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工商服务 > 任强公共服务

任强公共服务

发布时间:2022-05-26 03:37:26

① 任强的科研成果

1.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经济研究参考》2010年第47期。
2.基本公共服务和非基本公共服务,《时事报告》2010年第8期。
3.进一步完善我国创业投资税收政策,《涉外税务》2010年第8期。
4.中小银行发展环境问题研究文献综述,《甘肃金融》2010年第8期。
5.国外纳税服务的经验及启示,《经济纵横》2010年第6期。
6.完善我国教育投入税收政策的建议,《税务研究》2010年第6期。
7.公共服务投入、产出和效果在区域之间的差异:基于中美两国的比较,《财政研究》2010年第4期。
8.汇率波动牵扯产业发展:由制造业和服务业生发,《改革》2010年第4期。
9.深化我国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思考,《财政监督》2010年3月。
10.创业投资组织的法律形式及税收政策建议,人大复印资料《金融与保险》2010年第3期。
11.中国省际公共服务水平差异的变化:运用基尼系数的测度方法,人大复印资料《财政与税务》2010年第2期。
12.中国省际公共服务水平差异的变化:运用基尼系数的测度方法,《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9年第11期。
13.创业投资组织的法律形式及税收政策建议,《甘肃金融》2009年第10期。
14.公共服务“减贫”:理论、问题及对策,《财政研究》2009年第10期。
15.中国财政现代化道路,载《中国道路与中国模式(1949~2009)(中国经济发展和体制改革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10月版。
16.促进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税收政策建议,人大复印资料《财政与税务》2009年第10期。
17.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研究(专著),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年8月版。
18.促进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税收政策建议,《税务研究》2009年第8期。
19.积极财政政策与公共服务“减贫”,人大复印资料《财政与税务》2009年第4期。
20.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与基层财政解困:以山东省山亭区为例,《山东经济》2009年第2期。
21.地方政府发债利于规范地方政府行为,《中国财经报》2009年2月24日。
22.积极财政政策与公共服务“减贫”,《中国财经报》2009年1月13日。
2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税收政策研究报告,载《中国税务年鉴2008》,中国税务出版社2009年2月版。
24.贯彻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税收政策研究,载《中国税务年鉴2008》,中国税务出版社2009年2月版。
25.中国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指标体系的构建,《财贸经济》2008年第6期。
26.税收在收入分配中的功能与机制研究,《税务研究》2007年第10期。
27.公共服务均等化:理论、问题与对策,《财贸经济》2007年第8期。
28.支持企业自主创新的税收政策研究,《税务研究》2007年第4期。
29.论为纳税人服务,《财贸经济》2006年4期。
30.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研究,《经济研究参考》2007年第58期。

② 求《人口与住房现状分析》相关论文百度文库里有的我有了,邮箱[email protected]。小弟万分感谢..

1]记者 董超文. 深圳常住人口住房自有率达40%[N]. 深圳商报,2011-07-06(A03).
[2]冯杰. 深圳常住人口人均住房29.6平方米[N]. 深圳特区报,2007-04-19(A01).
[3] 我地全力解决常住人口住房问题[N]. 山南报(汉),2007-11-30(002).
[4]胡小莉. 西安市人口结构与住房需求研究[D]. 西安科技大学: 西安科技大学,2010.
[5]鹰扬. 一份对社会人口、住房普查、城市规划和住房计划工作有重要参考价值的联合国资料《人口和住房普查的原则和建议》出版[J]. 住宅科技,1985,(4).
[6]蒋耒文,任强. 中国人口、家庭户与住房需求预测研究[J]. 市场与人口分析,2005,(2).
[7]8 家庭户住房建筑面积8—11 全省按家庭户人口受教育程度、人均住房面积分的人口[A]. 李宝卿 主编.[C].: 中国统计出版社,2000:1162.
[8]记者冯杰. 深圳未来五年将建69万套住房[N]. 深圳特区报,2006-10-03(A01).
[9]本报记者 高丽. 汕头住房规划滚动实施[N]. 广东建设报,2007-03-30(A06).
[10]陈晓薇. 未来三年建9.73万套保障房[N]. 深圳商报,2008-02-21(A01).
[11]胡桂华,蒋文颖,梁柳群. 乌干达人口与住房普查的事后计数调查[J]. 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11,(1).
[12]崔晶,Jon S.T.Quah. 新加坡公共住房和人口控制政策[J]. 东南亚纵横,2011,(1).
[13]欧丰霞. 人口老龄化与住房反向抵押贷款[J]. 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4).
[14]费里亚尔·德罗索,王苑,朱喜钢. 人口变动、住房与城市[J]. 国际城市规划,2009,(4).
[15]蒋耒文,庞丽华,张志明. 中国城镇流动人口的住房状况研究[J]. 人口研究,2005,(4).
[16]吴维平,王汉生. 寄居大都市:京沪两地流动人口住房现状分析[J]. 社会学研究,2002,(3).
[17]张清君,杜德斌. 略论美国的住房问题与人口极化[J]. 现代城市研究,2000,(3).
[18]何文艳. 城市人口结构变化与住房需求的预测研究[D]. 河北师范大学: 河北师范大学,2009.
[19]李祥德. 福厦泉流动人口的公共服务问题及内部差异[D]. 福建师范大学: 福建师范大学,2008.
[20]王晓云. 小城镇流动人口住房问题研究[D]. 华中农业大学: 华中农业大学,2005.
[21]张龙江. 成都市人口结构与住房供应问题研究[D]. 四川大学: 四川大学,2006.
[22]李松. 乌鲁木齐市暂住人口住房问题研究[D]. 新疆农业大学: 新疆农业大学,2008.
[23]许景,王兴平,严玲,宰娟. 基于居留意愿分析的开发区流动人口住房问题探析——以常州市为例[A]. .大连出版社[C].: 大连出版社,2008:.
[24]记者 李丹丹. 户籍人口住房困难家庭均可申请[N]. 中山日报,2011-07-12(A01).
[25]记者 周秋洋通讯员 李学梅. 深圳5年内将建30万套商品住房[N]. 中国建设报,2011-07-14(001).
[26]特派记者 甘霖李舒瑜 秦小艳 李萍. 将非正规住房纳入政府统筹管理[N]. 深圳特区报,2011-03-13(A04).
[27]记者 卜瑜于敢勇 曾焕阳 关家玉 陈正新 通讯员 赖南坡. 5万人口小城房价4年翻番[N]. 广州日报,2011-04-26(014).
[28]本报记者 张杰通讯员 陈天长. 廉租住房建设的长汀样本[N]. 福建日报,2010-04-14(009).
[29]记者 陈西艳. 创新住房保障 服务新区发展[N]. 滨海时报,2010-06-30(002).
[30]本报特约作者 尹中立. 禁止炒房 是中国国情的必然选择[N]. 财经时报,2004-11-08
[31]毛瀚民. 深圳5年规划:常住人口户均一套住房[N]. 第一财经日报,2006-08-21(A05).
[32]本报记者 黄穗诚 通讯员 林柱 卢慧明. 政府帮助一半以上人口解决住房[N]. 广东建设报,2006-08-04(A06).
[33]张敏唐卫华. 我市住房建设将向中小套型倾斜[N]. 泰州日报,2007-03-09(001).
[34]记者张晓红. 力争常住人口每户拥有一套住房[N]. 珠海特区报,2006-10-09(001).
[35]李成刚李晋田 陈衍水. “厦门蓝本”:破解低中收入阶层住房难[N]. 中国经济时报,2007-12-06(001).
[36]本报记者 田新杰. 上海住房保障摸底调研[N]. 21世纪经济报道,2007-10-15(001).
[37]梁佳佳. 4年内实现常住人口户均享有一套住房[N]. 法治快报,2008-07-03(002).
[38]吴海瑾. 城市化进程中流动人口的住房保障问题研究——兼谈推行公共租赁住房制度[J]. 城市发展研究,2009,(12).
[39]张捷. 人口普查关注人口特性[N]. 辽宁日报,2000-11-15(D01).
[40]记者 佘慧萍. 常住人口将实现户均一套房[N]. 南方日报,2006-08-20(002).
[41]本报记者 李坤民. 期待“大部制”搭好城市化新舞台[N]. 中国经济导报,2008-03-22(B03).
[42]孟晓晨. 人口湖南人口住房概况[A]. 刘献华 主编.[C].: 湖南年鉴社,2007:34.
[43]2005年闵行区1%人口抽样调查2005年闵行区1%人口抽样调查住房汇总资料 表(16)[A]. 王孝俭 主编.[C].: 学林出版社,2006:505-506.
[44]2005年闵行区1%人口抽样调查2005年闵行区1%人口抽样调查按家庭月收入、住房来源分的家庭户数 表(38)[A]. 王孝俭 主编.[C].: 学林出版社,2006:521-522.
[45]第四篇 人口4—11 主要年份家庭户人均住房面积及住房生活设施状况[A]. 廖新华 主编.[C].: 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79.
[46]8 家庭户住房间数8—26 全省按家庭户人口职业、人均住房面积分的人口[A]. 李宝卿 主编.[C].: 中国统计出版社,2000:2196.
[47](二)按住户人口特征分的常住户生活质量1-4-2-6 全国农村按住户人口特征和居住住房性质分的常住户户数[A]. 张淑英 主编.[C].: 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488.
[48](二)按住户人口特征分的常住户生活质量1-4-2-7 全国农村按住户人口特征和居住住房类型分的常住户户数[A]. 张淑英 主编.[C].: 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489.
[49](二)按住户人口特征分的常住户生活质量1-4-2-8 全国农村按住户人口特征和居住住房结构分的常住户户数[A]. 张淑英 主编.[C].: 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490.
[50](二)按住户人口特征分的常住户生活质量1-4-2-6 全市农村按住户人口特征和居住住房性质分的常住户户数[A]. .[C].: 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208.

