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创造发明 > 复合型发明

复合型发明

发布时间:2022-04-07 08:25:15

㈠ 某种发明技术,分析它怎样创新,目的性,综合性,两面性,专利性等性质

发明:要具备 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 。没有所说的目的性综合性等。 新颖性 :就是在该发明之前世界上从未出现过该发明创造性:要具有显著的有益效果及进步。实用性:就是要能在批量生产。

㈡ 中铁绿建超强复合模板有发明专利吗

中铁绿建超强复合模板通过专利查询未发现有专利申请成功。

更多有关专利的问题可以点击 咨询询问我们也可以 访问知呱呱知道网在线咨询。

㈢ 古今中外的科技发明有什么

史丰收 发表评论(0) 编辑词条史丰收速算法发明人 史丰收(1956.2.23.-2009.9.29.),男,陕西省大荔县两宜镇人。 1980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数学系,曾任史丰收速算法国际研究与培训中心主任、史丰收速算法研究所所长。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第八、九届委员、全国青年联合会常委、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央委员,国际速算发明家史丰收教授,从11岁开始钻研速算法,经过10年的努力,成功地打破几千年来四则运算的传统计算法,创立了能够不用计算工具、不列运算程序、从高位算起、一口报出正确答案的快速计算法,因而轰动海内外,获得极高的评价。史丰收教授不但受到国际学术界瞩目,亦被列为中国大陆的数学奇才。史丰收速算法的计算速度甚至比计算器还快,1990年由国家正式命名,现已编入中国大陆九年制义务教育《现代小学数学》教材和马来西亚国家正规教材,史丰收教授的事迹已编入中国大陆小学《语文》课本和《思想品德》课本及中学《政治》课本等。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称赞“史丰收速算法”是教育科学史上的奇迹,对开发人脑智能具有重要意义,应向全世界推广。1991年5月,史丰收速算法国际研究与培训中心在中国深圳成立,美籍华人、世界著名数学家陈省身教授和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教授也分别题词祝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马约尔亲自发函祝贺。“史丰收速算法研究所”也随后成立,成为研究“史丰收速算法”的重要学术重地。 目前,史丰收速算法已在美国、加拿大、新加坡、马来西亚、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得到广泛推广和传播,学生达上千万。史丰收速算法这项由中国人发明的智慧成果正在造福人类。联合国教育科文组织连续三届总干事亲切接见史丰收教授,并对史丰收教授在教育方面做出的贡献给予充分肯定。现在,他正在积极从事推广工作,希望这项中国人发明的智慧成果,能贡献给全人类。 1967年11岁的小丰收与母亲的合影。他母亲信奉基督教,具有勤劳俭朴、善良为人的品德,对子女教育要求非常严格,从小要求他们爱祖国,为人民做好事。这一年,11岁的小丰收正式提出速算法的课题。母亲的期望无时刻不激励着他树立为国争光、刻苦钻研、立志成才的理想。由于当时史无前例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开始了,学校被迫停课,于是他无法上学读书,便在家里埋头钻研速算法,有限的练习纸用完了,由于家庭贫困买不起纸和笔,他便在墙壁上练,用木棒在地上坚持练,甚至在被单上、自己身上、手背上都写满数字,被别人误认为“疯子”。 有最了解他的慈母才理解孩子在探索速算法。“天道酬勤”、“功不负人”,他终于在1970年成功发明了速算法。1992年正当史教授要把自己发明的速算法成果向全球推广之际,惊悉在家乡的母亲因心肌梗塞不幸与世长辞,这对工作在离家乡千里之外,深爱自己慈母的长子是一次沉重的打击。但为了报效祖国的培养,实现慈母要为人类做好事的嘱托,他化悲痛为力量,孜孜不倦的投入史丰收速算法的推广工作,立志为中华民族争光。 2009年9月29日,速算大师史丰收不幸因心脏病发作在北京逝世,享年53岁。史丰收的骨灰,10月4日从北京护送至陕西省大荔县的故乡安葬。 英雄出少年 史丰收从小就显示出了与众不同的才能。他上幼儿园时总喜欢把“小”字倒过来写,阿姨说他写错了,他却说“大”字的两条腿向外伸得大大的,“小”字的两条腿就应该向里并得小小的。他上小学二年级的时候,有一天上算术课,他向老师提出了一个怪问题:“算术能不能从左向右算起、从高位向低位算起呢?”