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究竟是否回族
并没有可靠资料证明朱元璋是回族.
明太祖 朱元璋 (1162-1227) 明太祖朱元璋为濠州钟离人,自幼出家於皇觉寺为僧。朱元璋於至正十二年闰三月初一日,投郭子兴部下,子兴见元璋状貌奇伟,异於常人,遂留置为亲信兵,屡次率兵出征,有攻必克。子兴大喜,署为镇抚,复将养女马氏给与元璋为妻,后为高皇后。至正十五年三月,郭子兴病逝,其子郭天叙代领其众,时韩林儿出诏封天叙为都元帅,张天佑为右副元帅,朱元璋为左副元帅。朱元璋慨然曰:「大丈夫宁能受制於人耶!」遂不受。但念林儿势盛力强,可利用以成帝业,乃用其年号以令军中。九月,郭天叙、张天佑二人皆战死,於是郭子兴部将尽归太祖。 至正二十三年(一三六三年)二月,张士诚遣将吕珍围安丰,杀刘福通。韩林儿派人告急於朱元璋,刘基(伯温)谏朱元璋不可往援。太祖曰:「小明王被围甚急,我向奉他龙凤年号,不忍袖手旁观,因此不得不往救。」遂率徐达、常遇春往援,击走吕珍,迎林儿归滁州。此时小明王已成为太祖的傀儡,但朱元璋仍奉他龙凤年号,以借题发挥。 至正二十四年(一三六四年)正月,朱元璋自立称为吴王,建百司官属,所用封拜除授及有司文牒,称云皇帝(小明王)圣旨,吴王(太祖朱元璋)令旨。至正二十六年(一三六六年)十二月,刘基密禀太祖命廖永忠,以迎林儿南来为名,行至瓜步覆林儿舟,沉於水,遂遭溺毙。 韩林儿既死,朱元璋乃成为最高领袖。元顺帝至正二十八年(一三六八年)正月初四日,朱元璋即皇帝位,国号「明」,建元「洪武」,是为明太祖。朱元璋建国号曰:「大明」。朱元璋创建明朝后勤奋治国三十一年,整肃吏治,严惩贪官,创立卫所,巩固边防,重视农业,对社会的稳定,国家的统一和发展,都起了积极作用。他大兴冤狱,诛杀功臣,设立锦衣卫,对官民实行残暴的专制统治,废除丞相制,抑制贤能的辅佐,使权臣和宦官更容易控制政权,导致明末宦官专权,民乱纷起
朱元璋(1328~1398)
即明太祖。明朝开国皇帝(1368~1398年在位),元 末农民起义军首领。著名军事家、政治家。字国瑞。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东北)人。 元天历元年九月十八(1328年10月21日),生于贫苦农民家庭。至正四年(1344),逢大饥疫,父兄相继去世,遂入皇觉寺为僧。后游食庐州(今合肥)、光州(今河南潢川)、汝州、颍州(今安徽阜阳)等地,历三年复返寺。十一年,元末农民战争爆发。次年,参加农民起义军郭子兴部,初为亲兵,后升九夫长。英勇善战,才能出众,被郭招为婿。十三年,升为镇抚,旋与徐达、汤和等南攻定远(今属安徽),计降驴牌寨地方武装3000人。夜袭元将张知院于横涧山,收精壮2万,严加治理。后率兵克滁州,拥众3万余,号令严明,军容整肃,甚得民心 。十五年春 ,率部克和州(今和县),奉命总领诸将。时元军10万来攻,朱元璋守城三月,屡用计败之。郭子兴卒后,统其军,被小明王韩林儿授为左副元帅,奉宋龙凤年号,以令军中。接纳巢湖反元武装首领廖永安、俞通海所率战船千艘归附,遂建立水师,于六月率军渡长江,克太平(今当涂),俘元万户纳哈出。设太平兴国翼元帅府,自掌元帅事。十六年三月,挥军进克集庆(今南京),迫元水军元帅康茂才等降。改集庆路为应天府,以此为中心建立基地,命将士四出,徐达东取镇江(今属江苏),邓愈南克广德(今属安徽)。设江南行中书省,自总省事,被拥为吴国公。随后,乘北方红巾军与元军主力激战之机,采取固守东、西战线,出击东南元朝统治地区的方略,逐次消灭孤立无援的江南元军。十七年,亲至宁国(今属安徽)督战,俘元兵十余万,遂取南陵、泾县、徽州(今歙县)、长兴(今属浙江)等要地,阻止江浙周政权首领张士诚向西扩张。次年,命邓愈率军取建德,俘元兵3万。于应天设立管领民兵万户府,寓兵于农,令农时则耕,闲则习武,有事则战。主张兵不贵多而贵精。又采纳儒士朱升“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明史•朱升传》)的建策,加强基地建设,逐步壮大实力。率将士10万克婺州(今金华),俘元将帖木烈思等,设浙东行省,以巩固新占地区。十九年,分兵攻取池州(今安徽贵池)、诸暨(今属浙江)、处州(今丽水)等地,遂西与长江中游汉政权首领陈友谅辖区相邻。二十年,招纳刘基、宋濂等人为谋臣。采纳刘基建议,确定先灭陈、后攻张、统一江南、再北上灭元的方略,置主力于西线。乘陈友谅率舟师10万自江州(今江西九江) 东下占太平 、采石 (今安徽马鞍山西南), 直逼应天,朱元璋采取诱敌深入 、伏兵围歼之策,大败陈友谅军于龙湾(今南京下关一带),俘7000余人,获巨舰百余艘,乘胜复太平,克元安庆(今属安徽)、信州(今江西上饶)等地。次年,亲率舟师西克江州,迫陈友谅遁武昌。又分兵克南康(今星子)、蕲州(今属湖北蕲春西南) 、黄州 ,迫陈友谅所辖之龙兴(今南昌)、吉安等地守将降,遂控制江西大部州县及今湖北东北部。二十三年三月,闻小明王和刘福通在安丰(今安徽寿县)遭张士诚军围攻,率军救小明王和刘福通至滁州。四月,陈友谅乘虚进围朱元璋辖地洪都(今南昌),守将朱文正率部奋力苦守85日。七月,率舟师20万往援,陈友谅撤围,东出鄱阳湖迎战。在与陈军决战中,先用火攻挫其锐气,继扼湖口,水陆伏击,歼灭陈军号60万,并击杀陈友谅,创造中国水战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范例。