③ 哪位朋友知道道家的历史,可以说几个道家的著名人物吗例如张端午等,最后能加上一些介绍。

人物就是上楼的说的啦 我也不懂 复制来的
道家历史 首先是道家思想。道家和道教,本来是有区别的。先秦道家,是以老、庄为代表的哲学派别,而道教乃是东汉形成的一种宗教。但二者又不是毫无联系的。道教创立的时候,奉老子为教主,以老子《道德经》为其主要经典,规定为教徒必须习诵的功课。《道德经》的基本思想是"道",并把道视为超时空的天地万物的根源,既有本体的意义,也含有规律的意义,其界属模糊不清,"玄之又玄",十分神秘,不同的人可以作出不同的解说。《庄子》更把道解释成为:"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并谓"黄帝得之,以登云天;颛顼得之,以处玄宫;禺强得之,立乎北极;西王母得之,坐乎少广,莫知其始,莫知其终;彭祖得之,上及有虞,下及五伯;傅说得之,以相武丁,奄有天下,乘东维,骑箕尾,而比于列星。"⒀这种以道为万古常存、得道以后便可以长生久视、成为神仙的思想,为后来的道教所汲取。道教的基本信仰也是道,它从宗教的角度把道说成是神异之物,灵而有信,"为一切之祖首,万物之父母",⒁并与神秘化了的元气说结合起来,认为道是"虚无之系,造化之根,神明之本,天地之源","其大无外,其微无内",无形无名,有清有浊,有动有静,"万象以之生,五音以之成",⒂宇宙、阴阳、万物,都是由它化生的。

道教还把老子看作是道的化身,这种思想在道教产生之前就有了。东汉明帝、章帝之际,益州太守王阜作《老子圣母碑》称:"老子者,道也。乃生于无形之先,起于太初之前,行于太素之元,浮游六虚,出入幽明,观混合之未别,窥清浊之未分",把老子与道合而为一。道教继续发挥了这种思想。

《太平经》曰:"老子者,得道之大圣,幽显所共师者也。应感则变化随方,功成则隐沦常住。住无所住,常无不在。不在之在,在乎无极。无极之极,极乎太玄。太玄者,太宗极主之所都也。老子都此,化应十方。敷有无之妙,应接无穷,……周流六虚,教化三界,出世间法,在世间法,有为无为,莫不毕究。"传为张陵(或为张鲁)所作的《老子想尔注》,也把老子作为道的化身,称"一者,道也","一散形为气,聚形为太上老君"。其后《混元皇帝圣纪》又称:"老子者,老君也,此即道之化身也,元气之祖宗,天地之根也。"于是老子与道便被神化为众生信奉的神灵。道是天地万物之源,因而作为道的化身的"太上老君",也就成为"混沌之祖宗,天地之父母,阴阳之主宰,万神之帝君"。这说明哲学家老子和哲学范畴"道"在道教中已被神化为天上的神灵。因此,信道也就变成了信神,崇奉老子亦即崇奉天神。修道成仙思想乃是道教的核心,道教的教理教义和各种修炼方术,都是围绕着这个核心而展开的。道教的命名,也与它的基本信仰有着密切的关系。由此可见,道家思想乃是道教最为重要的思想渊源之一;道家哲学乃是它的理论基础之一。《魏书·释老志》在谈到道教的本源和宗旨时便称:"道家之原,出于老子,其自言也,先天地生,以资万类。上处玉京,为神王之宗;下在紫微,为飞仙之主。千变万化,有德不德,随感应物,厥迹无常。……其为教也,咸蠲去邪累,澡雪心神,积行树功,累德增善,乃至白日升天,长生世上。"这里所说的道家,就是指道教。正因为道教的形成和发展,与道家老子确有不解之缘,所以人们习惯上常常把道教也称为道家。

先秦道家后来演变为黄老之学。这种黄老之学是以道家的清静养生、无为治世为主,但汲取了阴阳、儒、墨、名、法各家的部分内容,已不完全是先秦的道家,而是被称为黄老术的新道家。后来,黄老养生之术演变为道教的修炼方术,奉黄老术的黄老道家便是道教的前驱。司马谈在"论六家要旨"中,对道家思想曾作过这样的评述:"道家使人精神专一,动合无形,赡是万物。其为术也,因阴阳之大顺,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与时迁移,应物变化,立俗施事,无所不宜,指约而易操,事少而功多。"他所说的道家,就是指黄老道术的新道家。司马谈的这种观点,被东晋道士葛洪所采用。

葛洪依据司马谈的这种观点,从神仙道教的基本立场出发,阐述了他的道本儒末、道高于儒的思想,以为道家之教"务在全大宗之朴,守真正之源",主张"包儒墨之善,总名法之要",吸收各家之长,来建树其神仙道教的理论体系。⒃在修道方法上,他也主张"内宝养生之道,外则和光于世,治身而身长修,治国而国太平。以六经训俗士,以方术授知音,欲少留则且止而佐时,欲升腾则凌霄而轻举"。⒄这就是他的"外儒内道"和儒道双修、内外两得的两重人格的本质表现,也是上层化的士族贵族神仙道教的一个显著特点。