此刻老师没有批评他问得奇怪,而是鼓励他说:“古今中外,几千年都是从低位算起的,这是古人总结的经验,你要是有本事,也可以发明创造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能站好创新的制高点,对学生的成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谁也没想到年仅11岁的史丰收真的搞起了发明创造,他开始了从高位算起的艰难探索。那时正逢文革时期,学校停课了,这却正好给史丰收提供了充裕的时间。他每天就趴在家里的大炕上列算式,找规律。练习本写完了,就在废纸上写;废纸写完了,就在自己身上画;身上划不下了,就在地上、墙上画。那时史丰收家的墙上写满了算式,本来雪白的墙壁都成了“麻子脸”,他妈妈说那时家里整个就成了数字的海洋,随便那里都有史丰收写下的数字和算式。有次他妈妈给他两个大馍吃,见他正忙着计算顾不上吃,就把大馍放在他旁边让他等会吃,谁知老半天,他也没吃一口,却在大馍上写满了密密麻麻的数字。学校停课七个月,史丰收在家算了七个月,终于摸索出了任何数乘以2至9,从左向右,从高位到低位的速算规律,编出了“算前位,看后位,提前进位”的速算口诀。 “天天算”+“时时算” 史丰收迷上了他自己发明的速算法。文革时搞“天天读”,要求学生上课背毛主席语录,史丰收经常在桌面上立一本红皮书,像搭个小屏风似的,然后就躲在下面算他的算术。后来秘密被老师发现了,他解释说语录本他早在课外时间背熟了,现在可以腾出时间来算算术了,老师一考他语录,他真能背诵如流,因为他的聪明好学,老师不仅没有责怪他,反而从此格外爱惜他,允许他在别人“天天读”的时候进行他的“天天算”了。 史丰收不仅“天天算”,而且“时时算”。他不放过生活当中的每一个验证他的算法的机会。给别人算帐他最热心,时间久了,人家知道他算帐又快又准也乐意让他帮忙。即使走在街上看见汽车奔驰而过,他也会将汽车后面的号码数字乘一遍,诸如此类的计算他乐此不疲。有一次他和一个小伙伴在街上走,他口里嘀嘀咕咕地默算着数字,手指也不停地掐着。正好一位妇女领着一个小女孩迎面而来,突然小女孩站住不动了,惊疑地看着史丰收对她妈说:“那个人怎么啦?好像是个神经病。”这些话史丰收一点没听到,还沉浸在他一个人的数字世界之中,过后同伴告诉他,他才禁不住大笑起来:“啊,我成了神经病!”史丰收就这样算了三年,终于在解决一位数乘法的基础上,摸索出了一套多位数乘法和加、减、除法的速算规律。 梦圆科大 1972年,史丰收在西北大学附中学习其间,鉴于他的优异成绩,北京大学决定破格录取他入学,但由于当时正处在“上山下乡”的年代,北京大学的申请未获批准。史丰收高中毕业后,又值“四人帮”掀起“反击右倾翻案风”,他被认定为“修正主义的苗子”受到批判,不得不离开省城回到家乡,史丰收处于极度悲愤之中。1977年恢复高考,史丰收高兴地参加了高考,却因准备不充分未被录取,再一次受到挫折。 1978年1月,史丰收决定进京毛遂自荐,农历大年初四踏上了进京的列车。在北京,史丰收受到了中国科学院教育局的热情接待,他的速算法也受到了中国科学院有关专家、学者的肯定。经国务院副总理兼中国科学院院长方毅批示,中国科技大学破格录取史丰收为数学系学生。在中国科技大学,党委书记兼副校长杨海波特意委派一位讲师与史丰收住在一起,给予重点培养。杨海波还经常亲自对史丰收谆谆教诲。在中国科技大学期间,史丰收学习了马克劳林级数,解决了对数和任意三角函数的速算问题。1979年3月,史丰收在学校的支持帮助下,撰写出版了他的第一部专著<<快速计算法>>一书,先后发行2000多万册。同年9月,中央电视台特邀他举办<<快速计算法>>电视讲座,在全国引起轰动。史丰收立即闻名遐迩、成了全国青少年崇拜的偶像。 他的脑子比电脑快 史丰收速算法不仅获得了国人的认可和青睐,也受到国际人士的关注。1987年8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姆博访华,特意会见了史丰收教授,并看了他的速算表演,惊叹不已。他当即邀请史丰收出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24届大会。10月23日中午,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厦,史丰收为参加大会的158个会员国的代表进行了速算表演。出第一道题的是斯里兰卡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代表的夫人,当这位夫人把891876乘9写在黑板上,手中的粉笔还没有放下的时候,史丰收已经把答案写了出来:8026884。随后,裁判手中的计算器也显示出了相同的答案。接着一位非洲国家的代表出了一道用17个个位数字相加的题目,史丰收不假思索地就得出了答案,而裁判此时还在一个数一个数地在计算器上相加呢!黑板上又出了一道多位数相乘的题目:43879乘以7089。史丰收略一思索,得出了答案:311058231。而这时裁判手中只有8位数字的计算器却无论如何也显示不出9位数的答案,引起了在座观众的一阵大笑。在半个多小时的表演中,史丰收进行了多位数的加、减、乘、除、开方等数学运算,并向观众介绍了速算的原理和推广情况,获得了一阵阵掌声。担任裁判的印尼大使握着这位年轻速算专家的手风趣地说:“我的结论是,你的脑子比计算机的电脑快!” 目录

