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请问在地方财政中,市财政、区财政如何划分
<strong>在地方财政中,市财政、区财政划分如下:</strong>
1.市级财政事权由市级承担支出责任。属于市级的财政事权,应由市级财政安排经费,市级各职能部门和直属机构不得要求区级安排配套资金。市级财政事权委托区级行使的,通过市级专项转移支付安排相应经费。
2.区级财政事权由区级承担支出责任。属于区级的财政事权,原则上由区级财政通过自有财力安排经费。对区级履行财政事权、落实支出责任存在收支缺口的,除部分资本性支出通过依法发行政府性债券等方式安排外,主要通过市级给予的一般性转移支付弥补。区级财政事权如委托市级机构行使,区级应负担相应经费。
3.市与区共同财政事权区分情况划分支出责任。根据基本公共服务的属性,结合全市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等总体要求,对体现国民待遇和公民权利、涉及全市统一市场和要素自由流动的财政事权,如城乡居民基本养老和基本医疗保险等,研究制定全市统一标准,并由市与区按比例或以市级为主承担支出责任;对受益范围较广且信息相对复杂的财政事权,如环境保护与治理、需要市统筹布局的重要基础设施建设等,根据财政事权外溢程度,由市与区按照比例或市级给予适当补助等方式承担支出责任;对市、区两级有各自机构承担相应职责的财政事权,如职业教育、公共卫生等,由市与区各自承担相应支出责任;对市级承担监督管理、出台规划、制定标准等职责,区级承担具体执行等职责的财政事权,市与区各自承担相应的支出责任。
随着社会成员的塔多,管辖区域的扩大,公共事务变得越来越复杂多样,靠单一的政府已难以或根本就不能有效地处理全部公共事务,无法满足日益扩大的公共需求。这时就需要构建一个由多级政府组成的政府有机体,经过合理分工,实现中央负责全局,地方只对本辖区负责的行政管理格局。当然,若要让地方政府替中央政府分担一定的责任,发挥一定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功能,就必须拥有一定的财政权力。
这就客观地要求中央政府必须赋予地方政府一定的财政权力,这样,地方财政应运而生。较常见的做法是一级政府,一级财政。
随着社会进一步发展,地方财政在地方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及影响愈来愈大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需要如加以研究和解决的问题。首先,应研究、解决中央和地方财政诸多问题:采取什么样的财政管理体制,中央和地方采取的财政分权制度程度如何,是否符合国情和实际需要,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如何进行科学合理的分工,其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是什么,彼此的财政地位如何,如伺协调好彼此的财政关系与政策关系,中央与地方的财政收入与支出如何划分,有何标准等。
② 基本公共服务如何实现均等化
之所以如此,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到一个新阶段后出现的新特点有密切关联。这些新特点是:一方面,经济发展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另一方面,发展不平衡的现象有所凸显。通过市场化改革,我国的 财富增长很快。接下来需要考虑如何让财富的支配和消费更加公平、公正。中央提出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实际上就是对如何更加公平、公正地支配财富和消费财富的具体探索。 “实现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是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具体体现 从世界范围来看,财富的生产在某一时期实现快速增长并非难题,许多国家都曾有过阶段性的经济奇迹,而如何更加公平、公正地支配财富和消费财富,则是一个更难解决的问题。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就是使生产出来的财富惠及更多社会成员,在促进财富快速生产的同时,实现财富消费的公平和公正,以防范片面追求财富增长所导致的公共风险和危机。 从这个现实背景来看,我们推进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不是一项孤立的公共政策和纯粹的福利行动,也不是一个化解社会矛盾的权宜之计,而是政府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明晰化和具体化。它表明,中国发展的基本理念和基本取向正在发生重大转变:一是增长的基本取向由单一的效率至上转向公平与效率并重,使物质财富的增长带来更多的社会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二是发展的基本取向由片面的经济增长转向经济、社会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使经济的发展带来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回归发展的终极价值;三是小康生活的基本取向由主要追求物质指标转变到以和谐为导向,使生活的殷实和富足带来更大程度的社会和谐,提高国民幸福指数。由此看来,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不仅是当前的一项重大公共政策,而且还承载着时代变迁的重大使命。 “实现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需要发展与改革的双重推动 要使上述基本理念的转变通过基本公共服务的逐步均等化体现出来,必须要有正确的认识和良好的体制和机制。公共服务与每个社会成员密切相关,如义务教育、公共卫生、基本医疗、社会保障、就业指导和培训、社会治安以及食品药品安全,等等。要使这些公共服务全面实现均等化,不是短期内单靠中央政府的转移支付就可以实现的,而是需要发展与改革的双重推动。发展是基础,改革是动力。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不应被理解为单纯的国家财政分配过程,而是经济发展过程与国家财政分配过程的有机结合;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也不是一个简单的财力配置过程,而是财力配置与制度创新的融合。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至少要明确以下几点: 第一,实现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是一项中长期任务。从公共服务的供应方来看,政府是最终责任主体。在我国,各地方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相差很大,这种差距不只是财力上的,如城市政府和乡村政府、相对富裕地区的政府和贫穷地区的政府,也有认识水平、人员素质、创新意识、管理能力以及制度建设能力上的差距,这类差距不是通过增加财力、短期培训、更换操作人员就可在短期内消灭的。从公共服务的需求方来看,由于地理环境、历史文化等原因,公共服务的消费能力也存在巨大差距。这既有自然条件的影响,如一些自然条件恶劣的边远山区,即使把钱送到居民手上,也难以消费;也有当地人文社会因素的制约,如文化素质、传统意识、风俗与宗教等等,都会造成居民公共服务消费能力上的差距。居民的这种消费能力体现的是自主性和能动性,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最终依赖于这种自主性和能动性去消化、吸收,进而转换化为居民生活的改善、基本素质和技能的提高。譬如教育,有些并不是上学难、上学贵,而是主动辍学,有的家长认为上学不如赚钱实惠,也有暴富的家庭认为孩子不上学将来也衣食无忧,一些地方甚至出现了“因富辍学”的怪现象。这说明,要缩小公共服务消费能力上的差距,确实需要居民自主性和能动性的改善。 第二,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机会的平等。每个公民都有相同的机会享受政府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不因性别、年龄、户籍、民族的不同而受到不同的待遇。如果公民的基本权利被分为三六九等,因身份不同而给予不同的待遇,那就谈不上均等化。比如农民工因身份受到制度歧视,即使常年在城市工作也无法享受城市居民同等的公共服务,如教育、医疗、社保等。这种因制度歧视造成的公共服务差距,只能通过社会管理制度的改革和创新才能逐渐消除。当前,社会各界对扩大公共服务的呼声很高,这是合理的,但要避免以笼统的公共服务规模的扩大来掩盖差距的扩大,或以某一方面差距的缩小来掩盖其他方面差距的扩大。 第三,实现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是自由选择的结果。这有两重含义:一是不能把居民局限于某一地理空间。例如,在城乡分治的框架内通过给农民提供更多的公共服务来缩小城乡公共服务的差距,这在近期是必要的,但若长期如此,其均等化就会变成一种社会强制,使个人意志受到压抑。二是有自主选择的自由。例如,一个人不愿居住在嘈杂的城市,而选择居住在宁静的山区,尽管山区政府和城市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有明显差距,但对他来说,公共服务仍是均等的。因此,实现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要更多从需求方来考虑,尊重居民的合理意愿和选择,不能光看公共服务的供给能力。 第四,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不等于各地方政府财力的均等化。不少人认为,实现了财力的均等化就实现了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有的研究为便于数学模型的运用,也简单假设:财力的均等化=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笔者认为这样的研究没有价值。我们通常用人均财力这个指标来衡量地区间财力的差距,其实,无论分母使用财政供养人口,还是本地户籍居民,这个指标都不能准确反映地区间财政能力的差距。因为公共服务的单位成本在不同地区是不同的,甚至差距很大,同样的钱未必能提供同样多的公共服务。比如教育的单位成本、医疗的单位成本、基础设施的单位成本等等,会因地形地貌、人口密度、国土面积、民族构成等因素而不同。即使公共服务的单位成本相同,由于制度因素及管理水平的影响,同样数量的资金所提供的公共服务也是不一样的。因此,从公共服务的供给方来看,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是财政能力的均等化,而财政能力是财力、单位成本和制度及管理因素的复合函数,仅看财力的多与少是片面的。 “实现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需要做到几个“结合” 依据以上认识,要实现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必须整体把握,分步实施,选择好恰当的路径和切入点。既不能单纯从供给方来考虑,也不能仅从需求方来观察,更不能简单套用西方国家的做法。