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什么是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是指由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等城乡基本医疗卫生机构向全体居民提供的服务,是公益性的公共卫生干预措施,主要起疾病预防控制作用。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主要是由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负责具体实施的。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可以促进居民健康意识的提高和不良生活方式的改变,逐渐树立起自我健康管理的理念;可以减少主要健康危险因素,预防和控制传染病和慢性病的发生和流行。
总之,我们要感谢党和政府为我们的健康着想,也愿我们国家在党和政府的发展下越来越强大!
② 如何写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亮点材料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通俗地说,就是不管你生活在东部还是西部,居住在农村还是城市,都能享受到政府提供的同样水平的基本公共服务。近年来我国全面实现免费义务教育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全覆盖等,都是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体现。“十二五”时期,我国将逐步完善符合国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深度解读
“十二五”时期基本公共服务范围
1.公共教育:包括九年义务教育免费等。
2.就业服务:包括就业信息、就业咨询、职业介绍等。
3.社会保障: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与合作医疗等。
4.医疗卫生:包括预防接种、传染病防治等。
5.人口计生:包括避孕药具、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等。
6.住房保障:包括提供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等。
7.公共文化:包括基层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免费开放等。
8.基础设施:包括行政村通公路和客运班车,城市建成区公共交通全覆盖等。
9.环境保护:包括污水、垃圾无害化处理和环境监测等。
加大财政投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资金保障是关键。应进一步调整和优化公共财政支出结构,逐步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支出所占比重,保证支出增长幅度高于财政经常性支出增长幅度。2011年教育、社保方面的投入增长幅度都高于16%,远高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8%的预期目标,这将为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供财力保障。
③ 如何开展公共卫生服务工作
公共卫生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包括建立居民健康档案。程序为:健康体检,建纸质档案,电子化录入,随访,补充档案------。健康教育。对重点人群监测(65岁以上老年人、孕产妇、0-6岁儿童、高血压、糖尿病、重性精神病。)公共卫生服务的开展需要卫生院各个科室的鼎力协助。更要和乡医打成一片,各项工作的开展、实施都是乡医协助完成。
④ 如何才能做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
(一)加大项目宣传力度。县区和基层机构要在显著位置张贴由省级及以上统一制作的宣传壁报;凡是使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开展的工作,一律要在宣传材料显著位置以醒目字体明示“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广泛播放国家卫生计生委制作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公益广告;开展现场宣传,实现辖区内社区和农村全覆盖。
(三)充分发挥健康档案载体作用提高使用率。各地要结合区域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建设,尽快实现计划免疫、妇幼卫生、精神卫生等现有公共卫生信息系统与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的联通整合。
发挥健康档案居民全生命周期健康状况载体作用,通过多种渠道完善和丰富健康档案内容,将每一次针对居民个体的服务及时录入档案;推动电子健康档案与医院、专业卫生机构、体检中心等机构的疾病诊疗信息、健康体检信息的联通对接。
注重档案的使用,将电子健康档案与健康卡深度融合,通过网络平台、手机APP等,逐步将健康档案向居民个人开放,发挥健康档案在居民健康管理中的作用。
(四)严格执行新版服务规范。各地要尽快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三版)》的要求开展工作,迅速将《规范》下达至县区,确保从事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医务人员人手一册。对《规范》及时开展培训,组建师资队伍,改进培训方式,注重培训效果,按照《规范》要求,做好有关服务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其他相关机构之间的衔接,做好工作部署。
