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宿州有什么镇
一、宿州现辖四县一区,1个国家级开发区、6个省级开发区和宿州马鞍山现代产业园区、宿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市共产党委员会、市人民代表大会、市人民政府,驻埇桥区银河一路。
二、宿州,简称“宿”或“蕲”,古称蕲城,安徽省辖市。位于安徽省东北部,是长三角城市群、中原经济区重要节点,宿淮城市组群城市、安徽区域中心城市之一,号称世界鞋都,亚洲影都,中国云都。是安徽省文明城市、园林城市,国家智慧城市,全国网球城市、宜居城市,安徽省重要的交通枢纽。
三、宿州襟连沿海,背倚中原,安徽省的北大门,有徐南形胜、江南第一州、奇石之城、马戏之乡、酥梨之都等美誉。东邻宿迁、徐州,西连商丘、淮北,北扼菏泽,南接蚌埠。总面积9787平方公里,辖萧县、砀山、灵璧、泗县、埇桥区四县一区,市政府驻地埇桥区是全国最大的市辖区。
② 吉林市,宿州市,济宁市,菏泽市,马鞍山市,这几个城市排名~拜托说明原因!谢谢~
这五个城市按综合实力排名如下,1吉林为吉林省一个百万人口的特大城市,经济逊内于济宁与马鞍山。2济宁是容鲁西南的一个地级市,人口六十多万,煤炭,稀土丰富,为鲁南地区经济高地,经济方面最优,但不是大城市。3马鞍山是安徽南部中等城市,铁资源丰富,经济一般,属泛长江三角洲。4宿迁是苏北中等城市,资源不佳,交通不便,不被看好。5菏泽是山东的贫困地区,还不如沂蒙山区,经济忒欠发达,房价还很高,由于各种原因,此地不会被重点发展,没有半点前途。
③ 宿州的自然资源
宿州资源丰富,特色鲜明。小麦、玉米、花生产量居全省第一,萧砀百里黄河故道是中国最大的连片水果产区,灵璧、泗县均为畜牧强县。煤层气探明储量600亿立方,煤炭探明储量60亿吨,占淮北煤田储量的75%以上,开发潜力巨大,是国家规划的13个大型煤炭基地之一。全市已发现矿产28种。 宿州是淮海经济协作区的核心城市之一,也是安徽省距离出海口最近的城市。 民国11年(1922),宿城即有大小商号300余家。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人开办的18家洋行垄断市场,民族工商业受到摧残。抗日战争胜利后,宿城商业稍有复苏。解放前夕,全城尚有大小商店263家。建国后,逐步确立了国营商业的主导地位,同时发展了集体商业。1956年,完成了对私人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商业出现一片繁荣景象。改革开放以后,宿州市综合经济实力不断增强。
2014年,全市生产总值1126.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9.7%,增幅比前三季度提高0.2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70亿元,增长5.2%,增幅居全省第1位;第二产业增加值474.6亿元,增长11.1%,增幅居全省第6位;第三产业增加值381.5亿元,增长10.8%,增幅居全省第1位。与上年相比,第一产业增速上升1.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速回落2.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速持平。全市三次产业结构由2013年的24.8:42.0:33.2调整为24.0:42.1:33.9,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提升0.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提升0.7个百分点。
2015年全市生产总值1235亿元,增长9%左右。财政收入125.6亿元,增长9.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24亿元,增长12.3%以上。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740元和9215元,分别增长8.2%、10.5%。节能减排达到省控目标,PM10平均浓度下降12.4%。 宿州素有果海粮仓的美誉。 萧县葡萄种植已有千年历史,为全国四大葡萄基地之一。泗县是“中国山芋之乡”。砀山酥梨年产量15亿斤,占全国梨总产量的八分之一,是中国水果生产10强县之一。 符离集烧鸡作为中国四大名鸡之首享誉八方。建市前,宿城郊区专业菜农不多,部分农民把种植蔬菜作为副业,自产自销。