㈣ 你知道哪些有趣的发明

1、看见鱼儿在水里,便发明了潜水艇。 2、通过蝙蝠发明了雷达。 3、看见海豚发明了声纳。 4、看见蜻蜓发明了直升机。 5、看见青蛙皮肤发明了仿生潜水衣或游泳运动员的泳衣。 6、人类模仿鱼鳃发明了在水中呼吸的"人工鳃"。 7、鳄鱼的排盐机理发明高效"淡化器" 。 8、根据苍蝇的复眼发明"复眼照相机"用在人造卫星上。

㈤ 仿生学有哪些发明

仿生学有下列发明创造:

1.从令人讨厌的苍蝇身上,仿制成功一种十分奇特的小型气体分析仪。
已经被安装在宇宙飞船的座舱里,用来检测舱内气体的成分。

2.从萤火虫到人工冷光。

3.从电鱼到伏特电池。

4.水母的顺风耳,仿照水母耳朵的结构和功能,设计了水母耳风暴预测仪,
能提前15小时对风暴作出预报,对航海和渔业的安全都有重要意义。

5.人们根据蛙眼的视觉原理,已研制成功一种电子蛙眼。这种电子蛙眼能像真的蛙眼那样,准确无误地识别出特定形状的物体。把电子蛙眼装入雷达系统后,雷达抗干扰能力大提高。这种雷达系统能快速而准确地识别出特定形状的飞机、舰船和导弹等。特别是能够区别真假导弹,防止以假乱真。电子蛙眼还广泛应用在机场及交通要道上。在机场,它能监视飞机的起飞与降落,若发现飞机将要发生碰撞,能及时发出警报。在交通要道,它指挥车辆的行驶,防止车辆碰撞事故的发生。

6.根据蝙蝠超声定位器的原理,人们还仿制了盲人用的“探路仪”。这种探路仪内装一个超声波发射器,盲人带着它可以发现电杆、台阶、桥上的人等。如今,有类似作用的“超声眼镜”也已制成。