次年正月,在应天即吴王位,置百官。不久,率军西征武昌,迫汉帝陈理(陈友谅子)降。继分兵克庐州、衡州(今湖南衡阳市)、襄阳(今属湖北襄樊)等地,至二十五年夏,占领长江中游广大地区。此后,按预定方略转兵东向。同年十月,针对张士诚辖区南北狭长、中隔长江、兵力分散等弱点,采取先取淮东,再占浙西,剪除两翼,后攻平江(今江苏苏州)之策,命徐达、常遇春率师出征。交战近两年,大量歼灭张军主力。二十七年九月攻克平江,俘张士诚。不久,迫降割据浙东的方国珍。十月,决定分兵多路,南征北伐,以北攻元军为重点。采纳诸将建策,制定“先取山东,撤其屏蔽;旋师河南,断其羽翼;拔潼关而守之,据其户槛。……然后进兵元都”(《明太祖实录》卷二十六)的方略,遂命徐达、常遇春率军25万北征。洪武元年(1368)正月,即皇帝位,立国号大明,建都应天。设大都督府(1380年改为五军都督府),为全国最高军事机关,由皇帝亲掌兵权。实行卫所制,自京师至郡县要地设卫置所。从是时起,朱元璋运筹帷幄,以攻抚兼施之策,进行了长达22年的明初统一战争。五月,亲至汴梁(今河南开封)督战。八月,明军克大都(今北京),推翻元朝。旋挥师西向,逐步平定西北。又遣师南下,相继平定福建、两广。继而多次发兵征漠北。四年,遣军入川,灭夏国。十五年,发兵取云南。二十年,平辽东。至二十二年,基本统一全国。在此期间,颁行军律,整顿屯田,筑城备倭,并在全国建立都司、卫所制度。三十一年闰五月初十(1398年6月24日)病卒,终年71岁。朱元璋胸怀韬略,深谋远虑,善于驾驭战争,掌握主动权。在群雄对峙中,巧择战机,各个击破。每战持重用兵,力避两面受敌,并适时集中兵力歼灭敌人。注重招贤纳士,广采众议,严格治军,完善军制,练兵育将,强调将领要识、谋、仁、勇兼备。主张寓兵于农,且耕且战,保持一支强大的武装力量。其军事思想对后世有较大影响。
2. 朱元璋做过哪些职业
明太祖 朱元璋 (1162-1227) 明太祖朱元璋为濠州钟离人,自幼出家於皇觉寺为僧。朱元璋於至正十二年闰三月初一日,投郭子兴部下,子兴见元璋状貌奇伟,异於常人,遂留置为亲信兵,屡次率兵出征,有攻必克。子兴大喜,署为镇抚,复将养女马氏给与元璋为妻,后为高皇后。至正十五年三月,郭子兴病逝,其子郭天叙代领其众,时韩林儿出诏封天叙为都元帅,张天佑为右副元帅,朱元璋为左副元帅。朱元璋慨然曰:「大丈夫宁能受制於人耶!」遂不受。但念林儿势盛力强,可利用以成帝业,乃用其年号以令军中。九月,郭天叙、张天佑二人皆战死,於是郭子兴部将尽归太祖。 至正二十三年(一三六三年)二月,张士诚遣将吕珍围安丰,杀刘福通。韩林儿派人告急於朱元璋,刘基(伯温)谏朱元璋不可往援。太祖曰:「小明王被围甚急,我向奉他龙凤年号,不忍袖手旁观,因此不得不往救。」遂率徐达、常遇春往援,击走吕珍,迎林儿归滁州。此时小明王已成为太祖的傀儡,但朱元璋仍奉他龙凤年号,以借题发挥。 至正二十四年(一三六四年)正月,朱元璋自立称为吴王,建百司官属,所用封拜除授及有司文牒,称云皇帝(小明王)圣旨,吴王(太祖朱元璋)令旨。至正二十六年(一三六六年)十二月,刘基密禀太祖命廖永忠,以迎林儿南来为名,行至瓜步覆林儿舟,沉於水,遂遭溺毙。 韩林儿既死,朱元璋乃成为最高领袖。元顺帝至正二十八年(一三六八年)正月初四日,朱元璋即皇帝位,国号「明」,建元「洪武」,是为明太祖。朱元璋建国号曰:「大明」。朱元璋创建明朝后勤奋治国三十一年,整肃吏治,严惩贪官,创立卫所,巩固边防,重视农业,对社会的稳定,国家的统一和发展,都起了积极作用。他大兴冤狱,诛杀功臣,设立锦衣卫,对官民实行残暴的专制统治,废除丞相制,抑制贤能的辅佐,使权臣和宦官更容易控制政权,导致明末宦官专权,民乱纷起
朱元璋(1328~1398)
即明太祖。明朝开国皇帝(1368~1398年在位),元 末农民起义军首领。著名军事家、政治家。字国瑞。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东北)人。 元天历元年九月十八(1328年10月21日),生于贫苦农民家庭。至正四年(1344),逢大饥疫,父兄相继去世,遂入皇觉寺为僧。后游食庐州(今合肥)、光州(今河南潢川)、汝州、颍州(今安徽阜阳)等地,历三年复返寺。十一年,元末农民战争爆发。次年,参加农民起义军郭子兴部,初为亲兵,后升九夫长。英勇善战,才能出众,被郭招为婿。十三年,升为镇抚,旋与徐达、汤和等南攻定远(今属安徽),计降驴牌寨地方武装3000人。夜袭元将张知院于横涧山,收精壮2万,严加治理。后率兵克滁州,拥众3万余,号令严明,军容整肃,甚得民心 。十五年春 ,率部克和州(今和县),奉命总领诸将。时元军10万来攻,朱元璋守城三月,屡用计败之。郭子兴卒后,统其军,被小明王韩林儿授为左副元帅,奉宋龙凤年号,以令军中。接纳巢湖反元武装首领廖永安、俞通海所率战船千艘归附,遂建立水师,于六月率军渡长江,克太平(今当涂),俘元万户纳哈出。设太平兴国翼元帅府,自掌元帅事。十六年三月,挥军进克集庆(今南京),迫元水军元帅康茂才等降。改集庆路为应天府,以此为中心建立基地,命将士四出,徐达东取镇江(今属江苏),邓愈南克广德(今属安徽)。设江南行中书省,自总省事,被拥为吴国公。随后,乘北方红巾军与元军主力激战之机,采取固守东、西战线,出击东南元朝统治地区的方略,逐次消灭孤立无援的江南元军。十七年,亲至宁国(今属安徽)督战,俘元兵十余万,遂取南陵、泾县、徽州(今歙县)、长兴(今属浙江)等要地,阻止江浙周政权首领张士诚向西扩张。