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工商服务 > 工商登记制度改革现状

工商登记制度改革现状

发布时间:2022-06-21 11:19:41

『壹』 2014政府工作报告关于工商登记制度改革的问题。

第四个问题,不进行年检了,需要掌握的市场主体的信息怎么掌握?可以说这是一个新问题。不进行年检了,确实为我们及时、准确、全面掌握市场主体相关信息带来些困难。这是改革中的问题,仍然要通过改革来解决。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工商注册制度便利化以后,我们必须掌握的信息不仅要掌握,而且要掌握得更全、更准、更及时,还要进行深入的分析,提供有价值的分析报告,供决策部门、市场主体和社会成员参考、使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职能决定了不论是在登记制度改革前还是改革后,真正掌握所有市场主体基本情况的仍然是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这一点没有变,我们仍然有责任把这些情况掌握好、运用好,关键是要有勇气和善于通过改革不断解决难题、解决矛盾。

『贰』 营业执照年报和年审有区别吗

法律分析:
有区别。一、性质不同1、公司年度检验是指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依法按年度对公司进行检查,确认公司继续经营资格的法定制度。2、公司年报是由董事会主持编制向有关主管机关及股东大会汇报的有关公司经营的财务状况等的书面报告材料。二、内容不同1、公司年检(1)公司登记事项执行和变动情况;(2)股东或者出资人的出资或提供合作条件的情况;(3)公司对外投资情况;(4)公司设立分支机构情况;(5)公司生产经营情况。2、公司年报一般包括:公司的损益表、公司主要业务活动的情况、固定资产所发生的重大改变、发行新股的情况、发行债券的情况、捐款、在职董事名单、股息分派意见、董事与公司之间发生契约关系的内容、董事购取公司股份或债券的协议详情、储备金现状及建议等。

法律依据:
《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方案》 一、改革工商登记制度,推进工商注册制度便利化,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改革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是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在新形势下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举措,对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创新政府监管方式、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保障创业创新,具有重要意义。二、改革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各级人民政府要加强组织领导,统筹协调解决改革中的具体问题。各地区、各部门要密切配合,加快制定完善配套措施。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要优化流程、完善制度,确保改革前后管理工作平稳过渡。要强化企业自我管理、行业协会自律和社会组织监督的作用,提高市场监管水平,切实让这项改革举措"落地生根",进一步释放改革红利,激发创业活力,催生发展新动力。

衍生问题:
怎么办理企业营业执照?
第一步,公司核名。到工商局领取一张“企业(字号)名称预先核准申请表”,填写预先准备好的五个公司名称,交由工商局网上检索核查,如果没有重名且符合起名标准,则可以使用这个名字,会核发一张“企业(字号)名称预先核准通知书”。第二步,房屋租赁。若办公室或厂房是自己拥有的,提供房产证即可。第三步,编写司章程。登录当地工商局网站,下载公司章程样本,根据要去填写后,由股东确认签字。第四步,提交材料。公司核名通过后,把预先准备好的材料打包交至工商局,进行申请营业执照。第五步,领取营业执照。所交材料审核通过后,得到准予设立设立登记的通知书,然后带着法人身份证领取公司营业执照。第六步,刻章。需要到工商局指定场所刻章,包括公章、财务章、法人章、合同专用章、发票专用章。第七步,银行开户。带着营业执照正副本、公司章程、法定代表人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合伙人或股东身份证复印件、经办人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五章(及银行要求的其他材料开立银行基账号。第八步,税务登记。领取营业执照后,30日内到当地税务局申领税务登记证。第九步,领购发票

『叁』 我国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在社会生活中有什么作用

简政放权,优化办事流程。
按照《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的要求,工商登记制度改革主要涉及三方面内容。

一是将“先证后照”改为“先照后证”,对按照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决定需要取得前置许可的事项,除涉及国家安全、公民生命财产安全等外,不再实行先主管部门审批、再工商登记的制度,市场主体向工商部门申请登记,取得营业执照后即可从事一般生产经营活动;对从事需要许可的生产经营活动,持营业执照和有关材料向主管部门申请许可。

二是将注册资本实缴登记制改为认缴登记制。

三是放宽工商登记其他条件。

改革中的重点和难点主要在于放宽工商登记条件后,如何加强对市场主体、市场活动监督管理,落实监管责任,切实维护市场秩序。

一是在工作实践中进一步积极探索,积累经验,为商事登记改革稳步推进奠定坚实基础。

二是实行宽进严管。认真落实“宽进”要求,放宽工商登记条件,建立便捷平等的市场准入制度,促进市场主体健康发展。转变监管理念、厘清监管职责、规范监管行为、夯实监管基础,努力在推动“宽进”的同时进一步加强市场监管工作,为市场主体营造良好的市场秩序和发展环境。