7.模拟蓝藻的不完全光合器,将设计出仿生光解水的装置,从而可获得大量的氢气。

8.根据对人体骨胳肌肉系统和生物电控制的研究,已仿制了人力增强器——步行机。

9.现代起重机的挂钩起源于许多动物的爪子。

10.屋顶瓦楞模仿动物的鳞甲。

11.船桨模仿的是鸭的蹼。

12.锯子学的是螳螂臂,或锯齿草。

13.苍耳属植物获取灵感发明了尼龙搭扣。

14.嗅觉灵敏的龙虾为人们制造气味探测仪提供了思路。

15.壁虎脚趾对制造能反复使用的粘性录音带提供了令人鼓舞的前景。

16.贝用它的蛋白质生成的胶体非常牢固,这样一种胶体可应用在从外科手

㈥ 关于仿生学的发明

1、蝙蝠与雷达:蝙蝠会释放出一种超声波,这种声波遇见物体时就会反弹回来回,答而人类听不见。雷达就是根据蝙蝠的这种特性发明出来的。在各种地方都会用到雷达,例如:飞机、航空等。

2、薄壳建筑:蛋壳呈拱形,跨度大,包括许多力学原理。虽然它只有2 mm的厚度,但使用铁锤敲砸也很难破坏它。建筑学家模仿它进行了薄壳建筑设计。这类建筑有许多优点:用料少,跨度大,坚固耐用。

3、蛛丝:生物学家通过对蛛丝的研究制造出高级丝线,抗撕断裂降落伞与临时吊桥用的高强度缆索。船和潜艇来自人们对鱼类和海豚的模仿。

4、响尾蛇:响尾蛇导弹等就是科学家模仿蛇的“热眼”功能和其舌上排列着一种似照相机装置的天然红外线感知能力的原理,研制开发出来的现代化武器。

5、苍蝇:苍蝇的后翅退化成一对平衡棒,当它飞行时,平衡棒以一定的频率进行机械振动,可以调节翅膀的运动方向,是保持苍蝇身体平 衡的导航仪。科学家据此原理研制成一代新型导航仪——振动陀螺仪。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仿生学

㈦ 最早的复合装甲是谁发明的

复合装甲是现代坦克上的一种主要装甲,替代了早期的单一材质的钢制装甲,现代意义上的复合装甲一种是早期苏联在T-62上装备的,一种是英国在70年代研发的乔巴姆装甲,以至于现在一说复合装甲都会以为是英国首先发明的。实际上,从公开的材料上可以看出,所谓复合装甲就是在两块钢制装甲中间安放一层高硬度陶瓷或其他高硬度材料,以应付高速穿甲弹的打击,如果只从这种复合装甲的组合形式看,冷兵器时代已经有了复合装甲的雏形。冷兵器时代,高速穿甲弹可以看作是弩矢或是弓箭,装甲可以是士兵军官所穿的盔甲,弓箭和弩矢的早期只是简单的木头,一头削尖,就是最简单的箭矢,防御一方只需要简单的木盾就可以防护下来,随着冶炼技术的进步,青铜,铁质箭头的发明,要求防御一方采取更有效的方法,于是布甲,棉甲,皮甲,铁甲等就逐一出现。
冷兵器时代工艺毕竟相对落后,铠甲的制作也不可能保证每个士兵都能装备,所以在中国唐宋时期,大规模出现了纸甲,这种铠甲可以说是最早的复合装甲,用皮革在十数层纸张两边组合而成,有实验表明这种纸甲重量轻,制作相对简单,甚至到了清朝还有装备,而且在中远距离上对箭矢的防护不比铁甲差。
到了热兵器时代,随着后装滑膛枪和线膛枪,以及定装弹的出现,普通的铠甲退出了历史舞台,单兵的防护直到凯夫拉材料的发明才解决了单兵的防护问题。比较代表性的就是美国的拦截者和龙鳞甲,这两者都可以说是现代比较成熟和知名的单兵复合装甲。所以,现在一说到复合装甲,大家的第一印象就是坦克,在联想的就是单兵防弹衣,而实际上在中国的抗日时期就出现了土制的复合装甲。
由于明中期的海禁和清朝的闭关锁国,在加上民国时期的军阀混战,是中国的国防工业只能满足于简单的枪支弹药和一些小口径火炮的生产,更不要说单兵防护了,做为70后,80后的军迷应该都看过小兵张嘎这部电影吧,还记得在影片最后,攻打日本据点时的情景吗,张嘎子点燃了日本炮楼,民兵队长身披棉被吧张嘎子接了回来,那个民兵队长身上的棉被可就是土制的复合装甲啊,两层棉被中间加上泥土,这不是最简单的复合装甲是什么。
所以,看见国外的先进东西不要那么吹捧,看看咱们的老祖宗的发明吧,也许在这里就能找到那些东西的原型

