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怎么理解转益多师
帝王之师
远古时期的圣王,都曾虚心求师。不只是在未做圣王时求师,而且在做了圣王之后,仍然虚心求师。神农的老师是悉诸,黄帝的老师是大挠,颛顼的老师是伯夷父,帝的老师是伯召,尧的老师是子州支父,舜的老师是许由,禹的老师是大成贽,商汤的老师是小臣(伊尹),周文王、周武王的老师是姜太公吕望、周公旦。东周列国六贤君,齐桓公拜咎犯、随会为师,秦穆公拜百里奚、公孙枝为师,楚庄王拜孙叔敖、沈尹巫为师,吴王阖闾拜伍子胥、文之仪为师,越王勾践拜范蠡、文仲为师。
古代圣贤帝王不仅请教封授为宰相的人为师,而且请教不在朝做官的在野平民为师。尧曾请教过平民善绻,善绻因为没领尧政府的薪俸,所以尧去请教善绻时,一定要行学生拜师礼。周公旦自己成了周武王之师,但他本人却向平民百姓中的思想者请教。这些平民住在穷街陋巷,周公旦以学生的身份向这样的平民学者请教过70多人。
大禹接待贤者:“昔者禹一沐三捉发,一食而三起,以礼有道之士,通乎己之不足也。”禹有次洗澡,忽听报有贤者来见,他用手抓住湿头发,不等澡洗完,立即出来迎接贤者,听取教导。有次吃饭也是这样,一顿饭停下了三次,放下筷子出来迎接三次贤者来访。
子产是春秋时郑国的宰相,那时有个著名学者壶丘子林开馆讲学,子产去听课,他进课堂完全按当时学生的规矩,依年龄顺序排坐次,有人说他把宰相这一身份当作一把伞那样,倚放在教室门外了,他本人进教室完全只剩下学生这一身份了。
魏文侯去拜见当时的平民大学者段干木,始终站着听段干木教导自己,腿站累了,也不敢坐下来。孔子的“多师论”——圣人无常师孔子主张多师,不只向一个老师学习。他自己的求师实践就是这样身体力行的。他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他又有“不耻下问”的原则,他常常“以能问于不能”。《子张》篇中子贡说孔子的求师:“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唐朝的韩愈写《师说》道:“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康熙皇帝小时候,被大人指派了一个老师。后来,自己发现了伍次友做老师。伍次友那时不知道康熙的身份。再后,顾命老臣索尼一直教育着康熙。贯穿始终的老师是康熙的祖母孝庄皇太后。她可以说是呕心沥血地教会了康熙怎样当皇帝。康熙转益多师,终于成为一代圣君。求师计谋: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你看中了老师,他却不肯收你作学生,怎么办?五代时期南唐人钟隐,年轻时已是颇有名气的画家,他去拜花鸟画家郭乾晖为师,郭不在家,他便站在大门外一整天,直到黄昏郭回到家门,钟隐倒地便拜,郭却不肯收他。不久,郭家要招收一名家僮,钟隐就改名换姓去应征。钟隐当了家僮,做事勤恳,郭乾晖很喜欢,便提拔他当了书僮。钟隐实践了荀子所说的“学莫便于近乎人”,悄悄地学郭的绘画技法。钟隐本来就是有名之人,突然失踪的消息引起人们的猜议。郭乾晖有一次发现了书僮偷看他作画,便喝问题:“你是谁?”钟隐跪下陈述原委,郭乾晖被感动了,便破例收下了钟隐作学生。
偷拳。杨式太极拳的开山鼻祖的太极基本功竟是在拜师不收的情况下,改姓毁容,被师家收为仆人,从而偷拳所得,结果他比那些正式弟子还学得好。后经发现,师傅感动,也就收下了他。
孙悟空学艺,除了像其他兄弟一般勤劳、尊师之外,还多了几分顽皮、幽默和灵性。所以师傅在他后脑勺上敲三下,他知道半夜三更起来走后门,从而学到了秘传绝技。
现代新武侠小说的创作中,凡是后来技盖群雄的青年英雄,在其经历中,往往有缘分转益多师,自成一体,创出新武功而不可战胜。
唐代画马大师韩干小时很穷,在一家酒店当伙计,还常出外为客户送酒。他从小喜欢画画,最爱画马。虽有天分,却不能提高。他听酒店老板说,著名诗人、画家王维就住在附近。想拜师学画,于是韩干就打主意,设法接近王维。有一天,机会来了。王维的家僮来打酒,韩干主动要求帮他送去。王维见这青年人可爱,对他态度很好。有一夜,大雪纷飞,韩干已脱衣上床,远看王维家灯火通明,一个身影伏案,他想这一定是王维在作画,便想他肯定需要喝酒,便不顾寒冷,披衣提酒,冒着风雪给王维送酒去。王维深为感动,要给他小费。韩干说,我不要钱,我想请你教我画马。王维让他画匹马看看,韩干很高兴,画的马虽不老练,却能看出画画的灵气!王维便答应教他。反面教员《诗经·大雅·荡》:“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
