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如何理解奥尔夫音乐教育即兴创造性的特点
在这个音乐教育他就是特别的即兴,而且他的创造能力是非常强的。可以让孩子们感受到音乐的魅力,融入到当中。
『贰』 如何在音乐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1 营造和谐的课堂, 创设美的学习氛围 《学记》中说“: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因此,和谐的课堂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创造性思维的培养需要一个良好的气氛,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始终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有利于学生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乐于参与,他们的创造性思维才能得以激发。而和谐的课堂则是靠师生间的有爱、平等交往建立的,笔者认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应该把自己当成指导者或者领导者,而应把自己同自己的学生视为人格上平等的朋友。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 我们必须变成小孩子,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在音乐教学中,我们还应不时鼓励学生,多表扬学生,充分运用自己的眼神、语调、微笑等体态语言来表达对学生的鼓励和爱。适时的激励,能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以激发。 2 丰富教学手段, 激发小学生的创造性 小学阶段主要通过游戏的形式,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游戏中学习,兴趣在欢乐中高涨,知识在欢乐中产生。因此,在教学中,我们既要依据大纲和教材,同时也要根据当今社会不断更新的教学观念进行备课,要积极、努力地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尽可能使每一个教学步骤和每一个环节都具有趣味性、启发性、创造性,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选取教学素材时,应注意选择一些内容健康、富有表现力、生动活泼、适合小学生特征的作品为教材。在教学手段上,则应该多种教学方法有机结合,实现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和多样化,以适应学生个性发展。比如,在教唱歌曲的同时,还可以选取一些色彩鲜艳、生动活泼的图片或者动画,利用多媒体演示歌曲情景,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将音乐和图片、动画融合在一起,适时对学生提问,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激发他们的创造欲望,使课堂充满创造性学习氛围。同时,还可以组织学生观看有关录相、电影,访问演艺界明星,以动画形式学习我国音乐发展的历史等,这些学习对陶冶学生性情,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培养学生的造性思维都大有帮助。 3 利用游戏以导趣, 使学生寓学于乐 小学生思想很单纯,由于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很容易对表现出好奇心的事物产生求知欲,对于教师来说也许很平常的事情,他们也会感到惊奇,并会以自己的方式去探索、发现事物,这也是一种创造。音乐教学的课堂就是小学生的社会,能较为充分地满足学生的求奇、求新、求动的欲望。 例如:在学习歌曲《爱我中华》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进行大胆表演,让爱好舞蹈的同学和着音乐舞蹈,其他同学则可以打击乐器,教师则可以指挥,充分调动学生演唱的积极性,还可以满足小学生好动爱跳的性格,同时从常用的音乐节奏中使课堂常规得到实施,也更好地使轻松的课堂教学充满着音乐的乐趣。因此,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充分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将学生的好奇心转化为求知欲,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是创造力发展的基础。 4 帮助学生想象, 利用美的直观事物以激趣 普希金曾说“: 做勇敢的人吧,勇于扫视广阔的视野,创造性思考也就与之俱来”。 小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情感丰富。