1980年5月,建立了城西蔬菜公社,至1985年,市郊已发展到7个蔬菜专业队,从事蔬菜生产的农民近1.8万人。 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除受自然灾害影响外,各种作物的产量均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2014年粮食总产79.3亿斤,实现“十一连丰”,小麦单产再创新高。推进现代农业“两区”建设,20个示范基地及园区完成投资7.9亿元,产值92.6亿元。培育现代农业产业联合体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民专业合作社数量居全省首位。农产品加工产值突破900亿元,市级以上龙头企业发展到438家,农业产业化综合水平保持全省第一方阵。农田水利三年提升工程超额完成,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22万亩,埇桥区蝉联“江淮杯”一等奖,新汴河治理、淮水北调、小农水重点县等重点工程加快建设。实施精准扶贫,新增脱贫人口10万人。深入推进森林增长工程,新造林14.7万亩。林业总产值突破350亿元,埇桥获全国唯一的杨木产业示范区称号。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成效显著。严守耕地保护红线,连续六年实现占补平衡,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列入国家试点。 清朝末年,宿城工业仅有一些手工作坊,主要生产小型农具和日常生活用品。民国初年,津浦铁路修通,宿城工业有了发展,私人投资先后兴办了打蛋厂、布厂、袜厂、小型火力发电厂、酒坊、糖坊等。抗日战争前夕,各种厂、坊近100家,产品达100多种。汪伪时期,各类工业受到严重摧残。抗日战争胜利后,部分厂、坊得以恢复。到1985年,宿州市已形成以机械、纺织、食品为主体的工业体系。
2014年工业增加值336亿元,增长11.8%。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10户,产值超亿元企业440户。投入持续加大,工业投资532.2亿元,增长22.1%。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20%,实现利润、利税分别增长50%、30%。工业用电量增长5.4%。转型升级步伐加快,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突破130亿元。各县区、园区实现首位产业产值292.9亿元,增长24.8%,实现首位产业税收8.2亿元,增长23.8%。四大园区加快发展,市经开区新引进上市公司3家,安特生化二期等退城进园项目相继建成;鞋城获中国现代制鞋产业城称号,野力体育等34家企业投产;宿马园区获首批中国青年创业示范园区称号,入驻项目86个;市高新区建设提速,华为等一批数量可观的现代通信及应用高新企业相继落户。 园区 截至2016年,宿州设有1个国家级开发区、6个省级开发区、2个高新区。 工业园区国家级开发区宿州市经济开发区萧县经济开发区-国家级高新区张江萧县高科技园区宿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省级开发区砀山经济开发区灵璧经济开发区泗县经济开发区埇桥经济开发区--工业园意大利(宿州)制鞋工业园萧县循环经济工业园泉山工业园产业园宿州移动互联网产业园宿州马鞍山现代产业园区中科云智慧(宿州)产业园宿州智慧云计算产业园-- 建国前,宿城有3家银楼,8家银行。民国36年3月,宿城人王耕农创办城中信用社。建国初期,宿城设立了10家银行和2家保险公司。郊区信用社逐步发展。1955年,信用社大发展,郊区的农业生产合作社全部建立信用社,并且聘请了协储员。1958年,三八人民公社下属24个大队全部建立了信用部。1970年,城郊区改为城郊人民公社,设诚郊信用社,下设7个信用点。1981年,中国农业银行宿州市支行建立。
2012年,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达1014.77亿元,增长19.2%,其中,储蓄存款665.08亿元,增长18.7%。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463.32亿元,增长22.2%。保险机构保险费收入30.32亿元。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9.01亿元,人寿险保费收入21.31亿元。赔款和给付支出8.17亿元。其中,财产险赔款和给付支出4.41亿元,人寿险赔款和给付支出3.76亿元。