其次,道教还汲取了儒家的伦理纲常思想。这种伦理纲常的核心是"三纲五常",这是封建社会中最主要的道德规范。

这种伦理纲常思想,是儒家导其源,道教缵其绪,作了继承和发展。在道书中,虽然很少提到三纲五常的名称,但宣扬这种伦理道德思想颇力;在宣扬这些伦理道德的时候,往往与它的长生成仙思想结合起来,而且以"神"的威力驱使人们去奉行,这对维护封建社会的伦常和秩序,更容易发挥其特殊的作用。《荀子·礼论》提出"礼有三本"之说,认为"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

无天地,恶生?无先祖,恶出?无君师,恶治?三者偏亡,焉无安人。故礼,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师,是礼之三本也。"董仲舒则认为"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⒅把三纲五常说成是天经地义。《太平经》汲取了这些思想,提出"人亦天地之子也,子不慎力养天地所为,名为不孝之子也。"并称:

"子不孝,弟子不顺,臣不忠,罪皆不与于赦。令天甚疾之,地甚恶之,以为大事,以为大咎也。鬼神甚非之,故为最恶下行也。"又谓:"子不孝,则不能尽力养其亲;弟子不顺,则不能尽力修明其师道;臣不忠,则不能尽力共事其君,为此三行而不善,罪名不可除也。天地憎之,鬼神害之,人共恶之,死尚有余责于地下,名为三行不顺善之子也。"⒆《太平经》不仅继承儒家旨趣,大肆宣扬天、地、君、父、师信仰的重要,而且还第一次将"天地君父师"合为一体,这在当时儒家的经典中尚未如此,而这正是后来社会上"天地君亲师"信仰的由来,其影响尤其深远。《正一法文天师教戒科经》亦说:诸欲修道者,务必"臣忠、子孝、夫信、妇贞、兄敬、弟顺,内无二心。"它特别强调"事师不可不敬,事亲不可不孝,事君不可不忠,……仁义不可不行。"《太上洞玄灵宝智慧罪根上品大戒经》中,更把儒家的许多封建伦理道德规范都包括进去了,它说:"与人君言,则惠于国;与人父言,则慈于子;与人师言,则爱于众;与人兄言,则悌于行;与人臣言,则忠于君;与人子言,则孝于亲;与人友言,则信于交;与人妇言,则贞于夫;与人夫言,则和于室;……与奴婢言,则慎于事。"这样,把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关系的道德规范都讲到了,用"忠"、"孝"、"慈"、"爱"、"惠"、"悌"、"和"、"贞"、"信"、"慎"等道德规范来调整各种不同的人与人的关系,比儒家讲得更集中,更全面。

先秦儒家思想,到西汉董仲舒为之一变。董仲舒以"天人感应"为核心的宗天神学以及随之而起的谶纬神学,均为道教直接所吸收,成为道教的重要渊源。如《河图纪命符》说:

"天地有司过之神,随人所犯轻重以夺其算纪。……又人身中有三尸。三尸之为物,实魂魄鬼神之属也,欲使人早死,此尸当得作鬼,自放纵游行,飨食人祭醊。每到六甲穷日,辄上天白司命,道人罪过。过大者夺人纪,小者夺人算。故求仙之人,先去三尸,恬淡无欲,神静性明,积众善,乃服药有益,乃成仙。"这类神秘的东西,几乎原封不动地为后来的道教所吸收,并加以发挥。其他如"少室山有玉膏,服即成仙";昆仑山为仙人集聚之所;西王母为赐授仙经、指导修道之神;黄帝原本北斗黄神,即位后即"一道修德,唯仁是行",最后乘龙上天;五岳四海和人的耳、目、鼻、齿、发皆各有神;以及星象预示吉凶之说和召神劾鬼之术,如此等等,均是便于道教利用的资料。

此外,《易学》和阴阳五行思想对道教的影响也是十分明显的。东汉时的《太平经》就是"以阴阳五行为家",而魏伯阳的《周易参同契》乃是假借《周易》爻象的神秘思想来论述修仙的方法,对后世道教的影响甚大,被称为"万古丹经王"。此后,以易学和阴阳五行思想来阐发道教的内外丹法的道教学者相继不绝。

道教也汲取了墨家思想。章太炎先生早就指出过:道教思想是"本诸墨氏,源远流长。"⒇墨子提倡尊天明鬼,这种思想显然是被道教所吸收,这方面无须多加说明。此外,墨子还站在小生产者的立场上,提倡自食其力和互利互助。墨子在《非乐》上提出"赖其力者生,不赖其力者不生"。在《天志》下又反对"不与其劳获其实"。《太平经》亦强调"人各自衣食其力",反对"强取人物"。墨子在《兼爱》中主张人与人之间应当实行"兼相爱,交相利"的原则;在《尚贤》下又认为"为贤之道"就是"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财者勉以分人,有道者劝以教人",只有这样,才可以使"饥者得食,寒者得衣,乱者得治";反之,他在《尚同》上说,若"至有余力,不能以相劳;腐朽余财,不能以分;隐匿良道,不以相教"那就会使"天下之乱,若禽兽然"。《太平经》亦强调这种人与人之间的互助互利思想,主张有财物的人应当"乐以养人","周穷救急"。它认为天地间的一切财物都是"天地中和之气"所生,应属于社会公有,不应为私人所独占。认为"此财物乃天地中和所有,以共养人也。此家但遇得其聚处,比若仓中之鼠,常独足食,此大仓之粟,本非独鼠有也;少(小)内(指帝王的私库)之钱财,本非独以给一人也;其有不足者,悉当从其取也。愚人无知,以为终古独当有之,不知乃万尸(户)之委输,皆当得衣食于是也"。又称:"或积财亿万,不肯救穷周急,使人饥寒而死,罪不除也。"有道德的人也应当以道德教人,否则也是犯了"不可除"的弥天大罪。认为"人积道无极,不肯教人开蒙求生,罪不除也。……

人积德无极,不肯教人守德养性为谨,其罪不除也"。它也反对"智者"欺负"愚者","强者"欺负"弱者","少者"欺负"老者"。说"或多智,反欺不足者;或力强,反欺弱者;

或后生,反欺老者,皆为逆,故天不久佑之。何也?然智者当苞养愚者,反欺之,一逆也;力强者当养力弱者,反欺之,二逆也;后生者当养老者,反欺之,三逆也。与天心不同,故后必有凶也。"《太平经》的这些思想,显然都是墨子有关思想的继承和发展。道教的有些神仙方技和变化方术,也依托墨子。葛洪《抱朴子内篇·金丹》记有《墨子丹法》,《遐览》记有"变化之术"的《墨子五行记》,称"其法用药用符,乃能令人飞行上下,隐沦无方"。《神仙传》又记载孙博、封衡皆宗墨子,孙博"治墨子之术,能令草、木、金、石皆为火光,照耀数里,亦能使身成火,口中吐火";封衡自幼学道,有《墨子隐形法》一篇。葛洪还把墨子列入《神仙传》,说他外治经典,内修道术,精思道法,想象神仙,后得神人授书,"乃得地仙"。可见,墨子在道教信仰中的吸引力是不小的。

道教在产生过程中,除吸收以上所说的这些古代文化思想之外,还吸收了传统的鬼神观念和古代的宗教思想与巫术。

在中国古代社会中,人们对日月星辰,河海山岳和祖先甚为崇拜,视之为神灵,对他们进行祭祀和祈祷,并由此而逐渐形成了一个天神、地*和人鬼的神灵系统。道教承袭了这种鬼神思想,并将这个神灵系统中的许多神灵作为道教神灵的组成部分。古代殷人认为,卜筮可以决疑惑、断吉凶;巫师可以交通鬼神,依仗巫术可以为人们祈福禳灾。这种巫术,也为道教所吸收和继承。

