把行政效率作为检测政府工作的标准。现代理念则以绩效作为检测政府工作的标准。 当前,重在实现三方面转变:指导思想上实现由政府本位、官本位向社会本位、公民本位转变;管理内容上实现由全能政府向有限政府的转变;管理方式上实现由直接管理向间接管理的转变。 二、树立现代政府理念 所谓现代政府即公共服务型政府,也就是以公民为中心的政府。政府是人民的政府,因而政府在为“国家”这条船掌舵的时候,必须听从人民的意见。这就要求政府在从经济发展型向公共服务型转变的过程中,树立如下理念: 1、以民为本。政府要确立公民取向的公民第一主义。 2、主权在民。国家主权属于人民,而不是属于某个个人或利益集团。因此,保障公民权利,促进公民权利的实现是政府的基本职能。 3、“顾客”至上。政府要致力于建设一个“企业家政府”,像企业家一样想尽一切办法满足作为消费者的人民的合理期待和正当要求,不断提升为人民服务的标准。 4、有限政府。现代政府是一个权力有限的政府,其权力的最大边界是不损害公民合法权益。 5、民主开放。现代政治的基本特征是民主,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是公开。只有制定出相关政策和制度以保障人民参与政府决策、监督政府行为,才是真正的民主。 改善政府结构,建立服务型体制 调整政府结构,是实行政府转型的核心内容。 首先,要将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转向市场主导型经济。 其次,进一步减少行政层次,改善政府结构。要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和执行、监督、协调的要求,改革和完善决策机制,提高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同时,要整合政府机构,“压平”政府层级,构建综合化、扁平化组织结构。 再次,建立和健全公共服务财政体制,加大政府对公共服务的投入。当前要扩大公共财政支出的范围,将财政支出的重点转向公共安全、公共教育、公共卫生、社会保障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上来。 第四,不断扩大公共服务的覆盖范围。一是要扩大公共服务对不同群体的覆盖。要满足不同年龄、不同群体的公共需求。二是不断扩大公共服务区域。不仅要加强面向城镇的公共服务,更要加强面向广大农村的公共服务。三是不断增加公共服务项目,以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各种物质和精神需求。 改革传统行政方式 建设在线电子政府 以往的机构改革,从机构数量上看确实是大量减少了,但是从财政供养的人数上看,不仅没有压缩反而与日俱增。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必须改革行政管理方式,推行电子政务。世界不少国家电子政务已进入第三、四阶段,真正实现了在线公共服务。而我国大部分政府的电子政务仍处于第一阶段,难以在线开展公共服务。 我国必须加快发展电子政务的步伐。这是因为,推行电子政务是适应信息化时代的必然要求,也是推进政府管理创新的必由之路。电子政务是政府管理方式的革命,它对政府管理的影响表现为具有生产力性质的政府管理工具的创新,政府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同时,电子政务的推行将真正精简机构和人员,降低管理成本。因为电子政务要求与之相适应的行政体制,这必然极大地改变政府现有的管理组织形态。 改革传统行政管理模式 提供有效公共服务 要实现从经济建设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变,政府还必须改革服务模式,调动社会各方积极因素,共同提供公共服务。 首先,政府不仅要提供企业和民间组织不能或不愿提供的公共服务,还要动员民营企业、民间组织参与提供公共服务,并明确其责任。同时,政府对公共服务的生产和供给要进行有效监督。 其次,推进中介组织的改革与发展。中介组织可以为政府的宏观调控提供信息咨询,为政府制定、执行规划、政策提供建议和参考,中介组织还是为市场、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一支生力军。 再次,政府要建立符合本国和本地区特色的公共模式。