2014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44.2亿元,增长13.6%,增幅高出全省0.6个百分点,居全省第2。分城乡看,城镇零售额284.1亿元,增长14.3%;乡村零售额60.1亿元,增长10.7%。分消费形态看,餐饮收入34.0亿元,增长13.6%;商品零售310.2亿元,增长13.7%。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中,家具、通讯器材、建筑及装潢材料、汽车等零售额分别增长17.1%、16.1%、40.2%和12.7%。2014年,全市进出口总额6.51亿美元,增长21.8%,增幅比1-11月份提高4.1个百分点,增幅高出全省13.6个百分点,居全省第2,其中进口额0.77亿美元,增长22.8%,出口额5.74亿美元,增长21.7%。 宿州知名企业皖北煤电安徽恒源煤电股份有限公司宿州江淮重工机械有限公司宿州市符离集刘老二烧鸡有限公司皖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安徽科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煤三建
④ 安徽经济实力排名靠前的城市有哪些
第1名:合肥
安徽省省会,虽然合肥的基础较为薄弱,省内各市对合肥也有些争议,但毕竟也做了60多年的省会,而且近年来经济发展明显加速,已经超越了很多老牌省会城市,加上科教实力较强,科大、工大、安大三所重点高校的大力支持,位列安徽第一也是合乎情理。前段时间合并巢湖后,城市发展格局进一步拉大,综合实力显著提升。
第2名:芜湖
皖江地区主要城市,安徽沿江发展的重要阵地,皖南区域中心城市。芜湖经济基础相对较好,加上有长江航运的天然优势,经济发展自然不慢。建国后,芜湖经济稳步增长,并有一批以奇瑞为代表的大企业支撑,县域经济也较为富裕,近年来与长三角合作加强,综合实力已然稳居安徽第二。
第3名:马鞍山
该市为新兴的钢铁工业城市,重工业发达,人均收入在安徽名列前茅。可贵的是近年来,该市积极利用邻近长三角的区位优势,县域经济和中小企业也逐步发展起来,加上城市建设基础较好和沿江的航运条件,又是全国文明城市,所以名列三强也是实至名归。
第4名:蚌埠
皖北地区的老工业城市,当年凭借千里淮河第一港和铁路的交汇推动了城市的迅速崛起,并一度发展成为安徽前列的重要城市。蚌埠科教实力也较为强大,高校机构较多。但是近年来实力有所衰落,GDP只能排在安徽中游,城市建设和县域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加上地处皖北,缺少发达地区的引领,当年的辉煌正在逐步衰退,被省内很多后起之秀超越。但是蚌埠毕竟还有当年的雄厚基础和交通发达的优势,所以再次崛起也不是难事,故眼下只列第四。
第5名:淮南
同样是皖北地区的老工业城市,煤炭工业是其主要的产业部门,资源型城市的特点显而易见,但是交通上不如蚌埠发达,学校机构也少于蚌埠。但是淮南城市面积较大,是全国“较大的市”拥有地方立法权,加上重工业实力还在,人均收入也不差,这座百万人口的老市居于第五也是合理的。
第6名:安庆
安徽的老省会,也是安徽文化的主要发源地之一,自古就是长江北岸的重要城市之一,军事上地位显赫,在国内外有一定的知名度。安庆作为安徽的传统城市之一,建国后曾一度衰落,但近年来经济发展也有所起色,经济总量稳居前五位。相信安庆凭借历史文化和长江之利,在搞好县域经济的同时,综合实力还会有一个明显的跨越。
第7名:滁州
一座有着1500余年历史的淮东州府,《醉翁亭记》让人们了解了古滁州自然之美和人民之乐。由于建国后设市较晚,起步较迟,但近年来城市建设日新月异,逐步迈上全省上游行列。滁州凭借毗邻南京、扬州的区位优势和市区发达的家电电子实力,经济实力目前居全省第五。在安徽新一轮建设热潮中被定位为安徽东向发展的桥头堡和皖江地区对接长三角的前沿。但北部辖县县域经济较为薄弱,影响了综合实力的抬升。
第8名:淮北
与淮南同样作为皖北的资源型重工业城市,工业实力显而易见,人民生活水平也较高,城市建设基础不错,虽然是重工业城市,但环境总体良好。但淮北苦于区域面积较小,总人口不多,经济体量不大,发展腹地缺乏,严重制约了综合实力的提升。最近正在加快经济结构的调整和转型,相信未来淮北会成为一座虽小而精的皖北名城。
第9名:铜陵
与淮北类似,这座江南城市虽然城市建设和人民生活都不错,自然环境也十分优美,但是面积太小、人口太少,而且和隔壁的芜湖关系复杂,导致了虽然人均富裕,但综合实力不强,经济体量不大,总体来看,只能屈居第九。
第10:阜阳