所以,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注意不能限制学生的思维,允许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并且充分利用音乐教材中欣赏部分的材料,帮助学生把对欣赏音乐的理解和感受用表情表示出来,无论学生选择的是开心或者悲伤的情感表达,都应理解并保护他们的思维,不能轻易对学生给予否定,帮助培养学生良好的感受美、欣赏美的习惯,从而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5 丰富教学内容, 多样学习方式以启趣 小学生对于音乐理论知识的学习,会有一定的理解苦难。因此,在对小学生进行理论知识教授时,不能只用单调的讲解,具体的事物形象可能会更集中他们的注意力和想象力。例如在讲解节奏时,如果我们只是一味的讲解音符的时值应该唱几拍,几分音符应该怎么写,大部分小学生都无法理解,并会对音乐课失去兴趣。相反,我们可以用一些简单的乐器让学生们听发出的声音的长短。如鼓和锣的声音,也可以让学生闭着眼睛听老师发出的不同的声音,然后让学生用拍手或跺脚的方式模仿出老师打出的节奏。让他们亲自感知节拍时值的概念,并由学生自己编创出简单的节奏,通过这个过程,让学生们的兴趣得到充分的激发,创新思维得到更好地锻炼。将这些抽象的概念形象化教授,不但可以帮助小学生提高对学习音乐的兴趣,还可以促进他们的试听能力,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
『叁』 如何在音乐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一、为孩子营造自由创造的氛围,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创造力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以激发幼儿对音乐的兴趣为前提,引导幼儿愉快、主动参与创造活动,为幼儿创设宽松愉悦、自由民主的音乐活动氛围,让他们能够怀着愉悦的心情利用已有的经验自由思索、展开想象,充满自信地与音乐进行交流,才能萌发最大多数幼儿的创造力,并使最大多数幼儿的创造力发挥到最高峰。由浅入深地引导创造,展示自己的才能。从改编歌词、敲奏简单乐句开始,发展到为图片故事配音乐、创作乐曲、编动作等,激励幼儿从自身实际出发,通过努力充分展示自己的创造力。比如:在《拔萝卜》教学活动中,借助老公公等角色的情节,引导幼儿倾听不同的声音,表现不同的形象,幼儿非常有创意,他们用不同的声音、动作、乐器表现老公公、老婆婆、小姑娘、小狗、小猫、小耗子,不但丰富了情节,而且还充实了音乐形象。尤其在表现角色的动态上,更加惟妙惟肖,充分体现了幼儿的创造力,又如欣赏乐曲《天鹅》时,我启发幼儿进行配乐朗诵。其中有个幼儿是这样“朗诵”的:“一只小天鹅受伤了,我轻轻把它抱回家,给它养伤。可是天鹅很寂寞,它准是想妈妈了。我明天一定把它送回天鹅妈妈的怀抱。”只有让幼儿按自己的条件、方式、愿意去做,他们才能学得主动,才能发挥想像力和独创性。尽管幼儿的表现还十分稚拙,但都是真情实感的流露,体现了他们独特的想像力和创造力。培养创造力并不是要摒弃模仿,在音乐活动中模仿是需要的,它是最初的学习方式,但必须较快地跨越这一分阶段进入探索期,引导幼儿大胆创新、独立思考,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例如在音乐《狮王进行曲》中小动物们干了什么、发生了什么事以及小动物表演的动作等都是幼儿模仿、想象和创编的因素。由于幼儿的情感体验和表现表达很难全部预料,所以在活动中有时会出现一定程度的紊乱,但教师不要去训斥孩子,而是要学会容忍,并在宽松的氛围中鼓励、支持和欣赏幼儿的创造表现。 二、为幼儿提供自主创造的机会。 《新纲要》指出艺术是幼儿“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情感的重要形式”,要使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并指出这种艺术表达是“自由表达”、是“创造表达”。但现实教学中,教师们常为了保证活动按计划顺利进行而代替孩子去体验、判断。在音乐活动中,教师们往往要求幼儿按照成人的思维方式去感受理解音乐,使幼儿没有机会主动感受、自由想象,只能在教师的牵引下被动参与。在这种教育影响下,孩子们的音乐兴趣会日益减弱,音乐灵性会不断消失。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孩子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探究者和成功者。”作为教师,我善于捕捉幼儿不经意间的创造性的探索倾向,满腔热情鼓励和指导,让幼儿用特有的童心去感悟音乐,那么,音乐的世界就会在孩子面前打开新的窗口、展示新的内容,哪怕她们的理解与原音乐内涵大相径庭,也无关紧要,重要的是学习过程的体验。就象《动物狂欢曲》活动中,教师提供了充分、自由的活动空间和时间,鼓励幼儿在感知音乐的过程中运用已有经验展开想象,自由表现,把自己对音乐的感受和联想用他们喜欢的颜色,通过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有的幼儿绘画一对狐狸手拉手,其中一只狐狸的另一只手拿着一朵玫瑰花,另一只狐狸则把另一只手高高举起,形象地表现狂欢的心情。