从我国目前所处的发展阶段和当前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出发,应考虑做好以下几个“结合”: 首先,从发展与改革的结合上来规划。一方面,经济的可持续协调发展是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基础,也是基本路径。经济蛋糕大了,财政蛋糕才能大;同时,经济发展协调了,区域、城乡差距缩小了,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也就自然实现了。从整体上看,要把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寓于经济发展之中,使公共服务与经济发展形成良性循环。公共服务固然是财富的消费,但与经济发展有内在的联系,长期来看不但不会阻碍财富的增长,反而是财富生产可持续的保障。因此,既要有“增量”的观点,也要有“循环”的理念,不能静态、孤立地追求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另一方面,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过程也是改革的过程,特别是行政体制改革与财政体制改革,前者涉及政府责任意识的形成、职能的转换、政府间责任的界定等,后者则与政府间分配关系密切相关,涉及财力与事权、责任的匹配等问题。此外,社会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也有内在联系。没有改革的深化,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无法推进的。相对于现在的利益格局而言,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是利益再分配的过程,是财富支配格局调整的过程,这就需要改革作动力。否则,利益格局的凝固化,会使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成为空洞的口号。 其次,从财力与制度的结合上来操作。财力只是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一个必要条件,光有国家财力的投入,而没有相应制度的创新和改进,扩大公共服务就会落空,均等化也会成为纸上谈兵,甚至是投入越多,浪费也越多。例如教育,尽管国家投入没有达到占GDP比例4%的要求,但教育体制本身也存在一些问题:师范毕业生“有岗无编”(编制被非教学人员占用),不少毕业生被迫转行;一方面技工严重短缺,另一方面许多大学毕业生难以找到工作;医学博士不能处置基本的临床病例,等等。在这种体制下,如果只一味增加投入,其效果可想而知。从逻辑上看,是制度决定了财力的配置,从而决定了公共服务的均等化过程。在不合理制度的基础上加大财力的支持力度,只会使扭曲的公共服务更加不均衡。合理的制度安排是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保障。 再次,从供给与需求的结合上来实施。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方是政府,需求方是居民。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是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既要考虑政府的服务能力,更要看居民的要求和满意度。任何一项公共服务水平的提高,首先要考虑需求方的意愿、能力,尊重其自主选择。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试点,就遵循了自愿参与的原则,结果得到了越来越多农民的拥护。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最终衡量标准不是数字上的大体相等,而是群众的满意度和社会的和谐程度以及国民素质的普遍提高。 最后,从国家、市场与社会的结合上来运作。提供基本的公共服务并不排斥市场主体和非盈利组织的参与,国际上已出现的PPP模式(公私合作)可以结合我国国情引进到基本公共服务领域。政府是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最终责任主体,但公共服务责任是可以分解的。通过这种责任分解,让更多主体参与进来,可以培养全社会的责任意识和参与意识,有助于形成公共服务的道德伦理基础。(作者单位: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
③ 如何以五大发展理念引领经济新常态论文字数在1500以上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以来,中央明确提出,今后一个时期,要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产业迈向中高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为我国进入“十三五”时期以来改革的主攻方向和重要举措。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推进供给侧改革,已成为通辽经济转型升级的突破口和着力点。参与变革、主动变革、承受变革,需要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中央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加快培育和形成经济新的增长点,最大限度地释放全市发展潜能,才能协力摆脱困境,夺取追赶超越的新成效。
一、坚持创新发展理念,增强经济发展驱动力.