次年,命邓愈率军取建德,俘元兵3万。于应天设立管领民兵万户府,寓兵于农,令农时则耕,闲则习武,有事则战。主张兵不贵多而贵精。又采纳儒士朱升“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明史•朱升传》)的建策,加强基地建设,逐步壮大实力。率将士10万克婺州(今金华),俘元将帖木烈思等,设浙东行省,以巩固新占地区。十九年,分兵攻取池州(今安徽贵池)、诸暨(今属浙江)、处州(今丽水)等地,遂西与长江中游汉政权首领陈友谅辖区相邻。二十年,招纳刘基、宋濂等人为谋臣。采纳刘基建议,确定先灭陈、后攻张、统一江南、再北上灭元的方略,置主力于西线。乘陈友谅率舟师10万自江州(今江西九江) 东下占太平 、采石 (今安徽马鞍山西南), 直逼应天,朱元璋采取诱敌深入 、伏兵围歼之策,大败陈友谅军于龙湾(今南京下关一带),俘7000余人,获巨舰百余艘,乘胜复太平,克元安庆(今属安徽)、信州(今江西上饶)等地。次年,亲率舟师西克江州,迫陈友谅遁武昌。又分兵克南康(今星子)、蕲州(今属湖北蕲春西南) 、黄州 ,迫陈友谅所辖之龙兴(今南昌)、吉安等地守将降,遂控制江西大部州县及今湖北东北部。二十三年三月,闻小明王和刘福通在安丰(今安徽寿县)遭张士诚军围攻,率军救小明王和刘福通至滁州。四月,陈友谅乘虚进围朱元璋辖地洪都(今南昌),守将朱文正率部奋力苦守85日。七月,率舟师20万往援,陈友谅撤围,东出鄱阳湖迎战。在与陈军决战中,先用火攻挫其锐气,继扼湖口,水陆伏击,歼灭陈军号60万,并击杀陈友谅,创造中国水战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范例。次年正月,在应天即吴王位,置百官。不久,率军西征武昌,迫汉帝陈理(陈友谅子)降。继分兵克庐州、衡州(今湖南衡阳市)、襄阳(今属湖北襄樊)等地,至二十五年夏,占领长江中游广大地区。此后,按预定方略转兵东向。同年十月,针对张士诚辖区南北狭长、中隔长江、兵力分散等弱点,采取先取淮东,再占浙西,剪除两翼,后攻平江(今江苏苏州)之策,命徐达、常遇春率师出征。交战近两年,大量歼灭张军主力。二十七年九月攻克平江,俘张士诚。不久,迫降割据浙东的方国珍。十月,决定分兵多路,南征北伐,以北攻元军为重点。采纳诸将建策,制定“先取山东,撤其屏蔽;旋师河南,断其羽翼;拔潼关而守之,据其户槛。……然后进兵元都”(《明太祖实录》卷二十六)的方略,遂命徐达、常遇春率军25万北征。洪武元年(1368)正月,即皇帝位,立国号大明,建都应天。设大都督府(1380年改为五军都督府),为全国最高军事机关,由皇帝亲掌兵权。实行卫所制,自京师至郡县要地设卫置所。从是时起,朱元璋运筹帷幄,以攻抚兼施之策,进行了长达22年的明初统一战争。五月,亲至汴梁(今河南开封)督战。八月,明军克大都(今北京),推翻元朝。旋挥师西向,逐步平定西北。又遣师南下,相继平定福建、两广。继而多次发兵征漠北。四年,遣军入川,灭夏国。十五年,发兵取云南。二十年,平辽东。至二十二年,基本统一全国。在此期间,颁行军律,整顿屯田,筑城备倭,并在全国建立都司、卫所制度。三十一年闰五月初十(1398年6月24日)病卒,终年71岁。朱元璋胸怀韬略,深谋远虑,善于驾驭战争,掌握主动权。在群雄对峙中,巧择战机,各个击破。每战持重用兵,力避两面受敌,并适时集中兵力歼灭敌人。注重招贤纳士,广采众议,严格治军,完善军制,练兵育将,强调将领要识、谋、仁、勇兼备。主张寓兵于农,且耕且战,保持一支强大的武装力量。其军事思想对后世有较大影响。
3. 隋朝名將韓擒虎如何成爲"滅陳名將"
韩擒虎 韩擒虎(公元538—公元592.12.26),原名擒豹,字子通,河南东垣(今河南新安县东)人,隋朝名将。。隋文帝素知韩擒虎具有文武才能,且声名卓著,再加上尚书左仆射高颎的推荐,遂以韩擒虎为庐州(今安徽省合肥市一带)总管,镇江北要地庐江(今合肥),为灭陈作准备。陈宣帝陈顼委任骠骑大将军萧摩诃等御隋。隋开皇元年(581年)九月,萧摩诃率军进攻江北(指淮水以南、大别山以东之长江以北)隋地。二十四日,陈将军周罗喉攻占隋之胡墅(今江苏六合西南)。二十六日,杨坚遂命上柱国长孙览、元景山并为行军元帅,发兵伐陈,令高颎节度诸军。长孙览率8总管兵出寿阳(今安徽寿县),水陆俱进,师临长江,陈人大骇。时因北方突厥对隋威胁较大,经常袭扰北境,隋文帝欲作战略调整,高颎遂下令停止攻陈,撤回攻陈之师。十二月,隋文帝根据隋朝新立,边防不固,实力尚不够充实等情况,决定变更原来计划,改取南和北战,先败突厥,后灭陈朝的战略。此后数年,隋朝一直在北方与突厥作战。至开皇四年(584年)秋,隋军反击突厥获胜,北部边患基本消除,解除了南下灭陈的后顾之忧。隋文帝又经过几年励精图治,使国力、军力显著增强。而陈朝政治日益腐败,府库空虚,内部矛盾尖锐。在此期间,韩擒虎始终整军经武,训练士卒,甚为陈军所忌惮。开皇八年(588年)三月,隋文帝下诏,列举陈后主罪行又送玺书暴其罪恶20条,并将诏书在江南散发30万份,以争取人心。十月,隋文帝在寿春(今安徽寿县)设淮南行台省,以晋王杨广为行台尚书令,主管灭陈之事。命杨广、秦王杨俊、杨素并为行军元帅,高颎为晋王元帅长史,右仆射王韶为司马,集中水陆军51.8万,统由杨广节度,东至大海,西到巴、蜀,旌旗舟楫,横亘数千里。