三是要加快构建服务型工商,进一步简政放权,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充分发挥企业、行业和社会组织的作用,实现共同治理、共担责任。

四是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积极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以工商登记制度改革为契机,激发市场主体创造活力、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把工商职能切实转到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上来。

『肆』 工商登记制度改革之后怎么样更好为企业服务

1、简化住所登记手续
《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方案》提出简化市场主体住所(经营场所)登记手续,由省级人民政府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和本地区管理的实际需要,自行或者授权下级人民政府作出具体规定。
“现实中,很多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初创企业、新业态等,对住所(经营场所)的要求很低。由各地根据本地区实际,简化登记手续,有利于释放场地资源,方便市场主体准入。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对城市管理的要求也不同,因此对住所(经营场所)的条件不能“一刀切”。但出于社会治理的需要,并非任何场所都可以注册为住所。
2、减轻市场主体负担
2013年底,工商总局发文暂停了个体户验照工作。此次出台的改革方案明确提出将企业年度检验制度改为企业年度报告公示制度,同时,将个体工商户验照制度也改为年度报告制度,并探索实施农民专业合作社年度报告制度。
从《方案》看,此次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要求转变监管理念和方式,强化信用监管、协同监管和社会共治,更加注重运用信息公示、信息共享、信用约束等手段,形成部门协同监管、行业自律、社会监督和主体自治相结合的市场监管格局。“强调企业在享有改革赋予更多便利条件的同时,也要依法承担相应的信息公示等义务和责任。”
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公示体系不仅要在工商系统内部实现跨地区互联互通,更应与中国人民银行的基础信用数据库、税务机关和最高法院的信用系统联网。“形成跨部门、跨领域、跨地域的黑名单,让违法主体一处失信,处处受限。”
3、推行电子化登记管理
《方案》提出,要推行电子营业执照和全程电子化登记管理。积极推行全国统一标准规范的电子营业执照,推进以电子营业执照为支撑的网上申请、网上受理、网上审核、网上公示、网上发照等全程电子化登记管理方式,为市场主体登记提供更多便利。

『伍』 工商登记制度改革了啥

5证合一, 营业执照 税务登记证 组织机构代码证, 重新加入了 社保编码,统计证号码内,现在是办理了营业容执照 有统一的社会信用编码 办理了执照其他证都不需要再重新登记了,简化了所有证件的登记手续

『陆』 工商登记制度改革

你好:
你问的这个问题,可能是工商局的人都想知道的事情。
现在相关文件版还没有传达出来。
但总体权上来说,对于公司的注册要方便很多。
1、不要注册资本金的审计。(这里要节约很多钱)认缴是说,你想注册多少就注册多少,没有时间限制你多久交清,但你对注册资本金承担有限责任。如果你认缴1亿,你就得承担1亿的有限责任,如果你认缴10元,你就承担10元的有限责任。
2、不强求要公司注册地址;
3、减少很多前置条件,并不是全都减了,现在好象还留了40多项。
意思是好,如果你是注册一个一般的公司应该一个小时内能搞定。现在不年验,搞年度报告制度,对于年度报告制度,现在工商局内部都还没有搞懂是个什么意思。这个报告是要做成什么样子。
目前就只能了解这么多了。
对于所谓的严管,这个问题只有在公司法和公司登记管理条例进行修改后,再知道管些什么,呵呵

