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工商服务 > 山西省原平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

山西省原平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

发布时间:2022-05-10 01:57:53

❶ 原平县的改革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原平市委、市政府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审时度势,抢抓机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实施“开放引进,大项带动”战略,经济社会得到了全面、快速发展。2004年,全市完成国内生产总值228316万元,全市固定资产累计完成投资68226万元,财政总收入达2406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378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6562.35。 2007年全市财政总收入完成9.31亿元,比上年增长113.9%,净增4.96亿元,其它各项指标均实现大幅度增长。
2007年,原平市认真破解科学发展命题,紧紧围绕“打造忻州第一、跻身全省十强,建设大而强富而美新原平”的奋斗目标,大力实施“跨越赶超、率先崛起”战略,有力推动了全市经济工作的快速发展。以项目建设为载体,以创新发展为动力,以优化环境为基础,强势推进“工业立市”战略,拉动该市经济驶上了跨越式发展的快车道。首先是晋北铝业凸显龙头威力。该企业当年生产氧化铝84.6万吨,完成销售收入23.4亿元,上缴税金4.6亿元,成为该市财政收入的“半壁江山”。新型铝业的快速崛起,明显拉动了工业经济、民营经济、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二是工业经济转型彰显经济效益。煤炭产业继续“关小建大”,引资联营改造,提升了煤炭产业素质。化工产业延伸产业链条,冶金工业大力度整合,建材工业扩模升级,机械制造业建设加工园区,均成为经济增长增幅的亮点。

❷ 山西皮带机生产厂家哪家有实力

山西浩业皮带机厂隶属山西浩业通用设备有限公司,位于山西省原平市城西开发区,公司成立于1998年,注册资金5018万元,占地100亩,固定从业人数430人。浩业公司依托科技创新,获得山西省高新技术企业、山西民营科技企业、山西省安全标准化二级企业、山西省省级技术、山西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等殊荣。

❸ 原平市属于哪个省哪个市

原平市属于山西省忻州市。

原平是山西省辖县级市,由忻州市代管,地处山西省北中部,东临五台县,西靠宁武县,南与忻府区、定襄县毗邻,北和代县、朔州市朔城区接壤。

原平是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科技进步先进市、全国文化先进市、“山西省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先行试点”和“扩权强县试点”的双试点城市。名片:铝电名城、酥梨基地、三班故里、慧远故里、晋贤故里、将军之乡、书画之乡、中国诗歌之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2020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146.6亿元,财政总收入15.7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5亿元,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34791元、12968元。

交通运输:

原平境内有京原铁路、同蒲铁路、朔黄铁路、大西高铁穿境而过,108国道、338国道、大运高速公路、灵河高速公路、忻阜高速公路、忻保高速公路、大运公路纵横交错,公路密度每百平方千米57千米,铁路密度每百平方千米7.4千米。

距离忻州五台山机场约30分钟车程,乘坐高铁最快4小时可直通北京。另规划建设有通用机场。

❹ 2011年山西从事食用菌的企业有哪些

2010年以来山西省主要从事食用菌生产、保鲜加工和技术服务的事业、企业和农民合作社主要名录如下:
山西省食用菌协会
山西省长治市食用菌协会
山西省晋城市食用菌协会
山西省忻州市食用菌协会
山西省广灵县食用菌协会
山西省汾西县食用菌协会
山西省食用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山西省生物研究所食用菌研究开发中心
山西省农科院食用菌研究所
山西农业大学食用菌科技服务中心
山西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食用菌研究室
山西省医药与生命科学研究院食用菌研究室
山西农科院农业资源综合考察研究所食用菌研究室
山西省生物应用职业技术学院
山西省农业厅种植处
山西鼎昌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山西凯龙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山西兴达制冷机电有限公司
山西晋佳食用菌开发公司
晋城市科技局
晋城泽地萃绿农开发有限公司
晋城柏基菌业开发有限公司
阳城县科技局
阳城科惠微生物研究所
阳城县泰溢菇业有限公司
阳城县益健桑枝菌业有限责任公司
广灵甸顶山食用菌开发有限公司
广灵北野食用菌业开发有限公司
广灵山地食用菌开发有限公司
广灵金圃菌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广灵茂盛食用菌开发有限公司
广灵森普菌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广灵隆凯菌业有限公司
广灵天泽农牧有限公司
长治市微生物研究所
长治县精卫农业公司
武乡县食用菌开发中心
屯留县蕈源菌业有限公司
晋中学院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灵石县鑫瑞绿色山珍加工有限公司
忻州市科技局
宁武县科技局
原平农校微生物研究室
汇恒农林牧综合开发公司
忻州市新技术研究所
岢岚县水利局
临汾市尧都区食用菌办公室
临汾市尧都区农林局
洪洞县科技局
汾西县教科局
孝义市农委
孝义市经信局
孝义市农技推广中心
交城县森林学校
交城县宏基源食用菌有限公司
文水绿野食用菌有限责任公司
汾阳老三菌业
永济市中小企业局
朔州市科学技术局
朔州市农业局种植科
朔州市兴农药食真菌科技开发中心
朔州市金沙滩农牧场
洪洞县西梁村杨树林种养专业合作社
泽州县太行荣盛农业专业合作社
泽州县联利蔬菜专业合作社
泽州县晋李蔬菜专业合作社
阳泉市盂县立达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
长治县银河食用菌专业合作社
潞城市华蕈菌业专业合作社
潞城市五星双孢菇种植专业合作社
平顺县月亮山食用菌专业合作社
华之源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
沁水富达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
广灵县鑫隆食用菌合作社
广灵县养丽食用菌合作社
广灵县新方食用菌合作社
广灵县园中食用菌合作社
广灵县碧野食用菌合作社
广灵县北方食用菌合作社
广灵县富农食用菌合作社
梁江食药用菌专业合作社
孝义栓成食用菌培育专业合作社
太谷县韩村喜林食用菌基地
(引自山西省食用菌协会 www.sxmushroom.com)