创新是引领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通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发展史就是一部生动的创新史。特别是近年来,我市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深入推进人才强市工程,有效带动了经济转型、产业升级。但是如果放在全球竞争的大背景下,放在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大背景下,放在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加快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来审视,我市的创新能力还不够强,传统的要素驱动、投资驱动渐趋乏力、渐成瓶颈。“打破”才能得生机,“取直”才能后发赶超。为此,推进创新发展,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能有效提高供给的质量和水平,能加快培育新的增长动力和新的竞争优势,大大减少增长动力转换“青黄不接”的时间,从而更好适应新常态。
一是积极培育发展新动力。发挥投资对增长的关键作用,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挖掘新的投资领域和投资需求;优化要素配置,激发创新创业活力;发挥出口战略,提高我市产业在出口市场的地位。
二是加强平台建设。加强政府、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协同创新,建立一批院士专家站、博士专家站、建设工程技术研究院、工程实验室,创办各类科技创业孵化模式,鼓励发展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空间。
三是构建发展新体制。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发展的市场环境、产权制度、投融资体制、分配制度、人才培养引进使用机制。
二、坚持协调发展理念,增强经济发展整体性.
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是提升发展整体效能、推进事业全面进步的有力保障。十二五时期,通辽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900亿元,年均增长10.9%,位居自治区前列。但作为少数民族聚居的经济欠发达地区,还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等问题。这些问题是相关领域的制度改革与制度供给滞后,导致多重矛盾叠加形成的深层次结构问题。因此,必须要坚持协调发展,全面、系统、协同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建等领域的体制机制改革,努力在推动协调发展中拓宽发展空间,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一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发挥地区比较优势,推动北部“霍扎”、南部“四点一带”协同发展,促进中部“两区一县”融合发展,塑造主体功能约束有效、资源环境可承载、经济优势互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的通辽发展新格局。
二是推动城乡协调发展。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深入实施农村牧区“十个全覆盖”工程,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公共服务力度,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壮大县域经济。
三是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完善文化服务运行机制,推进文化改革创新发展,建设民族文化强市。
三、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增强经济发展可持续性。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通辽的品牌所在、优势所在,也是百姓的福祉所在、关切所在。这些年我们大力推进生态保护、污染治理和城乡环境改善,成效总体是显著的。但我们也要清醒看到,当前我市仍有部分地区的生态问题比较严重,群众要求进一步加大环境改善的呼声还很高。因此,必须以绿色发展为引领,在注重需求侧创新升级的同时,开辟供给侧改革的新境界。要牢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更加注重促进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将生态文明的理念、目标、任务融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贯彻到各级各类规划和各项工作中,坚持从生产和生活两头入手、治理和保护两手齐抓、约束和激励两端发力,下大力气狠抓生态环境中的薄弱环节治理,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努力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好家园。
四、坚持开放发展理念,增强经济发展联动性。