阜阳是皖北地区人口最多的大市,交通条件优越,经济发展腹地宽广,劳动力资源丰富。但是阜阳经济基础薄弱,工业发展滞后,人民生活水平有待提升,县域经济普遍乏力,周围缺少发达地区的带动,外出务工人员较多。城市建设有一定的基础,但大而不强,未来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第11名:宣城
宣城自古就是江南名郡,文化繁盛、经济繁荣,而且有临近江浙的地理优势。宣城自然环境优美,县域经济发达,但人口较少,城市建设起步较迟,所以总体经济实力不大,地区产值排名靠后。不过,虽然综合实力不强,但一点也不影响宣城人民高质量的生活条件和环境。
第12名:六安
皖西大市,六安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面积和人口都不少,经济发展也有所起色。但六安县域经济较弱,只有霍山较好,人均收入不高,而且由于地处皖西,经济上联系合肥外,缺乏长三角的带动,山区较多,不利于经济的发展。六安城市建设提升较快,环境优美,旅游业或许可以助推经济的发展。随着六安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南北交流的便利,和县域经济的起暖回升,相信六安的综合实力会有一个质的飞跃,皖西的明天也会更好。
第13名:池州
池州山河秀丽,拥有长江的航运和皖江的区位,经济发展潜力无穷,旅游业也很好,有名山有大川。但是设市较迟,城市建设起步晚,而且人口较少,面积不大,难以形成强大的综合实力,但是池州的人居环境绝对是一流的。
第14名:黄山
提到黄山,人们首先想到的不是黄山市,而是黄山的山。确实黄山的旅游实力之强是众所周知的,无需多言。人均收入也不差,环境更是没的说。但黄山市由于旅游业发达的原因,所以工业经济并没有得到重视,工业的污染也不利于黄山旅游。加上市区不大,人口较少,所以论旅游业绝对第一,但是综合实力来比,确实不强。
第15名:宿州
宿州是京沪铁路沿线城市,交通较为便利,人口较多,最近城市建设也开始发展。但是宿州经济实力不强、人均收入较低,县域经济滞后。没有大企业和强大的支柱产业,农业经济比重大。但最近开始与徐州加强合作,希望能有助于提升宿州的综合经济水平。
第16名:亳州
提到亳州,人们就会想到中华药都。如果论中草药,亳州绝对首屈一指。但该市地处皖北北部,交通条件一般,工业实力不强、人民生活水平不高,城市建设相对滞后。又没有阜阳那么多的人口和宽广的腹地,经济发展受到制约,在省内实力较弱,综合实力不强。
⑤ 安徽宿州属于那个省那个市
宿州属于安徽省地级市,宿州本身就是一个城市,不属于其他城市管辖。
宿州,安徽省地级市,东与江苏省宿迁市接壤,西与河南省商丘市交界,西北毗邻山东省菏泽市,南临蚌埠市、淮北市,北临江苏省徐州市。区域面积9787平方千米。
宿州市地处淮北平原东北部。西北黄河故道地势略高,中部有相山丘陵,其余大部为平原洼地。宿州市属暖温带半湿润气候,主要河流有濉河、新汴河、沱河、浍河,由西北向东南注入淮河和洪泽湖。
宿州是安徽省历史文化名城,有小山口遗址、古台寺遗址。周朝时期始建蕲邑,隋唐年间,因京杭大运河通济渠(汴河)段开通,置宿州,是楚汉文化、淮河文化的重要发源地。
宿州号称云都,拥有中国华东地区最大的云计算数据中心。是CG动画集群渲染基地,中国5大量子通信节点城市之一。
(5)宿州马鞍山经济区扩展阅读:
行政区划:
宿州辖砀山、萧县、灵璧、泗县、埇桥四县一区,6个省级经济开发区、宿马现代产业园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总面积9787平方公里。
1、埇桥区位于安徽省北部,地处苏豫皖三省交界处,是全国最大的县级区。全区总面积2868平方公里。
2、砀山县地处皖、苏、鲁、豫四省七县交界处,全县辖13个镇,总面积1193平方公里。
3、萧县位于安徽省最北部,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处,总面积1885平方公里,辖23个乡镇。
4、灵璧县位于安徽省东北部,北与江苏省接壤。辖6乡13镇和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总面积2054平方公里。
5、泗县位于安徽省东北部,苏皖两省五县交界地带,总面积1787平方公里,辖15个乡镇、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人口94.41万人。
6、宿州经济开发区2001年经省政府批准成立,2003年正式启动建设,规划面积6.8平方公里,管辖面积23.5平方公里。
