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创造发明 > 李东恒医学发明

李东恒医学发明

发布时间:2022-03-27 08:34:41

㈠ 李东垣医学全书的目录

内外伤辨惑论
脾胃论
兰室秘藏
活法机要
活法机要
医学发明
东垣试效方
脉诀指掌
李东垣医学学术思想研究
李东垣医学研究论文题录
李东垣方剂索引

㈡ 正定历史上有位被称为“神医”的是哪位

李杲 公元1180-1251字明之号东垣后人多尊称为东垣老人。中医史上的宋元四大家之一。他祖辈世代居住在真定今河北省正定县在汉初称为东垣县因此他取了这个古地名作为自己的号。他祖辈家中富有钱财在大定初年公元1161年后核查真定、河间两路路是当时行政区名称住户时李家财富在两路中居首位。 李东垣小时候就和一般孩子不同。长大后言语忠诚有信用行为敦厚令人敬重。他在人际交往上很谨慎与人接触时没有开玩笑的话。市面上众人以为可资娱乐的场所他从未去过似乎天性生来就是这个样子。朋友们中有些人妒忌他就在一起秘密的商议让妓女们去调戏他有个妓女牵扯了他的衣服他便当即愤怒的责骂并把衣服脱下来烧了。在乡里的豪绅接待派往金国的使臣时作为南宋使臣的府尹听说他年纪轻轻便有高尚的操守和品行就暗示妓女强劝他喝酒。他推脱不了就稍微喝了一点立刻就大吐着退出去了。其自我珍爱到了如此的程度。 他跟王从之翰林学习《论语》、《孟子》跟冯叔献翰林学习《春秋》。他家宅院内有块空地就用来建造了书院以便接待儒士。他家里每天有许多名士来拜访。有些人生活有困难他都一一周济。泰和年中公元1204年左右农业收成不好很多灾民逃荒到他家乡他都竭尽全力赈救有许多人因此而保全了性命。 东垣的母亲王氏卧病不起让乡里的好几个医生来救治。是寒证还是热证他们的说法都各不相同各种药物都用遍了也无济于事最后连什么病都没弄清楚就死去了。东垣痛悔自己不懂医而失去了亲人于是立下志愿说如果遇到高明的医生一定要努力学医以此永志自己的过失。听到易州的张元素先生人称洁古老人医术闻名天下他就进献了很多钱物去拜他为师。几年以后他就全部掌握了张元素的医术。 他向国家交纳钱财买到了一个官职当时国家允许监察济源地方的税收。那一带的百姓感染了当时的流行疫病即俗称的大头瘟。医生们查遍了方书找不到与大头瘟对证的方药。于是医生们根据自己的见解胡乱的给病人服泻下药没有效果。再泻下病人就一个个的死亡。医生们不认为是自己的过失病人也不认为是医生治错了。东垣独自在心中悲伤而哀悯于是废寝忘食对疾病循其流而溯其源、察其标而求其本终于创制了一个药方。给病人服用后居然有效果。他便特的把此方刻写下来长期保留并且印刷后张贴在人群聚居的地方。服用此方的病人没有一个不见效的。当时人们认为是神仙传授的药方就把它刻在圆顶的石碑上。 李东垣家中很富足用不着以医技谋生又加上他看重自己的品行操守因此不轻易屈尊为人治病人们也不敢把他叫作医生。就是那些士大夫得了病如果不是非常危急迫不得已通常也不敢请他来诊治。他最初也没有把医作为名份的事许多人也不知道他精通医学。后来他因躲避蒙古军队入侵而到了汴梁于是才凭借医术结交了一批公卿官僚。他治病时效果显著的验案另有书籍记载下面只是载于史书中或出于名家手笔的几个验案。 北京人王善甫是京都的酒官得了小便不通的病眼珠子凸出肚皮胀大得象鼓一样膝盖以上的皮肉坚硬得象要裂开一样不能吃不能喝。其他的医生们用了甘淡渗泄的利尿药也没有见效。李东垣对那些医生说这个病很深沉了啊。《内经》有言膀胱是津液之府必须得气化才能排泄小便。现在用了渗泄小便的药剂病反而加重了那是因为气不化的原因。启玄子说没有阳的阴无法生没有阴的阳无法化。甘淡渗泄的药都是阳药只有阳没有阴阳又怎么能化呢第二天李东垣用了阴药给病人服用结果只服了一剂药病就好了。 西台掾的萧君瑞二月中得了伤寒发热医生给他开了白虎汤结果病人的面色变得墨一样的黑原来的证状看不到了脉象沉细小便失禁。李东垣开初不知道医生用的什么药等到诊断以后便说这是在立夏前误用白虎汤造成的错误。白虎汤大寒大凉不是行经气的药只能寒腑藏之气如果不善于运用就会使伤寒本病隐伏在经络之间。有的人又用大热之药去补救就伤阴气又会变生出其他病症来这不是补救白虎汤的办法。我要用就用升阳气、行经气的温药。有人诘难他说白虎汤是大寒之剂不用大热药怎么能补救你那样治怎么行李东垣说病隐伏在经络之间阳气不升经气就不行经气行以后本证又会显现出来了。本证又有什么难治的呢后来果然象李东垣说的那样把病治好了。 魏邦彦的妻子突然间眼睛里长翳子从下而上的长颜色是绿的肿痛得无法忍耐。李东垣说翳子从下而上的长可知病是从阳明经来的。绿色不是五色中的正色那是肺与肾共同生病而起的邪气。于是就泻肺、肾的邪气并用入阳明经的药作为佐使药。服药后本来已经见效了后来病又复发了三次并且随着邪气所来的经脉不同而翳子的颜色也各不相同。李东垣便说各条经脉都属于眼目经脉有病则眼目相随。