开放是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是集聚高端要素、拓展发展空间的必然要求。目前,我市对外开放的水平总体上还不够高,利用开放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加快工业化城镇化进程、集聚创新要素、推进创新发展的能力还不够强。要想在下一步发展中乘势而上、弯道超车,必须大力实施全方位开放战略。一是深化国内区域合作。抓住国家新一轮支持东北加快发展的机遇,深度融入东北经济一体化发展,建设东北制造业配套基地、东北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和区域性物流中心,加快推进与京津冀地区合作,加强与周边盟市合作,实现更深层次、更广领域区域发展。二是加快融入“一带一路”发展战略,持续推进开放招商,拓展对内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提升利用国际国内市场、资源的效率和效益,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增强通辽经济发展的联动性。
五、坚持共享发展理念,增强经济发展公平性。
社会公平、人民共享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奋斗目标和本质要求,推进供给侧结构改革必须坚持社会公平、人民共享的价值导向,使全体人民在公平发展和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通辽在民生建设上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促进共享的同时更要调动各方面共建的积极性,在保障大多数、提升平均数的同时更要关注极少数,确保民生建设能够走在自治区前列。因此,坚持共享发展,必须按照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要求,建立健全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
一是落实好“五个一批”、“六个精准”脱贫措施,精细化到每一户每一人,做到因户施策、因为施策,确保2017年底消除绝对贫困。
二是落实好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各项政策措施,进一步健全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社会优抚、相互衔接的社会保障体系,有效保障城镇困难群众基本生活。
三是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创造更多就业岗位,同时要完善创业扶持政策,鼓励以创业带动就业。
④ 怎样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的目标。着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努力实现惠及全体人民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是人们共享现代化成果的重要举措,是改善民生、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公共服务的高度重视以及持续投入,我国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和均等化程度有了显著提高,主要表现在:一是公共服务的范围不断延伸,如公共服务不仅在社会保障、公共卫生体系、基本医疗保障等物质领域有了拓展,还关注精神文化领域,对公共博物馆、纪念馆、体育馆等公共文化体育资源逐步实行免费开放,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二是公共服务的质量有所提高,如免费义务教育的全面实施,使义务教育实现了从“有书读”的外延扩张到“读好书”的内涵建设跨越,义务教育服务质量全面提升。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我国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不足、分配不均的矛盾依然突出。从供给上看,由于公共服务概念和范围的不确定性,政府职能转变的不到位,其他供给主体的弱参与性,我国基本公共服务领域的投入不足,与人们日益增长的基本公共服务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从分配上看,由于我国经济社会二元结构的长期存在,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质量、数量等优势资源都往发达地区聚集,导致农村公共服务水平远低于城市,东部地区水平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长期以来存在的城乡二元结构,导致城乡、地区、人群之间的基本公共服务存在差距。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共同富裕,最紧迫的是构建覆盖城乡、公平合理、普惠标准不断提高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城乡群众。
可见,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虽取得了积极进展,但距离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的目标还相差甚远。因此,要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目标,需要着力解决以下四方面的问题。