隋军自长江上游至下游分为8路攻陈:杨素指挥水军主力,出巴东郡,顺流东下,消灭长江及沿岸陈水陆军;杨俊指挥上游3路进攻江夏(今武昌),以扼控长江,阻止上游陈军东援;杨广指挥下游5路为主攻方向,杨广出六合,贺若弼出广陵,韩擒虎出庐江,锋芒所向,直指陈都建康(今南京市)。十一月,杨坚至定城(今陕西华阴东)誓师,准备渡江的各路隋军进抵长江北岸,完成进攻准备。陈后主荒淫骄侈,政治腐败,既不懂军事,又不纳部将建议,凭恃“长江天堑”,疏于防务。为了元会(即春节)之庆,竟命镇守缘江重镇江州(治今江西九江)、南徐州(治今江苏镇江)的两个儿子率战船回建康,致使江防更为薄弱。十二月,长江上游隋军首先发起进攻。开皇九年(589年)正月初一,韩擒虎乘陈军欢度年节、疏于守备之机,率锐卒500出庐江由横江口(今安徽和县东南)夜渡长江。陈军守将皆醉,韩擒虎一举袭占陈沿江要采石(今安徽马鞍山市西南)。袭占采石后,韩擒虎即命令主力部队渡过长江,挥军逼近建康。初四,陈后主察觉事态不利,下诏亲帅陈军拒敌。命骠骑将军萧摩诃、护军将军樊毅、中领军鲁广达并为都督;又派南豫州刺史樊猛率水军坚守白下(今南京城北金川门外),抵御六合方面隋军;以散骑常侍皋文奏率部镇守南豫州(治姑熟,今安徽当涂)。正月初七,韩擒虎进攻姑苏(今安徽当涂),半日而克。陈军因惧韩擒虎勇猛善战,陈将樊巡、鲁世真、田瑞等相继投降。江南百姓久闻其威名,纷至军门拜见。隋文帝闻讯后大喜,为此宴赐群臣。陈后主令陈军放弃钟山(今南京紫金山)、石头(今南京城西清凉山)山险不守,命诸军屯于都城内外。十五日,陈镇东大将军任忠率军自吴兴(今浙江湖州南)入援建康,驻守朱雀门(建康城南门)。十七日,贺若弼军进据钟山(今南京紫金山),屯于山南白土冈东;韩擒虎与渡江攻占南陵(今安徽贵池西南)的总管杜彦合军步骑2万,进屯新林(今南京西南)。行军总管宇文述率军3万渡江,进占石头。至此,隋军对建康已形成合围。陈后主面对隋军攻势,不采纳部将任忠、萧摩诃的建议,致使建康附近10余万陈军无所作为。二十日,陈军奉命仓促出战,在白土冈南北列阵20里,首尾进退互不相知。贺若弼军初战不利,然后猛攻陈军薄弱部分,陈军全线溃退。时建康城内空虚,韩擒虎率精骑500批亢捣虚奔袭建康。进至石子冈(今南京雨花台)时,陈将任忠迎降,陈后主遣领军蔡征守朱雀航(在今南京秦淮河上),闻韩擒虎军至,众惧而溃。韩擒虎军直入朱雀门,陈军还欲作战,任忠说:“老夫尚降,诸君何事”(《隋书·韩擒虎列传》)!陈军见任忠已降,皆散走,韩擒虎迅速占领建康,陈俘后主,陈朝灭亡。当夜,贺若弼军也从北掖门入城。二十二日,杨广到建康,令陈叔宝用手书招降上游诸将。周罗喉、陈慧纪等均降。二十九日,隋文帝诏令使节巡抚陈各州郡。二月,吴州(治今江苏苏州)等地守将拒不投降,被宇文述、燕荣军击破。岭南数郡共奉高凉(今广东阳江西)冼夫人为主,保境拒守。文帝诏遣柱国韦洸等前往安抚,岭南各州皆归于隋。至此,隋朝完成了统一大业,结束了西晋末年以来长达三百年的分裂局面。
4. 隋朝名将韩擒虎简介
韩擒虎(538—592.12.26),原名擒豹,字子通,河南东垣(今河南新安县东)人,隋朝名将。
韩擒虎的父亲韩雄曾为北周大将军、洛虞等八州刺史。韩擒虎“少慷慨,以胆略见称,容貌魁岸,有雄杰之表”(《隋书·韩擒虎列传》)。又又好读书,略知经史百家,为西魏丞相宇文泰所赏识,常令他与诸子在宫中交游。北周时韩擒虎因军功拜为都督、新安太守,后迁仪同三司。其父去世后,韩擒虎又承袭父亲的爵位,授新义郡公。
建德六年(577年),周武帝宇文邕伐北齐,攻占晋阳(今山西太原)。时北齐洛州刺史独孤永业率兵3万镇守金墉城(今河南省洛阳市东北),韩擒虎乘北周军不断取胜的有利时机,说降独孤永业。后率军北上平定范阳(今河北涿州),授上仪同、永州刺史。不久,韩擒虎任行军总管,击退陈军对光州(治今河南光山)的进攻。随即又随大将军宇文忻进平合州(治今合肥西)。杨坚为北周丞相时,调任和州刺史,屡次挫败陈将甄庆、任忠、萧摩诃等对江北的进攻,使陈军丧气。
北周大定元年(581年)二月,总揽北周大权的大丞相杨坚废周立隋,是为隋文帝。隋文帝为统一中国,革除弊政,发展生产,亲自讲武,整顿军队,并陆续采取一些改革措施,不断增强国力、军力。隋文帝准备先灭陈朝,后击突厥,因此向南方调集军队,遴选了一些有才能的军事将领,驻守江淮。隋文帝素知韩擒虎具有文武才能,且声名卓著,再加上尚书左仆射高颎的推荐,遂以韩擒虎为庐州(今安徽省合肥市一带)总管,镇江北要地庐江(今合肥),为灭陈作准备。陈宣帝陈顼委任骠骑大将军萧摩诃等御隋。隋开皇元年(581年)九月,萧摩诃率军进攻江北(指淮水以南、大别山以东之长江以北)隋地。二十四日,陈将军周罗喉攻占隋之胡墅(今江苏六合西南)。二十六日,杨坚遂命上柱国长孙览、元景山并为行军元帅,发兵伐陈,令高颎节度诸军。长孙览率8总管兵出寿阳(今安徽寿县),水陆俱进,师临长江,陈人大骇。时因北方突厥对隋威胁较大,经常袭扰北境,隋文帝欲作战略调整,高颎遂下令停止攻陈,撤回攻陈之师。
十二月,隋文帝根据隋朝新立,边防不固,实力尚不够充实等情况,决定变更原来计划,改取南和北战,先败突厥,后灭陈朝的战略。此后数年,隋朝一直在北方与突厥作战。至开皇四年(584年)秋,隋军反击突厥获胜,北部边患基本消除,解除了南下灭陈的后顾之忧。隋文帝又经过几年励精图治,使国力、军力显著增强。而陈朝政治日益腐败,府库空虚,内部矛盾尖锐。在此期间,韩擒虎始终整军经武,训练士卒,甚为陈军所忌惮。