还有的画了狮子大王过生日的,画小兔举行运动会的,幼儿通过画面充分表现出各自对乐曲的感受和理解。当他们富有个性的理解以及稚嫩而新颖的创造性表现被教师接纳、赞许和分享时,他们体验到了被尊重的感觉,满足了自我表现的需要,这种正向的情绪会激励他们更加热爱音乐。作为教师,我们不但要善于发现并细心呵护这些灵感的幼芽,而且还要创造机会激发他们的创作灵感,以真诚喜悦之心去发现、鼓励、支持和欣赏他们的大胆表现。 三、重视孩子创造过程的体验。 幼儿创造性音乐活动的真正目的是强调在活动过程中获得心智的满足,在挖掘音乐潜能中让幼儿释放能量,发展能力。因此在教学中,应遵循重“过程”不重“结果”的观念,营造自由创造的氛围,注重幼儿的自我表达和表现。在音乐创造活动中,幼儿对“过程”比“结果”更感兴趣,因为过程给幼儿带来无比的满足。例如,在音乐活动《两只小象》中,根据歌曲内容,引导幼儿创编两只小象勾鼻子动作,但幼儿在活动中,两两结伴不是在表演勾鼻子,而是在做游戏,表现出强烈的表现欲望,如果教师能马上调整计划,孩子们也许能体验到自主探索和创造参与的快乐,能体验到用表情、动作、姿态与他人沟通的乐趣。细致严密的教学计划固然是必需的,但我们不能为了实现计划而牺牲孩子们享受音乐的机会,不能为了得到设计好的答案而牺牲孩子们自主学习、创造的机会。其实孩子不是为了取悦成人才进行音乐活动的。真正的音乐教育在于给幼儿以快乐和享受,只要从幼儿实际和音乐教育的本质出发,时间上多一点少一点,环节上多一个少一个,内容上动一动、改一改,都是可行的。评价音乐教育成功与否的标准是孩子是否更加喜欢音乐、是否促进了孩子身心和谐的发展、是否为他们将来积极参与社会文化生活奠定了基础。我们应重视孩子的过程性体验,而非具体的结果。
『肆』 12.[论述题]+萨蒂斯•科尔曼的“儿童创造性音乐”教学课程模式有何参考价值
摘要 问友您好,萨蒂斯·科尔曼的"儿童创造性音乐"教学课程模式的参考价值如下:
『伍』 幼儿园音乐创造性名词解释
幼儿园音乐创造性:
通过聆听的方式及其他辅助手段体验和领悟音乐的真谛,从版而得到精神愉悦的权一种审美活动。传统的音乐教学忽略了对孩子音乐欣赏能力的培养,对幼儿的个性发展及创造力的培养有一定的局限性,而今音乐教育提倡适宜儿童个性,扩展创造性经验的音乐欣赏教育
『陆』 浅谈幼儿音乐创造性教学要具备什么条件
幼儿的创造力具有具体性、形象性,缺乏严密性和逻辑性。任何创造都不是无源之水、无木之本,而是建立在相应的智力和心理水平和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幼儿的创造力也不例外,它不可能脱离幼儿特有的智力发展水平和知识经验背景而单独存在
『柒』 在音乐教育中如何培养儿童的创造力决
在音乐教育中培抄养儿童的创造力,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
风靡西方国家一个世纪的达尔克罗斯、奥尔夫、柯达伊教学法是国外儿童音乐教育的主要手段。6、7岁以前的孩子在游戏中感受音乐、将听得见的音乐、跳成舞蹈,画成图形,编成故事,扮演故事里面的人物,通过自己的感受和表达,实现对音乐深层次的理解,在“玩”中把单调、枯燥的音乐理论知识融会贯通,逐点掌握。当这些孩子6、7岁时,会主动要求学习自己喜欢的乐器。所以,培养儿童的创造力需要完整科学的教学体系。美育音乐是综合了达尔克罗斯、奥尔夫、柯达伊教学法,专为华人儿童创立的儿童音乐体系。注重在音乐学习教育中的创造性是重要特点。
『捌』 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培养具有高度创新思维能力的人才已经列为当今教育的重要课题。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呢?音乐教育就是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大量事实证明:音乐教育对培养学生思维力、记忆力、想象力与创新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研究发现,从人的大脑结构看,左半脑进行的是逻辑思维,右半脑进行的是形象思维、创新思维。观赏绘画、欣赏音乐、凭直觉观察事物都是右脑的功能,因此音乐能促进右脑开发,从而提升大脑创新能力。
2011版音乐课标明确指出通过音乐教育培养和提高学生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与创造美的能力,陶冶情操,发展个性,启迪智慧,丰富和发展思想思维,激发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素质。音乐是一门极富创造性的艺术,教学的目的在于通过音乐丰富学生的形象思维,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潜质。在教学中,教师要如何通过合适的途径,充分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潜质?下面谈谈我这几年在课堂中的一些研究心得。