(五)做好项目进展数据上报工作。要按照有关工作要求,做好信息系统培训、信息系统试运行等工作,根据报表内容,按规定的报送周期和程序,及时准确上报,同时要加强用户权限管理,确保数据安全。数据上报情况将作为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考核的重要内容。
(六)确定补助水平完善资金支付方式。根据各地项目内容和任务以及工作重点,确定各项服务补助或购买服务支付标准,按照服务数量和质量拨付资金,不得简单按照人口数拨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在核定服务任务和补助标准、绩效评价补助的基础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获得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资金。县级卫生计生和财政部门要加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资金管理。
(七)严格开展项目考核。发挥考核导向作用,突出重点,加大居民感受较深的项目,如高血压管理、健康档案等权重。严禁对指标层层加码,超出基层服务能力实际。免费提供避孕药具项目和健康素养促进项目将一并纳入中央对省级考核内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加强内部项目开展情况考核,将考核结果与医务人员个人收入挂钩,体现多劳多得、优劳优酬。
拓展资料: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是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的重要内容,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工作。是我国政府针对当前城乡居民存在的主要健康问题,以儿童、孕产妇、老年人、慢性疾病患者为重点人群,面向全体居民免费提供的最基本的公共卫生服务。开展服务项目所需资金主要由政府承担,城乡居民可直接受益。
目前,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有14项内容。
即: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健康教育、预防接种、0~6岁儿童健康管理、孕产妇健康管理、老年人健康管理、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高血压、糖尿病)、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结核病患者健康管理、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服务、中医药健康管理、卫生计生监督协管服务、免费提供避孕药具、健康素养促进。
国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状况,考虑政府财政的最大支持能力,先确定对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经费补偿标准。在此基础上,国家找出对居民健康影响大、具有普遍性和严重性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根据居民的健康需求、实施健康干预措施的可行性及其效果等多种因素,努力做到把有限的资源应用于与居民健康关系最密切的问题上,使基本公共卫生项目工作取得最佳效果。
⑤ 卫生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与以往的五年规划相比有何亮点
该《规划》从满足人民群众基本需求出发,明确了到2015年,人人享有基本医疗保障,人人享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目标任务,并做了制度安排,确保“保基本”的目标能够实现。
《规划》坚持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立足国情,秉承充分利用和优化配置现有医疗卫生资源的原则,研究提出了“十二五”期间完善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的重大工程项目,主要包括重大疾病防控体系建设、卫生监督体系建设、农村急救体系建设、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体系建设、地市级综合医院建设、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儿童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和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等。
针对影响国民健康的重大疾病与健康问题,《规划》还提出,“十二五”期间,要针对防控重大疾病、保障重点人群健康、控制健康危险因素开展三大类19项国民健康行动计划。此外,《规划》还提出了人才、科技、信息化等方面的重点建设工程和项目。这些重点工程和重大项目将对各项规划目标的实现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⑥ 为提高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有哪些建议