这一定是经络不调月经不调则眼目之病好不了。一问之下果然是那样。于是象李东垣所说的那样去治疗病就不再发作了。 冯叔献的侄儿冯栎年纪才十五六岁得了伤寒病眼睛发红而突发性的口渴脉搏每息达到七八至。有个医生要用承气汤施行下法已经煮了药刚好碰到李东垣从外面来冯家就把情况告诉了他。李东垣切脉后吓了一大跳说道这个娃娃差点被杀了。《内经》有言脉搏的次数快急都是热的表现迟缓都是寒的表现。现在脉来八九至是热到极点的现象。而《会要大论》说有的病脉象与病相吻合而病却向反方向发展是怎么回事呢脉的至数与病相吻合但手按在脉上没有鼓荡的力量且所有阳经的经气都这样。如果这样病就已经传变而成为阴证了。叫人拿干姜、附片来我要用热因寒用法来治疗。药还没有准备好病人的爪甲就变了色显出寒证立刻服了八两药一会儿出了汗病就好了。 陕帅郭巨济得了偏瘫的病两个脚指头贴在足底不能伸直。李东垣用长针刺他的委中穴一直深刺到骨头都不知道痛出了一二升血颜色象墨一样黑并且又用谬刺的手法刺络脉左痛刺右右痛刺左针刺。这样刺了六七次服了三个月的药病就完全好了。 裴择的妻子得了寒热病月经不来已经有几年了并且已经出现了喘嗽的症状。别的医生都给她服蛤蚧、肉桂、附子之类的热药。李东垣说不是这样的。她的病在阴份而与阳气相搏温热药使用过份了因此没有益处反而有害。给她服凉血的药月经就会来了。后来果然是那样治好了。 宣德的侯经略他的妻子得了崩漏病医生们都治不好。李东垣切了她的脉用纸把她的症状一条一条的写下来多到四十多种。给她服药后第二天就减少了二十四种。前后服了五六天的药病就好了。侯经略给了李东垣很丰厚的报酬以示感谢。 李东垣治病的情况大都象这个样子。他特别擅长于伤寒、痈疽、眼科疾病。当时的人都把他看成神医。他所著的医书也在世间得到广泛的流传。 壬辰公元1232年间他渡黄河北上暂时居住在东平直到甲辰年公元1244才返回乡里。有一天他对友人周德父字都运说我老了想把医术传给后世却很难找到一个合适的人怎么办啊德父说廉台的罗天益字谦甫性情品行敦厚朴实常常遗憾自己所学的医术不精纯有志于学习你想传授医道这个人大概可以了吧。后来有一天周德父和罗天益一起来拜见东垣。东垣一见面就问你是来学习赚钱的医生呢还是来学习传授医道的医生呢罗天益说只是传授医道罢了。于是便跟着东垣学习日常的饮食用品都由东垣供给。学习了三年后为嘉奖他长期学习不倦的精神东垣给他二十两白银说我知道你生活境况很艰难恐怕你思想动摇半途而废可用这些银子作你妻子儿女的生活费用。罗天益百般推辞不接受。东垣说我连医道这样的大事都不吝惜怎么会吝惜金钱这些小事呢你不要再推辞了。 临终前东垣把自己一生中的著述清理校勘分卷装函按类编辑排列在书案上嘱咐罗天益说这些书交给你不是为了我李明之也不是为了你罗天益而是为了天下后世之人千万不要湮没了要把它们推广施用下去。东垣于辛亥年二月二十五日去世享年七十二岁。 李东垣对《黄帝内经》、《黄帝八十一难经》等古典医籍有很深刻的研究他的许多创造性的医学理论都是在《黄帝内经》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实际经验而总结出来的。 当时社会环境因战乱等因素而很不安定由于精神刺激、饮食不节、起居不时、寒温不调等原因引起的疾病很多这些病用治伤寒的方法往往治不好。李东垣从实践中体验到这些疾病的致病因素都能耗伤人的元气成为内伤病的病因因此提出了内伤学说。以后病分外感、内伤就成了后世医家辨证的一大原则。 李东垣对脾胃在人体健康中的重要作用有着独特而深刻的见解。他在张元素的脏腑病机学说的启发下结合《黄帝内经》中人以水谷为本、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之说认识到脾胃对于人体生理活动最关紧要提出了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理论。而内伤脾胃的病因他认为是先由喜、怒、悲、忧、恐为五贼所伤而后胃气不行劳役饮食继之则元气乃伤。可见他已经认识到了人的情志变化等精神因素在脾胃内伤的发病过程中起着先导的作用而形体劳役过度、饮食不节则是另外两个重要的致病因素。 李东垣的著作除了三十多万字的《伤寒会要》外主要还有《医学发明》、《脾胃论》、《内外伤辨惑论》、《兰室秘藏》、《此事难知》、《药象论》等书。其中《脾胃论》、《内外伤辨惑论》和《兰室秘藏》对后世医家影响很大。特别是《脾胃论》不但创立了中医史上的补土派又称温补派对脏腑辨证和三焦辨证的诊治方法提供了理论基础而且为后世儒医把儒家学说搀入医理大开方便之门。调理脾胃为医中之王道节戒饮食乃却病之良方已成后世儒医之箴言。 参考文献 1砚坚《东垣老人传》选自《医史》李濂撰 2《元史·列传第九十方伎》明·宋濂撰 3《伤寒会要》引选自《遗山集》卷37金·元好问撰 4《中国医学史讲义》北京中医学院编。