一、发挥想象,激发创造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过:想象力是发明、发现及其他创造活动的源泉。经常有老师评价这个老师把学生教“活”了,那个被老师教“呆”了。“活”与“呆”往往是思维空间的宽与窄。孩子是富于想象的,而想象是拓宽孩子思维空间的最佳途径。音乐是听觉的艺术,是一门需要学生主动地听、主动想象、主动表现的学科。在教学中,老师过多讲解会阻碍学生的体验想象。老师应简化自己的讲解,多提问学生的感受,引导学生多听、多想,主动体验,参与创造活动。以《沃尔塔瓦河》为例,为了让学生的想象不受约束,我在初听音乐时并没有告知标题,而是让学生自己听着音乐插上想象的翅膀。当音乐结束时,学生纷纷举手发言,有的感受到“神秘的宇宙”,有的是“森林之战”,有的是“银色的河流”。丰富的音乐形象正说明学生的想象得以发挥,思维也随之飞舞起来。再次欣赏时,我出示了几副图,让学生直观地体验“小溪、河流、森林、乡村婚礼、月光下的水仙女”的音乐意境。这样,学生的思维会处于最佳状态,他们积极思考、主动思考,激发出潜在创造力。
二、强调实践,鼓励创造
2011版课标的课程基本理念提出要强调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教学实践和音乐创造放到了一个层面上,强调音乐实践说明课堂中必须以实践作为基础,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进行音乐创造,音乐知识的学习应该从灌输式的“以知识和技能为本”转向“以学生发展为本”,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主动获得审美体验,增强创造意识,发展创造能力。曾经有段时间我让学生自制乐器,心灵则手巧,动的是手,练的是脑,自制乐器,培养的正是学生的创造能力。在课堂中,我根据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兴趣爱好,给学生欣赏了英国的“破铜烂铁”,中国达人秀的“蔬菜乐器”,并演示了自己制作的纸盒吉他,从简单到复杂地给他们介绍了一些乐器的构造和演奏方法,让他们分小组讨论研究,引导他们循序渐进地在一定的难易程度上自己动手制作简易乐器。学生兴趣盎然,有的用雪碧瓶制作了沙球,有的用吸管制作了小排箫,还有的用玻璃瓶做的排钟,我请学生用自己制作的乐器尝试演奏,在此活动过程中学生获得成功体验,体会到创造乐趣,更加激发他们的创作热情。在课堂外,我尽量找一切机会让学生多实践,正好我们学校有一年一度的艺术节,以往都是特长生参加得多,并且请专业老师辅导,而且很多节目是照搬下来的。所以我们和学校商量后,决定原创的节目在打分时会给一定加分,鼓励学生自己创新,事实证明,学生很乐于自己谱曲,编舞,编排小品。很多非特长生加入进来编排节目,很多环节的设计老师也意想不到,学生的积极性得以提高,整体素质也逐步提高。
三、创设情境,表现创造
音乐这门艺术,很多素材内容不是来自学生身边,有时间也有空间的距离,让学生感到陌生遥远,很难激发他们的兴趣。老师需要创设美、智、趣的情境,将教学内容还原到产生知识的原发情境中。《当兵的人》这节课中,我首先播放视频,带学生走进军人的军营生活,感受军人的精神。然后请学生站起来随乐踏步,体验进行曲的行进特点,请他们大声跟我念”一二三四”口令,要求他们声音注意高位置,声音要整齐饱满,表现出军人的气魄。并且让学生谈谈军人有哪些地方特别值得我们学习,学生纷纷举手发言,当说到军人站坐姿都很笔直时,很多学生不由自主地都挺直了腰板。在学会歌曲后,我请学生联系歌曲内容和主题思想,启发他们用多种方式表现歌曲,有的学生自编舞蹈为歌曲伴舞,有的学生用吹口哨的形式为歌曲加上引子,还有学生自己在歌曲中加入了beatbox,学生兴致盎然地展示着自己的创意,情境的创设,艺术氛围的渲染,引导学生积极地投入到音乐学习之中,自主而快乐地表现创造。这增强了他们的学习信心,激发了他们审美创造的欲望。
综上所述,老师要在音乐课堂中,通过多种途径,发展学生想象力,鼓励学生多实践,激发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让学生掌握音乐相关知识和技能,从而领悟音乐内涵,逐步培养有利于学生终身发展的音乐能力。
『玖』 如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王芸 江苏省灌云县东王集中心小学 222204 我国学者庞维国认为:如果学生在学习活动之前自己能够确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做好具体的学习准备,在学习活动中能够对学习进展、学习方法做出自我监控、自我反馈和自我调节,在学习活动后能够对学习结果进行自我检查、自我总结、自我评价和自我补救,那么他的学习就是自主的。他还将“自主性学习”概括为:建立在自我意识发展基础上的“能学”,建立在学生具有内在学习动机基础上的“想学”,建立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策略基础上的“会学”,建立在意志努力基础上的“坚持学”。 那什么是音乐自主性学习?音乐学科的自主性学习,就是学生在教师有计划的指导下,自觉地主动掌握自己的发展过程,通过积极的自主设计、自主尝试、自主感悟、自主质疑、自主监控评价、自主反思总结、自主调整完善等实践活动,实现高效的自我发展。