道教对战国的神仙思想和神仙方术也作了继承,并有所发展。早在《庄子》和《楚辞》里,有关神仙思想的言论已屡见不鲜。稍后,在燕齐和荆楚等地均出现了鼓吹长生成仙的方术。这种神仙方术原无系统的理论,后来,这些方士利用战国时齐人邹衍所论终始五德之运的五行阴阳学说加以解释,从而形成了所谓的神仙家,即方仙道。秦皇、汉武对此都"莫不甘心",求之"如恐弗及",以致"自言有禁方、能神仙"之徒多到"不可胜数"的地步。传说崇尚方仙道的宋毋忌、郑伯侨等都向往神仙、"形解销化,依于鬼神之事"。以后神仙家的神仙信仰和方术皆为道教所承袭,神仙方术衍化为道教的修炼方术,神仙方士也逐渐衍化为道士。

由此可见,道教和我国传统文化的许多领域都有血肉相连的密切关系,它的产生,乃是中国传统文化直接孕育的结果。但从孕育到最后形成,经历了一个较长时间的逐步衍化的酝酿过程。早在战国之末,已有鼓吹长生成仙的所谓方仙道的渐次兴起。西汉末年,由于谶纬神学的盛行,黄老学向宗教化的方向发展,随即又有黄老学与方仙道相结合的所谓黄老道的出现。这些可视为道教的胚胎。不过它仍属于类似宗教的信仰,尚未正式形成为宗教组织,行其术者一般谓之方士,还未称为道士。到了前后汉交替的时候,开始出现方士又称道士的情况。《汉书·王莽传》说:"先是卫将军王涉,素养道士西门君惠,君惠好天文谶记,为涉言孛星扫宫室,刘氏当复兴,国师公姓名是也。涉信其言。"这个鼓吹王涉造王莽反的西门君惠,在桓谭的《新论·辨惑》中仍称方士。又据《后汉书·祭遵传》记载,鼓动涿郡张丰造汉光武反的,也是道士:"初,丰好方术,有道士言丰当为天子,以五彩囊裹石系丰肘云:'石中有玉玺。'丰信之,遂反。"《后汉书·许曼传》载:"许曼……祖父峻,……行遇道士张巨君授以方术,所著《易林》,至今行于世。"《后汉书·第五伦传》称:第五伦"自以为久宦不达,遂将家属客河东,变姓名,自号王伯齐,载盐往来太原、上党,所过辄为粪除而去,陌上号为道士"。这个第五伦看来并不是教徒方士,但因其隐姓埋名于民间,热心为民众公共卫生事业服务,经常为他们扫除垃圾,受到人们的尊敬,人们便以为他是道士,遂以道士称之。说明道士之名在当时已为民间所熟知,而且视为一种尊称。当时民间不仅有个别道士的活动,而且开始近于有组织的活动。如《后汉书·马援传》说:"初,卷人维汜,訞言称神,有弟子数百人,坐伏诛。后其弟子李广等,宣言'汜神化不死',以诳惑百姓。十七年(指汉光武建武十七年,公元41年),遂共聚会徒党,攻没皖城,杀皖侯刘闵,自称'南岳大师'。"同书《臧宫传》云:"十九年(43),妖巫维汜弟子单臣、傅镇等复妖言相聚,入原武城,劫吏人,自称将军。"同书《桓帝纪》又称:建和二年(148)"冬十月,长平陈景自号'黄帝子',署置官属,又南顿管伯亦称'真人',并图举兵,悉伏诛"。从这些起义的组织者相信"神化不死"以及自称"南岳大师"、"黄帝子"、"真人"和封建史学家称之为"妖巫"等事实来看,表明当时民间已有类似于道教的组织存在了。
道家哲学
道家是中国春秋战国诸子百家中最重要的思想学派之一,道家思想的起源很早,传说中,轩辕黄帝就有天人合一的思想。

一般来说,公认第一个确立道家学说的是春秋时期的老子,老子在他所著的《老子》(《道德经》)中作了详细的阐述。

道家思想其他的代表人物还有战国时期的庄周、列御寇、惠施等人。道家倡导自然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尊黄帝、老子为创始人,并称黄老。

道家思想的核心是“道”,认为“道”,是宇宙的本源,也是统治宇宙中一切运动的法则。老子曾在他的著作中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萧呵!寥呵!独立而不改,可以为天地母。吾未知其名,强名之曰道”(《老子》第25章)

西汉初年,汉文帝、汉景帝以道家思想治国,使人民从秦朝苛政中得以休养生息。历史称之为文景之治。 其后,儒家学者董仲舒向汉武帝提倡“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并被后世帝王采纳。道家从此成为非主流思想。 虽然道家并未被官方采纳,但继续在中国古代思想的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宋明理学更是揉合了道学的思想发展而成。

道家思想后来被张鲁的五斗米道等宗教吸收,并演变成中国的重要宗教之一——道教。魏晋风流在清谈玄学时更着重炼丹。因此,道家与道教常被人混淆。

基本观点
道家哲学首先摆脱儒家社会哲学的进路,直接从天道运行的原理侧面切入,开展了以自然义、中性义为主的"道"的哲学。天道运行有其自然而然的原理在,道的哲学即在解明此一原理性内涵,而得以提出一个活泼自在的世界空间。透过对此一世界运行秩序之无定限、无执着的认识,道家哲学发展出迥然不同于儒家的社会哲学,社会只是一方存在的客体,在其中生存的人们,应有其独立自存的自由性,而不受任何意识型态的束缚。基本上 道家哲学并不否定儒家的社会理想,但对于社会责任的态度并不先存立场,而能有更尊重人类自主性的态度与存在定位。

道家重视人性的自由与解放。解放 一方面是人的知识能力的解放, 另方面是人的生活心境的解放,前者提出了“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的认识原理,后者提出了“谦”、“弱”、“柔”、“心斋”、“坐忘”、“化蝶”等的生活功夫来面对世界。

道家的社会哲学不是进取的,积极的,因为社会只是天道的过程,而不是目的本身。道家认为儒家的社会理想是合理的,但不是绝对的,因此基本上并不需要提出一套决定性的社会理想,因为天道变化,本身无所谓绝对的是非善恶之性能,因而道家强调得更多的 是在社会中生存的智慧原理,而且这种智慧必须是能应在任何历史情境的社会之中都行之有效的生存之道。也就因为道家的社会哲学不以自己发展规格为主, 而强调应对的智慧,因此利于人们修养生息的需求,故而让汉初的黄老之治有了实验的理论基础。同时也安定了千百年来中国士大夫失意于儒家本位的官场文化之后,也能有一广大的心性世界以顺遂人生。

重要哲学家之思想
道家的理论奠定于老子,老子《道德经》一书上下五千言,字字珠玑,书中广论道的形上学义、人生智慧义,提出一种有物混成且独立自存之自然宇宙起源论,也提出世界存在与运行原理是"反者道之动"的本体论思想,对于存活于其中的人类而言,其应学习的就是处世的智慧,于是老子也提出了众多的政治、社会与人生哲学观点出来,但重点都在保身而不在文明的开创,可以说他是以一套宗本于智慧之道的社会哲学与理论来应对混乱的世局,而无意制造社会的新气象,因为那些都不是大道的本

庄子是老子之后道家理论最重要开创者,道家哲学基本上也就是老庄二型而已。庄子的道家学不同于老学之处,在于庄子更详尽地处理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的可开创能力,包括智慧上、认识能力上、身体能量上等等。庄子同样站在天道自然的命题基础上,提出了从人的自我修养到面对整个社会国家的处世之道,庄子书内七篇之作,就是他从世界观到知识论到工夫论到社会哲学的内圣外王之道的理论。