开皇八年(588年)三月,隋文帝下诏,列举陈后主罪行又送玺书暴其罪恶20条,并将诏书在江南散发30万份,以争取人心。十月,隋文帝在寿春(今安徽寿县)设淮南行台省,以晋王杨广为行台尚书令,主管灭陈之事。命杨广、秦王杨俊、杨素并为行军元帅,高颎为晋王元帅长史,右仆射王韶为司马,集中水陆军51.8万,统由杨广节度,东至大海,西到巴、蜀,旌旗舟楫,横亘数千里。隋军自长江上游至下游分为8路攻陈:杨素指挥水军主力,出巴东郡,顺流东下,消灭长江及沿岸陈水陆军;杨俊指挥上游3路进攻江夏(今武昌),以扼控长江,阻止上游陈军东援;杨广指挥下游5路为主攻方向,杨广出六合,贺若弼出广陵,韩擒虎出庐江,锋芒所向,直指陈都建康(今南京市)。十一月,杨坚至定城(今陕西华阴东)誓师,准备渡江的各路隋军进抵长江北岸,完成进攻准备。
陈后主荒淫骄侈,政治腐败,既不懂军事,又不纳部将建议,凭恃“长江天堑”,疏于防务。为了元会(即春节)之庆,竟命镇守缘江重镇江州(治今江西九江)、南徐州(治今江苏镇江)的两个儿子率战船回建康,致使江防更为薄弱。十二月,长江上游隋军首先发起进攻。
开皇九年(589年)正月初一,韩擒虎乘陈军欢度年节、疏于守备之机,率锐卒500出庐江由横江口(今安徽和县东南)夜渡长江。陈军守将皆醉,韩擒虎一举袭占陈沿江要采石(今安徽马鞍山市西南)。袭占采石后,韩擒虎即命令主力部队渡过长江,挥军逼近建康。
初四,陈后主察觉事态不利,下诏亲帅陈军拒敌。命骠骑将军萧摩诃、护军将军樊毅、中领军鲁广达并为都督;又派南豫州刺史樊猛率水军坚守白下(今南京城北金川门外),抵御六合方面隋军;以散骑常侍皋文奏率部镇守南豫州(治姑熟,今安徽当涂)。
正月初七,韩擒虎进攻姑苏(今安徽当涂),半日而克。陈军因惧韩擒虎勇猛善战,陈将樊巡、鲁世真、田瑞等相继投降。江南百姓久闻其威名,纷至军门拜见。隋文帝闻讯后大喜,为此宴赐群臣。
陈后主令陈军放弃钟山(今南京紫金山)、石头(今南京城西清凉山)山险不守,命诸军屯于都城内外。十五日,陈镇东大将军任忠率军自吴兴(今浙江湖州南)入援建康,驻守朱雀门(建康城南门)。十七日,贺若弼军进据钟山(今南京紫金山),屯于山南白土冈东;韩擒虎与渡江攻占南陵(今安徽贵池西南)的总管杜彦合军步骑2万,进屯新林(今南京西南)。行军总管宇文述率军3万渡江,进占石头。至此,隋军对建康已形成合围。
陈后主面对隋军攻势,不采纳部将任忠、萧摩诃的建议,致使建康附近10余万陈军无所作为。二十日,陈军奉命仓促出战,在白土冈南北列阵20里,首尾进退互不相知。贺若弼军初战不利,然后猛攻陈军薄弱部分,陈军全线溃退。时建康城内空虚,韩擒虎率精骑500批亢捣虚奔袭建康。进至石子冈(今南京雨花台)时,陈将任忠迎降,陈后主遣领军蔡征守朱雀航(在今南京秦淮河上),闻韩擒虎军至,众惧而溃。韩擒虎军直入朱雀门,陈军还欲作战,任忠说:“老夫尚降,诸君何事”(《隋书·韩擒虎列传》)!陈军见任忠已降,皆散走,韩擒虎迅速占领建康,陈俘后主,陈朝灭亡。当夜,贺若弼军也从北掖门入城。
二十二日,杨广到建康,令陈叔宝用手书招降上游诸将。周罗喉、陈慧纪等均降。二十九日,隋文帝诏令使节巡抚陈各州郡。二月,吴州(治今江苏苏州)等地守将拒不投降,被宇文述、燕荣军击破。岭南数郡共奉高凉(今广东阳江西)冼夫人为主,保境拒守。文帝诏遣柱国韦洸等前往安抚,岭南各州皆归于隋。至此,隋朝完成了统一大业,结束了西晋末年以来长达三百年的分裂局面。
时名将贺若弼亦有大功,因恚恨未能俘获叔宝,耻于功在韩擒虎之后,于是与韩擒虎相争,以至拔刀而出。为此,隋文帝下诏说:“此二公者,深谋大略,东南逋寇,朕本委之,静地恤民,悉如朕意。九州不一,已数百年,以名臣之功,成太平之业,天下盛事,何用过此!闻以欣然,实深庆快。平定江表,二人之力也”(《隋书·韩擒虎列传》)。又下优诏于二人说:“申国威于万里,宣朝化于一隅,使东南之民俱出汤火,数百年寇旬日廓清,专是公之功也。高名塞于宇宙,盛业光于天壤,逖听前古,罕闻其匹。班师凯入,诚知非远,相思之甚,寸阴若岁”(《隋书·韩擒虎列传》)。
四月,二人在回京后,又在隋文帝面前争功,贺若弼说:“臣在蒋山死战,破其锐卒,擒其骁将,震扬威武,遂平陈国。韩擒略不交阵,岂臣之比!”韩擒虎也说:“本奉明旨,令臣与弼同时合势,以取伪都。弼乃敢先期,逢贼遂战,致令将士伤死甚多。臣以轻骑五百,兵不血刃,直取金陵,降任蛮奴,执陈叔宝,据其府库,倾其巢穴。弼至夕,方扣北掖门,臣启关而纳之。斯乃救罪不暇,安得与臣相比!”隋文帝无耐,只好说:“二将俱合上勋”(《隋书·韩擒虎列传》)。于是将二个都进位上柱国,赐物八千段。因有司弹劾韩擒虎放纵士卒,淫污陈宫,故不加爵邑。
是月,突厥来朝,隋文帝为树威扬武,便问突厥使者:“汝闻江南有陈国天子乎?”答曰:“闻之。”隋文帝命左右侍从引突厥使者到韩擒虎面前,说:“此是执得陈国天子者”(《隋书·韩擒虎列传》)。韩擒虎厉然顾之,突厥使者十分惶恐,不敢仰视,其有威容如此。另封韩擒虎为寿光县公,食邑千户。后以行军总管屯兵金城(今兰州),以防备突厥,又拜凉州总管。不久回到长安,隋文帝于内殿宴之,恩礼殊厚。
开皇十二年十一月十七(公元592年12月26日),韩擒虎去世,时年五十五岁。子韩世谔嗣。