㈢ 腹痛的历史沿革

1、《内经》最早提出腹痛的病名,并认为腹痛由寒、热邪气客于胃肠引起。
2、《金匮要略》对腹痛的辨证论治作了较为全面的论述:“病者腹满,按之不痛为虚,痛者为实,可下之。舌黄未下者,下之黄自去”。
3、《诸病源候论》始将腹痛独立辨证,对其病因、证候进行详细表述,“凡腹急痛,此里之有病。”“由腑藏虚,寒冷之气客于肠胃膜原之间,结聚不散,正气与邪气交争,相击故痛”。
4、金元时期李东垣《医学发明·泻可去闭葶苈大黄之属》篇,明确提出了“痛则不通”的病理学说,并在治疗上确立了“痛随利减,当通其经络,则疼痛去矣”的治疗大法,对后世产生很大影响。
5、王清任、唐荣川对腹痛有进一步的认识,唐氏在《血证论》中曰“血家腹痛,多是瘀血”。指出瘀血在中焦,可用血府逐瘀汤;瘀血在下焦,应以膈下逐瘀汤治疗。对腹痛辩证论治提出新的见解。

㈣ 金元四大家的医术分别是怎么样的

我国医学发展到金元时代,已有良好的基础,呈现百花齐放的态势,人们思想解放。出现各种学术流派,所谓的“医之门户分于金元”的说法指的就是这一情况。从宋代开始至金元时代研究各种医学分科的专门学术著作问世。

金元医家学说在理论上独树一帜、自成一家。在北方,彼此之间开展了热烈的争论,有力地推动了医学的发展。在这种学术氛围之下,培养了四位著名的医家——刘完素、张子和、李东垣、朱丹溪,后世称他们为“金元四大家”。刘完素被称为寒凉派,治病以降心火益肾水为主;张子和被称为攻下派,最拿手的是使用汗下吐治病;李东垣被称作补土派,喜用补中升气之方治病,创外伤内感之辨惑法;朱丹溪被称为滋阴派,认为人体“阳常有余,阴常不足”,治方常以凉润滋阴。虽然,张子和师承刘完素,但他们的医学理论却不同,用药法则也不同。师承关系上,更妙的是,朱丹溪向罗知悌习医,而罗知悌受业于刘完素,且旁通李东恒、张子和等之所长。但使用的方剂与医学理论又不相同,每个人自成一家,都有一套医学理论。

刘完素(1120一1200),字守真,号通玄处士,金代河间(今河北河间县)人,所以后人尊称他为刘河间。他是当时声名显赫的医家,他和他的弟子组成了“寒凉学派”,是中医历史上著名的“金元四大家”之一的“寒凉派”的创始人。