一是健全制度安排。良好的制度安排能产生强激励,而较差的制度安排将对社会交易活动产生负外部性。公共服务由于其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特性,更需要健全的制度安排,确保制度、机制保障。一方面,健全的政策法规等正式的制度安排有利于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在一个完善的法治社会中,公共服务供给者在考虑其利益最大化的同时,也会尽可能考虑社会法律的各种约束的风险。因此,法律、法规等正式制度约束会提高公共服务的供给水平,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现。另一方面,完善的非正式制度安排能够弥补正式制度安排中存在的缺陷,进一步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例如,由村民自治组织执行监督或仲裁的非正式组织能有效提高村民监督和参与农村公共服务的积极性,从而保障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水平。
二是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构建公共服务型政府,是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关键所在。政府既是经济领域宏观调控的主体,也是社会领域提供公共服务的主体。当前,关键是要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充分挖掘公共资源潜能,集中力量组织和提供基本民生服务、公共事业服务、公共安全服务和公益基础服务,满足群众基本需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四方面共同构成了政府的主要职能,过去,我国政府主要注重经济调控和市场监管的职能,忽略了后两个职能的作用。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原有的政府形态弊端日益显现,迫切需要加以改变,注重公共服务供给,构建公共服务型政府,保障人们充分享受公共服务。为此,应着力调整可支配财政资源的支出结构,加大对公共服务的投入。长期以来,我国政府热衷于基础设施等方面的硬件投入,而忽视改善民生方面的软件投入,从而使得公共服务非均等化更加严重,因此,应改变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基本公共服务的投入,努力使基本公共服务惠及全体人民。
三是完善投入机制。完善的投入机制是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的基本保障。完善的供给体系是包含政府、非政府组织、个人、企业等多个供给主体的体系范畴,可以从供给数量上弥补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不足的问题。完善的供给体系还有利于改善政府财政支出结构,有利于整个社会的资源配置。完善的供给主体可以解决公共服务的供给结构,将释放部分财政资金进入其他领域的投资,从而有助于整个社会资源配置结构的改善。此外,还要形成多元化的政府供给模式。目前,我国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化供给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于政府供给模式单一,主要采取政府直接投资为主。政府应根据公共服务的不同属性,采用不同的供给模式,丰富公共服务供给数量和质量,如,有些公共服务可以采取招标、经营许可证等形式,强化竞争机制,提供对这类公共服务供给的质量;对基础公共服务、公共安全服务则采取政府供给的模式等。
四是改善公共服务质量,提高公共服务有效供给水平。要积极探索公共服务供给改善渠道。通过建立统一科学的公共服务评价体系,准确判断出公共服务水平,并通过建立公共服务修正机制,不断修正公共服务供给方向和供给质量,使公共服务符合社会发展需要,并能真正惠及全体人民。同时,还应搭建公共服务供求双方之间有效沟通的渠道,从而有利于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效率的提高。(作者单位: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河南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⑤ 基本公共服务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2012年7月出台的《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从实践操作层面制定了基本公共服务国家基本标准,明确了四个主要目标:供给有效扩大、发展较为均衡、服务方便可及、群众比较满意,最终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扩大有效供给是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前提。从经济上来看,这既包括扩大供给,需要大幅度增加政府在基本公共服务领域的投入(总量和比例),又包括有效供 给,需要优化和调整社会资源配置方式。从政治的角度来看,扩大基本公共服务有效供给的目标在于政府最大化地实现代表性、回应性和责任的价值。随着社会的转 型和发展,政府通过各项制度或者公共政策更大程度地实现其代表性和责任,回应多元利益主体日益增加的基本公共服务需求,需要基于全体社会成员的需求来完善 基本公共服务国家标准体系,不断健全标准动态调整机制。从管理视角来看,扩大有效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是从管理社会向社会管理转变的基本措施和重要途径,从 整体上看,社会管理的焦点在于扩大有效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这一结果上。为获得预期效果,在产品和服务的提供方面可以妥善运用各种市场竞争机制,可以通过政 府、市场、社会力量等多元主体通过多种途径来提供,即公共服务供给方式多元化,实现提供主体与提供方式多元化。为了实现有效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政府既应 该强调民众需求导向的观念,又应该扮演“掌舵者”而非“划桨者”的角色,还应该关注服务对象民众的回应即社会满意度。