列子,战国时人。现存有的《列子》八篇 是东晋张湛所辑 一般认为该书反映了战国至魏晋间的思想。《列子》从道家思想出发 并对道家思想中无为的人生观有所改造 强调人在自然天地间的积极作用 并认为人在一种不任强使力的生存状态下,不忧天 不畏天 才是最好的生存状态。

王弼,三国时代人。当两汉经学的发展已到尾声,社会政治一直在动乱与不义的情境中,知识份子转向玄学清谈的风气,王弼以其对老子哲学的深切体悟,注解老子《道德经》一书,重体用之分 有无之别 不但发展出诠释老学的宗旨:"贵无"的精神,并以此原理注解《易经》,甚至还因此改变了从汉易以来言象数易学的气化宇宙论 而将易经的研究方向代之以纯粹玄学思想 使中国易学史走向一个崭新的局面。

郭象,西晋人,以《庄子注》闻名,主张“独化”理论 是一种从高度抽象思维当中所发展出来的的玄学式概念理论 认为宇宙万物都生于偶然的"玄冥"境界 因此提倡一种物无大小 各顺其适之精神,平等尊重每一个生命的人生观。

发展时期
道家起源应为远古的隐士传统,当然也有学者说老子是清庙之守,总之,道家的起源绝不是社会政治的积极参与者,他们从旁观察世局,认真思索宇宙的真象,使用着抽象度高且不带意识型态的执着的语言,描述天道与人事变化的法则,属于原理性研究的层次是他们的专长。当先秦的老庄二子总摄整理了道家思想的纲领之后,道家形上思想的深度立刻影响了儒家与法家的形上思想,儒家《易传》之作与韩非子《解老》之作都是在其理论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新说。但是在社会政治的实际影响力上,老子之学要到汉初黄老之治的实施后才正式被试验着,因为在迭经春秋、战国、灭秦、楚汉之争之社会战乱终告停止之时,人们终于发现争强斗争的害处以及休养生息的重要,于是老学原理的政治哲学观点遂被重视。等到西汉强盛,君王开始好大喜功,争战的岁月再度启幕,时代的风气再度转变,然后也再度败坏,等到魏晋清谈之风起,道家哲学又开始了它的生命力,何晏、王弼首开其风,王弼更以简洁有力的注经之作,从理论上深入道家之学并予以阐发,而向秀、郭象则发展庄学的注释工作。魏晋之后,道家思想并未有鲜明的创造传统之再现,但是道家思想的理路却转为道教、易学与儒学理论的开创所藉用的重要启示,尤其是源自庄子的气化宇宙观,更被广泛且深度地再开发着。而同一时期的佛学传播,亦曾有一断相当长的时间是以道家“无”的智慧原理来表达的,此即世称“格义佛学”时期。

对中国文化的贡献
道家对中国文化的贡献是与儒家同等重要,只是在政治思想上一为表显一为裹藏之别而已。而道家在理论能力上的深厚度与辩证性,则为中国哲学思想中所有其它传统提供了创造力的泉源。至于道家文化在中国艺术、绘画、文学、雕刻等各方面的影响,则是占据绝对性的优势主导地位,即使说中国艺术的表现即为道家艺术的表现亦不为过。当然,道家哲学对中国政治活动也提供了活络的空间,使得中国知识份子不会因着有太强的儒家本位的政治理想而执着于官场的追逐与性命的投入,而能更轻松地发现进退之道,理解出入之间的智慧

对道家应简单理解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这两句话是老子最高深的思想,但其实也是最浅显的道理。

其实两句话是一个意思。

实际拆分,应该是:道,可道,非常道。也可以拆成:道可,道非,常道。意思很简单,但也非常多,就像怪石大山一样,不同的人看到的也不一样。没有定论,这就是道德经最玄妙最高深的地方,其实也是这句话的意思。

道,天地之道。可道,人人皆可得道。非常道,但世间之道皆非永恒之道。(有的版本为非恒道)合起来就是:天地之道,实际乃是人人皆可得之道,但世间万物,道道道,皆非恒道。还不够白?那就在白一些吧!

白丁翻译文:天王老子制定的规则,实际没有那么复杂,人人只要用心观察周围,热爱生活、享受生活,就能悟出这个“玄而又玄”的道。但是不要忘记,世界上所有道,都不是永恒的,所有事物都有生,自然也有死。老子的这本道德经也不是真理的化身,早晚也会被推翻取代。而实际上,这种世间无恒道的道理,就是天地万物之道。

道可,道非,常道,其实也大致是这个道理。

道可,道可以左右天地万物。

道非,但是再大的道也有被推翻、被打倒的时候。

常道,世间唯一的常道就是此道,万物皆有始有终。

这两种拆法的意思都是一样的,其实你可以试试,把这六个字,不管用什么方法拆,意思都是一样的,这也精妙的应扣了道家万物循环、太极常转的中心思想。这就是老子的最大智慧。

呵呵,其实老子的根本思想就是自我、平常、和谐和循环。

只要你快快乐乐、平平安安、看透自我、包容他人。

你就已经可以算是老子的弟子啦!

1.老子,根据《史记》的记载,姓李,名耳,谥曰聃,字伯阳,楚国苦县(今涡阳县)人。约生活于前571年至471年之间,曾做过周朝的守藏史。老子是我国人民熟知的一位古代伟大思想家,他所撰述的《道德经》开创了我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先河。他的哲学思想和由他创立的道家学派,不但对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④ 相亲相爱男嘉宾任强那是哪期

就算用心看过的人也未必记得是在哪一集(期)!也没人会为了帮你找这么个无意义的答案,去浪费时间!
建议你好好回忆一下,是什么时候看到的,然后去那一两个月的节目中翻看找寻。《相亲相爱》每周日播出特别节目《相约星期天》,节目采取演播室内男女嘉宾综艺游戏速配的形式,与周一至周六的节目进行区别,《相亲相爱》本着“真诚、真实、真心”的原则,既注重节目的原生态和服务性,又兼顾节目的娱乐性和综艺性。

⑤ 求历史上关于道家的资料

道家历史 首先是道家思想。道家和道教,本来是有区别的。先秦道家,是以老、庄为代表的哲学派别,而道教乃是东汉形成的一种宗教。但二者又不是毫无联系的。道教创立的时候,奉老子为教主,以老子《道德经》为其主要经典,规定为教徒必须习诵的功课。《道德经》的基本思想是"道",并把道视为超时空的天地万物的根源,既有本体的意义,也含有规律的意义,其界属模糊不清,"玄之又玄",十分神秘,不同的人可以作出不同的解说。《庄子》更把道解释成为:"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并谓"黄帝得之,以登云天;颛顼得之,以处玄宫;禺强得之,立乎北极;西王母得之,坐乎少广,莫知其始,莫知其终;彭祖得之,上及有虞,下及五伯;傅说得之,以相武丁,奄有天下,乘东维,骑箕尾,而比于列星。"⒀这种以道为万古常存、得道以后便可以长生久视、成为神仙的思想,为后来的道教所汲取。道教的基本信仰也是道,它从宗教的角度把道说成是神异之物,灵而有信,"为一切之祖首,万物之父母",⒁并与神秘化了的元气说结合起来,认为道是"虚无之系,造化之根,神明之本,天地之源","其大无外,其微无内",无形无名,有清有浊,有动有静,"万象以之生,五音以之成",⒂宇宙、阴阳、万物,都是由它化生的。

道教还把老子看作是道的化身,这种思想在道教产生之前就有了。东汉明帝、章帝之际,益州太守王阜作《老子圣母碑》称:"老子者,道也。乃生于无形之先,起于太初之前,行于太素之元,浮游六虚,出入幽明,观混合之未别,窥清浊之未分",把老子与道合而为一。道教继续发挥了这种思想。