㈧ 2009的十大发明有那些

美刊评出2009年度十大发明 年年月月,都有无数发明狂人在忙碌。他们可能无法治愈白血病或者送宇航员上火星,但其作品对现实的影响一样深远。美国《大众科学》杂志据此评选出2009年度十大发明。 1. 摩天大楼逃生轮(研发成本:33.5万美元,耗时:6年) “9·11”事件后,凯文·斯通为帮助人们在灾难时刻成功逃离摩天大楼设计。使用者只需打开一个抽屉大小的盒子,将一条纤维制成的绳索钩在某个安全牢靠的物体或连接点上,然后将类似外衣的安全吊带套在身上,打开窗即可一溜而下,距地最高可达100层楼。使用时完成全部准备动作不用一分钟。并配有手动的备用制动杆,从100层高的大楼下到地面,耗时不到四分钟,平均一秒钟下一层。 2.最快的坦克(名称:Ripsaw;研发成本:未知;耗时:5年) Ripsaw的设计目标是在崎岖难行的地带执行无人任务,这辆无人驾驶的坦克能以每小时60英里的速度在泥泞的野地里披荆斩棘,发明者用焊接钢管做车架,使得车身强度增加50%,自重减少50%。 此项发明吸引了美国军方无人地面车(UGV)开发人员的注意,并获得国防部125万美元的资助。进行测试,Ripsaw与其他UGV的最大区别就是速度。其他UGV最高时速只有20英里左右,而价值76万美元的Ripsaw却能跟上悍马。 3. 能发电的减震器(名称:GenShock;研发成本:10万美元;耗时:2年) 这个由麻省理工学院最优秀的一群学生设计的节能减震器,利用汽车颠簸时的上下运动产生电力,帮助减少汽车交流发电机的工作量,最终达到省油目的。 GenShock其实是一个简单的液压系统,减震器的活塞将液体泵入,驱动液压马达和一个微型电动发电机。 研发小组已与悍马制造商签订了商业合同,估计GenShock将很快出现在美军的悍马车队上。 4. “喉语”翻译器(名称:Audeo;研发成本:33万美元;耗时:5年) 这个小小的装置意在帮助那些因为运动神经元疾病、创伤性脑损伤或其他问题出现言语障碍的人。Audeo是将3个药片大小的电极贴在喉部,捕捉大脑和声带之间发出的信号。电极内一个处理器可以过滤或者放大这些信号,然后将它们传输至附带的电脑上,电脑软件将这些信号解码,转换成单词,通过扬声器读出来。不过这种技术仍有改进空间。现在使用Audeo每分钟最多只能说30个单词,大概是正常说话速度的五分之一。 5. “第六感”界面(名称:SixthSense;研发成本:350美元;耗时:8个月) 戴上由迷你投影机、摄像头和笔记本电脑组合而成的“第六感”(SixthSense),让人们以无缝方式操作智能数字设备,提供科幻作品中想像的交互体验。这套设备基本思路是:一个便携式投影机和摄像头吊你的在胸前,两者都与你背着的手提电脑相连,你的拇指和食指上缠着4种不同颜色的记号或胶带。当系统接通,摄像头就开始捕捉影像,传送回电脑,后者的视觉运算模块随即开始工作。 目前,发明者将与韩国三星公司工程师合作,将整个系统缩小,装到该公司生产的一款内置投影仪的智能手机上。 6. 截瘫人士助行器(名称:ReWalk;研发成本:超过200万美元;耗时:10年) 1997年秋摔断脖子后,以色列工程师阿米特·高弗很快开始研究ReWalk,一种可以帮助截瘫患者站立、慢走、甚至爬楼的外骨骼结构。 高弗做出的样品重44磅,只消几分钟就能“穿”上,它有几种模式,如行走、坐下和上下楼梯,用腕部一个控制器进行操纵。就像拐杖一样,这套设备很多配件(包括电动机和电池组)都是成品,无须定制。 7. 更好的静脉导管(名称:VascularPathways;研发成本:60万美元;耗时:6年) 过去30年来,用于把药物和液体滴入病人身体的静脉导管设计一直没有多大变化。