『柒』 我国现在企业登记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现行的企业登记制度脱胎于计划经济时代,虽然历经了28年改革开放风雨的洗礼,但是依然刻有很深的计划经济烙印,体现在层层审批,严格审查,退出困难等行政许可方面,今天,为了治理经济环境,我们继续强调要“严把市场主体准入关”,以为把住了这道关,经济秩序自然好转,然而当前层出不穷的煤矿事故、食品安全、假冒伪劣、消费欺诈、仿冒商标、侵犯版权等市场不安全现象,说明严格的市场准入制度并没有有效的调节市场失灵,相反,过苛的准入门槛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瓶颈”,特别是限制了中小企业和个人的创业愿望。这说明企业登记制度在很多方面存在缺陷。 按照我国现行的企业登记规则,企业登记是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对申请人设立、变更或终止企业主体资格的事项进行审查核实,作出准许或不予准许的决定,对准许登记的发给《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或《营业执照》并予以公告,企业方可开展生产经营活动。从我国企业登记的法规和实务来看,登记机关颁发的《营业执照》具有双重功能,即确认企业主体资格和企业经营资格的作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企业登记管理若干问题的执行意见》(1999年6月29日)指出,“企业被吊销营业执照的,其法人资格或经营资格终止”,可以认为是对《营业执照》双重功能的肯定。取得《营业执照》是企业获得主体资格和经营资格的前提。 《营业执照》的双重功能是计划经济时期政府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生活的结果,但在我国正进入全面市场经济的今天,他已经失去了存在的基础,成为阻碍经济发展的体制性障碍之一,在经济生活,行政管理和司法审判的各个层面上表现出错位和缺位。 一、登记机关严格审查前置条件,希望把不合格企业挡在市场之外,但实践证明,不仅抬高了企业进入市场的门槛,而且摆错了自身的位置。我国行业行政审批过多过滥,虽经清理,但前清后立,目前仍有大量的行政审批事项分散在各个行政部门的法律法规中,而设立企业的实体法和程序法里,从《公司法》到《城乡个体工商户管理暂行条例》,都保留了大量的对行业经营资格的审查规定,《公司法》(全国人大2005年10月27日修订通过)虽然确立了直接向公司登记机关登记的原则,但第十二条仍规定:在公司登记时,“公司的经营范围中属于法律、行政法规规定须经批准的项目,应当依法经过批准。”《城乡个体工商户管理暂行条例》(国务院1987年8月5日发布)第七条:“国家规定经营者需要具备特定条件或者需经行业主管部门批准的,应当在申请登记时提交有关批准文件。申请经营旅店业、刻字业、信托寄卖业、印刷业,应当经所在地公安机关审查同意。”可见严格的前置审查就是对企业经营资格的认定。国家赋予登记机关审查企业的经营资格,实是搞错了核准登记的主要职能是确认市场主体,而不是通过对市场主体的审查来管制经营行为,事实表明,这种管制也是无效的,就如《居民身份证》并不能保证公民遵纪守法一样。按照登记是确认经营资格的逻辑推论,若企业都符合规定的经营条件,那么登记已成不必要,若企业不符合规定的经营条件而经营,应由行业主管部门查处,登记同样成为不必要。 二、实质性审查色彩浓重,不符合《行政许可法》的立法精神和国外普遍倾向于形式性审查的惯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全国人大2003年8月27日通过)第三十一条,第三十四条规定:“申请人申请行政许可,应当如实向行政机关提交有关材料和反映真实情况,并对其申请材料实质内容的真实性负责”。“申请人提交的申请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行政机关能够当场作出决定的,应当当场作出书面的行政许可决定”。虽然该法第三十四条还规定:“需要对申请材料的实质内容进行核实的,行政机关应当指派两名以上工作人员进行核查”。但是行政许可的形式审查仍是立法的主旨。而根据我国的企业登记规定,登记机关须审查企业提交的文件、证件和填报的登记注册书的真实性、合法性、有效性,并核实有关登记事项和开办条件(见《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施行细则》第55条,国家工商局1988年11月3日发布),可见我国采取的是实质性审查。《行政许可法》实施后,登记机关虽然不再明确实质审查的义务,但登记实务中仍偏重实质审查,或者为了证明材料的真实性而要求申请人提交其他的证明文件。事实表明,实质性审查根本不能有效地控制技术性、秘密性都较强的欺诈行为,相反,形式审查的公信力已准确表达了企业的民事权利能力和与其交易的风险性,有助于当事人在与企业交易时认真考察其资信情况,而且提高了登记的便捷性。有鉴于此,各国在立法、实务中普遍倾向于形式审查,而对实质审查不作要求。如英国公司登记制度规定,登记机关只负责形式审查,实质情况由股东和董事、经理承担责任,会计师和律师承担连带责任。 