❺ “国家账本”传递2019年国计民生十大信号

3月5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开始审查预算报告。这份厚厚的“国家账本”传递出哪些关乎国计民生的重要信号?(新华社3月7日电)
1减税降费近2万亿元:增加市场主体活力

根据预算报告,今年要实施大规模的减税降费。全年减轻企业税收和社保缴费负担近2万亿元。

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财政厅厅长戴运龙说,减税降费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举措,有利于减轻企业负担、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短期来看,减税降费会对各级财政带来压力,但长远来看,将助力经济转型升级。

2中央财政就业补助资金增长14.9%:积极促进就业创业

根据预算报告,中央财政就业补助资金安排538.78亿元,增长14.9%。将符合条件的个人和小微企业创业担保贷款最高额度分别提高至15万元和300万元。

全国人大代表、江西省瑞金市委书记许锐说,实现稳就业,需要财政、人社、税务、金融等部门共同发力,构建协调、高效的服务体系。既要落实普惠性政策,也要重视重点群体和关键领域的有效帮扶。

3赤字率2.8%:积极财政政策加力提效

根据预算报告,今年安排全国财政赤字27600亿元,比2018年增加3800亿元,赤字率由2.6%适度提高到2.8%。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尚希认为,适度提高赤字率是积极财政政策加力提效的体现,有助于通过财政手段激发经济活力,更好引导企业预期,增强市场信心。
4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30800亿元:为重点项目建设提供资金支持

根据预算报告,今年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30800亿元,其中一般债务9300亿元、专项债务21500亿元。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公共财政与政策研究院院长乔宝云说,今年的地方政府专项债较上年大幅增加,为重点项目建设提供资金支持,可以更好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把规范举债的“前门”开好。与此同时,高度重视防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堵住违法违规举债的“后门”。
5中央基建投资增加400亿元:发挥投资关键作用

根据预算报告,今年中央基建投资安排5776亿元,比2018年增加400亿元。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白景明说,今年要重点发挥投资关键作用,加强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基础设施建设。要在支出项目、资金使用上加强管理,避免资金不到位、不及时等问题。

6养老金标准平均提高约5%:提升“老有所养”保障水平

根据预算报告,从2019年1月1日起,按平均约5%的幅度提高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

全国人大代表、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刘小兵表示,今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安排社保方面支出的增幅,高于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增长水平,是着力保障民生的重要体现。

7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增长18.9%:聚焦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

根据预算报告,今年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安排1260.95亿元,增长18.9%,增量主要用于深度贫困地区。

全国人大代表、山西省原平市子干乡子干村党支部书记栗翠田说,中央财政对脱贫攻坚加大精准投入,对专项资金的科学分配、高效使用和全程监管提出了更高要求。

8科技支出增长近10%:进一步推动创新能力建设

根据预算报告,今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科技支出安排9134亿元,比2018年执行数增长9.7%。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王泽彩表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关键要更好发挥创新引领作用。科技领域是财政支出近年来发力的重要方向,支出规模逐年加大,进一步推进了科技创新能力建设。

9教育支出增长8%:优先发展教育事业

根据预算报告,今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34800亿元,比2018年执行数增长8%。中央财政支持学前教育发展资金增长13.1%,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专项资金增长26.6%。

全国政协委员、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戴立益说,今年国家财力虽然紧张,对教育的投入却继续增加,充分表明对教育的高度重视。发展有公平有质量的教育,才能托起未来的希望。

10一般性支出压缩不低于5%:政府要过“紧日子”

根据预算报告,今年要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严控“三公”经费预算。中央财政带头严格管理部门支出,一般性支出按照不低于5%的幅度压减。

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杨志勇认为,2019年财政支出需要扩大,并实施更大规模减税降费,政府要过“紧日子”,通过压缩一般性支出,优化支出结构,用于保障重点领域投入。

❻ 原平市教育局的内设机构有哪些

教育局内设机构有:办公室、人事股、基础教育股、综合股、科技股

(一)办公室
综合协调局机关重要政务、事务;负责文件运转、管理和重要文电的起草工作;负责局务会、局机关工作会议的组织安排并督办;负责新闻宣传以及文秘、档案、保密、信访、后勤行政管理、政务应急等工作。
研究教育改革与发展战略的并就重大问题进行政策调研;起草地方性教育政策、规定及实施办法;对局内和其他部门起草的有关教育的政策性文件负责提出审核意见;承办全市教育系统法制建设和依法行政有关工作;承担有关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工作。
贯彻落实语言文字工作的方针、政策;组织实施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监督检查语言文字应用情况;组织推行《汉语拼音方案》,指导全市推广普通话工作、普通话测试工作;承办忻州市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的日常工作。
参与拟定教育经费筹措、教育拨款、学生资助政策;编制中小学校经费的预算和决算;负责全局及中小学校经费的核拨、开支、管理;各级各类学校参与义务教育保障机制经费、有关教育专项经费管理;统计并监督全市教育经费投入和执行情况;负责全市教育系统的外资利用工作;负责中小学校的国有资产管理工作;负责有关工商税务、财务物价检查、内部审计等方面的协调工作;会同物价、财政部门拟定有关学校的收费项目及收费标准;负责全市教育基本信息的统计分析工作;管理原平市人民教育基金。负责农村公办中小学的财务核算。
负责全市教育基本建设和校舍维修改造工作;负责各学校重点工程的相关事宜;制订和检查校舍安全工程实施进度。配合审计作出工程预算。

(二)人事股(职称办公室)

承担局机关和直属单位的干部人事工作;负责全市教师工作,组织实施教师资格制度;加强对中小学教师工作的统筹、规划、管理,依法落实县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管理中小学教师的资格认定、招聘录用、培养培训、考核奖惩、调整流动等职责;指导教育系统人才队伍建设和教育干部培训工作。
负责中小学、幼儿教师初、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晋升的推荐、评审工作;负责中小学、幼儿教师专业技术职务的学年度考核工作;协助市人事局进行专业技术职务的聘任及续聘工作。
指导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会同有关部门拟定全市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就业政策。
会同有关部门管理全市教育系统引进国外智力工作,开展与港澳台教育交流与合作的有关工作。