7、宿州马鞍山现代产业园区是根据安徽省委、省政府振兴皖北发展战略,确定马鞍山市与宿州市结对合作。2011年5月14日正式挂牌,2012年元月正式批复为省级经济开发区。园区规划50平方公里,预计2020年,园区建成面积达30平方公里。
8、安徽宿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筹建于2011年6月,位于宿州市汴北新区(下辖5个行政村),紧邻市政务新区,是做为承接东南沿海等发达地区高新技术产业转移的主战场,是宿州市促进技术进步和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是带动区域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强大引擎。
⑥ 宿州马鞍山现代产业园区的园区简介
根据安徽省委、省政府振兴皖北发展战略,确定马鞍山市与宿州市结对合作。2011年5月14日宿州马鞍山现代产业园区正式挂牌。2012年元月,安徽省政府正式批复宿州马鞍山现代产业园区为省级经济开发区。
预计2020年,园区建成面积达30平方公里,集聚人口超过30万人,把宿马现代产业园区打造成为宿州市东部门户,中远期发展成为宿州城市副中心。
⑦ 安徽宿州市涌桥区有多少个乡镇
截至2019年,埇桥区下辖16个镇、11个乡。
埇桥区下辖11个街道、16个镇、11个乡,另设有1个农场,2个开发区。
埇桥区位于安徽省北部,与苏鲁豫三省接壤,为宿州市唯一城区,也是全市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地处黄淮海经济区腹地,东邻陇海产业带、南邻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西邻中原经济区、北邻徐州经济圈。
享有“中国书法之乡”、“中国马戏之乡”、“中华烧鸡之乡”美誉,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和“国家农村综合改革实验区”。
(7)宿州马鞍山经济区扩展阅读:
埇桥区位优越,交通便捷。埇桥区具有优越的区位及便捷的交通,京沪高铁、京沪铁路、京台高速、泗许高速以及在建的宿淮铁路在城区周边均设有出站口,可与全国各大城市实现铁路、高速公路互联互通,特别是京沪高铁的开通,可2个小时抵达上海、3个小时抵达北京;
206国道和5条省道穿境而过,水运从新汴河经洪泽湖通江达海,空港经徐州观音机场可与全国20多个大城市通航。
埇桥历史悠久,位于古汴河南岸,古称埇桥镇。早在4000多年前就有徐夷、淮夷等部落在此繁衍生息。唐宪宗元和四年(公元809年)置宿州于埇桥镇,以符离、虹、蕲、临涣四县属之。民国初期废宿州为宿县,属安徽省。
1948年底宿县城解放,设宿城市,1949年划属宿县。1951年复置宿城市,1953年又并入宿县。1979年再析出宿县城关镇及城郊、城西两公社置县级宿州市,与宿县均属宿县地区行署管辖。
1992年宿县和县级宿州市合并为新的县级宿州市。1999年初,国务院批准撤销宿县地区,设立省辖宿州市,合并后的县级宿州市更名为宿州市埇桥区。
⑧ 阜阳合肥现代产业园区的园区简介
2011年12月12日,安徽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准设立省级阜阳合肥现代产业园区。产业园区位于阜阳市南部,颍州区袁集镇、三十里铺镇范围内。规划面积25.1平方公里,起步区规划面积6.2平方公里。2011年伊始,安徽省委、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在合肥等市县与皖北三市六县之间开展结对合作的通知》,其中确定合肥市和阜阳市结对成立阜阳合肥现代产业园,芜湖市和亳州市结对成立亳州芜湖现代产业园,马鞍山市与宿州市结对成立宿州马鞍山现代产业园区。
肩负着省委、省政府“经济强省、振兴皖北”的历史重托,承载着阜阳转型跨越的宏伟畅想和阜阳人民思发展、谋发展、快发展的强烈期盼,阜阳合肥现代产业园区积极抢抓中部崛起和中原经济区建设机遇,弘扬“开明开放、求是创新”的合肥精神,举全区之力,汇百家之智,聚四海英才,结八方客商,以创新之策、非常之举,强力推进园区跨越发展,努力为南北结对合作,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探索经验、作出示范,造福皖北人民。
⑨ 安徽的城市经济排名中,马鞍山能排第几需要具体的数字~
安徽城市最新排名
第1名合肥
做为省会,今年被列入全国文明城市推荐名单。安徽的老大,你不得不承认,在安徽的城市,综合来说,算是最好的一个城市.作为安徽省省会和安徽目前唯一的特大型城市,合肥在政治、经济、科教、文化、交通等各方面都具有超强竞争力,其综合实力在省内无城市可与之匹敌,理所当然是全省第一!