⑸ 服务型政府的基本特征

提供公共服务是服务型政府的重要职责。政府职责的基本领域,是在维护国家机器正常运转的前提下,满足通过市场机制满足不了或满足不好的社会公共需要。提供公共服务是服务型政府的重要职责,包括为各种市场主体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与平等竞争的条件,为社会提供安全和公共产品,为劳动者提供就业机会和社会保障服务等方面。
全能型政府的职能模式是计划经济的产物,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对象。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政府通过指令性计划和行政手段进行经济管理和社会管理,政府是全能型的。政府扮演了生产者、监督者、控制者的角色,为社会和民众提供公共服务的职能和角色被淡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完善,要求政府把微观主体的经济活动交给市场调节。政府由原来对微观主体的指令性管理转换到为市场主体服务上来,转换到为企业生产经营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上来。这一重大转变是艰难的,但却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啃掉的“硬骨头”。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国有经济布局的战略性调整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政府的公共管理职能和国有资产出资人职能分开,政府与国有企业在市场中的角色混淆现象得到改变;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迫使政府管理经济方式转变;现代产权制度的建立也将使政企不分、政社不分、政事不分的现象有一定改变。但政府对微观经济活动的不当干预与市场竞争秩序维护“缺位”并存,政府规模的膨胀加剧,影响了市场交易的顺利进行。
事实证明,把经济决策权归还给市场主体,同时提供各类市场主体自由竞争、公平交易的市场环境,让市场主体分散决策并独立承担经济后果和社会影响,政府专注于市场环境和市场秩序维护的有限理性思维,更有利于市场经济的发展。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有必要通过规制市场行为和规范市场秩序,维护市场竞争活动的公平、公正,降低市场经济活动的运行成本,增进市场效率。但政府规制不应成为维持政府部门利益的手段。政府设置过多过繁的审批或检查项目,有的甚至是乱收费、乱罚款,大大增加微观主体的市场运行成本和制度成本,同深化市场改革的要求背道而驰。传统体制下的行政审批还通过设置所有制门槛,对非公有制经济进入领域进行限制。这与新的条件下国家对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思路相左,与“非禁即入”的自由竞争理念也格格不入。因此,应当进一步大幅度削减行政审批,减少行政干预中的随意性,促进生产要素的流动,使各种生产要素在市场竞争中优胜劣汰,优化组合。
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基础工作。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原则是:对不符合政企分开和政事分开原则、妨碍市场开放和公平竞争以及实际上难以发挥有效作用的行政审批,坚决予以取消;可以用市场机制代替的行政审批,通过市场机制运作;对于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要建立健全监督制约机制,做到审批程序严密、审批环节减少、审批效率明显提高,行政审批责任追究制得到严格执行。《行政许可法》的出台对转变政府职能,改变中国“审批”过多过滥、冗长复杂的现象将产生积极的影响,是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突破口。政府只有切实把行政审批的范围减下来,实现审批行为的规范化,才谈得上向服务型模式的转变。 逐步降低政府行政成本,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前提。政府运作的高成本与政府服务的低效率是如影随行的。通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经济社会事务的管理责权,明确中央和地方对公共服务方面的管理责权,有利于降低管理成本,从而提高工作效率;社会中介服务组织也是促进政府职能转变,降低市场交易成本特别是信息成本的有效途径。积极发展独立公正、规范运作的专业化市场中介服务机构,按市场化原则规范和发展各类行业协会、商会等自律性组织,减少政府规制范围,也有利于减低行政成本。
在逐步降低政府成本的基础上,增强政府的回应性是提高政府服务效率的又一重要环节。政府的回应性是衡量政府服务质量的重要指标。公共管理人员和机构应当定期地、主动地向公民、企业征询意见、解释政策和回答问题,对公众提出的问题和要求,及时作出处置和负责的反应。具有充分回应性的服务型政府模式,导致政府在权力结构中角色的变化:政府由原来的公共权力统治者,变为市场秩序的监管者和公共服务的提供者。

⑹ 我国的政府公共服务体系主要应包括哪四项基本内容

一、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居于整个模型的核心,它是基本生存性基本公共服务、公共环境性基本公共服务、公共安全性基本公共服务和自身发展性基本公共服务的集合,B、C、D、E与A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形成一个系统。