刘完素出身贫苦农民家庭,年轻时母亲身患重病,他四处为母求医,当时的医吏们嫌他俸金微薄不给他母亲治病,最后他母亲病死家中。从此他立志学医,年轻时就刻苦通读了《黄帝内经》。朝勤夕思,废寝忘食,十五年从不间断。相传他的这种做法感动仙人,因此仙人传授医术于他,极似扁鹊。他不爱做官,金章宗完颜景曾三度请他做官,但都被他拒绝。他一直在民间行医,深受当地人民的爱戴,现在在河间还留有他的遗址。

刘完素一生著作有《素问玄机原病式》、《宣明论方》、《三消论》、《伤寒标本心法类萃》等,其中《素问玄机原病式》最能代表其学术思想。在他的学术思想中认为各种疾病因火邪致病者居多。因此在治疗上他主要主张使用寒凉的药物,因此为寒凉派的代表人物。

张子和(1156—1228),名从正,字子和,号戴人,金代睢州考城人(今河南兰考县)。金元四大家之一,是使用“汗、吐、下”三法之高手。家族三世行医,自其祖母韩氏开始,到张从正这一代已经行医近百年的时间。幼年随父学医,到20岁时就开始四处悬壶出诊。他在继承父业之后又拜刘完素为师。由于勤奋好学,很快就享誉医林。后来经过别人的推荐,在金兴定中期被昭进京做御医。但由于他为人放荡不羁,无威仪,喜好读书喝酒,其高标远旨的攻邪思想又不被当时的医家们接受,最后决定隐居。

隐居后张子和潜心行医,一生共写了6部著作,但是由于年代久远,只留下了两部——《儒门事亲》15卷、《张子和心境别集》1卷。《儒门事亲》注重阐发邪实为病的理论,倡导攻下三法治疗诸病。书中以六邪归纳诸病之因,以三法治之,名之为“六门三法”,此即为该书所创立的“攻邪论”的主要思想。在学术思想上,他在继承师傅刘完素的思想的过程中不拘泥于师傅的思想,而具有新的见解,可以说他是一个具有革新思想的医学家。主张“古方不能尽治今病”。他认为疾病的发生是由于各种病邪的外侵,所以必须攻邪外出,不能使它停留体内,否则就进一步加重病情,因此后人称他为“攻邪派”。他强调在治病时应多用催发汗、催呕吐的药物。但他的观点遭到他人的反对,有的人说他是故弄玄虚。这就是他选择退出朝廷隐居的原因。

李东垣(1180一1251),字明之,名杲,金代真定(今河北正定县)人。他出身于商人兼地主家庭,幼年时母亲身患重病,家人也为他母亲请了很多医生,但因医术不高,母亲医治无效身故。李东垣悲痛之余,深感一个良医的重要性,从此他立志学医。为了求师拜学,他不惜重金拜易州人张元素为师,由于他勤奋学习,其师尽传其术。

李东垣所处的时代是金元混战年代,民族矛盾极为严重,社会兵连祸结,各种流行性疾病四处传播,人民生活不安定。李东垣看到人民患病大多数是因为饮食没有节制,劳累过度所致。如果在治疗时一味地采用刘完素寒凉攻伐的药物,常常会耽误病情。为此李东垣广泛地推广“内伤学说”,强调“内伤脾胃,百病由生”。在治疗上擅长温补脾胃,因此后人称其为“补土派”或者是“温补派”的门人。他的一生著书《内外伤辨惑论》、《脾胃论》、《兰室秘藏》、《医学发明》等,而其中《脾胃论》即为他的学术思想的代表作。

朱丹溪(1281—1358),名震亭,字彦修,元代婺州人(今浙江义乌),因家乡有小溪,所以后人尊称他为朱丹溪。丹溪幼年丧父,他和母亲相依为命。幼年好学,对看过的书籍过目不忘,即能成诵。早年习举子业,30岁时有志于医学,36岁时又从许文懿学理学,有“东南大儒”之称。一天,许文懿对朱丹溪说:“吾卧病久,非精于医者不能以起之,子聪明异常人,其肯游艺于医乎。”一提到学医,便引起了他痛苦的回忆,因为在他30岁时,母亲心脾疼痛,当时医生都束手无策,四方求治无效。回想起这一切,他就心胆俱裂,痛不可追。通过老师的开导。他认识到一个人只有精通一门技艺之后才有益于人,就算没做官,也就像做官一样普济天下,从此他便弃举子业,潜心学医。

元英宗至治三年,他来到杭州求学,得知罗知悌是刘完素的再传弟子,有真才实学,就决意从他学医。但由于罗知悌很难接近,朱丹溪在刚开始时多次吃闭门羹。但他依然心诚志坚,就这样竟然能恭候在门外长达三个月之久。他的这种求学的精神感动了罗知悌,从而授业于他。罗知悌果然名不虚传,不仅为刘完素的再传弟子,还旁通张子和、李东恒之学。朱丹溪虚心向他求教,从学多年,尽得其术而归,回到家中,他一举治愈了师傅的痼疾,因而名扬天下。