《老子·二十七章》:“不善人者,善人之资。”
《论语·里仁》:“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其不善者而改之。”又《为政》:“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战国策·赵策一》:“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
《周书》:“前车覆,后车戒。”(刘向:《说苑·善说》)《新唐书·魏徵传》:“夫鉴形之美恶,必就止水;鉴政之安危,必取亡国。”魏徵正是充分总结了隋朝灭亡的历史教训,才使唐太宗采取措施以使唐朝长命。亡国的历史成了唐太宗的老师。老子:超越老师,师法自然,独创自我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二十四章)法,师法,最终是师法自然。师法自然,就要在自然中去领悟,这样的领悟所得,便成为超越老师的独特发现或发明。古代画家、音乐家、医师、发明家、武林宗师,常常是师法自然,独创流派的开山鼻祖。高山流水遇知音,这是说的俞伯牙与钟子期的故事。俞伯牙如何学得一手好琴?他拜了当时第一流琴师成连为师。成连教俞伯牙练好基本功后,发现伯牙的音乐创造性尚未激发。便说:“我的本事你都学去了,你要想提高,只有让我的教师来教你了。”伯牙异常高兴,便随成连爬山涉水去拜访成连的老师。成连将伯牙带到大海边,那儿有一小茅棚。成连让伯牙留在茅棚中等候,自己去寻老师。伯牙等了数天,不见老师回来,更不见老师的老师。他在无聊的等待中,顺便欣赏起大海:时而风平浪静,时而惊涛骇浪。他见海上日出,见到月盈沧海,情绪上来了,搬出琴来,即兴而弹,想不到竟成了千古绝音。这时,他才突然明白:原来老师的老师,就是自然。此后,他弹高山,弹流水,皆系师法自然而来。
发明家鲁班,有一次不小心被茅草割破了手指。他观察茅草边缘有齿,便启发他发明了锯子。
王冕画荷花,齐白石画虾,徐悲鸿画马,各领风骚,皆受益于师法自然。所以,写生,成为学画的必修课。
武林宗师创猴拳、鹰爪功等,也是受益于师法自然。很多招式的名称,也是师法自然所得:如白鹤亮翅、乌龙摆尾、金鸡独立、左揽雀尾、野马分鬃、犀牛望月等等,皆是如此。
现代服装设计师,也开始了师法自然的创造。蝙蝠衫就是一例。
唐代书法家颜真卿未出名时,拜当时全国首屈一指的大书法家张旭为师,张旭要他“倍加工学”,“领悟自然”,颜真卿不懂,以为张旭不肯将其行笔落墨的诀窍传授给他。张旭屡次点化,颜真卿不开窍。张旭急了,告诉颜真卿说:“我是观看公孙大娘舞剑而领悟了书法的节奏、气势和韵律,除了苦学和师法自然之外,哪有什么诀窍?凡是一心寻求诀窍的人,永远一事无成。”说完,拂袖而去。颜真卿这才悟出其中道理,细心观察自然万物,经过几十年努力,独创出一派颜体书法,成为大书法家。
另一个故事说,韩干先向前辈曹霸学习画马,杜甫有诗赞曹霸为唐玄宗的玉花骢马所作的画:“一洗万古凡马空。”韩干后来也被招进皇宫,专事画马。唐玄宗要韩干向另一画马名家陈宏闳学习,韩干却没有这样做。玄宗不解,韩干答道:“陛下马厩中的许多名马,就是我的老师和范本啊!”韩干以马为师,“遂为古今独步”。
现在的绘画教学,都强调写生,或许都是吸收了前人师法自然、领悟自然的原则吧!仿生发明:从鸭子捕鱼到发明潜水艇200多年前,俄国皇帝彼得一世高价征求新武器的发明。1717年,莫斯科附近的农民尼科诺夫,在劳动中发现,鸭子为了猎取在水面上觅食的小鱼,先从远处潜入水中,然后在小鱼附近突然冒出水面偷袭小鱼。由此他想到发明一种“秘密船”。他受到了彼得一世的接见。7年后,彼得一世亲自主持“秘密船”的下水试验仪式。意外的是,在下水过程中,损坏了机件,试验被迫延期。偏巧尼科诺夫突然患病去世,此事便中止。
1834年后,俄国一位将军什里杰尔设计了一种奇怪船,船两侧各有两把近似鹅掌的桨,由躲在船里的海员划动前进。船上部有两个带盖的塔,一个进空气,一个潜望,此外还有使船上浮下沉的重锤。