二、基本生存性基本公共服务处于模型的最下方,是整个模型的基础性模块。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认为人首先要满足食物、水和住房等生理需求,然后才转向较高层次的需求。从基本公共服务领域看,B独立生成A的子系统。

三、公共环境性基本公共服务位于模块的左方,是A的重要组成部分。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二者构成对立统一的整体。

四、公共安全性基本公共服务,居于模块的右边。公共安全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必要条件。任何一个社会的存在和发展,都需要公共安全,没有良好的公共安全保障体系与措施,整个社会将处于无序状态。

(6)宁波郑军辉公共服务服务型政府的核心扩展阅读

构建全民均等享有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之一,是促进社会公平公正、维护社会和谐安定、确保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的重大举措。

政府转型是构建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制度基础。政府转型的基本趋势是公共服务职能不断发展并成为重要职能。公共服务职能的强化将大大推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构建。

首先,政府职能转型的核心是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对于服务型政府来说,全面履行政府职能,必须在抓好经济调节和市场监管的同时,更加注重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

这就要求政府必须成为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主体,在教育、医疗、社会保障、就业和住房保障等领域建立惠及全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⑺ 为什么要构建公共服务型政府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明确了“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目标要求,并就服务型政府的宗旨、职能配置、管理方式、行为模式等方面作出原则性规定。这对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应对经济市场化、国际化的新要求,进而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建设服务型政府。新的形势要求政府经济职能要从直接干预微观经济活动和直接投资管理项目向为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发展环境转变。把不该管且管不好的事情交给市场、企业、社会组织,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增强企业和整个社会的活力与效率。同时,应该由政府办的事情,政府必须切实负起责任,不折不扣地办好。

第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要求建设服务型政府。长期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一条腿长、一条腿短”,教育、科技、文化、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环境保护等公共事业的发展严重滞后于经济发展,社会结构如人口结构、就业结构、地区结构、城乡结构、阶层结构的调整落后于经济结构的调整,社会发展与经济发展很不协调。逐步扭转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建立基本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以基础教育、基本医疗、群众文化、公共基础设施为主要内容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等等,都要求政府转变管理方式,加快政府管理创新,都要求政府逐步从竞争性行业撤出资金,在履行好经济监管、市场调节职能的同时,更加注重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将公共资源注入公共产品和公共事业发展,为社会提供系统性、制度性、公平性、可持续性的公共服务。

第三,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要求建设服务型政府。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取得了许多进展,积累了不少经验,但总的看来,行政管理体制中还存在不少矛盾和问题,继续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仍然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建设服务型政府能够很好解决政府管理中为谁服务、谁来服务、服务什么、怎样服务等问题,因而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关键环节。

第四,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要求建设服务型政府。建设服务型政府,有利于促进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自觉按照国际通行规则办事,提高我们社会制度的竞争力,增强政府的公信力;有利于在扩大开放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增强防范各种外部冲击和风险的能力,切实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要在我国经济转型过程中建立起公共服务型政府,增强其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当前关键须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改变传统行政观念

树立现代政府理念

所谓现代政府理念即公共服务型政府理念。现代政府理念是在20世纪80年代新公共管理运动蔚然成风的背景下首先由西方国家提出的,此后又得到多次修正。这一理念主张管理就是服务,政府的存在是为了满足社会的需求,政府应尽可能地为社会提供满意的公共产品。

要确立现代政府理念,关键要克服传统行政管理观念的束缚和影响。

一、划清传统行政观念和现代政府理念的界限

传统的行政管理观念与现代政府理念是两种根本不同的思想理论体系。其本质区别主要表现在:

1、出发点不同。在传统的行政管理观念支配下的管制型政府是为了实现统制而行使权力。它主张官本位,权力本位。而现代政府理念支配下的服务型政府则是从公民需要出发,主张人本位,社会本位,以为公民谋福祉为宗旨。

2、政府工作的实现过程不同。在传统行政管理观念支配下的管制型政府的管理是一种居高临下的“恩赐”过程,是一种自上而下的统治;而在现代政府理念支配下的服务型政府的管理则是公民与服务者互动的过程,双方可以交流信息,相互协商,达成一致。