朱丹溪在治疗众多患者的临床实践中。认为人体“阳常有余,阴常不足”,他提倡滋阴降火,故后世称他为“滋阴派”。

㈤ 哪里有张元素《医学启源》、《医学发明》或者李东垣的医学著作下载

给点分咯,我发给你

㈥ 中医中阴阳指的是什么

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范畴。阴阳的最初涵义是很朴素的,表示阳光的向背,向日为阳,背日为阴,后来引申为气候的寒暖,方位的上下、左右、内外,运动状态的躁动和宁静等。中国古代的哲学家们进而体会到自然界中的一切现象都存在着相互对立而又相互作用的关系,就用阴阳这个概念来解释自然界两种对立和相互消长的物质势力,并认为阴阳的对立和消长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进而认为阴阳的对立和消长是宇宙的基本规律。
阴阳学说认为,世界是物质性的整体,自然界的任何事物都包括着阴和阳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而对立的双方又是相互统一的。阴阳的对立统一运动,是自然界一切事物发生、发展、变化及消亡的根本原因。正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所以说,阴阳的矛盾对立统一运动规律是自然界一切事物运动变化固有的规律,世界本身就是阴阳二气对立统一运动的结果。
阴和阳,既可以表示相互对立的事物,又可用来分析一个事物内部所存在着的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一般来说,凡是剧烈运动着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都属于阳;相对静止着的、内守的、下降的、寒冷、晦暗的,都属于阴。以天地而言,天气轻清为阳,地气重浊为阴;以水火而言,水性寒而润下属阴,火性热而炎上属阳。
任何事物均可以阴阳的属性来划分,但必须是针对相互关联的一对事物,或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这种划分才有实际意义。如果被分析的两个事物互不关联,或不是统一体的两个对立方面,就不能用阴阳来区分其相对属性及其相互关系。
事物的阴阳属性,并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这种相对性,一方面表现为在一定的条件下,阴和阳之间可以发生相互转化,即阴可以转化为阳,阳也可以转化为阴。另一方面,体现于事物的无限可分性。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包括阴阳对立、阴阳互根、阴阳消长和阴阳转化四个方面。
在中医学理论体系中,处处体现着阴阳学说的思想。阴阳学说被用以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生理功能及病理变化,并用于指导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中医阴阳
表里、寒热、虚实都是疾病过程中所表现的一组组既对立而又统一的正反现象。对这些正反现象,中医用阴阳来加以概括。从每组正反两方面对立的意义来说,表证、热证、实证可归属于阳证范畴;里证、寒证、虚证可归属于阴证的范畴。因此,阴阳八纲中总纲,一切病证都可以归之为阴证或阳证的大原则中。
一、阴证:面色暗淡,精神萎靡,身倦肢冷,气短懒言,口不渴,尿清便溏,舌淡,脉沉细无力。
二、阳证:面红身热,神烦气粗,声大多言,口渴饮冷,尿赤便干,苔黄,脉数有力。
此外,临床上还有阴虚和阳虚、亡阴和亡阳等证。这些病证的名称中虽然都有阴阳,但实质上都是以虚证为主,应属阴证。
三、阴虚:由于阴液不足,“阴虚生内热”所致。主证为低热颧红,手足心热,盗汗,口燥咽干,尿少而黄,大便秘结,舌红无苔,脉细而浮有力,重取则无脉。
四、阳虚:由于阳气不足,“阳虚则生寒”所致。主证为畏寒肢冷,疲倦乏力,自汗,小便清长,大便溏薄,苔白,舌质淡,脉细无力。
五、亡阴:汗多而粘,口干喜冷饮,烦躁,面色潮红,畏热,舌红而干,脉虚数而无力。多见于大失血或脱水的病人。
六、亡阳:冷汗出,恶寒,手足厥冷,气息微弱,喜热饮,舌淡,脉微欲绝。多见于休克的病人。