一、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带来新的问题和建议。基层医生、群众用药习惯与基药品种和规格之间不适应。在我县基层医疗机构现在按要求使用505种基本药物,由于省里招标是一规一品,且有的药物配送不到位,难以充分保障药品供应,一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有时会出现短期药品缺乏现象,反映比较大。工作建议:一是加大基层临床医生的基药使用培训力度,逐步建立适应基本药物制度的用药习惯。开展基本药物规范化使用监督检查,促进基本药物合理使用,改变临床用药习惯。同时加大对群众基药宣传,使群众充分认识基本药品,接受基本药物。二是加强对基药实施的监管,对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定期进行基药盘点、公示,查处医疗处方。对各村卫生室实施基本药物的情况进行严格督查,发现违规行为的,除退还多收、乱收费用,没收所采购的药品外,并处以多收部分或采购金额的3—5倍罚款,第二次再违纪的,可以取消其从事公共卫生服务和实施基本药物制度、新农合门诊报账资格,以便形成严管重罚的工作机制。三是企业加强配送环节的管理,建立配送企业诚信档案,一旦出现基本药物供应不全或不及时等问题,应视情节的严重程度,按基本药物购销合同的违约责任予以相应的制裁。四是适当增加基本药物的品种规格和中标的药品厂家。二、乡镇卫生院的绩效工资制度存在问题及建议。一是绩效管理考核机制不完善。对乡镇卫生院“核定任务、核定收支、绩效考核补助”。这一机制说明,政府部门能够对乡镇卫生院的任务量和完成情况进行准确合理评价与核定。该考核机制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特点契合度高,与基本医疗服务契合度低,激励明显低效。二是缺乏乡镇卫生院的激励机制。按《绩效工资》规定,服务量完成多少,乡镇卫生院都能拿到绩效工资总量的60%-70%,但又不能获得高于绩效工资总额之外的其他任何奖励收入,这种托低限高的政策表明对乡镇卫生院的低度激励,也将医务人员高专业技术含量、高风险度等同于其它事业单位行业的水平。三是缺乏对乡镇卫生院卫生人员的激励机制。尽管文件要求“充分发挥绩效工资分配的激励导向作用,内部绩效工资的分配,应当向公共卫生服务和临床一线倾斜。”但30-40%积效工资不足以拉开奖励差距和调动业务骨干的积极性。医生没有明确的经济效益和工作任务,他们的工作压力小了,工作热情减了,部分基层医疗机构不愿收治病人,导致某些疾病原来可以在当地卫生院就能医治的,老百姓却花的钱到上一级医院求治,造成大医院人满为患,这与原来促进病人下沉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医的政策发生了冲突,而基层卫生院服务水平和能力也有所减弱,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工作建议:尽快建立和完善乡镇卫生院绩效管理考核制度。要建立以服务数量、服务质量和群众满意度为核心的绩效考核制度,充分体现按劳分配、多劳多得原则。同时要合理确定医疗任务,推行绩效工资下保基本工资,上不封顶的机制。对临床业务方面,要在保运转的情况下,核定基本工资发放,对超额完成任务的,要超额发放绩效工资。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考核方面,要实行公卫发放资金与考核结果挂钩,根据考核得分将各基层医疗卫生单位考核结果为优秀、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四个档次,经费补助分别按核定标准补助+奖励经费、核定标准补助、核定标准补助×90%和核定标准补助×80%进行发放。三、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工作存在问题及建议。一是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由于服务设施、医疗设备、技术力量等方面限制,一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承担的公共服务职能未完全到位,影响服务的有效开展。二是部分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重临床、轻公卫的意识存在,造成对公共卫生工作的重视程度不高。同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有将公卫专款用于人员经费支出和公用经费支出的现象,造成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投入不足,影响工作的开展。工作建议:一是完善基层医疗机构的基础实施和设备,改善医疗条件,提升公共卫生服务能力。进一步加大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提高公卫人才队伍整体素质。二是要建立和完善公众公共卫生服务评价体系,要把公众对公共卫生服务的满意度作为考核绩效的标准,满意度要让服务对象来评价,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效率和品质,严防弄虚作假。三是加强督查与监管。每季度对各单位的公共卫生工作开展情况进行全面督查,加强工作指导。同时,增加公卫资金使用政策的透明度,对公卫经费实行专款专用,严禁挪作它用。四、乡村医生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建议。一是乡村医生整体素质有待提高。乡村医生工作能力和技术水平参差不齐,有相当一部分虽取得资格,仍属师从入伍,缺乏正规化的学习或培训。虽然县卫生局每年安排组织乡村医生进行业务培训,但部分乡村医生积极性不高,不能很好的与实践相结合。能主动到上级医院进修的乡村医生就更少。同时,因为乡村医生布点已满,进出机制不畅,加之乡村医生执业环境固定等因素的影响,这支队伍基本上难以调整,新的进不来,老的退不出,更不愿退出,导致乡村医生整体素质难以提高。二是村卫生室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就我县来说,目前仍有70%以上的村卫生室未达到标准要求,绝大多数均是乡村医生在自家或租用房屋开设村卫生室,有的房屋简陋、三室分开落实不到位,医疗器械缺乏,难以达到基本医疗保健的要求。尽管中央财政逐年加大对农村卫生室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目前我县新建为标准村卫生室只有29家,仅为村卫生室的8%,远不能满足实际需求。三是乡村医生管理难度较大。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后,虽然实行多措并举,强化管理,但因线长面广,管理实施存在不到位的现象。