点评:韩擒虎与贺若弼并为灭陈名将,却先后两次争功,有失大将风度。这与元朝的伯颜、阿术二人相比,实在是差之千里。《隋书·韩擒虎列传》对二人的才能评价如下:“贺若弼慷慨,申必取之长策,韩擒奋发,贾余勇以争先,势甚疾雷,锋逾骇电。隋氏自此一戎,威加四海。稽诸天道,或时有废兴,考之人谋,实二臣之力。其俶傥英略,贺若居多,武毅威雄,韩擒称重。方于晋之王、杜,勋庸绰有馀地。然贺若功成名立,矜伐不已,竟颠殒于非命,亦不密以失身。若念父临终之言,必不及于斯祸矣。韩擒累世将家,威声动俗,敌国既破,名遂身全,幸也。或时有废兴;考之人谋,实二臣之力。其俶傥英略,贺弼居多,武毅威雄,韩禽称重。方于晋之王、杜,勋庸绰有余地。韩禽累叶将家,威声动俗,敌国既破,名遂身全,幸也。
5. 详细说一下隋灭陈经过,隋陈各方军队调动
八年十月,杨坚发水陆军 50万,分兵 8路攻陈:杨素军出永安(今四川奉节东);杨俊军出襄阳;刘仁恩军出江陵。以上三路由杨俊指挥,直指江夏(今武昌),阻止长江上游陈军东援。 杨广军出六合(今属江苏);贺若弼军出广陵(今江苏扬州西北);韩擒虎军出庐江(今合肥);王世积军出蕲春( 今湖北蕲春东北);燕容军出东海(今江苏连云港西南)。以上五路由杨广指挥,直攻陈都建康。
年底,各路大军都已到达长江北岸。在敌人大军压境的紧急情况下,南朝陈后主仍缅于酒色,自恃长江天险,忙于准备欢庆春节,甚至令驻守江州 (今江西九江) 、京口(今江苏镇江)的两个儿子率舰返回建康,致使江防更加薄弱。隋军在长江上游首先发起进攻,杨俊率军10万屯于汉口,与驻守江夏的陈军相持月余不得进。扬素与刘仁恩率军东西夹击攻占狼尾滩(今湖北宜昌西北) ,继占歧亭和延州(今湖北宜都西北) ,尔后顺江而下。屯于公安的陈荆州刺史陈慧纪一看形势不利,忙率战船千艘、将卒3万余人东撤,欲援建康,结果被隋军阻于汉口。
九年正月初一,位于长江下游的隋军乘陈军欢度春节之机,分路秘密渡江,韩擒虎率军袭占采石(今安徽马鞍山市西南),杨广率军进屯六合南之桃叶山。这时,陈后主才感到事态严重,急忙下诣调兵抵御,但为时已晚。初六,贺若弼率军攻占京口,同时分兵至曲阿(今江苏丹阳) ,防止三吴(今江苏太湖东、南及浙江绍兴、宁波一带) 陈军北上支援建康,自率主力西进,十七日据钟山,屯于白土冈东南 ; 韩擒虎已率军攻克姑孰,沿江直下,进屯新林(今南京西南);隋行军总管宇文述率军3万攻占石头城,对建康已形成包围之势。配合主力进攻建康的其他两翼隋军亦进展顺利。王世积军在蕲口大败陈军,燕容军已进入太湖,牵制住吴州陈军。
这时建康附近陈军尚有 10万余人,后主陈叔宝不懂军事,又不听臣下合理建议,将军队全部集中部署于城内外。二十日,仓促令诸军出战,在白土冈一带南北列阵20余里,加之指挥通讯不灵,首尾进退互不相知。贺若弼率 8000甲士进攻,初战失利,后乘其骄,攻击陈军薄弱部,陈军一部败退,牵动全阵,一溃而不可止。同日, 韩擒虎率军自新林直逼建康,石子冈陈军守将降,引导陈军从朱雀门进入建康城,俘陈叔宝。当日夜,贺若弼军亦从北掖门人城。二十二日,杨广入建康,令后主下沼投降,吴州等地拒降被攻灭,余皆归附。至此,自东晋以来 270余年的分裂局面归于一统。
6. 朱元璋到底是怎么起家的
明太祖朱元璋为濠州钟离人,自幼出家于皇觉寺为僧。
朱元璋于至正十二年闰三月初一日,投郭子兴部下,子兴见元璋状貌奇伟,异于常人,遂留置为亲信兵,屡次率兵出征,有攻必克。子兴大喜,署为镇抚,复将养女马氏给与元璋为妻,后为高皇后。至正十五年三月,郭子兴病逝,其子郭天叙代领其众,时韩林儿出诏封天叙为都元帅,张天佑为右副元帅,朱元璋为左副元帅。朱元璋慨然曰:「大丈夫宁能受制于人耶!」遂不受。但念林儿势盛力强,可利用以成帝业,乃用其年号以令军中。九月,郭天叙、张天佑二人皆战死,于是郭子兴部将尽归太祖。
至正二十三年(一三六三年)二月,张士诚遣将吕珍围安丰,杀刘福通。韩林儿派人告急于朱元璋,刘基(伯温)谏朱元璋不可往援。太祖曰:「小明王被围甚急,我向奉他龙凤年号,不忍袖手旁观,因此不得不往救。」遂率徐达、常遇春往援,击走吕珍,迎林儿归滁州。此时小明王已成为太祖的傀儡,但朱元璋仍奉他龙凤年号,以借题发挥。
至正二十四年(一三六四年)正月,朱元璋自立称为吴王,建百司官属,所用封拜除授及有司文牒,称云皇帝(小明王)圣旨,吴王(太祖朱元璋)令旨。至正二十六年(一三六六年)十二月,刘基密禀太祖命廖永忠,以迎林儿南来为名,行至瓜步覆林儿舟,沉于水,遂遭溺毙。
韩林儿既死,朱元璋乃成为最高领袖。元顺帝至正二十八年(一三六八年)正月初四日,朱元璋即皇帝位,国号「明」,建元「洪武」,是为明太祖。朱元璋建国号曰:「大明」。
7. 古代历史上在春节时亡国的有哪些
隋灭陈,公元588年十月,隋文帝发动灭南陈之战,到589年2月灭亡南陈,正好是过春节时。
九年正月初一,位于长江下游的隋军乘陈军欢度春节之机,分路秘密渡江,韩擒虎率军袭占采石(今安徽马鞍山市西南),杨广率军进屯六合南之桃叶山。这时,陈后主才感到事态严重,急忙下诣调兵抵御,但为时已晚。初六,贺若弼率军攻占京口,同时分兵至曲阿(今江苏丹阳) ,防止三吴(今江苏太湖东、南及浙江绍兴、宁波一带) 陈军北上支援建康,自率主力西进,十七日据钟山,屯于白土冈东南 ; 韩擒虎已率军攻克姑孰,沿江直下,进屯新林(今南京西南);隋行军总管宇文述率军3万攻占石头城,对建康已形成包围之势。配合主力进攻建康的其他两翼隋军亦进展顺利。王世积军在蕲口大败陈军,燕容军已进入太湖,牵制住吴州陈军。
这时建康附近陈军尚有 10万余人,后主陈叔宝不懂军事,又不听臣下合理建议,将军队全部集中部署于城内外。二十日,仓促令诸军出战,在白土冈一带南北列阵20余里,加之指挥通讯不灵,首尾进退互不相知。贺若弼率 8000甲士进攻,初战失利,后乘其骄,攻击陈军薄弱部,陈军一部败退,牵动全阵,一溃而不可止。同日, 韩擒虎率军自新林直逼建康,石子冈陈军守将降,引导陈军从朱雀门进入建康城,俘陈叔宝。当日夜,贺若弼军亦从北掖门人城。二十二日,杨广入建康,令后主下沼投降,吴州等地拒降被攻灭,余皆归附。至此,自东晋以来 270余年的分裂局面归于一统。