(三)基础教育股

承担义务教育、高中教育和特殊教育的宏观管理工作。会同有关方面提出加强农村义务教育的政策措施,拟定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政策,提出保障各类学生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政策措施;负责落实义务教育办学标准,规范办学行为,推进教学改革;拟定普通高中教育、特殊教育的发展政策和基础教育的基本教学文件;规划全市中小学的教材建设和使用管理,负责地方教材的使用、管理和校本教材的审定工作,推进课程改革;指导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图书馆和实验设备配备工作;规划、指导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和骨干教师队伍建设,指导基础教育学校、教师进修学校和教师培训机构的教学管理、学籍管理和质量监控工作;审核、批准社会力量举办基础教育的各类学校的设置、更名、撤消与调整,指导社会力量举办基础教育的各类学校教育教学的管理工作;负责全市基础教育学校的勤工俭学工作;指导中小学校的安全管理。
指导中小学德育工作、思想政治课的教育教学工作;指导中小学校共青团、少先队工作和班主任、辅导员队伍建设工作;指导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工作;规划、指导中小学校外教育工作;牵头协调全市教育系统安全管理工作。
指导各级各类学校体育、卫生与健康教育、艺术教育、国防教育工作;拟定相关政策和教育教学指导文件;规划、指导相关专业的师资培养、培训工作;协调、组织大中小学生参加体育竞赛和艺术交流活动;指导各级各类学校的军训工作;协助有关部门开展学校疾病防控、食品卫生工作。

(四)综合股

承担全市职业教育的统筹规划、综合协调和宏观管理工作,拟定有关政策规定;拟定中等以下职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和教学指导文件,指导职业学校教学改革、教材建设、教师培养培训和学生学籍管理工作;指导中等以下职业学校的德育工作、思想政治工作和安全管理工作。
承担全市成人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盲的宏观指导工作;指导农村成人教育和城市、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工作,会同有关部门指导职工教育、岗位培训和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工作;指导全市社区教育工作;承担成人中等专业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指导学校德育工作、思想政治工作和安全管理工作;承担民办教育的统筹规划、综合协调和宏观管理的有关工作,牵头拟定民办教育有关政策;审批全市社会力量举办的非学历教育机构的设置、更名、撤消和调整工作;负责全市各类成人学校的招生及成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工作。
指导全市教育督导工作,拟定督导评估方案和标准;督导下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及其它有关部门履行教育职责;组织对全市中等及中等以下学校及其它教育机构教育工作的督导评估检查;组织开展全市基础教育发展水平和质量监测。
承担幼儿教育的宏观管理工作,拟定幼儿教育的发展政策;规划、指导幼儿园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和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审核、批准社会力量举办幼儿园的设置、更名、撤消与调整,指导社会力量举办幼儿园教育教学的管理和安全管理工作;协助有关部门开展幼儿园疾病防控、食品卫生工作。
负责全市高考、中考的招生及成人高考报名工作。
负责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管理工作;负责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贷后管理工作;负责对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高等学校毕业生学费补偿和贷款代偿管理工作。
负责拟定、实施教育信息化规划及网络、计算机的相关管理制度;负责教育局电子政务系统的建设、管理及运行维护;负责指导基层学校及各股室电子政务工作;促进信息技术的推广应用。
负责教育局计算机软硬件的采购、维护和管理;承担教育局网络的规划、建设、运行、管理、维护等,保证教育局办公网络的安全稳定运行,指导基层学校校园网络的规划、建设、运行、管理、维护等。

(五)科技股

编制重大科技攻关和重点实验室项目的计划及相关经费的安排。
研究提出科技体制改革的政策和措施;推动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科技自身发展规律的科技创新体制和创新机制;指导全市科技体制改革工作。
研究多渠道增加科技投入的措施,优化科技资源配置;负责归口管理科学事业费、科技“三项费”等有关费用的预、决算;促进科技风险投资机制的发展;负责管理科学器材的引进、购置。
负责规划科研机构的合理布局,审核市属全民所有制独立自然科研机构的组建和调整,积极推动科技咨询、招标、评估等中介服务组织的发展,推动生产力促进中心等科技服务体系的建设;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校和科研院所技术创业园、可持续发展试验区、星火技术密集区、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等科技体系的建设和发展;负责全市技术市场的管理;归口管理民营科技企业,负责民营科技企业的资格认定;负责指导全市科技类民办非企业单位的登记审查工作,认定登记技术合同,会同有关部门仲裁技术合同纠纷,负责全市科技信息网络的建设和管理。
研究科技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提出充分发挥科技人员积极性、创造科技人才成长良好环境的相关政策,组建和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负责管理全市科技系统干部的培训工作。协同组织部门管理科技副乡(镇)长。
制定全市科学技术普及工作规划,大力推动科普工作发展。
负责全市科技统计工作和科技保密工作,管理全市科技信息、科技新闻发布。
归口负责管理国际科技合作工作,组织对外科技的交流、合作,组织实施国际科技合作项目;会同有关部门负责技术引进、技术出口审查工作;审核与协调民间科技合作交流项目;协助有关部门管理科技系统的国家安全工作。
指导各乡(镇)的科技工作。