《太平经》曰:"老子者,得道之大圣,幽显所共师者也。应感则变化随方,功成则隐沦常住。住无所住,常无不在。不在之在,在乎无极。无极之极,极乎太玄。太玄者,太宗极主之所都也。老子都此,化应十方。敷有无之妙,应接无穷,……周流六虚,教化三界,出世间法,在世间法,有为无为,莫不毕究。"传为张陵(或为张鲁)所作的《老子想尔注》,也把老子作为道的化身,称"一者,道也","一散形为气,聚形为太上老君"。其后《混元皇帝圣纪》又称:"老子者,老君也,此即道之化身也,元气之祖宗,天地之根也。"于是老子与道便被神化为众生信奉的神灵。道是天地万物之源,因而作为道的化身的"太上老君",也就成为"混沌之祖宗,天地之父母,阴阳之主宰,万神之帝君"。这说明哲学家老子和哲学范畴"道"在道教中已被神化为天上的神灵。因此,信道也就变成了信神,崇奉老子亦即崇奉天神。修道成仙思想乃是道教的核心,道教的教理教义和各种修炼方术,都是围绕着这个核心而展开的。道教的命名,也与它的基本信仰有着密切的关系。由此可见,道家思想乃是道教最为重要的思想渊源之一;道家哲学乃是它的理论基础之一。《魏书·释老志》在谈到道教的本源和宗旨时便称:"道家之原,出于老子,其自言也,先天地生,以资万类。上处玉京,为神王之宗;下在紫微,为飞仙之主。千变万化,有德不德,随感应物,厥迹无常。……其为教也,咸蠲去邪累,澡雪心神,积行树功,累德增善,乃至白日升天,长生世上。"这里所说的道家,就是指道教。正因为道教的形成和发展,与道家老子确有不解之缘,所以人们习惯上常常把道教也称为道家。

先秦道家后来演变为黄老之学。这种黄老之学是以道家的清静养生、无为治世为主,但汲取了阴阳、儒、墨、名、法各家的部分内容,已不完全是先秦的道家,而是被称为黄老术的新道家。后来,黄老养生之术演变为道教的修炼方术,奉黄老术的黄老道家便是道教的前驱。司马谈在"论六家要旨"中,对道家思想曾作过这样的评述:"道家使人精神专一,动合无形,赡是万物。其为术也,因阴阳之大顺,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与时迁移,应物变化,立俗施事,无所不宜,指约而易操,事少而功多。"他所说的道家,就是指黄老道术的新道家。司马谈的这种观点,被东晋道士葛洪所采用。

葛洪依据司马谈的这种观点,从神仙道教的基本立场出发,阐述了他的道本儒末、道高于儒的思想,以为道家之教"务在全大宗之朴,守真正之源",主张"包儒墨之善,总名法之要",吸收各家之长,来建树其神仙道教的理论体系。⒃在修道方法上,他也主张"内宝养生之道,外则和光于世,治身而身长修,治国而国太平。以六经训俗士,以方术授知音,欲少留则且止而佐时,欲升腾则凌霄而轻举"。⒄这就是他的"外儒内道"和儒道双修、内外两得的两重人格的本质表现,也是上层化的士族贵族神仙道教的一个显著特点。

其次,道教还汲取了儒家的伦理纲常思想。这种伦理纲常的核心是"三纲五常",这是封建社会中最主要的道德规范。

这种伦理纲常思想,是儒家导其源,道教缵其绪,作了继承和发展。在道书中,虽然很少提到三纲五常的名称,但宣扬这种伦理道德思想颇力;在宣扬这些伦理道德的时候,往往与它的长生成仙思想结合起来,而且以"神"的威力驱使人们去奉行,这对维护封建社会的伦常和秩序,更容易发挥其特殊的作用。《荀子·礼论》提出"礼有三本"之说,认为"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

无天地,恶生?无先祖,恶出?无君师,恶治?三者偏亡,焉无安人。故礼,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师,是礼之三本也。"董仲舒则认为"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⒅把三纲五常说成是天经地义。《太平经》汲取了这些思想,提出"人亦天地之子也,子不慎力养天地所为,名为不孝之子也。"并称:

"子不孝,弟子不顺,臣不忠,罪皆不与于赦。令天甚疾之,地甚恶之,以为大事,以为大咎也。鬼神甚非之,故为最恶下行也。"又谓:"子不孝,则不能尽力养其亲;弟子不顺,则不能尽力修明其师道;臣不忠,则不能尽力共事其君,为此三行而不善,罪名不可除也。天地憎之,鬼神害之,人共恶之,死尚有余责于地下,名为三行不顺善之子也。"⒆《太平经》不仅继承儒家旨趣,大肆宣扬天、地、君、父、师信仰的重要,而且还第一次将"天地君父师"合为一体,这在当时儒家的经典中尚未如此,而这正是后来社会上"天地君亲师"信仰的由来,其影响尤其深远。《正一法文天师教戒科经》亦说:诸欲修道者,务必"臣忠、子孝、夫信、妇贞、兄敬、弟顺,内无二心。"它特别强调"事师不可不敬,事亲不可不孝,事君不可不忠,……仁义不可不行。"《太上洞玄灵宝智慧罪根上品大戒经》中,更把儒家的许多封建伦理道德规范都包括进去了,它说:"与人君言,则惠于国;与人父言,则慈于子;与人师言,则爱于众;与人兄言,则悌于行;与人臣言,则忠于君;与人子言,则孝于亲;与人友言,则信于交;与人妇言,则贞于夫;与人夫言,则和于室;……与奴婢言,则慎于事。"这样,把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关系的道德规范都讲到了,用"忠"、"孝"、"慈"、"爱"、"惠"、"悌"、"和"、"贞"、"信"、"慎"等道德规范来调整各种不同的人与人的关系,比儒家讲得更集中,更全面。

先秦儒家思想,到西汉董仲舒为之一变。董仲舒以"天人感应"为核心的宗天神学以及随之而起的谶纬神学,均为道教直接所吸收,成为道教的重要渊源。如《河图纪命符》说:

"天地有司过之神,随人所犯轻重以夺其算纪。……又人身中有三尸。三尸之为物,实魂魄鬼神之属也,欲使人早死,此尸当得作鬼,自放纵游行,飨食人祭醊。每到六甲穷日,辄上天白司命,道人罪过。过大者夺人纪,小者夺人算。故求仙之人,先去三尸,恬淡无欲,神静性明,积众善,乃服药有益,乃成仙。"这类神秘的东西,几乎原封不动地为后来的道教所吸收,并加以发挥。其他如"少室山有玉膏,服即成仙";昆仑山为仙人集聚之所;西王母为赐授仙经、指导修道之神;黄帝原本北斗黄神,即位后即"一道修德,唯仁是行",最后乘龙上天;五岳四海和人的耳、目、鼻、齿、发皆各有神;以及星象预示吉凶之说和召神劾鬼之术,如此等等,均是便于道教利用的资料。

此外,《易学》和阴阳五行思想对道教的影响也是十分明显的。东汉时的《太平经》就是"以阴阳五行为家",而魏伯阳的《周易参同契》乃是假借《周易》爻象的神秘思想来论述修仙的方法,对后世道教的影响甚大,被称为"万古丹经王"。此后,以易学和阴阳五行思想来阐发道教的内外丹法的道教学者相继不绝。