中医基础理论:阴阳的消长平衡
消长,是指事物或现象对立制约、互根互用的阴阳两个方面不是处于静止的状态,而是处于运动变化之中,阴阳的消长,即是阴阳运动的基本形式之一。阴阳消长,多指的是数量上的变化,其表现形式主要包括两种。 ...消长,是指事物或现象对立制约、互根互用的阴阳两个方面不是处于静止的状态,而是处于运动变化之中,阴阳的消长,即是阴阳运动的基本形式之一。
阴阳消长,多指的是数量上的变化,其表现形式主要包括两种。
平衡,是指在正常的情况下,由于阴阳彼此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的关系,因而其消长运动总是在一定的调节限度内、一定的阈值范围或一定的时限内维持着此消彼长、此进彼退的动态平衡状态。一般来说,由于阳得阴济,则使阴不致过分亢盛;阴得阳和,则使阴亦不致过分衰沉,从而并不表现为阴阳某一方面的偏盛偏衰。只是维持了事物正常的发展变化。而在其异常时,则阴阳之间失去了正常的相互制约协调关系,则可表现为阴阳某一方面的偏盛偏衰。中医学就是运用阴阳消长、动态平衡及偏盛偏衰的理论观点,来说明自然界的气候变化,以及人体的生理活动或病理改变。
阴阳的消长,同样也表现于阴阳的互根互用过程之中,仍以气血为例,气为阳,血为阴,气能生血,故气虚亏损,持续发展,则常可使血液生化不足而表现为气血两虚;相反,若补气,促使气旺出血,则又可使气血有所恢复。前者则是“阴阳皆消”的过程,后者则为“阴阳皆长”的过程。
应当指出,阴阳之间的消长运动是绝对的、无休止的,而且是在一定的范围、一定的限度、一定的时间内进行的,因此这种消长运动变化就不易被察觉、或者表现不显著,故其事物在总体上仍旧呈现出相对的稳定。因此,中医学认为,在正常生理状态下,人体阴阳的消长是处于相对的动态平衡之中,即所谓“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素问·生气通天论》),“阴阳匀……命曰平人”(《素问·调经论》)。所以,生理上的阴阳消长动态平衡,即是人体正常的生理、生化过程,对外并无寒热之表现。由此可见,平衡是维持生命的手段,达到常阈方是健康的特征,阴阳双方在一定的生理范围内消长,则正是体现了人体动态平衡的生命活动过程。
但是,如果由于某些原因,阴阳的消长超出了一定的生理限度或只有“阴消阳长”而无“阳消阴长”,或只有“阳消阴长”而无“阴消阳长”时,即是破坏了阴阳的相对平衡,则阴阳的消长反映就会更为明显,表现为阴阳某一方面的偏盛偏衰,那么机体即从生理状态向病理状态转化,导致阴阳的消长失调。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因此,病理状态的阴阳盛衰,一般可表现为四种情况。此种阴阳盛衰,对外则有寒热之征象,可见,阳盛表现为热象(实热或虚热);阴盛表现为寒象(实寒或虚寒)。
同样,在临床上治疗疾病的目的,亦是根据阴阳相互消长的动态平衡规律,给予—定的条件,采取一定的措施,以纠正或调整阴阳偏盛偏衰的失调关系,使阴阳的消长恢复到正常的生理水平,从而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

㈦ 李东垣医学全书的编辑推荐

李东垣,名杲,为金元四大著名医学家之一,“补土派”的代表人物。历代流传的署李杲之名的书籍很多,今根据任应秋先生的意见,将确为李东垣的七种著作汇编一册,包括《内外伤辨惑论》《脾胃论》《兰室秘藏》《活法机要》《医学发明》《东垣试效方》和《脉诀指掌》。另外,在本书原著后还附有“李东垣医学学术思想研究”论文一篇,以及“李东垣医学研究论文题录”和“李东垣方剂索引,非常方便读者学习、研究和应用。

㈧ 一气之微汗 一旬之通利 什么意思 出自《医学发明》李东垣

意思是一小会儿的自然出汗,会使身体舒服一旬(一旬就是10天)这里并没有指明是多少天

㈨ 医学界伟人故事

1.扁鹊——十年殷诚一禁方

扁鹊是春秋战国时期名医。扁鹊见蔡桓公这个故事就充分展现了扁鹊的医术,通过望诊就能明白疾病在哪里,在中医看来这正所谓望而知之谓之神。那扁鹊的这个本领也不是轻易炼成的。

扁鹊少年做客馆主管时发现了异人长桑君经常来此住宿。扁鹊认为他是个很有本事的人,于是就热情谨慎地款待他(“遂谨遇之”)。如此十年,终于感动了长桑君,将禁方传授与他。扁鹊以上池之水饮之而能洞察人之脏腑,遂成名医。

从《史记》这段记载来看,求师的道路是何等的艰辛。在那医疗条件相对匮乏的时代,欲得真传,除了象扁鹊那样真诚地尊师重道,别无他径。试想,如果扁鹊还象对待其他客人那样对待长桑君,那么,长桑君宁肯将禁方带入坟墓,恐怕也不会给他的。 每一个学徒都有一样的经历,师傅在考虑师傅真传时都要严格考验一番。经受了师傅的考验,也才能得到真传。