❼ 如何构建太原都市圈

为啥要建太原都市圈? 我省现有11个地级城市和14个县级城市,除了省会太原这个拥有百万人口的特大城市和个别大城市外,其他城市规模偏小,城市的集聚功能和辐射功能普遍较弱,而且全省大多数城市由资源开采型的工矿区发展而来,城市职能雷同,从而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不高,各城市之间盲目竞争,资源浪费,引发一系列“城市病”,不利于城市的发展。比如某个城市有教育园区、工业园区,而相邻不远的另一个城市也有类似的大学城、开发区等。 以太原为中心的晋中经济区是山西城镇与产业最为集中的地区,也是山西最具经济活力的地区。构建太原都市圈就是要利用太原是山西省省会,也是华北地区重要中心城市的优势,将太原作为都市圈的核心,在发展区域经济的同时,提升太原自身的综合竞争力和辐射力,推动山西产业和人口空间集聚和产业链、产业群的形成,加速城市规模的扩张,增强城市间的空间聚合度,优化经济活动的空间配置。 太原都市圈有多大? 太原都市圈的合理范围拟确定为:太原市市域全部、阳泉市域全部、晋中市的榆次区、寿阳县、太谷县、平遥县、祁县、介休市、忻州市的忻府区、定襄县、原平县、静乐县、吕梁市交城县、文水县、孝义市和汾阳市。国土面积3.1万平方公里,人口965.8万,GDP945亿元。 太原都市圈的功能定位 太原都市圈的功能定位确定为:中国北部地区东西联结带上重要的节点型都市圈,全国重要的清洁能源生产与技术创新基地,山西省社会经济发展的核心地带和组织中枢,具有晋阳文化特色和强大辐射作用的综合型、生态型、现代化都市圈。 太原都市圈的发展目标 经济社会目标——推动都市圈的经济、市场发展一体化,培育平等、互利的发展环境;针对市场、产业、基础设施、城市化等方面的共同发展制定相应策略,扩大区域合作,创造多种灵活的合作方式,形成区域一体化发展格局;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都市圈区域可持续发展;培育科教文化和技术创新基地、信息生产和信息服务中心;构建生态屏障体系和景观廊道,体现历史文化特色。 城市化目标——5年后,城市化水平达到60%,2020年达到75%左右;城市人均公共绿地2010年达到10平方米,2020年达到12平方米;远期城市空间结构优化,功能完善。强化核心城市太原市的主导地位,加快都市圈内各城市的规划建设和整体协调发展,全面提高城镇发展质量,完善都市圈和城镇体系结构,将太原都市圈建成国内经济社会发达的区域之一。 环境目标——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重点进行以自然地理界限为主的生态屏障区和景观廊道的生态建设;改造传统产业,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有效利用率;加强汾河流域水污染治理和生态恢复建设;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促进区域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 太原都市圈的空间结构 太原都市圈的总体结构为:一个核心、两个圈层、指状发展轴的空间形态。 ●一个核心:由太原市区和晋中市榆次区构成,规划发展为太原都市圈核心区。 核心区是高科技产业和高等级城市功能的集中发展区。以现状建成区为主,控制人口规模,有计划地促进 人口外迁,发展以现代化服务业为重点的第三产业。它将聚集商业、物流业、办公职能,有着完善的公共交通网络体系,楔形绿地系统,没有环境污染,高质量的城市空间,完善的城市形象,等等。其范围包括太原市六区和榆次区,总面积2860平方公里。 ●两个圈层:内圈层(紧密圈层)与外圈层(松散圈层)。 内圈层(紧密圈层):与核心城市联系紧密,接受核心城市强烈辐射,城市功能、产业结构受核心城市强烈影响,城市间相互作用最强、最广泛的区域。范围包括核心城市和距核心城市中心约50公里地域内的城市、城镇和区域,主要包括太原市行政辖区内的古交市、清徐县、阳曲县,晋中市的太谷、祁县的西部和北部以及吕梁交城县东部的局部地域。紧密圈层紧靠都市圈核心区,与核心区有密切的联系,将发展成为核心城市的工业生产区、都市农业区和都市功能外延区。 外圈层(松散圈层):核心区和紧密圈层以外的都市圈范围,包括阳泉市、忻州市2个区域中心城市以及原平、汾阳、介休、孝义4个县级市和若干县城。外圈层的节点城市具有相当的发展规模和经济实力,未来将是都市圈发展的强力支撑点。现状与核心城市的经济联系并不密切,职能分工不明确,规划外圈层除了依靠自身的资源优势发展煤、焦、电等产业外,还将作为都市圈核心区和内圈层现有的煤焦产业的疏散地,承担都市圈“全国能源基地”的生产和运输职能。 ●指状发展轴。以太原市中心区为出发点,在都市圈内共规划建设东、南、西、北5条以高速公路为城镇发展轴的交通走廊。即以太旧高速公路为纽带的太原-寿阳-阳泉东线发展轴;以大运高速公路为通道的太原-祁县-平遥-介休南向发展轴;以夏汾高速公路为纽带的太原-交城-文水-汾阳西线发展轴线;以大运高速公路为通道的太原-忻州-原平北线发展轴线和以太长高速为通道的太原-榆次-太谷东南发展轴线。发展轴线是都市圈由内向外辐射和由外向内集聚的发展通道,也是都市圈的景观廊道。 太原榆次一体化发展 在都市圈的发展过程中,核心城市的“辐射与带动”作用不可代替,并在整个区域的发展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由于目前都市圈的核心城市太原-榆次分属两个行政区,因此要实现整个都市圈的一体化发展,首先要实现太原、榆次两地的联动。按照“优势互补、互惠互利、联合发展、共同繁荣”的原则,在城市功能定位,产业结构优化重组及区域性重大基础设施投资建设等领域实现一体化和错位发展。从而共同推进都市圈核心城市的建设,并以此带动整个都市圈的协调发展。 产业布局策略 都市圈产业空间布局调整的基本思路为:依据第三产业与都市型工业集中,新兴工业按园区组织,特色农业按圈层配置的产业布局方式,加快都市圈核心区的步伐,同时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农业的产业化经营;紧密圈层依靠资源优势发展资源开发和传统加工业,注重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生态系统的恢复。 核心区——以第三产业和都市型工业为主的产业密集区。产业特征:资金密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能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小且易于控制,能够吸纳大量的就业人口。 内圈层——都市圈核心区相关产业外迁的安置地,以资源密集型、劳动密集型工业和地方特色加工业与城郊农业、生态农业发展为主。依托中心城镇,促进产业 集聚,构建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以工业化带动城镇化。 外圈层——依靠当地资源优势大力发展资源加工业、旅游业,并承接都市圈核心区和核心圈层转移出来的焦化、电力产业。以资源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产业为主,依托资源丰富、交通区位优良的中心城市形成产业集群,承担都市圈“全国能源基地”职能。 交通发展策略 太原都市圈要承担我国经济发展梯度转移中“承东启西”的任务,须强化与东部环渤海经济圈和西部腹地的联系,因而必须加强以青银高速、中卫铁路为骨干的东西向交通走廊的建设。完善核心城市对外辐射的通道,加强核心城市与周边城市的联系和经济影响。 公路——完善都市圈高速公路网络布局:建设太原—晋城高速公路,太原—古交高速公路,太原环城向南拓展,再建设经武宿立交—榆次—太谷—祁县—大运高速的外围高速环线,完善环都市圈核心区高速公路。干线公路建设与改造:提升二级以上公路比例,建设太原—清徐、太原—徐沟、太原—徐沟—东观、太原—阳曲、太原—榆次—太谷、小店—榆次区快速路系统,根据核心圈层“公交化”发展策略加大路网密度。 铁路——促进区域客运铁路高速化:建设京太高速铁路、中卫铁路。适时建设区域快速客运轨道交通网络。与区域物流和产业布局相协调,完善一般铁路网络:建设都市圈紧密圈层环状货运铁路专线,使山西煤、焦外运绕过都市圈核心区。 航空——提高太原机场的服务能力和水平,增加国际定班航线,建设都市圈其他城市与机场的快速通道,推动机场共享共用。 【专家意见】 要加强对太原和榆次关系的分析,提出统筹规划协调发展的措施。同时,要明确提出都市圈的研究对太原市总体规划修编的建议。 相关链接 都市圈是20世纪中叶首先在西方发达国家提出的一种城市发展理念,形成于20世纪下半叶。它是在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的条件下,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带来的城市化发展的产物。都市圈并非按照行政区划而建置的大都市概念,而是超越行政区划经济协调的组织形式。是指由若干个大城市或特大城市、超大城市为核心,与其卫星城市以及周边的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共同构成的具有一定特色的城市群体,同时也是这些城市和城镇人口、产业的密集区。■