阿米尔·拜尔森发现,40%的医务人员第一次进行静脉注射时都会遭遇失败。将针刺入皮肤,盲目地向前推进,常会令静脉阻塞,影响长达数周。 相形之下,拜尔森发明的VascularPathways十分实用。不管采用什么针头,使用VascularPathways的医务人员只要一看到有血通过针管回流,就知道已经找到静脉,然后就可以推动一个滑杆,将一条导引线从针内安全推出。在导管顺着导引线接进来之前,导引线卷成一个圆圆的花形,以防导管尖端伤到静脉壁。最后,针和导引线抽走,留下导管就位,再也不必反复寻找静脉。 8. 环保鱼饵(名称:IronClads;研发成本:未知;耗时:数月) 柔软而便宜的软性塑料鱼饵很受钓鱼爱好者欢迎,但它们非常容易脱落。2006年,酷爱钓鱼的霍宾斯决定亲自打造一种更坚固的饵料,用于冰钓。最后他发明了“铁甲”,用聚酯管制成的骨架提升塑料强度,可经受93磅的拉伸强度。 之后,霍宾斯抛弃有毒的塑料,改用硅树酯材料。如果被鱼儿扯掉带走,硅树酯饵会逐渐生物降解,而不是像塑化聚氯乙烯制成的软鱼饵那样释放出有毒物质。现在环保型“铁甲”正接受测试,预计今年可以出现在商店货架上。 9. 植物油发电站(名称:Vegawatt;研发成本:30万美元;耗时:4年) 工程师詹姆斯·佩雷特这个名为Vegawatt的发明是全球首个利用废弃植物油为建筑持续提供电力和热水的装置。Vegawatt售价2.2万美元,月租435美元,每周可以处理大约80加仑废油(约为一个大型餐馆的标准用量),每小时生产5千瓦电力,每周节省1000美元,减少10%的能源成本。 10. 蘑菇墙板(名称:Greensulate;研发成本:1500美元;耗时:2年) 艾本·巴耶尔和盖文·迈金泰尔准备用蘑菇建房。在实验室内,两位发明者用水、过氧化氢、淀粉、再生纸和稻壳等农业废弃品做成模具,然后注入菌丝,它是蘑菇的根体,看上去就像一束束白色的纤维。这些纤维消化养料,10到14天后就会发育成一张紧密的网络,把模具变成结构坚固的生物复合板。然后再用高温加以烘烤,阻止菌丝继续生长。两周之后,板材制作完成,可以用于墙体。 目前,这种蘑菇板材已经试用于佛蒙特州一家学校的体育馆。

阅读全文

与复合型发明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2014年社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方案 浏览:873
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考试题库 浏览:245
购买软件使用权合同 浏览:134
灰烬创造者职业 浏览:566
德州扑克发明者 浏览:78
如申请驰名商标 浏览:225
知识产权平台协议书 浏览:506
个人存款证明的期限 浏览:466
四川正华知识产权公司 浏览:287
海南期货从业资格证书领取时间 浏览:874
防水层合理使用年限 浏览:875
执转破成果 浏览:20
羊年限定金克丝现在多少钱 浏览:568
附近店面转让或出租 浏览:412
广东海亿食品有限公司商标 浏览:287
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 浏览:305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汇报 浏览:314
横滨商标印刷有限公司 浏览:28
珠吉转让 浏览:191
商业住房贷款年限55岁 浏览: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