三、易使当事人误解持有《营业执照》的企业,就是合法经营的企业,不再怀疑其信誉,使欺诈者有机可乘。《营业执照》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向社会公示其登记内容,由于《营业执照》也是企业取得经营资格的前提,我国严禁无照经营,因此一般推定凡经登记的内容都是真实有效的,其经营行为是合法的。执照的证明力会使利益相关的第三人放松对其资信能力的考察,若注册人以虚假事项登记,并且又具有主观恶意,那么与其交易的当事人就会受到重大欺骗,即使申请人在登记时提供了真实的资料,但是登记后,具有恶意登记动机的注册人也会持《营业执照》四处诈骗,同样严重危害经济秩序,这样的事情在经济生活中已经屡见不鲜,应该说《营业执照》对经营资格的证明能力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而且越是强调实质性审查,执照的证明力就越强,相反,当事人对与其交易风险的防范意识越小,恶意注册人对公众利益的损害可能会更大。 四、使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把登记和管理混为一谈,误以为登记也是管理,管理就是登记,表现为对市场监管职能的错位。长期以来,在《营业执照》双重功能的思维定势下,企业登记被定位成一种行政管理措施,“工商企业登记管理,是国家对工商企业进行行政管理的一项重要措施。它对贯彻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方针,保障企业从事合法经营,取缔非法活动,维护社会主义经济秩序,促进社会主义建设,都有重要作用”(国发[1982]108号)。所以工商机关对市场的监管,习惯于证照检查,取缔无照经营,严把市场主体准入关。《国家工商总局关于开展依法清理规范食品经营主体资格工作的通知》(工商消字[2006]第6号,2006年1月10日发布)要求,“严格规范食品经营主体资格和经营行为。清理规范的内容:(一)证照是否齐全。(二)证照是否有效。(三)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经营实际情况是否与登记注册事项一致”,这显然把静态的登记管理混同于动态的监督管理。《无照经营查处取缔办法》(国务院2002年12月18日发布)也体现了这种混同,也是公法对私权的干预。根据国务院的三定方案,工商行政管理局负责市场监管责任,但在登记就是管理的混乱思维下,重登记轻管理,或者只登记不管理现象,一直困扰着工商事业的发展。前几年发生的阜阳毒奶粉事件充分说明了有关部门对市场监管的失控,就工商部门来说,那些生产和经销劣质奶粉的厂家、批发商、零售商们,大多也是经过合法登记的企业或者个体工商户,但他们却在监管机关的眼皮底下把劣质奶粉生产出来并销往了市场。 五、严进宽出,退出机制不健全。企业持续的进入和退出,是市场经济活的源泉,只有建立正常的企业退出机制,方能确保市场的效率和安全。我国确立了比较严格的准入制度,但是退出制度却不完善。《民法通则》规定,企业终止应当办理注销登记并进行清算,《个体工商户管理暂行条例》也规定,个体工商户歇业应当办理歇业手续,并向债权人清偿债务。可见注销登记并清算是主体资格消灭的前提,是企业完全退出市场的标志,《公司法》、《公司登记管理条例》、《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以及《合伙企业法》等都有相应的规定。事实上,我国许多企业死亡后,由于多种原因,不办理注销登记、不清算,即自行解散,或者在清算中恶意逃避债务,使清算几无完成之日,而登记法规对此造成的法律后果没有丝毫规定,这就形成了死亡企业在死亡时间上的三个不清,一是自行解散或依法被吊销《营业执照》的时间是否为企业终止时间?二是清算完毕的时间是否为企业终止时间?三还是注销登记的时间为企业终止时间?登记机关一般将注销登记时间当作企业终止的时间,故社会上有大量已经死亡却仍活在登记机关的企业,俗称“死档”企业。对于死亡企业拒绝办理注销登记的罚则,规定的也很苍白。《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施行细则》(国家工商局1988年11月3日发布)第六十六条第(八)项规定:“不按规定申请办理注销登记的,责令限期办理注销登记。拒不办理的,处以三千元以下罚款,并可追究企业主管部门的责任”。该罚则到底是对企业还是企业负责人罚款?企业已经解散或负责人下落不明或者企业没有主管部门的,该罚则根本无从实施。《合伙企业登记管理办法》(国务院1997年11月19日发布)第三十条:“合伙企业解散并清算结束后,不办理注销登记的,由企业登记机关吊销营业执照”。该罚则把清算作为处罚条件,操作上很困难。由于《营业执照》具有确认主体资格和经营资格的双重功能,企业被吊销《营业执照》也意味着主体资格消灭,那么企业被吊销营业执照后,又没有清算人,还能否以原企业的名义参加诉讼?这是长期困扰司法实务的一个问题,为了解决这一矛盾,最高人民法院以法经[2000]23号和24号函,明确了企业法人被吊销营业执照后至被注销登记前,该企业法人仍应视为存续,可以以自己的名义进行诉讼活动。正是由于企业退出机制不健全,给市场安全带来许多不确定因素。