道教也汲取了墨家思想。章太炎先生早就指出过:道教思想是"本诸墨氏,源远流长。"⒇墨子提倡尊天明鬼,这种思想显然是被道教所吸收,这方面无须多加说明。此外,墨子还站在小生产者的立场上,提倡自食其力和互利互助。墨子在《非乐》上提出"赖其力者生,不赖其力者不生"。在《天志》下又反对"不与其劳获其实"。《太平经》亦强调"人各自衣食其力",反对"强取人物"。墨子在《兼爱》中主张人与人之间应当实行"兼相爱,交相利"的原则;在《尚贤》下又认为"为贤之道"就是"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财者勉以分人,有道者劝以教人",只有这样,才可以使"饥者得食,寒者得衣,乱者得治";反之,他在《尚同》上说,若"至有余力,不能以相劳;腐朽余财,不能以分;隐匿良道,不以相教"那就会使"天下之乱,若禽兽然"。《太平经》亦强调这种人与人之间的互助互利思想,主张有财物的人应当"乐以养人","周穷救急"。它认为天地间的一切财物都是"天地中和之气"所生,应属于社会公有,不应为私人所独占。认为"此财物乃天地中和所有,以共养人也。此家但遇得其聚处,比若仓中之鼠,常独足食,此大仓之粟,本非独鼠有也;少(小)内(指帝王的私库)之钱财,本非独以给一人也;其有不足者,悉当从其取也。愚人无知,以为终古独当有之,不知乃万尸(户)之委输,皆当得衣食于是也"。又称:"或积财亿万,不肯救穷周急,使人饥寒而死,罪不除也。"有道德的人也应当以道德教人,否则也是犯了"不可除"的弥天大罪。认为"人积道无极,不肯教人开蒙求生,罪不除也。……

人积德无极,不肯教人守德养性为谨,其罪不除也"。它也反对"智者"欺负"愚者","强者"欺负"弱者","少者"欺负"老者"。说"或多智,反欺不足者;或力强,反欺弱者;

或后生,反欺老者,皆为逆,故天不久佑之。何也?然智者当苞养愚者,反欺之,一逆也;力强者当养力弱者,反欺之,二逆也;后生者当养老者,反欺之,三逆也。与天心不同,故后必有凶也。"《太平经》的这些思想,显然都是墨子有关思想的继承和发展。道教的有些神仙方技和变化方术,也依托墨子。葛洪《抱朴子内篇·金丹》记有《墨子丹法》,《遐览》记有"变化之术"的《墨子五行记》,称"其法用药用符,乃能令人飞行上下,隐沦无方"。《神仙传》又记载孙博、封衡皆宗墨子,孙博"治墨子之术,能令草、木、金、石皆为火光,照耀数里,亦能使身成火,口中吐火";封衡自幼学道,有《墨子隐形法》一篇。葛洪还把墨子列入《神仙传》,说他外治经典,内修道术,精思道法,想象神仙,后得神人授书,"乃得地仙"。可见,墨子在道教信仰中的吸引力是不小的。

道教在产生过程中,除吸收以上所说的这些古代文化思想之外,还吸收了传统的鬼神观念和古代的宗教思想与巫术。

在中国古代社会中,人们对日月星辰,河海山岳和祖先甚为崇拜,视之为神灵,对他们进行祭祀和祈祷,并由此而逐渐形成了一个天神、地*和人鬼的神灵系统。道教承袭了这种鬼神思想,并将这个神灵系统中的许多神灵作为道教神灵的组成部分。古代殷人认为,卜筮可以决疑惑、断吉凶;巫师可以交通鬼神,依仗巫术可以为人们祈福禳灾。这种巫术,也为道教所吸收和继承。

道教对战国的神仙思想和神仙方术也作了继承,并有所发展。早在《庄子》和《楚辞》里,有关神仙思想的言论已屡见不鲜。稍后,在燕齐和荆楚等地均出现了鼓吹长生成仙的方术。这种神仙方术原无系统的理论,后来,这些方士利用战国时齐人邹衍所论终始五德之运的五行阴阳学说加以解释,从而形成了所谓的神仙家,即方仙道。秦皇、汉武对此都"莫不甘心",求之"如恐弗及",以致"自言有禁方、能神仙"之徒多到"不可胜数"的地步。传说崇尚方仙道的宋毋忌、郑伯侨等都向往神仙、"形解销化,依于鬼神之事"。以后神仙家的神仙信仰和方术皆为道教所承袭,神仙方术衍化为道教的修炼方术,神仙方士也逐渐衍化为道士。

由此可见,道教和我国传统文化的许多领域都有血肉相连的密切关系,它的产生,乃是中国传统文化直接孕育的结果。但从孕育到最后形成,经历了一个较长时间的逐步衍化的酝酿过程。早在战国之末,已有鼓吹长生成仙的所谓方仙道的渐次兴起。西汉末年,由于谶纬神学的盛行,黄老学向宗教化的方向发展,随即又有黄老学与方仙道相结合的所谓黄老道的出现。这些可视为道教的胚胎。不过它仍属于类似宗教的信仰,尚未正式形成为宗教组织,行其术者一般谓之方士,还未称为道士。到了前后汉交替的时候,开始出现方士又称道士的情况。《汉书·王莽传》说:"先是卫将军王涉,素养道士西门君惠,君惠好天文谶记,为涉言孛星扫宫室,刘氏当复兴,国师公姓名是也。涉信其言。"这个鼓吹王涉造王莽反的西门君惠,在桓谭的《新论·辨惑》中仍称方士。又据《后汉书·祭遵传》记载,鼓动涿郡张丰造汉光武反的,也是道士:"初,丰好方术,有道士言丰当为天子,以五彩囊裹石系丰肘云:'石中有玉玺。'丰信之,遂反。"《后汉书·许曼传》载:"许曼……祖父峻,……行遇道士张巨君授以方术,所著《易林》,至今行于世。"《后汉书·第五伦传》称:第五伦"自以为久宦不达,遂将家属客河东,变姓名,自号王伯齐,载盐往来太原、上党,所过辄为粪除而去,陌上号为道士"。这个第五伦看来并不是教徒方士,但因其隐姓埋名于民间,热心为民众公共卫生事业服务,经常为他们扫除垃圾,受到人们的尊敬,人们便以为他是道士,遂以道士称之。说明道士之名在当时已为民间所熟知,而且视为一种尊称。当时民间不仅有个别道士的活动,而且开始近于有组织的活动。如《后汉书·马援传》说:"初,卷人维汜,訞言称神,有弟子数百人,坐伏诛。后其弟子李广等,宣言'汜神化不死',以诳惑百姓。十七年(指汉光武建武十七年,公元41年),遂共聚会徒党,攻没皖城,杀皖侯刘闵,自称'南岳大师'。"同书《臧宫传》云:"十九年(43),妖巫维汜弟子单臣、傅镇等复妖言相聚,入原武城,劫吏人,自称将军。"同书《桓帝纪》又称:建和二年(148)"冬十月,长平陈景自号'黄帝子',署置官属,又南顿管伯亦称'真人',并图举兵,悉伏诛"。从这些起义的组织者相信"神化不死"以及自称"南岳大师"、"黄帝子"、"真人"和封建史学家称之为"妖巫"等事实来看,表明当时民间已有类似于道教的组织存在了。
道家哲学
道家是中国春秋战国诸子百家中最重要的思想学派之一,道家思想的起源很早,传说中,轩辕黄帝就有天人合一的思想。

一般来说,公认第一个确立道家学说的是春秋时期的老子,老子在他所著的《老子》(《道德经》)中作了详细的阐述。

道家思想其他的代表人物还有战国时期的庄周、列御寇、惠施等人。道家倡导自然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尊黄帝、老子为创始人,并称黄老。

道家思想的核心是“道”,认为“道”,是宇宙的本源,也是统治宇宙中一切运动的法则。老子曾在他的著作中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萧呵!寥呵!独立而不改,可以为天地母。吾未知其名,强名之曰道”(《老子》第25章)