2.淳于意——倒删善课

淳于意是早于医圣张仲景的汉代名医。《史记》载其“少而喜方术”,“然医药方试多不验者”。后求教于公乘阳庆。公乘阳庆让他完全抛开过去所学,认为那些不正确。此后才“悉以禁方予之”。淳于意遵之而成名医。人都有先入为主的观念,西医的进化是不断自我否定的一个过程,中医则涉及到各乘家技,对其他的也有排斥。淳于意发现自己所学皆非,就要勇敢地否定自己,忍痛割爱,吐故纳新,而决不能存在丝毫抱残守缺的恋旧情结。学中医要能“学一家之言纳百家之长”。时时虚怀若谷,一片空灵才能接受更多正确的正能量。

3.叶天士——转益多师是吾师

生于医学世家的叶天士是清代温病学宗师。提起江南名医叶天士可神了!他自号香岩,人称半仙,有手到病除的本事。连康熙皇帝也感激他治好了自己的搭背疮,御笔亲题“天下第一”的匾额赐给他。因他一生治愈过不少奇疾怪症,连神仙都慕名而来,变做一个平常人请叶天士诊断。叶天士号罢脉后,说了八个字:“六脉调和,非仙即怪。”羞得那神仙看过仓徨逃遁,叶天士的医术是到达了这样一个级别的!

他医术这么厉害并不是天生就有的,相传叶氏学医曾先后拜师十七人,至于究竟拜了哪些人,却无从考证。中医学是经验性极强,但仅凭个人的点滴积累是远远满足不了临床需要的。而一家之言又往往失之局限造成门户之短见。历史上很多名医都是广拜名师,融百家精华于一炉。叶氏拜师之多,可谓其中之典范。拜师就要拜名师,但又不限于名师。凡有一技之长于己者,均可登门请教。“师无常师,唯长是师”。

他自己成名医后对后辈也严格要求,他的遗言就说“医可为而不可为,必天资敏悟,读万卷书,而后可借术济世。不然,鲜有不杀人者,是以药饵为刀刃也。吾死,子孙慎勿轻言医。

4.徐灵胎——万卷古今销永夜

徐灵胎,清代著名医学家。徐氏学医,既无家传,更无师承,全凭读书自学。其在《医学源流论》自序中说“余少时颇有志于穷经,而骨肉数人疾病连年,死亡略尽。于是博览方书,寝食俱废,如是数年……”,《慎疾刍言》序中又云“五十年中,批阅之书约千余卷,泛览之书约万余卷,每过几时,必悔从前疏漏,盖学以年进也……”徐氏读书,诚乃多矣。观其读书之法,又有批阅与泛览之别。事实上,徐灵胎的医学造诣也相当高深,其著作中的很多观点都让今人为之叹服,如“用药如用兵论”,“医非人人可学论”等等。而他的临床经验也相当丰富,曾两次应诏进京诊疾,名噪一时。徐灵胎同时而且是一个水利和音乐方面的专家,他做学问的诀窍,就是找到要学的那那一方面的所有好书,自己全部阅览熟读,然后自己总结记录学习所得,写出一本书。毫无疑问,徐氏的博览群书是中医史上难见的。

5.王清任——绝知此事要躬行

王清任是独具魅力的中医学实践家。说他有魅力,是因为他具有大胆怀疑,勇于发现的精神。孟子说“尽信书不如无书”,王氏学医亦然,他并不拘于前人之说。为弄清人体脏腑结构,他亲临刑场和义冢观察尸体,半夜去乱坟岗,解剖那些没有人收拾的尸体,而且还解剖鸡、鸭、牛、马等动物并与人体内脏进行对照,画了20多幅脏腑图。虽然书中的很多知识在西医解剖学看来是错误的,但他的精神实在可嘉。

他重视瘀血致病,创制了一系列活血化瘀方。他写出了《医林改错》这一奇书。是书虽薄,却是王氏亲眼所见,亲治其症,屡验方法的真实记载。比起那些抄书公们人云亦云的等身巨著,这本小书便显得无上珍贵了。至于道听途说者的耳食之学,更是不值一提了。

6.胡希恕——他山之石可攻玉

胡希恕,著名经方家。刘渡舟先生赞誉他为“经方学派的大师”,日本汉方界称他为“中国有独特理论体系的著名的《伤寒论》研究者,经方家。”胡氏是如何学医的?从《经方传真》的刘序中可窥一斑。序中说“(胡氏)所阅之书既多,则反滋困惑而茫然不解。……后得《皇汉医学》,对汤本求真氏之论,则大相赞赏而有相见恨晚之情,于是朝夕研读,竟豁然开悟,而临床疗效从此则大为提高。”

胡希恕学医的过程中,受中西医汇通的思想颇深,如受近代的陆渊启示,并且《皇汉医学》起了重要的启蒙作用。该书是日本人汤本求真所著。汤本原为西医出身,因女儿患痢西医无奈而殁,遂发奋研究中医。