8. 南北朝陈是被谁领兵灭的
杨广。
隋开皇八年(588年),隋文帝命晋王杨广为行军元帅、秦王杨俊、河清公杨素为副帅、高颎为参谋、王韶为司马,兵分八路攻南朝陈。
杨素率水军从巴东顺长江东下,与荆州刘仁恩军联合占领延州(今长江西陵峡口、湖北枝江附近)等上游陈军防御。
由公安东援建康之中游陈军也被杨俊军阻于汉口一带,为下游隋军创造有利条件。下游隋军主力乘陈朝欢度元会(即春节)之机分路渡江。行军总管韩擒虎、贺若弼两军钳击建康,与宇文述军包围建康。
开皇九年(589年)二月,隋军攻入建康,俘陈后主,陈亡。开皇十年(590年)九月,隋派使臣韦洸等人安抚岭南,冼夫人率众迎接隋使,岭南诸州悉为隋地,隋朝完成了全国统一。
(8)马鞍山陈军扩展阅读:
杨广资料:
隋炀帝杨广(569年—618年),本名杨英,字阿[mó,上麻下女](一作阿摐),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市)人。隋朝第二位皇帝(604—618年在位),隋文帝杨坚与文献皇后独孤伽罗嫡次子。
美姿仪,少聪慧,初封雁门郡公。开皇元年(581年),册立为晋王,率军消灭陈朝,阴谋夺嫡事宜。开皇二十年(600年),册立为皇太子。仁寿四年(604年)七月,正式即位。
在位期间,修隋朝大运河,营建东都洛阳,迁都洛阳,改州为郡;改度量衡依古式;频繁发动战争,西征吐谷浑、三征高句丽,滥用民力、穷奢极欲,引发全国范围农民起义,天下大乱,导致隋朝崩溃覆亡。
大业十四年(618年4月11日),江都兵变之后,为宇文化及叛军所弑。隋恭帝杨侗追谥明皇帝,庙号世祖;唐高祖追谥为炀皇帝,夏王窦建德追谥为闵皇帝,《全隋诗》录存其诗四十余首。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杨广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隋灭陈之战
9. 陈军有几个江苏南京
韩擒虎(538—592.12.26),原名擒豹,字子通,河南东垣(今河南新安县东)人,隋朝名将。 韩擒虎的父亲韩雄曾为北周大将军、洛虞等八州刺史。韩擒虎“少慷慨,以胆略见称,容貌魁岸,有雄杰之表”(《隋书·韩擒虎列传》)。又又好读书,略知经史百家,为西魏丞相宇文泰所赏识,常令他与诸子在宫中交游。北周时韩擒虎因军功拜为都督、新安太守,后迁仪同三司。其父去世后,韩擒虎又承袭父亲的爵位,授新义郡公。 建德六年(577年),周武帝宇文邕伐北齐,攻占晋阳(今山西太原)。时北齐洛州刺史独孤永业率兵3万镇守金墉城(今河南省洛阳市东北),韩擒虎乘北周军不断取胜的有利时机,说降独孤永业。后率军北上平定范阳(今河北涿州),授上仪同、永州刺史。不久,韩擒虎任行军总管,击退陈军对光州(治今河南光山)的进攻。随即又随大将军宇文忻进平合州(治今合肥西)。杨坚为北周丞相时,调任和州刺史,屡次挫败陈将甄庆、任忠、萧摩诃等对江北的进攻,使陈军丧气。 北周大定元年(581年)二月,总揽北周大权的大丞相杨坚废周立隋,是为隋文帝。隋文帝为统一中国(参见隋统一战争),革除弊政,发展生产,亲自讲武,整顿军队,并陆续采取一些改革措施,不断增强国力、军力。隋文帝准备先灭陈朝,后击突厥,因此向南方调集军队,遴选了一些有才能的军事将领,驻守江淮。隋文帝素知韩擒虎具有文武才能,且声名卓著,再加上尚书左仆射高颎的推荐,遂以韩擒虎为庐州(今安徽省合肥市一带)总管,镇江北要地庐江(今合肥),为灭陈作准备。陈宣帝陈顼委任骠骑大将军萧摩诃等御隋。隋开皇元年(581年)九月,萧摩诃率军进攻江北(指淮水以南、大别山以东之长江以北)隋地。二十四日,陈将军周罗喉攻占隋之胡墅(今江苏六合西南)。二十六日,杨坚遂命上柱国长孙览、元景山并为行军元帅,发兵伐陈,令高颎节度诸军。长孙览率8总管兵出寿阳 (今安徽寿县),水陆俱进,师临长江,陈人大骇。时因北方突厥对隋威胁较大,经常袭扰北境(参见突厥攻隋之战),隋文帝欲作战略调整,高颎遂下令停止攻击! 十二月,隋文帝根据隋朝新立,边防不固,实力尚不够充实等情况,决定变更原来计划,改取南和北战,先败突厥,后灭陈朝的战略。此后数年,隋朝一直在北方与突厥作战。至开皇四年(584年)秋,隋军反击突厥获胜,北部边患基本消除(参见隋反击突厥之战),解除了南下灭陈的后顾之忧。隋文帝又经过几年励精图治,使国力、军力显著增强。而陈朝政治日益腐败,府库空虚,内部矛盾尖锐。在此期间,韩擒虎始终整军经武,训练士卒,甚为陈军所忌惮。 开皇八年(588年)三月,隋文帝下诏,列举陈后主罪行又送玺书暴其罪恶20条,并将诏书在江南散发30万份,以争取人心。十月,隋文帝在寿春(今安徽寿县)设淮南行台省,以晋王杨广为行台尚书令,主管灭陈之事。命杨广、秦王杨俊、杨素并为行军元帅,高颎为晋王元帅长史,右仆射王韶为司马,集中水陆军 51.8万,统由杨广节度,东至大海,西到巴、蜀,旌旗舟楫,横亘数千里。隋军自长江上游至下游分为8路攻陈:杨素指挥水军主力,出巴东郡,顺流东下,消灭长江及沿岸陈水陆军;杨俊指挥上游3路进攻江夏(今武昌),以扼控长江,阻止上游陈军东援;杨广指挥下游5路为主攻方向,杨广出六合,贺若弼出广陵,韩擒虎出庐江,锋芒所向,直指陈都建康(今南京市)。