公共卫生基本服务项目在村级的落实也有一定差距,有些乡村医生工作有流于形式的现象,实际效果较差,对老百姓健康保障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四是补偿机制难以调动乡村医生的积极性。目前乡村医生的补偿标准偏低,补偿法单一,难以体现多劳多得,临床业务量大的,相反隐亏就大。工作建议:一是推进村卫生室项目建设。加大村卫生室项目的力度,对未给予项目建设的村卫生室给予支持,帮助改善村卫生室的条件,也避免村卫生室村私有的现象。同时,建议加大村卫生室中医药能力建设的扶持力度,推进村卫生室中医药服务能力。二是探索建立村卫生室医疗责任保险、医疗风险基金,降低乡村医生的执业风险,减轻村卫生室和乡村医生医疗风险负担。探索建立乡村医生养老保障制度,出台相关政策明确乡村医生参保标准。三是加大投入,提高补偿标准。进一步落实乡村医生从事公共卫生服务的财政补助政策,考虑县财政困难,逐步提高国家、省、市等各级补助水平。同时,建议参照“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的激励政策,鼓励大专学历以上、有执业助理医师证的人员到村卫生室执业,提高乡村医生整体素质。四是将村卫生室纳入乡村一体化管理。工作布置,统一安排考核,要求规范统一力度加大,增强乡镇卫生院对乡医的管理,鼓励有条件的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实施财务统一管理。五、新农合住院病人流向不合理及建议。由于基层医疗机构医生缺乏激励、住院用药减少、避免手术风险和限制执业范围等多方面原因,新农合病人无序流向省、市级医院,使得本应“保基本”的新农合资金被“劫贫济富”,一些“小病大治”的现象造成卫生资源浪费,也给新农合资金使用造成压力。据统计,2007年,我县新农合住院病人在省、市、县、乡的比例分别为2.37%、17.08%、49.54%、31.01%;次均费用分别为17200.00元、6343.00元、2281.00元、995.00元;总住院费用分别为577.95万元、1534.60万元、1600.00万元、436.70万元。2012年,我县新农合住院病人在省、市、县、乡的比例分别为3.61%、18.13%、48.74%、29.53%;次均费用分别为11429.00元、6524.00元、2437.00元、935.00元;总住院费用分别为3060.85万元、8786.00万元、8824.1万元、2051.5万元。此外,分级医疗制度未形成,也造成病人流向不合理,影响新农合资金使用效率。工作建议:一是通过政策引导,加大政策对比宣传力度,将各定点医疗机构的报销政策、例均费用、补偿比例公示到村一级,引导参合群众合理选择定点医疗机构。二是调整补偿方案,实行双向技术转诊,引导患者合理流向,以减少基金风险。三是加强对县以上医疗机构的监管,控制医疗费用。(
⑦ 公共卫生服务的取得成效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断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基本建成了覆盖全国城乡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应急医疗救治体系。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确保历次大的自然灾害之后无大疫。严重威胁群众健康的重大传染病、地方病得到有效控制,消除了丝虫病,实现了无脊髓灰质炎,有效应对老人感染告致病性禽流感、人感染猪链球菌等疫情。据估算,自1978年实施国家免疫规划以来,全国减少了麻疹、百日咳、白喉、脊髓灰质炎、结核、破伤风等6类疾病的发病人数共3亿人次,减少相关死亡400万人。自1992年以来,全国预防了8000万人感染乙肝病毒,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携带者减少了2000万人,普及乙肝疫苗接种有效地控制了乙肝的流行。2007年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增加到14种,预防15种传染病。艾滋病、结核病、血吸虫病等重大传染病和地方病防治重大进展,初步遏制了艾滋病的蔓延势头,结核病控制策略覆盖达到100%,血吸虫病疫情降至历史最低水平。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工作逐步规范,精神卫生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区)和国家卫生镇(县城)活动稳步推进,农村改水改厕工作和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继续推进,城乡环境卫生进一步改善。控烟履约工作扎实推进。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和消除新生儿破伤风项目扩展至 1200个县,中西部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政策全面实施,2009年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的范围将扩大到全国,全国孕产妇死亡率从2007年的36.6/10万降低到2008年的34.2/10万,婴儿死亡率从2007年的15.3‰降低到2008年的14.9‰。卫生监督体系向基层延伸,食品、饮用水、公共场所、职业、放射、学校、传染病防治、医疗服务与血液安全等卫生监督工作取得了新进展。
2009年4月10日14:30,卫生部妇幼保健与社区卫生司司长杨青,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副局长孔灵芝,财政部社会保障司童爱萍,中国医学科学院党委书记、教授李立明,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主任饶克勤做客强国论坛,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为主题与网友进行了在线交流。
⑧ 聚焦《“十三五”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八大亮点
为人民服务,加油!