❽ 关于山西省的城市规划

自1990年4月1日《城市规划法》实施以来,山西省不断加强法规和机构建设,加快规划编制步伐。先后制定出台了《山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办法》、《山西省平遥古城保护条例》、《山西省城市临时建设和临时用地规划管理办法》、《大同古城保护管理条例》、《太原市城市规划管理办法》等五部法规规章。大原市政府还制订出台了《太原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太原市户外广告设置和管理办法》、运城市政府出台了《运城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城市规划管理的暂行规定》。全省11个地级市中,太原、大同、阳泉、晋城、临汾、运城、长治7个市设置了单独的城市规划管理机构,太原、大同和晋城3市成立了城市规划委员会。《山西省城镇体系规划》,已于2003年经省政府第十四次常务会议和省人大审查通过,上报国务院批复。11个地级市除吕梁撤地建市正在编制城市总体规划外,其余10个地级市的城市总体规划均已编制完成;11个县级市除原平正在修编外其余均已编制完成;85个县城编制完成县城总体规划的有78个。不少城市开展了详细规划各类专业规划和建设规划的编制工作。

小城镇建设 近年来,山西省的小城镇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全省共有1198个小城镇,其中:建制镇564个、乡集镇634个。在564个建制镇中,有县级人民政府驻地镇(县城)87个;省政府确定的小城镇建设试点镇100个,在此基础上,又确定了35个重点培育发展的中心镇;省政府审定的山西省历史文化名镇(名村)30个;建设部、发改委、国土资源部、农业部、科技部、民政部等六部委确定的全国重点镇62个;建设部和文物局审定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10个。山西省高度重视小城镇建设,通过发展乡镇企业,加强历史文化和风景名胜资源保护,扶持具有交通优势和传统贸易优势,以及大型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培育了一批工业强镇、旅游大镇、商贸重点镇和农业产业化基地镇。截至2002年底,564个建制镇,总人口为1564万人,平均每个镇为2.8万人;乡镇企业17.3万个、占全省乡镇企业的46.8%,从业人员为170万人、占全省乡镇企业从业人员的60.2%,营业收入总额达1169亿元、占全省乡镇企业营业收入总额的62.3%。

建筑业 目前,山西省共有各类建筑业企业1699家,从业人员达75万人。2003年,全省完成建筑业总产值793亿元,同比增长13%,实现增加值116亿元,同比上升12%。按总产值计算,劳动生产率为89150.9元/人;按增加值计算,劳动生产率为15704.6元/人;技术装备率10901.1元/人;动力装备率5.44瓦/人;实现利润总额47523万元,同比增长28.6 %,人均利润784.4元,同比增长22.7 %;实现利税总额22.6亿元,同比增长4.9%,人均利税3957元,同比增长18.4 %。制定了《山西省建筑工程质量和安全监督管理条例》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加强了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管理。建筑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管理力度不断加大。2003年全省在建工程4906项,全部办理了质量监督手续,监督覆盖率达到100%。全省竣工工程2262项,质量合格率达到100%,其中优良率29.6%。工程竣工验收备案率达到42%,同比提高了16个百分点。建筑安全生产居于全国中上游水平。建筑业科技含量明显提高。建成了设计能力居于亚洲之首的山西铝厂、国内最大的以煤为原料的山西化肥厂和平朔露天煤矿、大同二电厂等一大批骨干电厂、大型煤矿等;大运高速公路、太旧高速公路、大秦、侯月铁路等建成通车;同时,还建成一大批技术含量高、施工难度大的引水供水、煤气供热、污水处理、邮电通信、车站空港、体育场馆、宾馆饭店、公寓别墅等工程。山西的强夯法处理地基技术、网架结构工程技术、自行车赛车场跑道设计技术、暖通空调设计软件开发以及建筑涂料技术等,均居于国内领先水平。