在互不知道的情况下,美国的画家富尔敦与工程师白鲁罗合作,1797年12月制成了潜水艇的模型,他想献给美国,没人支持,于是他献给了拿破仑。在拿破仑支持下,很快制成了“鹦鹉号”潜水艇。此艇可沉入水面下20米处,回转自如。但拿破仑怕潜入深水时爆炸失事,拒绝生产。于是英国首相比得派人暗中把富尔敦接去。1805年10月,在卡斯尔一个不知名的小地方潜艇秘密试验。1个200吨的大帆船,在潜水艇的攻击下,一声轰响,桅杆断折,船体粉粹。这惊人的巨大威力,使比得首相感到可怕。从此,富尔敦的发明被埋没了。
到了1896年,美国人霍兰发明了使用汽油发动机和蓄电瓶为动力的雪茄烟型的潜水艇,用钢铁做外壳,艇上装有水雷。从此,潜水艇在实用方面普及开来。后来,又出现了以原子核裂变为能量的核潜艇。今后,潜水艇不仅用于军事,而且还会用于潜水旅游、渔业、运输和潜水采矿等。飞鸟和墨鱼,启发了飞机的发明德国的利连达尔和他的弟弟,小时候就羡慕鸟儿用翅膀飞翔。他们用竹条编了大风筝,插上很多羽毛,飞不起来。他们捉了一只鸟儿来看,翅膀原来是弯的。于是,他们做了改进,风筝升上了天空。长大后,利连达尔继续研究,41岁时,写了一本书:《鸟的飞翔方法是飞上天空的基础》,1894年,他46岁时又出版了《飞翔装置的制作方法与应用》。他指出,人不可能像鸟儿一样振动翅膀飞翔,但可以有不动的翅膀,利用风的浮力,像风筝一样在天空飞翔。利连达尔于1896年8月9日试飞,因遇狂风坠落摔伤,不久死去。
美国的莱特兄弟俩,读到利连达尔的事后感叹不已。他们决心研究飞机。饱经失败后,他们制成了滑翔机。1903年12月17日,他们装有汽油引擎飞机试飞成功,飞行距离260米,时间达59秒。这是世界上成功飞行的第一架飞机。
后来有不少人在莱特兄弟飞机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场上出现了飞机。1910年出现了德国尤卡斯研究用金属制造的飞机。莱特兄弟继续改造他们的飞机,使飞机时速达到60公里。1927年,美国的林特巴驾驶小型飞机横渡了大西洋。
这时,一位叫怀特的英国航空士官学校的学生,从墨斗鱼那儿得到启示。墨斗鱼在水中行动是靠吸进水后,再用力从后部喷出,使用这种喷出的反作用力推动前进。在古希腊时,就有人提出利用喷气使车辆自动行驶的设想,后来,牛顿也曾提出过利用蒸汽喷射的反作用力推动车轮转动的方案。于是怀特进行试验,终于发明了喷气式飞机。中国敢当学生,必是世界最强国家英国著名数学家、哲学家伯特兰·罗素(1872~1970)在《中国问题》一书中阐述了“中西文明比较”,摘录如下:
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过去已经多次证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里程碑。在许多这种交流中,作为“学生”的落后国家最终总是超过作为老师的先进国家。在中国与外来文化交流过程中,假若中国是学生,那中国最后也会超过她的先进老师的。的确,中国有许许多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同时我们西方也有许多值得中国学习的。
中国人迫切需要学习西方知识,不仅仅是要使国力强盛以能抵抗西方侵略,而是因为许多人要从西方文化本身学取有益的知识。传统上中国很重视知识,但过去一向重视的只是古典文学。现在人们普遍认为西方知识更实用。每年许多学生去东欧各大学,更多的去美国学习科学、经济、法律和政治学。
西方文化知识的流入刺激和促进了需要振兴的中华文明。中国如果有一个稳定的政府和雄厚的资金,在未来30年后他们将创造出更加发达的科学。很可能他们将超过我们,因为他们热情勤奋,很有一股中兴的干劲。
比较中国人寻求西方的东西与西方人寻求中国的东西是很有趣的。中国向西方寻求知识,知识是通向智慧的必由之路。欧洲人带着三个目的前往中国:战争、赚钱、迫使中国相信上帝。所有这三点在某种意义上说都是侵略性的。
我以为中国人的那种忍耐性,西方人压根儿就没经历过。我们自认为忍耐,因为我们比我们祖先更克制。中西文化交流将有助于双方,中国人要向我们学习那点儿必不可少的讲求实际的效率,而我们得向他们学习沉思反省的明智,正是这种反省使中国文明得以保存,而其他国家的古代文明都已消亡。
我希望,真诚地希望,中国人从我们那里获得科学,作为回报,他们也应该给予我们一点其忍耐的精神和沉思反省的恬静心境。