发展较为均衡是基 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基本要求。基本公共服务发展包括规模的扩大和结构的优化,最直接的因素是公共服务需方与供方的匹配。基本公共服务均衡的实质在于政府兑 现保障公民享有基本公共服务权利的承诺,通过深化改革,建立与完善教育、住房、就业、卫生医疗等领域内的制度建设,通过具有普遍可接受或可容忍的基本公共 服务结果和机会均等来限制社会的不平等。从宏观层面来看,发展较为均衡是指在全国范围内合理布局人、财、物等各种资源,各地建立资源共享机制,实现基本公 共服务的供给在总量和结构上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达到相对的均衡。从中观层面来看,发展较为均衡是指要基本实现城乡间、地区间在基本公共教育、劳动就 业、卫生医疗、养老服务等各种公共资源配置的均衡,尤其要实现各县域内基本公共服务的均衡发展。从微观层面来看,发展较为均衡包括服务领域内资源配置的均 衡、服务结果的均衡以及服务评价的均衡,尤其要明显地提高农村和老少边穷地区的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公正平等分配能力以及服务评价能力,以解决公众的住房 难、上学难、看病难、就业难等问题,使全体社会成员都有均等地享有住房、教育、医疗、劳动的权利与机会。
服务方便可及是基本公共服务均 等化的具体方向。随着对基本公共服务的探讨从理论上升到实践层面,它的可获得性和方便性是国家基本标准得以落实的重要衡量因素。首先,要健全服务网络。目 前,低收入和贫困群体有较高的基本公共服务需要,但服务网络延伸得不够长,对基本公共服务利用率比较低,导致基本公共服务的可及性与方便性相对不足,又由 于他们的支付能力有限,尤其在灾难性事件出现以后,容易因病致贫或者因灾致贫。因此,实现国家基本标准有赖于全面建立以基层为重点的服务网络。其次,要提 高针对特定领域的基本公共服务的设施标准化水平,使基本公共服务需求者能方便地获得相应的服务。比如,提高教育机构、培训机构设施的标准化设施是受教育 者、劳动者获得便捷的教育、信息、培训服务的基础。再如,要增强基本公共服务的规范化、专业化和信息化。最后,要保障城乡居民就近获得服务。基本公共服务 国家标准的第一个阶段性目标是通过城乡基本公共服务规划一体化与服务制度衔接、加大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支持力度等方式,逐渐消除在二元社会结构中基本公共服 务获取的差异性,使城乡居民享受的基本公共服务具有可及性和方便性。
⑥ 什么是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能不能通俗易懂点
基本公共服务就是医疗卫生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基础设施建设这类的东西。均等化就是使各地各阶层的人都能均等地享受这些。可以理解不_(:з)∠)_?
⑦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就是要使全体社会成员享有基本公共服务的结果相等. 正确 错误
错误吧。这是政府旨在建造公共服务型政府打出的口号,目的是保障人人享有的公共服务能够平等,即均等化,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限制,政府现在只能说希望给社会人群提供的接受机会能达到,即人人能享受的机会均等。不是产生的结果。
⑧ 热点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内涵是什么
基本来权益性是指基本公共服务应涵自盖公民的生存权、健康权、居住权、受教育权和工作权等基本权利;公共负担性和政府负责性是指基本公共服务应由公共财政承担、主要由政府负责提供;公平性、公益性和普惠性是指基本公共服务应由全社会普遍分享,惠及全体人民群众。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就是要逐步使人民群众在基本公共服务方面的权利得到基本实现和维护,特别是使困难群众和困难地区尽快享受到社会平均水平的基本公共服务,其实质是政府为全体社会成员提供基本而又有保障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将广大人民群众要求最迫切、与基本生存权和发展权关系最密切的公共服务在城乡、区域和不同社会群体之间均等配置,把差距控制在社会可承受的范围内。
⑨ 基本公共服务为什么均等化而不是平均化
之所以如此,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到一个新阶段后出现的新特点有密切关联。这些新特点是回:一方面,经济发展取得答的成就举世瞩目;另一方面,发展不平衡的现象有所凸显。通过市场化改革,我国的 财富增长很快。接下来需要考虑如何让财富的支配和消费更加公
⑩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指政府要为社会成员提供基本的、与经济社会版发展水平相权适应的、能够体现公平正义原则的大致均等的公共产品和服务,是人们生存和发展最基本的条件的均等。从我国的现实情况出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内容主要包括:一是基本民生性服务,如就业服务、社会救助、养老保障等;二是公共事业性服务,如公共教育、公共卫生、公共文化、科学技术、人口控制等;三是公益基础性服务,如公共设施、生态维护、环境保护等;四是公共安全性服务,如社会治安、生产安全、消费安全、国防安全等。这些基本公共服务做好了,才能使全体社会成员共同享受改革开放和社会发展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