房地产业 随着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推进,居民住房观念发生转变,居民住房消费有效启动,住房商品化的新体制基本确立,房地产市场体系逐步建立,房地产投资持续快速增长,以住宅为主的房地产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对于改善居民居住条件、拉动经济增长、扩大就业以及加快城市建设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山西省始终以住宅建设特别是经济适用住房建设为重点,努力增加有效供给,扩大有效需求;以搞活二级市场为中心,促进增量与存量住房市场的联动;以转变观念,改进作风,提高服务水平为目标,努力改善投资和消费环境,全省房地产业运行态势良好。一是房地产业法规日臻完善。2002年以来,省政府制定了《关于加快住宅与产业的若干问题的决定》和《关于加强经济住房建设管理的通知》等政策,促进了房地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省人大出台了《山西省城市房地产交易管理条例》、《山西省城市房屋拆迁条例》,《山西省物业管理条例》也已列入今年省人大立法计划。初步形成了房地产业生产、流通、消费三个重要环节的地方性法规框架体系,奠定了房地产业发展的法制基础。二是房地产开发投资规模加大,增幅提高,保持了持续、强劲的增长势头。2003年房地产开发累计完成投资95.07亿元,同比增长41%,每个月的增幅一直维持在40%以上的高位增幅。三是新建商品房供求基本平衡,销售价格稳中有升,销售态势比较旺盛,市场发展前景较好。四是城市房屋拆迁市场不断规范。城市人民群众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也得到了不断改善。2003年,全省城镇拆除房屋约172.66万平方米,其中货币补偿54.13万平方米,产权调换118.53万平方米;补偿安置资金8.35亿元。五是存量房地产交易市场逐步活跃。2003年,存量房屋交易面积181万平方米,交易金额约17.16亿元,平均交易人格约948.06元/平方米,交易金额约10.19亿元。房屋租赁面积296.91万平方米,其中住宅租赁面积24.41万平方米。六是物业管理领域逐步扩展,行业发展初具规模,物业管理覆盖面不断扩大,到2003年底,全省住宅物业管理覆盖率达到37.2%。全省共有物业管理企业332家,从业人员3.7万人,管理房屋建筑面积1.05亿平方米。工程勘察设计业工程勘察设计业是一个技术密集性行业。目前,山西省共有工程勘察设计咨询企业425家。其中:甲级单位39家,乙级单位153家,丙级单位135家,丁级单位42家,专项设计单位56家。全省勘察设计行业职工总数28000余人,其中技术人员占80%以上,具有中级职称以上的技术人员占50%以上。自1995年实施注册执业制度以来,有近2000人取得注册建筑师、注册结构工程师、注册岩土工程师等个人注册执业资格,取得个人注册执业资格的人数占技术人员总数的10%左右。近五年来,全省工程勘察设计行业抓住国家扩大内需,加快基础实施建设,推进城镇化进程的历史机遇,共完成设计项目35468项,施工图投资额989.2亿元,施工图建筑面积7060.9万平方米,完成工程勘察7396项,岩土工程合同额4.45亿元,全行业营业收入37.44亿元,人均营业收入5.6万元,上交国家税费7.1亿元。五年来,共获得国家级优秀工程勘察、优秀工程设计金质奖4项、银质奖10项,铜质奖9项。为山西省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

城市建设和市政公用事业

——城市供水:人均日用水量、供水能力和供水管网长度分别从1982年的103升/人.日、77万吨/日和1045KM增加到2002年的129.95升/人.日、405万吨/日和5428.22KM。城市道路:城市道路总长度和面积分别从1982年的789KM和674万平方米增加到了2002年的4225.24KM和5753.2万平方米。城市桥梁由1982年的93座增加到了2002年的725座。

——城市排水和污水处理:城市排水管网长度从1982年的428KM增加到了2002年的2688.54KM;城市污水处理厂由1982年的2座增加到了2002年的34座;污水处理能力由1982年的4.5万吨/日增加到了2002年的85.03万吨/日,污水处理率由1982年的6%提高到了2002年的41.86%。

——城市燃气和集中供热:山西省的城市燃气和集中供热都是从80年代后期开始发展的,截止2002年底,城市人工煤的生产能力达150.54万立方米/日,天然气储气能力522.45万立方米,液化石油气供气总量达50452吨/年;城市集中供热面积达到了5763万平方米。

——城市环境卫生:城市垃圾清运量和环卫专用车辆分别从1982年的115万吨和62辆增加到2002年的872万吨和1374辆;垃圾无害化处理厂由1982年的零增加到了2002年的22座,处理能力达到6597吨/日,无害化处理率达到了57.07%。

——城市园林绿化:城市园林绿地、公共绿地和公园数量分别由1982年的5139公顷、370公顷和13个增加到了2002年的12661公顷、3005公顷和111个。建成区绿地率和绿化覆盖率由1982年的6.2%和8.7%增加到2002年的17.05%和22.6%。

——城市公交客运:城市公交运营车辆、客运总量、运营线路长度分别由1982年的700辆、22001万人次和2158KM增加到2002年的3481辆、48192.9万人次和4155KM。城市出租车数量由1982年的57辆增加到2002年的26062辆。

❾ 山西产业详细分布

定襄法兰最多,原平铝、锅炉、化肥最多

继出台焦炭、煤炭产业振兴规划之后,昨日(11日),山西省政府又出台了电力、新型材料、食品、煤化工、冶金、装备制造业等六个产业的振兴规划。至此,山西八大产业振兴规划全部出炉,未来两年,这些产业将按照规划中的蓝图目标发展。“从本周起,这些产业振兴规划中涉及到的相关部门及人员将接受专业培训,以保证规划的有效实施。”省政府工作人员表示。电力产业

将建八大煤电基地

未来两年,我省电力产业将在淘汰落后产能的基础上,建设八大煤电基地。

按照晋北、晋中、晋东三大煤炭基地建设要求和国家电网发展规划,我省重点规划建设的8个大型煤电基地,北部为大同、神头、河保偏基地,中部为阳泉(含寿阳)、吕梁基地,南部为临汾基地,东南部为长治基地、晋城基地。