3、工作对象的选择权利不同。在传统的行政管理观念支配下的管制型政府面前,被服务者也是被统治对象。因此,一切服务都不排斥强制性(包括出于好心的服务);而在现代政府理念支配下的服务型政府的管理模式下,服务的成立条件则是被服务者的自愿与要求。因此,杜绝非法不合理强制是对服务型政府的基本要求。

4、对政府职能定位不同。传统的行政管理观念认为,政府的核心职责是发展经济,要建立管制型政府以便管理经济和社会。现代政府理念则认为,政府的核心职能是公共服务,即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包括加强城乡公共设施建设,发展社会就业、社会保障服务和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公共事业,以及发布公共信息等。

5、对政府工作检测的标准不同。传统理念把行政效率作为检测政府工作的标准。现代理念则以绩效作为检测政府工作的标准。

当前,重在实现三方面转变:指导思想上实现由政府本位、官本位向社会本位、公民本位转变;管理内容上实现由全能政府向有限政府的转变;管理方式上实现由直接管理向间接管理的转变。

二、树立现代政府理念

所谓现代政府即公共服务型政府,也就是以公民为中心的政府。政府是人民的政府,因而政府在为“国家”这条船掌舵的时候,必须听从人民的意见。这就要求政府在从经济发展型向公共服务型转变的过程中,树立如下理念:

1、以民为本。政府要确立公民取向的公民第一主义。

2、主权在民。国家主权属于人民,而不是属于某个个人或利益集团。因此,保障公民权利,促进公民权利的实现是政府的基本职能。

3、“顾客”至上。政府要致力于建设一个“企业家政府”,像企业家一样想尽一切办法满足作为消费者的人民的合理期待和正当要求,不断提升为人民服务的标准。

4、有限政府。现代政府是一个权力有限的政府,其权力的最大边界是不损害公民合法权益。

5、民主开放。现代政治的基本特征是民主,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是公开。只有制定出相关政策和制度以保障人民参与政府决策、监督政府行为,才是真正的民主。

改善政府结构,建立服务型体制

调整政府结构,是实行政府转型的核心内容。

首先,要将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转向市场主导型经济。

其次,进一步减少行政层次,改善政府结构。要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和执行、监督、协调的要求,改革和完善决策机制,提高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同时,要整合政府机构,“压平”政府层级,构建综合化、扁平化组织结构。

再次,建立和健全公共服务财政体制,加大政府对公共服务的投入。当前要扩大公共财政支出的范围,将财政支出的重点转向公共安全、公共教育、公共卫生、社会保障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上来。

第四,不断扩大公共服务的覆盖范围。一是要扩大公共服务对不同群体的覆盖。要满足不同年龄、不同群体的公共需求。二是不断扩大公共服务区域。不仅要加强面向城镇的公共服务,更要加强面向广大农村的公共服务。三是不断增加公共服务项目,以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各种物质和精神需求。

改革传统行政方式

建设在线电子政府

以往的机构改革,从机构数量上看确实是大量减少了,但是从财政供养的人数上看,不仅没有压缩反而与日俱增。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必须改革行政管理方式,推行电子政务。世界不少国家电子政务已进入第三、四阶段,真正实现了在线公共服务。而我国大部分政府的电子政务仍处于第一阶段,难以在线开展公共服务。

我国必须加快发展电子政务的步伐。这是因为,推行电子政务是适应信息化时代的必然要求,也是推进政府管理创新的必由之路。电子政务是政府管理方式的革命,它对政府管理的影响表现为具有生产力性质的政府管理工具的创新,政府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同时,电子政务的推行将真正精简机构和人员,降低管理成本。因为电子政务要求与之相适应的行政体制,这必然极大地改变政府现有的管理组织形态。

改革传统行政管理模式

提供有效公共服务

要实现从经济建设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变,政府还必须改革服务模式,调动社会各方积极因素,共同提供公共服务。