『捌』 如何做好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后的工作

权责分明,坚持依法行政。实行“先照后证”的登记制度下,需要进一步明确政府各回部门的职责边界答,主要是要厘清工商部门与审批机关的职责,审批机关要对许可事项负责,工商部门则需对登记注册事项及相应的经济行为负责,切实转变重审批轻监管的现状,推动管理方式由事前审批为主向事中、事后监管为主转变,从而建立许可审批与登记监管相互协调的工作机制。

『玖』 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如何确保企业信息的真实性

工商管理登记制度复改制革是我国政府管理转向宽准入,严监管 ”的重要举措,主要内容包括注册资本认缴登记制 先照后证 用年度报告公示制代替工商年检制度,以及建立企业信用信息制度等措施。

在年度报告公示下,企业要在规定期限内,向工商部门报送年度报告。工商部门将通过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向社会公示。
根据规定,企业要对年度报告的真实性 合法性负责。一是信息公开 二经营异常名录制度
(转自福建自贸区官网)

『拾』 工商登记变革五个方面是哪五个

改革涉及五个方面内容
2月28日,市工商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向市直及驻漯新闻媒体通报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相关情况。据了解,本次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主要有五个方面内容:一是实行注册资本认缴登记制,由公司
股东(发起人)自主约定认缴出资
额、出资方式、出资期限等,并对缴纳出资情况真实性、合法性负责。二是放宽注册资本登记条件,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外,取消公司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不再限制公
司设立时股东(发起人)的首次出
资比例和缴足出资的期限。公司登记无需提交验资报告。三是将企业年检制度改为年度报告公示制度,任何单位和个人均可查询。四是简
化市场主体住所(经营场所)登记
手续,由地方政府具体规定条件。
五是推行电子营业执照和全程电子化登记管理。
同时,根据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后登记注册的新变化,工商部 门对《内资企业登记提交材料规范》《外资企业登记提交材料规范》《内资企业登记文书规范》《外资企业登
记文书规范》等登记申请提交材料和文书表格进行了修订,同时精简了企业营业执照样式。将各类市场主体原有的15种营业执照样式统一为8种,版式统一为一种,并将应用二维码技术推行电子执照,方便公众辨认。
改革后影响有哪些
改革又有着怎样的影响呢?市工商局注册登记科科长阮征向记者做了解答。
阮征表示,注册资本登记制度由过去的实缴制变为认缴制,意味着公司注册门槛和创业成本最大限度地降低,大大降低企业进入市场的成本,缩短注册时间,更为重要的是企业可以根据生产经营的需要、自主决定资本投入的时机与数量,将企业资本运用的自主权还给了企业,利于进一步激发社会各方投资热情,鼓励创业、带动就业。
企业年检制度改为年度报告公示制度,减轻了企业的负担,企业只需按年度在规定期限内,
通过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报送年度报告即可。同时,增强了企业披露信息的主动性,方便社会各界了解企业情况。
工商部门将如何监管
阮征告诉记者,他们建立完善宽进严管信用监管机制,更加注重运用信息公示、信息共享、信用约束、信用监管等手段,变传统的市场主体向监管部门负责为市场主体通过有关信息的公示向社会负责,推动企业自律自治、强化社会监督和部门协同监管。在建立的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上,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可以查询企业的有关信息。同时,工商部门将通过投诉举报,抽查等方式对市场主体进行监管,并建立经营异常名录制度,将违规企业列入黑名单并公示,达到“一处违法,处处受限制”,促进企业自律和社会的共治,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

记者陶小敏

阅读全文

与工商登记制度改革现状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 浏览:305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汇报 浏览:314
横滨商标印刷有限公司 浏览:28
珠吉转让 浏览:191
商业住房贷款年限55岁 浏览:148
2013工商局个人总结 浏览:712
驰名商标申请的条件 浏览:778
工商局和公安局哪个好 浏览:135
pml证书 浏览:748
申请商标的要多久 浏览:814
连云港专利代理 浏览:613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有限公司 浏览:452
乡镇卫生院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方案 浏览:850
红宝石证书aigs 浏览:734
马鞍山二中一本率 浏览:103
萝莉羊年限定 浏览:393
爱迪生观察什么发明了什么 浏览:864
供电方案有效期 浏览:684
马鞍山市麻将馆 浏览:609
sm2证书 浏览:6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