到2011年,通过淘汰落后产能,促进电力企业重组,我省将形成具有国内较强竞争力的大型发电和电网企业,晋电将实现向山东、湖南、湖北和江苏输送。通过电价改革,逐步实现城乡电价同网同价。

新型材料行业

两年培育40个骨干企业

未来两年,要将新型材料产业培育发展成为全省的重要产业。到2011年年底,全省新型材料产业销售收入要实现年均递增15%,达到620亿元。将从9个方面具体着手,分别为新型建筑材料、镁合金材料、耐火材料、陶瓷材料、钕铁硼磁性材料、纳米材料、煤系高岭土、新型纤维材料及其他新材料。到2011年,培育40个年销售收入超3亿元的企业和企业集团。

冶金行业

太钢将联合重组省内钢铁企业

作为全省钢铁产业的龙头企业,省政府“授权”太钢集团联合重组省内钢铁企业,力争到2011年,该集团生产规模达2000万吨以上,2015年达3000万吨以上,届时太钢集团产能将占到全省钢铁产能四分之三以上。

此外,还将形成太原、长治、运城、临汾、吕梁5个钢铁生产基地,重点建设太钢吕梁钢铁生产基地,建设晋南、晋北、晋西、晋东四个百万吨氧化铝生产基地,建设太原、大同、运城三个镁工业基地和中条山铜业基地。

食品行业

两年增加5个名牌产品

未来两年,我省食品产业将着重打造龙头企业、品牌产品。到2010年,全省食品产业中国驰名商标由目前的6个增加到10个,名牌产品由10个增加到15个。

酒类、食醋、乳制品是我省传统的食品产业,未来两年我省将重点扶持这些食品产业发展,同时还要做精做细小杂粮、肉类、特色食用油、干鲜果蔬、功能食品五类特色产品的加工。同时,我省还将培育壮大饮料制造、淀粉制品、方便食品三大现代食品产业。

装备制造业

建设国家示范五大基地

装备制造产品一直是我省的“拳头”产品,在新出台的装备制造业振兴规划提出,力争到2011年,在该行业培育出10个国内名牌和8个中国驰名商标。

我省提出将建设煤机成套、铁路装备等具有国际水平的五大装备制造国家示范基地,发展铸造等四大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省政府将每年安排专项资金,以贴息、投资补助和资本金注入等方式给予重点支持。

煤化工产业

建立国家级工程中心

我省在此次煤化工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中,提出将培育销售收入超100亿元企业4户,超50亿元企业6户,其中50亿元以上企业销售收入将占到全省60%以上。

煤化工是高技术产业,科技创新决定着企业的成败。为此,我省将建立1个国家级煤化工工程中心,5个国家级企业集中中心、20个省级技术中心,希望在劣质煤、高硫煤气化等制约化工产业发展的核心技术上实现突破。

为支持科技创新,我省将从煤炭可持续发展基金中每年列支专项资金,帮助煤化工企业开展技术改造。

山西八大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详解

山西省委、省政府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总体要求,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加快推进我省优势产业高效、持续、健康发展,决定编制各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按照山西省政府的安排,省发展改革委组织编制了煤炭、冶金、电力和新型材料等四个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5月13日,在全省工业振兴大会上,山西省发改委主任李宝卿就八大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重要性、编制过程、主要内容和实施等情况进行了详解。

规划的重要性—— 解决各产业当前问题,紧抓机遇实施规划

山西省委、省政府一直都高度重视我省优势产业发展,煤炭、焦化、冶金、电力、装备制造、煤化工、新型材料和食品等优势产业,在全省产业发展中始终占有重要的位置。近年来,我省优势产业较好地发挥了资源、区位、技术、经济环境、产业基础和市场空间等优势,取得了较大的发展。

但是,我省各产业还存在不少问题和差距,企业规模偏小,产业集中度低;技术装备水平参差不齐,落后产能比重大;深加工产品发展不足,技术瓶颈尚未突破;资源利用率低,节能减排仍有差距,各产业普遍面临着转型生计问题。特别是去年下半年以来,全球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中国经济造成严重冲击,对以资源型产业为主的山西省造成的冲击更为严重,支柱产业市场需求低迷,生产大幅回落,企业经营十分困难,部分中小企业停产,各产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李宝卿认为,尽管金融危机对我省优势产业形成了严峻的冲击,但也为产业的调整和振兴带来了重要机遇,一是从中央政策看,中央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应对金融危机的措施,出台了十大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明确了发展方向;二是从长远发展看,山西作为重要能源基地的突出地位不会改变,国家在我省的各类试点所形成大的政策支持效应将进一步显现;三是从各产业发展看,我省拥有全国具有重要影响的大型骨干企业,拥有煤炭、铝矾土、石灰石、煤系高岭土、白云石等资源。因此,必须紧抓机遇,制定实施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促进我省优势产业平稳运行、健康发展,加快我省优势产业的调整和振兴。

规划的编制过程—— 多方征求意见,两月余规划出台

2009年2月中旬,王君省长主持省政府常务会议,决定尽快编制我省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其中,煤炭、冶金、电力、新型材料由省发展改革委负责编制,焦化、煤化工、食品、装备制造由省经委负责编制。会后,陈川平副省长召集省发展改革委、省经委负责同志就规划的起草作了部署,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省发展改革委组织有关行业协会、研究院所的专家成立了规划起草组,在多方面调研的基础上,形成了煤炭、冶金、电力、新型材料规划“征求意见稿”。

3月下旬,省发展改革委致函省经委、省科技厅、省财政厅等十余个部门和有关省属企业征求意见,并专程征求中国工程院王一德院士、中国工程院干勇院士、国家“863”新材料专家委员会副组长周少雄教授、国家重点学科带头人许并社教授和国家有关规划执笔专家的意见。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形成了各规划“上报稿”,报省政府领导审阅。