十一月,杨坚至定城(今陕西华阴东)誓师,准备渡江的各路隋军进抵长江北岸,完成进攻准备。 陈后主荒淫骄侈,政治腐败,既不懂军事,又不纳部将建议,凭恃“长江天堑”,疏于防务。为了元会(即春节)之庆,竟命镇守缘江重镇江州(治今江西九江)、南徐州(治今江苏镇江)的两个儿子率战船回建康,致使江防更为薄弱。十二月,长江上游隋军首先发起进攻(参见隋灭陈之战)。 开皇九年(589年)正月初一,韩擒虎乘陈军欢度年节、疏于守备之机,率锐卒500出庐江由横江口(今安徽和县东南)夜渡长江。陈军守将皆醉,韩擒虎一举袭占陈沿江要采石(今安徽马鞍山市西南)。袭占采石后,韩擒虎即命令主力部队渡过长江,挥军逼近建康。 初四,陈后主察觉事态不利,下诏亲帅陈军拒敌。命骠骑将军萧摩诃、护军将军樊毅、中领军鲁广达并为都督;又派南豫州刺史樊猛率水军坚守白下(今南京城北金川门外),抵御六合方面隋军;以散骑常侍皋文奏率部镇守南豫州(治姑熟,今安徽当涂)。 正月初七,韩擒虎进攻姑苏(今安徽当涂),半日而克。陈军因惧韩擒虎勇猛善战,陈将樊巡、鲁世真、田瑞等相继投降。江南百姓久闻其威名,纷至军门拜见。隋文帝闻讯后大喜,为此宴赐群臣。 陈后主令陈军放弃钟山(今南京紫金山)、石头(今南京城西清凉山)山险不守,命诸军屯于都城内外。十五日,陈镇东大将军任忠率军自吴兴(今浙江湖州南)入援建康,驻守朱雀门(建康城南门)。十七日,贺若弼军进据钟山(今南京紫金山),屯于山南白土冈东;韩擒虎与渡江攻占南陵(今安徽贵池西南)的总管杜彦合军步骑2万,进屯新林(今南京西南)。行军总管宇文述率军3万渡江,进占石头。至此,隋军对建康已形成合围。 陈后主面对隋军攻势,不采纳部将任忠、萧摩诃的建议,致使建康附近10余万陈军无所作为。二十日,陈军奉命仓促出战,在白土冈南北列阵20里,首尾进退互不相知。贺若弼军初战不利,然后猛攻陈军薄弱部分,陈军全线溃退(参见白土岗之战)。时建康城内空虚,韩擒虎率精骑500批亢捣虚奔袭建康。进至石子冈 (今南京雨花台)时,陈将任忠迎降,陈后主遣领军蔡征守朱雀航(在今南京秦淮河上),闻韩擒虎军至,众惧而溃。韩擒虎军直入朱雀门,陈军还欲作战,任忠说:“老夫尚降,诸君何事”(《隋书·韩擒虎列传》)!陈军见任忠已降,皆散走,韩擒虎迅速占领建康,陈俘后主,陈朝灭亡。当夜,贺若弼军也从北掖门入城。 二十二日,杨广到建康,令陈叔宝用手书招降上游诸将。周罗喉、陈慧纪等均降。二十九日,隋文帝诏令使节巡抚陈各州郡。二月,吴州(治今江苏苏州)等地守将拒不投降,被宇文述、燕荣军击破。岭南数郡共奉高凉(今广东阳江西)冼夫人为主,保境拒守。文帝诏遣柱国韦洸等前往安抚,岭南各州皆归于隋。至此,隋朝完成了统一大业,结束了西晋末年以来长达三百年的分裂局面。 时名将贺若弼亦有大功,因恚恨未能俘获叔宝,耻于功在韩擒虎之后,于是与韩擒虎相争,以至拔刀而出。为此,隋文帝下诏说:“此二公者,深谋大略,东南逋寇,朕本委之,静地恤民,悉如朕意。九州不一,已数百年,以名臣之功,成太平之业,天下盛事,何用过此!闻以欣然,实深庆快。平定江表,二人之力也” (《隋书·韩擒虎列传》)。又下优诏于二人说:“申国威于万里,宣朝化于一隅,使东南之民俱出汤火,数百年寇旬日廓清,专是公之功也。高名塞于宇宙,盛业光于天壤,逖听前古,罕闻其匹。班师凯入,诚知非远,相思之甚,寸阴若岁”(《隋书· 韩擒虎列传》)。 四月,二人在回京后,又在隋文帝面前争功,贺若弼说:“臣在蒋山战,破其锐卒,擒其骁将,震扬威武,遂平陈国。韩擒略不交阵,岂臣之比!”韩擒虎也说:“本奉明旨,令臣与弼同时合势,以取伪都。弼乃敢先期,逢贼遂战,致令将士伤甚多。臣以轻骑五百,兵不血刃,直取金陵,降任蛮奴,执陈叔宝,据其府库,倾其巢穴。弼至夕,方扣北掖门,臣启关而纳之。斯乃救罪不暇,安得与臣相比 !”隋文帝无耐,只好说:“二将俱合上勋”(《隋书· 韩擒虎列传》)。于是将二个都进位上柱国,赐物八千段。因有司弹劾韩擒虎放纵士卒,淫污陈宫,故不加爵邑。 是月,突厥来朝,隋文帝为树威扬武,便问突厥使者:“汝闻江南有陈国天子乎?”答曰:“闻之。”隋文帝命左右侍从引突厥使者到韩擒虎面前,说:“此是执得陈国天子者”(《隋书·韩擒虎列传》)。韩擒虎厉然顾之,突厥使者十分惶恐,不敢仰视,其有威容如此。另封韩擒虎为寿光县公,食邑千户。后以行军总管屯兵金城(今兰州),以防备突厥,又拜凉州总管。不久回到长安,隋文帝于内殿宴之,恩礼殊厚。 开皇十二年十一月十七(公元592年12月26日),韩擒虎去世,时年五十五岁。子韩世谔嗣。 点评:韩擒虎与贺若弼并为灭陈名将,却先后两次争功,有失大将风度。这与元朝的伯颜、阿术二人相比,实在是差之千里。《隋书· 韩擒虎列传》对二人的才能评价如下:“贺若弼慷慨,申必取之长策,韩擒奋发,贾余勇以争先,势甚疾雷,锋逾骇电。隋氏自此一戎,威加四海。稽诸天道,或时有废兴,考之人谋,实二臣之力。其俶傥英略,贺若居多,武毅威雄,韩擒称重。方于晋之王、杜,勋庸绰有馀地。然贺若功成名立,矜伐不已,竟颠殒于非命,亦不密以失身。若念父临终之言,必不及于斯祸矣。韩擒累世将家,威声动俗,敌国既破,名遂身全,幸也。或时有废兴;考之人谋,实二臣之力。其俶傥英略,贺弼居多,武毅威雄,韩禽称重。方于晋之王、杜,勋庸绰有余地。韩禽累叶将家,威声动俗,敌国既破,名遂身全,幸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