首先,政府不仅要提供企业和民间组织不能或不愿提供的公共服务,还要动员民营企业、民间组织参与提供公共服务,并明确其责任。同时,政府对公共服务的生产和供给要进行有效监督。

其次,推进中介组织的改革与发展。中介组织可以为政府的宏观调控提供信息咨询,为政府制定、执行规划、政策提供建议和参考,中介组织还是为市场、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一支生力军。

再次,政府要建立符合本国和本地区特色的公共模式。由于各国国情不同,各地发展水平也不尽一致,因此,公共服务模式的选择也不可能等齐划一。各级政府必须结合本国及本地区的特点,选择最佳的服务模式。比如,就我国而言,在基础建设和公用事业发展方面,就要打破行政垄断和国有垄断,让各类企业都参与这些经济性公共服务的供给。

⑻ 服务型政府的宗旨是什么

属性是以社会发展和公民普遍的共同利益为出发点,即完全从人民需要出发,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服务型政府主要是针对中国传统计划经济条件下,政府大包大揽和以计划指令、行政管制为主要手段的管制型政府模式而提出的一种新型的现代政府治理模式。

职能范围

管制型政府是适应计划经济的需要而建立,因此对市场和社会的介入是无孔不入,政府职能也无限膨胀,职能设置上的不合理使政府管了许多“不该管”、“管不好”、“管不了”的事。而服务型政府要求政府职能是有限的,政府要还权于社会、还权于市场,政府主要是做市场和个人不能做、不愿做或做不好的事情,即主要是提供维护性的公共服务和社会性的公共服务。

维护性的公共服务主要包括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保护财产权利和公民权利、保卫国家安全和社会安全,这是服务型政府的基石;社会性的公共服务主要是指完善的社会福利体系和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包括教育、医疗、卫生、环境保护、公共事业和社会保障等,社会性公共服务是服务型政府的主要体现。



⑼ 服务型政府的职能

服务型政府的职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四方面:
一、科教职能,即政府管理科学和文化回教育事业答的职能;
二、公共服务职能,即提供公共服务和公共设施;
三、社会保障职能,即为社会成员提供基本生活保障和社会福利的职能;
四、人口控制职能,即编制人口发展的长期规划和中短期规划,制定各种政策以保证计划的实施,通过法规、条例、行政规划、人口政策等控制人口规模、人口增长、人口分布和人口构成等。

⑽ 服务型政府的核心是

所谓公共服务型政府,即满足社会公共需求,提供充足优质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的现代政府。现代服务型政府职能的公共性和有限性,决定了政府职能的核心内容是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公共服务型政府模式,就是由政府来创建一种公共服务的供给体系,由政府或社会来有效(及时和足量)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扩大的公共服务需求。公共服务型政府模式下的公共物品供给主体并非仅限于政府组织,它需要最大限度地吸纳各类社会团体或私人企业参与到公共物品的供给中来。
(见新公共行政理论、新公共管理理论、治理理论、新公共服务理论等)

阅读全文

与宁波郑军辉公共服务服务型政府的核心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安徽职称计算机证书查询 浏览:680
卫生院公共卫生服务会议记录 浏览:104
泉州文博知识产权 浏览:348
公共卫生服务培训会议小结 浏览:159
马鞍山揽山别院价格 浏览:56
施工索赔有效期 浏览:153
矛盾纠纷交办单 浏览:447
2010年公需课知识产权法基础与实务答案 浏览:391
侵权责任法第5556条 浏览:369
创造者对吉阿赫利直播 浏览:786
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网络 浏览:846
深圳市润之行商标制作有限公司 浏览:62
江莉马鞍山 浏览:417
马鞍山大事件 浏览:759
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抵扣期限 浏览:451
马鞍山防汛抗旱指挥部通告 浏览:811
公司间商标授权书模板 浏览:115
上海市医患纠纷预防与调解办法 浏览:970
转让翻转犁 浏览:705
门头广告牌使用费合同 浏览:8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