在编制《材料规划》的不同阶段,省领导多次指示抓好编制工作,王君省长、牛仁亮副省长、陈川平副省长始终关注规划的编制情况,多次审阅规划各稿并提出编制要求,按照省领导的指示和国家有关规划的最新精神,形成了各规划“送审稿”。4月下半月,各规划陆续经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

规划的主要内容——规划期均为3年,目标、任务、措施明确

“各规划的规划期都是2009年~2011年,同时,着眼‘十二五’,提出了各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目标。各规划参照国家的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都分析了产业现状及面临的形势,明确指导思想和目标,提出主要任务和政策措施。”李宝卿在发言中重点解读了规划的主要内容,各规划均包括了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推进措施三个部分。

以煤炭、冶金、电力、新型材料四个产业规划为例,各产业按照不同的产业基础和市场需求,分别提出了相应的总量目标:到2011年,煤炭生产能力保持合理水平,煤炭生产能力每年8.5亿吨;冶金产业总量得到有效控制,全省生铁、粗钢、氧化铝、电解铝和金属镁产能分别控制在4500万吨、4000万吨、800万吨、200万吨和60万吨;电力按照国家和省规划统筹布局,装机容量达到5500万千瓦,外送电达到1800万千瓦;新型材料产业要培育发展成为重要产业,九个行业销售收入达到620亿元。

而各规划的主要任务有以下四个共同点:提高产业准入门槛、提高产业集中度、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加强资源环境保护。在提高产业准入门槛方面,综合近期省政府关于产业发展的要求,规划提出了高标准的技术水平要求,作为各产业的准入门槛。以煤炭产业为例,新建矿井规模不得低于年产120万吨;兼并重组的矿井规模达到年产90万吨。

在提高产业集中度方面,规划提出了以大型骨干企业为主体,兼并重组相关企业,优化资源配置。以煤炭产业为例,全省矿井数量减少到1000处,形成3个亿吨和4个5000万吨级的大型煤炭企业集团,大集团煤炭产量占到全省的75%以上。

在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方面,我省各产业普遍面临着转型升级问题,要实现产业调整和振兴,必须继续淘汰落后产能。规划提出要关闭小煤矿和兼并重组1600处;淘汰落后炼铁产能2000万吨、炼钢产能1600万吨、电解铝产能20万吨;关停火电机组260万千瓦;关停淘汰水泥行业的机立窑等落后窑炉。在淘汰落后产能的同时,要支持符合产业政策的中小企业发展,进一步建立完善落后产能退出机制。

在加强资源环境保护方面,实行资源保护性开采的政策,对煤炭、铝矾土、石灰石、煤系高岭土、白云石等资源,合理规划,提高资源利用率,要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努力完成能耗、二氧化硫排放量、废水排放达标率等节能减排任务。规划还提出加快煤层气开发,提高煤矿安全保障能力,拓展晋电外送市场等任务。

此外,各规划还提出了相关推进措施,以促进产业调整和振兴,其共同的措施包括积极拓宽产品市场、鼓励自主创新、积极引进和培养人才、适当增加土地供应、改善投融资环境、积极争取国家政策和资金支持等六个方面。

规划的实施——扎扎实实做好四方面工作

据李宝卿介绍,为扎实推进各优势产业的调整和振兴,各规划最后部分明确了相关部门、行业协会、各市政府等各方面的责任,提出了有关部门的工作分工及进度安排,努力做到统筹兼顾,扎实推进,共同促进我省优势产业的调整和振兴。作为全省综合经济管理和投资主管部门,省发展改革委将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和要求,扎扎实实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树立全局意识,做好产业发展形势分析,进一步强化产业发展的调查研究,把短期保增长与长期调结构结合起来综合研究,提供运行动态,提出政策建议,做好经济形势分析;二是增强协调配合意识,做好推进工作的联系沟通,在推进产业调整和振兴中,加强与省相关部门的协调配合,做好牵头事项的衔接,做好配合事项的协作,加强与市、县发展改革部门的联系沟通,做到政令畅通、下情上达;三是提高服务意识,解决规划项目的困难和问题,加快规划项目的审核,帮助项目单位完善规划土地、环评、节能审查等程序,帮助项目单位落实建设条件,共同努力解决项目建设的困难和问题。

李宝卿特别强调,第四方面工作是重中之重,即争取国家对我省规划项目的支持。他说:“抓住国家扩大内需、新增中央投资的机遇,积极争取国家在项目核准和资金安排上对我省规划项目给予支持。

❿ 山西浩业输送机厂家设备售后有保障吗

浩业皮带机厂家是货源工厂,价格优势不言而喻。可以根据客户要求进行定制,或者根据工况进行图纸的优化。仅山西原平市的输送机械设备厂家100多家,资质、煤安许可、环评资质齐全,根据客户具体情况提出图纸优化建议,降低设备的故障率,减少耽误正常生产的时间成本
山西浩业皮带机厂隶属山西浩业通用设备有限公司,位于山西省原平市城西开发区,公司成立于1998年,注册资金5018万元,占地100亩,固定从业人数430人。浩业公司依托科技创新,获得山西省高新技术企业、山西民营科技企业、山西省安全标准化二级企业、山西省省级技术、山西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等殊荣。

阅读全文

与山西省原平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2014年社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方案 浏览:873
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考试题库 浏览:245
购买软件使用权合同 浏览:134
灰烬创造者职业 浏览:566
德州扑克发明者 浏览:78
如申请驰名商标 浏览:225
知识产权平台协议书 浏览:506
个人存款证明的期限 浏览:466
四川正华知识产权公司 浏览:287
海南期货从业资格证书领取时间 浏览:874
防水层合理使用年限 浏览:875
执转破成果 浏览:20
羊年限定金克丝现在多少钱 浏览:568
附近店面转让或出租 浏览:412
广东海亿食品有限公司商标 浏览:287
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 浏览:305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汇报 浏览:314
横滨商标印刷有限公司 浏览:28
珠吉转让 浏览:191
商业住房贷款年限55岁 浏览: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