病有所医:推进健康中国建设
【规划亮点】继续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国家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开展重大疾病和突发急性传染病联防联控,提高对传染病、慢性病、精神障碍、地方病、职业病和出生缺陷等的监测、预防和控制能力。推动形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实施全面两孩政策,改革完善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实施生育登记服务。加强出生人口性别比综合治理。
【解读】国家卫生计生委基层卫生司负责人: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是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一项制度安排,是政府“花钱买防病”,即以财政投入解决我国面临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提高居民健康水平。
困有所帮:“兜底”困难群体
【规划亮点】推进城乡低保统筹发展,健全低保对象认定办法,建立低保标准动态调整机制,确保农村低保标准逐步达到国家扶贫标准。全面建立针对经济困难高龄、失能老年人的补贴制度。进一步完善孤儿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做好困境儿童保障工作,统筹推进未成年人社会保护试点和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全面推进精神障碍患者社区康复服务。
【解读】民政部规划财务司负责人:各级民政部门要在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社会事务等领域推动基本社会服务发展,努力织密织牢民生兜底保障安全网。
住有所居:扩大公租房保障范围
【规划亮点】转变公租房保障方式,实行实物保障与租赁补贴并举,推进公租房货币化。在城镇稳定就业的外来务工人员、新就业大学生和青年医生、青年教师等专业技术人员,符合当地城镇居民公租房准入条件的,应纳入公租房保障范围。依法收回的闲置土地、具备净地出让条件的储备土地和农用地转用计划指标,应优先保证保障性住房用地需求。土地出让收益用于保障性安居工程的比例不低于10%。
【解读】住房城乡建设部负责人:公租房在有效改善当地城镇低收入、中等偏下收入家庭住房条件的同时,要督促各地将新就业无房职工和在城镇稳定就业的外来务工人员纳入保障范围。
文体有获: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提档升级”
【规划亮点】在乡镇(街道)和村(社区)统筹建设集宣传文化、党员教育、科学普及、普法教育、体育健身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采用地面无线、直播卫星和有线网络等方式,推动数字广播电视基本实现全覆盖、户户通。扶持实体书店发展,加快推进实体书店或各类图书代销代购网点覆盖全国所有乡镇。支持足球场地设施、中小型全民健身中心等公共体育服务设施建设,推动公共体育场馆向社会免费或低收费开放。
【解读】文化部公共文化司负责人:当前,我国处于社会转型加速期,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差距导致了城乡公共文化服务的落差。实现城市和农村文化全方位的互联互通,是城乡一体化对公共文化服务的必然要求。
残有所助:加快建立残疾人基本福利制度
【规划亮点】全面落实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对获得最低生活保障后仍有困难的重度残疾人采取必要措施给予生活保障。积极推进为家庭经济困难的残疾儿童、青少年提供包括义务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在内的12年免费教育。实施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贫困残疾人辅助器具适配等重点康复项目,建设康复大学。加强国家通用手语、通用盲文的规范与推广。加快推进公共场所和设施的无障碍改造。
【解读】中国残联研究室负责人:目前我国仍有相当数量的农村贫困残疾人、近200万城镇残疾人生活还十分困难,城乡残疾人家庭人均收入与社会平均水平差距仍然较大,要以残疾人两项补贴为核心加快建立残疾人基本福利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