第2名芜湖
作为皖江龙头,虽然近年来发展速度有所减慢,工业、财政等经济指标相继被马鞍山赶超,但芜湖的综合实力和发展潜力依然是皖江和皖南地区最强的。 即使是座美丽的城市,也只是镜湖区不错,芜湖不大,但比合肥干净..空气好.经济实力比较好,能生产奇瑞汽车就足以证明,又出了个赵薇.但我个人不认为芜湖比合肥好,这只是片面的观点.毕竟安徽的资金全都投入建设在合肥身上了。
第3名马鞍山
城市总体规模不大,倒很精致。 虽然马鞍山市人均GDP高,有钱...也只能排第3,看看马鞍的火车站吧真差。但是在马鞍山消费高于安徽其他16个城市,...靠近南京,有马钢,所以也会持续快速发展.马鞍山的小资也是正常的。
第4名淮南
全国较大市,近年经济势头持续攀升,人均工资跃居全省首位,经济工业实力皖北第一。地理位子优越,承南接北,毗邻省会。煤炭储量华东第一,发展前景不可估量。 在皖北,淮南的经济排第1,但是也有些弊端,例如环境和治安.犯罪..有煤炭,豆腐节,.确实是座开放城市..但经济持续攀升.不可忽视.
第5名蚌埠
这座原先安徽排名第二的城市现在在皖北诸市中底气越来越不足,难以排上老大了,如今的蚌埠已经日渐黄花...但蚌埠人还是很拽的。不过有一定经济复苏迹象。 作为安徽老牌省辖市,蚌埠近年来的衰落让人心痛,尤其是工业实力不仅远落后于淮南,甚至连全省八大工业城市的地位也摇摇欲坠,但这并不影响蚌埠夺得皖北中心城市的宝座。相对于皖北其他五市,蚌埠在交通、商贸、科教、文化及城市影响力等领域均无出其右。
第6名铜陵
在安徽它应该是一座不被人看好的城市,但这座古铜都,人均GDP、人均收入、财政收入在安徽算还好,城市规模不小,城市规划和建设也不错,只是发展地皮有限,未来可将枞阳东部六镇划过来后,人口达100W以上,跨江发展,实现皖中南中心城市的目标..
第7名淮北
三区1县,靠苏鲁豫皖的腹心之中心,城区干净,今年和合肥一并被列入全国文明城市推荐名单,有煤炭资源. 弊端是铁路交通不方便,有机会和宿州整合,将有利于往高处发展,
第八名安庆
城市规模与铜马差不多,城区建设比巢湖黄山都差,经济也不行.但它毕竟是老省会,经济文化底子厚(特别是桐城),近两年来正在奋力崛起,或许它将重现昔日辉煌.. 作为安徽的老省会,安庆长期偏居皖西南一隅,命运与蚌埠颇为相似。
第九名滁州
靠近南京,安徽九大经济重镇之一,城市规模较小,还没有辖市天长大,城建一般,电子产业发展不错,但它完全依赖辖县市支撑,市本级发展潜力不大..
第十名阜阳
安徽第一农业大市,城区人口不少,交通也很发达,特别是铁路.但经济实力太差,主要是无资源、无重大经济产业.城市道路宽阔,卫生状况较差,文化底蕴也不照... 作为安徽人口最多的城市,阜阳伴随着王怀忠、大头娃娃、“阜阳帮”而“名声鹊起”的同时,又似乎成了被人们遗忘的角落。阜阳不崛起,皖北难崛起;皖北不崛起,安徽难崛起
⑩ 宿州马鞍山现代产业园区的园区规划
宿州马鞍山经济区规划面积为50平方公里(其中2011年至2030年前建成区面积35平方公里)。经济区以汴河为中心,高铁西侧南北两岸为主发展区(24平方公里),高铁东侧南北两岸为配套发展区(26平方公里)。
经济区管委会肩负两种职能:即高铁新城建设和工业经济区建设;以产业带动新城区的发展。坚持高标准规划,高起点建设,围绕生态型、科技型、外向型的产业来定位。
在空间规划上,园区倡导建设紧凑城市,构造梯度推进的组团结构,形成“一心一轴一带六园”的总体空间布局。“一心”为站前商贸核心区,是整个产业园区的地理中心,门户展示片区,统领产业园区的公共中心;“一轴”为洪河路两侧发展轴,“一带”为新汴河旅游居住带,“六园”为农产品食品加工园、宿湘高新产业园、中科云智慧产业园、中小企业创业园、光电材料产业园、机械装备制造产业园。以这六园为平台,积极构建“2+2”产业规划,主要发展农产品食品深加工、信息和光电材料两个主导产业,机械装备制造、商贸物流两个辅助产业,以多元功能铸造经济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