西汉初年,汉文帝、汉景帝以道家思想治国,使人民从秦朝苛政中得以休养生息。历史称之为文景之治。 其后,儒家学者董仲舒向汉武帝提倡“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并被后世帝王采纳。道家从此成为非主流思想。 虽然道家并未被官方采纳,但继续在中国古代思想的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宋明理学更是揉合了道学的思想发展而成。

道家思想后来被张鲁的五斗米道等宗教吸收,并演变成中国的重要宗教之一——道教。魏晋风流在清谈玄学时更着重炼丹。因此,道家与道教常被人混淆。

基本观点
道家哲学首先摆脱儒家社会哲学的进路,直接从天道运行的原理侧面切入,开展了以自然义、中性义为主的"道"的哲学。天道运行有其自然而然的原理在,道的哲学即在解明此一原理性内涵,而得以提出一个活泼自在的世界空间。透过对此一世界运行秩序之无定限、无执着的认识,道家哲学发展出迥然不同于儒家的社会哲学,社会只是一方存在的客体,在其中生存的人们,应有其独立自存的自由性,而不受任何意识型态的束缚。基本上 道家哲学并不否定儒家的社会理想,但对于社会责任的态度并不先存立场,而能有更尊重人类自主性的态度与存在定位。

道家重视人性的自由与解放。解放 一方面是人的知识能力的解放, 另方面是人的生活心境的解放,前者提出了“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的认识原理,后者提出了“谦”、“弱”、“柔”、“心斋”、“坐忘”、“化蝶”等的生活功夫来面对世界。

道家的社会哲学不是进取的,积极的,因为社会只是天道的过程,而不是目的本身。道家认为儒家的社会理想是合理的,但不是绝对的,因此基本上并不需要提出一套决定性的社会理想,因为天道变化,本身无所谓绝对的是非善恶之性能,因而道家强调得更多的 是在社会中生存的智慧原理,而且这种智慧必须是能应在任何历史情境的社会之中都行之有效的生存之道。也就因为道家的社会哲学不以自己发展规格为主, 而强调应对的智慧,因此利于人们修养生息的需求,故而让汉初的黄老之治有了实验的理论基础。同时也安定了千百年来中国士大夫失意于儒家本位的官场文化之后,也能有一广大的心性世界以顺遂人生。

重要哲学家之思想
道家的理论奠定于老子,老子《道德经》一书上下五千言,字字珠玑,书中广论道的形上学义、人生智慧义,提出一种有物混成且独立自存之自然宇宙起源论,也提出世界存在与运行原理是"反者道之动"的本体论思想,对于存活于其中的人类而言,其应学习的就是处世的智慧,于是老子也提出了众多的政治、社会与人生哲学观点出来,但重点都在保身而不在文明的开创,可以说他是以一套宗本于智慧之道的社会哲学与理论来应对混乱的世局,而无意制造社会的新气象,因为那些都不是大道的本

庄子是老子之后道家理论最重要开创者,道家哲学基本上也就是老庄二型而已。庄子的道家学不同于老学之处,在于庄子更详尽地处理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的可开创能力,包括智慧上、认识能力上、身体能量上等等。庄子同样站在天道自然的命题基础上,提出了从人的自我修养到面对整个社会国家的处世之道,庄子书内七篇之作,就是他从世界观到知识论到工夫论到社会哲学的内圣外王之道的理论。

列子,战国时人。现存有的《列子》八篇 是东晋张湛所辑 一般认为该书反映了战国至魏晋间的思想。《列子》从道家思想出发 并对道家思想中无为的人生观有所改造 强调人在自然天地间的积极作用 并认为人在一种不任强使力的生存状态下,不忧天 不畏天 才是最好的生存状态。

王弼,三国时代人。当两汉经学的发展已到尾声,社会政治一直在动乱与不义的情境中,知识份子转向玄学清谈的风气,王弼以其对老子哲学的深切体悟,注解老子《道德经》一书,重体用之分 有无之别 不但发展出诠释老学的宗旨:"贵无"的精神,并以此原理注解《易经》,甚至还因此改变了从汉易以来言象数易学的气化宇宙论 而将易经的研究方向代之以纯粹玄学思想 使中国易学史走向一个崭新的局面。

郭象,西晋人,以《庄子注》闻名,主张“独化”理论 是一种从高度抽象思维当中所发展出来的的玄学式概念理论 认为宇宙万物都生于偶然的"玄冥"境界 因此提倡一种物无大小 各顺其适之精神,平等尊重每一个生命的人生观。

发展时期
道家起源应为远古的隐士传统,当然也有学者说老子是清庙之守,总之,道家的起源绝不是社会政治的积极参与者,他们从旁观察世局,认真思索宇宙的真象,使用着抽象度高且不带意识型态的执着的语言,描述天道与人事变化的法则,属于原理性研究的层次是他们的专长。当先秦的老庄二子总摄整理了道家思想的纲领之后,道家形上思想的深度立刻影响了儒家与法家的形上思想,儒家《易传》之作与韩非子《解老》之作都是在其理论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新说。但是在社会政治的实际影响力上,老子之学要到汉初黄老之治的实施后才正式被试验着,因为在迭经春秋、战国、灭秦、楚汉之争之社会战乱终告停止之时,人们终于发现争强斗争的害处以及休养生息的重要,于是老学原理的政治哲学观点遂被重视。等到西汉强盛,君王开始好大喜功,争战的岁月再度启幕,时代的风气再度转变,然后也再度败坏,等到魏晋清谈之风起,道家哲学又开始了它的生命力,何晏、王弼首开其风,王弼更以简洁有力的注经之作,从理论上深入道家之学并予以阐发,而向秀、郭象则发展庄学的注释工作。魏晋之后,道家思想并未有鲜明的创造传统之再现,但是道家思想的理路却转为道教、易学与儒学理论的开创所藉用的重要启示,尤其是源自庄子的气化宇宙观,更被广泛且深度地再开发着。而同一时期的佛学传播,亦曾有一断相当长的时间是以道家“无”的智慧原理来表达的,此即世称“格义佛学”时期。

对中国文化的贡献
道家对中国文化的贡献是与儒家同等重要,只是在政治思想上一为表显一为裹藏之别而已。而道家在理论能力上的深厚度与辩证性,则为中国哲学思想中所有其它传统提供了创造力的泉源。至于道家文化在中国艺术、绘画、文学、雕刻等各方面的影响,则是占据绝对性的优势主导地位,即使说中国艺术的表现即为道家艺术的表现亦不为过。当然,道家哲学对中国政治活动也提供了活络的空间,使得中国知识份子不会因着有太强的儒家本位的政治理想而执着于官场的追逐与性命的投入,而能更轻松地发现进退之道,理解出入之间的智慧

阅读全文

与任强公共服务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灰烬创造者职业 浏览:566
德州扑克发明者 浏览:78
如申请驰名商标 浏览:225
知识产权平台协议书 浏览:506
个人存款证明的期限 浏览:466
四川正华知识产权公司 浏览:287
海南期货从业资格证书领取时间 浏览:874
防水层合理使用年限 浏览:875
执转破成果 浏览:20
羊年限定金克丝现在多少钱 浏览:568
附近店面转让或出租 浏览:412
广东海亿食品有限公司商标 浏览:287
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 浏览:305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汇报 浏览:314
横滨商标印刷有限公司 浏览:28
珠吉转让 浏览:191
商业住房贷款年限55岁 浏览:148
2013工商局个人总结 浏览:712
驰名商标申请的条件 浏览:778
工商局和公安局哪个好 浏览: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