音乐学科的自主性学习,不是学生单方面的学习,而是教学双方在全新的观念指导下高度协调统一的一种新型组合。 一、在音乐课堂中的民主教学 提倡自主性学习方式,要求教师面向全体学生,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充分发挥教学民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之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积极参与对新知识的探讨活动,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做学生探求真理的引路人。 1.启发思考,培养创造性思维。 教师要充分运用教材内容编排的优势,启发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这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有效途径。运用这种方法时,教师的讲解要注意给学生的思考留有余地,鼓励学生发“疑”。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遇到值得思考的问题,在学生尚未来得及思考的时候,不要急于将结果一古脑儿全盘托出,而是设法通过启发学生独立思考获得知识,即使学生提问,教师也是“问而不答”或“以问代答”,给学生足够的思考的机会和时间。 2.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 在音乐课堂上经常遇到胆小、爱面子、自卑感强的学生,他们不敢在课堂上举手发言,更不敢起来唱歌展现自己了。只有诚挚的师爱,才能弥补他们心理或生理上的缺陷。在课堂上,要多向他们提一些能回答的问题,再用一个点头、一个微笑、一个赞赏的神态给予肯定和鼓励。对于他们身上表现出来的优点和长处,即使是潜在的、微弱的,也要善于“沙里淘金”,即使扬其所长。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在音乐课堂中进行自主学习 音乐学科的自主性学习离不开教师积极的主导。没有教师的主导作用,就谈不上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学生的自主学习,教师的主导作用必将变成主讲、主问,而不是真正的主导。 有些歌曲并没有必要逐句教唱,可让学生自己边听边学,在学生学会歌曲的同时进行拓展,让孩子们分组进行表演唱,这样也能激发学生自主创编的兴趣。学生之间的创编和配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而且让学生感受到了同伴之间相互关心、相互帮助的快乐。 三、引导学生在音乐课堂中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自主学习 传统音乐欣赏课的教学方法是单一刻板的,其基本的过程是:教师向学生介绍作品的创作背景、作者的生平——分段介绍作品并讲解曲式结构——完整欣赏作品。中间偶尔有学生的参与,也不过就是根据教师的要求提前寻找了一些与作品相关的背景资料,或是回答了一些诸如“听了这段音乐你感受到了什么”之类的问题。在新课程背景下,运用多媒体,可以把音乐所要表达的情境用直观的形式表现出来,使学生对音乐形象一目了然。如欣赏钢琴协奏曲《黄河》时,让学生一边聆听教师对曲子的曲式结构、调式和主题的分析,一边观赏黄河纪录片,并倾听华丽优美的旋律。当《黄河》优美的旋律与黄河纪录片的画面同时出现在学生面前时,学生们融入了一个由声、形、光等凝成的音乐世界,使学生心灵受到了强烈震撼,情不自禁地萌生了对音乐的热爱。合理地运用多媒体在音乐课堂中进行教学,一旦学生有了基本的知识,就有了展开想象的翅膀,就可以以自己的方式步入音乐的殿堂。 总之,自主性学习的基本理念是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的自主性,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运用能力。在自主性学习中,学生正是通过自我指导,形成具有独立性、具有自制力的学习。中小学的音乐课,尤其是课外音乐兴趣小组或选修课,如声乐、舞蹈、器乐等,都可采用自主性学习的方式。教师可根据每个学生的经验、意向、需要、情感、兴趣,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选用不同的教材,协助学生为他的学习建立特定的目标,进行有效的学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应及时引导学生的学习情况,帮助学生澄清自己想要学习什么,帮助学生安排适宜的学习活动和学习方法,帮助学生发现他们所学内容的个人意义,成为教学的促进者。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居于主体地位,他们在教师的辅导与引导下,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点选择目标、内容和方法进行自主性学习,真正享受着知识探索上的自主欢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