胡氏的经历说明日本汉方也有很多东西值得我们借鉴,汉方医学注重临床实践,注重眼见的症状,以研究患者的症状来治疗。现在的经方家黄煌就深受这种影响,“科学无国界,治病看疗效”,对此,不该盲目存门户之见。 心存仁术,以患者为本。

7.岳美中——抱涩守拙忌滑巧

岳美中,现代著名老中医。岳氏学医,同徐灵胎一样,也是中年入道自学成才。早年的岳美中得了肺结核,自己找遍医术,尝便身边的中草药,最后把自己的肺病给治好了,从此走上中医之路。他读书,强调宁涩勿滑,具体表现在对经典著作要读熟、嚼透、消化。在弄清总的背景的前提下,一字字一句句地细抠,不论字音、字义、词义都要设法弄明白,不可顺口读过不了了之。更不能用望文生义的办法或拿今天意思生搬硬套。

他认为,这样读书看似涩滞难前,但日积月累却是似慢实快。不求快,但求实,一代宗师肺腑心得,值得我辈永远铭记。 医虽小道,能救殃疴;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拯贫贱之厄。穷通至理,出入神明。批毫微而见端倪,体天机而运刀圭。工巧神圣,妙意绵连。仁者尽其仁,智者虑其智。小人得之,求之以利,君子得之,务之以心。是入世法,济危难于倾刻;是出世法,坐杏外之真禅。

8.黄元御-弃官从医,学医就学经典

黄元御清朝乾隆年间名医,他因为被庸医治瞎了一只眼,无奈放弃科举自学中医。他自学中医的刻苦,估计只有那个徐灵胎和他媲比。乾隆十五年,皇帝得了重病,太医院多方调治无效,无奈之下,诏各省举荐天下名医。适逢黄元御由江南至京城游历,经人举荐,入宫为乾隆治病。他详加辨症,药到病除。乾隆大喜之余,亲书御匾“妙悟岐黄”相赠,并赐黄元御为御医。

黄元御开始学习医术的时候,首先是从精心研读张仲景的《伤寒论》入手的,继而研读《金匮玉函要略》、《黄帝内经》,《难经》等中医典籍。黄元御的治学态度十分严谨,读书穷本溯源,不惜时间与心血,“杜门谢客,罄心渺虑……三载而悟”。把自己关起来,闭关修炼。

好多中医大师还真不是那么跟着师父学出来的,真正的大师似乎多半是自己憋出来的,然后才去跟老师学。黄元御就是自己憋出来的!

黄元御则是把读《伤寒论》,旁边放了一堆的参考书,看一句《伤寒论》,就狂翻一通参考书。 就这样,废寝忘食,苦读了三年。 就这么一本薄薄的书,整整读了三年,当黄元御最后把书一合上,不禁长叹一声:这也太难了! 用他自己的话说,是“岁历三秋,犹尔茫若,仰钻莫从”。

后总结写出了自己的读书心得《伤寒悬解》,针对理论结合临床实践,晚年总结一生的学习写成《四圣心源》这本书。《四圣心源》就是时下最火的中医入门书《圆运动的古中医学》这本书的高级版。有的人说,学中医理论,学他这一本书足够用了。黄元御对后世的影响极深!

㈩ 李东垣是哪个朝代的 宋朝还是元朝

元朝。
李东垣(1180~1251),男,汉族,又名李杲,字明之,著名医学家,晚年自号东垣老人,真定(今河北省正定)人。李东垣从师于张元素,是中国医学史上“金元四大家”之一,属易水派,是中医“脾胃学说”的创始人。李东垣十分强调脾胃在人身的重要作用,因为在五行当中,脾胃属于中央土,因此李东垣的学说也被称作“补土派”。主要著作有《脾胃论》《内外伤辩惑论》《用药法象》《医学发明》《兰室秘藏》《活发机要》等。

阅读全文

与李东恒医学发明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2014年社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方案 浏览:873
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考试题库 浏览:245
购买软件使用权合同 浏览:134
灰烬创造者职业 浏览:566
德州扑克发明者 浏览:78
如申请驰名商标 浏览:225
知识产权平台协议书 浏览:506
个人存款证明的期限 浏览:466
四川正华知识产权公司 浏览:287
海南期货从业资格证书领取时间 浏览:874
防水层合理使用年限 浏览:875
执转破成果 浏览:20
羊年限定金克丝现在多少钱 浏览:568
附近店面转让或出租 浏览:412
广东海亿食品有限公司商标 浏览:287
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 浏览:305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汇报 浏览:314
横滨商标印刷有限公司 浏览:28
珠吉转让 浏览:191
商业住房贷款年限55岁 浏览: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